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阅戴尔卡耐基

2012-11-02 48页 doc 133KB 1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1845

暂无简介

举报
阅戴尔卡耐基阅戴尔卡耐基 《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第一部 十二种赢得友谊和思孝的方式 1、你无法赢得争论——永远避免与别人抬杠,从争论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避免争论。 2、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指出对方错。 3、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 4、一漏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 5、一开始交谈,就要让对方说“是的,是的”!否则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他开始的“不”。 6、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对方表现比你优越。 7、你想获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这个想...
阅戴尔卡耐基
阅戴尔卡耐基 《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第一部 十二种赢得友谊和思孝的方式 1、你无法赢得争论——永远避免与别人抬杠,从争论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避免争论。 2、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指出对方错。 3、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 4、一漏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 5、一开始交谈,就要让对方说“是的,是的”!否则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他开始的“不”。 6、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对方表现比你优越。 7、你想获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 8、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试着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物。 9、如果你希望人们接受你的方式,请对他人的想法和愿望表示同情。 10、如果要改变别人,就要挑起他的高贵动机。 11、如果你想赢得人们接受你的观念。请把你的想法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12、如果你想使人们——有精神、有勇气的人接受你的想法,请“提出挑战”。 第二部 不伤感情而改变他人的方法 1、如果你必须挑错,从赞扬和诚心感激着手,再挑错; 2、间接地提醒他人注意他自己的错误; 3、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谈到你的错误; 4、发问而不是直接下命令——没有人喜欢接受命令; 5、在任何情况下,让人保住面子; 6、要成为人类有效的领导者——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每一次进步,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7、给他人一个美名,让他为此奋斗努力 8、你想帮助别人进步,鼓励他使过失看起来容易改正些; 9、要让别人乐意照着你希望的去做,你就要让他明白,他对你有多么重要,而他便会觉得这件事对他有多么重要。 阅《论领导科学论》 ——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考虑新思想、新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 1、现代领导应具有基本素质: ——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他知道自己所长所短,扬长避短,来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不要做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 ——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唯有创新,唯有及时抓住群众感觉到而还没明确意识到的东西,才能带动群众; ——要有决断魄力,不及时作出正确决择,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的现实面前,就会贻误战机; ——要有宽容精神;下属没有不满,领导就没有改进; 2、决策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阅历是否丰实,知识是否渊博智慧是否过人; 3、风险型决策,是指要冒一定风险的决策,对于这种决策,领导者应着重考虑以下四点: (1)选择最有希望的方案行动; (2)准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从而当可能的不测事变发生时,得应变自如; (3)运用各种主客观条件,尽量化险为夷; (4)留有余地,要有最后的保险手段; 4、领导作风: (1)对下属要公正,赏罚分明; (2)对下属指令明确,决断要及时; (3)平时严格要求下属,但一旦出了问题,领导首先承担责任; (4)不要轻易许诺,不可失信下属; (5)不要强迫下属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 (5)充分信任所用的下属。 5、两类会议是必要的: (1)政策性研究会,(2)执行性协调会。 领导的水平和艺术在于:虚心倾听了各种意见之后,将其中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总结中来,使与会者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最忌讳:与会者发表十个意见,领导总结时发一通自己早已想好的十一个意见。 执行性协调会届时不开展自由讨论。必须每会有决,事事落实。 因此,提高会议效率,注意“会议八戒” (1)不开没有明确议题的会; (2)不开有许多议题的会; (3)不开没有准备的会; (4)不要无关人员参加; (5)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 (6)不要做离题发言; (7)不要做重复性发言; (8)不要议而不决。 6、美国有人把领导具备的才能分成三类: (1)见识(如判断能力、决策能力) (2)人情(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3)技术(业务水平) 据他们调查,各级领导所需这三类才能的百分比大致如表所示: 见识(%) 人情(%) 技术(%) 高层领导 47 35 18 中层领导 31 42 27 低层领导 18 35 47 处世奇术 使你更有魅力 [美]罗勃·葛林 按:中国有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说明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然而,毕竟是可以改变的,不过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罢了。