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清热药

清热药

2012-12-28 6页 doc 38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3043

暂无简介

举报
清热药  一、选择题答案   A型题:    ⒈ C ⒉ D ⒊ B ⒋ B ⒌ A    ⒍ A ⒎ B ⒏ B ⒐ D ⒑ E    11. A  12. C  13. D 14. B 15. E   16. D 17. A 18. E 19. B 20. A 21. D 22. C 23. C 24. D 25. E 26. D 27. A 28. B 29. C ...
清热药
  一、选择答案   A型题:    ⒈ C ⒉ D ⒊ B ⒋ B ⒌ A    ⒍ A ⒎ B ⒏ B ⒐ D ⒑ E    11. A  12. C  13. D 14. B 15. E   16. D 17. A 18. E 19. B 20. A 21. D 22. C 23. C 24. D 25. E 26. D 27. A 28. B 29. C 30. D 31. D 32. E 33. C 34. B 35. C 36. D 37. E 38. A 39. B 40. D 41. E 42. D 43. C 44. A 45. C 46. D 47. A 48. B 49. C 50. D 51. E 52. A 53. C 54. D 55. E 56. D 57. A 58. B 59. C 60. E 61. C 62. D 63. A 64. B 65. C 66. D 67. D 68. A 69. C 70. B 71. E 72. B 73. A B型题:    ⒈ B ⒉ E ⒊ C ⒋ A ⒌ A ⒍ E  ⒎ A ⒏ C ⒐ D ⒑ B D型题:    ⒈ B E ⒉ A C ⒊ C D ⒋ A C ⒌ D E    ⒍ C D  ⒎ C E ⒏ B D ⒐ A B ⒑ C D    ⒒ B D ⒓ A B  ⒔ C E ⒕ A D ⒖ D E   X型题:    ⒈ A B C D ⒉ A B C D ⒊ A B C D E ⒋ A B C E ⒌ A B C D ⒍ B D ⒎ A B C D E ⒏ A B C E ⒐ A B C D ⒑ A B C D ⒒ C D ⒓ A B C D E  ⒔ A B D E ⒕ A B C ⒖ A B C D E ⒗ A B C D E ⒘ A B D ⒙ A C D E ⒚ A B C D ⒛ B C D E      二、填空题答案   ⒈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滋阴润燥。   ⒉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⒊ 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   ⒋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肺;肾。   ⒌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痈散结;散肺经热邪。   ⒍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其中四项)   ⒎ 板蓝根、山豆根、射干、马勃。   ⒏ 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   ⒐ 白头翁、马齿苋、拳参、金银花。 ⒑ 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山慈菇、漏芦、白蔹。(其中四味)   ⒒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⒓ 阴虚发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血热妄行之出血证;消渴证。   ⒔ 苦甘寒;清热凉血、养阴;解毒。   ⒕ 栀子;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后四味的其中三味药)   ⒖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⒗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服汞中毒。   ⒘ 芦根、竹叶、淡竹叶、鸭跖草、苦参、鱼腥草、半边莲、绿豆。(其中四味)   ⒙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祛瘀止痛。   ⒚ 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凉血消斑、定惊。   三、改错题答案   ⒈ 芦根与天花粉均有(清热生津)的功效;而芦根并有(除烦止呕)的作用。   ⒉ 淡竹叶长于(通利小便),而竹叶长于(清心除烦)。   ⒊ 栀子仁偏于(清心热),栀子皮偏于(透肌表热)。   ⒋ 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清肝胆火)的功效。   ⒌ 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   ⒍ 夏枯草有(泻肝火,散郁结)的功效。   ⒎ 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而长于(利咽)。   ⒏ 在清热药中,用于毒蛇咬伤的药物有: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⒐ 在清热解毒药中,治肺痈的药物有:(鱼腥草、败酱草)。   ⒑ 山豆根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   ⒒ 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   ⒓ 牡丹皮善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津液已伤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   ⒔ 地骨皮有凉血退蒸,(清肺降火)的功效,善治(肺热咳喘)。   