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

2012-12-25 17页 doc 110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7073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如东县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蔼然 邻界点 纤巧∕翩跹 噱头∕可发一噱 B.扫描 水蒸气 期年∕期颐 熟稔∕光阴荏苒 C.像素 荧光棒 一泓∕股肱 拮据∕佶屈聱牙 D.殒落 亲和力 挺括∕聒噪 府邸∕扺掌而谈 参考答案:C(一泓∕股肱、拮据∕佶屈聱牙,加点字分别读作“hóng∕...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
如东县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蔼然 邻界点 纤巧∕翩跹 噱头∕可发一噱 B.扫描 水蒸气 期年∕期颐 熟稔∕光阴荏苒 C.像素 荧光棒 一泓∕股肱 拮据∕佶屈聱牙 D.殒落 亲和力 挺括∕聒噪 府邸∕扺掌而谈 参考答案:C(一泓∕股肱、拮据∕佶屈聱牙,加点字分别读作“hóng∕gōng”、“jié∕jí”。A.临界点;纤巧∕翩跹,加点字读音相同,都读作“xiān”。B.熟稔∕光阴荏苒,加点字读音相同,都读作“rěn”。D.陨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A.当今传媒界,作秀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先生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B.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C.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清泠、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 D.2012年11月7日,美国总统大选的尘埃终于落定,奥巴马成功连任。消息传到他的家乡——肯尼亚西部的乡村小城克盖洛,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弹冠相庆。 参考答案:B(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A.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景。后多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望文生义。C.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湿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此处用错对象。D.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此处感情色彩及适用对象均出现偏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西方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有信心控制通货膨胀,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并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B.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让久受收费之苦的百姓,品读出了多层次的积极价值,更映射出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关乎民生的“顶层”。 C.刚刚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显示:中石化连续八年蝉联榜首,国字号的垄断企业和银行包揽前十,而民营及民营控股企业无缘前十。 D.近日,诺奖评委会轮值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到访中国,记者问他是否知道有报道称诺奖评委马悦然透露“山东文化干部”书画贿选,引起轩然大波。 参考答案:B(A.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的”。C.表意重复。应删去“连续”或将“蝉联”改为“占据”。D.表意不明。一种理解:记者的提问引起轩然大波;另一种理解:诺奖评委马悦然所透露的贿选一事引起轩然大波。) 4.近日,有消息称,中年演员吴秀波的母亲住在敬老院,且入住已超过两年。对此,吴秀波回应说:这是尊重母亲的选择。此消息一发布,就引起了网友关于“孝道”的热议。 请你以网友身份,分别站在赞成者与反对者的角度,发表看法。 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不超过60个字;反对者要针对赞成者的看法表述,使用反问句,亦不超过60个字。(6分) ⑴赞成的理由:对长辈的孝顺莫过于尊重长辈的选择。老人入住敬老院,晚辈能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去打拼,有助于将来给予长辈更好的照顾。 ⑵反对的理由:尊重长辈的选择就是孝吗?晚辈为将来给予长辈更好的照顾而打拼,又怎能保证随时给予长辈精神上的赡养呢? 评分建议:每小3分。其中,内容(注意:赞成的理由必须合理、充分;“反对”必须针对“赞成”且言之成理),2分;句式(“赞成”用陈述句、“反对”用反问句),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 欧阳修 距长沙县西三十里,有墓曰狄君之墓者,乃予所记谷城狄君栗者也。始君居谷城,有善政,及其亡也,其子遵谊泣而请。呜呼!予哀狄君者,其寿止于五十有六,其官止于一卿丞。盖其生也以不知于世,若其殁而又无传,则后世遂将泯没,而为善者何以劝焉?此予之所欲铭也。 距离长沙县西边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坟墓,为狄君之墓,(狄君)就是我所记载的谷城狄栗。起初,狄栗居住在谷城,有好的政绩,等到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狄遵谊哭着请求我(为他的父亲撰写墓志铭)。唉!我对狄君的死很伤心,他的寿命只有五十六年,他的官职只是一个卿丞。他生前不为世人所熟知,如果他死后又没有传记,那么后世就会将他忘记,(如果这样)为善的人凭什么受到鼓舞呢?这就是我要为他撰写墓志铭的原因。 君字仲庄,世为长沙人。幼孤,事母,乡里称其孝。好学自立,年四十始用其兄棐荫,补英州真阳主簿,再调安州应城尉,能使其县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荐者称其材任治民,乃迁谷城令。汉旁之民,惟邓、谷为富县,尚书铨吏常邀厚赂以售贪令,故省中私语,以一二数之,惜为奇货,而二邑之民未尝得廉吏,其豪猾习以赇贿污令而为自恣。至君一切以法绳之,奸民、大吏不便君之政者,往往诉于其上,虽按覆,率不能夺君所为。其州所下文符,有不如理,必辄封还。州吏亦切齿,求君过失不可得,君益不为之屈。其后民有讼田而君误断者,诉之,君坐被劾。