人性好象事物的本质,语言、行动就好象事物的现象,量变终究要引起质变。即:在表现自己个性的过程中,由于采取良好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掩盖甚至改变了自己过去的性格,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人,因而更具有魅力,吸到更多的人获得人生的乐趣。 一、改变事物的神奇魔力——热情 所谓热情,就象打开电灯的发电机一样,它带动人,领导人,奔往伟大的前程,唤醒正沉睡着的潜能,才能和活力,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 巴卡拉指出:“不管任何人都会拥有热情,有的人热情只有三十分钟,有的三十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持续三十年的热情。 兴趣是热情的源泉,好奇心是兴趣的原动力。 二、保持心平气和三步骤 第一步,魔法语言:“那件令人担心烦恼的事请交给我来办吧。” 第二步:承认别人是有缺点的,由此觉悟到:你不是一位十全十美的人,你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所以别人的帮助对你是有必要的。 第三步、受压迫 既使别人对你的态度是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公平,而你自己的态度决定权仍然是在你的手中,如果你所选择的是恶毒的话批评别人,对人随便大发雷霆,对别人采取报复的行动或任意叽笑别人,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堕落的人,而且易为人厌恶,反之,如果你采取泰然处之的态度,那么你便选择了忍耐和慎重的原则,象具有这样人性的人将获得大家的尊敬和赞赏。不被征服的秘诀是压抑自己的愤怒和对别人的反感,便能避免别人所征服。 三、让对方鼎力相助的方法 成功队伍的成员,其伟大的地方是,每个成员都想发挥自己的才能: 方法1:帮助他人成功,一面帮助他人成功一面使自己成为有魅力的人,有③个方法; ①即使是无法赞同的意见,也要努力地使他人能顺利地完成——请你做最好的,最完美的努力。 ②称赞他人 做事时要真诚地为人做事。 当面临着危机时,一盎司的赤诚与一磅的智慧具有同等的价值,即使因吵架而陷入窘境时,他人也不会说你的坏话。 ③为他人,必须付出你的智慧 使人痛苦的秘诀——给人精神上的惩罚,这个惩罚的方式是最激烈的,比起责骂嘲讽,不公平的批判,轻视,侮辱,奚落等方式更厉害。例:想要给这位评论家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要发表他的姓名——无视他人存在。因此,不想使对方和自己变得痛苦,请遵照第②种方法,不要轻忽他人,也不要怨忌他人。如何造就伟人呢?伟人之所以伟人,在于他们不曾在心中持续恨意、排斥及反抗,但在精神科的诊疗所里,却到处充满怀有恨意、敌意、嫉妒心及怒意的小人物。 方法2:请记住下面的事项: ①当你不想对他人亲切时,此时便是你要表示亲切的时候; ②对他人持有嫌恶习、怨恨、且无视他人存在的人是得不到友谊的,当别人批评你时,请抱之以微笑吧,这正是表现你亲切的时候,而那些人不仅会对你持有感谢之情,你也可以获得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 方法3,允许他人的批评和忠告 这个方法,是同意他人的批评,但并不意味必须遵循批评,为什么呢,很简单,不管自己的见解是否有价值,也不管是好是坏,这只是人们想给予忠告或批评而已。受批评和忠告的人受人支持,人们不仅仅喜欢批评和忠告,更赞赏尊敬能够接受批评和忠告的人。 具有说服力的十戒 要让人们做某事,方法只有两种: ①权力使其做事;②以说服的方法,使其做事,如果用权力强制别人做事,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情,说服是最好的方法,被说服而行动的人—— 1、对说服者持有好感;2、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感到相当的喜悦; 3、由于是被说明的行为,必须拥有满足。 第一条戒律:期待成功是必要的——纵然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第二条戒律:为了说服,采用质问的形式,质问是思考的重心,因此在说服时,能发挥很大力量,况且思考也是引起所有意见和人类行动的本源。 与其用命令的口气,还不如用拜托的的语气更具有说服力,与其让自己一直讲个不停,倒不如听听他对事物的见解来得更愉快。 质问方法之一:先询问再开始游说:“可否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质问方法之二:为了相互讨论,唯一的方法便是质询,达成双方意见一致,因为质询有助于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见解到底有多么相近地方便能与对方“互相沟通”。 质问方法之三:问“为什么” 人类是奇怪的动物,人类常常对自己都不理解的道理做行动、思考,真是奇怪的动物。当你被问到“为什么”时,以不能对自己的行动和态度有一个明确的说明,结果只会随理论性的理由而改变。 第三条戒律:让别人认为他是很重要的 人类的一切行动,背后所隐藏的推动力,就是希望能有重要的存在地位。这是历久不变的。婴儿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哭泣,青春期的少年为了想让人认同,而追逐古怪的流行时尚。在西方国家里,大人们努力奋斗,是想得到漂亮的房子,高级的骄车,流行的服饰。拥有这些东西就想成为特权阶级,被别人肯定。拥有名气是人们的梦想。所谓人生只是为了满足自我所做的奋斗而已。我们没有必要违背这个原理——为了达到成功的目的,只是让他感到重要的存在而已,使他满足———人性最深处的规则——。因为感谢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人”渴望被人感谢。 实行感谢注意事项: 一、认真严肃,胡说八道地称人家是不行的。 二、具体说明:只是说“好人”“亲切”是不行的,具体指出亲切在什么地方,这才是重要的。 三、称赞他本人,还不如称赞他的行为,象这样认真的做法有很深的涵义。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就是: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不要觉得羞耻。 为什么要对人有礼貌:因为有礼貌而使对方感到自己是重要人物。在人性中礼貌是最容易与人相处的道理,是让对方产生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心情。没有比对人失礼这件事更深深伤害到人的自尊了,和人接触,如果不注重礼节,就会引起别人想和你较量高低的情绪及产生敌意。 为什么要对人有礼貌:因为使用对方的名字而让他感到自己是重要人物,人为创造以自己名字为名号的企业而努力工作一辈子。 人们行动并不是依循理智,而是依循感情的结果。不管是谁,都依自己所想的去行动。 第四条戒律:站在对方立场上说话。 第五条戒律:让别人一起参与行动 方法1:使用“你”或者是“我们”,千万不要用“我”这个字汇,请使用“你”或者是“我们”; 方法2:让对方知道那是自己的想法; 方法3:为了你,请求你做事; 方法4:成就对方名誉。 第六条戒律:小不思则乱大谋 关于小事情,就让对方反对去吧,顺从对方的立场,尊重对方的意见,也让对方保全面子吧,对于重要的行动和决定,再提供你的意见,而且要让对方喜欢。 