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_小的抑或大的_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_项贤明

2013-04-10 6页 pdf 230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4199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_小的抑或大的_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_项贤明 教育发展研究 2012.1决策参考 当今世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科技创新力、人 才培养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然都位居前列。但在其高 等教育体系中,却活跃着一批高水平的小型大学。有 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就美国历史总体而言,小型大 学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主流,是为年轻男女 及其家人提供中学后教育机会的坚实核心”。[1]大学 是否就应当是“大的学校”?对中美大学作一点比较 研究,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一、大个儿站前排? 尽管小型大学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并不像 在法国那样普遍,但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 2010年的分类统...
大学_小的抑或大的_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_项贤明
教育发展研究 2012.1决策参考 当今世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科技创新力、人 才培养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然都位居前列。但在其高 等教育体系中,却活跃着一批高水平的小型大学。有 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就美国历史总体而言,小型大 学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主流,是为年轻男女 及其家人提供中学后教育机会的坚实核心”。[1]大学 是否就应当是“大的学校”?对中美大学作一点比较 研究,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一、大个儿站前排? 尽管小型大学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并不像 在法国那样普遍,但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 2010年的分类统计数据,在美国4633所高等教育机 构中,总规模在2999人以下的小型大学(包括小型和 特小型2年制学院2类、小型和特小型4年制大学6类) 共2096所,仍然占总数的45.24%,其中1000人以下 的特小型4年制大学399所,500人以下的特小型2年 制学院有511所。[2]按照我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9 年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在2305所普通高等学校中, 3000人以下的院校313所,仅占总数的13.58%,这 313所院校中规模在501至3000人的有286所,500人 以下者27所。[3]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数 只有美国的一半,而其中3000人以下规模的小型大 学所占比例更是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从近年的发 展来看,我国大学的办学规模仍普遍存在继续贪大 求全的倾向。 我们的大学不断扩大规模,除了受到大工业生 产背景下人们追求“规模效应”的影响外,各类大学 排行似乎也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办学规模的大小 对大学排行的名次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较大的 办学规模往往在排名中会有一定的总量优势,但一个 好的评价体系应该能够把那些低质量的简单的扩大 规模给甄别出来,以测评出办学规模对大学办学水平 和学术实力的真正影响。由于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等 存在缺陷,在我国大学排行评价中,大学的办学规模 对其排行名次有着过大且过于简单的直接影响。不少 大学合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为了推高自身在各类大 学排行中的名次,而且实际效果往往也的确相当明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 ———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笮项贤明 项贤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北京 100872) 摘 要: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而高等教育发展资源过于集中和 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单一、追求规模效应和赢者通吃的社会心态、忽视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经济思维惯性等,则是导致 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证明,尽管小型大学有其弱势,但它们在教学质量和人类培养方面的独 特优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要实现多样化和层次化发展,就应当给小型大学让出一定 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办学规模;高等教育;比较教育 7- - 显。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2011年全国性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排 行榜的前50名中,大多数院校的招生人数在5000人 左右,其中并列排名第7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 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只招951 人;单独排名的全国性文理学院(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招生人数大都在1000- 2000人;大量单独 排名的地区性大学和学院(regional university and college),多以本科教学为主,其招生人数大多是900 多人。[4]在这些小型大学中,不乏在某些学科领域有着 很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再看看在国内影响较大的 广东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不要说前50名,即便是前300 名也难见到小型大学的身影。[5] 那么,就大学真正的学术实力而言,是不是确实 存在“大个儿站前排”的一般规律呢?显然并非如此。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所“大”大学一定比一所“小”大 学更强。不要说在法国特殊的大学校体系下那些出 类拔萃的小型大学了,即便在美国,众多实力强大的 研究型大学也并非都是规模最大的学校,相反,一些 巨型大学却往往是学术实力并不十分强大的教学型 大学。在特别关注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状况、毕业率 和学校债务情况等因素的福布斯(Forbes)美国大学 排行榜中,2011年占据榜首的威廉姆斯学院 (Williams College)仅有在校生2141人,第四名阿默 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的在校生是1744人,第 七名哈维福学院(Haverford College)的在校生仅 1190人,而哈佛大学排名第六,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名 第九。