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

2017-11-13 41页 doc 77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教育的差异性。1996年日本对近2000位家长进行了双亲意识调查,主要是关于“对孩子将来的期待”这一问题。家长们对男孩子们的期望是:?获得社会的信赖,占30.3,:?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35.9,:?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占34.2,。家长对女孩子的期望是:?拥有美满的生活,占57.3,:?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42.7,。可见,他们的期望热点不仅仅只限于能够考上高等院校,找到一个好...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 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教育的差异性。1996年日本对近2000位家长进行了双亲意识调查,主要是关于“对孩子将来的期待”这一问题。家长们对男孩子们的期望是:?获得社会的信赖,占30.3,:?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35.9,:?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占34.2,。家长对女孩子的期望是:?拥有美满的生活,占57.3,:?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42.7,。可见,他们的期望热点不仅仅只限于能够考上高等院校,找到一个好工作。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外”的教子之道吧。 营造道德与文明的氛围 美国的父母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又十分重视儿童的品德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交朋友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而是以身作则。比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尊重老人和对人彬彬有礼等等。一位美国学者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在教育孩子做一个文明人方面,父母的文明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是之邦,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更加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较为突出的。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一种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儿童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敬老孝亲,让儿童自小就增强尊重长辈的意识。比如不与老人并肩而行,而要错后一步;对辈份比自己大一辈的人要视如父母;人与人交往时,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等等。这些对儿童的严格要求直接影响到他们长大以后的做人方式。韩国学生很少有对老师无礼的行为,对家长也毕恭毕敬。这都源于初期的“长幼有序”。 逆境中塑造独立性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就走,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l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竟然要独自喝奶,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于孩子拿不到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十分伤心,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另外,大街上很少见到拖儿带女的美国人,即使是在商店,也很少见有美国人抱着孩子,2,3岁的孩子跟着大人的背后蹒跚而行,太小的孩子就被放在购物车上,或夹在胳膊下。一次去一个美国家庭串门,在三四个小时的谈话中,见到他3个月的小女孩自始至终面朝下趴在地毯上,她竭尽全力想撑起自己的身体,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开始新的尝试,这种场面真是令人激动不已。 听留学归来的朋友讲,在日本也很少看见抱孩子的母亲。下雨天,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三四岁的孩子穿着雨靴,背着小包,撑着小雨伞跟在大人的后面走。有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母亲竟然一声不吭地等在那儿,孩子此时也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走路。一位日本朋友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却从不抱那不满周岁的孩子。问其原因,她说:“孩子一哭就抱他,会养成爱哭的坏习惯。”日本人往往用不近人情的严酷方法塑造孩子的意志和品质。 比如饮食方面,以食不过量为信条,不让孩子吃饭吃足,因为孩子的胃过于疲劳就会使大脑功能减弱。认为多吃会使孩子蠢笨不思进取。此外,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当看到孩子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赤身奔跑时,日本人教育儿童的严酷性得到极恰当的验证。也许这种场面极大地说明了为孩子创造生活逆境并从中培养独立性和进取精神的重要性。 尊重孩子的意愿 对很小的孩子也要尊重,给孩子自主权,以便在自由的环境中完善孩子的个性,这是大多数美国父母的信条。 美国父母与孩子谈话,一般语调平和亲切,很少听到他们粗声粗气地训斥孩子,即使在孩子做了错事时,也是循循善诱,反复讲道理。孩子承认错误并表示悔改后,家长总是要说声:“我们爱你。” 美国父母认为家长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爱,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家长们总是把“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由于得到了父母的爱护和尊重,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式样的家电、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与父母商讨,父母也都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不要强制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这些与我们中国人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欧洲的儿童,在充分享受大人尊重的同时,也与美国儿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德国为例,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遇,可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为使儿童的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德国教育家提出了“体验自然”的口号,德国儿童从小就可以参与各种“生态活动站”的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感受,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 无论中外,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成才需要各种条件,如富有创造性和个性,逆境中磨炼以及程度较高的文明素质等等,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吃饱肚子、多读几本书和溺爱孩子上。纵观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居里夫人、丁肇中、卡翁内丝以及巴甫洛夫等人的成长经历,他们都是在艰苦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希望以上介 绍的一些国外儿童教育的情况能够给中国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 。