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2017-11-12 7页 doc 20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口朱子彦 内容提要章太炎先生在《馗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见解虽 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后长达半年.在此期间,魏军几乎倾巢出动. 曹操先后派出五批精锐部队增援樊城.在曹魏和东吴绝对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关羽全军溃败,危 在旦夕,他日夜企盼蜀汉救兵的到来.但直至关羽临沮被擒,刘备,诸葛亮未以一卒增援荆州. 方诗铭认为这是刘备要翦锄关羽,但其理由牵强附会,绝难令人信服.除了羽,葛之间争夺权力 的矛盾外,由于关...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口朱子彦 内容提要章太炎先生在《馗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见解虽 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后长达半年.在此期间,魏军几乎倾巢出动. 曹操先后派出五批精锐部队增援樊城.在曹魏和东吴绝对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关羽全军溃败,危 在旦夕,他日夜企盼蜀汉救兵的到来.但直至关羽临沮被擒,刘备,诸葛亮未以一卒增援荆州. 方诗铭认为这是刘备要翦锄关羽,但其理由牵强附会,绝难令人信服.除了羽,葛之间争夺权力 的矛盾外,由于关羽不断破坏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方针,故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是 毫无道理之事. 关键词诸葛亮假手吴人翦锄关羽联吴抗魏 作者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444) 最近,《光明日报》(2004年12月 14日"史学"版)等报刊摘录了笔者的 《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一文,不久, 众多网站纷纷转载,并将题目改为《诸葛 亮借刀杀关羽》.此文被各网站及众多媒 体刊载报导后,引起了广大文史爱好者及 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大都表示无 法接受拙文的观点.山东电视台"放言天 下"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于今年 2月22日对笔者进行了电话采访.为此, 笔者再作辨析,冀望能将这一问题的探讨 引向深入. 专家们最主要的不同见解是:关羽攻 打襄樊的前期,擒于禁,斩庞德,把曹仁 围困在樊城,军事上节节胜利,诸葛亮没 有必要派蜀兵来增援他.后来从丢失荆州 到败走麦城,时间很短,诸葛亮无法知 道,即使知道了,也来不及增援.从表像 看,这一理由似乎很充分,但若依据史 实,细加考订,还是大有问题的.笔者认 为,关羽孤军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 的严重失误.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 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 州和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北伐,一攻宛洛, 一 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而关羽 所率领的荆州军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 主力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 穗圣毒2005.4 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况且此时 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若不是 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 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刀兵相 见.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 虚.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 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 兵唯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 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军的主 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 进兵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 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 悖,为何不尽做军师的职责,力加劝阻, 此其疑点之一也. 襄樊战役开始后,曹操极为重视,坐 ,桓 镇洛阳,日夜同司马懿,刘晔,蒋济 阶等心腹谋士分析"敌情",商量对策. 并不断调动其最精锐的部队及猛将增援樊 城.据笔者爬梳史料,发现曹操前后共派 出五批援军:第一批是于禁,庞德等率领 的七军;第二批是徐晃的精兵;第三批是 徐商,吕建的部队;第四批是殷署,朱盖 的十二营:第五批是把曹操手中最精 锐的王牌军——张辽的部队,从与孙权对 垒的合肥前线调来增援曹仁.即便如 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性优势, 曹操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 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 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 实行了全国总动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和 强烈反差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 任何反映,采取任何军事部署.据《三国 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关羽 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 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军事重镇 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 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 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 樊时,关羽军已处于绝对的劣势.或许有 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是神人,亦难以预 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 兵.其实即使东吴不背盟图羽,单凭关羽 这支偏师亦很难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 晃配合曹仁夹击关羽之际,羽军已面f临覆 灭的危险.史载"羽乘船临城,立围数 重,外内断绝",但曹魏大将徐晃就 是凭藉其优势兵力攻入重围,破羽围堑鹿 角十重.关羽军伤亡惨重,只得撤襄樊之 围返师南逃.只因曹操欲收渔翁之利,才 停止追歼羽军.胡三省评日:"使吕蒙不 袭取江陵,羽亦必为操所破,而操假手于 蒙者,欲使两寇自弊,而坐收渔人,田父 之功也.",j王夫之也指出:"关羽之覆 13 学术争鸣 于吕蒙固意外之变,然而无吕蒙从中扰, 羽能制操之死命乎,以制曹仁而有余,以 敌操而固不足矣"真是智者所见略同, 确是中的之论也.襄樊战役关乎蜀汉北伐 大计,诸葛亮既然以"兴汉"为己任,怎 么可能不密切关注这一战役发展的一举一 动?亮镇守荆州多年,对荆州军的兵力, 装备也应该是了如指掌,为何在曹魏大军 几乎倾巢出动,军事态势如此严重的情况 下无动于衷?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 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 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 可解也. 论者又谓关羽骄狂轻敌,误中吕蒙, 陆逊之计,尽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 成后方空虚,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其实这 也需要分析.关羽抽调江陵守卒增援襄 樊,固然是他对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性估 计不足,但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樊城 久攻不克,关羽又何必"连呼刘封,孟 达,令发兵相助"呢?如果这时成都或汉 中的蜀军能够及时赶到,关羽又何必动用 看守老家的部队!