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

2017-11-02 14页 doc 64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保持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结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等划分标准,项目位于东宁市内(原东宁县),是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分布有风蚀,侵蚀强度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 东宁区域属东北中部的中低山丘陵区,主要以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地貌类型为 22主...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 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保持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结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等划分,项目位于东宁市内(原东宁县),是长白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分布有风蚀,侵蚀强度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 东宁区域属东北中部的中低山丘陵区,主要以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地貌类型为 22主。山地面积为6412.5km,占总面积的87%;丘陵岗地面积为590.1km,占总面积 2的8%;河谷平原面积为368.5km,占总面积的5%。土壤有河淤土、水稻土、白浆土,平均海拔高度为120m以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流成网,绥芬河大小支流163条,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影响群众致富、制约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最大瓶颈。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蚀,并伴生一定的风蚀,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资料和东宁市水土流失资料,并经实地调查 2分析,东宁市年均土壤侵蚀强度为800t/(km?a),属于轻度侵蚀。根据土壤侵蚀强度 2分级和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200t/(km?a)。 5.2.2.11 主要生态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及走访环保、林业等有关部门得知,项目沿线主要的生态问题为天然林采伐程度高,生态系统功能降低;森林破坏导致生境改变,威胁多种动植物物种生存与繁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5.2.3 沿线生态敏感区环境现状 5.2.3.1 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保护区功能区划 2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面积250hm,其 22中核心区面积100hm,实验区面积150hm。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5月10日~6月10日。主要保护对象是滩头鱼(金滩头、银滩头、黑滩头)、大麻哈鱼(秋大麻哈、马苏大麻哈、驼背大麻哈),其他保护物种包括雅罗鱼、狗鱼、红点鲑、细鳞鱼等。 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下游,位于河湾东(131?02′03.80″E, 44?04′09.44″N),下水磨西(131?18′00.76″E,44?02′00.20″N),北大汀南(131?13′34.75″E,44?03′59.54″N),韦子沟河湾北(131?02′09.34″E,44?03′19.93″N)之间。 核心区是由以下8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区域(包括河道及两岸60米范围):下水磨(131?18′00.76″E,44?02′00.20″N)—汇合口(131?17′22.16″E,44?02′32.69″N)—放流站(131?17′22.16″E,44?02′35.41″N)—船口(131?16′11.02″E,44?02′34.17″N)—电灌站(131?15′06.36″E,44?03′20.31″N)—北大汀(131?13′34.75″E,44?03′59.54″N)—旱坝(131?12′45.01″E,44?03′51.91″N)—鲶鱼汀(131?11′14.52″E,44?03′51.10″N);实验区范围为以下9个拐点沿河道方向顺次连线所围的区域(包括河道及两岸60米范围):鲶鱼汀(131?11′14.52″E,44?03′51.10″N)—转角楼电灌站(131?08′35.16″E,44?04′39.19″N)—东宁大桥(131?06′48.44″E,44?04′29.23″N)—一道坝(131?06′12.73″E,44?04′10.93″N)—坦克桥(131?04′10.42″E,44?04′04.92″N)—西南崴子(131?03′30.96″E,44?04′11.26″N)—月牙湾(131?02′47.71″E,44?04′15.70″N)—韦子沟河湾(131?02′09.34″E,44?03′19.93″N)—河湾(131?02′03.80″E,44?04′09.44″N)。 (2)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滩头鱼、大麻哈鱼、雷氏七鳃鳗、黑斑狗鱼、花斑副沙鳅。 ?滩头鱼 滩头鱼Leuciscus brandti(Dybowski),为鲤科,曾用名:三块鱼、远东雅罗鱼。是绥芬河特有的海洋洄归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绥芬河、图们江。滩头鱼体为纺锤形,稍侧扁,腹部浑圆。头较长,前端较尖细,略呈扁圆锥形。口亚下位,吻皮突出于上颌之前,口称弧形,前缘略圆。上颌末端达到鼻孔与眼睛之间的位置。眼中等大小,位于头的前侧上方。眼间距较宽。鳞较小,圆鳞,边缘附有刺突。侧线完全,在体前半弯向腹部,向后延至尾鳍正中。胸、腹部鳞片较其他部位的鳞片小。下咽齿左右不对称,外侧1行侧扁,末端弯曲略呈钩形,腮耙短,末端较尖。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等于至尾鳍距离,胸鳍及腹鳍末端圆形。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上方。腹鳍至胸鳍距离大于至臀鳍距离。背部褐色,体侧银白色,幼鱼背部颜色稍深。性成熟个体副性征明显,色彩鲜艳,体侧有两条桔红色彩纹带,唇部桔红色,背鳍和尾鳍暗红色。 滩头鱼是冷水性唯一在海水中生活的溯河性鲤科鱼类。通常为体长250mm的中小型鱼类。性成熟较早,雄鱼2龄时性成熟,雌鱼3龄时性成熟,产卵时结成大群游到水深仅半米的岸边滩头,产卵时雄鱼追逐雌鱼翻腾窜跃,浪花四溅,往往长达百米,产粘性卵,卵大,卵径2.5~2.8mm,受精卵膨胀后达3.6~4.0mm,呈桔红色。卵粘附于河底石砾上,水温在16?时,经6天孵化,初孵仔鱼体长7~8mm。平均怀卵量约为3万粒。滩头鱼在海中生活时的食饵为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下游的食性十分复杂,食谱中有底栖寡毛类、虾蟹、田螺、摇蚊幼虫和蜉蝣、轮虫、枝角类以及金澡、甲澡和硅藻等。以季节而论,夏季以动物性食饵为主,而秋冬以植物性食饵为主。 绥芬河东宁段具有气温低、水质清澈、透明度高、沙砾地质、溶氧量高等自然特点,非常适宜各种溯河洄游鱼类产卵繁殖,本区是黑龙江省绥芬河洄游珍稀鱼类滩头鱼主要产区。 滩头鱼每年分三批从日本海游入绥芬河繁衍后代。4月初游来第一批,鱼身两侧各有一条桔红色条纹,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称金滩头;5月第二批,体侧条纹为银白色,称银滩头;6月第三批,鱼身条纹浓黑,称黑滩头,数量比前两批多。 ?大麻哈鱼 大麻哈鱼又叫鲑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具有“河里生、海里长、河里死”的生物学特性,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卵量在4000粒左右,卵径7mm。大麻哈鱼是凶猛的食肉鱼类,一般体重1~5kg,体长50~80cm而侧扁,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身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颌骨明显,游离,后端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眼小,鳞也细小,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更加黑暗。 大麻哈鱼分布在北太平洋的东、西两岸,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水域,我国出产的3种大麻哈鱼:秋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在绥芬河水域都有分布。马苏大麻哈个体略小,鳞片细小而白,在6月中旬,7月 中旬洄游到绥芬河水域产卵;驼背大麻哈鱼背部明显隆起,体色青黄,体长略长于马苏大麻哈鱼,秋大麻哈鱼个体最大,体色黑褐色,驼背大麻哈鱼、秋大麻哈鱼在每年9月中旬,10月末,洄游到绥芬河水域产卵繁殖。 大麻哈鱼在海里生活3,4年之后,到每年夏秋季节性成熟时,成群结队地从外海游向近海,进入江河,涉途几千里,溯河而上,回到出生地——绥芬河水域,入河后停止摄食,寻找细沙砾石底质河床为产卵场所。产卵后,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的亲鱼,还要守护在卵床边,7~14天后死亡。100多天后,小鱼才从卵中孵出,第二年春天,它们顺流而下,又游向大海,然而它们不会忘却故乡,一旦性成熟,又会历经千难万险,游回家乡。 大麻哈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大,在黑龙江省非常受欢迎,经济价值比较高。大麻哈是我县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绥芬河水域是大麻哈重要的产卵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科学地开发利用大麻哈,有必要在绥芬河水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雷氏七鳃鳗 雷氏七鳃鳗隶属于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七鳃鳗科(Petromyzoniformes)、七鳃鳗属(Lampetra),俗称七星子。 