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

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

2017-12-29 35页 doc 66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上一讲我们说的是新闻真实,真实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Objectivity)紧密相联。今天重点说这一头。 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客观性的理念,我们曾经定性为“资产阶级”,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的思维产物,不科学的。“客观性”理念的出现,伴随以下三方面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我们学习新闻史的时候都知道,世界上的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报时期。在党报时期,报纸大都具有党派色彩,记者写新闻...
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
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上一讲我们说的是新闻真实,真实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Objectivity)紧密相联。今天重点说这一头。 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客观性的理念,我们曾经定性为“资产阶级”,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的思维产物,不科学的。“客观性”理念的出现,伴随以下三方面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我们学习新闻史的时候都知道,世界上的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报时期。在党报时期,报纸大都具有党派色彩,记者写新闻稿是不客观的,按照党派的观点需要来选择和报道事实,通常只选择有利于自己、不利于对方的事实加以强化,或者在报道对方的事实的时候添加较多的记者的批评性评价,以减弱公众对有利于对方的事实的理解。在这种情形下,新闻很不客观。处于政党论战之外的公众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得同时对比几份观点对立的报纸消息,或通讯社的电讯稿,才可能较为全面地把握事实的真相。 在19世纪中叶前后,首先在美国和英国,报刊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党报刊消失,商业化报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客观性的理念。传媒不再以党派的观点作为选择事实和加以报道的,商业化传媒的目标,就 1 是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受众多了,广告就会多,经营才能维持。现在传媒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提供的新闻。通讯社则希望各传媒多多采用自己的电讯稿,因此,也要求记者把电讯稿写得适合所有传媒服务于最大多数受众的目的。这样,在选择事实的时候,原来的党派选择标准必须变化,得考虑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都愿意接受我提供的新闻,这是客观性这个新闻工作的职业理念得以产生的大背景。 传媒原来是为党派服务的,即使亏损,党派也会出钱,有一部分党派的报纸还赚钱。现在商业化的传媒以盈利为目的,它的产品的购买对象——每个公众,都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的媒体带有很强烈的倾向性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同意你的观点的人会自然购买你的产品,但是不同意你的观点的公众就会不睬你,这在商业上是很吃亏的。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业的经营哲学,就变成了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受众都接受我提供的新闻。而能够让广大公众都接受的报道模式,自然是客观报道,因为这种报道方式,原则上不会损失原来的受众,还能争取原来不赞成传媒观点的人群,也接受这家传媒。 两位美国传播学者回顾19世纪中叶这一转变的时候,曾写道:“大部分记者都客观地报道,不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意见写在内,因为编辑知道,„„各党派都可能有读者。”在这种 2 认识下,传媒逐渐用关于事实的报道替代了评论式的报道,编辑在立场上尽力避免一面之词,于是客观的写作方式渐渐浮出水面。 第二~ 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18世纪,哲学上有一种观点叫“不可知论”,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是英国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他认为,人对许多事物是不可能完全认识的。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反对不可知论的观点,认为经过人类的不断努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持这种观点。这个观点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影响,因为新闻报道是对事物的反映,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吗,需要有哲学观点作支撑。在哲学上,过去不可知论占有相当的地位,现在另一种哲学观点占了上风,认为人是可以认识事物的,而且最终可以完全地认识事物(当然不会终结对事物的认识)。 哲学理念的变化,无形中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发生变化,19世纪的新闻工作者确立了一种理念——可以把外部事实比较全面地报道出来。原来的职业理念是以党派的利益为选择标准,现在变成了尽可能完全地反映外部世界。 第三~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3 也是在19世纪,照相术发明了。那时候,人们对照相有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认为照相是完全客观地反映了这个世界,谁也不能改变。现在的数字化时代,照相也可以做假,可在照相术发明的时候,照片做假太难了。照片本身就很珍贵,照一次相的花费也较大。马克思一生留下的照片只有10张左右,恩格斯多一点,也就20张左右。那个时代,照相是很郑重的事情。 这种传播的技术给人一种理念——外部事物可以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来,这其中包含客观的理念。1922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记者同志会上有一个演说,给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其中“写真”这个概念,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就是“照相”。李大钊的这个新闻定义,无形中反映了当时照相术的使用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确立的影响。 这就是说,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使人感觉到,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这样,客观性理念无形中形成。 客观性理念的形成虽然在19世纪,它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现在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客观性原则的最早表述,是1702年英国第一家日报the daily courant(《每日新闻》)(“courant”是古英语词汇,现已不通行)创办人马利特(E.Mallet)的告白: 4 ‚本报创办之目的~在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这句话后来成为美联社社训的)~而且相信读者的智慧~对刊载消息的确切含义~一定有正确的判断。? 这里没有出现“客观”这个词,但是含义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很接近。当时英国刚刚进入政党报刊时期,这种理念太超前了,过了一两年,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日报就变成了英国最早的党报之一,托利党的日报。客观性作为新闻报道的原则,当时条件还不成熟,但不管怎样,该报的创办人提出了这个理念。 19世纪初,客观性理念的初期表现是“公正”,即“不偏不倚”。这方面我发现了很多例子,例如青年恩格斯遇到的一件事情。