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

2018-02-04 50页 doc 161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 专题二 生产理论(企业和产业) 一、教材主干知识 考点一:企业及其作用 1、含义: ?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作用:?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考点...
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
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 专题二 生产理论(企业和产业) 一、教材主干知识 考点一:企业及其作用 1、含义: ?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作用:?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考点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不是唯一形式)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种类 ?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适合于中小企业。 3、股票 ?含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 ?股票的作用 ?股票对发行者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债务;对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可以取得收益的有价证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股东在股份公司享有的权利大小,取决于他持有股票的数量。 ?股东凭其所持有的股票,可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分享公司的盈利。 ?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股票的基本特征 ?它是一种所有权证书,可以自由买卖、转让或抵押。 ?它是一种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 ?股票的交易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而股票的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 ?股票具有风险性。 考点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 1、必须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 第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拥有雄厚的资产、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要改变它们的现状,必须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2、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途径和方向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是靠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深化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最主要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造,强化科学管理。同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 ?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营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主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应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企业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增加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科技开发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考点四: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原因——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根本原因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现实原因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企活力的重大举措;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本身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其性质主要看它从属的基本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如果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从而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重要作用: 3 第一,推行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第二,推行股份制,可以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正确认识股份制 ?股份制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股份制的突出特点是财产占有方式的社会化,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股份制本身是中性的,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不能笼统地说它姓“公”还是姓“私”。 ?我国改革实践证明,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考点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含义: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搞好国有企业,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与途径 ?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鼓励兼并联合、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破产制度,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进行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 4、利润、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 利润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效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离不开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劳动生产率高意味着劳动消耗的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减少劳动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考点六:企业兼并与破产 1、兼并、破产的含义 ?企业的兼并是指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企业的破产是指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企业兼并、破产的意义? 兼并与破产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的有效形式,是我国企业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兼并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破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它也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强强联合” 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破产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考点七: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企业党组织(体现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 2、企业经营者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考点八: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重要性: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使企业沿着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轨道健康发展; 企业经营者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2、主要内容:企业经营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经营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是指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的形象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4、关于科技创新问题 ?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节能降耗;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宏观来讲,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怎样建立创新型社会:从国家来说,国家要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即政策引导;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实施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奖励科技进步成果;履行好文化建设职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落实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从企业来讲,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创新的主体;要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考点九: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含义:农业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大农业)。 2、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3、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与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加之我国农业生产又面临着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生产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4、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5、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它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农、科、教三者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还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物质的投入,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现实;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尽早实现农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 ?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6、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首先,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种养结构。 其次,要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其附加值。 第三,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第四,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探索城镇化道路。 考点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含义:工业是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是一国现代化的起点和推动力,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作用: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工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我国工业的现状:初步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局面。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工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和科技会含量不高,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 5、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必须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着重发展建筑业和工业部门中的机械、信息产品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考点十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基本含义: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2、重要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3、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和落后原因 我国第三产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壮大,但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造成的。第一二产业的低生产率,必然使大量的社会劳动被束缚在物质生产部门,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是造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4、现实意义??: ?