已而县籍强壮为兵,有告讼田之民隐丁以规避者,君笑曰:“是尝诉我者,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吾岂挟此而报以罪邪?”因置之不问,县民由是知君为爱我。是岁,县民数万聚邑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君发常平仓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伏,事闻,朝廷亦原之。又为其民正其税籍之失,而使得岁免破产之患。逾年,政大洽,乃修孔子庙,作礼器,与其邑人春秋释奠而兴于学。时予为乾德令,尝至其县,与其民言,皆曰:“吾邑不幸,有生而未识廉吏者,而长老之名所记,才一人,而继之者今君也。”问其一人者,曰:“张及也。”推及之岁至于君,盖三十余年,是谓一世矣。呜呼!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君其可不惜其殁乎?其政之善者可遗而不录乎? 狄栗,字仲庄,世代都是长沙人。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他)热爱学习,生活自立,四十岁时才因为哥哥狄棐的功绩,补任英州真阳主簿,后调任安州应城尉,能让该县在他离开之前没有一人做盗贼,推荐他的人称赞他的才能能够担当治理百姓的重任,于是升为谷城令。(生活在)汉水流域的百姓,只有邓县、谷城县是富县,尚书省(的官员)在选拔官吏的时候,为了谋取丰厚的财物常常把一些职位卖给贪腐的县令,因此尚书省的官员私下商议,把邓、谷城二县官吏职位的价格排在一二位,像奇货一样来惜售,因而这两个县的百姓不曾遇到过廉洁的官吏,而那些有声势的不法之徒就用贿赂的手段来收买县令,进而胡作非为。狄栗上任后,一律依法惩治他们,认为狄君的做法不利自己的奸民、大吏,常常向狄君的上级告状,即使(上级)来核实,(也)都不能让狄栗改变他的做法。州里下发的文件,有不合事理的,(狄君)一定封好退回。州吏也很痛恨(他),(千方百计)寻找狄君的过错,但始终未能如愿,狄君更加不会因此而屈服。后来,有一个老百姓为田地打官司,狄君误判,(该百姓)控告他,狄君因此而遭到弹劾。不久,县里征召强壮的人入伍,有人揭发因田地打官司的那个百姓隐瞒自己的强壮来逃避兵役,狄君笑着说:“这是曾经控告我的那个人,他有冤情能够为自己申雪,这正是县令所希望的,我怎么能借他逃避兵役这件事来报复他让他获罪呢?”于是搁置了这份告发而不追究。谷城县的百姓从这件事上认识到狄君是爱民的。这一年,县里的几万百姓聚集在县城,正值秋天,下大雨,米价上涨,变得昂贵,(随后)断了供应,狄君打开常平仓库救济百姓。官吏弹劾狄君擅自打开粮库,狄君当即立具承认(注:具伏=具服,此为“立具承认”的意思),这件事上奏到朝廷,朝廷也原谅了他。(狄君)又替百姓纠正征税簿册上的错误,而让他们免除了当年破产的忧患。过了一年,政治非常和谐,狄栗就修建孔子庙,制作祭器,与百姓在春、秋两季陈设酒食祭奠孔子(注:古代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兴学习之风。当时我担任乾德县令,曾经到他所管辖的县,跟他的百姓交谈,(百姓)都说:“我县很不幸运,我们生下来就没见过清廉的官吏,年长的人称说他们记得的(此指“清廉的官吏”)只有一人,接下来的就是现在的县令了。”问他那个人(是谁),说:“张及。”推算张及(离任)的那一年到狄君,大概已有三十多年,这是一世了。唉!让老百姓经历了一世(或:三十多年)才得到一位好的县令,官吏怎能不慎重地选拔呢?您又怎能不痛惜狄君的死呢?狄君好的政绩(又)怎能遗忘而不记录下来呢? 君用谷城之绩,迁大理寺丞,知新州,至则丁母郑氏忧。服除,赴京师,道病,卒于宿州。 狄栗因为(治理)谷城的政绩,升为大理寺丞,掌管新州,到任就遇上母亲去世。守丧期满,赴京城,在路上得病,死在宿州。 (选自《文忠集》,有删节)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诉之,君坐被劾 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史记·汲黯传》) B.已而县籍强壮为兵 籍吏民,封府库,以待将军(《史记·鸿门宴》) C.有司劾君擅发仓廪 虞常等七十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汉书·苏武传》) D.而长老之名所记,才一人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韩非子·和氏璧》) 参考答案:D(名:称说)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狄栗爱民的一组是(3分) ( ▲ ) ①往往诉于其上 ②君益不为之屈 ③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也 ④因置之不问 ⑤君发常平仓赈之 ⑥又为其民正其税籍之失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参考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作者为狄栗写作墓志铭,不仅是因为狄栗儿子的请托,更是为了让后人了解狄栗,并从其生前为官的德政中受到鼓励,积极为善。 B.狄栗四十岁才因哥哥的功劳踏入仕途,不过,他颇有吏才,在他升任谷城令后,他曾治理过的安州应城县仍没有一个百姓做盗贼。 C.狄栗所处的时代,尚书省的官员在选拔官吏时,常常为了一己之私而卖官,以致富甲一方的邓、谷二县的百姓很少遇到清廉的官吏。 D.狄栗在谷城县县令任上,修建孔子庙,制作祭器,与百姓在春、秋两季祭奠孔子,大兴学习之风,后因政绩显著,升为大理寺丞。 参考答案:B(对文中“终君之去无一人为盗”的理解有误。应城县百姓无一做盗贼,是狄栗担任应城县尉一职任上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虽按覆,率不能夺君所为。(《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3分) 参考答案:即使(上级)来核实,(也)都不能让狄栗改变他的做法。 评分建议:根据关键(“按覆”、“夺”)踩点赋分,一点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补充答案:以“按覆”“率”“夺”作为三个得分点。“按覆”译为“核实”或“审查核 实”;“率” 译为“都、全都、一概”;“夺”译为“改变”。 答对一点得一分,若整句译文不流畅,在正常踩点赋分的基础上,扣1分。 ⑵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其可不慎择乎?(《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4分) 参考答案:让老百姓经历了一世(或:三十多年)才得到一位好的县令,官吏怎能不慎重地选拔呢? 评分建议:根据关键(“使”、“更”“其可……乎”)踩点赋分,一点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若译文末尾缺失了问号,再扣1分。 补充答案:“其……乎”亦可译为“难道……吗”。 ⑶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秦晋崤之战》)(3分) 参考答案:他们的确是用谗言挑拨了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我的国君如果能够得到他们并吃了他们的肉,也不会满足。 