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_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_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2012-11-30 4页 pdf 157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2375

暂无简介

举报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_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第 26卷 第 1期 2010年 1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Journa l o f Guizhou Norm a l College ( Soc ia l Sc ience) Vo .l 26. No. 1 Jan. 2010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 ) )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李 林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香港新界 ) 摘要: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承英国政府和英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命来华, 客观上反映了 18世纪末英国 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_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第 26卷 第 1期 2010年 1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Journa l o f Guizhou Norm a l College ( Soc ia l Sc ience) Vo .l 26. No. 1 Jan. 2010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 ) )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李 林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香港新界 ) 摘要: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承英国政府和英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命来华, 客观上反映了 18世纪末英国 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这场特殊的外交较量,均以双方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外交虽败, 亦收获颇丰。导致使团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之争和领土要求,而是中英双方经济基础的不同所导致 的国家利益着眼点和对外政策的迥异, 以及双方在自我中心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维护朝贡体制和坚持主权外 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关键词: 马戛尔尼使团;失败 ;自我中心; 朝贡体制;主权外交; 对外政策 中图分类号: K249.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6983( 2010) 01- 0037- 04 Losing on the Sw ings and Gaining on the Roundabouts ) ) ) Reassessing the Results ofM 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Failure L iL in ( Departm ent o fH isto ry, Ch ineseUn ive rsity o fH ong Kong, H ong Kong) Abstrac t: In 1793, M acartney Em bassy v is ited China on com positem issions co- ass igned by the British govern- m ent and the Br itish East IndiaCom pany, w hich ob jec tive ly reflected the pressing dem ands o fB rita in to improve S ino - Br itish relations and expand tradew ith Ch ina fo r the sake of the developm ent of capita lism in the late 18th centu ry. Th is spec ial diplom atic contest took tw o sides 'fa ilure as a result. The B rita in obta ined considerab le harvests, a lbe it fa iled in term s of dip lom acy. Ne ithe r the controv ersy over cross- cultural etiquettes nor the territory requests cou ld re- a lly be accounted for the m issions 'fa ilure. A