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2017-10-17 17页 doc 40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 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第33卷第1期 2011年1月 青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0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1.33.NO.I Jan.20l1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 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赖振寅 (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对西方近代文化中"历史主义"的崇尚,使中国文学史理论建设...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 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第33卷第1期 2011年1月 青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0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1.33.NO.I Jan.20l1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 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赖振寅 (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对西方近代文化中"历史主义"的崇尚,使中国文学史理论建设和史纂实践在二十世纪初叶便完成了现代 转型,并初步获得了现代性品格.同样是对"历史主义"的过分倚重,又使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在刚刚跨入二十一世 纪之际,便深陷一种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失却了其独立性品格.百年文学史观念的演化经历了进化论文学史观, 实用主义文学史观,唯物论文学史观这样三个阶段.其中均贯穿着"历史主义"这样一条主线.目前文学史研究所 面临的危机,从根本上讲,是"历史主义"的危机.文学史研究的出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历史主义"的规范,标 准和惯例体系之外,构建一个以"经典主义"文学史观为主导,以文学自身进化观念为核心的文学史系统. 关键词:古代文学;古典文学;历史主义;经典主义文学史观 中圈分类号: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1O2一(2Ol1)01—0083—06 对"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这两个范畴的不规范使用, 是我国文学史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不规范中首当其冲的一 个.通常,学者们大多是将"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视为两 个异形同质的范畴,在不审名言,不加辨析,不分语境的情况 下任意使用.使用的依据,抑或是学者个人的语言习惯,抑 或是因袭前人旧说.即便是在一些学术大家的专着或文章 中,对这两个范畴的混用也屡见不鲜.时而"古代文学",时 而"古典文学",其所指虽均为同一事物——中国古代文学遗 存,但使用的范畴却游移不定.如果我们细细观察,还会发 现,学界对"古代文学"这一范畴的使用,在数量上大大超过 了"古典文学".这种使用频率上的巨大差异,除了语言习惯 及思维定势的影响所致之外,似乎还反映出学界对"古代文 学"这个范畴更多的认同和学术研究上的偏爱.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果真是两个外延与内涵完全 相同,所指与能指完全一样的范畴吗?对它们的使用,完全 可以任意而为吗?它们两者在使用频率上的巨大差异是否 意味着前者更能涵盖学科内涵,更规范一些呢?作为用以命 母范畴,这种范畴上的混用对百年文 名一个学科的元范畴, 学史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具体地讲,对这一学科的学 科建构,研究方法,学科发展以及文学史理论建设和史纂实 践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术失范,是当前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 题.有学者将其具体划分为三个层面:道德层面,学理层面, 技术层面[】].相比较而言,道德层面上和技术层面上的失范 属学科"层伤",较容易诊断且容易治愈.而学理层面的失 范则属"内伤",若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得当则足以致命.一 个学科的学理,当以该学科的名称总其要术,括其肌理,摄其 魂魄.故该学科学理的规范,首先应体现于学科名称的规范 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而接下来我们的论述也就始 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对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古代 文学遗存的学科的命名与使用是否规范? 当问题被明确提出后,接下来通行的做法似乎是要对 "古代文学","古典文学"这两个范畴的起始点和演变史作一 番历史的钩沉和学术的浏览.应该说,这种沿波讨源式研究 对还原"古代文学"与"古典文学"这两个范畴的本意,廓清其 学术原貌是非常必要的. 对"古代文学"及"古典文学"的语义分析其实就是在"文 学"的前提下对"古代"和"古典"这两个词汇的分析.在上海 辞书出版社出版的1981年版《辞海》中,对"古代","古典"二 收稿日期:2O10—1卜09 作者简介:赖振寅(1964一),男,汉族,甘肃兰州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 生导师. ? 