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2017-09-01 10页 doc 27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2004年第l0期 总第18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OO4,No10 SerialNol87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殷企平黄芳2 (1.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2.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oo15) 摘要:中外评论界都存在着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即英国作冢哈代是一位悲观主义 对于世界的总体及 者.事实上, 其发展前景,哈代从不悲观.通过对他的力作《无名的裘德》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 哈代不但...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2004年第l0期 总第18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OO4,No10 SerialNol87 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 殷企平黄芳2 (1.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2.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oo15) 摘要:中外评论界都存在着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即英国作冢哈代是一位悲观主义 对于世界的总体及 者.事实上, 其发展前景,哈代从不悲观.通过对他的力作《无名的裘德》的,我们可以证明 哈代不但相信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且 相信它是可以变好的.哈代的作品并非压抑,他的论调并非灰暗,他的艺术远未被 悲观主义哲学淹没.相反,人类永远可 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一股无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悲观主义;"进步"神话;裘德;两民族 Abstract:ThereexistsamongbothChineseandforeigncriticsaprevalentviewthatThomasH ardyisapessimist.Asamatteroffact, HardyisIleverpessimisticregardingtheworldingeneralandtheprospectsofitsprogress.Mu ghtheanalysisofhismasterpieceJudethe Obscure,wecanprovethatHardybelievesthattheworldisnothopelesslybadbutcanbecome better,Hisnovelsarenotdepressing,his viewsarenott~,gedwithdarkness,andhisartisfarfrombeingsubmergedbyapessimisticphil osophy.Onthecontrary,hisworkswill IleverceasetobeaninvaluableSOUl"ceofspiritualpowerformankind. Keywords:pessimism,themy山of"progress",Jude,twonations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4)10一fXE6—03 在中外评论界英国作家哈代(ThomasHardy,1840—1937) 被认为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在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 德》(JudetheObscure,1896)问世以后,他不断地被贴上"悲 观"和"宿命"的标签,而且常常招致非议.如: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最凄凉,最悲观和最压抑 的小说(Kramer,1979:195).《无名的裘德》醉心于一种极其 灰暗的论调,一种对宿命的普罗米修式的抗争,它与圣经中 的《约伯记》表现了同样的精神.《约伯记》的作者也是一个 悲观主义者(Howe,1966:140).如果说在《苔丝》中,作者的 同情心有时胜过了他的判断力,那么在《无名的裘德》中,他 的悲观哲学淹没了他的艺术.(Canliffe,1925:55) 或许是受西方学者的影响,我国许多学者在评论哈代时 也常常把他认定为悲观主义者.下面仅举一例:(哈代)认识 到人类在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是多么渺小 个人的悲苦,不幸多么像一缕轻风,一片落叶. 和微不足道, 因此他把小说中的人物看成自然生命力的化身,徒劳地与遗 传和环境的力量抗争.他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 为人是无助的可怜生物.(高继海,2003:197) 然而,哈代本人一再否认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他实际上 把自己看成一个社会向善论者,即相信社会并非不可救药, 相反地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加以改变.