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 虽称不上足智多谋,但亦并非是一勇之 夫,焉能虑不及此,他之所以出此下策, 恐怕也有蜀中不肯发兵相助的难言之隐 吧.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廿四年7月,终于 是年12月底,首尾凡半年.战役的转折 点是在10月,即东吴背盟,吕子明白衣 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 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12月, 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失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 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难道在这么久的 时间内,刘备,诸葛亮对整个战役急转直 下的形势竟然一无所闻?难道关羽和蜀汉 统帅部,大本营就完全失去了联络?难道 蜀汉这个刚刚建立的新兴政权的情报部门 就全部失灵,完全瘫痪?按照一般的军事 常识,襄樊战役打响后,魏蜀吴三方都应 该把注意力,聚焦点全部集中于荆州战 场.蜀汉益州地区在没有受到吴,魏任何 威胁的情况下,绝不可能对荆州的战况置 若罔闻,作壁上观.必须指出的是,秦汉 三国时期,军队中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军 事情报系统.史家也对此作过系统研究. 东汉时期,军中负责通报战况,从事情报 和信息搜集工作的专职人员,称之为"斥 堠",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称为"细 作".魏,吴二国对情报工作相当重视, 14 蜀汉也不例外.例如,刘备在攻取汉中 后,为了加强成都与汉中前线的通讯联 络,"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 关,四百余区"_6_.刘备伐吴时,沿途派 出许多"斥堠",以保证前方和后方之间 的联络畅通无阻. 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 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 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 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相 继攻克蜀汉的宜都,秭归,枝江,夷道等 城,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边境的永 安,即白帝城.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 "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 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 降"[7J.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 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 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 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 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月. 笔者认为,如果这时刘,葛即刻发 兵,13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 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 ,葛在此事上的处理 而关羽已遭不幸,刘 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 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 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 《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字片语涉及到 刘,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 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 学大师以学术功底深厚,治学严谨而着 称,他在《馗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 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 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是无稽之谈. 已故着名史学家方诗铭先生袭用了章 太炎的观点,但他却认为不是诸葛亮要除 去关羽,而是刘备要翦锄关羽.其理由是 关羽骄横跋扈,"不但易代(即刘备死 后)之后将难于控制,即刘备健在之时也 感到没有把握"[81.由此可见,章氏观点 已为治三国史专家所接受,只不过是检讨 刘,葛二人中是谁要借刀杀关羽.笔者认 为,撇开世人皆知的"桃园结义"不论, 《三国志?关羽传》明确记载,刘,关,张 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张追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他们对刘备忠 心不贰,义贯神明.同样,刘备对关,张 的手足之情亦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关羽 死后,刘备深恨养子刘封,竞不顾昔13父 子之情而将其处死.备称帝后,所做的第 , 件事,就是以倾国之师伐吴报仇.群臣 分析利害,极力劝谏,备盛怒不从.最后 在伐吴失利,不能为关羽复仇的痛苦中含 恨而死.大量事实表明,方先生的见解是 经不起推敲的,所以,章氏的观点虽然大 胆,但却能言之成理. 笔者在"诸葛亮择主"一文中曾经剖 析了关羽与诸葛亮的矛盾,这里再略作补 充.其实,羽,葛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 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 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联吴抗魏是诸 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 于吴而北伐不振"_9].诸葛亮为"交吴" 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至死不渝 的外交政策.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渚葛 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 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他辱骂孙权为" 猪子"(意谓禽兽),还露骨地表示: "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 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 吴.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 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 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 "将掣挠吾大政".王夫之不愧为大史学 家,他说:"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 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氏以共拒曹操 者,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终身而不 易.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蜀则 关羽,张飞破诸葛之策."-m]又说,赤壁 之战,羽未有寸箭之功,"羽于是以忌诸 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 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船山先生的 分析何其精辟,不由人不喟然叹服!既然 关羽已成为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方针上的 绊脚石,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 是毫无道理的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 呢! 参考文献: [1]三国志?徐晃传 [2]三国志?张辽传 [3][4]资治通鉴卷68.胡三省注 [5][9][1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 [6]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 [7]三国志?陆逊传 [8]方诗铭文见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 籍出版社.236-238 [10]王夫之.读通鉴论卷9 特约编辑萧戎
/
本文档为【二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