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

2017-09-30 12页 doc 28KB 2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 中国的外汇管制 中国过去是一个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持续迅猛的发展,外汇管制正在逐渐放松。本案例主要通过其历史及现状来了解中国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外汇管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中国的外汇管制叫做外汇管理。从1949年以后,中国的外汇管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具体如下: ?1979年前实行的外汇管理 中国在1979年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这种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1(外汇政策和外汇立法以外汇的国家垄断为基础,实行“...
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 中国的外汇管制 中国过去是一个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持续迅猛的发展,外汇管制正在逐渐放松。本案例主要通过其历史及现状来了解中国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外汇管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中国的外汇管制叫做外汇管理。从1949年以后,中国的外汇管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具体如下: ?1979年前实行的外汇管理 中国在1979年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这种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1(外汇政策和外汇立法以外汇的国家垄断为基础,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 2(外汇收支实行全面性管理。外汇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一平衡和分配使用,统收统支,以收定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一切外汇收人必须缴售给国家,需用外汇由国家按计划分配。 3(管理和平衡外汇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依靠指令性计划和各项内部#管理办法#对外汇收支进行管理。人民币汇率作为计划核算,由国家规定,长期处于定值过高的状态。 4(国家的外汇资金和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 5(基本上不向外国借款,也不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外汇管理体制,与计划管理体制和国家垄断 的外贸体制相适应,是在国家对外封闭的环境下的产物。在外汇收支数额不大的情况下,为使有限的外汇收入得到合理的使用,保证外汇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这种外汇管理体制是必要的。但这种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单纯依靠计划和行政管理,存在着经济效益低、应变能力弱和缺乏灵活性的缺陷,不利于调动各方面创汇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外贸易各经济的发展。 ?1979年至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 1979年后,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要求,在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外汇宏观控制方面,主要取得以下一些进展。 1(设立专门管理外汇的机构。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赋予其管理全国外汇的职能。1982年8月,改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划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1990年1月国务院又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改为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局,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外汇管理工作。 2(公布外汇管理条例和各项实施细则。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并没有对外公布全面的外汇管理法令,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经济交往在大力加强。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同时中国也开始大量举借国际贷款,兴办三资企业,并建立经济特区。这给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后,国务院于1980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图外汇管理暂行条例》,此后 又陆续公布了30多个施行细则。中国外汇管理的立法和制度日趋完善。 3(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 为了改革统收统支,单纯按指令性计划分配外汇的制度,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留成办法。办法规定,部门、地方和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后,国家按照外汇金额和规定的留成比例配给它们外汇额度。使用时凭额度和人民币到银行按照国家公布的汇率购买外汇。留成外汇可用于进口,也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出售。1979年至1991年,分配给地方部门、企业使用的留成外汇总额约1500亿美元,对鼓励出口,调动各方面创汇的积极性起了重大的作用。 出口外汇留成的具体办法经过几次修改,1991年在取消外贸出口补贴,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改革的同时,把按地区、部门确定不同的留成比例改为按不同的大类商品确定留成比例,扩大了外贸企业的留成比例,对于一般商品而言,新的外汇留成比例为:上交中央50%(其中20%是无偿的,30%是有偿的,按全国外汇调剂市场平均价有偿上交),留给地方及企业50%,其中地方政府10%,外贸企业40%。 4(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对外汇进行市场调节。 5(改革人民币汇率,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6(建立多种金融并存的外汇金融体系,引进外资银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进出口贸易由对外贸易部所属国营外贸公司统一经营改变为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出口生产企业等数千家企业经营。同时中国积极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来华投资。这样,仅靠 中国银行独家经营外汇业务已不能适应需要,外汇金融体系需要作相应的改革。 从1979年10月,陆续批准了一批经营外汇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1985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后,在五个经济特区批准设立了一批经营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和中外合资银行。1986年开始允许国营专业银行业务交叉,批淮专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开办外汇业务。外汇业务在全国范圈内逐步铺开。此外,还批准设立了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综合银行。这些银行都办理外汇业务。这样,一个以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外汇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7(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外债管理。 1979年起,中国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在外汇管理上,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比较灵活的政策,主要有:?准许企业保留和自行使用出口或提供劳务所得的外汇;但要求外汇收支自行平衡;?准许其自行国内银行筹借外汇资金,事后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淮许企业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准许外方投资者汇出利润。调回资本。与此同时,中国也制定公布了对外借款、担保等办法,建立了对外借款的计划管理,对外借款和发行债券的窗口管理,借款的审批制度和外债的监测登记制度,加强了对外债务的管理。使利用外资有章可循,偿还借款有保证,借债规膜控制在国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这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解抉国内资金不足,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超到了积极作用。 8(准许国内居民开立外汇存款帐户,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 自1979年以来,居民个人持有的外汇数量激增,为了鼓励居民调回外汇,1980年实行居民收入的外汇按规定比例留存的办法。1985年起,国家银行开办了居民外汇存款,从外国或港澳地区汇给国内居民的外汇和居民持有的外钞都允许存入银行,在规定数额和用途内支取外汇汇往或携往境外使用。1991年12月起允许国内居民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 1994年中国在外汇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非常重要和关健一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从1994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这次改革意义重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调剂价格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并轨是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对成员国和缔约方关于汇率安排的规定。