他于1839年发表了第一篇评论性的通讯《乌培河谷来信》,刊登在《德意志电讯》杂志上,文章批评了他故乡《爱北斐特日报》的一些观点。《爱北斐特日报》不同意恩格斯的观点,在该报上刊登了指责恩格斯的文章。那个时候恩格斯只有19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塞进报社的门缝。该报尽管不同意恩格斯的反驳,依然加了按语(脚注)发表了它。该报编辑部在脚注中说: ‚昨天我们在本社发现了这篇文章~但不知投稿者是谁。现予以全文发表~因为我们愿意持不偏不倚的态度?。(黑体字是原来有的~全集41卷698页) 当时的该报编辑是马丁?龙克尔(Martin Runkel),他持一 5 种办报的理念——公正,不偏不倚。既然我们发表了批评恩格斯的文章,现在有一篇反驳文章,那我们也刊登。这是一张很小的地方性日报,已经有了“公正”或“平衡”的理念,这些都是后来客观性原则的重要内涵。 马克思1860年在给一位德国报纸编辑的信中,使用了一个英文词组“一般的公正”,当时英国的报业正在从政党报刊向商业化报纸过渡。事情起因于德国这家报纸(奥格斯堡《总》)发表了批评马克思的文章。随后,马克思的反驳文章被该报采用。在报纸发表了第一位作者的第二篇批评马克思的文章后,马克思的第二次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拒绝。于是马克思在给该报编辑的信中,就英国报刊的情况写道: 在我们这里~‚最低限度是common fairness[一般的公正]~即任何一家英国报纸,无论它的派系如何,都不敢违背的这种公正。?(14卷768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报纸要平衡,你登了对方两篇文章,才登了我一篇文章,这不合理,违背了“一般的公正”。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双方的观点时,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报刊面对的每一事件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报刊本身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作为社会性的传播媒介,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就不能只报道 6 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而要尽量表现出公平的态度。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表现为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新版全集1卷398页),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全集42卷413页)这是对客观性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描述,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是你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恩格斯主张党内的传媒也应运用客观的报道方式,他称赞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1913)的通讯说: ‚我不先看倍倍尔关于某一问题的通讯~从来不得出关于各种事件的最后意见。他对事实客观的丝毫不带偏见的描述是很出色的。?(37卷474页) 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主要领袖(倍倍尔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公认的领袖),在描述事实的时候可以做到客观和丝毫不带偏见。主观的立场观点与客观的表达,可以并行不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这些论述都是19世纪的。19世纪发生的一系列变动,使 7 得新闻传播业处于一个转折点上,“客观性”这个理念得以产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的是,开放的文化环境,也会迫使作者减少主观性,不得不多少接受“新闻客观性”这种意识。 19世纪的西欧,基本实行新闻自由的政策,但是欧洲东部的沙皇俄国,则是一个高度封建专制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谈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那时的沙皇俄国记者,习惯于每天撰写颂扬沙皇的新闻,但是当他们向西方公众报道俄国的时候,就被迫换了一种报道方式。恩格斯就此写道(引文中的评语是我加的): 一旦作者选用了一种西方语~情况就不同了。那时欧洲,指欧洲的公众,成了法官~西方具有的新闻公开(“新闻公开”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会很快把那些因为剥夺了反对者的答辩权而被盲目信以为真的种种说法吹得精光。颂扬神圣的俄国及其沙皇的倾向依然如故(沙皇统治下的记者还得颂扬沙皇,这一点尚无法改变)~而手段的选择则愈来愈受到限制(逼着你要客观,因为对方的传播环境厌恶主观推销自己的观点)。必须更严格地遵循准确的事实~选择更稳妥的和实事求是的叙述方法~虽然企图进行歪曲(因为他们有强烈的主观宣传愿望)~而这种歪曲通常很快就会被不攻自破(西欧是一个新闻公开的地区,俄国的记者要时刻考虑到他写的新闻是给西欧人看的,必须符合那里的人们接受新闻的心理特征)。(全集44卷214页, 8 这就是说,“新闻公开”的语境,能够造成一种记者客观报道的氛围,就像我们到了文明程度高的地方,不走人行横道、随地吐痰、上车不排队等等陋习自觉不自觉地改掉了一样。开放的文化环境,传媒对社会事物的无形监察,以及传媒之间的相互监督,会使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这种条件下的新闻,比专制统治下的新闻要“客观”。 对比我国中国新闻社和新华社的电讯稿,两家通讯社都是党领导的,新闻稿都坚持党性原则。但写作方式的差别较大。报道同一件事实,中新社的稿子是对外发的,写作较为活泼,也注重客观的形式。为什么,因为中新社必须意识到它的受众生活在传媒体制自由化的环境中。新华社的稿子则带有比较重的宣传味。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也可以把新闻写得客观一些,为什么新华社的稿子就一定要写得硬邦邦呢,这涉及的仅仅是工作传统或习惯问题,完全可以改变,把新闻写得客观、生动、活泼一些。 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较为正式的理念明确提出,实际上拖到了19世纪末或者20世纪初。现在比较公认的是1900年美联社提出的“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旨,这是第一次以传媒“社训”的形式明确提出客观性原则,当然,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1702年英国的第一张日报的告白。 这个社训影响非常大,别看它只有一句话。这个时候说这 9 句话,不像马利特说这句话的时候没人理会,而是逐渐得到了新闻业界的响应。那时美国社会已经完全摆脱了政党报刊而进入了商业报刊时期,通讯社当然要考虑争取所有传媒都成为自己的订户。这时,贯彻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条件成熟了。 当时提出这条社训的美联社社长梅尔维尔?斯通(Melville E.Stone,1848,1929)我们应该比较熟悉,斯通这个名字在老一代新闻工作者脑子里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国际新闻界的著名人物。斯通主要是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提出的要求,研究者对这个概念的理论论证还要推后些。 20世纪初,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1911)创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时,提到学院教育在于强调正确与可靠的报道,应训练学生把事实与意见区分开来。这可能是他对自己掀起美国黄色新闻潮造成的负面后果的一种反思吧。现在能够查到文章,是1919年美国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在其文章《现代自由意味着什么》(What Modern Liberty Means,这篇文章成为下面一书第二章的主体)中提出了客观报道的理念,并在1920年的著作《自由与新闻》(Liberty and the News)中第一次全面讨论了“客观新闻学”。他认为,客观报道是一个理想,而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主观性(subjectivism),才能找到维护客观的方法。他不否认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希望通过专业教育而获得一种统一的客观报道的 10 方法。这本书在中国现在没有译本。