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

2017-09-21 23页 doc 49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 学校代号 10199 学 号20085501001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学位申请人 陈 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张立侠 教授 专 业 名 称 中医内科学 培 养 方 式 全 日 制 申请学位类型 高 校 教 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4月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学位论文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陈 琦 指导教师姓名:张立侠 教授 (长春中医药大学)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专业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4...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 学校代号 10199 学 号20085501001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学位申请人 陈 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张立侠 教授 专 业 名 称 中医内科学 培 养 方 式 全 日 制 申请学位类型 高 校 教 师 提交日期 2011年4月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学位论文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陈 琦 指导教师姓名:张立侠 教授 (长春中医药大学)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专业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6月 学位授予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 ? 提交确认: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成果归属权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导师承担的国家立项资助的课题的一部分,系本人在导师指导和资助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归属权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本人导师所有。特此声明,本声明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论文 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英文缩略语 3 前 言 4 文献综述 5 1 脾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5 1.1 脾胃的生理 5 1.1.1 脾胃为元气之本 5 1.1.2 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5 1.1.3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6 1.1.4脾胃为五脏之本 6 1.2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 6 2 脾胃内伤的病因病机 7 2.1饮食不节,内伤脾胃 7 2.2劳逸过度,内伤脾胃 7 2.3七情失和,内伤脾胃 7 2.4药物过量,内伤脾胃 7 2.5外邪侵犯,内伤脾胃 8 3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渊源 8 3.1中医治未病概说 8 3.2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溯源 8 3.3古代各家关于调理脾胃治未病的论述 9 3.3.1秦汉时期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奠定基础时期 9 3.3.2隋唐宋代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繁荣发展时期 10 3.3.3金元时期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系统建立时期 11 3.3.4明清时期为调理脾胃治未病的充实完善时期 12 3.3.5现代时期为调理脾胃治未病的升华时期 13 4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现实依据 14 4.1脾胃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14 4.2中医与脾胃密切相关的病证 15 4.3人类生活方式和体质的改变 15 4.4脾胃与亚健康的相关性 15 4.5脾胃与疲劳的相关性 16 4.6 脾胃与衰老的相关性研究 16 5 调理脾胃以治未病 16 5.1 未病先防 16 5.1.1 饮食有节 17 5.1.2 调畅情志 18 5.1.3 四时调养 18 5.1.4 调适劳逸、适度运动 18 5.1.5 增强体质 18 5.1.6 药物预防 19 5.1.7 保胃气、存津液 19 5.2 已病防变 19 5.2.1 早期诊治 20 5.2.2 治疗原则 20 5.2.3 脾病易扰它脏 21 5.2.4 它病从脾胃治 21 5.3 瘥后防复 22 讨 论 23 1 调理脾胃治未病,是对脾胃理论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23 2 调理脾胃治未病,为治未病理论注入了新内容、提供了新思路 24 结 语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深入广泛的纵览、整理与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治 未病与养生保健理论中重视脾胃脏腑作用的渊源,结合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的改变、亚健康与衰老等因素与脾胃的相关性,提出了“调理脾胃治未病”, 并在中医预防学的框架内,结合相关的中西医理论探讨如何调理脾胃才能治未病。 方法:1、通过在图书馆及名医珍藏书籍中查阅与该课题理论研究有关的全部资料。2、通过导师组织本校及其它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知名学者教授全面探讨调理脾胃治未病的机理。3、不断与导师临床实践,并总结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领域,丰富这一理论研究的内容。 结果:通过对古今文献整理研究结合现代人的发病特点、生活习惯、养生保健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调理脾胃治未病的机理、思路及方法,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和临床。 结论:1、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内伤对人体重要影响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实践中鲜有涉及,结合现代人的疾病谱,调理脾胃治未病势在必行。2、对脾胃调理治未病的探讨不仅是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丰富,也是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充实和发展。