杰出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 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 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 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 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 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 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 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 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 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 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 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 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 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 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 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 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 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 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 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 示、遐想、砥砺、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 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 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天才”与“成功”:东西方教育理念之差异 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本份老诚,但天资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家长投资培养其才艺也不见大气色,使爹妈失望。而小儿子却聪明过人,灵气十足,不仅在校成绩一 贯优秀,才艺方面也颇具天赋,音乐、下棋、美术等等,学什么就会什么。 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家长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资时间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为他选送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 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老小,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家长更为之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老小却什么事都不想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个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放松一下,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哈佛“避业生”多年闲荡而无所事事。 而那个不起眼的老大,家长以往没有为他施加过多压力,反而使他有空间时间参与轻松多元的课外活动。他没有像弟弟那样被父母迫使着奔忙于上课外技艺班,却当了多年童子军,有机会在主流少儿组织中接触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找到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而且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懂得要靠自己努力取得成绩。他读的虽是极普通的州立 大学,却有机会展示和锻炼领袖能力。大学毕业后他不好高骛远,勤恳工作从普通岗位作起, 表现非常出色,后来又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这家父母是提起大儿子就骄傲,提起小儿子就叹气。回想当年截然相反的情景,难道是家长看走了眼,选错了培养重点,还是教育方式有问题,或是社会环境改变了孩子 们, 这类望子成龙,龙却不甚争气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亚裔中的比例更高些,或许因为亚裔家长望子成龙之心甚于其他族裔。正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栽花插 柳都得根据季节环境和品种特性,不适时宜地瞎种或揠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迄今,海外华人社区对高压力高期待带来的不良培养后果依然认识不足。华人们常津津乐道亚裔孩子们在学校出类拔萃,名牌高校内亚裔学生比例远高于亚裔人口百分比。若再继续跟踪,从名校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干得不错的亚裔虽也不少,但多是从事一般技术工作,进入高级管理阶层和某些具社会影响性职业的亚裔却极少,低于亚裔人口百分比。与美国其他族裔相比,亚裔显得早期超前,后劲不足。原因何在,这并不能全怪种族歧视,而应从亚裔 的培养方式与奋斗目标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应该承认,即便是在美国长大的亚裔,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领袖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造性等)仍有缺陷。而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多半与家长仍追崇东方教子观念,片面追求学业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有关。这是在亚裔尤其华人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教育误区,即家长总想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培养塑造孩子,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追求,甚至阻止孩子参与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剥夺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换来的往往是培养出心智不够健全的畸形人才。这种方式更与西方的教育观 念格格不入。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美国学校和校外少儿组织从小教导孩子的准则。 而不少成年后来美的华人家长,自己没在美国接受过初等中等教育,往往不明白这种理念,还按中国传统方式来管教孩子,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期待去制定未来志愿,这必然引起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的反感,他们早晚会对此进行反抗。有的孩子中学时期就有主见敢与家长对抗,也有的孩子屈于家长的压力多忍几年。像此例中的小儿子就忍到了大学毕业。实际上,忍的时间越长,对孩子们的伤害越大。有些孩子为了顺从家长而进了并不喜欢的大学(哪怕是名校),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哪怕是热门赚钱行业),后来又转校改行,或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与金钱,欲速则不达~还有人因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发生精神病变甚至轻生,更是悲剧。但即便在悲剧发生之后,华人家长和全社区也常是就事论事,很少追根寻源去发掘隐藏在我们族裔文化中的造祸原 因。 通过这两兄弟的典型例子,华人家长们起码可以从几方面检点一下自己的作为,对比一 下中美、东西教育理念的差别。 母亲应该给孩子的六种教育 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 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十种中国式的家长,你是哪一种,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 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教好的前程。