83? 词的释义分别为:"古代历史学上通常指奴隶制时代.一般 也包括原始公社制时代.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范 围内无统一时限.在中国史学上,中国古代也包括封建社 会.";该辞书中无"古代文学"或"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辞 条,却有"古典文学"辞条."古典文学?泛指各民族的古代 文学.我国先秦至清代的各民族文学作品,内容极其丰富, 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有时专指其中的优秀作品. ?'古典'为拉丁文classicus的意泽,即'典范的'意思.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理论批评家以古代希腊,罗马的作品为 典范,故有此称号.后用以兼指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典范性作 品."在1988年版《辞源》中,对"古典"一词的释义为:"古典: 古代的典章,制度.现在称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名着为古典." 对以上术语的解释,一些重要的现代辞书大致相同.从中可 以看出,辞书界对这两个范畴的释义甚为清晰,准确,并不存 在范畴学层面上的出入,歧义.就这两个范畴的所指,能指 及外延,内涵而言,它们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交叉 性,却并不存在概念范畴上的兼容性和互证性."古代文学" 是一个历时性范畴,它所展示的是文学生成与演化的纵向序 列(历史的脉络),它所关注的是文学发展在时间上所体现出 的秩序性,完整性,连贯性和承接性(历史的原则).其中贯 穿着一种历史主义的诉求,注重文学发展的因果联系,注重 史料的发掘,搜集,整理,归纳和历史事件的重建.而"古典 文学"则是一个共时性范畴,它提供给我们的却是以经典性, 示范性,权威性和独特性为评价取舍的历朝历代经典文 学个案的剖面图,它所关注的是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 所支配的经典范式及其生成演化规律.当我们进一步进入 这两个范畴的学理层,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两条完全不同 的学术路径,在深层上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文学观念."一种 观点将文学视为一种共时系列;另一种观点将文学主要视为 一 并将其视为历史进程的不可 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 或缺的组成部分."_2这实质上是由两个不同的范畴所代表 的两种不同的文学观念,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和两个不同的文 学史理论系统. 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范畴分别代表着 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体系及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古 代文学"这个范畴所代表的方法论体系是一种建立在"历史 主义"(historieism)基础之上的文学"重建论"(reconstruc— tionists).它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大体包括"起因研究法","传 记式的文学研究法","社会历史研究法"和"文学考古学"等. 这几种方法的一个共同特征均是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 背景和相关证据去搜集,发掘,甄选,组合历史文学遗存,构 建一个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历时系列,然后依据某种特定 的历史观,从文学的历史编年所涉及的大量作家,作品,文学 事件中抽离出一种高度概括的,一以贯之的,具有普遍适用 性的历史性法则和评价标准.将人类文学置于社会发展,历 史演变这样一个宏观视野中去观照,用历史进化的动态过程 来构建一部文学的进化史,这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民 族)的文学史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也就是说, ? 84? 如果没有历史的帮助,而要去建立一个完备的文学史系统, 那将是不可思议的.批评家需要历史学家的帮助,同样,文 学史家也需要历史学家的帮助.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帮助 虽然是必不可少的.却不是它所需要的全部. "我们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 它自己那个时代的和以后历代的价值.一件艺术品既是'永 恒的'(即永远保有某种特质),又是'历史的'(即经过有迹可 循的发展过程)."?3应该说,对一件艺术品"永恒性"特质的 关注和研究,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均代表了文学史 研究的另一半.因这种特质所涉及的是文学自身所特有的 本质属性和演化规律,很难借助非文学的外部手段予以解 决,故需在文学的历时性研究系统之外建立一种共时性系 统."古典文学"这个范畴以及由此衍生的体系所承担的正 是这样一项使命.这是一种建立在"经典主义"基础之上的 文学史观.从字面上来解,"古典文学"特指那些古代流传下 来的,具有独创性,示范性,权威性及公认的无可争议之价值 和地位的文学经典系列.这是一个在共时层面上构建起的 有关文学的规范体系,等级体系和评价体系.如果我们也将 其纳入文学重建论的范畴,这种重建采取的是与历史主义完 全不同的办法.即通过对一系列经典文学个案的阐释研究, 发掘其中蕴含的审美属性及价值,并进而探索整个文学内在 构造规律,文学传统的传承性,文学类型的演化,文学的语言 传统,经典修辞和文学创作的本质等,旨在建立一种具有高 度示范性的文学法则和经典范式. 