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飞夺泸定桥

2017-10-19 10页 doc 64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 1、学会15个生字,能够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抓住课题设计问题,从而读懂课文,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掌握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详写”的意义。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先通读全文,抓住四要素,概括文章主要记叙1935年5月,为了北上抗日,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再抓 住课题设计问题: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么样飞夺泸定桥,“飞夺”的结果如何?边读边想,从而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我们不仅理解 了课文的内容,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而且能够发现这篇课文是...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1、学会15个生字,能够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抓住课题设计问题,从而读懂课文,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掌握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详写”的意义。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先通读全文,抓住四要素,概括文章主要记叙1935年5月,为了北上抗日,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再抓 住课题设计问题: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么样飞夺泸定桥,“飞夺”的结果如何?边读边想,从而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我们不仅理解 了课文的内容,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而且能够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事 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叙的,重点描写了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提前抵达并 英勇地夺下泸定桥的两个场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自学生字的过程中,除了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外,还应查阅字典,理解 字义。这样,才能消灭错别字。譬如:“妄”:示不合实际,不近情理。“诡”:表示狡诈虚伪。“钧”:表示古代的重量单位,30斤为一钧。 至于生字新词的理解,有的可以查阅词典: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 生命危险;有的可以从字面上猜测:震耳欲聋:震得耳朵要聋了,形容声音 很大;有的可以结合课文理解,如:浩浩荡荡:本课指队伍雄壮,气势大。 1、 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首先,查阅词典,结合课文理解“关键”是指对夺取泸定桥战斗胜利起着 决定性作用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指抢在敌人前头到达泸定桥。为什 么?因为敌人已有两个团的兵力把守在泸定桥旁,现在又有两个旅的援兵向 泸定桥行进,而我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如果我军不能提前抵达泸定桥的话,那么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就难以夺 下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所以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2、 作者为什么着重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这两方 面内容? 首先,默读课文2-5节,得知抢在敌人前头到达泸定桥只剩下20多小 时,红军战士却要行军120公里路程,可谓“时间紧、路途遥远”。这120公 里的路程并非平坦,要冒雨摸黑,翻山越岭,沿途还要阻击敌人,十分艰险。 红军凭着坚定的信念、勇敢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出色地完 成了任务。接着,默读课文6-8小节,从描写中,我们知道泸定桥居地险要, 加上敌人已把桥面的木板抽掉,只剩下几条铁索,真是天险难越。何况河对 岸还有敌人重兵把守,更是插翅难飞,然而,红军战士奋不顾身地夺下了泸 定桥。这时,我们自然地对红军战士那种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产生敬 佩之情。这就是作者着重描写这两方面内容的意图所在,使我们深深地感到 “飞夺”二字的深刻含义,它起着烘托主人翁品质的作用。 这篇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 神,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应把握“崇敬”“颂扬”的基调。