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研讨]行师道之君子

2017-11-14 6页 doc 18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研讨]行师道之君子[研讨]行师道之君子 行师道之君子,挽狂澜之砥柱 ——我所了解的莘县二中校长周西政 贾俊魁 实际上很怕写记人的文章,因为稍不留意便会有失公允,特别是要写的人还是一个领导,哪怕他仅仅是一名校长。但说要写周西政校长,内心还是很有几分欣然而为之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与其颇为熟稔——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的,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调入莘县一中工作的,在一中工作后不久便结识了西政同志。1998年,他到刚建校的实验高中工作,我仍在一中。10年后的2008年,他又到了莘县二中,我还是在一中。只到2010年8月,我们又走到了一起,成了二中...
[研讨]行师道之君子
[研讨]行师道之君子 行师道之君子,挽狂澜之砥柱 ——我所了解的莘县二中校长周西政 贾俊魁 实际上很怕写记人的文章,因为稍不留意便会有失公允,特别是要写的人还是一个领导,哪怕他仅仅是一名校长。但说要写周西政校长,内心还是很有几分欣然而为之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与其颇为熟稔——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的,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调入莘县一中工作的,在一中工作后不久便结识了西政同志。1998年,他到刚建校的实验高中工作,我仍在一中。10年后的2008年,他又到了莘县二中,我还是在一中。只到2010年8月,我们又走到了一起,成了二中上下级关系的同事…… 尽管我们十几年里分分合合,但交往与交流从没有间断过,彼此间的了解与友情也与日俱增。所以,我认为自己还是有资格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在本文中,笔者将竭力“不虚美,不隐恶”,尝试将一个心目中真实的周校长呈现在读者面前…… 还在莘县一中时,西政同志已是全县知名的物理名师,当时他还是班主任,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其个人教学成绩极其优外,他所带的班级总是屡创佳绩。曾记得当时,一个相当差的班级,交给他管理,没用多长时间,便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班风为之一变,学风敦朴积极,高考成绩自然也极为优秀。大家都认为那是他治班严厉的结果,殊不知,言教不如身教,是他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感化了所带班级的学生——一个好班主任自然会带出一个好班级。 当时的他,还很年轻,英气逼人,他身材颀长,面庞温润如玉,发型“一丝不苟”,四季衣装得体,纤尘不染,春秋喜穿一件米黄色的风衣,行走在当时的 一中校园,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他又好运动,羽毛球打得极有水准,鲜见对手,篮球场上,也常见他的潇洒身姿…… 后来,他到了莘县实验高中,是实高的首届年级主任。当时的实高,创业条件极为艰辛,身为年级主任的他,肩负着开创实高“开门红”、迅速打开学校知名度的重任。为此,他以一种众人难以想象的姿态,投入到实高创业活动之中。当时的他,和妻子孩子住在实高相当简陋、冬冷夏热、透风漏雨的职工宿舍里,身先士卒,早起晚睡,拼搏奉献,工作态度已非“忘我”可以形容。曾多次见到他因过度劳累而满脸的疲惫神色,我劝他保重身体,他嘿嘿苦笑两声,说“没办法,就这出力的命”,一如既往地践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大胆推行课堂改革,实施激励教学模式,没日没夜地操劳。就这样,其所带的实高首届学生,在2001年的高考中,成绩斐然,该级学生李红玉考入清华大学,打破了莘县14年没有清华、北大的历史,莘县实高因该级学生的出色表现而博得了一个满堂彩。再后来,他担任了实高的副校长,同样地劳作、忙碌,将所分管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实高现在已是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客观地说,莘县实验高中能有今天,西政同志,功不可没。 2008年秋,获悉西政出任莘县二中校长,内心颇难以想象,不知道他为何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各方面条件都极为优渥的实高。向他打探,他依然苦笑,“没办法,就这出力的命”。二中是一所老校,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因地处乡镇等诸多不利因素而一再沦落,已是一众人皆知唯恐避之而不及的“烂摊子”。他是只身一人到二中上任的,不久后我去看他,他的神色更是疲惫,面庞瘦削,声音沙哑,说,“难呢,真难,积重难返,重振二中辉煌,难,”但他并没有停止再造二中的步伐,在二中革新手段频出,建平安校园,使二中师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工作学习,创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就在他到 二中后的首个学年度,二中在2009年的高考中,大文大理本科升学人数创造了二中的一个记录。 乱世需用重典,痼疾需下猛药。为彻底打造一个崭新的二中,西政同志痛下决心,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结合莘县教育现状,采取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极为惊讶,也认为难以办到的举措——迁校,但迁校谈何容易,为此,他四处奔走游说,争取领导支持、政策支援。终于,在2010年8月,莘县二中得以告别原驻地朝城镇而搬迁至莘县城区。也就是在这时,我又一次和西政校长走到了一起,成了二中人中的一份子,进而有了近距离了解他的机会。正是在我们重又走到一起后的这段时日里,我才对他有了一种真正的了解。 我发现,迁校后的二中,已成为全体二中人施展拳脚的良好舞台。二中人在这个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出的优秀剧作,作品的总导演,当然非西政同志莫属。 常常地,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台前冥思苦想,良久之后,猛地一拍桌子,大喊一声,“开会,”于是,一个小范围“长会”便在他的办公室得以召开,几个人争辩、论证,各抒己见,乃至面红耳赤,争得不可开交……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与腹中的饥饿,常常是一个会从早开到晚,乃至通宵达旦,直至一个经过充分论证的办学建校之良策从中产生。 他绝不闭门造车,时常携一二人驱车至外地名校,住小旅馆,吃地摊饭,以及其诚恳的态度向人家求经寻宝,在探求别人的“秘笈”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明察暗访”、刨根问底,直至对方不厌其烦。他在二中发起成立了全省首家“高中教育资源委员会”, 聘请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知名企业家等社会贤达和学生家长担任委员,搭建了学校、家庭、社会联合办学、民主办学平台。 