四、避免争论 阶段1、让对方先说明意见; 阶段2:避免用“挑战的”词汇; 阶段3:对于对方的不果决,缺点,反对不指责; 阶段4:不是对人,而是对事; 争论时,会引起个人的人身攻击,所以意见不合时,应该清楚地不牵连个人感情,而要彻底地强调有关事物方面的事。 阶段5:切莫争强好胜 常常标榜自己有正确看法的人,一定不会有失败的感觉,他们总是持着防备之心,这种人不会讨人喜欢的,因为,他们总是急切抓住不同的机会证明自己的特殊。我们要清楚地觉悟,没有必要战胜所有的人,看远一点,就会在报偿,稍想一想,最容易引发争执的对方是谁,大概是最常遇见的人吧!不熟的人是不会和我们争论的,所以尽量花时间,证实对方正确的意见,这样对方会对你持有好感,假如有一天,你非得要真正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时,你的意见是一定会被认同的。 第七条戒律:“绝不!绝不!绝不争吵” 五、培养责任感 第八条戒律:与其公平地判断对方的立场,不如让对方自行决定。 信任别人——人是万物之灵,具有公平、正义感等,当然,感情的要素也很多——例如冲动、争论、以自我为中心等,但是,就个人的责任来说,需要强烈的良心的,保持均衡的关系,这就是“公平”,因为它是推展事情的原动力。 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只是有程度上的差异罢了,心理学家曾如此说道:人如果没有利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任何行动,那么世界就不会有进步了。 人是有满足感的动物——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当你窑拥有这个美誉时,你甚至必须捐钱,如果你是个说服家,当你要说服别人帮你做某件事时,你必须先将对方的利己思想中和之后,你才能说服别人,了解这一点,再向别人要求帮忙时,便会方便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做的。 人类对于食物、衣服、住所、爱、报酬、感谢、特权等等,无论是大是小,都是人类所必需的,人是追求高价的动物——纱士比亚说:“万事万物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某人的想法将某些事当做是好的,某些事当做是坏的的罢了”。 让我们善待利己主义吧!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件好事,人类是以追求美好的东西和名声为目的,这是因为人类想要拥有更高贵的人格,想要成为一个有声望的人,人是为了解追求最完美的事物而变成利己主义的。 为了说明利己主义者: 第一阶段:申诉全部事实的真相;第二阶段:说明全部事实真相;第三阶段:事实正确,它将得到别人的意见。第四阶段:给对方时间。 六、如何请求人 1、糖果法:孩子问:妈咪,可以吃糖果吗?不!为什么不? 2、专家询问法 牙医:你的智齿蛀了,把它拔掉吧!在本所拔?还是再医院拔。任何情况他们都是做重大的决定,而由对方做较小的决定,对方很容易说“好” 3、反问法 “乔先生,为什么不加入青年会呢?” “我礼拜天也有我的事要做”,你反问它说:“你想再礼拜天做事吗?”你绝不能问:“把时间调开好吗?”或者“你还没决定好吗”等等。 4、行家的方法 “关于这个,你比我更有经验” 5、“做做看好吗” 请求别人做一件事,看起来好象很简单,却是很重要的。 请注意:1、不要命令人家,绝对不能命令对方; 2、说出你的理由,你不能向人说 “请为我这么做,好吗?” 如果重复说这个理由,对方会有是你的佣人那种感觉,所以请说; 上司:“现在这封信没及时送到就糟糕了,请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摩提班逊系统公司好吗?” 如果一时想不到理由的时候,至少也要用郑重、明确,让人觉得舒服的请求方式说话。 七、使对方成为朋友的方法 如何赢得对方友谊 首先请不要使对方怀有自卑感 第十条戒律:让对方对你怀有好感 规则1:称赞对方 规则2:要谦虚、真正成功的人,是不会让人对自己怀有深刻印象的 规则3:不要说愚弄,讽刺的话 规则4:保持耐心及理解的态度, 如果想要让对方保有良好的印象,首先你必须欣赏对方的优点,千万不要挑剔对方的缺点。 1、对固执己见的人,你要认为他是“信念很强的人” 2、对诚府很深的人,你要认为他是“深谋远虑的人” 3、对勃然大怒的人,你要认为他是“感情丰富的人” 4、假如你看不惯对方用钱,你要认为他是“节省的人“ 5、对夸夸其谈的人,你要认为他是“直肠子的人” 6、对打小报告的人,你要认为他是“协助别人的助手” 7、对自满的人,要认为他是“深具信心的人” 8、对强调自己主见的人,要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人” 规则5:当不得不批评的时候,请注意 与人和谐交往,最重要的是不要批评,但非要批评人的时候: 1、首先要称赞对方的优点 2、不要在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批评对方, 3、要采取建设性的态度; 4、请勿深入别人的心理; 不批评别人,只批评别人行动,就不会伤害对方的心理,只会达到批判事物的外在。 纵使批评选手的比赛,也不能批判他们运动的神经和体格; 纵使批评歌者的唱歌方法,也不能批评他们的声音; 纵使批评小孩的成绩,也不能批评其智能; 5、呼吁对方的利益 请告诉对方你为什么批评,然后告诉对方,如能改掉不好的缺点,会有什么好处。 6、不要忘记面带微笑; 7、沉着安稳地鼓励对方; 发现对方的缺点时千万不要幸灾乐祸,而且千万不要说这就是对方和自己最大的差异。 沙士比亚说:“你的耳朵可以倾听所有人的谈话,但你的声音仅能给少数的人而已”。 神奇的人性 要想这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克服乱批评人的倾向,养成对人多加赞扬和真诚理解的习惯。 批评是无益的,因为它把一个人置于守势,并且往往使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奋起反抗,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会伤害一个人可贵的自尊心,伤害他的重要感,引起他的怨恨。 人的行动本性就是这样,做错事而抱怨,每一个人,就是不抱怨自己,我们都是这样,请记住,不评论别人,别人也不批评你,尖锐的批评和训斥几乎千篇一律地是以无济于事而告终。 我们与人相处时,让我们记住,我们并非在与逻辑人相处,我们是与有感情的人相处,是与受了偏见影响会怨怒的相处,是与受自尊和虚荣驱使的人相处。 认识他人,谅解他人却需要特性和自我抑制。 克莱尔说:“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正确对待小人物中,才显出其伟大来。” 激发人们热情——理解和鼓励 对人的赏识赞扬和阿谀奉承之间的区别何在呢?很简单:一个真诚,一个虚伪,一个出自内心,一个来自牙齿,一个不自私,一个自私。 影响别人的唯一办法就是谈论他的所需并教他如何获得他的所需。 记住,如果你明天准备设法让某人做一些事情,比如,你想让你儿子戒烟,那就别向他唠叨,不要讲你想干什么,只是告诉他香烟不仅会影响他加入橄榄球队,而且会使他在比赛中失败。 哈利·A·欧瓦斯特利教授在他的杰作《论影响人类行为》中说:“行动出自我们的基本欲望……给予可能的劝说者,不论他们是从业、从政、还是家居求学,最好的指教是:首先就是去激发别人一种强烈的欲望,谁能这样做,谁就能赢得整个世界,谁不能这么做,谁就只能走独木桥”。 明天你将要劝说别人去做什么,开口之前先停下来问:“我怎样才能使他想做这件事呢?” 关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艺术,这里有一条最好的建议:“如果说世上存在着什么成功的秘诀”,享利·福特说:“它一定是存在那种理解他人观点,并以自己惊人地观察事物的能力之中”。 指导人们行为最重要的法则:总要让别人感到重要,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的赏识。 