雷氏七鳃鳗体长圆柱状,尾部略侧扁;头前端腹面有漏斗状的吸盘,张开时为椭圆形;吸盘周围有许多乳突,吸盘内侧左右各有3个较大的内侧唇齿,吸盘内上颌齿板两端各有1个大齿,中间无齿,下颌齿板有4个齿排成一列;沿眼后的两侧各有7个鳃孔;无鳞;背鳍2个,较高,前背鳍起点约位于体中央;前背鳍距吻端约为体长的l/2,后背鳍与前背鳍紧密相连,呈椭圆形,并与尾鳍、臀鳍相连;尾鳍呈箭状。体黑褐色,腹部较浅。 雷氏七鳃鳗为小型的陆封型种类,体长160mm达性成熟,产卵期约在5月下旬至6月初。仔鱼常生活在沙质底的河湾处或水流缓慢的地方,栖息在沙中。 雷氏七鳃鳗在黑龙江省分布广泛,多分布于嫩江、牡丹江、松花江、黑龙江等水域。 ?黑斑狗鱼 黑斑狗鱼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狗鱼亚目(Esocoidei)、狗鱼科(Esocidae)、狗鱼属(Esox)。 体长形,稍侧扁;吻长,口裂大;头较大,前部扁平;口似鸭嘴,鼻孔前微凹, 眼大,侧上位,下颌较上颌稍长,前颌骨、下颌骨、犁骨和腭骨均有锐齿;背鳍后位,近尾鳍,与臀鳍上下相对;胸鳍侧位低近腹面,腹鳍腹位,正尾,浅叉;体被小圆鳞,颊部和鳃盖上部具细鳞,侧线排列不规整。 背部及两侧绿褐色或苍灰色,腹部白色,背部、体则、背鳍、臀鳍和尾鳍上均散布有卵圆形黑斑点,胸鳍、腹鳍、臀鳍和尾柄下叶暗呈黄色或橙红色。 黑斑狗鱼栖息在河流支岔缓流浅水区,或湖泊、水库中的开阔区。春季4,5月份集群,溯河到湖泊、水库的上游河口浅水区植物丛中,产卵于植物茎叶上。产卵后鱼群分散在河流下游沿岸带。越冬期仍不停活动,继续旺盛摄食。春季和秋季有一定的洄游规律。其幼鱼喜栖息在水域沿岸带并进入水域浑浊区,黑班狗鱼为凶猛的掠食性鱼类,以捕食小鱼为主。因栖息的水域不同,其所捕食的种类而有不同,也有捕食水禽或蛙类的情况,狗鱼掠食其他鱼类是从头部吞入。性成熟的亲鱼在繁殖期有停食现象,除繁殖期外,全年都强烈摄食。 黑斑狗鱼系高纬度(约北纬44?以北)寒冷地带河流湖泊水域特产鱼类,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广,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支流,湖泊和水库中均有分布。 ?花斑副沙鳅 花斑副沙鳅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沙鳅亚科(Botiinae)、副沙鳅属(Parabotia)。 体形长,侧扁,头部较长,吻尖细;须3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l对,口角须较长,后伸超过眼前线或眼中央;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稍大,眼间距较大;鳃孔开口于胸鳍基部,腹鳍起点位于背鳍的第四至五根分枝鳍条下方;腹鳍末端后伸达不到肛门,腹鳍基部至肛门距离为腹鳍基至臀鳍起点距离的62,77%,尾柄高而相对较短,尾鳍深叉,上、下叶等长;背部绿灰色或灰黄色,体侧银白或淡黄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鳍颜色相同,背鳍有4纵列色斑,尾鳍有6,7列色斑,体侧有11,15个暗色横斑。 花斑副沙鳅喜栖息河流中,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为食。在黑龙江省境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及一些附属水域均有花斑副沙鳅分布。 (3)鱼类“三场”分布 越冬场:主要分布于主江道深槽中,水深在3~5m的电厂河段及下水末段。 索饵场:多分布在水温较高,光合作用剧烈,水生生物生物量高,水生维管束植 物较多的河湾、河汊,水深在1~2m的水域。 产卵场: 滩头鱼:产卵场水深 0.15,0.5m,流速 1,l.4m/s,底质主要活动石砾。雌鱼有挖坑产卵行为,坑为扁圆型,长度为0.6,0.7m。因此,主要产卵场在核心区电灌站至下水末。 大麻哈鱼:产卵场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 5?,7?、底质为石砾的地方产卵。卵产在直径约1m,深0.3m的坑内。因此,主要产卵场在核心区电灌站至下水末(图5-2-6)。 其他鱼类产卵场:由于其他保护鱼类大部分是产粘性卵,因此,这些鱼类的产卵场均分布在保护区江段的江湾、江汊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广、数量多及沙泥底的水域,如实验区下游段及核心区三道江内的两岸及绥芬河江心岛一侧。 新建绥芬河大桥穿越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越冬场,桥梁基础施工选择在7-8月施工,避开了鱼类的越冬期,不穿越索饵场和产卵场,距下游索饵场最近距离约2km,距下游产卵场最近距离约15km。 2km 图5-2-6 保护区段鱼类“三场”分布 (4)水生生物资源现状 ?鱼类 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记载绥芬河保护区境内共有鱼类有36种,隶属8目13科,31属,其中鲤科15种,鲑科5种,鳅科3种,七鳃鳗科、鲿科和塘鳢科各2种,鲇科、狗鱼科、刺鱼科、鯔科、鰕鯱鱼科、鳢科、杜父鱼科各1种(表5-2-8)。 