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连小学生的作业,家长都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而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 (四)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励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特别是庞大的打工队伍中的家长,对留守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以钱来“遥控”孩子。小小 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钱来;帮你做作业,可以,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可以,拿钱来…… (五)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当然也有现实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读书也同样可以挣大钱,甚至成为黑社会的流氓,也一样“出人头地”~干脆就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六)自家萝卜型 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众,在有的家长眼中都是天才的举动,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别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师学校的不好,是社会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这种情形,相信读者也曾见识,其中危害,就不赘述了。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特别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在气头上,对孩子拳脚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 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八)《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话西游》的唐僧念经,两个小鬼实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杀了。 现实之中,有的家长的确过于唠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男孩对别人的啰嗦过于敏感,女孩则成为长舌妇。 (九)百依百顺奴才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一个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 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亲母亲的期望所在,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唯我独尊,最后不容于社会也就必然了。 (十)理想型 最后一种,作为理想的家长的总结,因为文章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与危机,所以好的家长类型不作重点的论述了,只是作为补救以上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的建议。 理想的家长,应该在儿童的早期的智力开发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毕竟无法更改,后天智力确有极大的挖掘潜力,这是其一;爱孩子,重视孩子,但不能溺爱,满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特别重要,这是决定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经济观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将要影响孩子的终生,都将决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现在的家长,却过于实用主义,眼睛只盯着初中高中,却没有明白,初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小学养成的习惯与逐渐形成的性格。 可以这么说,性格与习惯决定命运~ 另外,一个孩子的学习,与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与孩子的求知欲有极大的关系,而这些,都离不开孩子的好奇心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师,我决得我的第一要务是帮助孩子树立平等博爱的观念,第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方式方法,第三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失去了家长的支持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再博学多才、灵活善变、爱岗敬业的教师,都是无用武之地的废铁~ 好的亲子关系远远胜过好的教育 家长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父母,而非学校。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计成长线路,让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服务,同时不要让学校教育干扰了家庭教育,不必过于计较考试时的几分之差。 家长该为孩子选择普通小学,还是重点小学,普通小学学业压力相对轻,孩子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获取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有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她认为,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说要像做事业一样来做父母,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父母这个身份不像事业,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岗,更不能替代。"父母"是需要一生来学习的。” 做轻松的父母并不难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但做家长真难、做家长好累,成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感慨,王秋英称之为“普遍性的育儿焦虑”。 这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多元与复杂,使孩子得到更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危险。“最明显的表现是,现在青少年的问题变化很快,花样很多。过去孩子的问题多为早恋、偶像崇拜、打架,现在则出现网络成瘾、手机依赖、赌球、性安全、恶搞玩具、网络婚姻等众多花样。这使得家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变得开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此不断下降。” 再则,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为时刻提防社会不良的影响,家长采取“堵”的方式,一回家就检查电视、电脑是否发热,给孩子带上定位器、监控孩子的手机短信。另外还有“压”,升学压力是父母、孩子永远的痛,在“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补课,拼成绩、拼名校,由此产生家长普遍的育儿焦虑。