你需要从自己接触的人那里得到赞许,你需要别人承认自己的真正价值,你需要在自己那小天地里得到一种重要感,你需要“热情支持,慷慨赞扬”我们都需要这个。 象“对不起”、“麻烦你”、“请你”、“谢谢你”之类的小小短语——这些小小的礼貌用语就象每日枯燥无味的单调生活机器的齿牙上油似的——有时往往就是良好教养的标志。 赤裸裸的真理是,你所遇到的每个人几乎都感到某些方面比你强,通往他内心深处的一条保险的途径就是让他以某种巧妙的方式意识到你承认他在自己小天地里的重要性,而且是真诚的承认。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最大,对别人危害最烈的人就是那些对自己朋友不关心的人,人类的一切失败都来自这种人。 要想告诉一个人他是错误的,你可以只凭一神态,一种腔调或一种手势,而且说服力不亚于你用语言的表达——如果你说他是错误的,你是否能使他同意你?从来是不行的,因为你直接给了他的理智他的判断力,他的骄傲以及自尊心以当头棒,那将只能使他回击。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千万不要一开口就宣布:“我想向你证明这个、那个”。那是很糟糕的,那等于说:“我比你聪明,就想告诉你一两件事,让你改变自己的思想。”那是一种挑战,会激起反对。有一种积极的魔力存在于语言中:“我可能错,我时常错,让咱们看看事实吧。” 尊重他人的观点,千万不要告诉一个人他错,如何批评——而又不因此招怨:间接地提醒人们的错误。“你做错了事,但你比我在这个年龄时强得多,我一直对自己干过那么多的愚蠢事而感到内疚,以致对你或任何人都不愿提出批评,可是,如果你这样做,难道不更好一些吗?”——在批评他人之前就先讲自己的错误。 谁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发号施令——提问题而不是下命令,给人提供自己办事的机会,“也许我们这样做会好些”而不是“不要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给人留面子 1、不要批评,指责和抱怨 2、给人以真诚的赞赏 3、在他人身上激发一种强烈的愿望 4、真诚地关心他人 5、让他人感到重要——而且要做得诚恳 6、对他人意见要表示尊敬,永远不能告诉一个人说他是错误的 《处世的艺术》 戴尔·卡耐基 四个良好的习惯 1、把你的桌面清理干净,只保留与目前工作有关的物品 2、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 3、当你碰上问题,请马上解决,或做个决定 4、学习如何组织、授权与督导 人们并不关心你和我发生什么事,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自己——从早到晚,他们会为自己一点小头痛操心不已,却不致理会你我的死亡消息。 对所有的攻击的言论,只是报之以笑,对于“只是大笑”的人,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你看,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忧人,就是不会责怪自己。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 ①真诚地关心别人 ②微笑 ③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④做一个善于静听的,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⑤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 ⑥真诚地让别人感到他们重要 ⑦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有时获得胜利,但这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你在教人的时候,要好象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象被人遗忘一样,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不要说“你错了”。 当你要促成别人的意见同你一致时,不要忘记: 1、从友善的方式开始,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2、要立刻让别人说:“是的,是的”真诚地尽力由对方的观点看事。 给他人一个好名誉去保全。 记住:我们渴求得到欣赏与承认,为要得到这个,差不多做什么都可以,但没有人要虚伪,没有人要诌媚。 《论人生》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 〈论真理〉: 是啊,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真理的杷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了。 〈论报复〉: 报复是一种野蛮的司法(人的天性自解) 智者总是着眼现在和未来,念念不忘,旧怨只能使人枉费心力,何况为作恶而作恶的人是没有的,作恶无非都是为了力己自私罢了。 〈论逆境〉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福中暴露,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出来的。 〈论伪装和沉默〉 沉默是弱者的智慧和策略,强者则敢于面对事实,直言不讳。因此,保持沉默是一各防御性的自全术。 假如一个人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随时能够判断什么事公开做,什么事秘密做,什么事应当若明若暗做,而且深刻地了解这一切的分寸和界线——那么这种人我们认为他是掌握了沉默的智慧的。 善于沉默者,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人性使人愿意把话向一个他认为能保守秘密的人倾诉,以求减轻自己心灵的负担。 赤裸裸的暴露总是令人害羞的(无论在肉体或精神上)。 〈论嫉妒〉 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来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良药。 〈论权位〉 为谋得高位或者说为凌驾他人之上,宁可失去自由为代价。人在这条马路上要忍受许多痛苦,然而得到的却未必不是更深的痛苦。 荣誉来自美德。 〈论善〉 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在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 人性本来是脆弱的,而无神论更从根本上摧毁了人在心中战胜邪恶的精神力量。 〈论狡猾〉 有一种狡术是,把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掩盖在东拉西扯的闲谈中,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对方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势下,突然提出你的一项建议,让他来不及思考就作出仓促的答复。 装作正想说一句话突然中止,仿佛制止自己去说似的,这正是刺激别人加倍地想知道你想要说的东西的妙法。 如果你能使人感到一件事是他从你这里追问出来,而并非你乐意告诉他的,这件事往往更能使他相信。 狡猾是一种邪恶的聪明,但狡猾与机智虽然有所貌似,却又不相同。 当一个人试图阻挠一件可能被别人提出的好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由自己把它提出来,但提出来的方式又要恰好足以引起人们的反感,因而使之得不到通过。 