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2018-03-12 19页 doc 314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 冯健 兰锐 李贵才/图)30年栉风沐雨,拼搏进取;30年开拓创新,力争上游。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发扬传统,注重质量,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如今,我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向着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高起高放 勇立潮头 我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31年,我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49年,学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 冯健 兰锐 李贵才/图)30年栉风沐雨,拼搏进取;30年开拓创新,力争上游。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发扬传统,注重质量,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如今,我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向着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高起高放 勇立潮头 我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31年,我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49年,学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设立研究生班,在全国招收研究生,为各高校培养师资和出国预备人员。从1949年到1955年,学校共开办7期研究生班,累计培养1228名研究生;1953年我校开始师资培养工作,1953年~1954年共有143名进修教师到校学习。1951年~1960年,哈工大先后聘请了74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来校工作,建立了由苏联专家直接培养的3年制师资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1952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试行两年制研究生部的教育制度。1960年后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校还曾试点招收过部分研究生…… 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虽然经历了南迁北返和“文革”的破坏,但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划归航天部领导;进入全国15所重点建设大学之列;通过世行贷款充实大批先进物资设备……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为研究生院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之一,研究生培养、研究生院的成立对我校发展非常重要。我校是全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1978年,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我校开始在1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哈工大成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试办研究生院是哈工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规范化,而且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科学研究、提升师资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院初期,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改革与发展,使研究生教育走上正轨,逐步建立起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此期间,我校先后进行了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查、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活动,开展了单独考试招收在职人员试点等工作,认真总结完善培养经验。研究生院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建立起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使研究生教育工作更加规范。 由于我校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与把关严格,在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博士点评审中,我校评上了8个博士点;在1986年第二届评审中评上了10个博士点,通过数居全国高校首位。1985年我校可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建立金属材料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6年试点单独考试招收在职人员为硕士生;1985年2月5日,我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雷廷权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沈显璞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同年我校光学、机械制造等7个学科被 1 评为重点学科……这些成绩彰显出我校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校以雄厚的师资力量、较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参照国际模式,不断深化改革,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1990年,学校有权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1年,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1993年,我校开展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试点工作,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得这项试点权的单位;199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在1995年首次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研究生院是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彰的10所研究生院之一;1996年,我校被正式批准建立研究生院,揭开了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历史新篇章;1999年,研究生院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雷廷权院士等人完成的“工科二年制硕士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3个项目获得全国教学成果奖。我校还是全国首批进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自行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单位…… 进入新世纪,我校研究生教育瞄准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锐意进取,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培养工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扩大了国际影响力,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我校在全国首先进行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2005年起开展研究生教育校内评估工作;2006年在全国首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9个一级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硕士研究生按学术型和应用型两个系列分类培养;2010年成为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些改革与举措,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校还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和交流关系,并开展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同时面向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兢兢业业、竭诚奉献,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传统和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学位授权点及学科建设实现了长足进步,位居全国前列;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30年共授予博士学位9767人,硕士学位62534人;积极实施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招生方式等重大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得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提名论文分别为19篇和52篇,毕业研究生8人成为院士,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和申请专利数量大幅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国内领先,来华留学学位生数量逐年增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绩斐然,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如今,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重质量 追求卓越 2 “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后劲足”、“善打硬仗”……这是用人单位一直以来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这些好口碑得益于在人才培养中,我校始终将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特色求卓越,严格各个培养环节和学位授予程序的把关,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建院初期,我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把关尤为严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要发送30份详细摘要进行通信评议,并收回全部30份评议意见才能参加答辩。校学位委员会在制度建设中把全校各学院好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吸纳、推广到全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同时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大检查等活动,这为今天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预留师资等新教师选聘方式,加大出国留学工作的力度,出台《关于新教师选聘工作的若干规定》、《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及配套措施,促进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学校还通过实施境外兼职博导聘任、“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等措施,使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我校从2002年开始聘任境外高水平的导师担任境外兼职博士生导师。