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有特殊的优势:就业容量大。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 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不合理严重束缚我国经济发展,制约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比重中比例过高,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不强,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滞后。 ?城乡之间的矛盾。重视三农问题,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地区之间的矛盾。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分配结构不合理等。 ???如何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考点十二: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我国,劳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含义:(略)。 ?内容: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 2、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含义:(略)。 ?内容: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包括劳动者技能水平)的竞争。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 劳动者问题: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权的意义;劳动合同(原则、意义);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原则、意义) 考点十三: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必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总量上看,虽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呈减少趋势,但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失业人员增加。 2、主要措施: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总量。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第一,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四,在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 ?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注意区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 考点十四:?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含义: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 的。 2、劳动合同的内容:(略) 3、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实行劳动合同制,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提高;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4、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等原则。 5、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先由当事人双方根据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内容、基本原则,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依法审查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考点十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法可依的,它保障的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3、原则: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4、重要意义: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政企分开,彻底改变“企业办社会”现象,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能力训练 ?、选择题 1、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表明 ?市场要承担调节责任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消费者要承担消费责任 ?政府要承担市场干预责任 A、?? B、?? C、??? D、???? 2008年7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8年度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中国石化以1592.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16位。这是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上取得的最好名次。据此回答2—3题。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境内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下列关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 ?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以其部分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A、??? B、??? C、??? D、???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 A、是固定的,由该公司自己规定 B、必然高于股票的票面金额 C、是变动的,并且受银行利率的影响 D、是变动的,从根本上受大众心理的影响 4、国家发改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出:要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研究制定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我国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为了 A、使农业银行转变成政策性银行 B、保护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 C、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农业银行的活力 D、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万台国2008年7月1日~我国汽车开始全面实施国?排放标准~就在同一天~潍柴?排放标准的蓝擎发动机上市。这是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马力商用发动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潍柴同时还宣布~国V标准的发动机也已研制成功~真正做到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据此回答5—7题。 5、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重任将逐步由企业来承担,这是因为 A、企业创新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技术进步 B、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定着社会经济活幼的生机和活力 C、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D、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利,具有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动力 6、潍柴走的是“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路子:以我为主,就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自身状况,适度超前确定研发方向。并坚决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链合创新,就是优化整合产业链条上的各个资源,为客户创造价值最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一做法 ?有利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应立足于扩大内需 ?说明采用新技术一定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 B、??? C、??? D、?? 7、潍柴的成功表明:加快技术创新,建立创新型企业应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 ?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价值量 ?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获得较高利润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商品化可以使企业获得收益 ?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 8、2008年8月1日,中国建材集团已与浙江省国资委就整体转让三狮集团国有股权给前者签订了框架协议。中国建材集团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水泥生产商。中国建材集团牵手三狮集团后,在东南地区的水泥市场将直接对阵行业龙头海螺水泥。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优胜劣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企业间的兼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规模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市场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A、?? B、?? C、?? D、?? 9、世界上思科、耐克等许多成功的企业都采用哑铃型企业模式(如图所示),把投资重点放在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上,中间的制造环节则主要靠“借鸡生蛋”,形成了抓两头(研发和营销)、放中间(制造),两头大、中间小的运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企业的要求是 A、必须不断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B、必须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方式 C、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D、忽视制造过程,重视研发与营销 2008年7月24日~宁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在北京奥运会、自治区成立50周年、国庆以及自治区“一会一节”期间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据此回答10—12题。 10、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作为生产者应该 ?注重自身的信誉与形象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进行产品创新,丰富消费品市场 ?规范生产,严把质量关 A、??? B、??? C、??? D、??? 11、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正规的合法经营的企业,生产优质饮食产品 B、宣传消费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C、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食品市场“绿色、安全” D、修改食品卫生法,严格司法,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打击力度 、从哲学角度分析之所以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因为生产经营者 12 A.缺乏正确的价值定位 B、对食品安全缺乏正确认识 C、生产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揩导 D、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比尔〃盖茨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退学办公司。因为他看到软件工业正在形成宏大的产业~他的“创新意识”使他离校创办了微软~并成为今日软件业巨擘。戴尔~在上大学时~热衷于自装电脑~因为他发现了电脑制造成本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这个“创新意识”鼓舞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终于~他的戴尔公司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并最终与IBM同场竞技。据此回答13—14题。 13、优秀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表明 A、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 B、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C、企业经营者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D、企业经营者良好的业务素质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14、企业家之所以要有创新意识,是因为 A、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B、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 C、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D、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15、当前,我国居民投资意愿增强,对投资的专业化服务需求增加。一些理财机构应运而生。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在选择理财机构及理财产品时对下列因素的关注程度分别为: 信誉好 收益高 专业化的人风险低、 高质量 值得信赖 员和管理 安全 的服务 61, 54, 45, 35, 23, “信誉好”之所以成为人们的首选目标,主要是因为 ?信用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 ?信誉好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好的理财产品和更规范的理财服务 ?信誉好意味着无风险 ?信誉是企业经营者、劳动者职业道德规范的集中 体现 A、?? B、?? C、?? D、?? 进入2008年以来~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的价格上涨。据此回答16—18题。 16、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外(资)不快。”