管多了怕孩子烦,管少了怕孩子走错路,真是难啊~ “事实上,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并不特别难,关键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王老师与孩子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1,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她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但有效吗,当我们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还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她注意到生活中的“关门现象”:“孩子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关门,“因为在家庭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家庭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我们,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女儿3岁时,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她怎么说服都没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愿进,她也烦了,干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说完之后,做了个让她非常惊讶的举动:“孩子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跟我说妈妈再见,我要进去了。其实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 2,洞察需求比看见问题更重要。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3岁的女孩跟妈妈说:“长大后我要跟石头结婚,生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宝宝。”对此,有的家长会说小小年纪怎么想这些,但王秋英却给予孩子支持:“因为这话的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认可与爱,是一种自我价值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与一些本质情感相连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就会产生成长喜悦、或成长创伤,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 3,管和放,哪个更重要, 在权威与民主、管束与放纵之间,家长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它们的平衡在哪里,市场上出现一本书《千万别管孩子》,但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来的》,让家长无所适从。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有阶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的目标是: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她解释:让孩子小的时候就去上寄宿学校,其实有不小风险,因为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对看护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因为母亲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否温暖、可以依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世界互动、是否信任世界,并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后,就能够开始学习。 权威是否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与安全感,王秋英认为,孩子如果没有规则,就会用各种方式去触摸世界的底线、并用各种方式去突破所谓的底线,因此出现各种任性的行为。比方说,他们伸着小手去拉灯绳,双眼却严肃地盯着你,这捣乱的行为其实是非常理智的,他严肃地看着你,因为你和你的反应(而非灯绳)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规则与权威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一个放纵任性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会用各种行为去试探。 要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让他们学习承担责任,接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后,是一个“做自己”的时期,孩子独立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并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观察社会,渴望了解人生,所有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憧憬只有一个核心:我在社会的位置。这时,父母的教育重点在于:如何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给孩子社会性的引导。 不要做“最好的家长” 有些人有种“最好”情结: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家长,王秋英认为,“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长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因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只有父母这只"杯子"是满的,才可能是健康、 愉快的父母,才可能与孩子分享杯中的资源、能量与关怀。这样做父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也成长得更好。如果牺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孩子也会备受压力。” 家庭教育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要让孩子处在家庭生活中,而不是老是处在家庭教育中,感到很累。要使孩子感到如鱼得水,这个“水”是大江大海,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不是金鱼缸那样的人造的。刻意的、僵硬的家庭教育,恰恰是营造良好氛围过程应力戒的。 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真正起作用的家庭教育,是以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那些摆在眼前的样子和挂在嘴上的说教,反而是不和谐、不正常的环境因素。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概括地说,是要将教育孩子的科学性和原则性放在心里,用以指引方向,但不要机械照搬。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在于针对自己孩子的个别情况,将教育原则加以灵活运用。这种内刚(科学性与原则性)与外柔(艺术性)的结合,好似在苦药外面包裹糖衣,既收到药效又便于接受。 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最佳策略。如果你不能感受孩子的感受,即使晓得很多有关教育的知识,也没法明智地教育孩子,譬如,有时甚至会因为语调不对,以至无法继续对话。反之,与孩子关系融洽时最易说服孩子。是“顶牛”还是“寓教于玩”,是“教训”还是先体会孩子的感受再以理解的态度去说服……,这里面都有一个艺术性问题。 不要将孩子硬列入某一种类型,你能给孩子的最大帮助是:站在一点,让他把内在的自我充分表现出来。对孩子只能影响和引导,不能专横和强迫。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中有两种可能的氛围:一是宽松的、“内展”型教育环境;二是严厉的、“外铄”型教育环境。“外铄”型教育不大重视孩子的意愿,较多原则性,较少艺术性。我们提倡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鼓励孩子充分发展潜能,增强创造力,自主发展,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方面,要强化该肯定的行为,淡化那些不该肯定的行为。如,当孩子表现出独立、果断、创造、爱心时,不要忘了去强化,被强化的行为必定会重复出现。而当他表现出怯懦、发脾气、不合作、残暴、破坏性时,不要去理会,使孩子从家长的态度和神情中,感受到那些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感到无趣,从而引起自我调节和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扶持、指引着他。 父母在家里也该有“做不完美的父母”的权利。所谓“不完美的父母”是说:自己除了是“父母”外,还是一个“人”,“人”总有人性和个性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像个“大孩子”。如 果我们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其感受,也该给予我们自己自由表达感受的权利。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在一味地为孩子作出牺牲,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好处。