评分建议:一句1分(注意关键词的翻译是否准确,如:构——以谗言挑拨;厌——同“餍”,满足);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补充答案:如将“寡君”译为“我国国君”、“敝国国君”、“我的父亲”、“秦穆公”,不扣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淮城①感兴 [南宋]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②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注】①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蒙古自灭金后,就着手灭宋,淮水是宋与蒙古对峙的前线。②神京:此指北宋故都汴京。 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2分) 参考答案: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词人对岌岌可危时局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苟且偷安的棒喝。 ⑵词人在上、下片先后发出“天地凭谁整”与“毕竟中原谁定”这两问,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两次发问的具体原因。(4分) 参考答案:发“天地凭谁整”的原因是:①国土沦丧;②侵略者肆意横行;发“毕竟中原谁定”的原因是:①暂时安宁是假象;②战事未休,战争未止。(一点1分) 补充答案:【注意】作答时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抄写词中的原句作为答案,否则,不得分。 ⑶全词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①收复失地的渴望;②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③壮志难酬的悲愤;④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⑤对当权者不思进取的不满。(答对任意四点即可) 补充答案:原答案,实际上可整合为以下四个角度:①对己: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②对侵略者肆意横行的痛恨;③对时局的关切与担忧;④对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不满。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⑶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⑸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⑹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述而》) 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 【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 补充答案:若学生将第⑺句中的“悌”写成“弟”,亦可算作正确。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非鱼 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 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来,他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过去,像一条河一样,潺潺地在心里流过,无数的欢喜悲歌,他都一清二楚。 老人双目微微闭上,阳光在脸上覆上一层暖色。 蛇很奇怪,这个老人居然可以这么长时间一动不动。 太阳一点点退去,院子里有些清冷。 一个老保姆从屋里出来,先是轻声叫了一下,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大着嗓子喊:老爷子,吃饭了。这一声,惊醒了老人,也惊醒了那只老猫。 蛇看到老人抬起眼皮,疑惑地看看周围,然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跟保姆进屋,那只老猫也一言不发地进去。 蛇穿过院子,从这个墙角到那个墙角,也走了。 第二天,如同头一天的复制再粘贴,依然没有一点儿声息。那条蛇被勾起了好奇,把自己悬挂在紫藤架的深处,从叶子中间看老人。 整整一天,除了老保姆出去过一趟,院门发出沉重的一声响,还有老保姆回来的又一声响,再没有什么动静。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来,在紫藤架上空寂寞地飞了两圈,又飞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老人走进屋里。蛇很想跟进去看看,看他们在饭桌上会不会说话。但她没有,她怕那只老猫。 一天又一天,蛇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她的灵动和机敏,都在一点一点失去。就在天渐渐冷下来,蛇准备开始她漫长的冬眠的时候,她终于下定决心跟着老人溜进了屋里。 屋子很大,摆满了家具。看得出,这里曾经人丁兴旺,有过热闹的时候。现在,家具静悄悄地呆着,人都走了。蛇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也许是附近,也许是远方。 老人和老保姆在吃饭,那只猫依然在老人的脚下。只有咀嚼声和筷子碰到碟子和碗的叮当声。老人吃得很慢,仿佛那些饭难以下咽。 老人背后的墙上,有一个大相框,里面装着一张全家福。老人坐在前面的正中间,另一个老的女人坐在老人身边,周围十几个人,大家温和地笑着,其乐融融。 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她有些恍惚。 吃完饭,老保姆动作迟缓地收拾桌子,脚蹭着地,橐橐地响。 如同白天一样,老人又坐在屋里,把过去的河流放出来一点点河水,他安然地回忆。 蛇看得有些心酸,她很想弄出点什么声响,或者溜过去贴着老人,但她不敢。她的身体是冰凉的,不但给不了他一点温度,还会吓着他。 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天动地地响起,似乎把整个屋子震得都在抖。老人吓了一跳,迅速地转过头,看着桌子上的电话。老猫猛地弹起身子,昂头看着老人。老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接电话,他伸出手,又缩了回去。 老保姆急急地从厨房出来,匆忙在围裙上抹抹手,拿起电话。“是三儿啊,好,都好。”老保姆嘟嘟囔囔地说着,渐渐有了笑容。老人脸上慢慢也有了笑容。老保姆把电话递给他,他没说两句话,却又挂了。 因为这个电话,整个屋子好像全部活了过来。老人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身体,老猫在桌子下转来转去,老保姆嘴里小声地自言自语。 看着这一切,蛇也高兴起来。 这个晚上,她就要离去了,寻找冬眠的地方,不能每天来看老人了。她突然又变得伤感起来。 11.小说开头两段勾勒的图景,有怎样的特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特点:古旧、凝滞(死寂、清冷、缺少生机)。(1分。前者着眼于客体, 后者着眼于客体给主体带来的感受。) 