这里展示一下李普曼《自 由与新闻》一书的目录: General Editor's Introduction vii Foreword by Ronald Steel xi Chapter 1: Journalism and the Higher Law 1 Chapter 2: What Modern Liberty Means 11 Chapter 3: Liberty and the News 41 Afterword by Sidney Blumenthal 63 Index 89 1924年出版的克劳福德(Nelson A.Crawford,1888-1963)的《新闻道德》(Ethics of Journalism)一书,用整整三章的篇 幅第一次正式讨论了“客观性原则”,为它做了界定,把它作为新闻业的一个专业道德标准,从而推广了这一理念。此前一年 (1923年)ASNE(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订立专业原则时,“客观性原则”已经基本得到美国新闻业界的认可。 美国“扒粪运动”的主要刊物《麦克卢尔杂志》(McLure?s Magazine),1903,1912年间在发表一系列揭露文章时,就注 意到这样一种原则:“如果一个人的陈述(statement)是遵从专业的既定法则时,那么,这些陈述须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不 是指世界本身,而是指正确地陈述出它们。”正是有了一批报刊的实践,才会有李普曼、克劳福德关于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论证。 二、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11 新闻客观性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两者看起来是一回事,但所指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种信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客观性理念是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并且在报道中努力把二者分开。也就是说,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事实的时候,对事实本身要非常尊重,对有关事实的评论要持一定的怀疑的态度。新闻从业者在工作的时候,要养成这样一种职业理念。 这对我们来说好像有点陌生,但是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新闻从业者应该有这种理念。新闻客观性虽然体现在外在的操作规则上,但其骨子里,是一个职业团体的工作人员对职业、职业理想的明确申明和维护。 ‚它们之所以是必需的~不只是因为它们在方法上是有效的~还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正确的和有益的。它们是技术上的规定~也是道德上的规定。? ,黄旦《新闻客观性三题》引证迈克尔〃马尔凯~新闻大学2005夏季号, 这是在说,新闻客观性首先要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 下面引证彭家发教授的一段话,说明这个问题。彭家发是 12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退休后还在香港、台湾多家大学任教。他写过一本书《新闻客观性原理》,1994年第一版,后来这本书多次再版。如果研究客观性问题,建议大家找到这本书,这是一本文献型研究著作,书里一半内容不是他自己的论证,而是非常详尽的关于客观性的研究书目。一个看起来很平常的概念,仔细看,有非常深刻的哲理。 ‚严格地说~客观性报道的形式与新闻业的客观性规范~在意涵上稍有不同,前者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后者则是专业的理念、守则。? 在这里,他分得非常清楚,客观性理念是首要的,没有理念的客观,方法的客观很难做到。他还谈到: 传媒呈现的世界~往往只是编采人员的‚拙劣主观?采集的‚客观切片?。所以只谈客观报道的方式~不能保证新闻的真正客观~必须以健全的主观条件来准确掌握客观。 再介绍两段恩格斯说的话,第一句: ‚我们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态度记述事实?。,全集8卷76页, “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态度”,这是一种理念;有了这种理念,才可能真正做到客观地记述事实。下面这段话,是恩格斯作为《新莱茵报》(1848,1849)记者时写的,当时他前后写了几十篇关于匈牙利战争的报道,其中一篇,伊始便是这样一句话: ‚一开始~我们就坚定地站在马扎尔人[匈牙利人]一边。但是~ 13 我们决不允许自己的倾向性影响我们对马扎尔人报道的判断。?,全集43卷186页, 这是恩格斯的一个声明:我站在匈牙利起义者一边,但是我获得的消息如果不利于匈牙利起义者,我照样客观地报道。这就是他作为记者的职业理念。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有具体的内涵,下面做一些介绍(有些内容会不可避免地重合): 第一~诚实。在报道事实之前,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和突出什么的念头,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是一种理念,这个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大容易。我们在遇到一些具体事实的时候,这个事实你非常喜欢,无形之中赞美之词会多一些;如果这个事实你非常厌恶,无形之中你可能会使用一些贬抑之词,但是新闻的职业理念告诉你,你必须要诚实。也就是说,在报道事实之前,你应是一张白纸,该是什么样就描绘成什么样,不能随便添加个人的好恶在其中。 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这是一种职业理念的表现。有些事实如果跟新闻从业者没有关系,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它容易做到;若这个事实跟你有利益、感情的关系,你也要能做到超脱,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去看问题,这对新闻从业人员是一种考验。 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有 14 些事实不仅涉及个人的好恶,恐怕还会涉及到党争,可能你本身就是某一党派的成员;有些事实可能你本来就对它有固定的看法。但是,当你在报道的时候,你的职业是记者,你不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和偏好来报道。事实已经发生了,不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令人不愉快的,都要克制自己既定的看法,尽可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来报道。这里是指报道之前的指导思想,或者理念。 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有些事实可能会牵扯到你个人的利益问题,我们的行业不像法官,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可以申请回避,或别人提出申请回避,记者很难做到,因为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涉及到你个人利益的话,也要尽可能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从职业角度去衡量和报道这个事实。 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在报道之前,你遇到的事物包括事实本身,还有关于事实的别人的价值判断,两者常常混在一起。辨别这两种素材,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要时刻提醒自己把两者分辨清楚。对后者,不要在新闻中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对前者,要追问下去,以便获得清晰的事实发展的脉络。在这里,客观性理念解决的不是“如何去报道”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如何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看待事实、报道事实的问题。 这些都很理想化,较难完全做到,但可以接近它,这是可 15 以做到的。 一个多世纪以来,客观性理念及其带来的客观报道方式,经常受到批判。因为一条较为客观的新闻,如果认真检查从选择事实到写作的理念指导,以及具体文章框架的是否做到了客观,总能挑拣出若干不客观的地方。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证它的完全客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即使真诚地采取客观的态度,也可能会无形中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然而,如果仅以这种情形就否定客观性原则,那么新闻真实就永远难以成立。其实,那些批判、否定客观性的文章所采用的标准,仍然是客观性。这说明,客观是你想摆脱但却又摆脱不掉的影子。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作为一种可望但不完全可及的目标理念,客观性原则应当成为一种新闻职业的追求,一种评判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准。