哈代反驳别人 对自己的非难说:至于悲观主义,我的格言是:首先正确地诊 断疾病——我指的是人世间的弊病——并查明原因.接着, 只要有可能,就应设法找到良方.那些乐观主义者的做法和 格言则是:不是对现实中的弊端视而不见,就是把一鳞半爪 的经验当作万灵药来抑制这些弊端的症状(Hardy,1982: 383).诊断人类的疾苦,面对现实,这就是哈代的所谓"悲观 主义".它远比对某一个简单的信仰抱有愚蠢的"乐观主义" 顶用换言之,哈代的"悲观主义"其实是对19世纪蔓延于 英国的乐观情绪的反驳.这种乐观情绪的主要基础有二:一 是伴随工业文明而兴起的"进步"神话,二是传统的宗教观 念. 步入工业文明的英国在经历了"飞梭"的发明,"珍妮纺 纱机"的创制,织布机的出现,蒸汽机的问世等一次次显赫的 工业成就和物质进步之后,于19世纪又经历了一次观念上 的重大转变,即带有"速度"含义的"进步"概念开始普遍流 行.霍顿曾经作过这样的述评:"直到维多利亚时期之前,动 力和通讯方面的速度几乎保持了几百年不变.然而,在短短 的几年内,陆地旅行的速度就从每小时12英里提高到了每 小时50英里(增长了400%以上)……给维多利亚人留下深 刻印象的与其说是新发明的机械速度,不如说是这些发明在 生活方面带来的速度变化."(Houghton,1957:7)更确切地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小说,西方文论;黄芳作者简介:殷企平(1955一 (1966一),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收稿日期:2004—07—13(修改稿) ? 26? 说,"速度新概念"的形成直接跟火车/铁路的崛起有关.阿 尔梯克对此有过十分明白的解说:"铁路使速度这一概念渗 入了全民意识.在这一方面,铁路所起的作用超过了维多利 亚时期的其他任何科技发明."(Altick,1973:96) 跟速度意识同时蔓延的是有关"进步"的宏大叙述.为 这一宏大叙述添砖加瓦的有达尔文,边沁,赫伯特?斯宾塞,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麦考莱(T.B.Macauley),巴克尔(T. B.Buckle)和莫利(JohnMor】ev)等一大批人,其中又以麦考莱 及其"豪言壮语"最有市场——根据霍顿的记载,麦考莱是维 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作家"(Houghton,1957:39).从1849 年至1861年,他那长达5卷本的《詹姆斯二世即位以来的英 国史》(TheHistoryofEnglandfromtheAccessiontheSec. o)先后问世并成为畅销书.该书和他的另外许多文章一 样,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英国的历史绝对是一部进步 史"(Houghton,1957:39).更让麦考莱牛气的是,英格兰人进 化成了"最伟大的民族":(英格兰人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伟 大,最高度文明的民族.他们的版图已经遍及全球……他们 的海军力量足以在一刻钟内同时消灭来自北欧,雅典,迦太 基,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军.他们把治病救人的科学,交通 和通讯手段,各类机械技术,各门制造业,各种能够给生活带 来便利的东西都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我们的祖先 若地下有灵,定会叹为观止.(Houghton,1957:39) 麦考莱及其追随者描绘的"进步"神话代表了当时英国 在这种语境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英国人 社会的主流话语. 都生成了一种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他们不但相信"进 步",而且总嫌进步的速度不够快.确实,这种"进步"带来了 空前的物质繁荣.到了1870年,英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在 其他国家之上:它的工业生产约占世界的1/3,铁和煤的产 量占世界的1/2,贸易总额占世界的1/4;而且,"英国商船的 吨位高居各国首位.伦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余开 祥,1987:187).然而,发热的进步速度是以什么为代价的 呢?且不说恩格斯当年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披露的 广大无产者的痛苦,即便那些无温饱之虞的人也往往要割舍 生活中许多宝贵的东西,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和天伦之乐, 等等.甚至还出现了《亚当?比德》中叙述者所观察到的情 况:"现在连休闲都是急匆匆的."(Eliot,1997:438)阿诺德 曾经把所有这些现象称为"现代生活的病态的匆忙"(Alfick, 1973:97).除了阿诺德之外,当时对病态的"进步"提出质疑 的还有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中包括了哈代——他对"进步"神 话所起的批判作用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19世纪流行于英国的"乐观主义"的另一个基础是传统 的宗教观念,即世间一切都顺应天意而逐渐改善.当时的许 多人虽然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感到忧 虑,更没有感到着急,因为他们把希望寄托给了上帝和来世. 例如,诗人勃朗宁就曾经宣称:"上帝在天上,世上皆太平." (Srow~g,1985:94)哈代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并认为哲学家 们有责任帮助人们克服这种安乐情绪.