s am atte r of fact, the root causes leading to the unsuccessful negotiation w ere the fo llow ing: different fore ign po lic ies and d ifferent foc i on nationa l interests as a resu lt o f d ifferent econom ic bases, the con flicts between upho lding the tr ibu te system s and pursu ing the sovereignty d iplom acy der iv ing from the ir respectiv e se lf- centered conceptions. K ey words: TheM acartney Em bassy; Fa ilure; Self- centered; T r ibute Sy stem; Sovereign ty D ip lomacy; Fore ign Po lic ies 公元 1793年 (清乾隆五十八年 ), 英国国王乔治三 世 ( K ing George Ó , House o fH anover)以给乾隆补祝 80大 寿为名 ¹ ¹ ,派遣以马戛尔尼勋爵 ( Lo rd George M aca rtney) 为首的庞大外交使团携带大量展现英国科技水平的礼品 访华。使华期间, 马戛尔尼以各种方式向乾隆及其臣僚 提出了互派使节、开港通商、商定关税、割占岛屿等请求。 这些请求均遭清廷拒绝,使团 /没有完成政府所交付的任 何明确任务0, [1] 31败兴而归。对此事件, 中外学界多有论 及, 莫衷一是。笔者仅就此次遣使的结局的失败及其原 因提出拙见, 就教方家。 一 马戛尔尼使团此次受命访华,所肩负的外交使命是: 第一, 在外交上争取到与清廷平等的地位, 双方互派使 节; 第二,为英国商业打开中国大门, 扩大在华贸易, 获得 除广州之外的第二商站, 并要求割让一地供英人居住和 存放货物; 第三, 改善在广州的贸易状况, 使英商的生命 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护; 第四, 在新据点争取到治外法 权 º º。这显然反映了英国谋求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 )37) * ¹ º 收稿日期: 2009- 11- 15 作者简介:李林 ( 1986- ),男,彝族,贵州黔西人,香港中文大学 /比较与公众史学 0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哲学硕士 在读,主要研究兴趣为明清史、中华民国史。 清高宗乾隆 (爱新觉罗# 弘历 )出生于康熙五十年阴历八月十三日 ( 1711年 9月 25日 ) ,其 80寿辰应该在 1790年。本文所涉日期 以西历为主,若用阴历则特别注出。 具体使命和报告内容详见 [美 ]普利查德 ( E arlH. Prichard)编注: <英东印度公司与来华大使马卡特尼通讯录 >公文第一号、第三 号,载朱杰勤5中外关系史译丛6第 196- 221页;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4年。 贸易的要求。 由于此次使团费用全由东印度公司提供, 故使团又 得完成东印度公司委托的多项任务: 获得在广州以北各 港口的贸易特许权; 商定关税; 设法将茶叶带回印度领地 种植; 获取中国丝绸、棉布等手工业产品的情报; 在北京 安置传教士为其公司利益服务; 割让一地给英国商人、水 手居住等等 ¹ ¹。 尽管马戛尔尼使团是带着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的 复合使命来华, 但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政府使命, 对此, 国 务大臣邓达斯 ( H eney Dundas)和马戛尔尼都一致声称: /英王国政府的利益高于公司的商业利益。0 [ 2] 59分清政府 使命和公司使命, 对评价使团此行的成败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仔细, 使团使命还有显性、隐性之分。 所谓显性使命, 是指可以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公开提出, 通过谈判、协商来完成的使命,如互派使节、协定关税等; 而隐性使命则是暗地完成的, 如侦探军事实力、搜集经济 情报等。马戛尔尼此行, 不但要 /力图通过使团随员的出 色表现和展示英国的科学知识、技术成就, 尽可能留给中 国人良好的印象。他同样也要获得可能有关中国的所有 信息, 不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还包括军事、人才、文化和 社会的信息, 以及中国与俄国及其它国家之间关系的信 息。0 [1] 30此次遣使动因复杂、任务明细。 马戛尔尼使团此行既非真为祝寿而来, 因此他们除 了向乾隆皇帝呈递英王乔治三世的国书、提出改善中英 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外, 还千方百计见缝插针 ,以 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向乾隆及其臣僚陈其所请, 但其请求 的绝大部分都被或严厉、或委婉的方式拒绝。 乾隆皇帝于 1793年 10月 3日对英王国书进行了书 面答复。在这道被史家反复引证的诏令中, 乾隆除对远 在重洋的英王乔治三世此番 /遣使来庭、倾心向化、叩祝 万寿、备进方物0表示嘉许, 对英王特使加恩优待赏赐外, 对国书中提出双方互派使节的请求提出了五点驳斥理 由, 大意即是所请与天朝体制不符, 且此举于双方均无 益 º º。马戛尔尼接到此诏书, 感到事态严重 ) ) ) 可能还未 及真正进入实质性谈判就要被逐离北京。于是, 他当日 在病中又致书乾隆, 提出在舟山、宁波、天津通商、在北京 设洋行、于珠山附近划一港、调整税率等六点书面请求。 乾隆在 10月 7日再次降旨,将六条请求逐一驳回 » »。 