我国古文学界对"古代文学"的分期主要参照了历史学 界对"中国古代史"的断代.即:先秦至明清约两千多年这样 一 个时间段.这是一种文学史上常见的分期法,我们可以称 之为"历史切割法".即在历史的大坐标中对某一时期的文 学进行时间定位,或以历史,政治文化为参照,为背景.对某 一 时段的文学进行总体命名.虽然这种"历史切割法"带有 很明显的机械论色彩和线性思维特征,而且学界长期以来对 是否有必要把一部绵延完整的文学史切割成零散的几块颇 存争议,但这种方法却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权威,最流行且最 具影响力的分期法.这是一种建筑在"历史主义"基础之上 的文学"重建论",其核心的学术主张为:"一部作品只有借助 历史才能获得解释;无视历史将歪曲对作品的理解."[43"我 们必须设身处地地体察古人的内心世界并接受他们的标准,竭力排除我们自己的先人之见.',[5]"文学则被认为与某个时 代有关,相对来说只能从这个时代来予以评价."]类似的观 点,在中国也多有出现.上世纪初国学大师刘师培在他的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中就曾指出:"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 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历代文章得失,后人评论每不及当 时人评论之确切."ET]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的"回到文学史现 场","回到文学史起点"等观点,亦当属此类.在文学研究 中,这种重建历史的企图导致了对作家创作意图的极大强调 和对与作品产生相关的一些传记性证据,历史背景的过分倚 重,从而使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者只热衷于建立高 度概括的历史性"法则".需特别说明的是,这种"历史分期 法"并非是以文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为依据,为标准的,其中所 体现的进化观念常常不是文学的,而是历史的或政治的. 从中国文学这样一个宏观视野来看,2O世纪上半叶是中 国文学史理论建设和史纂实践走向自觉的时期,此前的文学 史理论虽内容丰富,思想精深,"但其理论形态常常重知性判 断,缺少理性的推理和抽象的思辨;中国古代文学史缺少系 统的着述."_8'缺少的是'见',是'识'.是史观.叙述的纲领 是时序,是文体.是作者,缺少的是'一以贯之'." 上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社会激变的特定背景下,中国传 统史学也开始了其艰难的历史转型.维新运动领导人梁启 超的《中国史叙论》(1901年),《新史学》(1902年)的出版,拉 开了中国现代新史学思潮的序幕.在这两部着作中,梁启超 极力宣传"史学革命"的主张,并阐发了自己的新史学观.他 认为,新史学要为现实所用,不应是"一人一家之谱牒",不应 "单纯记叙人间过去之事实"[1.针对旧史学虽内容庞杂, 记叙翔实,却无"一以贯之"的史观的状况,他提出新史学在 "记叙人间过去之事实"时应力求找出历史演化的内在冈果 关系.主张新史学应该是主客体的统一.这些新史学的基 本理念也被融人到了他的文学及文学史观念之中.如:非常 注重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考察,注重文学发展与历史之间的因 果联系,认为文学史研究既要注重"客观材料之整理",义要 注重"主观观念之革新"L1l_等.进化论观念的引入使我国文 学史理论建设及文学史编纂从历史进化,社会演变的因果律 中寻找到了一条"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和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法论.文学被纳入到历史进化的总体进程中,以其自身特 定的进化历程来间接反映,说明历史进化的基本状况和总体 进程.尽管当时的人们还未意识到或未找到历史进化的基 本条件和内在动因,还未意识到文学发展和历史发展两者间 的不平衡关系,但仅就其能自觉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 待历史文学遗存这一点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了.或者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新史学思潮及进化 论历史观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从上世纪仞一直持续到:五 四运动前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文学改 良"的主张:"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 之文学."_】z_"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 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 人也."_]3]从"史学革命"到"文学革命",进化论思想在文学 界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历史学界.在l917年2月刊行 的《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一 文,在这篇为呼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而写的着名文章 ,作者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自文艺 中 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 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 化.',["]''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 精神界之文学."L】文章还明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 义:"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 学;推翻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艾 学;推翻迂晦的艰涩的LlJ林文学.