尽管这个原则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地达到,但是我们每天又必须得应用这个标准评判自己,评判别人。 在这方面,郭镇之的《“客观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4期)一文写得很经典。她论证了客观性理念的源起,以及存在的矛盾,最后得出这么一句话的结论:“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却是一个可行的‘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 16 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 客观性总是受到批判,又永远存在着,我们就处在这样的矛盾中。 还有一本书,是赵月枝和她的导师哈克特合写的《维系民主,》,她持左派观点,批评西方的报道如何不客观,但是最后又回到了客观上:客观性总是为自己开辟着道路。在这个意义上,客观性被他们称为新闻传播业的“一个不死之神”(a god that won„t die)。被人打倒之后又一再复活。这本书里一个小标题很有意思,叫做“客观性消亡了~客观性万岁~”(第38,3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客观性虽然经常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是下一次写报道的时候,还得用它作为标尺指导你写新闻,于是,客观性万岁~新闻客观性原则从理念到操作,总是这样处于矛盾中。 三、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与理念的客观是不可能分开的,这里重点谈谈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一般的要求和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这种要求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会受到很多习惯性思维的限制。比如说,某次较为重要的党或国家的会议报道,新闻标题多是“某次大会隆重开幕”、“某次大会胜利闭幕”。隆重、胜利这样的词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特别是“胜利”,它的对应词是“失败”, 17 使用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倾向,是一种主观评价。其实,客观报道,说“闭幕”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习惯于这样说,脱口而出,想都不想。 还有些报道事实的套路,诸如:随着×××,在×××形势下,在×××的正确领导下,为了×××, 等等,然后才是告知具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前面的那些话,是你对所选择的事实的评价,不是事实。这种写法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提笔就写,张口就说,感觉不出存在什么问题。 你没有把事实和意见分开,前面那些话都是套话,也是你对所报道事实的“意见”,尽管是你不加思考就说出来的。应该老老实实地说:×年×月×日某次会议在何地召开,前面那些话都不要。可能你会说:我的领导要求我强调这个会议是在什么精神指导下召开的。如果一定要体现这些东西,你不要自己说,去采访会议的组织者。可以这样报道:×年×月×日某次会议在何地召开了。会议秘书长说:这次会议是随着×××,在×××形势下,在×××的正确领导下,为了×××而召开的。其实,只要你把事实报道出来,读者自然会理解会议的背景,用不着说这些套话。上级非要求你说,你可以采取这个办法,既让领导满意,又给自己的专业理念解了围。不过你心里要清楚,哪个人被采访时说这类话,读者绝对会认为他是个典型的官僚和傻冒,可能你也会被捎上,你得有挨骂的思想准备, 18 这种写法本身,只是形式上客观了,而报道很拙劣。 第二~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有些事实可能带有比较强烈的可爱、可憎因素,我们在报道的时候,一般来说要选择中立的词语来表述事实,尽管你有自己的看法,或者非常感动、或者非常仇恨,但不要明显地溢于言表。你的报道是给别人看的,应该让受众自己来判断是非。但在我们的新闻中,明显带有褒贬词句的很多。例如报道正面人物的时候,经常使用一些颂扬的副词和形容词,报道犯罪行为时,经常使用一些妖魔化的词句。其实,你只要把事实叙述出来,受众自然能加以判断,用不着记者替代他们评价事实。特别在消息这种新闻体裁中,副词、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使用这些词有悖新闻客观性原则。通讯是一种署名叙事,带有个性色彩的新闻体裁,可以适当使用一点副词、形容词,但也要适可而止。 第三~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一个事实发生了,往往会有两个以上的因素牵制着这个事实,也可能会有两种以上的对它的不同看法,那么你在报道的时候,要尽可能使得事实的各方面,都得到表达的机会或由你给予说明。当然不能要求说的分量和篇幅绝对公平,因为我们还有新闻价值要求,一个事实可能涉及很多方面,某一个方面你觉得新闻价值非常突出,你可以稍微多说一点,但其他方面你不能完全不提,要考虑到平衡。 19 平衡是新闻报道中要掌握的技术性要求,但现在相当多的传媒对此不大注意。特别在报道冲突事件的时候,诸如政治、经济、司法冲突的时候,传媒一定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要站在冲突的某一方来报道事实(即使你觉得很正义),这是职业道德不允许的。从传媒自我保护角度,也不宜这样做,因为一旦发生官司,传媒会因此被卷进去,即使你有理,精力上也陪不起。 上面讲的较为原则,下面再就不同的表述体裁做更为具体的说明。 第一~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这里是指消息,消息是纯叙述性的,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消息中作者不能发议论,所有内容当然都应该是能够被核实的,换句话说,就是所有内容都要有消息源。如果要查的话,每个细节都能查出来是谁告诉你的,或者你从哪里查到的资料。 第二~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分析性新闻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一般是指署名的通讯或综述,在标题下署名,带有文责自负的意思。这种报道方式多少可以表达作者的倾向,但要谨慎,这不是发表政论,对报告的事实,要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也就是我前面引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用事实来描述事实”,最后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这样,保证你的内容是客观的。分析性新闻比较难 20 写,你写的时候可以表达一定的倾向,但要以事实为依据。 第三~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新闻报道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不一样,你在报告一个事实的时候,受众希望你解释为什么发生,这样就出现因果性新闻,因为××,造成了××的结果。在第一时间确定因果关系是不大可靠的,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它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你及时报道都较为困难,更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这是新闻传播中受众很想知道的内容。当你把有限的因果信息告诉受众时,这就需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语言(一般说来,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精确的语言),使用推断的、猜测词句来说明原因。 我前面讲新闻真实的时候说过,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既然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就不能要求记者每句话都说得很精确,他的后续报道可以自然而然地纠正前面的差误,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时效紧迫的条件下,使用推断的、猜测的语言是可以的,诸如“大概”、“也许”、“可能”等词语。当然,如果这个“大概”是采访来的,一定要写上,说明你的推测是有来源的。但是,你使用这样的语言以后,一般后面还有跟进的报道,以便对前面的报道予以适当的纠正,这也是一种新闻职业的工作方式。 语言的精确和模糊在新闻工作中是一对矛盾。新闻语言的模糊有好几种表现,这是一种具体的表现,还有表达宏观内容 21 的时候,有时候也要使用模糊性语言,因为宏观内容没法精确。 在历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因新闻写作中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而打赢了一场官司。1848年7月5日,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刊登一条消息《逮捕》,揭露六七名宪兵逮捕科伦工人联合会会长安内克的过程中,如何粗暴和违反法律程序。