马戛尔尼使团离京的日后行程中, 有奉钦命的大学 士松筠和两广总督长麟先后陪同。在这一行程中, 马戛 尔尼向松筠了解到了清廷当下税收加重的缘由, 并两次 向长麟提交了改善广州贸易状况的请求¼¼ ,长麟对此作了 /承诺0。但后来的事实表明, 这些 /承诺0并没有兑现。 马戛尔尼不知道, 在这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国家里 ,政 策的根本性改变必须经皇帝批准, 并非靠与少数地方官 员搞好关系就能实现。他更没有意识到, /这些统辖一方 的大员极少会久留于任何一个职位上, 一个新任官员更 有可能舍弃其前任的政策而非继续施行。0 [ 1]31 二 马戛尔尼此行,虽然在在外交上失败, 但也并非空手 而归, 使团有以下收获: 首先, 通过这次航行, 英国人更加熟练和准确地掌握 了从英伦三岛横渡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经太平洋、印度洋 返回的航线; 航行中对沿途的风土人情、岩石地貌、经纬 度数、温度海潮、风向洋流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测量和 记录, 对以往航海记录上的失误作了修正, 从中得到许多 有价值的航海资料和科研标本; 使团此行留下了在舟山 群岛以北中国黄海、渤海的航行记录, 填补了以往欧洲的 航海资料中的空白。 其次, 使团来时被破例允准从海路自天津登陆, 回程 则由陆路沿大运河南下, 此行搜集到大量有关中国的政 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情报。包括中国的山川地貌、河流 海域、物种植被、风土人情、军事驻防、对外政策、生产模 式、社会结构、刑罚、官僚体制等等。这使得欧洲人 对中国的认识更趋深刻、全面和真实, 这对后来发动侵华 战争作用不小。 最后, 使团此行,把中国特产的茶、桑、漆的树苗及种 植技术带回了英国。尤其是茶叶被带回印度广泛种植 后, 给中国茶叶出口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由于茶叶在 印度和锡兰 (今斯里兰卡 )的广泛种植、大量出口, 到 / 1905年, 英国征收入口茶税共计 800余万镑, 其中印度 茶占 60% , 锡兰茶占 32% ,中国茶仅占 4%。昔日产茶母 国, 仅仅经过一个多世纪, 在世界上竟变得无立足之地 了。0 [3] 170使团此行使英国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使团虽然没有完成政府所交付的四项使命, 但马戛 尔尼在 1793年 12月 23日给东印度公司的报告中, 对使 团此行的收获和作用却很是乐观。在报告中,他提到了在华 所受的隆重礼遇,认为改善英国与清廷的关系和广州贸易状 况是大有希望的。除此之外,他在多方搜集了中国手工业产 品情报和考察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后,展望了英国绒布、钟 表、玻璃等商品在华的广阔市场前景。这份报告是马戛尔尼 在广州时完成的,当时两广总督长麟的承诺和一些行动给了 他一种充满希望的错觉。虽然英国的这次遣使行动从总体 上来说是失败了,但并非是一败涂地,而是 /一次颇有收获的 失败。0 [4]237- 238可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0。 但是, 英国外交的失败 /并不意味着大清外交的胜 利。0 [5] 25乾隆皇帝想让初次 /观觐上国0的 /远方夷人0慑 服于大清帝国的礼仪威严和强大富庶。但马戛尔尼的到 来, 反而向传统的朝贡体制和跪叩礼仪发起了挑战并取 得成功 ) ) ) 他没有向乾隆行三跪九叩礼, 并通过自己及 随员的表现向中国人表明了 /英国人也不是彻头彻尾的 蛮夷之辈0。[ 6] 1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大清盛世之下潜藏 )38) ¹ º » ¼ 见 [美 ]马士 (H osea B. M orse)著,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组译: 5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 1635- 1834年 6第二卷;广州:中山大学 出版社, 1991年。 诏令见5清实录# 高宗实录 6卷一四三五,第 184- 185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 有关马戛尔尼的请求和乾隆皇帝的回绝,详见 J. L. Cranm er- Byng. An Em bassy to Ch ina: B eing the Jou rnal Kep t by Lord M acartney during H is Em bassy to the Em peror Ch. ien - lung 1793- 1794. p150 . London: Longm an s, 1962。诏令全文见5清实录# 高宗实录 6卷一 四二三,第 185- 188页。另外,马戛尔尼并未以书面方式提出在京传教的请求,但乾隆的诏令中却有禁止在京传教一条。关于这个 问题,黄兴涛在 <马戛尔尼使华与传教士及传教问题 >一文的解释颇能让人信服,见5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6第 358 - 37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具体条文见前揭5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 1635- 1834年 6第二卷第 567- 568页,附录十一。 的危机: /大清帝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头等战舰, 它在过 去的 150年里没有沉没,是因为船上有几名能干警觉的指 挥官。