作用:①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单、寂寞(或:将老年人的空巢问题形象化)。②为蛇的出现营造氛围,为下文写蛇对老人生活的好奇、关注、伤感作铺垫。(每点2分) 补充答案:第一问:若答成“古朴”“透出古意”或“静谧”“宁谧”亦可。 【注意】“特点”必须答对两点,才可得1分。 第二问: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1分),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单寂寞(将老年人的空巢问题形象化)(1分),为下文写蛇对老人生活的好奇、关注、伤感作铺垫(1分)。 若答成“交待老人活动的环境背景”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亦可得1分。 12.“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她有些恍惚。”蛇感到“有些恍惚”的原因是什么?流露出她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①全家福里的老人其乐融融,眼前正在吃饭的老人孤单冷清,两相对比,蛇感到时光易逝,人事变化之大,因此“有些恍惚”。(2分)②流露出蛇对人世沧桑以及老人当下凄凉、孤寂、辛酸的独居生活的同情、感伤与无奈之情。(2分) 补充答案:第一问:答到“对比”,得1分;答到“时光易逝,人事变化大”,得1分。 第二问:“同情、感伤、无奈”答对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得1分。 13.赏析第22段(文中画浪线段)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6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对比、衬托、动作描写等表现手法,充分表现出老人那颗死寂的心在一瞬间所受到的情感震撼,以及长期的独居生活致使老人对外在世界手足无措,反衬出老人晚年生活被漠视的严重程度。(表现手法,3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运用手法所表现的内容及其作用,一点1分。) 补充答案:以下答案亦可赋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电话铃声之突兀之响亮(1分);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老人和猫听到铃声后的反应。(1分) 14.本文构思独特,以蛇为叙述视角,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分) 参考答案:①从蛇的视角来观察老人生活,比较客观地呈现了老人的生活实况;②以蛇而不是人来观察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足见老人的生活被漠视之严重;③蛇本是冷血的,而面对老人的生活状态,她也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可以想见老人生活孤独、脆弱的程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月17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教育部要求认真核查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质疑: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黑名单”,终生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过于残忍”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学习和诚实考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残忍”;同时,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刺激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诚信意识的树立,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养更必须。有些老外在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敢与不敢”的“违法成本”问题。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诚信和质量上如雷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没有对失信“打痛”的,仅靠个人或企业的“诚信自修”,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失信者都打痛打怕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陌生人社会”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得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可真正落实了吗?有威慑力吗?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坦荡荡”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研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重拳痛打”诚实守信的广大考生了,同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如此种种,再不痛打,如何了得? (选自2012年3月21日《扬子晚报》,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参考答案:①首先,从教育部对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事件严肃处理入手,论述对此类不诚信现象要严肃处理;(2分)②继而,论述了诚信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更要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2分)③接着,论证不用法律的铁腕与完善的制度打痛失信者会产生的后果;(1分)④最后,联系实际,指出“重拳痛打”失信者的必要性。(1分)(若学生作答时缺失了体现论述思路的关联性词语,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补充答案:若学生将原答案之第三点(“接着,论证不用法律的铁腕与完善的制度打痛失信者会产生的后果”)答为“接着,分析必须用法律的铁腕与完善的制度打痛失信者的原因”,亦可照常赋分。 16.作者认为当前对失信者的打击“我们必须这样狠”的理由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①外国人在国内诚信而到中国就不诚信的例子说明单靠“诚信自修”很悬,必须痛打失信者。