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

2017-09-20 41页 doc 84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六章 自我意识 本章内容细目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一)自我认知 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自我体验 (一)个体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三)自我行动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一)提高认识水平 二、学生自我意...
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
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六章 自我意识 本章内容细目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一)自我认知 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自我体验 (一)个体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三)自我行动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一)提高认识水平 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丰富感情世界 (一)全面认识自我 (三)发展意志能力 (二)积极悦纳自我 (四)促进道德形成 (三)努力完善自我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理论 1 众所周知,人类从认识论的角度,从主客体的关系上提出了“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反映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现实,还能反映主题本身,这样就涉及个性调节系统中的自我意识。自“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苏格拉底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以来,自我意识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成为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自我意识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律,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点如何,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这就是本章主要探讨的内容。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自我意识的发展究其本质是人逐渐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而“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更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发展课题,因此,探讨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可以完善个性发展的理论;从实践上讲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完善自我,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并使其在接受环境影响时可以进行主观能动地选择。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在心理学领域,“自我”作为英文“ego”或“self”的中文译语,前者是精神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后者则主要是指个体的自我反省意识或自我意识。西方近现代很多心理学家,从詹姆斯(W.James,1890)到米德(Mead,1934),从罗杰斯(Rogers,1951)到格根(Gergen,1982),关于“自我”的讨论都是在self的意义上进行的。我国心理学界对“自我”的理解,也与self的意义相似。他们认为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首先,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以及因劳动而结成的社会性联系过程中同语言一道产生的。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意识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社会现象。 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志。虽然动物也能反映周围的客观世界,可是当动物心理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到人类意识的阶段时,就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功能。也就是说,这时候意识不仅能反映周围客观的环境,而且还能积极地反映主体者自身。人类个体能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并把自己作为反应活动的对象,标志着心理演变发展过程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自我意识能反映主体自身的意愿、态度和能力的倾向,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大大发展了主体自身的反应活动的能动性质,改善了他在同客观现实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地位,增强了他改造客观世界和驾驭周围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人类有可能成为所生存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主人。 最后,自我意识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又是个性各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并推动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具体说,自我意识作为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其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的。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 内容的多重性 自我意识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具有诸多深层的本质,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做不同的概括。 2 从自我意识的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心理自我(如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其中,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前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层次。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层次。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 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从自我观念来看,又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也即对实在的我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但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距离。当距离加大时,个体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定是一致的。理想自我虽非现实自我,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考系。 2.发展的矛盾性 个体当自我意识尚未形成时,是浑沌一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能力的增强,自我逐步分化为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两个方面:自己既有观察自己的—面,又有作为被观察者的一面。处于前者地位的自我,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在头脑中塑造了—个“理想的我”的形象;处于后者地位的自我,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形象。个体自我意识中,若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出现了差距和矛盾,就会产生丰富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 处于观察者地位的理想的我,不断观察、分析现实的我的表现。因为理想的自我毕竟是对于未来的设想,而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所以理想的我总是发现现实的我还存在许多地方不符合自我理想的要求。例如,某青年希望自己要成为一个开拓型的人才,向往着自己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实际上他缺乏开拓、创新的素质,处处因循守旧,依然故我,于是就产生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自我谴责与自我埋怨。 自我意识的矛盾虽然给个体带来了不安与焦虑,但在个体发展上却有积极意义。这种矛盾性情绪体验能够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个体摆脱不安与焦虑,力图使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统—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统—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的我努力符合理想的我的要求。