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2013-01-25 2页 pdf 2M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0537

暂无简介

举报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青年记者·2010年7月下82 新媒体 ● 吴迪 何璇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微博成为时下互联网领域最受关注的新媒体形式。微博能够在短时 间内迅速崛起,其原因令人深思。当一 个新的媒体和内容出现时,人们通常首 先关注的是它有什么用途,人们在什么 情况下会使用它,为什么使用它。在以 往的新媒体研究中,最先考虑的理论框 架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①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使用过程是 指与内容无关的媒介接触行为,比如互 联网提供大量资源、搜索引擎方便快捷、 网上冲浪等,这些满足并不来自特定内 容,而是来自使用体验本身。媒...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青年记者·2010年7月下82 新媒体 ● 吴迪 何璇 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微博成为时下互联网领域最受关注的新媒体形式。微博能够在短时 间内迅速崛起,其原因令人深思。当一 个新的媒体和内容出现时,人们通常首 先关注的是它有什么用途,人们在什么 情况下会使用它,为什么使用它。在以 往的新媒体研究中,最先考虑的理论框 架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①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使用过程是 指与内容无关的媒介接触行为,比如互 联网提供大量资源、搜索引擎方便快捷、 网上冲浪等,这些满足并不来自特定内 容,而是来自使用体验本身。媒体内容 带来的满足主要是指互联网信息可以满 足人们获得教育、信息、知识、学习、 研究等方面的需求。社会性满足主要指 互联网可以用来聊天、与朋友保持联系、 增进友谊、与他人互动、了解他人。② 本文将从传播者与受众、特殊群体 等多个方面来微博用户的使用满足 诉求,以透视微博迅速崛起的原因。 传播者与受众 就媒体特点而言,微博同博客、社 区有诸多相似之处。同博客一样,微博 也是草根性很强的“自媒体”,微博的 传播者以非组织性的传播者为主流,以 个体为中心进行传播。同社区一样,微 博发布后的信息被陈列在公共空间之 内,由网民来评价,关注量越多的信息 会被置于显著的位置,为传播者增添人 气。此外,三者都蕴含着私人话语空间 与公共话语空间的交织、多种传播途径 的交织和多种传播形态的交织。因此, 同博客和社区相类似,微博的传播者与 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机制具有如下一些共 性。 从传播者的角度而言,从事微博活 动的人们具有自我表达、自我推荐、追 求虚拟权力、传播信息、娱乐消遣、社 会认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等使用 满足诉求。而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从事 微博活动的人们则具有环境认知、寻求 共鸣、获取知识、娱乐消遣等使用满足 诉求。以追求虚拟权力为例,不少微博 的使用者在现实生活并不是实际权力的 掌握者,至少不是话语权力的掌握者, 而在微博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 自由地发布信息,受到的关注越多则意 味着虚拟权力的提升,获得虚拟权力的 网民也就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轻易获 得的满足。然而,微博较之博客和社区 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新特点也就意味 着新的、与众不同的使用与满足诉求,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微博为“公民们”(非专业 新闻传播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 “像记者一样”去监测环境、报道事实 的发布渠道。手机媒体成为一个新的微 博发布端,微博的传播者们可以摆脱物 理环境(如在家上网)对信息发布的束 缚,随时随地用书写手机短信的方式, 第一时间内记录现场、评价时事、发布 心情。这样一来,微博的传播者们就更 有可能生产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 第一手新闻报道”。 第二,微博成为比博客更为好用的 社会“出气筒”和“减压阀”。由于发 布内容的字数限制,微博的内容不以逻 辑性、辞藻华丽为吸引关注的要义,而 是以信息的时鲜性、视角的独特性、文 字的练达度作为赢得推荐的利器。这样 一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微博就显得 比博客更为草根、更为平民化,也就有 更多的人愿意将微博作为释放现实社会 压力、排解郁闷的工具。 第三,微博中人们构建人际圈更能 满足人们社会交际的需要。微博活动参 与者的人际圈比博客和社区更具有稳定 性。因为微博借助了 SNS社区网站的一 些基本理念,利用“关注”这一功能确 定好友关系。一般来说,微博新用户的 好友们基本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微博受 众也更习惯于通过微博去了解好友的生 活动态和趣闻轶事。此外,少数人基于 共同话产生兴趣成为好友,这些好友 也会继续以话题为纽带互相关注。“关 注”他人是建立、维系、经营人际关系 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微博这种间接性的 虚拟接触倒是省去了不少时间和沟通成 本。 特殊群体 1. 名人微博:同博客一样,名人 “织围脖”具有强烈的个人信息传播诉 求,为了避免虚假信息、负面新闻的传 播,名人们选择更为直接、更为方便的 渠道向公众发布个人信息,堵塞谣言。 因此,名人使用微博最根本的动机是印 象管理,即通过自己的行为意图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研究者认为,人们有 一种借助媒体技术把自己的后台行为前 移的倾向。名人微博不仅仅让名人的部 分生活状态前台化,还提供了一个更为 可靠的互动平台,名人放低身段参与到 最快捷的互动中去,在很快的时间内就 能收集到成千上万的关于个人信息的评 价,一方面名人利用媒体框架左右和引 导着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则能 够迅速客观地分析人们对自己的评价, 有效地进行印象整饬。 