然而,他遗憾地发 现,当时的大多数哲学家自己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偏见,即世 界必定是人类的安乐窝"(Hardy,1982:179).对于哈代,所 有浅薄的乐观情绪都是荒谬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所谓上 帝带来的安慰也不例外.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无名的裘德》的分析,进一步探 讨哈代究竟是不是悲观主义者的问题. 小说主人公裘德的一生恰好构成了对上文所说的"进 步"神话的讽刺.小说序幕拉开时,裘德生于斯,长于斯的玛 丽格林村及其代表的传统农业社会正处于迅速瓦解过程中. 书中有一段具有象征意义的描述:"当地的历史遗物中唯一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可能只剩下了那口古井.近年来,许多 树木遭到了砍伐.意义尤其深刻的是,原来那座弯腰曲背的 塔楼式的教堂也被拆除了……"(Italy,1966:26)这里描述 的景象实际上暗示了整个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 的解体;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和"进步"话语的高歌猛进,传 统农业社会那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以及村民之间淳朴的,互相 依存的关系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像裘德这样的贫苦村民完全 丧失了生产资料,失去了他们原先赖以生存的自足自给的自 然经济模式.他们所剩下的只有可以出卖的劳动力. 裘德离开故乡玛丽格林村以后,来到了克里斯特敏斯特 城.此时的他已经积累了多年的自学经验,因而希望能够成 为大学中的一员,以追求他所向往的精神生活.然而,他很 快便发现,除了靠做石匠为生以外,他根本无法在克城呆下 去.当上石匠以后,他的遭遇十分悲惨.除了常常遭到解雇 以外,他还因跟淑?布莱德赫的结合而受到来自教会方面的 迫害——这些迫害使他和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最终还导致 了他们三个孩子的死亡.淑承受不住打击,结果离他而去, 最后他在孤独和病痛中死去.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进步"神 话的语境中演绎的. 换言之,19世纪英国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吹嘘的"进 步"是以牺牲无数个裘德的幸福乃至生命为代价的.这是一 种畸形的进步,它的产儿是"两个民族"这一怪胎(殷企平, 2003:105—111).确实,在克里斯特敏斯特城中就存在着"两 个民族":一个由享有特权的老板,学阀和神父们组成,另一 个的成员则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工人们.这样的世界,对有 闲阶级是天堂,但是对劳苦大众却是地狱.像裘德这样的穷 人,不但被剥夺了物质生活方面的基本权利,而且还被剥夺 了话语权.裘德有一次在克里斯特敏斯特城对一群人动情 地讲述自己的梦想及其幻灭的故事,很快就有一个警察过来 对他进行了干涉:"伙计,闭上你的嘴巴……"(Hardv,1966: 257)显然,这个社会的"进步"是以一部分人——而且是大 多数人——的失语症为前提的. 哈代用对比的手法和辛辣的笔调揭示了"进步"外衣下 的丑恶.裘德刚到克里斯特敏斯特城时,曾经向往那里的大 学和教堂,但是他不久便发现,在学识与圣徒的精美光环的 ? 27? 背后,是骚动,野蛮和令人汗颜的龌龊.他初到时曾经向一 位车夫询问关于克里斯特敏斯特城的情况,后者的回答耐人 寻味:"噢,这是个思想很正统的地方喽.可别见怪,到了夜 里,街上一样有坏娘儿们转悠呢!"(Hardy,1966:25)让裘德 和淑费解的是,克里斯特敏斯特城容得下满地的妓女和乞 丐,却容不下他俩的真诚的爱情——教会的清规戒律一步一 步地把他们逼上了家破人亡的绝路. 由于困惑和愤怒,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们确实在许多场合 言辞激烈地抨击了周围的社会现实,甚至抨击了对穷人见死 不救的"上帝".淑就曾经这样评论她所认识的"造物主": "造物主就像一个梦游者那样盲目地行动,而不像圣者贤士 那样处事周到."(Hardy,1966:268)裘德也发出过类似的心 声:"我现在不像从前那样崇拜那些人了……什么神学家,护 教派,还有跟他们一个鼻孔出气的哲学家和手段毒辣的政治 家,等等.他们再也引不起我的兴趣了.严酷的现实已经碾 碎了我对他们的所有信任和期望."(Hardy,1966:307) 确实,所有这些斥责带有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通过他 笔下人物之口,哈代毫不含糊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拒绝 接受他所面对的现实.也就是说,他认为他那个世界已经病 人膏肓,已经不可救药了.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哈代认为不可救药的世界是当时 那个特定的世界,即以"两个民族"为特征的,人吃人的世界. 如果我们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就会发现哈代所猛烈抨击的是 具体的社会(即便像"造物主"这样的词语也不妨被看作 对社会现实的比喻),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例如,裘德 曾经多次明确地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社会制度.小说开篇 不久,他就指责"社会准则出了毛病.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 人即使花费许多年的脑筋,付出许多年的辛勤劳动,即使订 立了周密详尽的,到头来一切仍然会付诸东流.