判断二者统一的积极意义的,在于方向性的正确与否。 3.整体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是从周围人们的期待与评价自己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而发展起来的,自己觉察到对方的态度与言语中所包含的内容,于是就丰富了自我意识的内容并发生分化,从人们对自己情感与评价的意识发展为自我态度。 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为自我评价提供基础。一个人处在一 3 定的社会关系中,是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个人的某一次评价,而主要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一系列的评价中概括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自我意识的这一侧面被称为“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切一样。这面镜子就是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我们把自己的容貌、姿态、服装等作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在镜子中细细观察,总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美丑,如果符合标准感到喜悦,否则就表现出不高兴的现象。同样,个体在想象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方式、性格等,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例如一个学生在想象中认为老师对他的印象很好或不好,从而会产生不同情绪体验,对自己满意或不满意。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和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自尊或自卑。其中第二个因素在实际生活中是有重要意义的,而第三个因素是由第二个因素决定的。由于想象到他人对于自己是夸奖的或是贬低的,因而就产生了自尊或自卑的心理。 4.个体的独特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尤其是在与那些重要人物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把他们的判断和评价内化为自己评价自己的标准,于是个体就按照自己所想象的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关于自我信息的增多,对自己的认识态度也慢慢地脱离了他人的评价,成为自律的东西而发挥作用。这时,个体由于形成了自我态度,因而渴望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地位,对于社会上忽视自己或不重视自己的人就没有好感,从而对他们采取回避或疏远的态度;对于社会上那些肯定自己的人则怀有好感,主动去接近他们,表现为自律性。所以,自我意识到了自律阶段就会变得“我行我素”,发挥出主动性和独立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独特的形态,成为其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行动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以及个体对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两个方面。个体通过自我认知,产生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同时伴随着自身体验,并表现为对待自身的行为倾向。个体对自身的认知,通过下述五种方式进行。 1.自我观察 当个体站在镜子前面感到自己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他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注意自己。个体的行为和内部特征,可以成为自我观察的对象。此外,个体还把观察的对象直接指向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称为内省。内省对个体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个体便不能作为一个人而生活。内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个体把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注意的对象;一种是对已有的心理经验的认知。内省的可能程度受个体的这两方面的技能和熟练水平所制约。早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内省的方法,冯特实验室的被试是经过严格的内省训练的,否则就难以如实报告。虽然内省是经常发生的,但不一定可靠,因此,个体仅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其它的方式。 2.自我分析 对自己的外部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以及情境因素的分析,可以作为认知自己内心世界的线索。个体常常并不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得不从个体的外部活动与情境方面来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在行为情境中的活动,达到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认知。 3.社会比较 4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自我认知,并非只是个体对自身的简单的认知过程,还是一个通过社会比较进行的过程。最早在家庭中,然后在同辈群体中,并不断扩大到整个社会。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认知,或在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进行社会比较。如个体的身材高矮,他总是同周围的人比较,尤其是与同龄人比较。再如,个体认为自己聪明,这是他与许多人做了对比的结果。这种比较是个体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的,而且一般是与和他相类似的其他个体比较,如大学生往往和大学生比较,而很少和小商贩比较。 4.自我暴露 个体要正确地对自身认知,除进行社会比较外,还要进行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个体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想法。作为自我认知的方式,个体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真实面目,通过别人的反应和自己的观察认识自己。据研究,这种暴露对一个陌生者反而会增多。自我暴露存在个体差异、性别差异,不同的个体暴露的程度不同,女性比男性暴露的要多。个体在钱财、人格和身体方面较少暴露,而在兴趣、爱好和工作方面较多暴露。由此可见,个体并非都愿意客观地认识自己。在生活中,个体往往不仅不能正视自己,甚至有意或无意地蒙骗自己。 5.自我蒙骗 个体在对自身认知时,并不总是想获得准确的信息。一般来说,个体的自我肯定强于自我否定,甚至有时到了不客观的程度。有时,个体为了对自己有一个满意的印象,他们会有采取自我蒙骗的方式,对自己撒谎。如做错了一件事,会找出种种理由,开脱自己。自我暴露与自我蒙骗,既是自我认知的方式,也是自我行动的方式,对此后面还将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是不断进行的。他们通过自我观察,分析自己在情境中的行动所获得自己的印象。而为了获得真实的或虚假的自我印象,往往采取社会比较、自我暴露、自我蒙骗等方式。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个体将以多种方式评价自己。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例如:自信、自卑、自满、自责、自我欣赏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间的关系。客体的我满足了主体的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责备。情绪的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关于自我情绪体验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有下面的几种情绪体验。 1.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关于自己价值的判断、评价基础上,形成对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即自尊、自卑等自我情绪体验。自我价值感是内在的,以自尊需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自尊需要是内在的自我价值感的外在体现。在个体身上,自我价值观往往以“积极的或消积的”、“赞成或不赞成的”的二择一的形式出现,对自己基本持积极态度或肯定态度的,称之为具有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对自己基本持消积态度或否定态度的,称之为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自卑)。每个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是相对稳定的。 罗森堡(Rosenberg,1985)指出,高水平自我价值感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即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但并不因此就挑剔自己。对自己所属的类型基本是满意的,具有自我宽容的特点,但不包括完美感,他不仅能认识自己缺点,而且努力去克服这些缺点。第二,喜欢自己:高水平自我价值感者,“自我感觉良好”,能够怡然自得,高水平自我价值感不是指优越感,他们不一定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好,只是能够怡然自得而己。第三,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但未必反映为高能力感或高效用感,也就是说,高水平自我价值感者不一定就认为自己比他人更能干或更有用。他只是尊重自己。 詹姆斯(James,1892)认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其成就与抱负的比率。