四、简答题答案   ⒈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⒉ 是指药物是有清泄气分热邪的功效,为治疗气分实热证的一种方法。   ⒊是指药物具有清泄营血分热的功效,为治疗营血分实热证的一种方法。   ⒋ 是指药物具有清热邪,燥湿邪的功效,为治疗湿热证的一种方法。   ⒌ 是指药物具有清解热毒的功效,为治疗热毒证的一种方法。   ⒍ 清热药多为苦味,次为甘味,性寒凉;有清解里热的功效;用于里热证。   ⒎ 清热泻火药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用于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   ⒏ 石膏与知母性味甘寒,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而石膏味兼辛,寒凉性大于知母(大寒),善透解肌热,清热泻火之功较知母强,知母味兼苦,质润,兼有滋阴润燥之功。   ⒐ 芦根与天花粉性味甘寒,均有清热生津的功效。而芦根寒凉性大于知母,清肺之功较优,兼有除烦止呕,利尿,透疹的作用;天花粉味兼微苦,生津之功较优,兼有清肺润燥,解毒消痈之功。   ⒑ 夏枯草有清肝火,散郁结的功效。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及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此外现代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热、阳亢者。   ⒒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肝火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肠燥便秘等证。   ⒓ 金银花与连翘为寒凉之品,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而金银花味甘,寒凉性大于连翘,轻宣疏散,解表热之功胜于连翘;连翘味苦,长于清心火,兼能消痈散结。   ⒔ 黄连治疗的出血证是心火盛迫血妄行所致的,黄连善于清心经实火而治。   ⒕ 野菊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热毒之痈疽疔疖、丹毒及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此外,外洗用于湿疹瘙痒等。   ⒖ 在清热解毒药中,有消痈散结之功的药物有: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山慈菇、漏芦、白蔹。   ⒗ 秦皮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的功效。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   ⒘ 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热带下阴痒,湿疹、疥癣及小便不利等。   ⒙ 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气分,营血分;痄腮、丹毒、痈疮肿毒,尤善治热毒咽喉肿痛。   ⒚ 在清热药中,用治肠痈的药物有牡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红藤、金银花等。   ⒛ 在清热药中,用治肺痈的药物有芦根、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等。   21. 在清热药中,用于蛇咬伤的药物有紫花地丁、蒲公英、穿心莲、白花蛇舌草、蚤休、半边莲、地锦草等。   22. 在解表药、清热药中,有利咽喉之功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射干、马勃、山豆根、板蓝根。   23. 白头翁用于泻痢,本品苦寒降泄,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止痢,入大肠,善于清大肠湿热及血分之热毒,故可用于热毒血痢及湿热泻痢,而尤宜于热毒血痢。   24. 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用于热毒之痈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热毒证,亦用于热淋涩痛。   25. 土茯苓用于梅毒、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热疮毒。本品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尤善解梅毒及汞毒,味甘淡而利湿浊,故宜治上证。   26. 紫草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用于温热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透发不畅,色紫暗;痈疽疮疡;湿疹;阴痒及水火烫伤等。   27. 水牛角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身热烦躁、神昏谵语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   28. 银柴胡与胡黄连均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用于骨蒸潮热、盗汗及小儿疳热。而银柴胡甘寒,退热而不苦泄,为退虚热除骨蒸之佳品;胡黄连兼有清湿热之功,用于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   五、论述题答案   ⒈ 清热药按功用之不同分为五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清热泻火药,味多甘,次为苦,寒凉性,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主要用于气分实热证,症见高热、烦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洪大;亦用于脏腑火热证。   清热燥湿药,性味多苦寒,主要有清热燥湿之功,用于湿热证,如湿热泻痢、黄疸、带下、淋浊及湿疹等;亦用清热泻火之效,用于气分实热证。   