汇率并轨后,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将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外汇价格,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西方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的中间价以及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各外汇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范围以内自 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在稳定通货的前提下,通过银行间外汇买卖和人民银行向外汇市场相机投入和收购外汇,保持各银行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相对稳定。 2(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 公告规定所有中资企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外汇收入,包括:出口 或转口货物及其他交易行为取得的外汇,交通速输、邮电、旅游、 保险业等提供服务和政府机构往来取得的外汇,境外劳务承包以 及境外投资应调回境内的外汇,都要按外汇银行挂牌汇率,卖给外汇银行。但是,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外汇,境外借款,发行债券、股票取得的外汇,劳务承包公司境外工程合同期内调入境内的工程往来款项,经批准具有特定用途的捐赠收汇,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及其他境外法人驻华机构的外汇收入,个人所有的外汇,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现汇帐户。公告同时规定取消了以前实行的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 采取售汇结汇制后,取消了经常帐户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制度,企业用汇的条件变松了。(境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有关对外支付用汇,持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购汇。)一般贸易用汇,只要有进口合同和境外金融机构的支付通知,就可以到外汇指定银行购汇。对实行配额、许可证和登记制的贸易进口,只要持相应的合同和凭证,就能办理购汇。对于非贸易项下的经营性支付,凭支付协议或合同和境外机构的支 付通知书办理购汇。 3(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后,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与以前的外汇调剂市场相比,外汇指定银行是外汇市场的主体。建立计算机连网、全国统一的交易系统。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为各外汇银行提供相互调剂余缺和清算服务,这个交易市场设在上海,于1994年4月开始运行。 各外汇银行办理结汇所需人民币资金,原则上应由各银行自有资金解决。国家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算周转外汇实行比例管理。各银行结算周转外汇的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其资产和外汇工作量核定。银行持有的超过其高限比例的结算周转外汇,必须出售给其他外汇指定银行或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结算周转外汇降到低限比例以下时,应及时从其他外汇指定银行或中国人民银行购入补足。 4(取消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 自1994年1月1日起,取消任何形式的境内外币计价结算,境内禁止外币流通,禁止指定外汇银行以外的外汇买卖。停止发行外汇券,已发行流通的外汇券将逐步兑回。 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同时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加强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逐步完善国际收支宏观调控体系。 ?1996年以后的外汇管理 1996年以后,中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 1996年11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原则及其内容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可兑换前的侧重于外汇收支范围的严格审批转为对交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外汇管理的方式由事前管理、直接审批改为事后监督、间接管理的模式。这就是说,凡是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只要单证齐全、真实可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外支付货款及运、保、佣费用。按照国际常规和改革顺序,一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应继续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不过,中国并没有急于求成。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脱离实际,过快开放资本项目造成外汇流失、频繁发生金融危机的事实,中国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并在1997年1月14日新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管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汇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中国作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和及时的。随即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 2(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为中、外资企业及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汇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本着这一原则,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努力抓了这样几项改革:一是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保值手段;同年10月15 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二是增加外汇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1999年5月28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网站,内容包括全部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业务操作指南等。三是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开办了“红色通道”、“首问负责制”、“免费咨询电话”等新的服务项目,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在个人因私用汇方面,也在真实性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便捷宽松的方向发展。1994年个人出境旅游只能换购 60美元,1996年提高到1000美元,1997年再次提高到2000美元。五是于2001年初允许中国境内居民从事B股投资,为国内持有外汇的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3(完善外汇市场建设。 1994年4月4日,设在上海的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从此中国外汇市场由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到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新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卫星和地面通讯网络为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覆盖全国37个分中心的外汇交易联网系统。各交易中心主体是银行,各银行的交易员每天通过网络进行结售汇头寸交易,为银行提供交易、清算服务,保证结售汇制度下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为了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建设,1996年12月2日,中国颁布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机构、会员管理和交易行为等作出规定。1997年2月12日,中国又决定中国外汇交 易中心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1998年12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宣布取消外汇调剂业务,并相应关闭各地外汇调剂中心,全部境内机构的外汇买卖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均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中,使银行间外汇市场更加统一,进一步发挥对外汇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4(积极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1981年,中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1985年,中国允许在厦门、珠海、深圳、汕头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设立外资银行。