那种以为“完美的父母”只能为孩子着想的看法是错误的。因此,想要做个好父母,先要做一个不过分矫饰,也不勉强自己的人,保留一份“做不完美的父母”的权利,否则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累。要想做一个不过于矫饰、不勉强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了解我们灵魂深处的那个“孩子”——我们孩童时代的感受。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根本没法了解孩子,没法跟孩子沟通。 家长在教育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你为孩子提供平等机会了吗, 虽然家长们会疼爱所有的子女,但因为孩子们的个性特点不同,家长往往得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别对付之。问题是,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化,出发点和机会却应该公正平等,也就是说不能“偏向”。传统的中国家长有重男轻女的习惯,对儿子的学识和本领期待更高,提供的机会更多。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点通常已不为广大家长效法了。但家长们却可能比较喜欢和重视聪明能干的孩子,尤其是所谓“神童”,而忽视了表现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此例中的家长就是没有为两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在两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不平衡的阴影。不过对老大成了一种正面激励,而对老小却产生反面消极作用。由于家长教育方式的失误,其苦心并没得到预期的结果。 如果家中是独生子女,同样会有不平等现象,因为孩子会与其他同学朋友相比。有时家长一相情愿让孩子学这补那,孩子们反而不领情,认为被剥夺了像其他孩子那样的童年欢乐和自由选择。 如果孩子有生理缺陷或行为问题,不但不能放弃他们,反而应该付出更多心血关怀培养,仍然要为他们创造与正常和天资儿童相同的机会。此类孩子长大后成为出色人才的例子并不少,都与家长和社会的长期关注分不开。家长们应记住,在培养孩子时,应该“有教无类”~ 二(你了解孩子的潜能与兴趣吗, 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其实都有能力和才干,只是表现的早晚与方式不同。而家长却过早下结论,而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以合适的方式开发他们的潜能。 早期教育理论主张重视,到,岁幼儿的智力开发,这实际上是要通过亲子交流,发现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潜在能力,而并不是要教这么小的孩子学认字或弹琴等专门技能。然而,不少华人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何天份或爱好,还误以为培养孩子学习技艺越早越好,送年幼孩子去上各类课外班,其实这反会“揠苗助长”。因为幼儿学习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如果孩子本来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愿意模仿弹琴或跳舞,不妨让他们自由发挥一阵。过早 让幼儿上课,他们很可能会受不了枯燥而使兴趣消亡,就更别提学出成就了。即便是年龄稍长的孩子,如果没对准他们的特长兴趣去培养,也会枉费时间金钱。我听不少华人朋友说,让孩子学那几年钢琴真是大大地浪费。但每年仍然有许多华人孩子在家长督促下前仆后继地加入学钢琴的大军。 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呢,家长除了多关心和观察孩子之外,还应在学业之外多创造些允许他们演练和展示各类才能的机会。每个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带孩子做所有文武活动,这就需借助社会少儿团体的资源。不少华人家长认为美国的课外少儿组织往往玩多于教,学不到实际知识,宁可让孩子参加课业补习班。其实,为孩子创造多元化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各类活动,正是美国提倡的一种培养全面素质的途径。看起来,美国课外少儿组织是今朝玩体育明日搞艺术后天办露营,每样只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孩子们却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项目,从中发现自己是擅长体育还是热爱艺术。见多识广的“万金油”也是很有用的啊~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如果真正喜欢什么,会主动提出要去学,只要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正当的,家长当然应全力支持。家长还要创造民主环境,孩子才敢于说出自己的喜好和要求。虽然孩子的兴趣时常会转移,家长也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学什么,而应以支持鼓励的态度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时正面引导孩子如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坚持不懈取得成就。 三(你是否爱标榜炫耀孩子的成就,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家长的一个“陋习”。在“望子成龙”、“耀祖光宗”等传统意识指导下,华人们也爱把孩子的优劣,作为衡量家长是否称职的要素。然而,美国的教育主张以个人为重,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家长的期待。 华人社会中的爱攀比、讲面子、父以子贵等风气,在海外依旧浓厚。这种攀比炫耀,不仅造成家长之间对孩子期待值的“军备竞赛”,更为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健康的阴影。对此不在乎的孩子还好,如果孩子受家庭文化影响较深也养成爱攀比习性的话,他们长大后怎能适应西方的主流文化,在美国学校中,学生若斤斤计较考分、名次、获奖等等,是很招别人反感的。有这种习惯的人,走上社会也会遭到孤立。 当家长们宣扬孩子得了什么嘉奖或名次,考上什么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之时,孩子们却在指责爹妈此举的无聊。此例子中的小儿子,恐怕就是对家长曾拿其当作炫耀资本的行为感到厌恶透顶,才作出逆反之举。 人都要学会正确对待功名和挫折,家长们首先得以身作则,孩子们才能在正确影响下健康成长。不然,会一代一代重蹈覆辙。不少华人恐怕还记得自己童年时对家长严厉管教的逆反情绪,可如今为人父母却又不自觉效法,真是苦了孩子们。 盼望自家出“天才”或“神童”并以此为荣,不是健康的教子观。称职家长最应该为子女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尤其是亲情、快乐等感情需要。 四(什么是成功的标准, 上一篇文章中的家长的另外一个失误,是未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天才”,什么叫“成功”。“天才”是人已经具有的内质,小儿子当年具有天份,长大后这些才能并不会消失,只是看他想不想、会不会将这些才能发挥出来。就像当初家长不该小看大儿子一样,现在也没有必要为小儿子叹气。不妨表示,两个儿子都在过他们所选择的生活。像这家小儿子这类青年,仍然是大有潜力的人才。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家长更应该给他们自由空间和充份信任,让他们去选择事业与人生。 小时候的“神童”长大成为平庸之人的例子中外皆有,追其原因,都是由于教育不当,拔苗助长。美国也曾有十一二岁就进大学的神童,但在缺少同龄人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适合其年龄的正常关注,心理、感情成长得不健全,对一些需要较丰富知识和经历才可理解的课程难以消化,有的后来成了一事无成的牺牲品;有的不得不长大几岁后重新读大学,反而耽误了时光;还有的虽然学业上有所造诣,社交等综合技能却极度欠缺,丧失了正常的人生。目前,明智的美国家长和学生们本人,都懂得人生不可速成,不愿意选择提早毕业或跳级,而希望充份享受该属于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或小学、中学、大学时光。 中国一度兴盛大学办神童班,总体来讲也不算成功,近年这股热已经减退,大学的神童班逐年减少。但一些华人家长仍期待自己家里能出个把“神童”,那些介绍如何培养“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甚至百多年前某外国人培养孩子成为“天才”的早已过时的理论,才能有那么大的热销市场。 东西方对“成功”认识也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往往以“名”、“利”、“权”、“地位”等来衡量成功与否,好象进名校赚钱多职位好名气大就是成功了,成为所谓“人上人”更被奉为成功的偶像,而忽视了人们真正的喜好及人生的快乐。