公式为: 5 成就 自我价值= ×100% 抱负 若个体的抱负水平很低,对自己的要求与期望很低,那么即使其成就水平不高,其自我价值感水平也不会太低,这可以说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对于一些人几乎彻底摧毁了自我价值感,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无关紧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抱负与期望差异悬殊。 2.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 成功体验(success experience)与失败体验(experience of failure)一般与工作是否取得成功有关,但它们还决定于自己的期望水平,这就是说,客观的我所取得的成绩虽然已达到了社会的水准之上,但能否产生成功体验,还要看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要求,即期望水平。例如,社会上一般认为若能考上大学就是学习成功的标志之一,有人虽然已达到录取分数线以上,但以未能进入著名大学而闷闷不乐,没有产生成功感,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即使他人认为其未获成功,而本人可以认为自己取得成功,或者他人认为其已取得成就,而本人却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可见,成功或与失败的情绪体验完全是主观的,决定成功与失败的,乃是个体的内部标准而非外部标准。然而,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是因为个体与他人会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下,社会的共同标准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而且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也会体验到他人的标准而逐步调整其内部标准,使内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人的标准相适应。 3.自豪感与羞愧感 当个体意识到个人工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将可以反映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时,往往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自豪或羞愧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自豪感的体验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理想自我形象相符合时产生,相反,羞愧感的体验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形象的要求而产生的。当然,个体仅仅意识到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也不一定会引起羞愧感,如果自己对此无动于衷,则二者之间的差距毫无意义。但是,如果自己能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自我与社会要求有距离,就可以迫使自己要按照理想的自我的标准而不断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时,就特别容易产生羞愧的情绪体验。 4.内疚 应该指出的是,内疚与羞愧不同,羞愧是感到自己比不上他人,偏重于个体的智慧,认为自己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而内疚是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的责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感到“对不起”父母、师长和领导。个体内疚的情绪体验有不同的程度。轻度的内疚感是属于自己良心上的谴责,持续时间较短,它往往是因为个体违背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轻度的内疚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有时会使个体及时良心发现,而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向。重度的内疚感是由极度痛苦的自我评价而引起心理上长期的折磨。个体对自己行为感到内疚,有时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有时却并不清楚,只认为自己是个坏人,这种情形严重的就是“自责狂”或精神错乱者,这是同其人格发展的紊乱有关系的。 (三)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自我行动的意义在于保持个体的心理平衡,使个体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和谐。自我行动是自我意识的外观体现。自我行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三种方式:整饰自己、投其所好和自我防卫。 1.整饰自己,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在人际互动中,个体通常表现出一副自敬人敬的面目。他选择合宜的言辞、表情、姿势 6 与动作,以给互动对象留下一个好印象,前面说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个体的外观最容易被他人知觉到,所以个体比较注意打扮自己,这不仅仅是给自己看,更多地是给自己周围的人看,如果因此得到别人赞美,个体会体验到一种满足。 整饰自己是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现自己,也是一种社交技术。个体真实的自我,有时不仅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且也是别人所不欢迎的。个体为了求得满意的自我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常常会使用这种社交技术。所以,在公共场合下个体特别留意于整饰自己,比如在朋友聚会上,上街游玩时,一般会打扮一番,穿戴整齐。 2.投其所好,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好感 在人际互动中,个体为获得他人的好感,往往投其所好。投其所好是个体的一种策略性行为,最常用的是自我暴露、称赞、附和与施惠。 第一,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个体认识自己真实面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自我行动的方式之一。作为自我行动的方式,是个体在特定人物面前展示自己内心的秘密。自我暴露的心理效应,是可能获得他人好感,甚至被视为知己,从而增加了他人的自我暴露。因为个体认为,内心的隐秘总是不能轻易告人的,如果别人把它告诉了自己,说明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既然别人相信自己,那么对别人也应该相信。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暴露的心理效应受相互性规则制约,即自我暴露一般遵循对等原则,只有当个体的自我暴露与对方处于相同水平,才能使对方产生好感。而且自我暴露的速度必须缓慢到使对方不感到惊奇,否则反而招人讨厌。因为根据对等原则,一方暴露过多,另一方也要作相应的暴露。当对方不愿意暴露时,便会感到一种心理威胁,引起知觉防卫,拉长两者的心理距离。同时,自我暴露作为一种行为策略使用,是在个体预料到这样做不但不会对自己产生危害,而且对方也能够接受时,才会使用。因此,个体更愿意暴露那些被认为是正面的好的,从而能够增加自己的价值和吸引力的东西。就自我暴露的方式和效果而言,有直接暴露和间接含蓄暴露,通常情况下,间接含蓄暴露的效果更好。 第二,称赞。称赞是个体有意无意地给他人以正面的肯定评价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需要称赞别人,同时也需要别人的称赞。个体之所以需要称赞,是因为称赞能满足他的自尊。一般而言,个体都有一种自尊倾向,喜欢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如果个体总是不能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那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感,他可能逃避现实,甚至会毁灭自己,所以,自尊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所必需的。称赞会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或加强他人的自尊,使他人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己。而当他人在获得满足后,也会以相应的形式进行回报。按照海德(Hyde)的平衡理论,两人来往,如果一方表示称赞另一方,而另一方若不表明相应的态度,将形成不平衡的紧张状态,只要双方不断往来,这种紧张状态便会驱使被动的一方逐渐称赞对方。 称赞能否使对方产生好感,关键在于是否恰当。所谓恰当就是称赞之后应使对方作有利的归因。比如一对青年男女经过别人介绍初次见面后,这个男青年对女青年说:“我觉得你不但形象美,而且心灵更美。”这个女青年对男青年的称赞有什么反应呢?这要看她如何推断他讲这句话的原因。如果女青年认为男青年的称赞只不过是花言巧语,别有所图,或者认为这不过是应酬的话,是想讨自己的欢喜,那么这个女青年很可能产生反感。如果女青年认为男青年所说的话是真正出于他内心的感受,那么她很可能产生好感。 第三,附和。附和是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示与他人相同。在现实生活中,附和是经常发生的,可以是发自内心的,也可以是表面做作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附和可能增加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好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般人喜欢价值观、信念和自己一致的人。个体若表示与他人相同的看法和行为,等于为别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支持,具有相当高的强化作用。被试若以为别人跟他持有相同的态度,那么他将表现出更多的合作倾向与行为。不仅如此, 7 附和还能够消除他人因“独断专行”而形成的潜在焦虑或犹豫不决。 第四,施惠。施惠是个体给他人以物质上的好处。同称赞、附和一样,施惠会使受惠者对施惠者产生好感,留下施惠者喜欢他、尊敬他的印象。施惠也遵循相互性原则。正如俗话所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受惠者若来而不往,心理上会有负疚的不舒服之感。在回报之后,心理上才会回复到舒坦的状态。但是,受惠也可能产生心理性的抗拒,因为一般人都按照礼尚往来的规范行事,当施惠者给予受惠者好处时,等于同时发出了要对方回报的暗示,这将使受惠者失去随意反应的自由,结果表现出“来而不往”。布列姆与考尔(1966年)的实验,证实了心理性的抗拒现象的存在。 