它那庞大的驱壳让邻国见了害怕, 但如果掌舵者 是个无能之辈, 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0 [ 1] 236对于 清军士兵的作战能力, 马戛尔尼也表示怀疑: /此种宽衣 大袖之兵, 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兵器又不过刀、枪、 弓、矢之属。一旦不幸, 洋兵长驱而来, 此辈果能抵抗与 否? 0 [7] 215而且,他还作出了一个后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应验了的预言:可以用半打舷炮将虎门摧毁。乾隆千 方百计想示己所长, 不想弄巧成拙而露己之短。从长远 看来, 乾隆的失败远不止是示威的失败, 更是 /认知的失 败, 应对挑战的失败。0 [ 1] 38因此,在这场外交较量中, 从形 式上看, 没有胜者,中英双方都失败了; 但从实质上分析, 英国胜了, 因为他们看到了大清盛世之下的危机, 而中国 依然对西方世界、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三 关于遣使失败的缘由, 论之甚多, 或是乾隆的盲目自 大、鼠目寸光,或是英方的觊觎之心、不良企图,或是一些 偶然性因素 ,或是礼仪之争。笔者则试图着重从双方经 济基础入手, 分析由此导致的双方在国家利益着眼点和 对外政策上的不同,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双方文化心 理上的冲突, 兼考虑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探讨此次英国 遣使行动失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而言, 传统中国因一度创造过高度繁荣的 农业文明, 而衍生出了一种 /根深蒂固的 -中国中心论 . , 她作为东亚文明古老中心的悠久历史, 使其民众对所有 域外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0 [ 8]258这种相对 /繁 荣的文明0以及由此形成的 /优越感0,使得中国的统治者 所能理解的 /外交0就是君临天下、万邦来效的 /朝贡关 系0。在这种关系下,国与国之间并无主权平等可言。而 且乾隆时期盛世的繁华暂时掩盖了潜藏的危机, 使大清 的统治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经历翻天 覆地的变化和自己即将面临的严峻挑战,仍然以 /中国中 心论0衍生的 /朝贡关系0原则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这就难怪乾隆在给马戛尔尼的回复中说出了 /天朝物产 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0 [ 9] 185这样自 大的话语。 对外贸易对有着较高农业文明基础的大清帝国而 言, 的确无关轻重, 难怪使团副使兼秘书斯当东 ( Georg e Stanton)认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市场上对欧 洲商品确是不大需要。0 [ 10] 7/中国将自己视为 ) ) ) 事实上 也如此 ) ) ) 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0 [ 8] 263因此, 马戛尔尼使团要想与这样一个国家达成关于商务、贸易 的若干, 无疑困难重重。 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 都是以其国家利益最大化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0 [11]278- 279。而对外政策的现实选择,又 要取决于其决策层对国家 /当前利益0和 /长远利益0的考 量。清廷由于缺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加上被 /康乾盛 世0的表象所迷惑, 使其决策层认为维持现状、巩固满人 /家天下0才关乎 /国本 0。且 /清政府很恐惧人民和外国 商人的直接交往, 因为这也许会带进异端思想,加强人民 的反抗意识和反抗行动。0 [ 12] 33故而 /对外贸易 0非但不 是 /国本0, 反而可能造成动乱, 危及自身。而此时的英 国, 古典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加上工业 革命的推动, 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而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必 然将 /海外贸易0和 /市场 0视为关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 /国本0。中英双方对国家利益根本不同的着眼点, 就导 致了各自对外政策的迥异, 这就是在这次外交中双方不 能达成一致的深层原因。明白了这一点, 就不难理解马 戛尔尼的困惑: /这个待他如此慷慨和礼遇的国家, 对他 此行的目的却置若罔闻。0 [ 13] 188 在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孕育中, /大约自一七七〇年至一八三〇年六十年间, 欧洲中心论 成为思想潮流, ,一七九二年第一次英国访华的外交使 节正好代表了欧洲中心优越感。0 [ 14] 1- 17另外,欧洲大致在 1648年 /三十年战争 0结束后, 国家主权平等观念被普遍 接受, 并逐渐成为了国际外交的准则。马戛尔尼此行,就 是以欧洲通行的这种外交思维为其行动指导的。他自以 为主权外交和商贸互利的原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殊不 知此时的中国,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缺乏国际 生活的经验, 因而未能发展出以国际社会的存在和以主 权平等的原则为基础的外交制度。0 [ 15] 102这样, 英方用于 指导此次遣使的 /主权外交原则 0, 就不可避免地与清朝 所要维护的 /朝贡原则0发生冲突, 从而影响双方正常外 交关系的建立。 