3、从脾胃角度讨论防治未病,为治未病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调理脾胃 治未病 理论研究 ABSTRACT Purpose: Through in-depth overview of a wide range, and Studi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health care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organs, combined with modern lifestyle and the human body changes with aging and other factors and sub-health the relevance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propose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a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reventive medicine,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y related to how the conditioning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o treating disease. Methods:1,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and doctors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opic, access to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2,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instructor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scholars, Professor of Basic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full treating the disease mechanism. 3, continue with the instructors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summarize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of treating diseas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rich content of the theory. Results: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review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eople, living habits, health care and other aspects of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reatment of disease mechanisms,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theory of the formation of a set of standardized and clinical research to guide teaching. Conclusion:1,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spleen and stomach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uman body internal injuri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rarely involved, with the modern disease spectrum, spleen and stomach treatment of disease is imperative. 2,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stomach of conditioning is not only a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rich, but also enrich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3, discussed in terms from the spleen and stomach control of diseas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theory into a new content,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Spleen and StomachTreatment of disease Theory 英文缩略语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SS Spleen and Stomach 调理脾胃 TD Treatment of disease 治未病 SII Spleen and internal injuries 脾胃内伤 PTD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未病先防 DPD Disease prevention has become 已病防变 PIDC Recover from illness defense complex 瘥后防复 前 言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医学,其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是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人类长期的医疗实践与悠久的社会历史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紧密的结合。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百年来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给传统中医理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吸收传统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兼容涉及其相关的古今中外人文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提出的更高需求。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预防思想,它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价值理论在当前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进程中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物质总量日益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转基因食品、不合格的奶制品、含有化肥农药的食物、不合格的药物随之出现,直接损害脾胃,本病它病即生。社会交际关系日益紧密,导致很多人们过食肥甘厚味,饮茶酒过度,起居不慎,损害脾胃功能,气血不足,抵御外邪功能下降,久之它病丛生。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精神、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消化不良。所以人们的健康观念亦随之改变,日益重视生存质量和养生保健,调理脾胃治未病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外以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尚未查及,填补了国内外关于这一理论研究的空白。 中医治未病是近两年来中医界提出的,既是个新兴科目,又是个热门话题,导师张立侠教授凭借自己多年的医教研经验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其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既能全面熟知脾胃的病理生理情况,又能系统分析脾胃理论与治未病的关系以及临床上如何调理脾胃治未病。治未病思想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它揭示了人类健康的核心内容,为预防医学的中西医理论指出了最佳的结合点,代表 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向。