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2017-12-10 7页 doc 23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作者:杨晓明,顾苏熙,李明,余慧琴,丁祖泉,傅强,方秀统 王静杰,倪建强 [目的] 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上 进行初步应力统计分析,量化比较部分应力值。[方法] 对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特发性脊柱侧凸三 维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上直接进行相关测量,并选取若干应力点分析正常载 荷下的受力情况。[结果]侧凸段各椎体楔性变在顶椎区域最大,椎体各点应 力分布也呈现顶椎区...
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作者:杨晓明,顾苏熙,李明,余慧琴,丁祖泉,傅强,方秀统 王静杰,倪建强 [目的] 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上 进行初步应力统计分析,量化比较部分应力值。[方法] 对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特发性脊柱侧凸三 维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上直接进行相关测量,并选取若干应力点分析正常载 荷下的受力情况。[结果]侧凸段各椎体楔性变在顶椎区域最大,椎体各点应 力分布也呈现顶椎区域集中的现象,楔变和应力大小均呈现向端椎逐渐减小的 趋势。[结论]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脊柱侧凸各种条件下 的应力变化分析,为脊柱侧凸的相关生物力学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可能。 特发性脊柱侧凸; 有限元; 生物力学; Hueter-Volkmann原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tress analysis on established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one to compare the specific quantity of stress among every vertebra. [Method]Under the help of related softwares,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rom CT scan of a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 A number of points were chosen on the model. Stress analysis was done in normal loading.[Result]Vertebral wedging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showed significant regularity. The result was the largest in the apical region, and showed a gradual decrease to the end vertebral.[Conclusion]Relative biomechanical and clinical analysis can be easily conducted on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coliosis. It is possible to analyze diversity of stress on different conditions. Key words:idiopathic scoliosis; finite element; biomechanical; Hueter-Volkmann principle 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是合并有冠状面侧方弯曲以及矢状面、横 断面异常的三维畸形,其中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多见。虽然国内外众多 学者进行了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但其确切病因及进展机制仍不明确。众多文 献报道Hueter-Volkmann原理可能在脊柱侧凸进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2、4、5]。本研究就是利用建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对该法则进行 力学分析探讨。 1.1 一般资料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Lenke1AN),女,17岁。应用螺旋CT沿人体横断面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T6上缘到L1下缘(侧凸段),扫描层距为0.8 mm,共277层,数据以DICOM和BMP两种格式存盘。 1.2 研究方法 1.2.1 模型建立:利用获得的薄层断面资料进行二维图像的初步处理,将同一 张图片内属于不同椎体的部分分为不同图片保存,提取出单个椎体图像信息。 将处理后的每一椎体的图片导入Simpleware2.1软件,建立相应笛卡儿坐标系 生成每一椎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加入间盘结构后,得到侧凸段三维实体模型。 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8.0对所得模型表面打磨光滑,并将其表面拟合成 C1连续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最后,将模型导入ABAQUS 6.6软件,对椎体和椎间盘用三维10节点四面体结构实体单元C3D10M进行网格划分,对关节囊和韧带用三维桁架单元T3D2模拟,参考相关文献赋予各部分材料属性, 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表1)。 1.2.2 测量分析:在模型各椎体选取6个作用点,A、C点为矢状面椎体上下缘中点,B点为A、C两点连线中点,在每一作用点周围再选取6个点,以其平均值代表该点最终应力值(如图1)。模型L1椎体下表面固定,对T6上端进行垂直加载150 N,其结果应力云图如图2所示。同时,在实体椎体模型上分 别测量单个椎体凸侧最大宽度和凹侧最小宽度值 表1 模型各部材料特性及单元类型部位弹性模量泊松比单元类型椎体5 0000.3C3D10M后部结构3 5000.25C3D10M椎间盘520.45C3D10M髓核0.20.5C3D10M韧带100.45T3D2小关节囊100.45T3D2图 1椎体表面各点示意图 载荷条件下,有限元模型上各受力点所在处具体应力值如下(表2)。表中数值均为各点的平均值,以四舍五入统一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并分别以凸侧, 凹侧和平均值将表中数据转化为图表形式(图3~4)。表2 载荷下椎体各点应力值(MPa兆帕)ABC平均值凸侧凹侧凸侧凹侧凸侧凹侧凸侧凹侧 图4椎体凹侧各点应力值 椎体凸侧各点应力值在分布图上可以清晰发现T9处最大,总体上是向两端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但上下端椎处各点应力均较邻 近节段为高。在凹侧,应力分布基本也呈现出以T8、9为中心向两端递减,对于A点和C点,侧凸上段椎体应力普遍较下段高。同时还可以发现,B点应力值无论在凸侧还是凹侧都较其余两点要高数倍不等。图3中,凹侧平均应力值较凸侧高1~5倍。 通过实体模型测量获得椎体两侧高度值(表3),并将凹侧与凸侧高度取比值 后,结果绘制成图(图5)。图示中可以发现T8、9,即顶椎区域两侧比值较小, 亦呈现向两端比值趋于1。