这说明在三大产业结构布局的经济发展中要 A、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首先发展工业,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将农业生产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地位 D、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17、面对当前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对粮食实行保护价垄断性敞开收购 ?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增加粮食生产区耕地面积 A、? B、?? C、??? D、??? 18、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保护农民利益。这是因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觉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A、??? B、??? C、??? D、??? 19、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节能减排”可以使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保护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改造、停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唯一措施 A、???? B、?? C、??? D、??? 每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既定目标。据此回答 20—21题。 20、下图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解读本图,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B、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程度也越高 C、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D、“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21、2008年7月30日,经过严格评价考核,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超额完成节能目标的有:北京、上海、山东、天津、辽宁、江苏。要超额完成节能目标必须 A、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速 C、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2、2008年1—5月份,山东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64亿元,同比增长15.1,。是2002年以来最高增速,分别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幅1个和0.5个百分点,且增幅首次超过二产,列全国首位。山东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表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表明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已成为安置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说明服务市场已成为基础市场 A、??? B、??? C、??? D、???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77,。据此回答23—24题。 2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是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清理和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 ?劳动者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 B、??? C、??? D、??? 24、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济南市计划在2008年底前将在农民工中实现劳动合同全覆盖,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的参保。这表明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B、?? C、?? D、?? 25、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当前,我国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列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26、图1 中央财政支持农业投入数量与比重 图2 近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每年增长数量 材料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 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块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2 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必须立足于基木靠国内保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利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通过实施《国家根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材料3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简要说明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材料1说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什么重视农业基础建设。 答: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解决“三农”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之举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这样做有利于改变农村发展滞后、农业效益偏低、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2回答,为什么要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粮食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的推进,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增多,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加大。 ?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有利于继续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坚持立足国内基本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结合材料3阐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政治学理由。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农民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居民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被选举权。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科技投入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远远低于创新型国家80,的水平,因此,我国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传统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在这一行业的投资不断增加,产品生产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干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微薄,生产扩张反而会带来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材料2 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一,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第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第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第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 (1)描述图表和材料1各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答:图1反映了从2003—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加;虽然2003-2006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2007年出现反弹;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表2反映了 2005—2007年我国第一、三产业增长率下降,第二产业增长率上升。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材料1反映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投资、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推动。图表和材料1共同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根据材料1,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答:?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到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的转变。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结合材料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明应怎样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答:?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作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必须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惟动技术创新种理论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8、民生问题是2008年我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近几年我国城镇就业形势 材料2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08年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一条主线”;根据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和就业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计划 “两项计划”,突出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困难就业援助“三个重点”。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在总结原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就业再就业具体政策,既要重视解决阶段性、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长期性、全局性问题。 ?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简要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济意义。 答:?材料一反映了近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结合材料2分析我省2008年就业工作总体思路及要求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依据。 答:?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省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具有地方特点的“两项计划”。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我省就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该市既重视解决阶段性、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又考虑长期性、全局作问题。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抓重点,把握关键。省委省政府强调突出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三个重点”。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本省就业工作的具体矛盾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能力训练:1.C 2.B 3.C 4.C 5.D 6.A 7.D 8.A 9.C lO.B ll.C l2.A 13.C l4.A l5.A l6.C l7.B l8.B l9.D 2O.C 2l.A 22.A 23.D 24.A 25.D 三、热点联系 热点专题四 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热点提示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六大目标任务: (1)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2)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6)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1)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2)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3)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4)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经济常识分析 1、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经济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民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是在其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的暂时转移。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加快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经济意义?