有人故意在谈话中没问,然后暗示对方做出他所期待的回答,这种狡术,使人会把一个被他授意的想法,还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 〈论革新〉 就人性而言,恶,似乎有种自然的原动力,在发展中增强。而善,似乎缺乏一种原动力,只是在开始最强。 〈论幸运〉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则能带来幸运。 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从而推动幸运的车轮转,这就叫:“潜能”。 意外的幸运会使人冒失,狂妄,然而来之不易的幸运却使人伟器。 命运之神值得我们崇敬,至少这是为了他的两个女儿——一位叫自信,一位叫光荣。 智者不夸耀自己的成功,他们把光荣归功于“命运之神”,事实上只有伟人才能得到命运的护佑。 从历史可以看到,凡把成功完全归功自己的人,常常得不到终局。 〈论读书〉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变知识本身。 知识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辨。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 〈论党派〉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治国之道就在于平衡对立党派的利益,实际正相反,政治的艺术是超越党派的私利,而促进大家的共同利益。 地位低的人有必要结党,以便形成政治力量。而地位高的人却最好超越党争,保持中立。初入政治场中的人,最好保持温和的态度,沟通各党的关系,以取得最大的拥护。 忠于党派的人是不会忠君的……君主控制党派,应当象星系一样,不要使党派行成自传,逸出王权中心的轨道之外。 〈论礼貌〉 只有确实内在品格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 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 礼节要自然才显得高贵……因为举止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 也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是别人也放弃对他的尊重。 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即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 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会信受尊重,事事都伸头的人是自轻自践并惹人厌嫌的,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而并非你天生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略示还有所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经过思考。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创造机会。 总而言之,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即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经讲究而有余地,宽裕而不失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论称赞〉 能否获得称赞或获得多少称赞,常被认作衡量一个人才华、品德的标尺,但由于这种称赞来自庸人,因为庸人是难以理解真正伟大崇高的美德的。 最廉价的品德最容易受到称颂。 稍高一点的德行也能导致他们的惊叹。 但正是对于那最上乘的伟德,他们却是最缺乏识别力的。 许多赞扬的出发点是虚伪的。 也有一种称赞是助人成善的,许多贤臣曾以此术施之于他们的君主,当称颂某人是怎样时,其实他们是在暗中指点他应怎能样。 既使是好心的称赞,也必须恰好其分。 至于一个人自称自赞——除了罕见的特例外,更会适得其反。人唯一可以夸耀的只有职责。“这乃我神圣的职责” 〈论虚荣〉 虚荣心乃是人生事业的推动力之一。 虚荣心有如油漆,它不仅使物体显得华丽而且能保护物体本身。 其实,一切表现恰当的谦虚,礼让,节制,都可以成为更巧妙的求名自炫之术。 结论是:尽管他胜过你,你还是要多夸奖他。但说到底,自夸自赏是明智者所避免的,却是愚者所追求的,又是谄媚者所奉献的,而这些人都是受虚荣心支配的奴隶。 〈论荣誉〉 人的荣誉应当与人的价值相称。 在荣誉的追求上有竞争对手更好。 嫉妒是蚕食荣誉的妒虫,所以要设法征服它,为此就应使人相信,你所追求的目的不在荣誉而在事业,你的成功得之幸运而并非由于你的优异。 〈愤怒〉 《圣经》教导我们“忍耐使灵魂宁静”易激动是卑贱的素质,受它摆布的往往是生活的弱者,如儿童、妇女、老人、病人(只要有自信,就可以自制)。 有三种情况的人容易发怒:一种是过于敏感的人,他们的神经太脆弱,其次是认为受到轻蔑的人,被人轻蔑最容易激起怒气,其效果远胜于其他伤害,最后认为名誉受到损害的人,也易激怒。 人在受伤害后最好的制怒之术是等待时机,克制忍耐,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将来。 人在愤怒时千万要注意两点:第一不可恶语伤人,这不同于一般的对世情发牢骚,而会植下怒毒之种,第二不可因怒而轻泄他人隐秘,会使人不再被信任。 《人生探幽》 日·三木清 不管一切怀疑如何,人生是确实的,因为人生是创造的过程,因为人生不单是存在,而是被创造的东西。〈论怀疑〉 虚荣是人的自然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性质,虚荣就是存在的本身,人依虚荣而生存,虚荣是所有人性之物中最具有人性的。 一切人的情感都由虚荣而生,人的一切情感都是人性的,即便人有动物般的情感,那么也会马上为虚荣所左右,从而显示出人性的来。 英雄以他的最终就是以灭亡来证明自己,喜剧的主人公中没有英雄,英雄只能是悲剧的主人公。 怎样才能消除虚荣呢?要靠创造,只有创造性的生活才不需要虚荣,所谓创造,就是进行创作虚构,就是证明创作虚构的实在性。 一切人间的罪恶都产生于不能忍受孤独。〈论虚荣〉 〈论名誉心〉 虚荣心以社会为对象,名誉心则以自我为对象。 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人最深刻又是最崇高的名誉心。 名誉心是对于一切抽象之物的热情 〈论怒〉 怒可以成为憎恨的原因,而憎恨仅仅是附带地成为怒的原因。 一切怒都是突发的,这表明怒的纯粹性或单纯性。 人们说爱是有类型的,爱被区别为三个层次:神之爱,对理想之爱和肉体之爱。那么怒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神之怒、从名誉心而来的怒和心情上的怒。 特别可称为人性的怒,是从名誉心而来的怒,人总是企图通过怒来表示自己是独立的人和具有独立的价格。 唯有知道什么是孤独的人才真正懂得怒。 〈论孤独〉 孤独不是感情,而属于理性。 奥古斯丁说:植物希望被人观看,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拯救。 通过拯救植物来挽救自我,如此,孤独扎根于最深的爱之中,这就是孤独的实在性。 〈论嫉妒〉 嫉妒是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处于幸福状态的人而产生的。 嫉妒是指一些在人的世界中追求平均化的倾向,这些人不懂得任何人在神之前都是平等的真理。 人越有个性就越不会去嫉妒。 〈论深思〉 孤独与其说是深思的条件不如说是深思的结果。 〈论谣言〉 不存在的应该对谣言负责的人,接受这种责任的东西我们称为历史。历史以情感中创造出观念或者理念,这是历史的深奥的秘密。 