②要让人们相信在“陌生人社会”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是会得到公平的对待,要使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必须痛打失信者。③事实证明,我国目前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严重正是因为“打而不痛”。(每点2分) 17.根据文意,分条概括确保国民诚信不滑坡的举措。(6分) 参考答案:①引导国民加强自身诚信修养,自觉恪守诚信美德;②落实并完善诚信考评制度;③对失信者以及破坏社会公平公正的单位、部门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每点2分) 补充答案:若学生将原答案之第一点答成“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第二点答成“需要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亦可。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评分细则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审题 1.对“世界”与“自己”的理解 “世界”,既可指独立于自己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可指包含自己的整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可以实指具体的物质社会,也可以是虚指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作者眼中的某一抽象空间。 2.立意参考 ①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反之亦然);②要想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③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④改变不了世界时,我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与“坚持”、“坚守”区别开来);⑤坚持不改变自己,最后也能影响和改变世界。 写作时,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就其一点作生动记叙或深刻阐述即可。 二、判分 1. 判分原则 判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要求。 2. 判分等级: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 评分表解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说理/记叙 谋篇布局 语言表达 一 70~63 切题 独到、深刻 剖析透彻辩证,见解独到/记叙生动细节感人 严谨、精巧 准确、鲜明、生动 二 62~56 准确、正确 分析较为辩证,层次分明/记叙真正,叙议结合 完整、有特点 恰当、清顺 三 55~49 基本 切题 基本正确 列举论据,分析说理尚不足或层次清楚,逻辑关系不紧/完整写人叙事,表达能力一般。 基本完整 平实、通顺 四 48~42 略有牵强 基本通顺 五 41~28 不切题 牵强附会 硬贴标签 堆砌几个没有意义的论据,无分析,油水分离/叙事描写能力弱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 六 27~0 不正确 云里雾里、颠三倒四、胡编乱造 无章无法 文字表达能力差 4. 四点说明 ①关于切题,所写内容紧扣“世界”与“自己”的关系,且体现“改变”,视为切题。所写内容涉及“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但在情理上显得牵强的,视为基本切题。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或篇末生硬贴标签,视为不切题。 ②关于立意,议论文紧扣“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分析推导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记叙文能借助经历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紧扣“改变”这一动作,演绎出“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深刻意蕴的,视为立意深刻和独到。 ③关于表达。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养,凡词句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进入六类卷。 ④关于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的,视为六类卷。 5. 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分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分不超过10分。 ②完篇但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③内容上有严重失误的问题卷,提交阅卷组长判分。 ④卷面错别字扣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三、标杆文及其简评 【一类文】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午后碎碎的阳光散落窗台,风儿在那吊兰的叶上大了旋儿又轻快地离去。留我一个痴痴望着窗外,压抑不住心中的嘈杂和烦闷。 高二后加上了那一横,我便跌落入那曾经看似遥远的高三。就这样半梦半醒间上路,被喧嚣的千军万马推挤着拥向那未知的远方。低头,叹气,再次望向那惨不忍睹的红色,心中的抑郁嘎巴巴的奔涌而出。 想着上午,几个好友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什么应试教育的泯灭人性,什么政府的腐败……的确,十八岁的我们正是个抱怨的年纪,仿佛洞穿红尘,世界唯我独醒。我们那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叫嚣着,一次又一次幻想着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却一次又一次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欲哭无泪。 疲惫地抬起头,望向窗台,烦躁中却惊醒那盆当年的小吊兰竟已经长到这般大小。青翠欲滴的叶如瀑布般从窗口垂下,不蔓不枝,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生命独有的光华。风中的它沙沙作响,似在低喃,似在冲我微笑。 心似在那一瞬被一双温柔的手抚平皱纹。罢、罢,暂且歇下我那似哈姆雷特般改变世界的呼喊与幻想。 我莞尔,一直在抱怨这个世界却忘了给它照料了。信步向前,拿起盆边的小锹来给它松土。可是这一铲下去,我的手便停滞,继而颤抖起来。这还哪里有土啊!那浅薄的土层下已然全是它那纠缠盘结的根。我忘了,它竟也要长大。当年那逼仄的小小空间不得已的成长,它只能疯狂的将自己的根生长再生长,在这看似压抑的它的世界觅得一点生存的希望。 