由此可见这些小型大学较高的毕业生质量和 良好的学校运作状况,同时也可以一窥美国产业界 对这类小型大学的明确肯定和特别青睐。[6]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虽然对大学的排名在美国 已有百余年的历史,[7]但美国学界的大多数人并不十 分在意这些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榜,至少没有哪家 大学排行榜像在中国这样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热 捧。为什么大学排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要比在美国 大很多?与此相联系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在我们看来 简直小得可怜的大学能够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跻 身前列,而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却难觅踪迹? 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发 展资源过于集中和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大 个儿站前排,前排有奶吃,有奶吃长大个儿”,迫使大 学竞相变成能引起管理部门特别关注的“大”大学。 美国众多小型大学的资金来源十分丰富,除了学费 和政府补贴外,还有各类基金会的资助、各种社会捐 助、商业赞助、宗教和社会团体资助等多种资金来 源。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有特色的小型优秀大学 就有可能长期发展并脱颖而出。而我国大学的发展 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且这些资源 的分配也都采用了行政化的配置方式,以致各级政 府有关部门以及这些政府部门中的有关官员成为大 学办学水平高低甚至学术水平优劣的制定者和 评判者。 其次,“赢者通吃”的管理和评价体制与全面追 求第一的社会心态,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盲目贪大求 全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发育较为完 善,个人的价值得到认可和突显,每个人只要能成为 自己想成为的人就算成功。而我国社会的现代性发 育不足,人的个性难以得到充分的承认和张扬,往往 只有当那个第一名代表集体时才能得到认可,所有 其他人都只能淹没于被代表的阴影中。同样,在大学 的校际竞争中,各个大学也要争取进入“985”、 “211”,要在各类大学排行中争当第一,否则似乎就 没有了发展的希望。这样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在 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助推了“大个儿站前排, 小个儿靠边站”局面的形成,而且抑制了大学特色的 形成,压缩了小型大学生存的空间,干扰和制约了大 学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发挥。 其三,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 发展中相当程度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导致 大学发展日趋“大、全、平、庸”的另一深层原因。与西 方国家的大学高度自治以服务社会完全不同,在我 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不仅学校办学重官方计划而 轻市场和社会需求,甚至连学术成果也要按照计划 在规定的时间生产出来。 要改变“大个儿站前排”的状况,避免简单的办 学规模攀比,引导大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真正提高 办学水平和学术实力上来,关键是进一步深化高等 教育体制改革。 二、小大学的好处与难处 我们并非片面认为所有小的大学都比大的大学 好,而是强调大的大学和小的大学都各有其好处,也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8- - 各有其难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建立一个大型 大学与小型大学并存互补的高等教育体系。 说到小型大学的好处,优质的教学恐怕是最为 突出的。在美国,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更多投入,以及 与学生的较多接触,一般都是小型大学的重要卖点 之一。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国性文理学院 中排名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就特 别标榜其小班教学、牛津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参与 等特色。[8]卡内基基金会曾经在美国大学生中做过一 个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问学生是否同意这一说法: “总的来说,我相信这里的教师留意学生们的兴趣”, 结果小型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的学生有 88%同意这一说法,一般规模也不大的综合学院 (Comprehensive Colleges)是75%,有博士授予权的 大学(Doctorate- granting universities)是72%,而研究 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ies)则只有71%的学生同 意这一说法。[9]很显然,较小的办学规模往往意味着 较小的班额,意味着学校和教师能够在包括教学在 内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更加全面细致的关照。美国 南佛蒙特学院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私立的文理学 院,占地371英亩,18个专业可授予学士和副学士学 位,目前在校生仅500人,平均班额16人,生师比为 13:1,有90%的学生获得资助。[10]这样的班额和生师 比,无疑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等各种学 习机会。 小型大学另一个突出的好处就是其简单高效的 管理模式。由于办学规模较小,小型大学的内部组织 和人际关系往往都比较简单和紧密,因而更容易管 理,管理效率也大都比较高。一般来说,较小的人群 往往更易于团结一致,一个简单的小型组织比一个 复杂的大型组织在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方面都会表 现出一定的优越性。这一点已经被众多的研究所证 明。在详细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波威廉(Gary Bonvillian)和墨菲(Robert Murphy)发现,小型大学 的组织参与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特征,如全体积极参 与、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氛围以及“不可避免的亲密关 系”等。[11]麦克亚历山大(J. Harry McAlexander)和寇 聂(Harold F. Koenig)的调查也显示,小型大学的校 友会关系及校友与母校的关系较之大型大学更加紧 密,因而在建立其品牌社群(brand community)①方面 有着独特的优势。[12]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证明了小 型大学的师生人际关系往往更加简单而密切,因而 协调这些关系的管理工作相对也就变得更加简单而 容易,这意味着较低的管理成本和较高的运作效率。 小型大学实际上更有利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 密结合,因而也更有利于避免一些规模较大的研究 型大学往往容易出现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毋庸 讳言,小型大学在科研方面大多的确不如其在教学 方面的成就突出,产业界和社会对小型大学的认可 往往也主要集中在其优质的教学上。