12年来共聘任152位境外兼职博导。境外高水平学者担任我校博士生导师,不仅提高了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水平,而且促进了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 2010年,我校启动实施了“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来自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1名相关领域国际一流学者成为首批首席国际学术顾问。他们的相继加入,提高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也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出台了“哈工大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海外学术合作基地建设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中来。2010年至今,我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86人,有力支撑了研究生培养。 学校从2002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博士生导师招生登记工作,明确博士生导师不是固定的职称,而是培养和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岗位,按需设岗,建立了博士生导师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这对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7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改革成为我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优秀的副教授也可以参加博士生导师遴选,改变了过去只有教授才能参评博士生导师的局面。目前已有309名满足条件的优秀副教授评上博导,为博士生导师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 为进一步优化生源配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我校自2013年起实行博士生招生计划年度申报工作。各学院组织对导师的博士生招生计划进行审核,将招生指标向培养条件好和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对培养条件不够或培养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暂停招生。 加强研究生主干课程建设与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也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优秀传统。为保证研究生主干课程的授课质量,我校已分11批建设了282门主干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我校还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010至2013年,学校支持了56个课程建设项目,55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年,学校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14项,是近年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次。我校还单独设置了实践类型课程,新增综合实验课或开设实验的 3 课程260门,这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充分借鉴国际高水平大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经验,我校于2008年起启动了“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项目。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79名高水平学者走进课堂,并与我校教授组成共建小组,全方位确定并实施课程方案,到目前为止共建研究生课程达74门。共建课程受到了研究生的广泛欢迎,也促进我校教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建课程《现代信息光学》负责人谭久彬教授研究团队与威尔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使我校在共焦显微技术及理论方向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校积极建设留学生英文授课课程体系。2013年,材料类、土木类、管理人文类、机械类、电类5大类硕士留学生英文授课体系初步建成,并已全部开课。目前全校英文系列课程总计90门,其中“管理沟通”和“管理研究方法”入选为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国际化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近年来,我校通过加强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国际会议、双边及多边博士生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从2007年我校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共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777人,连续3年派出数量在全国名列第一,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公派留学项目的选派质量也逐年提高,派出学生主要分布在美国等26个国家的348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我校通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模拟国际会议、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学术论坛、科技比赛等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的系列学术活动,大力支持双边(多边)博士生学术论坛,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研究生营造了多元的学术交流环境,搭建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2013年,我校有124名博士生获得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在境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38名博士生赴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参加双边、多边博士生学术论坛。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学科实力显著提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根据ESI的统计:至2013年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同时,在3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我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如在第三轮学科评估(2009-2011)中,力学学科排名第一,是我校首次获得排名第一的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学科分别排名第二,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分别排名第三。这些重要成绩为我校培养研究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及时发现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中的问题,系统地建立一套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我校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校内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两轮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生培养中,我校一直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细化博士生培养环节,学校重新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学术交流、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等培养环节。同时,为进一步规范过程管理,新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将综合考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活动4个必修环节计入学分,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加强对 4 学生的考核。我校还不断加强硕士生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等工作,保证培养质量。 建校以来,我校就有着优秀的育人传统和氛围,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全国最早成立研究生工作部的高校之一。学校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巩固和完善研究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目标,建立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研究生》哈尔滨通联站连续多年获《中国研究生》杂志“全国优秀通联站”称号;2012~2013年,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及奖励4项;涌现出了“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健、全国首位西部支教博士生陈苏、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新时期优秀研究生个人和先进集体。 历经多年的发展建设,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彰显出勃勃生机。在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现场评估中,我校总分与现场考察分在“985工程”高校组中均排名第一。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思想、教师队伍、研究生培养条件、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特色等工作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3年我校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提名论文9篇,这是我校获选论文最多的一次。 锐意创新 彰显特色 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我校一直注重积极探索,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不断总结研究生培养经验,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及实践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以学制改革带动和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率,我校通过科学与反复论证,找到了答案。199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在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重新审视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探索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硕士生两年制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务院学位办也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 为保证缩短学制后不降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在1994年第一次全面修订了培养方案,对原2.5年制硕士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必要的实验课程或实验环节,加强对研究生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学位课更注重加强基础,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和更宽的覆盖面。