表5-2-8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 目 科 种类 七鳃鳗Petromyzoniformes 七鳃鳗Petromyzonidae 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 (Dybowski)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Martens) 鲑形目 Salmoniformes 鲑科 Salmoniformes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 (Brevoort) 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Oncorhynchus masou (Brevoort) 驼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gorbuscha (Walbaum) 花羔红点鲑Salvenlinus malma (Walbaum) 胡瓜鱼科 Osmeridae 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 (Pallas) 狗鱼科 Esocidae 黑斑狗鱼Esox reicherti (Dybowski)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草鱼Ctenopharpharyngodon idellus(Curier et Valenciennes) 真鱥Phoxinus Phcxinus (Linnaeus) 湖鱥Phoxinus percnurus (Pallas) 洛氏鱥 Phoxinus iagowskii (Dybowski) 瓦氏雅罗鱼Leucicus waleckii (Dybowski) 滩头鱼Tribolodon brandti (Dybowski) 珠星滩头鱼Tribolodon hakonensis (Günther) 黑龙江鰟鲏 Rhoeus seniceus(Pallas) 克氏鰁Sarcocheilichthys czerskii(Berg) 大头鮈Gobio gobio macrocephalus (Mori)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al) 棒花鱼Abbotrtina rivularis (Basilewsky) 鲤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 鲢Hypophthalmichthts molitrix (Cuvie et Valenciennes) 鳅科 Cobitidae 北方须鳅Noemacheilus nudus (Bleeker) 黑龙江花鳅Cobitis lutheri (Rendahl) 黑龙江泥鳅 Misgurnus moloity (Dybowski) 鲇形目 Siluriformes 鲇科 Siluridae 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 鲿科 Bagridae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 son) 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 (Sauvage et Dabry) 刺鱼目 Gasterosteiformes 刺鱼科 Gasterosteidae 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 (Guichenot) 鲻形目 Mugiliformes 鲻科 Mugilidae 鲻Mugil cephalus (Linnaeus) 鲈形目 Perciformes 塘鳢科 Eleotridae 葛氏鲈塘鳢 Perccottus glehni i(Dybowsk) 黄黝鱼 Hypseleotris swinhonis (Günther) 鰕虎鱼科 Gobiidae 褐栉鰕虎鱼Ctenogobius brunn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杜父鱼科 Cottidae 克氏杜父鱼 Cottus czerskii(Berg) ?浮游植物 调查期间,绥芬河(包括支流)浮游植物经鉴定共计6门40种属。其中,硅藻门最多,21种属,占52.5%;绿藻门次之,10种属,占25%;蓝藻门5种属,占12.5%;隐藻门2种属,占5%;甲藻门、裸藻门各1种属,共占2.5%。 绥芬河春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属有舟形藻、小环藻、针杆藻、桥弯藻;另外,绿藻门的衣藻、集星藻,蓝藻门的蓝纤维藻也在占优势。绥芬河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属有硅藻门的短小舟形藻、简单舟形藻、异极藻;绿藻门的斜列栅列藻、柱状栅裂藻、盘星藻、纤维藻;蓝藻门的平裂藻、针状蓝纤维藻等。 6 绥芬河春季浮游植物数量均值为1.75×10ind/L。秋季浮游植物数量均值为1.81 6×10ind/L。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值为4.15mg/L。秋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值为1.85mg/L。 ?浮游动物 绥芬河浮游动物经鉴定共计4类33个种属,其中原生动物12个种属,占36.4%;轮虫16个种属,占48.5%;枝角类2个种属,占6.1%;桡足类3个种属,占9.0%。 绥芬河春季浮游动物优势属有原生动物的侠盗虫,轮虫中的晶囊轮虫、三肢轮虫、螺形龟甲轮虫;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绥芬河秋季浮游动物优势属有原生动物有滚动焰毛虫、筒壳虫、侠盗虫;轮虫类有蒲达臂尾轮虫、三肢轮虫、矩形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前节晶囊轮虫;枝角类有柯氏象鼻蚤;桡足类有某种剑水蚤、无节幼体及桡足类幼体。 3 绥芬河浮游动物数量均值为4.40×10ind/L。生物量均值为0.41mg/L。 ?底栖动物 调查期间共采到底栖动物4类41种(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及扁形动物),隶属于11目20科,其中水生昆虫28种,分属5目12科,占总数68.3%;软体动物5种,3目5科;环节动物7种,2目2科;甲壳动物1种,1目1科。 