此例中的家长,就是把进名校当作成功的标准人生的目标,所以小儿子在达到此要求后,就以“大功告成”来回应家长。其实,上好中学名大学,只不过是人生中学习知识的一种过程,将其当作奋斗目标是本末倒置,用其衡量成功与否也不对头。 美国人大多不像老中这样在乎名校招牌和职业地位,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作其喜欢的事,过其向往的生活,无论贫富贵贱,都是成功的人生。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国人更不会认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也崇尚吃苦耐劳个人奋斗,目的是改变自己挑战人生。如果说培养孩子的目的是期望他们将来成为凌驾别人头上的“人上人”,准会被认为心态不端。如今的新一代定义成功和人生的标准,又与前辈不同。因此家长们若以老辈的中国式标准来定义成功,会有背于西方主流文化,更会被新一代所嘲笑。 可以说,具有天才素质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功。而所谓的成功者,更不一定都是天才。那些流传世上的论述“培养天才”、“成功之道”之类的书籍,其实都是不切实际之谈,因为根本不可能按照一种蓝本把所有人都克隆成“天才”或推向“成功”。身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应该从眼下作起,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充份发挥自我潜能的环境,不错过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向成功。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智慧父母的聪明管教方法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但当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或犯了错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就可以预测他们选择那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说到做到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规矩和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你的孩子。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之前请三思,你运用的语气和措词的不同,效果差别会很大。像说: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硬,但过会儿,孩子就很自然地明白你的意思了。 在另一些情况下,把你所期望的作为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的解释给他们听。假如,你要带他们逛超市,告诉他们不要乱动和拿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了的后果是什么。 说到做到要求你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须大声威胁。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的批评。 为什么要这样做,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并不因为你惩罚了他,他就会从对自己不好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语(为什么你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也许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使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暗示着你相信你的孩子,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了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自尊来源于正确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我做了正确的事,我会自我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正确的事我就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3、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读一声)。如果你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你会失去大量的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拿起玩具,你通过像奖励她一小块点心这种具体的方式提醒她,你希望她怎样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怎样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 古往今来,许多成就大业的人,都是意志坚强的人。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将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必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并根据孩子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进行具体指导。 1、指导孩子确定正确的行为目的。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孩子对成人所提要求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中已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目的易受情绪、兴趣等因素的影响,目的往往不稳定。因此,成人必须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行为目的。 2、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鼓励孩子自始至终做好每一件事情,是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的重要手段。孩子年龄小,做事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原始目的,因此,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半途而废。要克服这种缺乏意志力的行为,成人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孩子克服行动的困难,鼓励孩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完,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意志力培养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3、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还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小事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4、家长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如果意志坚强,做事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那么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反之,家长如果做事拖拖拉拉,遇着困难绕道走,工作、生活缺乏勤奋精神,那么他们的孩子决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综上所述,指导孩子经受意志锻炼需从多方面进行。愿你和你的孩子都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今天,我们怎样了解孩子, 了解学生,究竟了解学生的哪些情况呢,结合苏翁所说,我觉得: 一要了解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要了解家长的处事方式与原则; 二是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与性格气质,特别是要了解学生在遇到困难是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三是了解学生过去所接受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了解曾经教过他的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的教育方式; 四是了解学生对未来的设想,特别是要了解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希冀(要让学生真实的展现在老师面前(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那么,如何来了解孩子的这一切呢,作为一名学科老师,应该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来了解: 一是经常与班主任交流孩子的情况。