由于双方的自我中心, 加上中英之间相距太远而导 致的双方了解不够, 又加大了此次外交的难度。中方以 /天朝上国0自居, 对英国了解太少, 这自不待言。其时之 欧洲, 对中国的了解同样不够。当时欧洲人主要通过三 种途径了解中国: 一是通过派往中国的耶稣会士寄回欧 洲的信札; 二是根据来广州的欧洲船员和商人的描述;三 是靠来华的欧洲使节、商人和传教士留下的记录。但通 过上述途径形成的 /中国印象0, 都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因为传教士在华的行动和通讯受到清廷的严密监视, 因 此在他们的信札中不可能过多涉及清朝统治的阴暗面; 同时, 为了让罗马教廷支持他们在华传教, 故他们的信中 对中国也不少溢美之辞。来华贸易的欧洲商人, 清廷对 他们的居住时限和地点都控制很严, 他们在短暂的时间 和有限的空间里忙于商务, 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对中国 社会作详细考察。清朝制定有 /使节在京勾留不超过四 十日0的规定,且外使自进入中国起, 一切行程俱由中方 安排, 因此使节们提供的信息也很有限。由于双方互不 了解, 彼此的隔阂和猜忌就不可避免, 这就大大降低了本 来就很低的成功率。 四 专制君主乾隆和全权特使马戛尔尼 , 是此次交往中 有很大决策权的双方当事人。作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两 个主角, 他们的个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接 触的失败。 乾隆是个守成之君,他熟谙中国传统文化,但不像其 祖父康熙皇帝那样对西方科技知识有浓厚兴趣。晚年的 乾隆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已臻极至、国富民强, 以 /十全 老人0自居,并以为只要以宽猛相济、无过不及的中庸之 道去统驭帝国、怀柔远人, 满人的江山便可长治久安。这 些思想, 在他 9月 14日初次接见使团后所作的诗中一览 无余。 博都雅昔修职贡,英咭唎今效荩诚。 竖亥横章输近步,祖功宗德逮遥瀛。 视如常却心嘉笃,不贵异听物诩精。 怀远薄来而厚往,衷深保泰以持盈。[ 16] 乾隆很满意英咭唎的 /倾心向化之诚0,对英方精心 挑选的意在展现其科技水平的礼品却毫无兴趣。以致于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发现那些东西还是原封 不动地放在库房里。 )39) 尽管马戛尔尼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 但由于他是带 着欧洲人的外交思维和准则来华开展外交工作的, 这显 然有悖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半年多的观察和体验, 他在离开中国之际才省悟到: /没有什么事比用欧洲准则 来评判中国更荒谬了。0 [ 1] 219然而,为时已晚。 乾隆皇帝和马戛尔尼的个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这次接触的失败, 但不能将失败的责任全归到他们的 头上。 /像中英这样两个遥远、隔离、互相生疏的主权大 国, 一下子不可能就重要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达成协议 ,甚 至对话也难于开始。0 [ 17] 430 此外, 一些偶然因素也使得清政府对英国没有好感, 比如: 清政府怀疑英国帮助廓尔喀 (尼泊尔 )在西藏发动 叛乱; 法国革命的消息通过传教士的书信往来传到北京 后, 让清政府认为这些西洋人不可理喻;以及一些心怀敌 意的葡萄牙传教士谗构其间, 散布对英国不利的言论等 等。这些偶然性因素虽然不是导致使团这次行动失败的 主要原因, 但推波助澜所起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五 表面看来, 乾隆对马戛尔尼拒行三跪九叩之礼 /深为 不惬0,接着就回绝了他的各项请求。其实, 礼仪之争只 是表层的形式问题, 并未直接涉及到外交的核心问题 :国 家利益。清朝既定的对外政策是封闭和排外的, 而 /盛清 诸帝的政策, 有他的延续性和一贯性。0 [ 18]109因此, 即便马 戛尔尼给乾隆双膝下跪, 也于事无补。乾隆仍然会基于 一以贯之的对外政策拒绝使团的请求, 特使拒行三跪九 叩之礼只是乾隆拒绝英方请求的一个籍口而已。就在马 戛尔尼离华的同一年, 在巴达维亚 (今印尼首都雅加达 ) 的荷兰人也遣使来华, 该使团按清廷的要求行了三跪九 叩之礼, 但除了赏赐物品外, 荷兰人也没有得到任何好 处。这就说明: 跪与不跪,结局都一样。 此次交往中英方曾提出领土要求, 即希望在珠山附 近割占一岛及广州附近划出一地, 给英商居住、存放货 物, 这种请求的确关涉中国领土主权。 /试问乾隆皇帝如 果以-欧洲人 .发明的对等原则, 向英方提出把泰晤士河 口某个海岛割让给中国的话, 马戛尔尼将何以对答 呢? 0 [19] 398但也不能就此认为遣使失败是英方无理的领土 要求所致。实际上, 只要认真研究 10月 3日前乾隆所下 的关于接待使团的一系列诏书就会发现, 他自始至终根 本没打算要答应使团的什么请求。马戛尔尼是在 10月 3 日收到第一道诏书后才提出领土要求的, 而乾隆在 9月 23日写好的给乔治三世的回复中就拒绝了其国书中关于 互派使节的请求。并在 9月 23日译出乔治三世的国书, 知道有驻使的请求后 ,为防止使团会另有所请,随即给长 麟等下诏: /伊等如有干请, 即当词严义正, 严加驳 斥。0 [9] 182显然, 乾隆是在未知使团有领土要求之前, 就决 定拒绝使团的所有请求。 马戛尔尼使团身负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 命前来, 从政府使命和显性使命的完成情况来看, 此次出 使是失败的。但从其隐性使命的完成情况及其后对英国 的作用来看, 马戛尔尼此行的收获甚丰, 可谓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0。其中的礼仪之争和领土要求都不是这次外 交失败的主要原因, 乾隆皇帝和马戛尔尼的个人因素 ,以 及其它一些偶然事件也只起了辅助性的 /催化作用0。