以上自我行动的方式在现实生活是普遍存在的,它对人们搞好人际关系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我们也要注意批判其消极的一面。 心理性的抗拒现象实验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当被试来到实验室~看到另外一位被试(假被试)正在那里。主试宣布实验因故要推迟一下。这时假被试要求离开一会儿。假被试离开后~主试告诉被试~除了原先预定要做的实验外~还要对刚才在场的“被试”作出评定~主试让一半被试认为他们的评定非常重要~让另一半被试认为他们的评定不很重要~主试又分别把两组被试再分成两种施惠组与未施惠组。对施惠组被试~假被试回到实验室时~手拿着一瓶可口可乐~说是顺便买来请他们(施惠组)喝的,对非施惠组被试则没有请他们喝。在实验结束时~主试交给假被试一项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假被试就请被试帮忙。结果发现~在认为自己的评定不重要的被试中有14/15的受惠者回报了可口可乐之情~帮助假被试,在认为自己的评定很重要的被试中~只有2/15的受惠者回报可口可乐之情。而未受惠的被试一般则愿意帮忙。 在这个实验里~心理性的抗拒作用明显发生在受了惠而又认为对施惠者评定非常重要的被试群体里。他们对受惠带来的人情负担感到压力~心理性的抗拒作用使他们拒绝帮助~借以表明自己的评定是公正的、客观的。这个实验告诉人们~施惠可能带来受惠者心理性的抗拒。所以施惠者欲获得别人的好感必须避免对方产生心理性的抗拒~有效的方法是让受惠者感觉施惠者无求于他~对施惠者作有利的归因。施惠者要得到受惠者的好感~还必须注意方式的适当~要考虑到对方的人格特点。施惠一般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中~最好在两个人之间。 3.自我防卫,以变换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个体在社会中生活,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产生烦恼和不安。一般说来,遇到困难时,个体或是积极地针对问题,设法解决;或是采取消极的方法,逃避问题。精神分析学家指出,个体的自我往往在他本人不知不觉中,用他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与现实世界相矛盾的关系变换成相适应的关系,从而不至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痛苦和不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自我蒙骗,只不过是不自觉地自我蒙骗罢了。自我所具备的这种解决烦恼、减少内心冲突和不安,保证心境安宁的方式,被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又称自我防卫。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自我意识的作用十分巨大,从种系发展来看,人类的心理具有自我意识,大大地优越于任何高等动物;从个体发展来看,人类个体进入青年期,其自我意识发展成熟,才脱离少年儿童时的幼稚,进入成人阶段,真正具有了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一)提高认识水平 自我意识使人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当作客体加以反映,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效能。人的认识活动不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都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而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人不仅能对外部世界的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还能对自己的这些认识过程本身进行认知,即对这些 8 过程加以分析、监督和调整。通过对自身认识过程的认知,人就有可能发现原有认识活动的不足,可能选择和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可以看出,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和改善,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可以改造他的主观世界。 (二)丰富感情世界 使人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才会逐渐产生“孤独”之感;他们体验到自尊的需要,才会产生与自尊感相联系的“羞耻感”和“腼腆感”。由于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才时常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种种不符或冲突,从而产生“苦闷”、“彷徨”等新的情感。人们能把感情世界作为自己意识的客体,才得以忽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发现人类创造的艺术品的魅力,从而体验种种美感。恰恰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才使得人的情感生活变得日益丰富、细致而复杂。 (三)发展意志能力 意志以人确定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因为任何自觉行为总是有自觉的主体——“自我”。自我的自主性的实现需要个人监督,需要意志的力量,无论其表现形式是施力于外部,促使环境服从主体的要求,还是施力于内部,促使自身特性与需求适应环境,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作用,离不开在意识中对自我和环境的明白区分。个体意志力的表现同动机的性质和力量密切相关。诸多动机之中,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水平及其发展,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水平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动机性质上,社会意义丰富的动机通常比社会意义贫乏的动机更能支持人的意志行为。但社会意义的丰富与否,是要通过行为者的个体意识从主观上加以认定的。 (四)促进道德形成 人的“自我”概念不仅包含现实的自我,还包含着理想的自我的方面。由于人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就不能不受到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规范的制约。每个个体都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社会对他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这些角色期望承载着社会规范,去要求、约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社会道德就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找到了可以存在的处所,也找到了可以调节、激发(或抑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杠杆。就个体方面来说,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包含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诸如责任、义务、使命、荣誉等价值观念的内容。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理论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自我意识在个体身上出现以后,是如何发展的呢,不少心理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式。了解这方面的有关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自我意识的发展,加深对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1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E?埃里克森(E.H.Erikson)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实质上就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其理论中涉及的诸如“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内疚感”等概念,都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埃里克森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八个阶段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2,113 9 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了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这样就会使孩子一直感受遭到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四到五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体验会影响个体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兴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由此,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能跑得很快。 埃里克森简介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现代 精神分析理论家之—。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 1933,1939年先在波士顿开业~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并在哈佛、耶鲁 等医学院和人类关系学院任职~又曾与人类学家一同去印第安人居留地对 苏人和尤洛克人进行文化人类学调查。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 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 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 10 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书内存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1961年后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近十多年来研究深入到美国社会现阶段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的异常行为等。