平时一分钱都恨不得掰两半花的他,也有慷慨得让人瞠目结舌的时候,他斥资数百万元修缮校舍,给所有教室内装配了配带实物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给每一间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设备。“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我们要舍得花钱——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大手笔”。 是他,将各地办学经验、办学举措融会贯通,结合二中学生实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展开竞争,使学生“动起来”的同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果是学生中涌现了一批周冠军、月冠军,展示之星、进步标兵、帮扶功臣。从而使得于2011年4月8日,在二中召开了“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王恩大、县教育局领导及全县29所初中的校长、业务校长等近百人。当他听到山东省教改专家王恩大同志在该次会议上对二中的这一教学模式给予的高度评价时,他的脸庞上露出了极为难得的欣慰的笑容。 是他,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必须观看《新闻联播》《弟子规》《〈论语〉心得》《复兴之路》等视频节目。“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见识,从而使学生学会做人,树立远大人生理想,且能为之拼搏奋斗,”他这样说。他又指使校德育处大力落实落实养成教育,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注重感恩教育,使学生有了进步动力之源。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所有的卫生区均有各教学班“志愿”清扫,时时加以维护,所有的厕所、垃圾桶均由学生“志愿者”打理。在他的力促下,学生给家长、初中老师写封信、给父母洗洗衣服洗洗脚、给爸妈做顿饭、每天睡觉前必须洗脚等活动蔚然成风。在他的直接关心下,学校成立了近20个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形色色地多彩活动,使得学生可 均衡全面发展。 他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全校师生努力营建进步的校园文化,已出版了十期彩印四版面的校报《晨风报》,创建了学生电视台,由学生主持、制作、录播的系列节目《二中纵横》已录制播出了16期,春节前录制的记载二中创业历程的大型纪录片《印象二中》社会反响热烈,在教室外和学生宿舍内营建的内容定期更换的“二中校园文化长廊”,令到二察、参观的领导啧啧称奇…… 他认为,二中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是因为学生的智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此,他决定引进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全员育人导师制”。经过努力,他使二中成为了该课题组“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全市首家实验校。“三大步”励志教育的施行,打破了以往只有班主任老师管理学生,其他老师只负责教课的传统,而是将每个教学班内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的学生均由一名任课教师为导师,导师全面负责本小组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这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使育人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现在,学校的“三大步励志教育”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而富有成效。学生从每天三次的读励志信中获取自信,形成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从写成长记录和阅读老师的激励批语中,逐步扬弃自身不良习惯,从小组活动中,接受老师和伙伴们的欣赏,从而获得一种集体的支持,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强化自身的集体意识……他深信,“我校的‘和一五三’教学模式与‘三大步励志教育’相结合,一定可以相辅相成,给学校、同学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使学校和同学可以振翅高飞,形成新的突破。”现在,全校师生正在积极努力,他的美好愿景即将实现。 …… 现今,莘县二中迁校已近十个月,短短十个月的时间里,难以计数西政校长到底为二中这所学校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是,在他的双鬓,已隐约有了令人心痛的银丝显现——是时光见证了一个人的苦苦奔波,而一定要留下点印痕吗,现在,他的睡眠状况极为不好,常常因此而眼含血丝,他的着装依然一如既往地整洁、得体,青春却在从他的躯体上悄悄溜走,留下的是沁人心脾的成熟气息,与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我越来越感觉到,在他的身上,洋溢着一种“古君子之风”,他与人话不多,却总是用行动证明什么,所谓“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他对同事、対学生一向要求严格,只是那严格是以爱为基础的,他关心学生进步,一切以学生为本,他关心老师生活,注重青年教工成长,做到了君子“恒爱人”,当然也博得了“人恒爱之”,在他的骨子里,流淌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先贤遗风,“人活着总得做点事、做成点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人生信条,他在用人上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尽其才”……这是一位“行师道之君子”, 从一中到实高,从实高到二中,他一直勇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在实高时的筚路蓝缕,在二中时的大刀阔斧,在二中迁校后的尝胆卧薪、宵衣旰食、夜不能寐乃至呕心沥血,以及其在短短时间内,力挽狂澜,使二中这所老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足以说明,他实为二中“中流之砥柱”。 说点缺点吧,总觉得他的事业心太强,以至于为了工作不惜和任何人撕破脸面,有时会使人难堪,下不来台,难免会得罪人。此外,他不太使用“交际技巧”,凡事又不爱求人,尽管“求人不如求己”,但在当今时代,“不求人”做成点事何其难哉。还有,随着年龄的加大,本应到了注重“养生”的关键时期,他的烟却抽得越来越厉害了,而运动却越来越少了。不管怎么说,这样都是不好的。
/
本文档为【[研讨]行师道之君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