建设明嘹的通俗的社会文 学."[这一时期文学及文学史观念在保留了进化论观念基 础上,又融入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注重文学 创作及文学遗存对现实所具有的政治功利价值.注重文学功 能的适时性,时效性及对现实的于预性,积极探索其当下实 现的途径,将文学创作及研究总体纳入到时代文化变革的历 史进程中,承担起以文学的,审美的形式触发社会变革,演绎 时代变迁,图解政冶理念的义务.历史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融 合.科学理性与实用理性的并举,实证性和适时性的兼备.是 这一时期文学史观念的首要特征,同时也决定了未来文学史 研究和史纂实践的基本走向和基本形态.1920年.李大钊发 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第一人.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 上的价值》,《史学要论》等着述中,首次系统阐发了马克思主 义唯物论历史观,并将这种全新的理论引人到历史学,文学 研究之中.使之成为在未来岁月中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指导文学艺术实践的基本理念,成为构 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学及文学史观念体系的核心.唯 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 讲,亦属一种进化论历史观,同达尔文和赫胥黎的建立在自 然演化观念和自然哲学基础上的进化论相比,它先天便带有 更多的社会学色彩,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化论.第一 次从人类历史的具体情境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中去探寻 文学进化的终极动因. 从上世纪初叶至今.我国文学及文学史观念的演化大体 经历了进化论文学史观,实用主义文学史观,马克思主义唯 物论文学史观这样三个发展阶段.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理 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理论及史纂实践中均贯穿了"历史主 义"这样一条观念主线,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社会历史批 评","政治意识形态批评"这样两种基本的文论话语和批评 方法论.文学研究,文学史究竟是姓"文"还是姓"史"?如果 把这个问题放置到过去一个世纪里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的 一 大显学——红学中,从过去百年中"考证红学"的独霸红 坛,长盛不衰,从"索隐红学"的屡败屡战,死而不僵,我们就 会对"历史主义"带给文学史研究影响的之大,之深,之广有 一 个相对清晰且深刻的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传人的诸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 评,阐释学,结构主义,叙事学,乃至新近的新历史主义等学 说均未能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产生堪与上世纪初进化论和 实用主义相比肩的影响力.古代文学界对这些理论采取了一 种审慎甚至排斥的态度,很多这方面的尝试尚在起步阶段便 被废弃,无论这种废弃是否出自外界压力.但就总体而言,这 些洋玩意并未使这个古老学科焕发生机,并未给文学史研究 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文学史研究全面向历史回归,回到文学史现场,回到文 学史的起点,从历史体系中抽离一个新的文学史体系,这是 近年来我国文学史研究界在经历了被政治所疏离,被边缘化 后提出的一个新的口号.虽然有学者对这种主张表示了强 ?85? 烈质疑与反对,但我国古代文学领域百年来在"历史主义"背 景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学术传承以及庞大的观念体系与精神 产品恰如一条满载货物,吃水很深的大船,很难调整新的航 线或在一个相对狭窄的河道里掉头.在未来岁月里,它很可 能仍将在那条水量日渐减少(相关史料和传记性证据日渐稀 少甚至枯竭).河道日渐狭窄(话语系统和方法论单纯,单一) 的"历史长河"中逆流而上,直至搁浅 是否有一个以文学自身进化观念为主线的文学史产生 的可能性呢?在"历史主义"文学史观及史纂实践的发展趋 于饱和,后继乏力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作一种新的尝试或 创立一套新的体系呢?在谈及古文学学科目前所处的困境 和所面临的危机时.有学者将成因归咎于自身的学术失范, 被主流意识形态疏离,被边缘化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危机的 表征而非导致危机的根源,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文学史研究 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对"历史主义"观念及方法 的过分倚重,对传记性证据,历史背景和历史实证主义的过 分强调,对在文学研究中建立一种一以贯之,高度概括的历 史性法则的过分热衷,才是导致危机的最终根源. 诚然,批评家需要历史家的帮助,历史的资源及方法对 文学研究而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一部文学作品 只有借助历史才可能获得解释,无视历史将歪曲对作品的理 解."n但"文学研究不同于历史研究的地方就在于它需要 处理的不是文献,而是不朽的作品.历史学家必须根据目击 者的叙述重新恢复早已失去的事件:而另一方面,文学研究 者达到自己的目的确有其捷径,即艺术作品."l_1]从根本上 讲,文学研究者所面临的是一个有关对象审美价值的特殊问 题,所从事的是一项发掘并展示对象审美价值的特殊工作. 而作家传记及创作背景的研究无论进行了多少.