班主任与孩子呆的时间长,对每个孩子的秉性脾气了解比较透彻,因此,从班主任那里我们初步把握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 二是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孩子家长交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优势弱点比较清楚,你可以从中看到学校之外的孩子的另一面。同时,这样的交流也便于你认识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现状。 三是课间经常与孩子“闲话家常”。可别小看这课间、活动时的闲聊,这个时刻学生心情比较放松,话匣子容易打开,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你对孩子的了解会更深入,同时也会拉近你与孩子间的距离。 四是通过“每日一句”这种形式交流。自五年级起,根据学生语文、尤其是写作比较差的情况开始写“每日一句”后,它就成了我与孩子交流的平台。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呈现,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在这里述说,我也总是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劝慰,由此,师生间变得更亲密无间。 五是通过QQ等现代技术与孩子、或家长交流。现在的学生都走在时代前面,电脑、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毫不陌生。因此,我将自己的QQ号告诉他们,并在班里建了个QQ群,有时间便与他们聊聊,在这里我们成了平等的朋友,相互取长补短,委实收益不小。有时家长也参与其中,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同时,我在焦小的“阳光同学录”里注册了一个名字,闲时,也潜到班级论坛里与孩子们讨论讨论,倾听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然,了解孩子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想,我们一定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才有利于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工作思路,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做孩子真正喜欢的老师~ 谁帮他们减少成长的烦恼 “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正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为他们的人生坐标。 近年来,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社会各方作出了积极努力。但不可否认,来自大众传媒、网络游戏、流行歌曲的一些不良内容,依然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那么,青少年成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我们的社会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3月13日,本报与中青在线、新浪网联合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凌孜,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青少年沉迷网络,是我们没有更好的东西给他们 根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你觉得不良舆论环境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哪些影响,”89.5,的网民选择了“混淆青少年的是非观、价值观”,其次依次为“沉溺于电视、网络,耽误学业”(72.8,);“未成年人犯罪率提高”(70.5,);“儿童成人化”(56.7,);“造成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障碍”(42.8,)。 侵袭青少年成长的灰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副产品,也是社会面临的严竣课题。郗杰英委员认为,青少年成长文化环境的营造,应全面包含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们同时需要投入财力来丰富大众需要的文化设施,比如博物馆、公园、电台、电视台的建设。同时,包括图书、影视剧在内的文化产品,以及对文化设施的有效管理,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郗杰英委员说。 目前,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主要来自于网络。我国1亿多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8,。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最易受到外界干扰,再加上一些大众传媒对经济利益的单纯追求,“如饥似渴盼望了解社会的年龄,遇到良莠不分的文化,问题就会出现。” 黄藤代表分析认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更好的、或者说更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东西来引导他们。”郗杰英委员说,目前社会能提供给青少年的文化选项过于单一。 很多时候,我们对传统美德、主流文化的宣扬,仍然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符号化的人物面孔,形式上缺乏推陈出新,忽视了青少年的兴趣特点,很难让他们产生认同。 “青少年对文化环境选择的单一性,还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背景。”一名在英国就读孩子的故事,让黄藤代表感触很深:学校的动物课要求孩子搜集企鹅的相关资料,孩子最终借助网络,交上了长达40页的网络资料。回到家,孩子还给大人讲课,讲企鹅的分类、生活习性……黄藤代表说,国外学生重创造,我们的学生重标准化。我们的教育,将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捆绑在了背书和学习上,限制了他们触角的延伸。 同时,文化设施的缺乏,又往往使青少年在课堂之外,只能选择网络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 青少年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事实上,国外的网络环境远比国内复杂,但为什么对青少年的冲击力却并不似国内那么强大, 黄藤代表认为,国外家庭对青少年的管理相对自由、开放,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营造独立摸索、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分辨力和自制力。而两种环境下培养出的青少年,也的确在思考能力、创新性、生活自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由此看来,文化环境的创建除了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还需要文化内核的支撑。今天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弘扬什么样的文化呢, 郝向宏认为,应当是公益文化、创新文化、公民文化和自制文化。 “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已不克制,是在独生子女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4种心理文化趋势。”郝向宏说,许多青少年认为,周边人对他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或者认为生活很好不需要再努力。 实际上呢,曾有一位新加坡老师告诉郝向宏:中国孩子的脑袋里装的全部是知识,新加坡的孩子脑袋里却是一半知识、一半创意。 4种文化的全面推广,才能使青少年能够按照公民道德的要求,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 “此外,对传统文化的树立也不容忽视。”凌孜委员提出,内化的传统品质,应是青少年培养的基础。恰恰在很长的时期内,我们缺失了内化教育的概念。 