他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已超出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诸领域~其声誉也超出了美国国界。主要著作有《童年与社会》、《青年人路德: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同一性:少年和危机》、《甘地的真理:论不抵抗精神的来源》、《新同一性的因次》、《杰佛逊讲演集》、《生活史和历史的瞬间》等。 第五阶段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第六阶段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是获得创造力感而避免自我专注。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万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阶段是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委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11 表8-1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 阶段 年龄 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对人信赖??对人不信1 1岁半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赖 1岁半能自我控制,行动2 自主??羞怯、疑虑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3、4岁 有信心 有目的方向,能独3 4-5岁 主动感??内疚感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立进取 6岁-青具有求学、做事、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4 勤奋感??自卑感 春期 待人的基本能力 失败感 自我同一性??自我自我观念明确,追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5 青年期 混乱 求方向肯定 迷失 成功的感情生活,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6 成年期 亲密感??孤独感 奠定事业基础 相处 关心后代??自我关7 中年期 热爱家庭,栽培后代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注 8 老年期 完美感??失落感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旧事,悲观失望 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不能绝对化,例如,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会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到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怀疑感与差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八个阶段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严格的科学事实作依据,但比起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生物学观点来,他侧重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有相对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 2奥尔波特(Allport,1961)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我意识的 发展模式——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自我。他认 为,个体从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是以躯体为基础的生理 自我,这期间个体表现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 释外界: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的,故而该阶段又 称自我中心期。从3岁到13.14岁是社会自我阶段。个体通过在幼儿 园的反映成人社会生活的游戏活动,扮演各种角色,以及随后渡过的 学校生活,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欲望,特别是在成就动机的推动下,努力学习,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以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自我。这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阶段,故而又称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阶段。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用自 2 黄希庭.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2 己的观点来认识与评价客观事物,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因素,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二是个体会从自己所见到的人格和身体特征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三是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与价值观相一致的自我理想;四是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脱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总之,在这一阶段由于个体身心的急剧变化,各种能力(尤其是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加速发展,使自己在客观化时期从社会上所吸取来的东西得到独立的综合加工,使之具有个体浓厚的主观性,故而该阶段又称为主观化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就在这个阶段得以成熟。 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 米德(Mead,1934)从社会人际互动的角度阐述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个体脱离他人就不可能形成自我,个体的自我意识在个体借助语言符号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为此,他提出三阶段的自我意识发展模式。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个体尚未掌握语言符号,不能借助符号与他人进行交往,属自我的原始状态。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对符号和意义缺乏理解,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二阶段是模仿阶段,个体掌握了语言符号,学会模仿母亲、教师等“某个重要他人”的言行,并能从对方角度来看待自己。但这一阶段只能模仿某一个重要他人,还不能从综合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自己。第三阶段是社会角色扮演阶段,个体能扮演某个社会角色,并能从综合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将他们概括为泛化他人,从而将在“泛化他人”身上所体现的群体期望、社会规范内化于自身,形成自我,使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米德指出,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都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群体,都要借助语言符号与他人进行互动。所以,他认为自我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通过语言符号互相作用来塑造和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 洛文格(Loevinger,1980)采用造句测验的方法搜集大量资料,长期研究自我发展,提出七阶段的自我意识发展模式。第一阶段为前社会的、共生的阶段,个体不能区分自我与外界客体,与父母或生活中的玩具处在共生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将促进自我与非我的区分。第二阶段为冲动阶段,个体表现为受身体冲动所支配,但行为定向几乎都是现在,而不是过去或未来。虽然他们能够理解身体上的因果关系,但缺乏心理上因果关系的观念。第三阶段为自我保护阶段,个体认识到规则的存在,并力图依靠规则来满足自己,注意控制冲动,免受惩罚,学会保护自己。第四阶段为遵奉阶段,个体认识到自己与群体利益一致,重视与他人友好、合作,自觉遵奉团体的规则。他们生活在没有仇恨的环境中会感到信赖。相反,若是他们生活在恶意的环境中,便不可能形成遵奉。第五阶段为公正阶段,个体只有到十三四岁才能达到这一阶段。他们第一次发现称之为“良心”的道德观念,有强烈的责任心、义务感,不仅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各种隐蔽情感,理解他人内在的价值观点。第六阶段为自主阶段,个体具有在众多矛盾中正视和积极处理冲突的能力,而不回避和推卸责任。第七阶段为整合阶段,个体超越了自主阶段的冲突,达到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水平。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阶段。 上述自我意识理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将有利于我们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复杂性,并从整体上把握自我意识的发展模式,加深对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现代认知的自我观 1.