〈论利已主义者〉 一般支配我们生活的原则是给予及吸取,因而纯粹的利已主义或全然不存在或极为稀少。 人只能在习惯的作用下成为一个利已主义者。 我们的生活建立在期待之上。 期待具有束缚人的行为的魔力,道德束缚力的基础也在此。逆他人的期待而行动要比想象困难的多。 利已主义者的不去期待,因而也不去相信,所以他们总是为猜测疑心而苦恼。 把给予与汲取不是作为期待的原则,而是作为打小算盘的原则考虑的人就是利已主义者。 〈论希望〉 希望由爱而生,爱在希望培育成长, 真正懂得放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希望。而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希望。 快乐的科学 德·尼采 尼采认为: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理性或意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的精神活动中很大一部分(如本能、欲望、意志等)是无意识发生的,理性并不能成为判断人的生活真实与否以及人的行为是善是恶的,相反,理性只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安排秩序的手段,是现实本能、欲望、意志的工具。 生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意志,这种意志不是求得生存的意志,因为生存已经是前提了,生命的意志乃是表现生命的力量的意志,是全力惑强力的意志。是为了增长优越性,扩张支配权,生命的欢乐是不断地创造,是对与痛苦抗争的体验。 要想体验“至高无上的欢乐”,则必需也要有“悲伤至死的准备” 在和羞于表达感受的人们交往当中,一个人必须会掩饰,装糊涂,一个人要表达他的亲善之意,那么最好设法让对方笑,或说些无妨大雅而风趣的话题,这样他们的感受便能凝聚。 没有意图,就没有机会,因为只有在有意图构想的情况下,“机会”这个字才显得有意义。 人是被错误教导出来的,第一,他总认为自己不够完善;第二,他赋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他觉得在动物和大自然之间,自己是处在一种虚假的境况,第四,他不断地建立并接受新的价值标准,俾使任何时候的人类动机和行为均能显得十足的高尚与尊贵。若是我们忽略了这四种错误所促成的影响,就表示我们也忽略了人性;人情和“人的尊严”。 基督要揭发这个世界之丑恶与败坏的决心,已经造成这个世界的丑恶与败坏。 什么是创造力,既是去观察尚末被命名,或者为大家所目睹却无法指出其为何物的东西。 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不仅要超越他的行为和判断,甚至要超越公正本身。 造成英雄的伟大在于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 那个老是要使别人感到羞耻的人是最坏的人,最人性的是使人不感到羞耻,最自由的保证是不再对自己感到羞耻。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法·沙特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先要有这个东西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并且认为,人,在把自己设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 懦夫和英雄并非天生:在于“自我选择”。“人是自由的”。人必须始终在自己之外寻找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特殊理想目标,才能体现自己是真正的人,人类需要重新找到自己。 沙特认为:人是不完整的人,一个存在主义者永远不会把人当作目的,因为人正在形成中。 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中得以存在。 《组织行为学》 概念: 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心理与行为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人体发展和人的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人类化石,种属,机体构造等有关体质人类学问题;另一部分是研究人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体系,社会控制和文化传统,研究人类群体的演化过程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等,总之,是以人类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 意义与作用: 1、人是企业的主体,现代化的管理中,最主要是人的管理。 2、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据统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耗费的对比,在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下,一般为90=10,在中等的机械化水平下,是60=40,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为10=90,所以,应靠发挥脑力,劳动者的主动精神和自觉的积极性。 3、主张实行所谓合乎人情的管理,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管理的二重性: 一是人们共同劳动的协调和指挥是管理的一般性和共性。是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二是监督,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个体心理与行为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成的基础。所谓感觉,也就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生产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它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综合整体反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生产的,知觉比感觉更深刻,心理形成的真正产生还在于知觉。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是通过概念,判断等间接而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过程。 它具有抽象的能力,能够借助科学的要领和范畴来概括各种感性材料。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知觉的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阶段。 价值观体系——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秩序。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事所持有的一种只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只能从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及动作中去推测而知。 