即使一 个人想表明自己优于低等的动物,即使他有为自己这一代人 的共同进步献出劳动成果的心愿,他也不可能有任何机会 …… "(Hardy,1966:54).在故事进行了大半之后,我们又看 到裘德作出了这样的断言:"我看我们的社会准则一定是出 了毛病!"(Hardy,1966:256) 对于世界的总体及其发展前景,哈代从不悲观.事实 上,哈代不但相信世界并非不可救药,而且相信它是可以变 好的.他写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抨击人对人的残酷无情,以 及l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狂妄而虚伪的"乐观主义",来实现 社会的转变.哈代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并不悲观,这在淑的下 面这句话中可见一斑:"当后人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野蛮习 俗和迷信——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实属不幸——时,他 们会说什么呢?"(Hardy,1966:171)这里,哈代显然是在暗 示人类的后代将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并将远离野蛮的习俗和 迷信.裘德在他的临终遗言中,也预言后代将会看到一个比 较公正的社会:"我试图在这一代就完成的事情,其实需要两 三代人来完成……至于淑跟我……我们思想明朗清澈,我们 热爱真理,无所畏惧——可是我们生不逢时,实现我们理想 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呢!我们的思想跑得太快,早了50年,这 对我们只能有害无益."(Hardy,1966:313) 从这番话,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得出结论:哈代对未来 充满了希望,对千万个裘德不再受欺压的日子抱定了信心. 可以证明哈代并非悲观主义者的论据还有很多,其中最 重要的是他从未丧失对人类的信心.我们在裘德身上找不 到对人类的意志,忍耐性,同情心和反叛精神的轻视.哈代 笔下的大多数人物都心地善良,品德高尚.他们中的一些人 确实有心灵扭曲和人格异化的倾向,但是这往往是社会环境 使然.裘德这一人物形象本身就是一首对人类美德的赞歌. 他对爱情忠贞不渝,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同类慷慨大度,就连 对动物也怜爱有加.小时候他为地主特劳特哈姆看管庄稼 时,曾经对挨饿的乌鸦动过恻隐之心,因而没有驱赶它们,结 果不但挨了打,而且还丢了饭碗.当然,对人类他更宅心仁 厚.只要别人有困难,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援手相助.即便在 艾拉贝拉玩弄他之后又突然背信弃义地提出要移民澳洲时, 他仍然"把为数不多的财产全部给了她"(Hardy,1966:62). 在艾拉贝拉无情地抛弃了"小时间老人"以后,裘德克服了自 己生活的困难,义无返顾地接纳了他.更加感人的是,虽然 裘德在生活的每一个关口都受到了挫折,但是他每一次都在 短暂的消沉之后又重新站立起来,继续勇敢地向命运挑战, 与死神抗争.从这一意义上说,他是人类尊严的化身.我们 不禁要问:如此美好的人物形象难道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塑造 得出来的吗? 以上分析表明,哈代并非悲观,他的作品并非压抑,他的 论调并非灰暗,他的艺术远未被悲观主义哲学淹没.相反, 人类永远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一股无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Ahick,RichardD.V/aor/anandIdeaslM].NewYorkandLon- don:W.W.NortonandCompany,1973. [2]Browning,Robert."P/pp~'5sD,",Poemsand[M],New York:ThePeterPauperPress,1985. [3]Cunliffe,J.Z.EnglishLiteratureDuringtheLastHalf-oeruury[M]. London:TheMacmillanCompany,1925. [4]Eliot,George.AdamBede[M].Hertfordshire:WordsworthEditions Limited,1997. [5]Hardy,FlorenceEmily.11heofThomasHardylMj.HongKong: TheMacmillanPressLTD,1982. [6]Hardy,Thomas.JudetheObscure[M].NewYork:AirmtmtPLlbhslIing Company,1966. [7]}l伽ghton,WalterE.TheV/aor/anFrameofMind(1830—1870)[M]. NewHavenand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1957. [8]Howe,Inr'嘴.ThomasHardy[M].Exter:D.R.I-hllman&Sons Lid.,1966. [9]l(Iler,Dale.Cr/t/ca/d印mtotheF/a/onThomasHardy[MJ. NewYork:theMacmillanPressLTD,1979. [103高继海.英国小说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O3. [11]余开祥.西欧各国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12]殷企平.一段"进步"的历史——浅谈狄思累利的小说[J].外国 文学评论,2003(3):105一ll1. ? 28?
/
本文档为【哈代是悲观主义者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