结果,报纸被告上法庭,罪名是“侮辱检察长茨魏费尔和诽谤宪兵”。关于侮辱检察长,马克思在法庭上指出:“《新莱茵报》写的是:‘据说,似乎茨魏费尔先生声明说„„’。为了侮辱某人,我自己绝不会把自己的论断置于怀疑之下,绝不会像在这里一样用‘据说’这样的词;我一定会说得很肯定。”(全集6卷273页)恩格斯针对诽谤宪兵的指控反驳说:“要说诽谤,也许只诽谤了一位宪兵先生;报道中说这位先生一早起来就喝得有几分醉意,有点摇摇晃晃。但是,如果审讯证实——我们毫不怀疑这一点——当局的代表先生们确曾对被捕者态度粗野,那末,在我们看来,我们当时只是以极其关怀的心情和报刊应有的公正态度,并且也是为了我们所责难的先生们自己的利益,指出了唯一可以减轻过失的情节。可是,现在检察官却把这种为博爱精神所驱使而指出唯一可以减轻过失的情节的做法说成是诽谤~”(6卷282页,黑体字是原来有的,译文根据德文校正) 马克思辩护中强调的是,有消息来源,同时使用的是模糊语言,也就是不能确定,这就保护了自己。恩格斯强调描述的 22 是事实。结果,这场官司以原告败诉了结。当然,那个法庭的程序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它是陪审法庭,陪审员能够决定最后审判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护可能打动了他们,陪审团经过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最后宣布《新莱茵报》无罪。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前面谈到的操作层面的第三点:努力做到平衡与公正。 1998年3月24日《羊城晚报》下属的《羊城体育》二版发表署名肖晓的文章《“首尾”之战场外音》。文章写道: ‚对于比赛中大连队得到的点球~松日俱乐部赛后还一直耿耿于怀。当晚~该俱乐部的一位负责人致电本报及其他新闻单位~要求记者在文章中反映此球是裁判的误判。他还投诉~赛前这位裁判收了客队20万元现金~希望新闻界能予以曝光。? 这篇报道揭露裁判陆俊赛前接受了客队20万元现金,最后给了大连队一个点球,大连队赢了。文章一发表,陆俊便起诉《羊城晚报》诽谤。法庭上,《羊城晚报》的法人代表在辩护中说:“我们是客观报道”,报道中没有报社方面的意见,是记者的报道,只是报道松日俱乐部向他们反映裁判收了20万元现金,报纸并没有对这个事实本身发表评论。诉讼过程中,《羊城体育》于当年6月和10月两次发表《声明》,向陆俊道歉,但陆俊不干,最后陆俊打赢了官司,法院判决《羊城晚报》向陆俊赔偿精神损失8.5万元,实际损失1.7万元,以及诉讼费等, 23 共计11万多元。 这个事情引起新闻学界的注意,上海《新闻记者》就此开展了关于什么是“客观报道”的讨论。该刊这年第6期发表了贾亦凡、顾向东的文章《“羊城疑案”谁与评说》,这篇文章不涉及陆俊有没有拿20万元现金,而是专论《羊城体育》的报道本身,认为客观报道就其本质而言,应当着眼于内容的客观、真实(因为《羊城晚报》强调我发表的是别人告诉的),而不仅仅是报道形式的客观,内容真实包括消息来源的真实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后者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如果内容不真实,客观也就谈不上了,内容本身远远高于客观的形式。 然后该刊连续十期左右,都在发表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1999年我和贾亦凡等一行人出差考察各地的都市报,他约我写一篇总结性文章,文章发表在《新闻记者》1999年第9期,标题是《新闻的客观性——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首先是内容的真实,同时还要有客观的形式,我是这么一个观点。 我认为:当我们谈到新闻要“客观”时,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也就是说,在报道之前,你脑子里应该想到我要客观地报道这个事实,不站在哪一边。实际上,《羊城体育》是站在松日俱乐部一边的。“《羊城体育》强调这是‘客观报道’时,——只是想到了客观的形式。”“《羊城体育》在选择新闻时,受贿20万 24 元这样大的事实也许太刺激人了,却没有更多地考虑说出这样的‘事实’,需要多少人的查证才能够证实,而是把冲突、显要、时效等具有卖点的因素考虑得多了些。” 这个俱乐部当时一共给八家传媒打过电话,揭发陆俊拿了20万元,但是其他七家传媒都没有报道,那七家传媒是比较冷静的,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去调查一下就报道呢, 关于这个案例,《羊城体育》报道时完全忽略了“平衡”这个客观性原则的操作要求。这个事实涉及到陆俊、大连队、广州队,还涉及到揭发者松日俱乐部,你只报道了松日俱乐部的意见,没有去采访陆俊,也没有去采访大连队。假如你得到这个信息,打个电话或者派人去找陆俊,问他拿没拿钱,陆俊肯定说没拿;然后再去找大连队,问他给没给钱,大连队肯定说没给。你有了这些采访记录,然后报道:×年×月×日,松日俱乐部告诉我们,陆俊拿了人家20万元现金,我们采访了陆俊,陆俊说没拿,采访了大连队,大连队说没给。你什么话也不要说,只要把这三方面的内容变成一条消息,完全用客观的语言来报道,报纸的监督作用自然而然就达到了。你只要把这个事情披露出来,社会就会注意,弄不好公安局都会介入,用不着你去替代公安局、法院侦查。即使不介入,这个事情成为一个问题,大家就会盯着它,这就是传媒的“监督”作用。我们总想着痛快地解决问题,但传媒不是执法机关,传媒的责任就是 25 把这个事情揭露出来。 在这个事情上,《羊城体育》在获知情况时,可能太激动了,在报道的操作层面上有问题;指导思想上也有地方主义,广东队主场输球,心不甘,动笔前缺少客观报道的意识。这个例子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典型案例,《羊城晚报》之所以败诉,就是因为报道不平衡,进一步挖根源,即报道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基于客观的立场。 再说一个报道“平衡”的正面例子。《新京报》2007年10月17日A18版的主题新闻是《人大禁外人上自习惹争议》,差不多占了一整版。从字里行间,以及版面编排,我们多少能够感觉到该报对这件事情持批评态度,特别是版面中心部位的漫画,倾向明显。但是它的行文既客观,又平衡:采访了这边,又采访了那头,多方的意见齐全;言论部分也是各方的意见全有。人大校方看了即使有感觉,也没话说。报纸把这件事情捅出去了,也就达到了目的:让社会来评价。这篇报道在客观的形式上做得比较好,事情提出来了,两方面意见都说了。至于结果,吸引读者关注这个事情,就是结果。至于是非的判断,读者会有各自的想法。以后我们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学会客观报道,既自我保护,又可以达到披露事实的目的。 组织报道这个事情的记者和编辑,看来在理念层面是很清晰的,就是要客观地展示事实的各个方面,这很正确。当然, 26 要求他们绝对不能有自己的些微倾向,那就过于苛刻了。 四、我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 谈到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就不能不涉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和宣传领域使用过的“客观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48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中。这个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该批示涉及《人民日报》此前几天发表的一篇报道,内容是关于华北人民战胜灾害,取得丰收。报道很长,其中指出存在问题占了很大的比重。下面是中宣部《批示》的部分摘录: 该报道三分之二罗列各种灾害~‚构成一幅黑暗的图画~使人读后感到异常沉重的压迫。华北全区今年秋收既然平均有七成~我们就应当着重从积极方面宣传战胜灾荒的巨大成就?。‚应当说:忽视积极的鼓舞乃是我们宣传工作中所不许可的客观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黑体字原文是着重号, ‚这种客观主义倾向更严重地表现在对于灾荒原因的分析上。三种灾荒~每一种的第一项原因都是‘长期战争’。……看到的只是所谓战争的罪恶~——此外还加上了土改的罪恶。……这只能从我们宣传工作中所存在的某种客观主义倾向来解释。? 这样,就在我们党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个否定性的政治概念——“客观主义”。现在新闻学界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主义”, 27 与这个“客观主义”完全是两回事。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而后者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此后,你若在文章中罗列事实而没有观点,或者讲述了很多事实,但归纳的观点归纳不符合上级的意图,很可能就会送给你一顶“客观主义”的帽子。从那个时候开始,“客观”一词在中国的新闻学中,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存在的,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逐渐改变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看法。 