夺取泸定桥是一个壮举, 整个过程紧张激烈。朗读的节奏应该急促、高亢。红军行军途中时间紧迫, 路程艰险,要读出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要表现出 紧迫感;激战的场景,要读得紧张有气势,节奏稍快。这样,通过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我们就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好地体会红军战士战无不胜, 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1、长征:中央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冲破了敌人层层封锁,爬雪山过草地,纵横十一个 省区,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吴起镇。历时一年时间,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2、大渡河:在四川省西部,发源于青海,四川边境的果洛山,全长900多千米,在四川乐山县流入岷江。 3、泸定桥:泸定桥座落在甘孜洲泸定县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建成于1706年,“泸定桥”三字由康熙皇帝御笔题写,并立御碑于桥头。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 闻名中外。这座名桥现已修葺一新,并成为旅游胜地。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 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 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由团长王开湘、政治 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 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 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 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经激战,红军占领 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 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 图。 师:我了解一下,先不说总起和总结,只说中间那五个“困难”和五个“克服” 记住没有?嗯,记住了。那么所以不敢举手是因为不知道总起说什么,总结 说什么,是不是?那咱们就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心里好有个主意。你 打算总起什么内容? 生:我打算总起答题的开头。 师:我听不明白你要怎么总起——你这么说吧,用什么来做总起句? 生:用这五个困难和五个克服的总结。 师:总结?说得不明确。(指另一学生)你说说。 生:我是把文章第四段的开头缩短一下用来做总起。 师:嗯。谁还有别的主意? 生:我先交待红军战士遇到困难,再说他们克服困难。 师:那就不知道你具体该怎样说了。总起句有困难,咱们就先来说说总 结该总结什么吧? 生:总结红军到达了泸定桥。 师:好,把敌人抛在后面到达了泸定桥。也就是要以这件事的结果做总 结。是这个意思吗?好。你呢? 生:我打算用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来做总结。 师:他打算做个有思想性的总结,行不行? 生:行。 师:更好。总结我们按他这个。你们再回过头来拿刚才那个同学打算做 总结的,这件事情的结果,当总起行不行?一上来我先说和敌人赛跑的最后 结果是什么,然后再回过头来,分开说遇上了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行不 行? 生:行。 师:最后总结红军战士的精神。这回再组织一下语言。(学生准备发言, 一学生举手) 生:红四团的战士们在29日清晨终于赶到了泸定桥。在路上,他们一 直没有顾得上吃饭,然而他们仍然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克服了这个困难,把 饥饿和疲劳抛在了一边。路上,他们又遇到了大雨,身上被淋得湿透了,他 们仍然冒雨摸黑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向泸定桥 方面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我军将计就计,也点起火把,跟敌人隔岸 赛跑。敌人发现了我们,嘶哑着嗓音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军战士机智地回答:“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愚蠢的敌人并不疑心。后来雨越下越 大,两边的火把都被浇灭了。敌人无法再行进只得停下来宿营,我军克服了 这些困难,摸黑冒雨,继续前进,终于按时赶到了泸定桥。红军战士这种不 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嗯,说得不错。特别是他涉及了课文以外的内容,自己又用了好多 词,而且用得很合适,谁能举个例子?你觉得他刚才哪个词用得好? 生:他用了“将计就计”。 师:对,这个词用得好。 生:他形容敌人用了“愚蠢”。 师:对,愚蠢用在敌人身上很合适。 生:“逼得敌人无法前进”。 师:好。 生:我军战士“机智”地回答。 师:好,“机智”用得好。还有什么? 生:我军和敌人“隔岸赛跑”。 师:“隔岸赛跑”这四个字的概括性多好!把在什么地方,各自的方位, 在干什么,都说出来了。还有什么? 生:“终于按时赶到了泸定桥。” 师:这可不是个优点而是个缺点。你想想为什么?请坐。 生:还有敌人“嘶哑”地喊。“嘶哑”用得好。 师:对。