认知加工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邓纳特,Dennett~1978,提出。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对人类自我意识过程的独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认知流程。邓纳特在其理论 13 中区分了在人脑自我意识过程中存在的三种信息获取方式。第一种是内隐式信息获取。第二种是外显式信息获取。第三种是自我反省式信息获取。邓纳特根据自己对自我意识过程的理解~提出了一种个体自我意识的认知加工流程。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过程大致由输出成分、控制成分、记忆成分、知觉分析、问题解决成分和梦六种必要成分组成。 2.认知计算理论.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逊?劳德,Johnson laird~1983,提出了元认知的认知计算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是把人脑的自我意识活动看成是类似于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运算过程。他用不同层次的并行加工的机制来阐述人类自我意识的运行。他的理论有两个核心的思想:并行序列加工和多重程序镶嵌。 3.元认知监视理论。弗拉维尔,Flavell~1976,除了提出“元认知”术语外~还对元认知结构作了权威性的论述。其理论被称为元认知监视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对元认知构成要素的合理划分以及对元认知整体调控作用的强调。 从元认知模型的发展可以看出~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邓纳特的认知加工理论使我们对自我意识过程有了崭新的理解~对进一步的有关研究颇有启迪,约翰逊?劳德从信息加工器的分层并行加工和多重镶嵌的原理出发~提出了自我意识的认知运算理论~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意识的机制~而且为计算机的模拟创造了条件,弗拉维尔从元认知意义上的知识、体验~目标和策略四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阐述了元认知的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意识和行为的自我调节功能。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其与周围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个体要能适应环境并作用于环境,不仅要有意识,而且还要有自我意识。只有能觉察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特点及其结果,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有效地影响环境。 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个体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呢? 第一个指标是出生后第一年末,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动作,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是发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婴儿刚出生时,不能区分自己的与不是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手、脚与周围的玩具视为同样性质的东西并加以摆弄,不用说(这时并没有自我意识。但当他表现出抓、咬、摸自己手脚的行为时,就发生了被抓、被咬、被摸等各种感知活动,而当他抓玩具时,却并未发生类似感觉,于是对这些事物逐渐加以分化。 第二个指标是儿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也就是儿童意识到他所作的动作是他自己的动作,知道其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第三个指标是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由于儿童逐渐掌握了语言,就加快了自我意识的形成。当儿童谈到自己时,开始能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苏联心理学家安南耶夫3指出:“从发生学的观点看,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巨大飞跃,是把自己当作固定的整体从变化着的动作的连续进程中分出来的过渡。这就使儿童主动口述自己的名字不同于他对成人喊他名字的感觉反应。”安南耶夫把儿童能称呼自己名字的技能看作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重要的指标(他把这一指标和能够概括自己的愿望、动作表象的“自我感觉”的出现联系起来。 第四个指标是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白己。儿童发展到三岁左右,出现了一个 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4,115 14 新的特点,用“我要”、“我有”、“我的”、“我自己做”等带有第一人称的代名词。儿童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也就表明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这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G?奥尔波特(G?Allport)等人对个体生理的自我的发生作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这些认识能使个人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是寄托在自己的身躯上。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 1.自我中心期 从出生8个月到3岁。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他经常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就像吸吮母亲的乳头一样津津有味,因为他把母亲当作了他自己的一部分。可见,他还生活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大约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不再把玩具当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只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他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大约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大约在2岁时,有了自我认定。能从镜子和照片上认出自己的容貌,从语言的发展中及别人叫他的名字时,逐渐觉察此名与自己有联系。 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儿童当自己做错事时,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会感到疑虑。第二,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第三,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立的要求。应该说,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的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2.客观化时期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客观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3.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十年时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步获得了心理自我。此时,个体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与评价事物,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因素,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二,个体从自己所见到的人格和身体特征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其三,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与价值观 15 相一致的理想自我;其四,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越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总之,由于在这一阶段身心的急剧变化,各种能力,尤其是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加速发展,使自己在客观化时期从社会上所吸取来的东西得到独立的综合加工,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和心理活动,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浓厚的主观性。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获得社会自我的过程正处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客观化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学生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而是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1.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学生的自我概念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是对个人的简单抽象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等不同的层次。 2.