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2)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 (4)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有何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整国家的投资方向和结构; (2)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村地位; (3)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有利于拓宽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4)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5)有利于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哲学常识分析 1、用辩证的唯物论观点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农村改革? (1)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目前我国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要求提出进行农村的改革。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 2、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进行农村改革?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新时期实行农村改革必须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农村的改革问题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努力,国家的政策支恃显外因,国家政策要与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促进农村改。 ?事物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产品结构可以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农村改革要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3、运用群众观的观点,分析说明为什么农村改革要依靠群众力量?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 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始终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农村改革推向深入。 政治常识分析 1、运用政治常识如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村改革的理由。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关注农村改革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治领导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导的具体体现,同时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因此党必须努力加强农村改革,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因为国家关注农村改革,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切实实现对人民负责。 ?当今围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是其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改革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举措。 2、在农村改革中怎样发挥党的作用?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足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没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做好党管农村工作的基础。 (3)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农村改革中国家要履行哪些职能? (1)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保障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的进步, (2)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事业的发展。 (3)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指导思想对农村政革的促进作用。 (4)政府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农村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 4、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政府应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1)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生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要正确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同时要重视履行国家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即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 练习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1—3题。 1、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从经济学上体现了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坚决惩治党内的腐败现象,加强作风建设 D、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注重社会公平 2、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做出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提高。从哲学上说明了 A、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与时俱进 C、坚持统筹兼顾,恰当解决次要矛盾 D、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 A、党的经济领导 B、党的思想领导 C、党的组织领导 D、党的政治领导 十七届三中全会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回答4—6题。 4、要实现以上美好图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因为 A、农村经济发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发展 B、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自然会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 5、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从经济学上来讲,为此必须 A、重视农业的主导地位 B、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善于抓住重点 D、提升城市的产业化水平 6、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美好图景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8亿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最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 B、??? C、??? D、???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据此回答7—8题。 7、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体现的哲学道理有?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居于统帅的决定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 B、??? C、??? D、??? 8、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从哲学上看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善于抓住重点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江苏的华西村是一个老典型,经济步步高。就在于有一个战斗力强的好领导班子,在于领导人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量才录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据此回答9—10题。 9、“量才录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华西的“人才观”表明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有了人才,就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A、?? B、?? C、?? D、?? 10、“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这表明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在分配政策上要选择让大家一起富裕的方向 C、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D、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提倡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1、目前,我国耕地总面积下降到18.27亿亩,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如果18亿亩耕地的红线守不住,将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危及子孙后代。之所以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因为 A、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B、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C、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 D、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 12、上题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相结合 C、当需要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时,就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热点四:1—5DADBB 6—10AABDC 11—12DC 热点专题五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热点提示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的农业工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化农业基础和服务体系。 经济常识分析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农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3)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粮食生产能力出现危机,城乡贫富差距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仍然制约农业的发展。 (4)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2、怎样大力发展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首先要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需要建立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 (4)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6)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遏止乱征滥用耕地的现象。 (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的单产和质量。 (4)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5)优化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 (6)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转化和深度加工,让农民从发展粮食产业中增加收入。 哲学常识分析 1、发展现代化农业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发展现代化农业要坚持从整体、全面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2)发展现代化农业要坚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已发展到新阶段, 适应变化了的实际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3)发展现代化农业要反对主观主义,反对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从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真正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如何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既要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农业,同时也要看到不利条件。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指导我们发展农业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3)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沦的统一。 (4)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城市的支持、工业的反哺是重要的条件。 3、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发展农业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针? (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发展农业时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城乡和工农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联系,国家提出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改变了城乡和工农之间的联系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具体的联系。 (3)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国家站在全局的角度,在发展农业时提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 政治常识分析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政治意义? 1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 2、运用政治常识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大力发展农业?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国家具有经济职能。为大力发展农业提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家具有文化职能,大力发展农业的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国家具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3)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重视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 3、结合政治常识谈谈党为什么关注发展农业? (1)党关注发展农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关注发展农业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大政方针政策上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3)党关注发展农业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表现。 (4)党关注发展农业是党的执政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要求。 (5)党关注发展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练习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8年10月9—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继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以“中央一号文件”指导 “三农”工作。据此回答1—4题。 1、中央重视农业发展是因为 A、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B、当前农产品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C、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取得巨大成就 D、我国农业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2、中央重视农村问题,是因为 ?农村稳定关系全社会稳定 ?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农村经济关系农民的小康实现 ?农村经济的支柱是乡镇企业 A、??? B、??? C、??? D、??? 3、中央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是因为 A、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B、农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农民收入水平连年下降 D、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党的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5、据报道:普通西红柿只能存放4天,转基因西红柿能保存4个月;普通西红柿亩产5000公斤,转基因西红柿亩产能达到6000—6500公斤。这启示我们 A、转基因产品都能实现高产 B、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C、高科技使生产出现突飞猛进的转变 D、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必须依靠科技 6、2008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部署。大力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增加农业投入,以量取胜 ?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A、??? B、??? C、??? D、???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经营理念,有现代化产业经营方式。回答7—9题。 7、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 ?把千千万万个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 ?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 ?加大农业投入,使“两高一优”农业成为现实 ?将“公司+农户”模式固定化、标准化 A、?? B、?? C、?? D、?? 8、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A、??? B、??? C、??? D、??? 9、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经营理念,有现代化产业经营方式。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改革开放以来,看农业,这30年变化巨大,成绩斐然,但是农业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从农业本身来讲,既要重视农产品供给结构平衡问题,还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据此回答10—12题。 10、我国农业的发展与世界农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说明 ?市场具有开放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并非局限于一国的范围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内在动力 ?国内市场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A、??? B、??? C、??? D、??? 11、我国农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 ?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 ?了解世界上农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 ?发挥我国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竞争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A、??? B、???? C、??? D、??? 12、看农业,这30年变化巨大,成绩裴然,但是农业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要全面的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 B、??? C、??? D、??? 热点五:1—6AAAADD 7—12CDCBBB 热点专题六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热点提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常识分析 1、为什么要增加农民收入? (1)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4)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2、怎样增加农民收入? (1)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2)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3)依靠科技邀步,发展现代农业。 (4)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5)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6)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7)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打进城镇化建设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8)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 (9)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何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整国家的投资方向和结构。 (2)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 (3)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村地位。 (4)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5)有利于拓宽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6)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8)有利于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9)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哲学常识分析 1、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这就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民增收在不同的形势下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 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农民增收从根本上是要依靠农民自身提高素质及劳动技能。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外因,通过对农民自身的促进起到增收的作用。 3、运用群众观的观点,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增加农民收入?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农村改革推向深入。 政治常识分析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的理由。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关注农民收入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治领导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导的具体体现,同时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因此党必须努力通过具体措施的制定来增加农民收入,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有经济职能,因为国家关注农民增收,体现了国家性质,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切实实现对人民负责。 (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是其重要内容,加强农民增收能够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按照国务院部署,2007年7月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查清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这对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3题。 1、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任何国家或地区、任何时候谈发展,都必须立足于其土地资源的基本现状。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已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开展土地调查 ?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实施最严格土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迫切需要 ?表明我国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在加快 A、??? B、??? C、??? D、??? 2、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要全面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状况,及时调节各类土地权属争议,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明确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漫画《如此分配》中的做法不能够 ?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 ?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有效地实现全国土地集中统一经营 ?有效地统筹城乡发展 A??? B、??? C、??? D、??? 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我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33平方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建设用地产出率低。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 A、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B、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提高建设用地利用 D、加强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监管,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 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回答4—6题。 4、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表 年份 增长幅度, 2004年 6.8 2005年 6.2 2006年 7.4 2008年 8.4 注:2008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已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上表表明 A、我国已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 B、我国农民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居民 C、我国农民的实际收入逐年提高 D、我国农民2008年的收入增幅空前绝后 5、“种田不用交公粮,没钱也能上学堂,千元以下有低保,生了大病党来帮。”这首歌谣表明 A、我国社会救助网络遍及城乡 B、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 C、我国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D、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6、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的哲学原则有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C、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7、《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作用是 ?