表3 各椎体两侧高度值(mm 毫米)]T6T7T8T9T10T11T12 凹侧 16.87615.25714.91216.69018.44820.18021.789凸侧 19.01717.69318.30720.41120.81921.61223.093凹/凸 0.8870.8620.8150.8170.8860.9340.944图5各椎体两侧高度比 生物力学因素在脊柱侧凸进展过程起主要作用,而椎体楔形改变则是青春期特 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重要原因[1、2],无论在影像学,还是在尸体标本上都 观察到椎体的上述改变[3、4]。Wever等[5]分别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和 侧凸尸体进行三维CT重建,清楚显示椎体楔形改变。随后,Stefan等[6]进行了30例侧凸患者共471个椎体实体测量,并设立了同等例数的正常人标本为 对照组,发现椎体楔变在顶椎表现最明显,且越靠近中立椎,楔变越小,楔变 主要在侧凸的凹侧,凸侧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发现得到了 很好的吻合。在对重建的实体椎体形态的观察中亦有类似结果,并且对椎体两 侧高度进行测量比较后发现椎体楔变在顶椎区域最明显,表现为凹侧与凸侧高 度比率最大,两侧高度差值也最大,并向端椎侧逐渐减小,至T12两侧基本等高。 Hueter-Volkmann原理[7]认为侧凸两侧应力不对称是引起椎体楔形改 变,并持续加重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脊柱侧凸的不断进展,即生长板压力增 加抑制椎体生长发育(Hueter),而压力减小则促进其生长(Volkmann)。对于侧凸进展的病理机制,学者们围绕生物力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Stokes等[1]在鼠尾椎体两侧分别给予撑开和加压,发现椎体生长的减慢或加速与应力 大小呈线性关系,验证了Hueter-Volkmann原理。Peter等[2]在随后的试验中也有类似发现,同样利用小鼠模型,分别在尾端第8和第10椎体经皮穿钢针,应用弹簧和固定环给予不对称加压,观察期间第9椎体变化情况,也得到了类 似的结果。二十多年前就有学者发现,侧凸患者两侧背部肌肉有不对称的肌电 图表现,成为脊柱两侧承载力不对称的重要组分,结合Hueter-Volkmann原理,使已经存在的椎体楔变加重,两者相互影响形成侧凸加重的恶性循环[8]。种种迹象表明椎体的不对称发育可能为侧凸进展最直接的原因,但一直没有相关 量化资料。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在不对称 应力的作用影响下,势必出现原有椎体楔变的加剧。理论上,凹侧应力应该较 凸侧要高,并且应力在顶椎区域应较为集中,向两端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椎 体的楔变程度也应呈现相似改变。研究显示,在顶椎区域(T8、9)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无论在凸侧还是凹侧均呈现应力值向端椎逐渐减小的趋势。 但在两侧端椎区域,椎体楔变程度并不相等,T6~8比T10~12变形程度要大,在应力测试中发现,上3个胸椎应力要高于下3个胸椎,推测应力的大小可能 与椎体楔变程度成正相关。研究中考虑到下端椎固定后应力可能集中影响整体 力学分析,所以将其舍弃未纳入分析,但还是发现,在研究的上下端椎(T6、T12)处应力较邻接节段高。作者认为,上下端椎为负载作用点,应力可能会产 生集中,导致该处载荷增大。在结果中还发现,椎体B点的应力明显集中,作者考虑椎体形态不规则可能为主要原因。椎体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周径向中心逐 渐减小,呈上下缘向中心的凹面结构,从而导致上下缘应力向中心凹面集中, 但其应力分布的总体趋势与其余两点相似。 本研究所用之有限元模型较以前模型有如下几方面的不同之处。在建模软件上, 该脊柱侧凸实体模型的建立综合了Simpleware、Geomagic两大软件各自实体建模功能的优点,使模型更加精确。在有限元网络划分上,有限元模型中韧带和 小关节囊用杆单元模拟,不仅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计算资源;也避免了大量畸形 结构的产生,使计算精度得以提高。在材料属性方面,未进行皮质骨和松质骨 的区分,而把椎体当作一个整体赋予材料参数,避免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 [9]。整个模型单元,共划分了173 837个单元,274 704个节点,远远超过以前所建立的脊柱模型的单元和节点数。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精确模拟 了脊柱侧凸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外观逼真,几何相 似性好。 Hueter-Volkmann原理中有关脊柱侧凸椎体两侧应力不对称和楔形变形,均在 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验证。三维有限元分析法为脊柱侧凸的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 供了相当的便利,不仅可以进行具体数值水平的研究,还可以对复杂情况进行 适当的简化模拟研究,相信对于今后侧凸本身、支具及内固定的应用等方面有 限元模型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 Stokes IAF, Spence H, Aronsson DD,et al. Mechanical modulation of vertebral body growth. Implications for scoliosis progression[J]. Spine,1996,21:1162-1167.[2] Peter LM, Lan AF, Stokes, et al. Progression of vertebral wedging in an asymmetrically loaded rat tail model[J]. Spine,1997,22:1292-1298.[3] Xiong B, Sevastik JA, Hedlund, et al. Radiographic changes at the coronal plane in early scoliosis[J]. Spine,1994,19:159-164.[4] Ronchetti PJ, Stokes IAF, Aronsson DD. Vertebral body and disc wedging in scoliosis[J]. Res Spinal Deform,1997,1:81-84.[5] Wever DJ, Veldhuizen AG,Klein JP, et al.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vertebral and rib deformities in structural scoliosis[J]. Eur Spine J,1999,8:252-260.[6] Stefan P, Hubert L, Wafa S,et al. Vertebral wedging characteristic changes in scoliotic spines[J]. Spine,2004,29:455-462.[7] Frank P,Castro J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bracing, and the Hueter-Volkmann principle [J].Spine J,2003:180-185.[8] Stokes IA.Analysis of symmetry of vertebral body loading consequent to lateral spinal curvature [J].Spine,1997,22:2495-2503.[9] 程立明,等.胸腰段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273-276.
/
本文档为【毕业论文-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