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有清热解毒之功;主要用于热毒证,如热毒痈肿疮疡、丹毒、咽喉肿痛、泻痢等。   清热凉血药,性味多甘苦寒凉,有清热凉血之功;主要用于营血分实热证,症见身热夜甚、舌绛、脉细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亦用于血热之出血证。   清虚热药,性味多苦寒,有清虚热之功;用于阴虚内热,症见潮热骨蒸、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及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分受耗之夜热早凉。   ⒉ 使用清热药时,首先要辨清热之虚实,实热证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气血两清的用药不同;虚热证又有清热凉血、养阴透热及滋阴清热、凉血除蒸之别。还要注意有无表证,一般先解表后清里,或与解表药同用。另本类药,药性寒凉,易伤脾胃,脾胃虚者慎用或配健脾胃之品;阴虚患者,慎用苦燥之品,或配养阴之品(苦燥之品,易伤阴津);有湿患者,慎用甘寒之品(甘寒助湿);真寒假热证禁用。   ⒊ 使用清热药时应这样配伍,若兼表证者,配解表药,如桑叶、菊花等;若兼积滞便秘者,配泻下药;若气血两燔者,清热泻火药与清热凉血药同用;若体虚患者,配补虚药;清虚热药,常配清热凉血、清热养阴之品。   ⒋ 石膏与知母性味甘寒,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两者善清泄肺胃火;用于气分实热证,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常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亦用于肺热咳喘等证。   石膏:味兼辛,寒凉性大于知母。清热泻火之功强于知母,性味辛寒善透解肌热,为清肺胃实热的要药,亦可用于阳明胃火牙痛、头痛,气血两燔而发斑疹。兼收敛生肌(煅后),用于疮疡久溃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等。   知母:味兼苦。质润而滋阴润燥,用于阴虚燥咳,骨蒸潮热盗汗,消渴及肠燥便秘。   ⒌ 芦根与天花粉性味甘寒,均能清热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及肺热咳嗽。   芦根:寒凉性大于天花粉,善清肺,常用于肺热咳嗽,外感风热咳嗽及肺痈。并能除烦止呕,用于胃热呕哕。此外,有透疹,利尿之功,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热淋。   天花粉:味兼微苦。生津力优,常用于热病伤津,口燥烦渴及消渴多饮。并能清肺润燥,用于肺燥干咳少痰。兼解毒消痈,用于疮疡痈肿。   ⒍ 用于热病烦闷。本品苦寒清降,善泻三焦之火邪,有泻火除烦之效,较宜于热病心烦,懊 ,为治热病心烦之要药。   用于湿热黄疸。本品能清利湿热而退黄疸,较宜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小便短赤。   用于血热吐衄。本品入血分而凉血,宜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本品既解毒,又能消肿止痛,故可治此证。   ⒎ 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本品苦寒,有清泄肝火之功,肝火得清则阴血上荣,较宜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头痛眩晕。   用于瘰疬瘿瘤。本品辛以散结,苦以泄热,有善于散痰火郁结之功,较宜于痰火郁结之病证。   此外,用于高血压属肝火,阳亢者。本品有清泄肝火而降压之效。   ⒏ 黄芩、黄连与黄柏性味苦寒,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之黄疸;胃肠湿热之泻痢;气分实热证及热毒痈疮等。   黄芩:在三药中,苦寒性最小。善清中上焦湿热,亦用于暑温,湿温及湿热中阻等证。善泻肺火,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兼解少阳热,用于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并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兼除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   黄连:苦寒性最大。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清热泻火之力最强,善于泻心胃之火,用于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谵语;水亏火炎之心烦不眠;心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胃火炽盛之呕吐及中消证。并善解疔毒,用于痈肿疔毒等。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用于湿热带下,淋浊及下肢肿痛等。长于泻肾火,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⒐ 龙胆草用于湿热之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等湿热证。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尤善清下焦湿热,故宜治上证。   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及肝经热盛动风之抽搐。本品苦寒沉降,泻肝胆火,故宜于肝胆火盛所致的病证。   ⒑ 金银花与连翘属寒凉之品,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透营转气,用于温热病在卫、气、营血分之实热证及热毒痈肿疔疮。   金银花味甘,轻宣疏散,治肺经热病;又能凉血止痢,常用于热毒血痢。   连翘味苦,入心长于清心火,用于热入心包之神昏及热病心烦。又能消痈散结,用于瘰疬,痰核等,有“痰家圣药”之称。此外还可用于热淋涩痛。   ⒒ 蒲公英与紫花地丁性味苦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散结,常用于热毒疮疡,乳痈、肠痈、丹毒及目赤肿痛等热毒证。   蒲公英,味兼甘,能疏通阻塞之乳腺,善治乳痈,为治乳痈之良药。兼利湿通淋,用于湿热黄疸及热淋。此外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   紫花地丁,味兼辛,本品苦泄辛散,解毒力强,尤宜于疔毒恶疮,亦用于毒蛇蛟伤,肝热目赤等。   ⒓ 大青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尤宜于热入营血,而见斑疹者;亦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入气分;热毒喉痹,口舌生疮、丹毒、痈肿及痄腮等证。   ⒔ 鱼腥草与败酱草性味辛微寒,均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   鱼腥草主入肺经,以清肺见长,为治疗肺痈之要药;兼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淋证。   败酱草善治肠痈,为治疗肠痈之要药;兼祛瘀止痛,用于产后瘀阻腹痛等。   ⒕ 青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痄腮喉痹及火毒疮疡。本品寒能清热,入血,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效,尤宜于温毒发斑及痄腮等热毒证。   用于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及暑热惊痫,惊风抽搐。本品咸寒,入肺而清肺,入肝而清肝泻火,息风止痉,定惊之效,较宜于肺、肝经有热之证。   ⒖ 在清热药中,有利尿、利水之功的药物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苦参、蒲公英、鱼腥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绿豆、白薇等。其中竹叶、淡竹叶偏于清心而利尿,适用于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不利证;鸭跖草,利水而消肿,适用于风水、水肿、小便不利及热淋涩痛;苦参,清热而利尿,适用于湿热淋证;蒲公英利尿而通淋,适用于热淋涩痛及湿热黄疸;鱼腥草适用湿热淋证;半边莲利水而消肿,适用于腹胀水肿及黄疸,小便不利;白花蛇舌草及白薇长于利尿通淋,适用于热淋;绿豆偏于清暑利尿,适用于暑热尿赤。   ⒗ 生地黄与玄参性味甘苦寒,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及热病伤阴津口渴等证。   生地黄:以甘味为主,养阴之功胜于玄参,并生津,常用于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及消渴证;兼有凉血止血之功,用于血热之吐衄;此外用于肠燥便秘证。   玄参:兼咸味。并有解毒散结之功,常用于热毒或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疮肿毒。   ⒘ 牡丹皮与赤芍性味苦微寒,均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而见斑疹者及血热之吐血衄血;血瘀之闭经、 瘕、痛经及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牡丹皮:兼辛味,善于透解阴分伏热,多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耗所致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为治骨蒸无汗之常用药。亦常用于肠痈。   赤芍:活血之功强于牡丹皮,兼止痛。此外能清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   ⒙ 青蒿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及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并辛香透散,清透阴分伏热,较宜于温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夜热早凉等证。   用于外感暑邪所致发热、头痛、口渴。本品芳香而散,善解暑热,故用治此证。   用于疟疾,本品有截疟之功,尤其用黄花青蒿提取青蒿素,有直接杀灭疟原虫的作用,是治疟疾之良药。   ⒚ 地骨皮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本品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善用于肺热咳喘。本品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则清肃之令自行,故用治此证。   亦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本品凉血而止血。此外,还用于消渴证,因本品兼有生津止渴之功。   ⒛ 牡丹皮与地骨皮为寒凉之品,均有清热凉血,退虚热之功。用于血热吐衄及阴虚内热证。   牡丹皮味辛苦,清热凉血之功强于地骨皮,用于温热病,热入营卫而见斑疹者;又善于清透阴分伏热,善治无汗骨蒸,对于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阴分已耗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尤宜;兼有活血散瘀之功,用于血滞经闭、痛经 瘕,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疮肿毒及肠痈等证。   地骨皮长于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除骨蒸之佳品;并善清肺降火,用于肺热咳喘,又兼能凉血而止血,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等。_ PAGE 1
/
本文档为【清热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