我们应该知道,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对待客观性的传统,很长时间内对它是否定的,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是骗人的。在这个问题上,现在仍有不同观点,这是正常的,只是再不能把学术分歧与政治批判扯到一起。 那么,当时《人民日报》的报道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这个报道写得很不好,确实有问题,说明那个时候我们的写作水平是比较低的。这篇报道中关于“遭灾原因”的部分,是这么写的: 第一~水灾之发生~一因连年战争~河堤失修~兽穴水眼~多处未补~河道淤塞水流不畅。二因山地开荒伐林~林山变成童山~不能防风蓄水~山水易发。三因今年七八月间天雨过大过多,三百耗~占华北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四因敌人或明或暗破坏河堤~有此数因遂酿成今年大水灾。 28 第二~虫灾之发生~一因长期战争负担过重~与过去土改中政策过左~致农民生产情绪低落,现已逐步好转,~土地耕种粗糙~甚或不进行秋耕麦耕~大批虫卵埋藏地下~未能晒死冻死~遇到今年雨多地湿~虫卵便生长繁殖起来,二因发现虫卵幼虫后~未能即时扑灭~使其得以蔓延起来。 第三~瘟疫流行~一因长期战争~人民生活动荡不安~营养不足抵抗力减弱~易于传染病疫,二因农村污物堆积~卫生工作太差~病菌易生,三因土改中误斗了不少药铺~致人畜有病~均无抓药治疗之处。 另外某些地区的领导上官僚主义与某些干部情绪不高~发现灾害~不去急救~而存在着麻痹等待的侥幸心理~这也是扩大与加重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这些原因~故今年灾情特别普遍而严重。 显然,这样的“分析”变成了一种套路,太浅薄了;关于“长期战争”的原因,带有作者的主观判断而缺少实在的论据。中宣部批评这篇报道是有道理的,但是,批评中得出的结论,则比较可怕,制造了一个 “客观主义”的概念。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篇报道确实存在中宣部批示中所批评的问题,报道太琐碎,分析也不到位,但是归结为“客观主义”,以及分析问题时上纲上线,不妥。报道中谈到的灾害原因,基本上是客观的,但其中每一方面的第一点,都归到“长期战争”,确实很随意。 29 此后,凡是罗列诸多事实,以这些事实为依据得出某种结论的报道,如果罗列的是正面事实,没人说;如果罗列的是负面事实,“客观主义”便成为指责这类据实报道的批评性帽子。其实,我们在历史上什么时候有过主张客观的“主义”,主观主义却很盛行。1956年,刘少奇提出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说完以后党内便有一些不同意见,由于他的位置比较高,当时还没多大的事情。但是到了1968年9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该文两万多字,毛泽东批示:此件可发),将刘少奇谈到的客观、公正等等,上纲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新闻路线”。 1991年,全国记协公布《全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一共八条,其中第五条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这是较为正式地承认“新闻客观性原则”。但在1997年《准则》第二次修订的时候,减少到六条,原来的第五条被删除,“客观”这个词移到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这条内,显然降格了。在如何看待“客观”的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同观点。其实,客观是一种新闻职业工作理念,是一种报道方式,并不完全与政治观点对立,你越客观,越能够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五、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 我国新闻传播业要职业化,新闻客观性原则这一职业意识 30 是必须要具备的。然而,我们把新闻等同于宣传的习惯也很顽强,对此,除了正面论证客观性原则外,也需要从问题方面做一些梳理。 例如,我们习惯于在人物报道方面,以主观定性在前、找寻例子证明在后的路子做文章,这与客观性原则是相悖的。这里以2005年5月22日《新闻联播》的一个典型报道为例: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共产党员魏文斌~凭借精湛的眼底病手术技巧~在追寻光明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是一种对精确度有着最高要求、最尖端的眼科手术~需要在直径2.3毫米的眼球上做三个0.9毫米的穿刺切口~再插进两个器械进行操作。十年来~魏文斌完成的上万例眼科手术中~就包括三千多例这种‚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 有一位患者~一只眼睛早已失明~另一只眼高度近视~只有0.03的视力并患有视网膜脱离~也有失明的危险。在经历两次手术失败后~他找到了魏文斌。眼睛保住了~这位患者喜出望外。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 魏文斌:他告诉我~他有这零点零三的视力~他可以很好地工作~很好地生活~仍然可以编书、画画。我也很感动~因为我从这一点体会到~我们的工作虽然只能让他恢复了零点零三,的视力,~但是对我来讲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名医荟萃~四十岁的魏文斌更是医院的‚品牌医生?~由于手术质量高~速度快~魏文斌得了个外号~叫做‚小 31 魏飞刀?。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住院医师 王聪:一般的眼底大夫做手术的话每天也就三到四台~魏大夫有一次从早晨九点做到晚上六点~做了十三台手术。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 韩崧:魏主任经常在每台手术中间~曾经有很多次~像那脖子~下来之后颈椎就已经动不了了。就我所知~他一个四十岁的人~目前他的颈椎的状态~跟六十岁或者七十岁的老人是等同的。 这就是干什么都希望‚多一点?的魏文斌:多看一位病人~多做一台手术~多使一位患者重见光明。 根据这些报道,这位医生专业精湛,具有敬业精神,这样评价不是很好吗,但是现在报道的导语部分,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评价。魏文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与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能有多少直接的联系,又能在多大程度与“人生追求”这个颇为费解的境地挂钩,导语行文中,这位医生的精湛技术成了他人生追求的“凭借”。接着是对这种眼科手术的介绍,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心态,魏文斌的心理活动等进行全面叙述和评价。 这种叙事加评论的方式大量出现在《新闻联播》中,表现了叙事主体掌控和操纵话语权力的强势姿态。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32 1986年,我看过一篇获得1981年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抓住高树使劲摇撼》(作者索尔?佩特,美联社记者),这是一篇“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报道”,与我们的典型报道至少在时效上是接近的,报道的是纽约市长爱德华?科克。看完这篇报道,给我的感觉是,这位市长极有个性,不是我们平常判断标准中的好人,也不是坏人,不是非常强大的人,也不是非常弱小的人,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在的人,题目有点莫名其妙,看完作品以后,才慢慢理解了。这也是报道人物,不是表扬也不是批评,但是看完以后,我对他的性格和他的工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活生生地生活在我们之中的普通人,很真实。我这个印象比“人生追求”之类美好而抽象的说法要实在。前面讲的新闻联播的报道,拔得太高以后就有点不真实了,这就是我们在报道人物时要注意的问题,要客观,不要过多的主观操控。 我们电视《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国际新闻部分,比重就很小,只占整个节目五分之一的时间,然而报道的主观色彩却很浓重。报道国家组织的会议时,习惯性地要突出国际霸权主义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公正待遇等等。新闻在涉及具体国家时,大多是战乱、政变、恐怖活动等等,世界真是我们安排新闻的样子吗, 这样的新闻看多了,受众在接受此类信息时,大脑中便极易出现这样的印象:相对于国外混乱无序、人的基本生存无法 33 保障的生活,中国社会显得格外安定祥和,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我们党的领导。外国霸权主义甚嚣尘上,我们必须保持极大的爱国热情,同心同德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增强综合国力,以免受外国欺侮。