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专接本政治

2017-12-06 48页 doc 88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专接本政治专接本政治 《政治》考试说明 1.考试内容以大纲为准。 2.考试内容分为马哲、邓三论、时事三部分,各占总分值的50%、45%、5%左右。 3.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 了解: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基本知识性试题40%、能力性60% 4.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5.题型:客观题:单选(35’)、多选(10’)、判断(15’),主观题:论述(20’)、材料分析(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体系 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专接本政治
专接本政治 《政治》考试说明 1.考试内容以大纲为准。 2.考试内容分为马哲、邓三论、时事三部分,各占总分值的50%、45%、5%左右。 3.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 了解: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基本知识性试题40%、能力性60% 4.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5.题型:客观题:单选(35’)、多选(10’)、判断(15’),主观题:论述(20’)、材料分析(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体系 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部分,共七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引论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唯物论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第四章 认识、实践、真理---------认识论 第五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唯物史观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理解) (1)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哲学与意识形态)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与其研究对象) (4)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哲学与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 人们自发形成的这种世界观一般是比较零乱的,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还不是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哲学家以理论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和整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一种理论体系,才形成哲学。 (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学与其研究对象) 世界三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 “学 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一般规律:不是特殊规律 (4)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视野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了解)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把世界观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 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4.哲学的党性问题(了解) (1)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2)所有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家都分别属于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也称作哲学的党性原则。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不是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3)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5.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荀子 王充 范缜 柳宗元 刘禹锡 张载 王夫之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赫拉克利特 火 泰勒斯 水 德谟克利特 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半截子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既是辩证的又是唯物的 (3)关于唯心主义(理解)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产生的根源 a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 b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c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 ?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b 王阳明:“心外无物” c 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 d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e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产物和表现;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世界的本原。 a.宋代朱熹的“理在事先” b.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c.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 d.各种宗教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理解) 划分依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认识 辩证法以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去理解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的有机体,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形而上学总是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否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概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社会领域时就称其为历史唯物主义。?所以习惯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产生条件 第一,社会、阶级条件(了解)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资本主 义固有的内部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第二,科学基础(了解) :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达尔文进化论)。 第三,直接理论来源(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唯物论; ?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了解) 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为具体的社会 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以及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哲学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社会意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理解)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 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从理论上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意义与作用,坚持从实践出发说明和论证自己哲学的观点和方法。 (2)科学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形式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3)革命性(阶级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好方法论,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掌握) (1)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必然 (2)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3)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讲 物质与意识 一、世界是物质的 1.关于“物质” (理解)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即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是对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实践活动、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的本源性、独立性,意识的依赖性,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指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科学的可知论。 ?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唯一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总之,实现了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 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理解)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事物、现象的过程和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包括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 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的错误观点: 如果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仁者心动”; 如果认为存在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刻舟求剑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理解) 静止的含义:又称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和稳定状态。 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机械运动中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另一方面两者又是联系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 a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b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基本前提;承认相对静止,是理解物质运动的必要条件;承认相对静止,是使事物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理解) ?物质运动的五种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最复杂)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复杂的运动中包含简单的运动 ?运动规律是客观的 ( 3 )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普遍属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 (了解)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是三维性 (了解)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理解)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是以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在时空中展开;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运动是度量时间空间的尺度。 物质运动的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其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物质运动的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和绝对的,其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对时空的观念也在发展,因而时空又是是相对的 六、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了解)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自然界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劳动中完善和形成了人的大脑和各种感官;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在劳动中锻炼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2.意识的本质(理解)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内容的源泉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龙”: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如果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形式则是庸俗唯物主义(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同时,他们认为意识也是一种物质,是大脑的分泌物,他否认意识的能动性——笛卡尔) (3)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意识的本质。 在社会性上;在独立性上;在创造性及其人类情感、非理性等上;在整体和局部功能关系上。 3.意识的作用(理解) 意识的作用是指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称能动作用,或叫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2)在意识作用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夸大意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贬低、否认意识的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主、客观相统一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正确途径 (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 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精神的力量,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解)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本原 (1)世界具有统一性; (2)世界统一于物质; (3)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2)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三讲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二个观点(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和现象) 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理解)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和整体性 (2)联系的普遍性(理解) (1)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是在与周围事物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 (2)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方面、部分; (4)反对形而上学“非此即彼”,树立“既此亦彼”的观点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只所不见 (3)联系的客观性 (理解)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尊重客观性,既不能人为割裂客观联系,又不能将主观臆断的强加在客观事物上 ?要具体认识、分析和把握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理解)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主要联系和非主要联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是: (1)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掌握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既要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偶然性。 