1990年,为配合浦东开发,中国批准上海对外资银行开放,1992年,中国批准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福州、广州等7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总的来看,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较为缓慢。从1996年起,中国加快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速度,1996年12月2日,中国允许设在上海浦东、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同时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暂行管理办法》。 1997年1月,中国首次批准上海的9家外资银行迁址浦东并经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8月12日,中国又宣布允许深圳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999年6月,中国批准25家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其中上海19家,深圳6家。1999年7月17日,中国批准扩大上海、深圳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从地域范围上,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深圳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湖南;增加了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放宽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 允许同一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分行之间自由调拨人民币头寸。由于中国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建设,从而确保了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 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能够全面反映一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状况及外汇供求状况,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汇率水平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具有预警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 1980年,中国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2年起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申报制度。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2001年开始按半年期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至此,中国基本建立和健全了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宏观监测系统的加强和完善。 6(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 1996年底,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建国以来的外汇管理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1600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47件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1997年1月修改后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汇管理条例》,使外汇管理法规更加系统、规范,符合实际需要。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又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为净化外汇环境、打击不法行为、鼓励出口等作了法律上的铺垫。这些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完善资本项目管理的政策法规。1997年7月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国外汇管理当局颁布的重要政策法规有《银行外汇业务管理规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规定》、《离岸银行业务管理规定》、《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等,旨在区分经常项目收支,限制游资的流入,加强对借用外债的宏观调控和及时准确掌握中国外汇外债的统计监测数据。 二类是打击非法外汇资金流动、保证合法外汇资金需求的法规。1998年受各种利益驱动,骗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势头愈演愈烈,扰乱了国内金融秩序。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制订颁布了《关于骗购外汇、非法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行为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规,狠狠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稳定了中国外汇秩序。 三类是鼓励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法规。1998年5月到1999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处于低迷状态,对外筹资能力也受到影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从1999年初到2000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独立或会同有关部委,制订出台了《出口收汇考核办法》、《关于简化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管理的外汇通知》、《关于改善外汇担保项目下人民币贷 款管理的通知》、《出口收汇核销试行办法奖惩条例》等法规,支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保证中国国际收支稳定和健康。 总结: 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近期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有: 1.抵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从泰国开始,金融危机很快席卷马亚西亚、印尼、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沉重打击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反观中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取得了先手。这固然与中国良好的经济金融形势有关,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未雨绸缪,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外汇工作方针,将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挡在国门之外,使其无隙可趁。 2.提高了企业出口创汇和外商投资与个人对外交流、投资B股的积极性 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不断采取措施,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营造宽松的外汇环境,对扩大中、外资企业出口和个人对外交流及投资B股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个人投资B股方面看,尽管中国向境内居民开放B股交易时间较短(2001年初开放),但从目前形势看,从事B股交易者十分踊跃。据证券部门有关专家根据B股流通市值(约60亿美元-80亿美元)估计,当前个人投入B股交易的外汇资 金约达100亿美元左右。现在中国居民的外汇存款已达770亿美元,B股交易前景十分广阔。 3.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统一和国家宏观调控 近几年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了人民币市场汇率。1998年底取消各地外汇调剂中心,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到银行结售汇体系中后,彻底统一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价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外企业的经营和进一步利用外资,同时也使中国在汇率方面比较符合国际规范。二是有效保证了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 4.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入世”谈判 5.为监测、预警中国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收支申报体系的完善,其监测、预警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一方面密切注视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和爆发危机国家、地区等情况,一方面通过国际收支申报体系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经常帐户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外债情况、外汇储备变化等情况,准确地作出判断,并及时向中国政府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为政府制定预防和化解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服务。它为监测、预警中国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本文档为【国际金融学案例-中国的外汇管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