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

2017-10-16 6页 doc 18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 —同仁医师被砍事件的一些思考 一、案件回放: 2011年9月15日下午四时许,一名就诊男子冲进同仁医院内,持刀将耳鼻喉科主任连砍数刀后逃离。被砍医生随后被送至手术室抢救,经过多学科专家9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脱离生命危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对医生行凶的人竟然是由她诊治过的患者。 随着此次事件的升温,医院公布了主要治疗经过: 2006年8月30日,患者因“持续声音嘶哑4到5个月”,到同仁医院就诊,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声门型喉癌T2型病变,属喉癌早期。患者以其职业需要为由,要求保留发声功能,医生确定以...
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
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 —同仁医师被砍事件的一些思考 一、案件回放: 2011年9月15日下午四时许,一名就诊男子冲进同仁医院内,持刀将耳鼻喉科主任连砍数刀后逃离。被砍医生随后被送至手术室抢救,经过多学科专家9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脱离生命危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对医生行凶的人竟然是由她诊治过的患者。 随着此次事件的升温,医院公布了主要治疗经过: 2006年8月30日,患者因“持续声音嘶哑4到5个月”,到同仁医院就诊,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声门型喉癌T2型病变,属喉癌早期。患者以其职业需要为由,要求保留发声功能,医生确定以激光微创手术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组织的治疗方案。 微创手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不损害发声功能。业内公认治疗早期声门癌的方案首选是对患者破坏小的微创手术,但该手术并非没有风险,存在首次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变的可能。对此,会在病变上下两端取两块"切缘",再进行病理化验。目的在于确定手术部位是否还存在癌细胞,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显示:外切缘部分区可见肿瘤细胞。据此推测肿瘤外侧切缘可能存在肿瘤组织。虽然首次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变的情况极少,但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在了该患者身上。这一风险此前已明确告知患者,而且术后医生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进行放疗或再次手术切除病变。同时,同仁医院要求患者数月后返院复查。并为患者提供了进行放疗或再次手术 这两种选择,放疗后9个月,患者再次到同仁医院就诊,但因病变快速生长,已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挽救生命,在门诊手术室局麻下为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并收入院。2007年7月31日,患者自行出院。 此后,该患者到肿瘤医院就诊,最终做了全喉切除手术。第三次手术虽获成功但由于创面过大最终造成了患者残疾。 众所周知癌症很难治疗且极易复发等原因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绝症,全球每年因癌症致死达到700万人之多,对癌症的恐惧导致人们谈癌色变。癌症很难根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何种治疗方案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不扩散和复发。此次事件中医生手术方案本身无可厚非。虽然手术方案没有问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最终还是引发了悲剧。 此次事件不禁让人感到悲哀本因相互帮助与信任的医生与患者竟如同仇敌一般,在敲响医患关系急剧恶化警钟的同时,也让人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今的医患关系竟然恶化到如此地步。 二、向左转向右转——医生的艰难抉择 引人深思的是医生在选择治疗过程中的艰难博弈,采取传统方式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只是相对“保险”,但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却很大,随着此次事件的升温,医生又将何去何从,如果都按照网上盛传的《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去行医,“不签字,不做这台手术”;“记住病人不是父母,也不是朋友”;“时刻想着,你眼前这个病人可能就是下周到法庭上告你的人”。做医生处处留个心 眼,多做检查,只为保留证据,把患者向敌人一样时时处处防备着,那么可想而知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如此面上是“明哲保身”实际上阻碍了医学科学的创新发展,对患者也往往会造成更大的身体破坏,最终使医院畏首畏尾,而患者利益并不能得到保障。 三、纠结的关系 此次事件除了治疗方法选择上保守与进步之间的博弈引人深思之外还有一点同样令人疑惑,医生在国外一度是备受推崇的神圣职业,本应是受人尊敬,令人羡慕高收入职业,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能从事的行业。他们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帮助患者共同对抗疾病,造福社会,医生是患者值得信赖的朋友。缘何在我国这样的之邦做悬壶济世的医生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体谅有时甚至与患者势同水火,在我国医患关系曾一度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闹等暴力事件频发,乃至这次同仁医院医师被砍事件的发生都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正确处理医患纠纷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无尽的沉思 前不久,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第四次职业医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48.51%)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师中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占6.83%,而不希望的则为78.01%,可见医疗人才缺失的现象已不再是杞人忧天。