这是我们国际新闻报道中带有过分主观倾向造成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报道,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内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一次,我收到一篇来稿,讲突尼斯一个有几十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性信息会议,作者说,会议强烈反对这,强烈反对那。看完了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批判美国信息霸权的决议得到了多数与会者的赞同,肯定通过了。幸亏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决议没有通过。既然没有通过,上面描绘的激烈批判情形,不是作者主观、片面的选择吗,作者连最基本的事实都给遮蔽了,看来,这位老兄已经习惯性了站在反霸权主义的立场上写东西,不管什么国际会议都是这么报道,这种主观操控一旦变成惯性思维,已经到了颠倒是非的程度自己却没有感觉~ 还有一个例子,报道的是文化活动。2004年3月23日,法国嘎纳电影节落幕。大奖得主是一部纪录片《Fahrenheit 9.11》,这是一个技术性的纪录片,从美术、摄影角度是一部非常捧的片子。东方卫视的报道相对客观一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则突出报道了纪录片中反对战争、反对布什总统的内 34 容,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这部片子对布什是有批评,但从摄影艺术角度对它的评价更高一点。同样一个东西,我们过分地主观操控了,无法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这说明客观性作为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做得都不够好。 我们的一些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对观点的选择不注意平衡,多次招来国际上的讽刺。最近的如2008年初关于我国通货膨胀接近7,的消息,我们的记者街头采访,只选取了一个对话:现在通货膨胀接近7,,你的感觉怎样,还能接受。而几乎同时,我们关于台湾地区通货膨胀4,的报道,则是:台湾人民反映强烈,受不了啦~相信记者采访到的对话是真实的,但是你采访到的不可能只是这样一种意见,多发表几种意见,天不会塌下来,可能还会招来人家对你实事求是的赞扬。 还有,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有方向性的谓语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例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引起强烈反响”等表示贯彻精神、指示时的效果性词汇,还有“翻天覆地的”、“可喜的”、“提前”、“好成绩”、“最好”、“大幅度”、“亲切友好的”“圆满地”、“显著的”、“顺利地”等表示向好的方向变化的修饰性词汇,往往提笔就写,脱口而出,都不用动脑子,其实,不用这些词,客观一些,达到的效果肯定比这样套话连篇的效果要好。 我们太习惯于主观性的宣传了,因而,新闻职业化需要进 35 行关于客观性原则的职业教育,有意识地纠正,才可能奏效。 六、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 我们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要求报道要显示立场观点,因为我们处于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分清敌友是首要问题。后来,又提出了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要求(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新闻工作者称为“八字方针”)。在这方面,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不同的时代说过不同的话。 1948年3月下旬,毛泽东从陕西过黄河,来到了山西省的兴县,在兴县蔡家崖村,这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总部,应中宣部长陆定一的要求,他于4月8日接见了晋绥日报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的记者,发表了一个谈话,在这个谈话最后一部分,毛泽东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毛泽东说的对不对,我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说的是对的。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上,国民党全线败溃,共产党凯歌高进,这时候你亮出你的牌子,就是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样旗帜鲜明的报道,有利于造成对敌人的强大舆论攻势,也会得到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但是,如果传媒长期遵循这种旗帜鲜明的报道原则,可能会有问题。 1956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 36 候,刘少奇及时调整了这种说法,他说: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我们不敢强调这些,只强调立场,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真实的、全面的,同时有立场。要注意说这段话的时间——1956年,这年起,我们党已经掌握了稳固的全部国家政权(包括在经济上)。当时全国六亿人口,什么样的人都有,不会全是拥护共产党的,国际上也是什么观点的人都有,这就要考虑,如果你所有的新闻仍然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那么同意你的观点的人当然会看,而不同意你观点的人则会完全不看。完全不看的结果是没有传播效果。所以,刘少奇注意到外国通讯社,他明明是反对你的,但他写得非常客观,使得观点跟他不一样的人也能够接受这样的新闻,只要看了他的新闻,无意中就会接受新闻中潜藏的他的倾向或观点,关键是要让人愿意接触你的新闻。这种情形下,刘少奇提出的新闻工作的“八字方针”是与时俱进的。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条件下,新闻业在报道的时候,不能够总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尽可能把话说得圆一点,让我们的对立面也能够接受我们的新闻,只要接受了我们的新闻,就会无意中接受我们的观点,时间长了,双方就能够对话。但是,刘少奇的观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现在当然认可了。经验告诉我们,在掌握政权后的和平时期, 37 强加于人的倾向性报道不利于争取最广大的群众。 刘少奇的观点基本上还是政治家的观点,叫做“有立场的客观性”,是政治家的一种对所控制的新闻传播的要求,一种较为开明的政治要求,但不是新闻职业化层面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如果事实与原有立场不冲突或冲突不大,基本可以做到客观;如果事实本身明显地不利于传播一方,这一方的领导者又不大懂得客观性原则的方式方法,具体的报道者在表达技术上又较为欠缺,“客观”就难以坚持,隐瞒或采用歪曲方式来报道不可避免。其实,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 从新闻职业意识角度看,“客观性原则”是一种职业理念,一种职业立场。只有从这种“立场”出发报道事实,在形式上又采取客观报道的方式,才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完全客观难以做到)。 不管怎样,有一种认识需要确立,只要涉及到观点问题,不要过分追求大一统的目标,因为不可能存在完全一致的思想。记者的报道角度或镜头选取,可能来自政治立场,也可能来自客观的职业理念,即使是后者,也不会让所有人满意。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段话: ‚主观意见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好尚各异。某人认为不重要 38 的~……别人可能认为是重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保守党人永远不会使自由党人满意自己的引证~自由党人也不会使保守党人满意~社会党人则永远既不会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满意~也不会使两个都满意。任何一个党派的人~当他自己同党的话被反对者援引来反对他的时候~他照例会觉得~在引文中删去了决定讲话的真正意思的最重要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全集22卷129页, 这就是说,只要涉及不同观点的争论,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观点领域就是这个样子。在这个意义上,涉及到观点的时候,你要考虑尽可能站在超脱的立场上去报道各种不同的观点(即使有宣传的任务,适当突出我方的观点,但不要完全不提及其他观点),一旦你卷进去,真是没有客观可言了。