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方法论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有利于认识世界.(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本质和现象 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第一, 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 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从人的认识方面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真象与假象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是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 整体和部分 1.含义:整体: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构成事物的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2.区别(1)内涵不同(2)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且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部分优化则整体功能加强,反之则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3.联系(1)二者不可分割(2)在性能状态上相互影响(3)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4.方法论(1)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5系统(了解)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系统论是对辩证法联系观点的丰富和发展。 6、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意义(掌握) ?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把相互区别的事物放到普遍联系中去认识,从中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地位. ?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其所见知其所不见 2(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1)发展涵义(理解)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掌握)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因为:第一,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第二,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了其中的消极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理解)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的特征。 ?事物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而只能发现、把握和利用规律 (4)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掌握)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世易时移 变法亦宜 病万变 药亦万变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一)事物的对立统一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理解) (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a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结、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有两种情况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居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b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离异、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理解) 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互联结: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4)同一性与斗争性方法论意义:a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要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b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其本质在于协调事务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由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引起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矛盾双方互相包含,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不平衡性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理解)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二者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其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 ?二者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理解) ?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注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注意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要“弹钢琴” 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 1.概念: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 (了解) 2.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根据。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这个问题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理解)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个性没共性的事物不存在。 第二,二者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二者的辩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 (1)矛盾分析的核心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质、量、度(掌握) 1.质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3)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是一事物通过与他事物的联系表现出来的质 (4)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 (5)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2.量 (1)量是事物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表现为事物的规模、范围、等级、层次、水平、速度等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 (2)量具有伸张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3)事物的量也是多样的。 (4)认识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 3.度 (1)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2)关节点是度两端的极限 (3)认识事物度的重要意义(理解) a.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正确准则; b.把握适度原则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过犹不及 (二)量变和质变(理解)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事物的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发展的渐进性。 有两种基本形式: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 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观点:激变论(认为不存在量变,事物总是从一个质态一下子就变为另一个质态 )和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发展的渐变,否认事物发展中的突变,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事物发展的质变;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性)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把远大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起来。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理解) (1)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护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2.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理解) (1)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理解) 第一,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4.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掌握) (1)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态度。 (2)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反对复古主义、虚无主义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内容: (理解)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来展现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上升运动。 a揭示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b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c在形式上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d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e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过程(理解) (1)事物发展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不是简单的循环 (2)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a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b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积极因素,抛弃了消极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具有的新内容c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理解) (1)新事物开始时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2)旧事物则比较强大,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3)新对旧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反复的曲折过程;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失败或暂时倒退。 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掌握) (1)普遍性 它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2)特殊性 ?否定形式上,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着不同否定形式 ?前进中的复归以及倒退、逆转,如返祖现象、复辟等 5.反对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理解) (1)循环论认为事物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 (2)直线论的观点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发展只有前进,没有迂回曲折,更不会倒退。 第四讲 实践 认识 真理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实践(理解)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包括a改造自然的活动和b改造社会的活动。 包含两种含义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 (二)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了解) (1)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2.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实践发展水平标志(理解) (1)能动地改造世界 (2)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理解) (1)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2)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3)实践是由低级到高级历史地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水平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 (三)实践的形式(理解) 1.物质生产实践——最早出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1)创造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是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以社会关系的研究、设计、控制和改革为基本内容,又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军事的等具体形式 (2)以社会关系为对象,把人与人的矛盾作为其要解决的矛盾 (3)阶级社会中,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具有阶级性 3.科学实验 (1)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观测和实验,也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和实验 (2)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特点 (3)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存在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人类积极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不仅形成了人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而使人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五)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 起来的现实基础。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列宁)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 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 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 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六)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 一定的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指各种工具手段及其运用操作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是认识和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2)实践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 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这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孤立的、个人的、日常活动,忽略了实践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纯主观精神活动,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2.