态度由下列三种成分所组成: 1、认知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了解,这属于人的思想认识部分。 2、情感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物的好恶,带有感情的倾向。 3、行为成分,包括个人对人,工作,和物的实际反应和行动。 行为——通过大脑运动,把外部客观事物变为人脑中的映象和概念;这种心理表露出来就构成人的行为。 心理特征——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较为相对持久的心理特点。 例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就形成了他的个性。 意志——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持目标,克服困难,所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就叫做意志。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1、认识活动:是指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活动过程。 2、情感活动: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的人或对客观存在的事所持的态度,是满意还是讨厌的体验。如:喜、怒、哀、乐、憎、爱等。 3、意志活动:是指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活动过程。 个性——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每一个人区别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这些特征和属性包括:需要、动机、调节方法、发展和完成任务的潜力、气质、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具体地说,个性有以下特点: (1)组合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 (2)独特性,个性与共性不同,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 (3)稳定性,个性是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不象外界刺激那样瞬息万变。偶个一次出现的某种心理特征,不能叫个性,只有那些一贯的经常二持久出现的心理特征才能叫个性。 (4)倾向性,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的内在意识倾向性,它既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 (5)整体性,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群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互相交往沟通的一群人,其中每个人都能够与这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沟通,而不是通过其他人来进行交往沟通。 规范——就是为了保证群体活动的某种有条理性而由群体成员所共同建立起来的行为标准和规则。 内聚力——就是群体成员愿意在群体内活动和他们对群体活动赞助的强烈程度。 个性与性格的不同 个性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性格则标志了这个角色的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气质——是指人们通常所讲的“脾气”、“性情”它是人的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心理活动的动力,就是指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有人倾向外部事物,有人倾向内部事物),例如:有的人活泼、热情,有的人沉静、冷漠,有的人敏捷灵活,有的人迟钝呆板等,这些都是气质的表现。 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或者说,能力是完成一定活动的本质。 性格、气质和能力这些心理特征均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方面虽各有不同,但又是相互制约,彼此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从气质的自然属性看,气质是性格的基础,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从性格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能力的发展可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而性格的特点又可能补尝能力的某些弱点。 一个有成效的组织,为了最大限度地调整他们组织内的大多数职工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就要适应这种不同个性的需要。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所谓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动机——引起,保持行为并将导向某某一目标(即是个人所需的目标,又是组织所需的目标)的过程。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人自身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要。 个人的权力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不同,一般的变化从依赖别人→相信自己→控制别人→自我隐退。而为全社会追求权力,权力有个人权力和社会权力之分。 挫折——一是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情况,一是指个体遭受阻碍后引起的情绪状态。 某一种目标能否实现,某一种需要和动机能否得到满足,即取决于这种目标需要和动机是否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吻合的程度。 攻击——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对挫折所采取的公开对抗的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又可分为直接攻击的转向攻击。 直接攻击是指把攻击的行为直接向阻碍达到目标的人或物。 转向攻击是指当不能直接攻击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人或物时,把攻击行为转向某种代替的人或物。 幻想——是人受挫折后的另一种退缩式的反应,它是指个人遭受挫折后退缩脱离挫折的情况,他把自己置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付挫折或解决问题。 退化——是指个体遭到挫折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行为,是一种反常现象。 