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世界著名杂志《柳叶刀》曾经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文章中这样感叹中国的医疗环境:“在中国,医生 成了高危职业~”“中国医生的安全问题堪忧,他们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与火爆的医疗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务人员待遇的低下。社会普遍认为医生是高收入群体,然而据第四次职业医师调查显示,95.66%的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不相符+很不相符),其中选择“很不相符”的比例高达51%,这充分说明了医师对自己的收入很不满。医生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面临的环境风险都是其他事业单位所无法比拟的。但医务人员低待遇的管理方式却至今仍在延续。当人身安全收到威胁,社会地位也每况愈下,有谁还愿意去做医生呢,如此下去将来的医疗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必将下降,人员水准下降可能引发更多的纠纷,如此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 记得当我们遭遇SARS时冲在第一线的是我们的医生,当汶川地震时冲在第一线的还是我们的医生,在遭遇苦难时付出最多的是我们医生,然而医生的待遇仍得不到改善,而对医生的排斥与误解却仍在持续。试想当人们都不愿意去做医生时,我们遭遇疾病时又将向谁求助,因此给医生们一个合理的收入才是让这个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五、人心不古 尽管如此恶劣的事件发生后,网上的评论仍然是一边倒地倾向患者,而支持医院的却很少, 更有甚者不仅不引以为戒反以之为或榜样,到医院看病不顺利就扬言制造下一场暴力事件。安全保障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在任 何场所,对他人恣意的使用暴力于情于理都是不应被社会所认可的。更何况是在医院呢,一个进步的社会拒绝暴力,当然也拒绝医院场所暴力~如果连医生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又拿什么来保障公众的健康呢,记得在《日内瓦公约》中尚且规定“即使战争时也不可攻击医院”国际上在战时都在保护医院,可见世界环境下医院都应是受到保护的,医生是受到普遍尊重的。 那么缘何在我国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医患之间积怨如此之深呢,笔者并不否认存在有些医生医德医风下降的现象、存在不注意尊重患者权利的霸道行医的现象,我国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医生不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即使是出于为患者考虑做出很多付出却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如此既造成医患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又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六、体制与误解 医疗纠纷虽然源于医患之间长期相互作用,但是笔者是认为问题成因复杂不能单单的归结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医疗环境。社会同样需要理解与尊重医生,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排斥甚至仇视医生。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疗技术很多都处于国际的领先水平,在我国一年有60多亿次的门诊,绝大多数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救治,这与广大医生的辛勤付出是离不开的, 在医药卫生体系中,医生作为整个体系的终端环节与患者接触的最多也最为直接。在社会普遍追求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人心的浮躁与诚信的缺失都对医疗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加之患者对医学科学 的不了解,而舆论的负面报道更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会,从而导致了种种惨剧的发生。 七、警示 如何改变现状避免惨剧的发生,医师如何正确维权与规避医疗纠纷呢,笔者总结了一下几点: 1、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医疗责任,建立医师考核审评,引入竞争机制,定期审评将医德医风不好医疗技术不精的医师筛选过滤掉净化医师队伍,当医生尽职尽责做到医者父母心相信医疗质量自然会提高。 2、让医师走出法律意识淡薄的维权误区。很多医师忽视医学文的应用,不重视医疗文书的书写。认真书写医疗文书不仅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更是能在关键时刻医生维权的屏障。 3、对知情同意认识不到位,很多医生认为患者到医院就医医生有权主宰患者的一切,存在不够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自主选择权,这就使患者产生不安和不信任感,引发医疗纠纷。 4、笔者认为应对之道是加强医生的人文教育与患者充分沟通,长期的应试教育和考核存在着重技轻文的现象,关心疾病多于关心患者是目前医生普遍的薄弱之处。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求医技精湛,也应要求医生学会交流与倾听,更多的与病人沟通,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患者于心理上的抚慰。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让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对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存在一个合理期望值,医患之间才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抵御疾病, 实现医患之间的和谐才能最终维护社会的稳定。 八、公正的声音 此次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轩然大波,然而同情医生的声音却很少,并不是所有媒体都能秉持公正的态度报道此次事件。让人哭笑不得的“八角门”背后,又有几人还愿意关注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与真相,大多数民众不了解真正的医疗过程,真实的手术,剪刀、钳子、乃至一块纱布都是要过数的,而大多数民众存在着对舆论的过分信任,区分不出哪些是真实报道哪些是夸张的艺术手法,患者与个别媒体将矛头一致的对向了医生的时候,又有谁能听到公正的声音,在此笔者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多的区了解医生支持医生,客观评价不良医疗行为,让民众听到一个公正的声音,还医患和谐。
/
本文档为【别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