然而,田纳西州 联合大学的马拉德(Kina S. Mallard)等人通过调查 发现,影响小型大学学术产出的主要不是大学规模 本身,而是小型大学的学术文化及在其影响下教师 们的自我定位。“这项研究强有力地说明小型大学的 教职员可以并且乐于将教学和科研有机联系起来, 这将使学术主管们(CAOs)期待其教职员取得更多 的学术成就”。[13]小型大学在学术文化的建设方面往 往较弱,但这并非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弱点。此外,较 重的教学工作负担、研究设备的匮乏和没有科研秘 书等,也是小型大学在科研方面的普遍不足,[14]不过 这些不足也都不是不可改变的。 小型大学的最大弱点主要是其在经费等方面应 对生存危机的能力还相对较弱。由于自身可调动的 学术资源和学术力量有限,小型大学在争取各类项 目的能力方面往往难以与大型大学相抗衡,因而在 争取经费支持方面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再加上小 型大学的经费总量有限,一旦遭遇资金来源严重收 缩等财政危机,其对抗危机的能力较之大型大学自 然要弱一些。布莱尼曼(David W. Breneman)等人的 研究认为,“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型独立 学院是最为脆弱的机构,往往缺乏大笔的捐赠,高度 依赖学费,没有政府的直接支持,如果时世艰难,它 们就有可能倒闭”。[15] 小型大学与校友会的密切联 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它对校友会支持的依赖程度更 大不无联系。正因为小型大学的生存能力较弱,在一 个“大个儿站前排”的资源配置体系中,如果高等教 育发展资源又高度集中和单一,那么,这类学校自然 也就很难存在。当然,艰难的生存竞争在另一方面也 是促使小型大学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的重要动力之 一。况且,在财政危机面前,小型大学维持运作所需 经费的总量也要比大型大学要少的多。 小型大学较弱的生存能力是否意味着它们在竞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9- - 争中被淘汰是理所当然的呢?显然并非如此,这一点 除了可以从小型大学自身的一系列优势来加以说明 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从大型大学存在的问题中得 到印证。首先是大学的办学规模过大往往容易导致 教学工作不便照顾学生的个性,学生难以受到较为 细致的指导和关心。大规模不仅意味着较大的生师 比,也意味着教师除了要教更多的学生之外往往还 要应付更多其它的事情。从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出,在 规模很大的大学里,学生与教师交流并接受教师指 导的机会也会减少。其次是大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及 其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因而其管理和运作的成本也 会相应提高。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组织,随着规模的 扩大和组织成员数量的增加,其内部人际关系也越 发趋于复杂,管理、协调和控制内部关系的成本自然 也会随之增大。在中国社会这样一种强调人情的特 殊主义(particularism)人际关系模式中,[16]大规模社 会组织的运行效率更是要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 适当规模的社会群体才会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而 规模过大则往往会削弱人际交往。同时,大学跨院系 的学术平台也常常由于脱离大学日常运作体系而难 以真正发挥作用。大学规模越大,其学科专业划分也 往往更多更细,因此,过大的办学规模往往会弱化不 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对学生尤其是本科阶 段学生奠定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往往是不利的。 近年来,我国大学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已经带 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内部管理层次太多,尾大 不掉;不同学科乃至学者个人之间在发展资源的争 夺中矛盾激化,学科发展内耗增大,效率低下;过大 的办学规模降低了大学运作效率,提高了办学成本; 规模过大也加大了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难 度,降低了高校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和市场中的适 应能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一些办学规模较大 的大学往往是由多所相对独立的学院组成的,一些 大学的分校实际上几乎就是一所独立的大学。而我 国的高校规模再大也要实行“中央集权”,这就进一 步加大了大规模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实际情况已 经证明,给小型大学让渡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对我们 的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的也可以是美好的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 F. Schumacher)在其 名著《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曾经深刻地反省和批判 了一味追求扩大规模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指出 它为追求大产出而付出更大的投入实际上是得不偿 失,认为它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破坏环境,是人类贪 婪的集中表现。实际上,“什么规模合适?取决于我们 打算干什么”,他还特别以教学为例来说明问题:“某 些东西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讲授,另一些东西显然 能够通过广播、电视、教学机器等对全体讲授。”[17]因 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小型的大学尽管有可能较难进 入那些本身就有缺陷的大学排行榜的前列,但仍然 是我们高等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 首先,小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决定 了其应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美国 人才市场上,那些本科从小型的文理学院毕业,而研 究生阶段在研究型大学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 往往是最受用人机构欢迎的。那些研究型大学,与以 教学为主的巨型大学相比,规模一般也不会很大。本 科在小型的文理学院上学,意味着学生可以在一个 师生互动机会更多、课程更加综合宽广、人际关系更 加紧密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研究生阶段进入研究型 大学,则意味着在宽广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扎实的进 行专业训练并对学科前沿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这 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可能具备宽广的知 识基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良好的人际关系兼容性 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自然也更容易受到用人机构的 青睐。 其次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正在经历一 个历史性的分化和转变,本科后各类教育已日益成 为年轻人进入社会的必要准备,而小型大学在实现 高等教育基础阶段的社会职能上似乎具有更大的优 势。