从脾胃角度讨论防治未病,为治未病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夯实了脾胃学说与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文献综述 1 脾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不断完善和发展对脾胃的生理病理论述。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1]说明脾胃在人体脏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1 脾胃的生理 1.1.1 脾胃为元气之本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理论,元气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内在物质,它既能表现脏腑功能活动,又是脏腑活动的最终产物,故元气对维持人体脏腑正常运行及生存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脾胃虚弱则元气衰少,元气衰少则诸病继而生焉。《内经》认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2]说明真气由先天精气与后天谷气结合而产生,分布于人体之全身,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特定生理功能。故在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虚九窍不通论》中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说明元气之偏盛偏衰全在于脾胃,故“养生当养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若要元气充足,必须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3]这一论点获得了后世不少医家的赞同。又如古代文献的原文中就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4];“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 腑皆禀气于胃”[5];张璐亦说:“气之源头在于脾”,通过上述这些原文可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全身诸气都禀受于脾胃,其中也包括所说的元气。 1.1.2 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脾胃居中焦,是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头目,通过心脏的推动和肺的宣发和肃降等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主降浊,饮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其腐熟后的饮食物借助胃气的推动下行至小肠,小肠将其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地吸收,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津液,以营养全身,将食物残渣向下输至大肠,大肠继而传化糟粕。上述二者相反相成,不仅维持着水谷纳化的正常进行,又对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起着转枢和斡旋的作用。脾升胃降,循环有序,清气向上,浊气向下,气机调畅,生命活动才得以正常的维持。同时,五脏阴阳之气的调畅也需要脾升胃降的枢纽作用,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使肾水上涌,心火下降,肝气升发,肺气肃降。既属阴者当升,属阳者当降,通过阴升阳降,五脏阴阳才能正常转化,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更能使五脏保持着正常的相生相克,使人体内脏处在相对恒定的位置,维持了机体的动态平衡。“中枢旋转,水木因之而左升,火金因之而右降”,正是由于脾胃的转枢和斡旋,人体的精气才能进行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维持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状态。因此,可以说脾胃乃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 1.1.3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以气血为基础。《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6],《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得谷则昌,失谷者亡”,上述都 说明了水谷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气血的化生更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张景岳有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指出脾胃是给人体产生营养物质的脏腑,气和血等营养物质的互化均来源于水谷的精华部分,并通过脾胃化生而生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源泉。 1.1.4脾胃为五脏之本 《灵枢?营气》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出于中焦”、“脾胃„„营之居也”,指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都需要气血的濡养,而气血的产生更需脾胃的运化,故五脏气血的多与少是由脾胃功能的旺与衰决定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又如《医宗必读》曰:“人体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则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脾胃为“五脏之本”。 1. 2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 “胃气”之盛多与衰少对人体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灵枢?五味》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藏。”说明饮食物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受纳和消化,才能转化为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将胃的这种接受和转化饮食物功能概括为“胃气”。由于“胃气”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后来东垣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也指出:“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强调了人体的元气必须在有胃气的前提下,才能得其滋养,可见人体的元气与胃气的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又如《内外伤辨惑论》曰:“夫元气,谷气、荣气、卫气、生发 诸阳之气。此数者皆从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说明胃气也是全身诸气汇聚的产物,是后天之本。 2 脾胃内伤的病因病机 胃为六腑之一,与脾相配。胃为表,脾为里;胃属阳,脾属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互相配合,互相调节。胃禀冲和之气,为水谷、气血之海,为三阳之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受气于此。脾胃有病则会影响各脏腑经络,各脏腑经络有病亦可影响于脾胃,故脾胃病的成因甚多。但不管怎样,必先致脾胃内伤,冲和之气失调。 2.1饮食不节,内伤脾胃 饮食不节直接损伤脾胃,在诸多著作中,都鲜有涉及,论述详细。