忧虑——是指一个人连续遭到挫折失败,便慢慢失去了自尊和信心,不知所措,终于形成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固执——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遭到挫折时,需要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但在某种情况下,如个体一再遭到同样的挫折,他可能会采取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法,即使以后情况已经改变,而这种已有的刻板性反应方式仍会盲目继续出现。 妥协——是指人受到挫折后采取的减轻情绪上的紧张状态的缓冲性行为,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文饰——文饰作用是自我安慰,指的是人们受到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的行为。 2、逃避——指人受到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情况,而是逃避到较安全的地方或幻想世界或疾病中去。 3、投射——投射是指一个人想否认他自己所具有的不正当的行为,就把这不正当行为加诸于他人,说成大家都有的,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减轻自己的内疚,不安和忧虑等紧张情绪。 4、替代——是指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或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时,所设立的另一个取代原定目标的目标,替代中最积极的替代叫做升华,例如:个人生活上的不幸往往会使人在事业上取得突出的成就。 5、反向——是指一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情感与其内心的完全相反,常常虚假的外表掩盖内心的真实动机,实质上也是对个人冲动的一种压抑的心理过程。 6、模仿——与投射含义相反,它是指把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加到自己身上,总之,挫折后的行为表现有: 攻击、冷漠、幻想、退化、忧虑、固执、妥协等。 影响挫折的因素: 1、个人志气——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 2、个人对挫折的的容忍力也是有差别的。 领导者的素质可分为: 1、体质特征 2、社会背景 3、智力 4、性格 5、与工作相关的特征和社会特征 组织设计——是通过把任务、权力和工作流组合成结构以实现协调努力的过程,简言之,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 权变的组织设计——就是以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理解和设计组织。 压力——是对威胁的常规方法的失败,也就是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无法对付的情况(威胁)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自卑超越 [奥]A·阿德勒 一、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意义。 所有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志是:它们都是共同的意义——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心理学有别于生物学或生理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及人类未来之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了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可能就犯了某种错。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做梦时和清醒时的人格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梦中社会要求的压力较轻,人格能不经过防卫和隐瞒而表现出来。 最早的记忆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人对自身和环境的基本估计均包含于其中,它是个人将他的外貌,他对自己最初的整个概念,以及别人对他的要求等,第一次综合起来的结果。其次,它是个人主观的起点,也是他为自己所做记录的开始。 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被“当做”为何物,对它们的解释以及它们对现在及未来生活的影响。 “生活意义”的主题思想: 人类生活于“意义”的领域之中,生活于贫瘠的地球之中,造成每个人都有三种联系,环境限制——与人的关系——性爱从而构成人类三大问题:职业——友谊——爱情。人就生活在这三大问题之中,那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是真实的合作与奉献。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通常的生活失败者有三种类型:1、器官有缺陷的人,2、被溺爱骄宠的人3、被忽视的儿童。 早期的记忆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人类脆弱的本身——在最初的记忆中——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需要同类的关怀,特别是在孩童期就开始形成这种观念,逐渐养成了缺乏独立能力和社会责任的习惯。 器官有缺陷的人,总要受到周围同伴的耻笑,岐视以及怜悯等,而感到气馁,结果大多数示未被导向正途,造成只对自身感兴趣,缺乏社会兴趣,如果克服这些身体,心理困难,往往会造就许多新的贡献。 被溺爱骄宠的人,通常他以为不必努力就成为天之骄子,与众不同,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注意中心的情境,他即会若有所失而觉得世界亏待了他,别人的服饰,使得他丧失了独立性。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使他忙然不知所措,或采取“媚世”以博取擅权的机会,或反叛,他觉得“生活的意义”是——独占鳌头,继而采取种种的错误行为方式。 被忽视的人,他不知爱为何物,他曾经发现社会对他冷漠,他更不知他能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赢取感情和尊敬,生活范围越来越窄,生活的宗旨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把自己圈起来。因此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有许多生活失败者都是私生子或孤儿。 所以正确的心理:我们必须开拓我们的生活,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假使我们都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应付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是无止境的。 PAGE 48
/
本文档为【阅戴尔卡耐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