此 次接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中英双方经济基础和现实境 况的不同而导致国家利益着眼点和对外政策的迥异, 以 及双方在自我中心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维护朝贡体制和坚 持主权外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拙文系笔者 2007年贵州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之一 部分。是文之成, 端赖马先彦教授、申满秀教授、齐康教 授等诸师悉心指导,更蒙香港大学陈宇山博士惠赠材料, 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 1] J. L. C ranm er- Byng. An Embassy to Ch ina: Be ing the Jou rnal Kept by Lo rd M aca rtney during H is Em bassy to the Em pe ror Ch. ien- lung 1793- 1794 [M ]. London: Longm ans, 1962. [ 2] [美 ] J. H.何伟亚. 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礼 仪冲突 [M ]. 邓常春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 3]萧致治, 徐方平. 中英通使前的茶叶贸易 ( 1615 - 1792) ) ) ) 写于马戛尔尼使华二百周年之际 [ C] / /张 芝联. 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 4]朱雍. 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 ) ) ) 十八世纪的外交与 中国命运 [M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 5]萧功秦. 儒家文化的困境 ) ) ) 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 化碰撞 [M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 H ar ley Fa rnswo rth M acNa ir. M odern Ch inese H istory: Se lected Read ing s[M ] . Ta ipe:i The Comm erc ia l P ress, 1962. [ 7] [英 ]马戛尔尼.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M ]. 刘半农 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 8] Fa irbank John K, Re ischaverEdw in O. Ch ina: T rad ition and T ransform a tion [ M ]. Rev. ed. Boston: H arva rd U- n iversity Press, 1989. [ 9]清实录# 高宗实录 (卷一四三五 ) [ Z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6. [ 10] [英 ]乔治# 斯当东.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M ]. 叶笃 义译. 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94. [ 11]张勇. 论丘吉尔的巴尔干战略 [ J] . 广西社会科学 (哲社版 ). 2006, ( 5) . [ 12]林健. 洪仁辉案 ) ) ) 兼论乾隆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 C] /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清史研究集 (第六 辑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 13] Bamber Gasco igne. The Dynasties o f Ch ina: A H istory [M ]. N ew York: CaRRo l&l G ra f Publishers, 2003. [ 14] [美 ]夏伯嘉 . 从天儒合一到东西分歧 ) ) ) 欧洲中国 观的演变 [ J].新史学, 2003, 12( 3). [ 15]王曾才. 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 [ C] / /中国近 代现代史论集 (第七编 ).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5. [ 16] 5清实录# 高宗实录6 (卷一四三四 ) [ Z] .北京 :中华 书局, 1986. [ 17]戴逸. 乾隆及其时代 [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1992. [ 18]庄吉发.清史论丛 (十三 ) [ M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2004. [ 19]戴逸.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政治卷 [M ] .沈阳 :辽海 出版社, 1999. [责任编辑:林 静 ] )40)
/
本文档为【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_ 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