史料的发掘 和整理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作品的审美 价值问题.除非我们想把文学史研究贬低为书籍编目或一 部编年史.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定位及背景考察,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是背景性和铺垫性的.这方面工作 开展的优与劣的评价标准仅止在于它是否给后续研究提供 了一个规范性背景,是否准备了相对充分的文献史料及与作 当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旦完成, 者有关的一些传记性证据, 所有的背景性的东西则必须退到幕后,丽把前台让位于作品 本身.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显然存在着前景与背景倒置的 状况.而这也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整体性的错位,迷 失既反映在观念,学理层面上,也体现在技术层面上.因我 们的研究对象是与我们时隔久远的作家作品,致使我们在搜 集相关材料,调查取证上面临很多困难.很难穷尽相关史料, 故很多研究者便将这方面的研究无限期的延续下去,误将这 种外部研究当成文学研究的正宗主旨而一味地在故纸堆中 考(证),索(隐),探(佚),钩(沉).殊不知,一则史料资源是 有限的,有朝一日史料告磬,后续研究便山穷水尽,难以为 继.二则史料的作用是有限的,事实上,只有一些次要的,必 须依靠传记解决的问题,文学研究才不得不依靠文献解决. ? 86? 即便我们是想借助历史从审美观念层面重建文学史,重新恢 复那个时代的批评尺度及价值标准.我们发现,当今的人们 已经不承认也不可能承认过去的标准."即使我们能重新恢 复那些标准并求出它们种种变异的最小公分母来,我们也不 能随便抛弃我们个人的趣味或我们从历史取得的教训.',[]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的红学家把与《红楼梦》一书有关的所有 资料都搜罗齐备,当今的读者也不可能用当时人的眼光看待 这部文学经典.虽然,了解这段历史会对他们很有教益,但 对于他们的趣味,视野和思想而言,却明显缺乏约束力.更 何况,对于这部传世经典的理解与阐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 依赖于对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的理解?因此,所谓"回到文 学史的起点","回到文学史现场"这种提法,既无助于文学史 研究摆脱困境,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在《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和沃伦曾试图对文学研究 的某些分支加以区别,"首先,在两种文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区 别:一种观点将文学视为一种共时序列;另一种观点将文学 主要视为一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并将其视为历史进 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在文学原理和文学标准的 研究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之间,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区 别,无论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是孤立的,还是按编年序列 进行的."[203共时性存在和历时性存在,既是文学的两种存 在形态,也是导致两种文学观念的根源.在文学发展中.存 在着一个没有间断的,潜在的共时性,它组成了一个结构.这 个结构在任何单一的时刻都是实实在在的.决定这个结构 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审美价值观及与此相应的评价体系和 等级体系."从荷马以来的全部欧洲文学,其中包括他自己 国家的全部文学,在存在上都是共时的,并组成了一个共时 序列.T?S?艾略特对文学的"共时序列"的描述以及其 中的原理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欧洲如此,中国亦然.首 先,这种无时间性的序列不是古典主义和传统的别称,虽然 它所构建的规范体系和等级体系中包含着某些规则性和命 令性的成份.但这种"规则"或"命令"并不会导致愚蠢的权力 主义和拟古主义,并不会剥夺后人话语权,并不会阻挠文学 发展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因为它所追求,所倡导的经典范式 恰是以鼓励原创性,尊重个性为其核心理念的.其次,这是 一 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体系支撑起来的一个时间的 横断面.它其中的价值体系只能从文学自身演化史中抽离 出来,而不是历史或政治赋予的.第三,这种共时序列也不 是抽象的,它是由在文学史上获得无可替代之特殊地位的一 系列经典作品清单构成的.这些经典作品一直都保留着世 世代代的趣味,并与它们的读者始终保持着一种超时空的精 神共鸣关系.对于这些承载并展示着民族优秀审美文化传 统,具有历久弥新之永恒价值和无可置疑之权威地位的传世 经典而言,仅仅是按编年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再加以一般性 描述和评论,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简单排列充其量只能算是 历史的积累,堆砌,而非历史的进化.因为在这个串联的过 程中那种只热衷于建立高度一致性,概括性历史法则的追 求,往往会淹没某个历史事件的个性及个体价值,往往会破 坏文学,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历史 过程同某种价值或标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显然是 无意义的时间系列分离成本质的因素和非本质的因素.