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

2012-11-29 20页 ppt 106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6320

暂无简介

举报
能量代谢与体温null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null机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来源 以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所蕴藏的化学能为主,但这三大能源物质在人体内供能的作用有不同:糖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能源物质在体内最主要的贮存形式,蛋白质仅在长期饥饿,极度消耗时才分解供能。 null去路 能量物质在体内经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其中50%以上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余下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需要时,再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nul...
能量代谢与体温
null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null机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来源 以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所蕴藏的化学能为主,但这三大能源物质在人体内供能的作用有不同:糖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能源物质在体内最主要的贮存形式,蛋白质仅在长期饥饿,极度消耗时才分解供能。 null去路 能量物质在体内经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其中50%以上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余下的能量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需要时,再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null体内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有ATP、CP等。机体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利用食物的能量来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其所需的能量都由ATP分解释放。ATP广泛存在于人体一切细胞内,为机体直接供能者和重要贮能物质。CP由肌酸和磷酸合成,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扩大能量存贮(当ATP消耗时,CP中的能量作用ADP,生成ATP补充其消耗)也称为ATP贮存库。null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和相关概念 1.测定方法 2.概念 食物的热价: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所释放的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热价: 食物的氧热价: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升氧气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和氧耗量的比值。呼吸商能够反映机体中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比例。null最简单法 利用普通混合膳食呼吸商0.82计算,其对应的氧热价为20.1878Kj/L,最后用20.1878×耗氧量=产生热量。 4.能量代谢的衡量单位 以体面积为标准。null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明显的因素,肌肉活动加强程度与耗氧量成正比例关系。 2.精神活动 肌紧张加强和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指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其中蛋白质食物最明显。 4.环境温度 室温20℃—30℃时能量代谢率最稳定。null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 指人体在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是最稳定的状态。null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其单位是Kj/m2·h,其正常变动范围±10%—±15%,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等。研究基础代谢率对诊断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帮助。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 (一)、表层温度和深层温度 皮肤温度:机体表层的最外层,既皮肤的温度。 额部 > 躯干 > 手 > 足 体温:指深层温度的平均值。 腋下温度 < 口腔温度 < 直肠温度 36.0 – 37.4 36.7 - 37.7 36.9 – 37.9(二)、体温的正常变动(二)、体温的正常变动1、昼夜波动:昼夜节律、日周期 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女性高于男性0.3摄氏度 女性的月周期 -- 月经后期体温升高。 3、年龄 小儿体温高且不稳定,老年人体温低。 4、肌肉活动 剧烈的肌肉活动使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5、其他:情绪、进食、环境温度等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 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内脏器官(肝脏) 运动时,肌肉,90% 产热形式: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神经调节:交感神经(二)、散热(二)、散热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其次有呼吸、尿和粪便。 1、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 --- 物理散热 辐射:由机体发散的热射线。约占安静时总散热量的60%。 影响因素:皮肤温度与环境气温的温度差、有效辐射面积。 传导:体热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的物体。约占3%。 传导散热的多少与与之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有关。 null对流:一种特殊的传导散热。约占12%。 对流散热量受风速的影响极大。 皮肤温度的调节: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的血流量 从而改变皮肤温度,控制物理散热的多少。 皮肤血液循环的特点是血流量可以大范围的变化。 物理散热的多少与皮肤温度及相关的温度差有关。 2、蒸发散热2、蒸发散热(1)不感蒸发:指体液中的水分直接渗透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而蒸发,并不为人们察觉,持续进行的一种散热途径。 每天1000ml,皮肤600 - 800ml,呼吸道200 - 400ml。 (2)发汗: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是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的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途径。 小汗腺:皮肤上的细长管状腺。 分布: 手掌、足底 > 额、手背 > 四肢 > 躯干 能力: 手掌、足底 < 额、手背 < 四肢 < 躯干 汗液:水分 99%,固体成分主要是 NaCl。为汗腺主动分泌。null调节: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汗腺受胆碱能交感神经支配。 适宜刺激为皮肤和下丘脑的温度,也称为温热性发汗。 影响发汗的因素:参与发汗的汗腺数目和发汗强度;劳动或运动强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风速。 精神性发汗:由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而引起的发汗。 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的生物控制系统调定点+-体温调节中枢产热过程散热过程温度感受器体核温度干扰体温(一)、温度感受器(一)、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 存在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 对温度的水平和变化速度都敏感。 null2、中枢温度感受器 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 存在部位:主要在下丘脑的PO/AH区。也存于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之中。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接受皮肤和其他部位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温度信息,温度敏感神经元也感受所在部位的温度信息。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也受致热原、单胺类物质以及各种多肽的影响。 (二)、体温调节中枢(二)、体温调节中枢部位:下丘脑的POAH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根据:被破坏时产散热消失;温度信息汇聚于此; 整合型式与整体反应型式相类似;对致热原或单胺 的反应与整体的反应类似。 调定点:POAH区中的起到恒温器设定值作用的结构 或功能。
/
本文档为【能量代谢与体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