在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使课程的内容结构更加系统和深化。 自实行两年制培养硕士生以来,在国内同行专家评审随机抽取硕士生学位论文时,专家们对我校两年制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硕士生培养两年制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对硕士层次人才的需求,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效率,降低了培养成本,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与现有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哈工大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带动了全国硕士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全国已有几十所重点大学开始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而且,这一改革促进了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理念上的重新定位,对推动我国研究生 5 教育的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也是我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实行的一次重大变革。为了解决目前研究生资助体系中的大锅饭、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利不明确、研究生待遇偏低等困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2006年,我校率先在全国首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于硕士生,以创新培养基金设置为牵引,改革机制,建立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及培养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博士生,在国家及学校资助为主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导师资助制,明确导师在博士生招生及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实行基金申报制,优化教育及科研资源,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博士生。 多年以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起了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动态评定体系,形成了对研究生的引导和激励,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明确了导师的责权利,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待遇,使博士生能够潜心学习和研究。教育部对我校的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给予高度评价,并多次请我校在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2007年,全国高校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我校。这一年,我校率先在全国启动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进行分类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论文要求都按照不同的定位分别设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7年初,各试点院(系)开始按照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进行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各试点院(系)都新开了一些课程或增设了不少学位课与选修课。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学术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偏重于理论深度和难度,而应用研究型硕士学位论文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研究等,以期满足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机电学院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制定具有特色,将论文分成工程设计型、产品研发型等6种类型,并分别制定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9年,我校在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成为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之一。为了更好地突出两种类型的培养特色,各学科领域分别对两种类型的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我校还大力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促进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我校利用“985工程”建设经费,重点建设了11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2014年,我校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入选“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经过多年的试点与改革探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我校已有16个学院、25个一级学科实施分类培养。2012级和2013级硕士生中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单位的应用型研究生比例分别为54.18%和51.12%。2013年,我校获得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秀试点领域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秀院校称号。2014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实践类一等奖。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改革,以期选拔真正具有科研潜力与兴趣的学生作为博士研究生。2003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在全国首先进行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学校将 6 博士生入学考试方式由原来的3门课程全部由学校统一组织,调整为学校只统一组织外语和专业基础课的考试。专业综合课的考试则由院(系)组织进行,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加大导师在招生中的自主权;改变外语试题的类型,增强对考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进一步发挥导师和学科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的作用,拓宽选拔人才的途径,使有突出学术专长和培养潜质的创新型人才能够继续深造,我校在2012年开始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目前已在学校开始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重点增加了对考生申请材料的评价环节,并根据不同考生的情况,在下一阶段的考核中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学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察结果作为录取博士生的主要依据,这更加符合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规律,也更加有利于提高博士生选拔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也是研究生教育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招生方面,我校通过提前选拔优秀统考生、举办优秀硕士生源选拔暑期夏令营、设立“优秀推免生专项奖学金”等举措吸收大量优秀生源报考我校。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共计13196人,创历史新高。同年,我校共接收外校推免生431人,是历年来接收数量最多的一次。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也颇具特色。为避免不同面试小组的差异、面试过程中的偶然性、问题的随意性所带来的考核不够严谨的问题,我校试点和推广了更为科学的结构化和标准化面试方法,提高了选拔的科学性,受到面试专家和考生的普遍认可,目前学校正在制订统一规范向全校范围推广。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加大对国家及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各类优秀研究生的宣传与奖励力度,设立“优秀博士生创新研究基金”等举措,营造拔尖人才成长氛围,全面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历经长期的发展建设,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层次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社会输送了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关注。2013年,博士生申请发明专利684项,发表SCI论文1531篇、EI2224篇、国际会议论文996篇,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总数4308篇,人均5.65篇;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总数为1558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144人,硕士生导师2417人。如今,研究生教育已发展为以理、工为主,经、管、法、哲、文相结合,多学科门类的培养格局。 今天,我校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积极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研究生教育将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凝练特色、锐意进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实现“两项自主”、推进“三项建设”、完善“四个体系”、改革“五种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懈努力。 7 研究生院挂牌仪式 首届研究生院院长黄文虎院士在指导研究生 8 刘永坦院士在毕业典礼上 雷廷权院士和教师们在研究工作 9 在我校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 2004年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校举行 10 我校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外国专家为研究生授课 11 研究生开学典礼 研究生毕业典礼 12 外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 博士生素质拓展训练 13 由研究生成立的华鑫智能机器人创新有限公司展示家用、教学用的月球车机器人 14
/
本文档为【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