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形成,是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一,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两种认识路线: (了解) 唯物主义: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过程——反映论 唯心主义:主观思维和感觉到客观事物的过程——先验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 (一)认识的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了解) (2)认识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征(理解) a在反映过程中头脑通过观念加工和改造对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b主体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改造世界的蓝图、计划、等,以指导自己的实践,达到自己的目的 (3)在人的认识中,反映和创造是不可分的(了解) A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不是直观的反映;创造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反映过程的创造。 B反映和创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接触客体,反映才可能发生;而创造性正是实践活动的需要,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由认识事物的现象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加工出抽象的概念、理论体系。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理解)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理解)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二种错误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按图索骥)和经验主义。 (4)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理解) 第一,必须占有全面的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这次飞跃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加工,是实现这次飞跃的途径。 2.从认识回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理解) (1)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A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正确性,转化过程就是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B 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即改造世界,如不回到实践就失去了意义 3.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的反复性(理解) 是指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由主体、客体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2)认识的无限性(理解) 是指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因为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3)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4.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掌握) (1)涵义:※具体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历史的统一,就是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2)现实意义 ?背离这一原则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 1.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1)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来源、动力、目的、标准)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有指导作用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要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理论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1)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a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b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c创新精 神,用科学理论作指导,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做出新贡献。 (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掌握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2)领导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丰富的过程。 (4)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目的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三、真理 1.真理及其客观性(理解)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3)反对主观主义真理观,特别是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即真理(唯心主义真理观,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把对个人有用当做真理标准,真理成了因人而异的东西)。(4)真理一元性 (5)真理具体性 (6)真理没有阶级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也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绝对真理。包含两个方面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能被推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有可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A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正确反映,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反映,因而是相对的。(任何真理真理都不能穷尽整个世界)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真理的发展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正统一。 (4)坚持真理必须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了解) (1)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不承认真理是发展的、绝对真理总是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的,结果使认识僵化,把理论变成僵化的教条,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绝对主义。 (2)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认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认为真理只是相对不同的人而言的,结果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存在,陷入了怀疑主义的错误。 是亦彼也 3.真理与谬误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真理和谬误又有统一性(理解) 第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第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超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体现了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实践特点:a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b具有直接现实性 ?逻辑证明。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重要补充。 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A.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B.难以直接实践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C.逻辑证明给实践以理论根据D.逻辑证明以实践标准为基础 价值标准 (2)实践标准的辩证性(掌握)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确定性)和相对性(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也称确定性,是指:第一,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的真理都包含有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内容。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某一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即使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殊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基本特点是 (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立足主体的利益、主体的价值需求来评价客体,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3)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制约、导向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a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b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5.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掌握) (1)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实践中,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则是实践最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价值与真理的辩证关系: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即按科学规律办事又满足人的需要;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3)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真实,崇尚理性。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6.坚持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统一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历史的统一,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 第五讲 社会本质及其基本结构 一、社会的本质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及联系(理解) 1、区别:(1)自然规律是作为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的,而人类社会的规律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表现出来。(2)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低级运动形式,自然规律是低级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最高级运动形式,社会规律是高级运动规律。 2、联系:(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不能离开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构成社会物质运动形态诸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 (1)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三,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社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四,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也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还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制约。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孟德斯鸠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 (1)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发展速度。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人口的构成和质量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因素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相反,人口因素还要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错误的。 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理解)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三)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掌握)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1)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各有其特点 2.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3.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 (1)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 (2)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是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性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和选择性。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制约着人们的活动,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一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主体自主选择。 (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和方式的选择。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历史唯物主义以实践的观点考察社会, 揭示了各种社会形式的共同本质, 得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科学结论。 1.它揭示了社会的起源(理解):社会完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创造了人, 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社会。 2.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都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能动 改造的实践过程。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 但又不是唯一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包含着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3.它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掌握):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 , 但又各有特点。自然 规律的实现元须人类参与。而社会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 , 其规律是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 表现为一种最终决定人类活动结果的力量。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理解) (1)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2)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主导因素。生产工具是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 )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中a提高人的素质和劳动效率b改善劳动工具c改善了人和劳动对象的关系?