凌孜委员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有两条主线:一条是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定位;另一条是对知识的掌握。内化教育的核心的道德和品质的教育,主体应来自父母,“就像在孩子心灵植下一粒种子。” 但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家庭教育从一开始就缺位了。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所应担当起的重要角色,错误地认为“这是幼儿园的事,是学校老师的事,我交钱就完了”。“这使很多青少年从小就失去了接受内化教育的机会,对不良文化的抵抗能力自然减弱。”凌孜委员说。 绿色环境,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政府对于青少年成长一直非常重视。”郗杰英委员介绍,1991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在我国确立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之后,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1999年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07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又明确要求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下一步,是如何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和落实。黄藤代表说,国家应当加大投入,大量建立博物馆、专题公园,体育运动场所,并且提供优惠、免费使用。同时,对营利的文化场所也要给予法律上的规定,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向基层推广。”郗杰英委员认为,从国外的成熟经验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多在社区,就近就便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郗杰英委员说,在文化产品的创造上,要鼓励、倡导更多的适合青少年需求、受到青少年喜爱的文化产品,倡导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法律有规定,国家要对这些内容鼓励、倡导和奖励。” 另外,还要考虑文化管理的区分问题。第一是要区分公益和市场,要加强公益方面为青少年服务的设施和产品,同时要丰富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性。第二是要区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有所保护,不能接触的内容就不能接触,不能进入的场所就不能进入,这 要全面落实到我们的设施文化场所,文化出版物,以及网络的管理中。 事实证明,有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成长环境会有较大的改善。郝向宏以青少年网瘾率为例:前不久的一次调查显示,全国网瘾青少年的比例已从2005年的13.2,,下降到了2007年的9.72,。 对于众多网友关心的网络分级问题,郗杰英表示:此次两会上,有多位委员提出了相关提案。 四种养育风格决定孩子发展方向 要培养孩子有爱心、懂得照顾别人、善于与人交往,什么方法最有效,是讲道理、培养习惯,还是为孩子做出榜样,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有的人用有效,有的人用却无效, 其实,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关键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在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中运用。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 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 专制型 ※父母的特点: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 纵容型 ※父母的特点: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发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 忽略型 ※父母的特点: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 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是,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锻炼孩子解决纠纷的能力 孩子间的纠纷通常发生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是孩子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坚强意志。因此,父母对于孩子间的纠纷采取何种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两个孩子发生争吵、纠纷,必然有一方吃亏。孩子吃了亏,有的家长是“惹不起,躲得起”,把自己的孩子带回家“闭门一统,划地为牢”,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形成内向、怯懦、孤僻性格。家长中更有“代儿骂、代儿打”的,自己孩子吃了亏,怒火中烧,“御驾亲征”,拉着孩子去“算账”,这样同样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养成依赖父母、不敢独立处事的心理,且有失风度,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可见,上述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孩子间发生纠纷,自己不会解决,家长该怎么办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镇定自己的情绪,弄清楚事情的经过。孩子发生纠纷后,家长首先要冷静,镇定自己的情绪,不能皂白不分地说:“谁欺负你了,找他算账去”等等,使孩子造成“爸爸妈妈向着我”的感觉。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有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实经过讲清楚。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谁先动手打的”、“你没有动手,对吗,”等错误的诱导、暗示,而鼓励孩子讲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2、与孩子共同分析情况。爸爸妈妈应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别的孩子无意识的行为,还是自己孩子不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的孩子确实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找到事情根源后,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应让孩子想一想该怎么办,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态度,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指导孩子自己处理、解决纠纷,孩子间发生纠纷,爸爸妈妈应指导他们明辨是非、处理、解决。对于别的孩子无意造成的过失,应教育孩子持原谅对方的态度;孩子自己错了,则应启发、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倘若责任完全在对方,则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去和对方讲理,从而培养孩子互相谦让、礼貌待人等良好品质。 4、和对方父母交心。孩子间发生了纠纷,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诚恳地和对方父母交交心,彼此谅解,和和睦睦,易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以后的日子里友好相处。 5、不要约束孩子的交往。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纠纷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交往、冲突、纠纷中获得经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
本文档为【老外们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 ...】,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