这些词都用得不错。刚才我为什么说他讲的“终于按时赶到泸定桥”是个缺点? 生:因为开头总起句中就说了“我军赶到了泸定桥”,后面就不应该说了。 师:对。因为他用行军的结果做了总起句。这儿再说一次就是什么呀? 生:重复。 师:(对刚才发言的同学)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师:下面我再提个问题,刚才上课时有个同学提问:怎么大雨把火把浇 灭,敌人不能走了,我们却能继续前进?(指原提问学生)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敌人既愚蠢,又没有我军的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被大雨一浇 就没有力量再走了;而我军有战胜敌人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仍然冒雨 前进。 师:对,进步了。开头不明白,现在弄明白了。刚才还有一个同学问, 敌人那样狡猾,怎么这边一说:“我们是遇到红军撤下来的。”他们就相信了呢?(指原提问学生)我刚才说狡猾后边还有一个词呢。你现在能不能回答? 为什么敌人就相信了? 生:因为敌人很“愚蠢”。 师:对。请坐。这一段还有什么问题吗?那个奔(bēn)或是奔(bèn)的问题,咱们下去再研究,回去再查查其它的词典,有机会咱们再一块商量 这个问题。下面大家翻过书来,看第六自然段。简单地说,这段又写起什么 来了? 生:泸定桥。 师:又写起这个天险来了。下面你们自己读这一段。读的时候注意:一、 能不能从这一段里发现什么?二、从这一段里你能学到什么?或者你感兴趣 的是什么?下面边想这两个问题边默读。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慧眼:能够发现 问题,知道从文章中能够吸收什么营养。(生读课文) 师:好,大家坐起来。虽然有的同学还没有举手,但是从大家的面部表 情可以看出,就是没有发现问题也真动了脑子了。谁来讲一讲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第六自然段也写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详细写了第一自 然中的概括地写的那三个问题。 师:哎呀,真好!听清了吗?你再说一遍。这个问题发现得真好! 生:第六自然段也是写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详细写了第一个自然 段中的三个概括的问题。 师:你再点明哪三个问题。 生:第一个是大渡河,还有两岸的山,第三个是铁索桥。 师 :这个同学的这一点发现非常好。她说这一段也是写了天险的三个方面: 河——或者说是水、桥、岸。第一自然段也写了水、桥、岸。但是比第一自 然段写得详细。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从这一段中发现敌人非常猖狂。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还发现敌人非常狡猾,连木板也给抽掉了,不想让红军过 来。 师:嗯。他发现敌人又猖狂又狡猾。还有吗? 生:我还发现最后一句话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说敌人非常猖 狂是仗着天险来吓唬红军。启下呢,就是这句话说的:“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课题是“飞夺泸定桥”那后面就一定把桥给夺下来了。读者就想看看 是怎么“飞”过来的。 师:对,说得挺好,引起了下文。还有什么发现? 牛:写了泸定桥的天险更突出了夺取桥是很困难的。 师:刚才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提问:“应该好好写夺桥的经过才对,怎么写了那么多的桥的情况,有什么用呢?又不是重点。现在这位同学已经 做了回答,(对发言学生)你再说一遍,让刚才提问的同学明白明白。 生:写泸定桥天险,就更突出了红四团夺取沪定桥的困难。 师:对。这在写作上是一种什么方法呀? 生:铺垫。 师:是铺垫吗? 生:是反衬的方法。 师:对,是衬托的方法。叶子越绿就越显得花儿红。桥越险,红军过去 了,才显得红军越英勇无畏。衬托作用。刚才提问的同学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王勇说的写桥可以突出红军过桥是十分困难的,我觉得还有一 处:就是敌人疯狂地喊:“你们飞过来吧”,“飞”这个字也突出了红军过桥很不容易。 师:他的思路是对的,但是那个“突出”用得不太合适。它也是一种什么 作用呢? 生:衬托。 师:对了。谁还有所发现?也可以谈一谈你觉得从这一段中你还学到什 么? 生:这一节按照地点的转移,第一个是他从“沪定桥离水面有几十米高”, 到“就象荡秋千一样”,这是在岸上看桥的样子;再从“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去”一直到“水声震耳欲聋”,这是站在桥上看水的样子和声音;从“桥对岸” 一直到“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就过了桥是在对岸了。 师:你的意思是:第一层是在岸上看见的,第二层是上了桥看见的,第 三层在对岸看见的,是吗?那么我们可想而知这位作者还没等红军战士开始 进攻,他先上桥上遛哒了一圈儿(生笑),到桥头看了看,听见敌人喊话他 又遛哒回来了,(生笑)然后,才写了这篇文章?是不是? 生:不是。 师:他在岸上能不能看见底下的水? 生:能。 师:同学们刚才发现的问题都挺好。说明同学们阅读有很高的水平。自 己一看这一段,根据这一段特点就知道能从中吸取什么营养,这很好。有的 同学就不行:在课外,自己看了半天书,人家问他是什么意思呀?“不就是猪八戒挨了一顿打嘛!”(生笑)别的什么也不知道。就记住点热闹的故事 情节。你问他从书里学了什么,他什么也不知道。大家就不然了,能够从书 里找到有用的营养。这就挺好,以后还要这样做。咱们把大家刚才找出来的 东西再研究一下,有的同学说这个段也是分桥、水、岸写的,那么谁来读读 桥的那一部分? 师:读得不错。 ————————
/
本文档为【飞夺泸定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