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增高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第三,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第四, 在整个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第五,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3.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 4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二、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全面认识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那么他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 4 程乐华,曾细花.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2,18. 16 不懈努力。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及其外部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个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表现有重大关系,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缺少 5的一个主观因素。早在20世纪初,心理学家库利就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勇气,缺乏积极性。”但库利又指出:“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一般来说,个体很难恰如其分地评价、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容易过高或过低,但是,仍然是有规律的,它总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建立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的,而自我评价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点。例如,有人经常超额完成任务,把工作做得格外出色,常常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赞扬,尤其受到他所尊敬的老师、父母、领导的表扬,从而容易获得自信心。相反,如果有人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总是完不成,常常遇到困难而失败,因此受到人们的批评,这样就会使他缺乏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所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一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为自我评价提供了基础。当然,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个人对自己的某一次评价,而主要指从对自己有影响、关系较为密切的周围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评价的基础。他人的评价一般较为客观,是我们正确、全面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指标。 2.根据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通过把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我”相比较来进一步认识自我。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即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而将自己与自己作纵向比较,即是将现实自我与过去自我、理想自我进行比较。通过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个体的自我评价,常常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估计自己,同时,自己也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加以主观的分析。因此,自我评价不等于他人评价的反映。时蓉华与王伟曾对 6三百多名大、中、小学生作调查,要求他们既作关于自己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价,又对小组中其他人作评价。结果表明,比较多的学生的自我评价符合他人的评价,少数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较大差距,极少数学生的距离更大。例如,他们评价自己的品质(诚实、大公无私等)“最好”,而小组同伴却评价他“最差”或“很差”。也有个别学生自己评价最低,而同伴却给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研究表明,自己评价不是完全以他人评价为根据,常常是通过自我分析独立完成的。为什么有的人自我评价远离客观评价?这既有自我认知的原因,又有其情绪动机的原因。一种是由于自我认知不清而自我欣赏,或自感不如他人;另一种是由于怕如实反映了自我的评价别人会取笑。如有人想如实地评价自己,而且评价确实很低,但又怕别人因此而轻视自己;有人实际上的自我评价要高一些,却又怕被人指责为自高自大等,因此才作了不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 7认识你自己的二十问法 这是帮助你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问你自己10次或20次:你是 5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时蓉华,王伟.学生道德品质自我评价倾向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85(2):129,135 ?(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 63,64. 17 谁,请你把头脑中浮现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是××,姓名,~我是××学校的学生~等等。由于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给别人看~所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是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第二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即一共写出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的压抑自己。回答时~会以感到无聊、感到害羞、时间不够等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问题。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满意的特征,~也说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令人满意的特征,。如果只说到好的~会使人觉得自满,只作不好的评价~又令人感到没有信心。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3.通过和自己相当的人加以对比来认识自我 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通过与社会上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例如,一个人用15秒钟跑了100米,自己判断是快还是慢,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他不可能与奥林匹克短跑运动员比,也不会和幼儿园的小孩子比,他总是找一些与他相当的人,加以比较。个人认识自己的其它方面,如道德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 Festinger)指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费斯汀格称之为“社会比较过程。” 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与别人比较正确认识自我,他就能面对现实,既肯定自己的长处,又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控制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4.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个体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可以为个体认识自我提供途径。认识自我是一种在头脑内部的加工过程,但加工的信息是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是主观对客观信息的反复加工。这些信息必须通过社会活动才能获得,所以应经常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尽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扩大交往,开阔眼界,为自己提供一个广阔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体系。个体正是在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有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二)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它涉及到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自尊者对自我充满信心,乐于接受对自我的教育和要求,从而有利于促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自卑者片面夸大自身的缺点、短处,对自己持悲观态度,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会极大地阻碍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首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 18 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也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应因有某些短处而灰心丧气。