如《内外伤辨惑论》中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饮食劳倦论”和“论酒客病”等;《脾胃论》中有“饮食伤脾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论饮酒过伤”和“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等;《兰室秘藏》中有“饮食所伤论”等;《黄帝针经》中有“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故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7]鉴于脾胃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与全身具有密切的关系及综上可知,长期的饮食不节导致胃的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到脾的功能,久之则其它的脏腑及经络、相应的五官九窍及四肢百骸均无所充养而诸生相关疾病。故饮食不节视为内伤脾胃的首要病因。 2.2劳逸过度,内伤脾胃 劳逸过度,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脾主肌肉和四肢,至于久坐、久卧后,《脾胃论》中云:“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 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8]说明与饮食不节不同的是,饮食不节先伤胃,劳逸过度却先伤脾,伤脾则胃失去了脾的运化精微,日久导致胃的功能异常,最终就会脾胃俱病。从中也可以得知,劳役过度导致的脾胃内伤仅次于饮食不节,是内伤脾胃的最次要病因。 2.3七情失调,内伤脾胃 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逆,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等,造成气机逆乱,升降失职,久之脾胃功能下降,脾胃内伤。 2.4药物过量,内伤脾胃 误药误治或久服辛香燥热之品及大温大热之补品,日久皆能损伤胃阴;久服寒凉药物或泻下药物更会损伤脾阳,久而久之使脾胃内伤。[9] 2.5外邪侵犯,内伤脾胃 东垣认为,正气虚弱,外感六淫邪气可损伤脾胃,进而形成脾胃内伤病。所以《脾胃论》中云:“若风、寒、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10]显而易见地说明了风、寒、湿、燥是内伤脾胃的最主要外在因素,也符合了脾喜燥而恶湿,喜热而恶寒;胃喜润而恶燥,喜清凉而恶浊热的病理特点。 3 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渊源 3.1治未病概说 “治未病”名词首见于《素问》,在《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的比喻和相反的论述强调了“治未病”在诊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奠定了中医“防重于治”的理论基础[11]。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刺热论》)可见, 治未病早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未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为也。(《灵枢?逆顺》)可见,治未病早已经应用到针灸领域。首先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临床的医家是医圣张仲景,精辟地提出了“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种已病防变的思想,丰富了中医预防学的基本框架内容[12]。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的是唐代医家孙思邈,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13]中特殊强调:“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后来又有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14]中明确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15]中指出:“先安未受邪之地”,首创将治未病的传变理论引用到三焦辩证论治中来。 3.2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溯源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独特的理论体系,脾胃理论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调理脾胃治未病自古以来就受到各医家的重视。自《难经?七十七难》中所阐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是对暂未发病的“未病”脏腑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传变,即治未传之病,称为“既病防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则开章明义的强调预防未病的思想:“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说明调理脾胃在治未病中非常重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张景岳则认为:“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曰:‘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 即所以安五脏也’。”可见,调理脾胃之法,是中医防治疾病所固有的内在环节,调理脾胃则五脏调和,脾胃与五脏关系非常密切。调理脾胃预防及治疗疾病,起源于秦汉,成就于金元,尤其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认为,内伤杂病在于“脾胃虚衰,元气不足。”所以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源,故脾胃损伤则元气衰弱,元气衰弱则疾病丛生,进而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可见调理脾胃才是治未病的重中之重。 3.3古代各家关于调理脾胃治未病的论述 3.3.1秦汉时期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奠定基础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医学奠定基础的时期。在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及前人医疗实践三者互相结合的影响下,集中汉以前中国医学理论之大成的《内经》一书问世,它从理论上初次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的观点,奠定了胃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伊始,就将脾胃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经》所说的胃实际包括部分脾的功能和胃的功能,故统称为胃气学说。《内经?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简练地论述了人的生命存在,必须依赖胃的受纳、腐熟水谷,脾的运化输布精微,其营养物质才能周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诸病由脾胃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之说。可见人体全身气血都是从胃中谷气化生而来,强调了调理好脾胃就能防止五脏六腑诸病丛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脾生肉,肉生肺”,从五行的方面叙述了脾胃对肺的重要性,说明脾与肺的关系非常密切[16]。《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脾胃化生的气血是心主神明物质基础,是心血神气的内在源泉[17]。《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 流》亦云:“脾也者,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明确表明脾胃对心的重要意义,说明脾胃与心的关系非常密切[18]。