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谈论历史进化,而在这一进化过程中每一 个独立事件的个性又不被削弱,,【2也就是说,在已有的历 史主义体系及其历史主义观念之外,我们还有必要建立一个 与之相匹配的以经典主义的"范导性观念"(regulativeidea) 为核心,以对经典作品的分析阐释为方法的共时体系.以使 这两个体系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文学史,以使这两种观念处 于一种动态的良性互动之中,构成一个逻辑上的循环:"历史 的过程得由价值来判断,而价值本身又是从历史中取得 的."[.如将其中的"历史"一词置换为"文学史",那么,它应 被表述为:文学史只能参照不断变化的价值系统来写.这些 价值系统则应当从文学发展本身中抽离出来.这个价值系 统中无论体现着多少种诉求,但它的核心价值永远都应是审 美的,而不应是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宗教的,道德的或其 他的…… 接下来,让我们试着探讨一下建立这种新的文学史理想 的可能性和实现这种学术旨趣的可行性.首先,我们的出发 点必须是作为文学的文学发展史.不可能有一部脱离了历 史语境与时序的文学史的存在,却并不能排除有一部摆脱了 历史主义的旨趣,以文学自身进化观念为主线的文学史存在 的可能性.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我们是否仍有必要用历史的 框架去构建一部文学史,而在于我们能否避免历史主义的诉 求及方法对这项工作的过多干预,以使文学史研究尽快摆脱 长期以来给历史和政治打工的尴尬处境.即便我们仍难以 割舍对"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研究法","文学考古学"的 过分偏爱,至少也应力求使自己转换一下视角:借助历史看 文学,而不是透过文学看历史.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就 需要重置文学史的前景与背景,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文学史进 化观念."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 本身.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 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 确."?2文学的进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种进化,"部分是 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 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他的 文化变化所引起."_2这正如阿多诺在谈及作为审美文化主 要形态的艺术时所指出的:"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 一 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 然而它同时又落人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 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 是社会现象的."口以往的文学史显然是过分夸大了文学与 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而极大地忽视了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现 象所具有的自律性及自身进化的内在逻辑.文学的进化显 然是被历史进化替代了. 第二,文学的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而 不应依据历史的,政治的变化来划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 百年来的文学史,就会发现,这项工作实际上是由一些政治 家或社会史家来做的.文学的分期要么采用的是历史分期 的方法,要么是采用,个简单的政治标准来划分.文学自身 的发展轨迹和演化周期被政治史或社会史的分期所覆盖,文 学史的作用被贬低为图解社会史,民族史和政治史的文献. 围绕着把握文学史发展的轨迹,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 中的确切位置这样一项文学史的首要任务,在此,我们需引 人"文学时代"这样一个术语.所谓"文学时代",是指一个由 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体系所支配的时问的横断面.这种 规范体系往往由某种特定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所触发,为 某种文学观念所主宰,以某种标准和惯例为规范.借某种文 学风格以显现.文学史的进化正在于由,个"文学时代"向 另一个"文学时代"的过渡而呈现出的历时纵向序列."文学 时代"的演变从总体上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相同步,但亦 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特殊轨迹.文学发展在某一时 期所呈现出的特殊形态,从根本上讲,是由"文学时代"决定 的.一部总体文学史,是由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惯例体系各 异的"文学时代"串联起来的. 第三,应建立一种经典主义文学史观,改历史叙事为经 典叙事,构建文学史特有的叙事模式.我们并不需要一部卷 帙浩繁,面面俱到的文学史.文学史不是编年史,流水帐.它 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它在面对浩如烟 海的历史文学遗存时采用的是淘汰法.,部文学史的页数 并不会因时问的推移而无限制地增加.唯有那些经严格筛 选,时间检验,具备恒久之价值的经典作家作品才能进入文 学史.文学史叙事应是对于经典的经典叙事,历史叙事是描 述性,表面化的,很难深入到文学内部并触及到其深层意蕴. 需要说明的是,对文学史经典叙事的强调并不仅仪是为了增 强其可读性,在深层意义上它预示着一种叙事模式的转型. 即:改注释型为判断型,改描述式为阐释式.唯有这样,才能 构建一种以经典文本的阐释批评为核心,既涉及意义又涉及 价值的文学史叙事模式. 