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即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深层发展,本科教育的主要任 务已从职业准备转向高等通识教育,“那种为人们提 供专业和职业训练的教育,似乎更适合在专业的研 究生院、本科后的技术学院或在职进行”,因此,有学 者强调,“21世纪博雅课程(liberal arts curriculum) 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征应当得到修正”。[18]高等教育 发展的进一步延伸,以及由这种延伸所带来的层次 化,给小型大学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 展空间。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0- - 注释 ①品牌社群是指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之间的一整套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专门化的、非地理意义上的社会共同体,它以消 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社区的地理区域界限。 参考文献 [1]Samuel Schuman. Old Main: Small Colleges in 21st Century America [M]. Baltimore &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1. [2]The website of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EB/OL].http://classifications.car negiefoundation.org/downloads/ public_file/cc2010_classification_data_file_4.29.2011.xls,2011年5月26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4960/201012/113593.html,2011年5月26 日。 [4]The Website of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EB/OL].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 views.com/best -colleges/rankings/national - universities/spp +50;http://colleges.us 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 -colleges/rankings/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s/spp +50; http:// 第三,一些特殊专业的特殊需要也使小型大学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一 些特殊专业,譬如艺术、外语等,其教学效果对师生 交流、个人经验的人际熏染和个人体悟等具有高度 的依赖性,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更 加独特的价值和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更需要控制 学校和教学班级的规模。这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可 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例如美国著名的柯蒂斯音乐 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其在音乐人才 培养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而这与其规模控制就 不无关系。该校学生总数一直控制在160人左右,学 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有奖学金并能够受到极好 的专业发展支持。较小的规模不仅保障了该学院的 高质量教学,而且也使其较容易在一定资金的支持 下走出这种免费精英教育的特色办学之路。 纽曼在其名著《大学的理念》中曾说过这样一句 名言:“一所大学,依其通常的职责,就不是一个铸造 场或制造厂,也不是一架简单乏味的跑步机,而应如 一位养母(Alma Mater,通译‘母校’,拉丁文原意为 ‘养母’),[19]对她的孩子们一个个都了如指掌。”[20]就 此而言,小型大学无疑更接近大学原初的职能,也更 容易成为较好的“养母”。 在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小型大学的发展还有 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普及与 提高、大众性与精英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等主要矛 盾,不拘一格地造就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 人才。与此同时,由于小型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相对比 较简单,因而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更易于 先行先试,进行有益的探索,从而推动高等学校内部 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给小型大学创造发展空间,以形成层次化和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首先应逐步实现大学 所需资源的来源及其配置方式的多样化,这是问题 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多样化,就必须 改变高等教育发展资源配置高度集中于行政部门的 现状,将一部分资源配置职能逐步向专业化的学术 机构或社会机构转移。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给一 些综合实力不一定很强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学有专攻 的有特色小型大学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避免重蹈 “大个儿站前排,前排有奶吃,有奶吃长大个儿”的恶 性循环。其次,为了实现层次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我 们还应当给高等学校的自主发展让出一定空间。特 别是在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问题上,更是要给高 等学校预留出充分的自由空间,为大学实现洪堡所谓 的“自由和寂寞”的组织原则创造条件。学术领域的自 由空间虽不是创新的充分条件,却是创新的必要条 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过度行政干预,既是阻碍学有 专攻的有特色小型大学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 扼杀所有大学的创新力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 正如美国南佛蒙特学院校长格罗斯(Karen Gross)所言,“考虑到我们的差异和个人偏好,我们 既需要大的大学,也需要小的大学———就像我们既 需要大商场和超市,也需要农贸市场、小专卖店及其 他”。[21]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大有大的优势,小 有小的好处。我们党和政府一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为己任,而人民的需要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我 们的大学也应当是多姿多彩的。 (责任编辑 南 钢)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1- - 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 -colleges/rankings/regional -universities;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 - colleges/rankings/regional-colleges. [5]武书连2011年大学排名前800强[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e343b0eba1aa811 4431d9e6.html,2011年5月12日。 [6]The Website of Forbes[EB/OL]. http://www.forbes.com/top-colleges/list/, 2011年8月8日。 [7]Education Encyclopedia-StateUniversity.com, "College Rankings - History of Rankings, The Pros and Cons of Rankings"[EB/OL]. http: //education.stateuniversity.com/pages/1857/College- Rankings.html. [8]The website of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EB/OL].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 views.com/best -colleges/rankings/national - liberal-arts-colleges/spp+50. [9]Ernest L. Boyer. College: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in America[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7:146. [10]The Website of Southern Vermont College[EB/OL]. http://www.svc.edu/about/facts.html, 2011-05-25. [11]Gary Bonvillian, Robert Murphy.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 Adapting to Change: the Survival of Small Schools [M]. 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6:214-219. [12]J. Harry McAlexander,Harold F. Koenig. "Contextual Influences: Building Brand Community in Large and Small Colleg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January-June 2010, 69-84. [13]Kina S. Mallard,Michele W. kins. "Changing Academic Cultures and Expanding Expectations: Motiv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Scholarship at Small Christ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No.3.2004. [14]Karen M. Markin, "Small College, Big Research",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00095982, 2008,(2). [15]David W. Breneman. Liberal Arts Colleges: Thriving, Surviving, or Endangered? [D].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4:20. [16]Talcott Parsons,Edward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82. [17]E. F. 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0. [18]Lewis B. Mayhew. The Smaller Liberal Arts College[M]. Washington. DC: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c., 1962: 50. [19]《韦氏美语新世界词典》解释"Alma Mater" 字源为"L. fostering mother(拉丁语:养母)"。See David B. Guralnik (Ed. in Chief),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M]. New York &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38. [20]John Henry 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104~105. [21]Karen Gross. When Less is More: the Role of Small (Really Small) Colleges in Today's Educational Marketplace [J]. The New Eng- land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Summer 2008. University: Bigger or Smalle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cale of Universities in US and China and the Significance Xiang Xianm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It has become a general trend in ou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at the universities eagerly extend to be bigger and bigger. The unitary and centralized way of developing resources distribution, the social attitudes preferring the size effect and winner-take-all, and the inertial thinking of planned economy that neglect social and market needs, are the princi- pal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The experi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ells us that even small col- leges have their weakness, but they still have many evident meri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we should give more developing space for the small colleges, to build a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diversified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hat is not only the deman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self, but also the request of so- c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s prepa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scale of college,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大学:小的抑或大的———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2- -
/
本文档为【大学_小的抑或大的_中美大学办学规模比较研究及其启示_项贤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