望着这满盆的交错的根,与它那青翠似微笑的叶,我久久无语。因为我的疏忽,它无力改变自己,来为这世界增添那一抹独特的亮色。 一株普通的植物尚且如此,又何况我们人呢。我释然笑笑,突然变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那般幼稚,那样的愤青,那样的不满现实的种种更近于一种怯懦的掩饰,掩饰自己不敢改变自己的退缩。 将试卷小心收起,收起我那改变世界而虚幻可笑的幻想。深吸一口气,我知道,惟有从改变自己开始,这世界才会因而有夺人的生机与光亮。 碎碎的阳光,细细的兰语,我想,吊兰你想告诉我的一切,我终于明白了。 〖简评〗 构思精巧,在吊兰和自己之间找到了一个变化的契合点。吊兰为了适应空间生存下去只能盘根作结,并且这部分描写形象精到。从吊兰的变化意识到自身也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从而点题。但文中文字语言有几处问题:如烦躁中却惊醒那盆……“惊醒”应为“惊觉”;“青翠欲滴的叶如瀑布”比喻不当。故评为一类中,65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世界苍茫浩瀚,有时改变世界对渺小的人来说,并非易事。 犹记得一位牧师,在自己在墓碑上刻下这样的铭文:“从前我梦想改变世界,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我想,如果我改变自己,也许可以逐渐影响我的家人,整个社会,进而也许我就能以身试法世界。” 牧师的话不无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位改变了世界的伟人,无不曾改变过自己。当年运筹帷幄,驰骋天下的毛泽东,怀着改变中国的大志,然而他并没空言壮志,而是在初渡湘水走向未来时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宏壮的诗篇。他积极求学,广交贤友,博览群书,对自己作了一番深刻的改变。终于,他从一个稚气热血的青年成长为成熟有为的将领,为中国历史掀开崭新一页。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纵观古人感秋诗赋,无不是对秋景无奈悲叹,仿佛这秋光,便是命定的凄凉,无奈的离别,是推不开挡不住变不了的一个肃杀世界。然而刘禹锡的一句“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喊热了无数人的心。刘禹锡并未改变秋天的落叶,阻止他们从树梢欲言又止地落下,并非改变秋天里南归飞雁的足迹,挣扎着要留住那春光。他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心迹,便将绮罗悲秋之度一扫而光。这位在秋光里笑傲的诗人,我猜他必定有秋菊般的傲霜的韧骨和平静的笑容,而他影响的远远超出自己这一孤立的生命体,他影响的是无数人的生命世界。 但终有些时候,人们无力改变世界,又绝不能改变自己的时候,不妨挺直胸脯举步向前,接受自己选定的结局。 汩罗江畔,一位老者披发而立,神情悲壮,目光深沉。并非他不想改变楚国黑暗的政治世界,并非他不愿抗争世道的不公、人心的沦丧。然而他深知,一个人的清醒终不能唤醒时代,一个人的纯洁并不能改变世界的污浊。到头来,他没有违心改变自己,迎合主意。他纵身跃入冰冷的江水,千年烟波浩渺,留下多少传奇与后人评说。他没有改变世界,也坚决不变自我,坚守中,独标高格。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实际是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改变自己,可以成就自己改变世界。然而矫枉过正,迷失自己却又妄图以身改变世界,遗留下来的,恐怕只有一场空梦而已。 〖简评〗 习作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的联系,行文流畅,事理贴切,分析透彻,思想有独到之处。故判为一类中,65分。 【二类文】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就是这样的牡丹,她只是轻吐芬芳、绽开芳华,便美丽了世界;当她发现世界已被寒流侵袭,她便改变自己,华丽转身,潇洒落幕。 有幸见过牡丹开后的绝美。曾经对于作为富贵象征的牡丹我是不屑的,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庸俗的美。但是我错了。 那是单独种植牡丹的一小片花园。一冬的严寒让这园子变得萎靡不堪,仿佛整个世界都凋敝了,死气沉沉。没有群鸟的欢鸣,没有蝴蝶的伴舞,这似乎是个被玉帝遗忘的世界。但就在那样的春天,这个世界变了,牡丹开了。她仿佛是一夜之间开放的,开的那样饱满、骄傲、鲜艳,高贵者带着慵懒。一簇簇的牡丹展开华丽的笑颜,懒懒地享受阳光温暖的爱抚。于是这沉寂了一冬的世界突然活过来了,玉帝记起他最爱的小女儿便是在这个时节醒来,群鸟欢啼,蝴蝶伴着鸟鸣上下翩飞,风也忍不住驻足于这个苏醒了的世界。牡丹笑了,她是那么骄傲地了解,是自己的开放给了这个世界这么美妙醉人的改变。她并不奢求其他,她也不屑于其他的花儿争奇斗妍,她只愿有这样一个世界是愿意静心等待她的苏醒的,她只求有这样一个因她的开放而改变的世界。 只是美好总是短暂的。温暖总不愿在一处停留太久,牡丹敏锐地感觉到风中那缕与往日不同的寒意。她知道恼人的寒流要来了,她明白这样的变化的世界不是她能随意改变的。于是她潇洒地转身,改变自己。牡丹凋落了。她落得干脆。大朵大朵地落下,就像神圣的凤凰脱落的羽毛,吟唱着壮烈的赞歌离去,惨烈却不忧伤。她跨越了委顿与衰老,由青春而死亡,她明白这个世界的温暖不会为她停留,她懂得总有些东西是她无法改变,比如寒冷。既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吧,不固执地守着那无用的坚持,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她要做的,是守着那份高贵,华丽地转身。 我忍不住为牡丹的高贵与洒脱而赞叹。总有一个世界甘为自己改变,那就以最美丽的绽放给世界以最美的改变;总有些事物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顺应自然的发展,以最高贵的姿态华丽转身。她做到了。 〖简评〗 本文立意新颖,以牡丹花的盛开与凋谢来诠释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以及不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主题,借物喻理,贴切自然。结构明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语言传神,富有表现力,故评为一类中,65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又一次从唱片公司门口垂头丧气地走出,他已经忘了这是自己第几次遭到拒绝。 他是一名作曲家——不对,这种称呼只适用于那些功成名就者。而他,只是一个潦倒的,无人赏识的,写曲子的人。 先前那些公司的人,都是看了几眼他的曲子,便摇摇头打发他走了。刚才那间唱片公司里,总监很礼貌地请他弹了半首曲子。弹完后他说:“我认为你还是有才气的嘛,如果你愿意听从公司的指导改变一下你的曲风,我可以考虑给你一个机会……”冷气森然的宽敞办公室里,高大的钟摆平静地晃动几下。他微微低头,抿嘴,扶一下自己的鸭舌帽,小声而坚决地说:“对不起,我不能……”“那我只能说抱歉了。”总监依旧保持恰如其分的微笑。他拿起曲谱,向总监略一鞠躬,走了。 街上行人不多,他漫无目的地抱着自己的曲谱走着。