恩格斯这段话说明,在主观意见领域,追求一致是一种幻想。 七、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 前面说的,是一些先入为主的意识对客观报道的影响,比如中央的政策要求,具体的某件事情不许报道,或把握报道尺度等等,这是硬性的,看得见的东西。现在说的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也影响客观报道。再前面,说的是要客观的道理,现在说的,是各种自然而无形的东西对新闻客观性原则带来的影响。 第一,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 39 先前的经验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建构好了。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第二,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它们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环境下产生的,不完全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人们活动中塑造的东西。当事实发生之时,“事实”是被先验地构造好的。尤其在报道政治事实的时候,比如报道党的十七大,它是我们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大会,有它的指导方针,哪怕记者报道该会时是一张白纸,客观报道了大会的政治报告,报告是有观点的,报道做报告这个事实本身,就传播了一定的观点。 第三,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不同的人采访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做的报道不会完全一样,因而客观的标准是在比较中呈现的。 第四,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从受众角度看,受众的要求和记者的报道之间会发生认识冲突。 也就说,“客观”受到了无数因素的限制,就像这张漫画,你在家里接受的信息,不知道有多少只手控制、过滤着这个信 40 息,包括你大脑里既定的思维方式,也在控制着这个信息,从这个角度说,你主观上想客观报道的东西,很难被完全公认为客观。 关于文化氛围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曾有一组搞笑的报道,同是一位老大娘出门上街,一不留神跌倒,碰掉了一颗门牙。如果中国大陆的记者、美国记者来报道这样一件事情,都是客观报道,情形会大不一样。 中国大陆版《××日报》: 今日一大娘在街头摔倒 本报讯 某市一大娘~今日出门买菜时~一不留神摔倒~随后被路人扶起~后有人拨打110~110马上赶到~××和××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 经医生诊治~只是掉了一颗门牙~没有生命危险。他们没有留下姓名悄悄走了。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两个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两个小伙子羞涩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任何遇到这样事情的警察~都会这样做的。 记者在医院见到这位大娘~大娘和家人激动地对记者说~真是要感谢110~感谢党和政府。 记者又电话采访了正在国外访问的该市领导~这位市领导说~这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取得的巨大成果。当然了~这也说明我们的有些部门关怀百姓的生活不利~道路不平~让百姓摔倒了~以后要让有关部门整修路面~……。 41 美国版《××邮报》: 六十老妪状告白宫 本报讯 六十岁的珍尼女士~在华盛顿的街道上摔倒~门牙当场摔掉。经医生诊治~绝无修复可能~一怒之下~珍尼在征求律师的意见后~准备状告美国政府保护公民不力~要求美国政府对她摔掉的门牙予以1.3亿美金的赔偿。 联邦法院已于昨天收到诉状。珍尼女士委托加州大学物理学研究专家~仔细研究了门牙从撞击地面到从牙床脱落的全过程~得出结论:摔倒并撞掉门牙肯定和路面的不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路面的建设和修理完全由美国政府负责。 而美国的司法专家对珍尼在这场官司中的前景表示担忧~认为~导致珍尼摔倒并掉牙的原因有很多~而不光是路面的原因~并且拿出很多数据~证明一个60岁的女人摔倒在大街上的概率非常之多~美国有记载的每年摔倒并且导致门牙脱落的60岁的妇女共有13441人~其中因为晕眩导致摔倒的占30.34,~受外力撞击而导致摔倒的占43.33,~其它等各种原因占20.63,~完全能够证明是由路面不平导致摔倒并致门牙脱落的只有5.6,。这一数据显然对珍尼女士不利。 但珍尼获得了美国女权主义者的支持~全美牙医协会也表示对珍妮的支持和同情~美国的妇女组织表态~通过珍尼的事件~可以达到促进美国政府更加关心美国人民的健康。 全美劳动和就业者协会也对珍妮事件发表了看法~举出少一颗 42 门牙将严重影响珍妮未来的就业机会~全美医疗救助者协会认为牙治疗价格过高~要求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拨款~减少军费开支。全美假牙协会发表看法~认为假牙确实只是权益之计~不能取代真牙在生活中的作用。 昨天~白宫发言人在一次非正式的讲话中~对珍妮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情和遗憾。希拉里发表讲话~同情珍妮的遭遇~并且希望能够成立全美老年门牙保护基金会。 上面两篇报道,都是记者在说别人做什么,没有发表意见,应该说是客观报道,但是却反映出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社会文化传统对新闻客观报道影响,以及中国、美国已经形成传统的“消息框架”对客观报道的影响。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和多元社会,什么事要较真,什么观点都可以公开表达,于是报道的模式就是现在的样式。而在中国,这类内容被归纳到“好人好事”消息框架中,也有几十年的传统了,根深蒂固。哪个客观,哪个不客观,很难说。报道本身已经内含了中国、美国社会的某些观念形态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新闻的纯粹客观是做不到的;但是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的职业理念,应该追寻。 最后说一下“有闻必录”这个表述。在我们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有闻必录”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的解释,往往随后便是批判它如何荒谬和不可能等等。如果某篇报道以众 43 多事实为依据得出负面结论,有人就会说,我们不能有闻必录,你这是客观主义。所以,“有闻必录”这个词需要解释一下。 “有闻必录”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主要是在上海的报纸上。它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意思是说,我的报纸上的东西非常详尽,大家都来看啊。“有闻必录,无奇不搜”,意思是说,我的报纸上经常登一些神奇的事情给大家看。“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意思不过是务求详尽、全面而已。这样的广告语言,不能当真,一般公众也不会当真,倒是我们过去的新闻理论,把它当真了,严格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然后再批判,彷佛大家都不懂该如何理解“有闻必录”。 类似这样的词,并不是真的承诺所有东西都记录了下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有闻必录”是一种广告用语,而且从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开始,这句话便受到过批评,但他是一种学术性批评而不是政治性的。现在仍然有文章把“有闻必录”作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内涵来解释,然后批判它如何不对,目的是不承认客观性。你可以不同意新闻客观性原则,但是不能再这样用“有闻必录”来解释客观性这个理念,这个说法与客观性不搭界。 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有好几篇都点了“有闻必录”, 44 认为它是错误的。看来这需要拨乱反正,不然我们都不能使用这个词了。顺便说一句,曾经在延安《解放日报》写文章反对“有闻必录”的人——胡乔木自己有一次正面使用了“有闻必录”。1985年他在《谈新闻工作改革》中说:“另外,还是得提倡有闻必录,短消息还是需要。”(《胡乔木文集》3卷196页)这里使用的“有闻必录”,指尽可能让受众多知道一些新闻,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录下来。这个词也可以正面使用,它的内涵就是自我宣传,我说得很全面,如此而已。但在历史上,大约半个世纪,它作为一顶反面的帽子,使得很多记者写的东西受到批判,这种情形不能再现了,很荒谬。 45
/
本文档为【新闻客观性原则 - Read】,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