《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就五行学说而言,脾土化生精微以充肺金,肺金肃降以助肾水,肾水以滋肝木,肝木以助心火,心火以温脾土[19]。《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的“久坐伤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等突出强调了过度的劳逸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脾主肌肉四肢”“劳则伤脾”,也说明过度劳逸,首先会累及四肢及肌肉,然后再伤及脾脏,脾病则运化失常,化生气血不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病理特征。《至真要大论》中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土湿受邪,脾病生焉。”说明一切以湿肿满为表现的疾病症状都与脾有关,治疗上要首先从脾脏入手[20]。张仲景继承了《内经》脾胃理论,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为机体提供维持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脾旺,则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从而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四季脾旺不受邪”,“三阴之不受邪者,藉胃气为之蔽其外也”,说明人体胃气盛衰是疾病传变的重要依据,保护增强人体正气,以防止疾病不断传变,这也是《伤寒论》治未病的固本之法,体现了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固本之法包括辛开苦降之法,以利脾胃升降之枢,同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时刻顾护中焦脾胃,轻投攻伐脾胃之苦寒之品,注重温养脾胃之气,利于中焦运化,同时注重保存胃阴,扶正养胃。仲景又指出:“大病新瘦,气血尚虚,脾胃尚弱,体力未复,若调养不慎,极易复发,或复感新邪”,故仲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大病瘦后,喜唾,久不了了,月匈上有寒„„宜理中丸。”(条文396)“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瘦,人强与谷,脾胃气尚虚,不能消谷,故今微烦,损谷则愈”(条文398)。并列《辨阴阳易瘦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置于六经及霍乱之后,警世医家注重病后 脾胃调养,以防疾病再次复发。《景岳全书?论脾胃》云:“胃主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此之谓也。说明了人的精气与脾胃有关[21]。《灵枢?天年》首次把脾脏与衰老联系起来,“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明确提出脾脏与人体真正衰老期有关[22]。《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男子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首次提出人的衰老开始于脾胃经脉[23]。《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计,变化而赤,是谓血。”[24]《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心主神志,神志慧明,全都要依赖血之所滋养,故有:“心藏血,脉舍神。”之说,说明心病可以从脾胃方面来调理治疗[25]。因此,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二者相继奠定了中医学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家关于如何应用调理脾胃法防止未病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3.3.2隋唐宋代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繁荣发展时期 隋唐宋代时期,随着诊断学、病因学、方剂学等临床医学的相继出现,对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各个方面发展了该理论。隋?巢元方专列《脾胃病诸候》开拓了从病理角度入手研究脾胃病,这也是我国脾胃病理学的最早记载,对后世医家研究脾胃治法开创了先河。如唐代的《外台秘要》、《千金方》引用该书内容非常多,并根据其证候,制定脾胃治法,创造了很多著名方剂。唐?孙思邈写的《千金方》,从脾胃虚实分别证治,首次提出了“五脏不足,求于胃”的论点,强调调治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并搜集调治脾胃专方180余首,这些在唐代以前的各类医书中是做不到的。更应提及的是孙思邈还对食疗调理脾胃十分重视,并撰《食治》专篇,认为通过合理的饮食,能够使邪气驱避,使人体五脏安和,这对现在养生保健的指导都是非常有意 义的,这其中也都体现着调理脾胃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搜集了唐以前医家的许多见解和经验的《外台秘要》医书问世,著者王熹以五脏虚劳立论,别具一格,大大丰富并发展了脾胃治法和方药的内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也基本上采用《诸病源候论》作为考核中医的内容之一,并且国家还设立了脾胃专科,由太医局编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依据脾胃治法创立了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名方,流传至今成为调理脾胃的两个基础方。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次提出小儿“脏,腑虚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创制了如益脾和胃之异功散、健脾之白术散、益黄散等调治脾胃的系列方剂,是脾胃治法,以法制方应用于儿科的最早记载。总体看来,隋唐宋代时期对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繁荣发展。 3.3.3金元时期为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系统建立时期 金元时期,医者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各个医家学术流派逐渐形成,都从不同的临床实践角度及临证体会总结出了所特有的学术见解和治疗经验,促进了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系统的建立。这其中包括对六气中的火热病研究有突出成就的医家刘河间,他认为六气为病之治,不能忽视脾胃,应该重视脾胃,并把调理脾胃法作为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精辟地总结出了脾胃为病,不是湿有余,即为湿之衰少,因此要治其根本,润燥与燥湿为常用之法。这一观点也为后来李东垣和叶天士得以提升,分别创立了升阳除湿法治脾湿和甘凉濡润治胃燥。李东垣又继承了《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撰写了《脾胃论》,对脾胃学说与脾胃治法的发展和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视强调脾胃的作用,充实和发挥了“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提出了“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凛气于胃而 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的经典论述,而内伤杂病也在于“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同时指出,脾胃是精气升降的枢纽,脾胃气机失调,升降失司是脾胃内伤的主要病机。又创造性的论述了气虚发热的病因病机、证理法方药,创制了“升阳散火” 和“甘温除热”治法。李东垣又说:“清阳出上,清阳实四肢,浊阴为地”,此是运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说法阐发而来的,从重视脾胃升降的观点出发,清楚的说明阴阳的升降规律,是人体全身脏腑升降之枢纽。