他想起昨夜朋友对自己的警告:“你再不改变自己,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朋友前不久刚被一间公司签下,不过他的曲子已经不像他的了。 “不行,我不能……”他喃喃着,一边皱起眉头思索晚上的住处。 忽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换上一副嘴角上扬的表情——刚才那间公司表示愿意签下他。 回到那间冷气森然的大办公室,他有些不安,手中的鸭舌帽被揉得皱成一团。总监不带感情的笑着对他说:“签下你,但我有个条件,十天之内你要写出一百首歌,怎么样,可以吗?” 他略一迟疑,点头答应了。毕竟,这是唯一的机会。 十天中,他窝在公司那间小小的工作室内不眠不休。他不停地写,地上扔满了写废的曲子,铅笔用断了一支又一只。有时候实在缺少灵感,便抱起一堆废弃的曲子一遍遍挑选再修改。他感到自己快要被榨干了。但十天后,他终于拿起一百首誊抄好的歌曲,不成人形地站在总监面前。 总监将曲谱送去给几位出名的歌手,但全被退了回来,没有人愿意唱他写的歌。他们还说:“这样的曲风不改变,是不会受欢迎的。” 总监刚想问他是否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坚持,却因他眼神中的坚毅没有问出口。沉默良久,总监说:“好吧,既然没有人愿意唱,你就自己唱吧。但记住,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必须改变自己。“ “不会的……”他声音坚决有力,但只有自己能听见。 几个月后,他的唱片出现在销售榜的首位,所有媒体争相采访,视他为横空出世的奇才。几年后,他的名字前被冠上“亚洲天王”的名号,歌迷数以千万。当年拒绝他所写曲子的明星,纷纷向他邀歌。 正是这个不愿改变自己的年轻人,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音乐。 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也许,你终会改变整个世界。 〖简评〗 本文立意新颖、深刻,结尾点明题旨——“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也许,你终会改变整个世界。”体现出小作者对写作提示语的精到解读与深刻思考。文章情节处理合理,描写真实细腻,语言表达简洁准确,但令人遗憾的是,文章明显有编写故事之嫌。故评为二类卷下58分。 【三类文】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先贤有云:“欲治其国着者,先平其家;欲平其家者,先修其身。” 由此可见,如欲改变世界,一定要改变自己,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世界。鲁迅早年从医,欲以医术医人,却悲哀地发现,要医的非人而是心。在这样混沌黑暗的乱世中,他想改变世界,于是首推文艺,改变自己,以一如椽巨笔,撑起了旧中国的天,以如星斗般的文章照亮了无数青年学子的信仰,使他们不再彷徨。一声呐喊让世界震动,前驱的猛士掀起一场场解放思潮的运动,从而推动革命,改变世界。 鲁迅先生以改变自己为先,从而改变了世界;乔布斯用科技知识改变自己从而用产品改变了世界;无数古人学得文武艺来改变自己,货与帝王家来改变世界……足见改变自己之于改变世界的重要性。 那么,是否改变了自己就一定能改变世界? 孔圣人师郯子、苌虹、师襄、老聃,克己复礼,改变了自己,他要在这礼已崩的社会仿效周公,重建上古之辉煌。然事与愿违,洛邑的黍离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茎愈加茁壮,九鼎已不知流向何方,唯剩周王噙着老泪看着九州上诸侯纵横逐鹿。孔子的车辙遍及华夏,却无一位国君愿采纳他的主张。即使他改变自己,德比周公,却依旧未能改变这战火纷飞的世界。一如暗夜里一灯如豆,燃着孤寂无奈,在晚年独唱着绝命歌:“泰山崩乎!梁柱催乎!哲人萎乎!” 真是孔子改变自己不够吗?春秋战国井田分封已解,亡国弑君比比皆是,华夏在刀光剑影中向封建社会转型,于战火中重生。可孔子却只知重建西周奴隶制度,倒退复古,若能凭其一人之力改变世界,岂不怪哉? 由是观之,改变自己应沿着世界发展的轨迹,如此方能推动世界的改变。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也应该从改变自己的能力素质做起。两者兼顾,如此方可在青史留名,实现自我价值,为世界做出贡献! 不知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无用! 不知按世界的发展改变自己,徒然! 〖简评〗 本篇围绕“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自己独到的思考。思路清晰,分析有深度,语言亦有文采。鲁迅弃医从文例甚当,孔子的例子比较牵强。故评为三类上54分。 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 想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是渺小的,世界不会因谁而彻底改变,所以当你无法改变世界时,请改变你自己。 陶渊明处于黑暗的社会环境之中,他深知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改变整个黑暗的社会现状,所以他只能改变自己,他弃位归隐,改变他自己原本的仕途之路,而转向归隐田园,到山水之间,田园之处去追寻属于他的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官场黑暗的现实,陶渊明无力改变,于是,他只能改变自己原本的仕途之路,转向归隐田园。 面对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韩寒作为千千万万学子中的一个,是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所以韩寒只能选择改变他自己。他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求学之路,选择退学,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之路,在文学上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面对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韩寒无力改变现实,所以只能改变他自己的人生轨迹。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韩寒,虽然韩寒退学的做法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可取,但他在面对现实实在无力改变之时,所选择的改变自己的方式,仍可为我们所学。 面对宋朝国衰财穷的社会现状,王安石选择了改变世界而非他自己。他极力主张变法,实行新政,想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的现在。但因为变法深深地伤害到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失败。王安石选择改变世界,可是社会现状的形成是许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如何靠一个人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轻易改变?