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理解)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3.社会经济结构的类型及功能 (1)社会经济结构有五种类型:原始公社的经济形态、奴隶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封建主占有制的经济形态、资本家占有制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形态。 (2)社会经济结构有两大功能: 其一是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 其二是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社会政治结构(理解) 1(社会政治结构即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包括国家宪法等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政党等组织设施。 2(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第一,它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第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具有强制作用。 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主要是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构成的,其中,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4.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2)国家的职能。国家具有重要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对外职能是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主要体现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敌入侵,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3)国体和政体。(国家的类型和形式。)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作用于国体,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辩正统一关系。 四、社会文化结构(社会观念结构) 1.社会文化结构(P138) (1)社会文化结构是由各种观念形态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连结方式 (2)社会意识构成表现在三方面 A主体上,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发展水平上,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C与经济基础关系上,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 (3)各种观念形态内容、形式和作用不同,相互交织、影响,其中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它决定着文化结构的本质特征。 2.文化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承载传承文明功能、认知功能、教化功能、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 3.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掌握)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第三,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1)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民社会交往的产物; (3)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 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解)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5.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要通过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来实现,正确发挥起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作用,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六讲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理解)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阻碍生产力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理解) (1)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两个方向:适应经济基础时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基础时阻碍和破坏经济基础的发展。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理解)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是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它的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况。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制约的。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这两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理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为人们提供了探究历史发展根源、说明复杂社会现象的钥匙。 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理解)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居于基础地位,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的动力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最终决定作用。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进步的首要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生产力标准的依据。 3.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的起源及其本质 (1)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聚和集中,逐渐产生了财产的私人占有。私有制的产生,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了解) (2)所谓阶级(理解)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表现阶级斗争就是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了解) 第一,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根本制度的质变过程中,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直接动力。 第二,阶级斗争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四、社会发展中的革命和改革 1.社会革命(理解)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 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其次,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理解) 2.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指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调整和变革。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2.科学技术的作用:a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b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4.科学技术使用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等因素。A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b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c在科学技术的使用中,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英雄史观及其产生的根源(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一切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英雄史观。这种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创造历史。英雄史观的基本形式有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尼采 英雄史观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1)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不能透过历史的现象看本质,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2)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3)从阶级根源看,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愿意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高祖本纪)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掌握)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掌握)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掌握) 3.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 4.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的作用。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是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又可以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1)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倡导者;(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指挥者和组织者;(3)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杰出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同样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第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产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二,杰出人物的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和阶级分析原则。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掌握)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哲学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和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第七讲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1.社会形态(了解)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级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 社会形态理论把由生产力最终决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前者主要是指生产关系,后者包括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精神文化关系等。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社会形态都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2.社会形态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理解) (1)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把握社会,了解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2)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3)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发展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都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过程。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了解)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的选择作用。 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的选择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三、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理解)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归纳起来说,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 也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离开了人所依赖的生产实践及其社会关系是无法理解的。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段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此应作全面的了解: (1)现实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以社会性同动物区别开来。 (理解)(人 能群,彼不能群——荀子) (2)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关系的总和。 (理解) (3)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理解)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理解) 四、人的价值(掌握) 1.价值是标志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及其程度。 2.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掌握) (1)人的自我价值,是作为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主体的个人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获取和享受,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是社会性的,它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 (3)人的价值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包含着个人的自我价值。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主要看他的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3.人的价值的实现(掌握) (1)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 (2)人的价值的实践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 (3)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五、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1)必然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必然是自由的限制,也是自由的根据。(了解) (2)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过程中的飞跃。 (了解) 2.人的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历史形态) (了解) (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阶段。(前资本主义时期) (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独立自由个性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某些个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也不等于个人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 (2)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又是统一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
/
本文档为【专接本政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