春季绥芬河底栖动物优势种属有生米蜉、东北田螺、黑龙江短沟蜷、圆顶珠蚌和钩虾等。秋季绥芬河底栖动物优势种属有生米蜉、Epeorus uenori,东北田螺、黑龙江短沟蜷、圆顶珠蚌、宽身舌蛭、钩虾等。 22调查期间绥芬河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43.31ind./m,总平均生物量为0.31g/ m。 ?水生维管束植物 调查期间在保护区境内共采集水生维管束植物2大类别(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共计7科8种,共有挺水植物、滨水植物和漂浮植物3种生态类群。其中眼子菜科为2种,其他种类分别只有1种,结果见表5-2-9。 表5-2-9 保护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名录 类 科 种 香蒲科Typhaceae 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 禾本科Gramineae 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灯心草科Juncaceae 灯心草Juncus decipiens (Buch. Nakai)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eae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ilton) 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L.), 莎草科Cyperaceae 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mel.)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蓼科Polygonaceae 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 保护区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不同江段中的种类和优势种有较大区别。保护区的河湾及回水区只有少量水生维管束植物,而在低洼沼泽区有较多的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保护区河段水生大型植物中多为广布种类,但其分布和优势种因水域的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化。评估河段主要优势有:芦苇、水葱、宽叶香蒲、两栖蓼等,在各个河段中优势种有所差异。 (5)鱼类等水生生物食性及食物网链关系 保护区境内共有鱼类8目13科36种。其中鲤科鱼类15种为优势种群,占调查鱼类种类总数的41.7%,从生态类群的组成来看,绥芬河生态类型上中游多以栖息冷水水域、喜急流、溶氧高,底质为鹅卵石、石砾的冷水性或喜冷性鱼类为主,而下游多以温水性鱼类为主(表5-2-10)。 表5-2-10 主要鱼类种类生态类群 鱼类名称 生活环境与习性 资源量评价 生活于水体底层沙中,吸食浮游动物,卵埋在砂砾中。为雷氏七鳃鳗 丰富 喜冷性种类。 七鳃鳗科 海淡水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水体底层沙中,卵埋在砂砾中,日本七鳃鳗 一般 为喜冷性种类。 冷水性鱼类,生活在流速、水质清澈,杂食性,沉性卵落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 较低 在石砾间 鲑科 海淡水洄游性鱼类,生活在流速、水质清澈,杂食性,沉马苏大麻哈鱼 较低 性卵落在石砾间 生活于澄清的冷水水域,以水生植物和藻类为主食,粘性洛氏鱥 丰富 鲤科 卵粘在砾石上。 瓦氏雅罗鱼 栖干流水是低温处,杂食性,粘性卵粘在砾石上 一般 鱼类名称 生活环境与习性 资源量评价 ? 生活在缓流敞水区上层,食水生昆虫和藻类,漂浮性卵 一般 黑龙江鳑鮍 栖于缓流区,植食性小型鱼类,卵产于蚌类中 丰富 大鳍鱊 栖于缓流区,植食性小型鱼类,卵产于蚌类中 丰富 栖于水体浅水区,以浮游动物为食,粘性卵粘于树枝、石麦穗鱼 丰富 块、蚌上 棒花鱼 缓流底栖,以小型底栖动物为食,保护性产卵 丰富 鲤 栖干流水或静水下层,杂食性,粘性卵附着植物基部 一般 鲫 生活干流水或静水下层,杂食性,粘性卵附着植物基部 一般 黑龙江花鰍 栖干流水底层,食小型底栖动物和藻类 丰富 水域泥底生活,以底栖动物为食,粘性卵附着枯草或水草鳅科 黑龙江泥鳅 丰富 上 黑龙江北方花鳅 栖干流水底层,食小型底栖动物和藻类 丰富 塘鳢科 葛氏鲈塘鳢 栖于缓流和静水近岸区,杂食性,粘性卵 一般 杜父鱼科 克氏杜父鱼 喜栖山区水温低、砾质的河流中,底层鱼类,以小鱼为食。 一般 (6)与本项目位置关系 由于拟改扩建公路呈南北走向,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呈东西走向,且均为线性狭长,因此本项目必定要穿越该保护区。本项目以绥芬河大桥的形式跨越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中游,位于核心区上游,与核心区最近距离约6km,距实验区上缘约9.2km。跨越绥芬河大桥全长488.96m,为新建大桥。跨越保护区路段为K92+740~K93+010,长270m,保护区内设置6排36个 22桥墩,占地面积为91.56m,其中涉水桥墩4排24个,涉水面积为61.04m。位置关系及功能区划详见图5-2-7。 图5-2-7 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划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
本文档为【52210 水土流失现状 - 东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