2. 名人粉丝:以百度贴吧为代表的 网络社区造就了粉丝文化,在社区中有 着共同偶像的粉丝们会以帖子为纽带, 自觉聚集到一起,分享与发布信息。微 博则更进一步,发布帖子的是名人自己, 粉丝们在了解名人动态的同时,可以直 83青年记者·2010年7月下 新媒体 面名人的“常人脸孔”。虽然大多数时候, 名人可能由专人代为更新微博,但是由 于微博所耗费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程序比 博客要缩短和简化得多,名人也就具备 了与粉丝直接平等交流的最大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名人粉丝在微博中获 得的使用满足主要是社会报偿,一来是 满足一种“窥私”的好奇心,寻找生活 的参照物;二来是与榜样在虚拟现实中 零距离交流,寻找一种自我理想投射的 满足感。 3. 伯爵:微博中把具有专业知识和 专业才能的人称为伯爵。伯爵们在现实 生活中并没有名人那样出名,他们受到 关注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一些焦点事件和 现象的专业评论,如中国足球、股市房 市、娱乐圈等等。上文提到微博传播的 内容比博客和社区传播的内容更具有新 闻性,因此,在重要的新闻事件发生时, 伯爵们第一时间内发布的评论往往最具 有参考价值和评估价值,他们在微博上 发布的评论比在传统媒体上发布的评论 更容易到达受众并获得反馈。因此,伯 爵们在微博中获得的使用与满足主要是 自我表达、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认同。 换言之,微博中的言论比其他媒体中的 言论更容易受到追捧。 4. 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的主阵 地是传统媒体,但是从对博客的研究来 看,新闻工作者的博客更容易受到网民 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新闻工作 者依托传统媒体,更具有公信力;二是 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能力更强、传播资源 更丰富;三是新闻工作者对受众心理的 把握能力更为出众。与博客一样,新闻 工作者在微博中也具有同样传播优势, 而且微博还融入了手机传播的长处,提 升了第一时间报道现场的可能性,在新 闻报道方面比博客更具有优势。新闻工 作者在微博中获得的使用满足可以概括 为获得新闻线索、寻求受众认同、传播 公共信息等。准确地说,微博为新闻工 作者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便利通道。 微博过度使用的忧虑 微博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体 验,同时也隐藏着过度使用的隐忧,那 就是网络成瘾。根据一些学者的分类标 准,微博有可能导致的病理性使用现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关 系成瘾,指过度地卷入网络人际关系 中。③微博提供的交流体验使人们能够 在虚拟的话语世界中获得现实世界无法 获得的平等交流状态以及话语自由的满 足感,同时出于对虚拟环境中的社会认 同和自我表达的需求,人们会耗费大量 的时间来经营这样的虚拟圈子,而懈怠 于现实世界的奋斗,导致事业和学业的 退步。另一方面是信息超载,指强迫性 的网上冲浪或资料搜索。微博能够在短 时间内汇聚海量信息和意见,充斥着各 种奇闻趣事和新鲜话语,对于不少缺乏 阅历、特别是缺乏现实社会交往能力的 青少年而言,微博内容虽然丰富了他们 的见闻,但同时也在向他们过度输入逆 反社会的文化心理,加之过于开放的话 语空间,非常容易极化偏激的意识和行 为。在微博为人们带来新奇感受的同时, 如何克服它的负面影响同样值得我们深 思。 注释: ①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271 ~ 289 页 ② See T.F .Sta f fo rd,M.R.Sta f fo rd & L. l .Schkade :“Determ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for the Internet”,in Decision Sciences,35(2),2004. ③ See Kimberly S. Young :“Internet Addict ion :Symptoms,Evaluat ion,and Treatment”,in Vande-Creek,L.& Jackson, T.(Eds)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Sarasota,FL :Pergaman Press, 199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资 讯 3D报纸让读者新鲜 7 月 9日,《长沙晚报》推出 3D报 纸《南非历险记》;7月12日,《潇湘晨报》 推出 3D特刊《世界波》。 与看 3D 电影一样,3D 报纸的阅 读同样也要特制眼镜。在报刊零售点, 两家报社都给读者附送一副左红右蓝 的眼镜。 长沙晚报社一共向市场投入了 10 万份 3D 报纸,全部采用铜版纸,双面 彩印,16 个版面,以图片为主,辅以 南非世界杯比赛新闻。而《潇湘晨报》 的《世界波》共派发出 60 万份,随报 纸免费派送。 目前国内的 3D 报纸主要依靠图片 呈现3D效果,3D照片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第一是使用软件,将一张普通的 2D 图 片分离成不同角度的红蓝两张图片,然 后把这两张图片不完全套印在一起,合 成为一张“模糊的图片”,即为 3D图片; 第二种是采用特定的拍摄技术进行拍 摄,辅以后期制作,达到 3D 效果;第 三种是用专门的 3D摄影器材进行拍摄。 据了解,《南非历险记》中的 3D 图 片采用的是第一种制作方法,制作时间 花了 9天。《世界波》中的 3D 图片则采 用的是第二种制作方法,花费近 1个月 时间。潇湘晨报社技术支持部主任苟凯 表示:“3D 报纸制作中成本最高的是印 刷和眼镜。” 潇湘晨报社总经理龙博介绍了 3D 报纸的成本构成:2个半印张的《世界波》 成本大约在 1.25 元,眼镜成本大约在 0.37 元,再加上拍摄、推广,每份 3D 报纸的成本约 1.6 元,60 万份报纸将近 花了 100 万元。 长沙晚报编委魏涛虽不肯透露具体 成本,但肯定每份《南非历险记》制作 和推广费用远远大于 1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本文档为【微博用户的使用与满足诉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