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要针对我国人多地 ?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全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少的国情,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 ?必须按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发展农业 A、??? B、??? C、??? D、??? 8、“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尊重客观规律 ?实践决定认识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 B、?? C、?? D、?? 9、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轰动全世界,受害的婴儿主要在农村。据记者调查,农民反映的情况是:“因为价格低,东西也差不到哪儿去。”从“三鹿事件”看农村的消费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约 ?农民的收入水平 ?消费品的价格水平 ?商品的质量 ?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 B、?? C、?? D、?? 10、从上题可以看出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预期收入高则消费水平就高 ?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 B、?? C、?? D、?? 11、目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限制多、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障无保证、教育不平等等。同工不同酬 A、是对公平原则的否定 B、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 C、体现了效率原则 D、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热点六:1—5ABCCB 6—11CCAACA 热点专题七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民生是指广大人民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 以及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状况。包括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些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此外还有三农、住房等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国家的科学发展和可特续发展。失业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反映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目前的失业,仍然是人口总量过剩型失业。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目前,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2000万人。我国就业的长期艰巨性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必须将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热点提示 1、《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实施。 2、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4、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乡问题。 经济常识分析 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1)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克服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在宏观调控。 (3)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扩大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正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体现。 (4)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国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2、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我国政府应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3)调整就业结构,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4)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3、国家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济意义有哪些? (1)国家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 (2)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4)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5)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需要社会保障体系。 (3)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需要社会保障体系。 (4)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什么意义?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可以更直接更有力地惠农支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可以改善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条件,让农民有病能治并治得起病。为落实农民的医疗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4)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6、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7 (1)有利于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7、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劳动者应如何维权?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拒绝无效合同。 (2)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不给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理由和借口。 (3)依法维权,当出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解决,但不能采用非法手段加以报复。 哲学常识分析 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原因?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就业的长期艰巨性决定了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就业,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从哲学上说明“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中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困难时,中央抓住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民生经济。 (3)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经济增长侧重民生的改善,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这一现状要求必须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相应的举措。 (2)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政革,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政治常识分析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2)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 (3)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平等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莉福利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2、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积极扩大就业? (1)国家履行好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积极扩大就业,维护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调控好经济,为增加就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劳动权,国家履行好职责,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 (3)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创造条件增加就业,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如何确保《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 (1)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努力做到有法可依。 (2)劳动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监察水平。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来换取经济的增长。 (3)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违反《劳动合同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国家要加强《劳动合同法》的普法宣传工作和执法监督工作,努力营造全体劳动者和企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劳动合同法》真正深入人心。 (5)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为《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练习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2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出:“保障性住房成中心,保障性住房已成为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这说明 A、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处埋好整体和部分关系,从整体着眼 C、看问题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2日二审《社会保险法》草案。 2、“盯牢”老百姓的“保命钱”。这说明 ?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 ?人大常委会享有立法权 A、???? B、?? C、??? D、??? 3、长期以来社会保险存在着异地不能转移的弊端。《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这说明 A、正确对待矛盾,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意识对物质发展起促进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这说明 A、关键部分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B、任何事物都相互联系着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5、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曾经历三轮:首轮医改1979—1985试决医疗资源短缺,第二轮医改1997— 2006市场化引出看病贵,第三轮医改2006年9月—2008年底,8套方案集体过堂“新医改”成型。这说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国内生 产总值60%,上缴税收占50%。每年新增就业占85%和存量就业占75%。可见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 ?繁荣经济促进增长 ?增加就业、维护社会安定 ?使其成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B、?? C、???? D、??? 7、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民生”成为各位代表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党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8、劳动,是公民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却成为困扰劳动者、求职者的一大难题。如性别歧视、户口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等。这种现象 ?侵犯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有序 ?妨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会导致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降低 A、??? B、??? C、??? D、??? 9、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许多大学生纷纷表示,要响应党的这一号召,扎根农村,立志成才,创立事业,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劳动者要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带动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 ?劳动者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 ?劳动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A、?? B、?? C、?? D、?? 热点七:1—5ABADC 6—9ADAC
/
本文档为【湖南道县二中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二:生产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