如果王安石变法是能在改变世界的同时略微改变一下自己,为贵族也稍微保留一些利益,那么,变法的结果是不是就会改变呢? 当我们自身的情况与社会现实相悖时,我们往往会选择改变世界。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一定会对世界有所改变。可是,有时候,并不是拼搏就一定可以改变世界,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之时,我们是否可以略微改变一下自己,是我们自身与世界相适应,而活出另外的精彩呢? 当然,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全盘改变自己,迎合社会,无论是陶渊明还是韩寒,他们在改变自己时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本心,而只是对自己原有的目标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是自己的人生也开出灿烂的花。 我们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当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时,我们应学会改变我们自己。但我们在改变自己时,请不要迷失本心。 〖简评〗 本篇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围绕“世界”与“自己”的关系,阐述了自己对“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几个方面的认识。语言平实,但还是缺乏思想亮点。评为三类卷,51分。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站起,一次次的再度失败,我的生活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每当我高昂着头,渴望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去改变这个不令我满意的世界;每当我坚定着,想要营造一个梦想的生活。总是以世界把我打倒告终。就这样,我在孤立中越走越远。 蹲坐在石子路旁,我再次懊恼地垂下了头,“为什么考试啊?”一肚子的不满,我边踢着石子边揉着手中的卷子,猩红的分数刺得我眼痛,更是痛在心里。内心的烦闷一涌而出,似乎生活中曾有的琐细小事此时都一个个迸发成了火球烧噬着我的内心,我急切地站起了身子,急切地来回跺着脚,望着教学楼明亮的窗户,一时也找不到了焦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你瞧,这世界就是这样,我望着那有些零乱的枝叶,忿忿地说道。风不解人意,吹乱了我那扎不住的碎发,却让我闻到了一股幽香,我有些恍惚,寻着香味,我看到了藏在桂树叶后的那些点点黄色,是桂花!花儿紧紧集成一抹亮黄色,是桂花!花儿紧紧地团簇在一起,似想要聚集成一抹亮黄,却总被叶子无情挡在了身后。我的内心此刻也静了下来。我轻轻地拨开繁乱的树叶,寻找一朵朵的桂花,都被叶子挡住,它们太小,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它们位于叶子后的命运,看来,不是什么事想可以达成的,花儿无法挣脱绿叶的束缚,但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绽放,去酝酿最醉人的花香。的确,它们勇敢地改变自己,它们也成功了。“为何不将自己的心调整好面对世界呢?”心中突然响起了这样声音,我知道,这是桂花告诉我的。 落叶的“沙沙”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望着脚下的落叶,早已失去了原本鲜亮的光泽,枯黄而又破败,散落在泥土旁。叶子免不了凋落的命运,望着它们,我好似看见它们之前在枝头上绿得发亮,可是仍旧还是落在了泥土上。它们也无法改变这世界,新陈代谢是它们必要经历的,可它们改变了自己的光泽,甘于变黄,甘于凋败,用自己的生命给予土以滋养,化为肥料,滋润下一个生命。树叶改变了自己,但这不是死亡,而是新生。 我仿佛看见桂花、叶子在用睥睨众生的姿态面对世界,内心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在向上涌出。世界无法改变,但未来的仍在路上,改变自己,我大步向教学楼走去,含笑面对秋阳。 〖简评〗本文审题基本正确,体现“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作者力图用桂花落叶来阐释如何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但分析中将自然规律说成改变自己则明显有牵强之意,同时文笔一般,语句基本顺畅,故判为三类下,50分。 【四类文】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在常人看来或许只能做到其中的一点,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世界。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如果他考虑到了社会因素,改变了自己,并同时创造了对社会有用之物,那么世界也会因此为你改变。 著名的飞机发明考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之前都是收入微薄的个体户,然而他们却不甘于平凡,决心发明飞机来改变自己平凡的一生,于是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基础,致力于飞机创造,尽管刚开始,他们遭遇了巨大挫折,但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经验,最后终于发明出了自己的期盼已久的交通工具―――飞机。就这样,时代也因两人的改变而改变,使世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飞机,并延续至今。正是莱特兄弟改变自己,使自己由平凡而变得伟大,由真实的无人知晓而变得举世闻名,而使世界的发明也由此增添了他们俩的名字,同时也用飞机的诞生,而奠定了交通行业车、船、飞机三足顶立之势,由此改变了世界。 我国的开国功臣,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其年幼上学之时,老师曾为他为何而读书,他便心直地回答“我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以及当时动乱的局势,使年幼的周恩来心发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念想。也正是这个念想使他一生都致力于复兴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崛起的事业,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刘才奇、毛泽东、邓小平、贺龙等开国元勋一起,从最初参加北伐战争,随后同他们共同应对国民党的多次围剿,接着经历长征,再次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建立新中国,帮
/
本文档为【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高三期中语文试卷(教师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