第四,针对我们的文学史教学中存在的重史叙,轻作品 的状况,应倡导一种以"精读法"教学为主,史叙为辅的新型 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美新批评派中的"细 读法",即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性细读,尽可能发掘其内部 语境中蕴含的多重信息,以使受众在得到知识性启迪的同 时,真正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对于文学史研究中的"历史主义",我们大可不必采取一 种极端化方式去加以排斥.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到文 学史起点,却也不能使我们的研究脱离历史的时序和语境去 构建一部没有背景和精深的文学史.我们需要做的仅止是 在"历史主义"和"经典主义"两者问建立一种协调互补,良性 互动的新型关系,以使之为文学史研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 的动力. 治文学史有如联珠,史叙为线,经典为珠;无线则珠散, 无珠则线孤;线贯通则珠联成,珠联成则线索隐;线之美借珠 得显,珠之美借线以彰.珠,线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则一条 完美的"文学史之链"始成矣. ? 87- 参考文献: [13林大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4,(1):138. [2][4][6][17][18][19][2O][21]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余徼译,周毅校.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8, 15,11.15.22,24,8,53. [3][5][22][23][24][2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36,33.296, 296.145.309. [7]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1. [83佴荣本.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史理论述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8,(6):23. [9]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3. [1O]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 [11]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 [12][13]洪治刚.胡适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00,i01. [14][1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36,537. [15]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98. [26]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69. ReturntoClassicalityorRegresstoAntiquity LAIZhen—yin (HumanitiesCollege,QinghaiNormaIUniversity,Xining810008,China) Abstract:Whileadvocating"historicism"intheWesternmodernculture,thetheoreticalcons truction andthehistoriographicalpracticeofChineseliteraryhistoryhaverealizedtheirmoderntransi tionsandac— quiredtheinitialmodernityintheearly20thcentury.Simultaneously,heavilydependingupo n"histori— cism",thestudyofourliteraryhistorygotitselfintounsustainabledevelopmentalcrisisandlostitsinde— pendencywhenjustenteringthe21stcentury.Theevolutionoftheconceptofa—hundred— yearliteraryhis— toryhasundergonethreestages,suchasevolutionaryviewofliteraryhistory,pragmaticviewofliterary historyandmaterialisticviewofliteraryhistory,throughwhichsuchacardinalline,"historicism"has run.Currently,acrisisthatthestudyofliteraryhistoryisfacing,fundamentallyspeaking,isthecrisisof historicism.Theway-outofthestudyofliteraryhistoryliesinwhetherwecanconstructthesystemoflit— eraryhistory,withclassicalviewofliteraryhistoryasthelead,andevolutionaryconceptofliteratureitself asthekey,outsidehistoricistdiscipline,standardandconventionalsystems. Keywords:ancient1iterature;classicalliterature;historicism;classicalviewofliteraryhistory ? 88?
/
本文档为【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对文学史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