[26]李东垣又提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单玉堂根据此论提出“肺恶寒者,多由脾虚得之”,治疗肺病及脾肺同病时,多从调脾着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若偏嗜寒热五味食物,不注意外邪对脾胃局部的寒温,就会破坏五脏平衡协调、运化功能紊乱。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日久湿热中阻,气血就会阻滞;若嗜食生冷,寒湿内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可致诸脏之虚。李东垣脾胃理论的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创始人,至今依旧指导着临床实践。而这一时期善于使用攻下法来治疗脾胃病的张从正,也强调攻下法能使“陈荃于去而肠胃洁,瘤瘦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焉”。对攻下作用机制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攻”、“补”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科学价值,己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并一直沿用至今。综上各医家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脾胃理论,并确立了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体系。 3.3.4明清时期为调理脾胃治未病的充实完善时期 明清时期,很多医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脾胃理论进行了充实,使脾胃治法日趋完善。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后天之本在脾”的著名论点[27]。明代温补学派逐渐兴起,各医家对脾胃治法都有很多特色的主张,首当其冲 的市张景岳,他对脾胃与五脏的关系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善治脾者,能调五脏所以治脾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强调调理脾胃也要侧重从治五脏,相互补充,使脾胃的治法更为全面。率先提出“脾统血”的论点是明代的医家薛立斋,他善用补土培元、甘温益中、补气摄血之治法来调理脾胃。明代《医方考》的作者吴壳在其书中又提出“脾胃,人身之坤元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故脾胃为百骸之母。”尤其重视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作用。李中梓又云:“肾安则脾亦安,脾安则肾愈安”,这种以先后天相济助之说,深刻的反映脾肾之间的辨证关系。《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脾为后天之本,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饮食,则全身自然健壮。„„病证之危险,虽至极点,独犹当于无可挽回之中,尽心设法以挽回之。”说明人的身体健康依赖于后天的脾胃。清代,对脾胃理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叶天士创立了胃阴学说,明确了脾胃分治的理论,对脾胃治法有所创新,用药上多选择甘凉濡润之品,使胃津充足,则胃气下降,诸病自愈。张锡纯倡导治宜淡以养脾,认为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善治阴虚者,要以补脾阴为主,脾阴足,其它脏腑才能得以灌溉及滋养。他重用补脾药,如白术、山药、黄芪等,并将调补脾胃之法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虚劳、经闭、噎嗝、泄泻等慢性虚弱性疾病,气血阴阳都有亏损,其症候都会错综复杂,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单补方法很难达到很好的疗效,只有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方面着手,才能见效。另外,他还创立了调理脾胃与调治肝胆要相结合,降胃者要疏胆气的理论观点。综上所述,秉承前人脾胃思想之精华的医家张纯锡在治疗疾病上独重脾胃,是对后世医家调理脾胃治未病理论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3.3.5现代时期为调理脾胃治未病的升华时期 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各脏腑皆随脾胃之气或升或降,《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说:“心脏阳也,随胃气而右降,降则化为阴;肝肾阴也,随脾气而左升,升则化为阳。”说明脾胃升降是阴阳转化的枢纽,脾胃的升降预测着人体阴阳的变化[28]。邓铁涛也提到,脾胃论治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除了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属于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及预后都可以采用调理脾胃来治疗,这也是升华了该理论的提出[29]。王琦教授在《治未病解读》提出了调理脾胃治疗亚健康,说明了调理脾胃在未病先防方面优势明显[30]。若饮食失宜,即可损伤脾胃。一旦脾胃受病,则气血化生不足,正气之本动摇,轻者脾脏胃腑自病,重则不免百病丛生。指出了脾胃受病是百病发生的祸根。[31] 肖丹教授又依据:“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理论提出脾藏意,主思,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脾升胃降推动着人体一切气机升降在情志活动中的体现[32]。指出脾与情志的密切关系,调脾可以治疗情志病。刘晓庄教授认为脾胃内伤病的病理机制可归纳为元气不足、气机失调。脾胃内伤病是在诸多病因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诸多病因使人体营卫虚弱,中气不足,经络脏腑气机不畅,气血津液阻滞,导致气火升降失常,清阳之气下陷于下焦,浊阴之气上逆于上焦,气化机制和阴阳平衡遭到破坏,脏腑生理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继而引起各种“内乱”的虚损症候。[33]可见脾胃内伤是其它病变的基础,临床上一定要调理脾胃以治未病。 4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现实依据 4.1脾胃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充分证实了人体的免疫功能与脾胃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34]。临床医学界就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已经初步达成 一致,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最后形成共识,认为人体的脾脏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调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器官,是这个网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造血、滤血、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生理功能非常多,病理变化非常杂的器官。脾脏内含有大量免疫细胞,它们是执行人体内在免疫功能的重要基础,其中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ocell,Dc)、淋巴细胞等。脾脏完成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完成其免疫功能,另一方面通过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也能完成其免疫功能;脾脏对完成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吞噬作用来实现的,另外人体的记忆性T?B细胞也是由脾脏产生的,这些细胞对人体的再次免疫应答也起着重要作用。