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

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

2017-10-27 5页 doc 16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 丰都“鬼文化”试述 都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关于鬼的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鬼文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谈到鬼文化,作为古文化的代表,重庆市丰都县几千年来保留了许多这方面的历史古迹。 关于丰都鬼文化的起源。丰都,这座长江北岸上的小县城,以其神秘的面貌和众多的传说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扬名古今中外。这里流传著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
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
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 丰都“鬼文化”试述 都说,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关于鬼的传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鬼文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谈到鬼文化,作为古文化的代表,重庆市丰都县几千年来保留了许多这方面的历史古迹。 关于丰都鬼文化的起源。丰都,这座长江北岸上的小县城,以其神秘的面貌和众多的传说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扬名古今中外。这里流传著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相传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他们曾先后在丰都县城东北角的平都山也就是今天的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至唐代有人误将阴王二姓联在一起,便成为“阴王”。后人讹传此地为“阴王”,即阴间之王所居的地方,丰都名山便成为传说中人死后的归宿之地,“鬼城”由此得名。唐代诗人李白在丰都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的诗句,使丰都鬼城之名远扬。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关于丰都被讹传为鬼城,还有一说。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 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淮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有人说就是“鬼族的首都”。 因此,丰都被称为“鬼城'”。 关于阴间。历朝历代的人们在沧桑的岁月积淀中,凭着丰富的想象和心中的奢望在名山之上,日积月累修建了阴阳界、奈河桥、十八层地狱等众多的景点,并根据道、佛、儒教的学说,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形象,同时把人世间原有的机构和设施一一搬到了阴间,构建了自身想象中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阴间政府”,充分发挥“阴间政府”的职能,把人不能在阳间实现的愿望和理想以及种种恩怨都放到阴间解决,用自己心中的理想鬼神去惩恶扬善,使理想的鬼神成为人们生存的精神支柱。因为在人们心中相信善恶之人是存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 传统中国迷信颇多,传说人死之后阴魂不散,都要到长江北岸的丰都“鬼城”这个地方来报到,在这里接受“阎罗天子”的审判,判定功罪善恶,安排来世去向。这些游动的亡魂手持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枚大印的“路引”,匆匆赶到“鬼城”丰都转世升天,不敢耽搁,否则来迟一步就会成为孤魂野鬼,永无宁日。 以鬼文化为发展依托的城市,自古丰都就修建了大量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丰都古城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留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奈何桥、鬼门关、黄泉路、十八层地狱、天子殿、考罪石等等,化顽慑奸、惩恶扬善,传说神奇。阴司街、阴司牌坊、神道、鬼国神宫等建筑雄伟,气势恢宏。 奈河桥是丰都鬼城中一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地方。它位于丰都名山寥阳殿前,由三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石拱桥并列而成。桥面窄小,青石铺砌,略成弧形,每次只能行走一人。桥的两侧石栏雕花,桥下为一方池塘。桥头设有关卡,由阴间厉鬼日游神和夜游神昼夜把守。 民间传说,奈河桥是人死之后,到阴间报道的必往之路。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端正、行善积德,那么就有神灵保佑平安过桥;如果人活着的时候品行恶劣、行恶积怨,那么亡魂就会打入桥下血河,被池中铜蛇铁狗狂咬。《丰都宗教习俗调查》一书对此有过这样的描述:“桥分三层(或三座),善人的亡魂可以安全地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的亡魂可以通过中间的桥;恶人的亡魂则过下层的桥”。恶人过桥时,都会被守桥的厉鬼识破拦住,并推往桥下“波涛翻滚、血水横流、腥风扑面、尸骨满布”的血河。 奈河桥是丰都“鬼城” 中的难得的一处古迹,建于明代,距离今天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奈河”在佛教中是地狱里的河名。把奈河桥编撰成故事,旨在教化活着的人多做好事、行善积德、造福人类,来世方能转世升天。 古人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早已不足为训,但是作为名胜古迹和宗教文物来观赏,丰都“鬼城”却是其它寺庙所不能替代的。 望乡台,黄泉路的尽头。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望乡台被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后因功被封为阎罗天子,有权有势。那时,名山悬崖边,经常有鬼思念亲人而在深夜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阎罗天子大慈大悲,又动了恻隐之心,遂将望乡台迁至天子殿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由于此种迷信传说的影响,解放前,望乡台香火特盛,香客云集。 鬼王时刻,传说中“巴人鬼王”造像,高138米,宽217米,其中仅嘴宽就达20米,舌长81米,堪称“世界第一大鬼”。鬼王那充满魔力的四肢或伸或屈,其左臂上托冥界喜怒哀乐、下压在世作恶之徒;手擒妖魔鬼怪、脚踏孽种怪兽,惩恶扬善。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路引长3尺,宽2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等三个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殓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所到之处才能畅通无阻。 十八层地狱:分别由典故和刑罚组成。传说阳世间为非作歹,欺压善良,贪官污吏等,死后都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刑。正如对联云:望乡台,奈河桥,善良积福容易过;尖刀山,磨子推,贪心造孽报怨谁。又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由于鬼文化的盛行,丰都每年都会举办庙会,祭祀已故的亡魂,或者祈祷。鬼城庙会由来已久,早从明朝开始,就已经有了丰都庙会的存在。 传说是为了纪念阎罗天子和他的妻子天子娘娘—卢瑛的结婚纪念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各处有人、丰都县人民都会上山进香,庙会期间各种明间游乐活动多不胜数,四方商家更是云集于此,让人目不暇接。 鬼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正如神话传说一样,都是历史文化的沉淀。“鬼城”丰都的 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相信,“鬼文化”会在丰都人民的努力之下,会继续发扬、光大。
/
本文档为【文化人类学——丰都“鬼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