要客观地分析短处,扬长避短。 积极悦纳自我,还必须有客观的自我评价。个体的自我评价,还取决于他本人的自我期望。有的人在客观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周围的人们对他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但他却自己缺乏自信;也有人被他人看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甚至表现很差,但他对自己却怀有很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种差异实质上是对自己的要求即自我期望不同所致。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自信心却很强,那么只要他有一点成功,就会变得自满自足。 由此可见,悦纳自我还取决于自身内在的所具有的心理结构。也就是说,个人对自身的评价最终还是操在自己的手里,生活中常讲“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他人看来,某个人很幸福,生活不发愁,工作也有保证,该满意了。但他自己却感到物质生活条件不如比他条件好的人,工作条件也不如人家那么轻松,因此常常自怨自艾,自叹命苦。如果换一个能正确自我评价的人,就不会自怨自艾。生活中也常常听到人们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有人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工作也很繁重,但他本人能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就会感到知足,能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条件在另一个人看来,就会感到苦不堪言。因此,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但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与态度、判断与估计,因此而产生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 (三)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动改变自我以达到理想自我的过程。 1. 树立正确理想自我 树立正确的适宜的目标,客观地设计理想自我。自我分化是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特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化后的再统一,是自我完善的关键。“理想我”的主观确定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缺乏“理想我”,就失掉了意识的超前反映,就缺乏发展动力,缺乏生存的实在感,就无法对客观的“现实我”进行改造,无法在新的水平上达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理想我”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的,所以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设计理想自我。客观地设计理想自我应该注意其方向性,即“理想自我”设计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社会道德准则。同时,又要注意其现实性,即理想自我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生产发展条件来考虑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优势,而不能对力所不及的事想入非非。还要注意激励性,理想自我应高于现实自我,保持适度差距,具有激励作用。没有差距就会缺乏动力,差距太大又会失去信心。 2.努力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学龄前儿童由于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水平极低,他们还不理解道德品质及其培养间的关系,因而谈不上自我教育。学龄初期的儿童步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生活,逐步学会了自我约束。真正的自我教育是从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自我教育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者正确组织教育的各种影响的结果。研究表明,社会关系与教育过程,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先决条件,而且也直接反映了自我教育的过程,人或接受周围现实或适应周围现实,或与周围现实对立。总之,自我教育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与社会之间有组织的联系。 3.有效进行自我控制 19 自我控制是个体主动地、定向地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特征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的实际化、具体化的过程。有效控制自我是塑造健康自我、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要做到自我控制的积极有效,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有坚持精神。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也与人改造客观世界一样,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条件,对目标实现要有决心和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的能力,对成功要有正确态度,对失败与挫折要有适应能力,增强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世界观上实现“理想我”的内在动机,增加自信心,准备为目标的实现做出不懈的努力。第二,自尊自爱,是自我控制的激励因素。一个大学生应该感觉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希望的人,能够成功的人。周围的人对自己是喜欢的、肯定的和需要的。自己应该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第三,有效进行自我控制,也是不断超越自我更新自我的过程。更新自我只是人生的一个断面,而超越自我才是人生的全过程。有效控制自我,才能塑造健康的自我、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即健康的自我既注重自我又不固守自我,而是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担当历史重任;既注重自我评价实现又不仅限于追求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把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20 本章内容: 1.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自我意识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又是个性各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并推动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2.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来看,又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3.自我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以及个体对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两个方面。个体通过自我认知,产生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同时伴随着自身体验,并表现为对待自身的行为倾向。 4.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间的关系。 5.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自我行动的意义在于保持个体的心理平衡,使个体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和谐。 6.自我意识对个体具有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感情世界、发展意志能力、促进道德形成等 方面的功能。 7.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发展有八个阶段,分别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获 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获 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等。 8.全面认识自我的方式包括: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和自己相当的人加以对比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9.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是否悦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10.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讨论与思考题: 1.简述自我意识的特征。 2.简述自我意识的成分。 3.简述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4.组织同学互评与自评,看看他评与自评有哪些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推荐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心理学探新,2000,20(1):17,22. 4.程乐华,曾细花.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2,18. 21 22
/
本文档为【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 自我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