脾脏能够产生人体的许多抗体,尤其是初级反应中IgM的主要场所,又是血源性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脾脏还能产生促吞噬肚tuftsin、补体、TNF 、Fn、备解素和调理素等多种体液因子,这些体液因子对维持机体其它器官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另外,脾脏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如甲状腺器官释放的甲状腺激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调节脾脏的免疫功能,进而也实现了在脾脏免疫功能作用下实现了自身特有的调节功能。现代临床研究证实,脾胃实质上是一个多元性功能单位,其中也包括人体神经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随着神经内分泌学科的不断发展,其学科内涵同时也丰富了医学界对神经内分泌控制机理方面知识的认识,所以近年来又提出了肠肤的概念,先前认为肤类物质只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中,经过研究发现,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也存在肤类物质,这些肤类物质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且具有激素作用,随后的一系列发现也提示了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在功能和起源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5]。纪氏认为[36],人体的胃--肠--胰内分泌系统,通过脑肠肚影响脑肠轴,很可能是脾胃为这 一神经活动提供了有关的物质基础来调节神志活动。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中医的脾胃既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内脏器官,又是一个多系统多功能的综合单元,其中包括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造送血液等方面。而且胃肠道屏障功能也正日益受到很多医学家的重视,认为它与机体的免疫保护功能和消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中医学的脾胃“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以整个消化系统为主体的旁分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的多功能单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脾脏是人体的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它能够产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同时也能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效应及免疫应答,从而合成细胞因子及补体等生物活性物质。此外,还可合成巨噬细胞,从而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由此可知,中医学的“脾”包含着丰富的免疫学意义。其次,脾脏还具有自定和免疫监督功能、维护免疫生理平衡功能。就人体血液方面,脾对全身血液有过滤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血液滤过器,脾脏中的巨核细胞能够清除血液衰老的自身细胞,从而使衰老的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其机体组织不断更新,这些细胞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中也证实了中医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统摄血脉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及生理平衡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人们从脾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免疫以及免疫遗传学等一整套免疫系统的改变,证实了中医脾脏与现代医学免疫作用密切相关,这就从免疫学角度解释了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37]。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压力日趋加重,容易出现各种情绪激动或抑郁反应及心理异常改变等问题,祖国医学也认为,情志是致病因素之一,可影响气机出入升降,打破人体整个的气机平衡,非常容易出现肝脾不和、脾胃气虚、脾胃虚损等气机失常的病理变化,表现为情志内向、食欲不振、心烦、易怒、易 疲劳、女性多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工作方式的改变、外在环境的变化也是破坏气机平衡的因素,如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及身处空调房、经常处在恶劣环境中等。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调理脾胃气机,保持脏腑气机通畅,可以舒缓压力,从而能够防治人类的亚健康状态[38]。 4.2中医与脾胃密切相关的病证 中医脾胃病涉及范围广,疑难重症、内伤杂病多与脾胃相关,它的病理范围包括:脾胃病证,如胃痛、胃脘痛、噎隔、呃逆、呕吐、脾心痛等;肺病证,如咳嗽、哮病、喘证等;心病证,如心悸、心痛、心衰、心厥等;脑病证,如郁证、痉证、不寐、多梦、头痛、眩晕、中风等;肌肉四肢运动功能失常,如痿证、痹症等;肾膀胱病证,如遗精、阳痿等;气血津液病证,如血证、虚劳、内伤发热、痰饮等。 4.3人类生活方式和体质的改变 《素问?上古天真论》[39]己经提出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寿命的影响:“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现代医学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改变,使现代人的体质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鲁明源[40]认为: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饮酒人数的剧增、尚补习俗的泛化、精神紧张躁动等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现代人的人群体质发生了变异,具有形盛体实、郁火内生、湿热蕴积等特征。王琦[41]分析当代人的体质特点提出,当代人的体质特点为多湿、多热、多痰、多郁,表现出实多虚少重要特征。饮食结构偏于辛辣麻、烟酒嗜好、保健品及补药的滥用导致脾胃积热,助阳生火,湿热蕴脾,进而影响脾胃的功能。可见,脾胃脏腑与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密切相关。 4.4脾胃与亚健康的相关性 我国学者王育学[42]首先提出“亚健康”这一名词。亚健康状态就是不健康但又没有疾病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又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可。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则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若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则可导致病证的出现。这些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43]。常东[44]认为消化系统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亚健康状态,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等,这种消化系统的亚健康状态当属于中医的脾胃病证。而且岭南以脾胃湿热型多见,亚健康人群也多见,临床资料统计也证实这一点[45]。 4.5脾胃与疲劳的相关性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
/
本文档为【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