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

2017-12-12 17页 doc 3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 论文题目: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的。《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是极其成功的~而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二人都是美女兼才女~却都以悲剧收场。她们都是美丽的~却各有千秋。黛玉很可爱~宝钗却很冷。她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从学识来看~宝钗高于黛玉,从做人来看~宝钗特别会做人。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黛玉的爱是纯真无邪的~宝钗的爱偏于功利。黛玉是封建社会的...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 论文目: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的。《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是极其成功的~而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二人都是美女兼才女~却都以悲剧收场。她们都是美丽的~却各有千秋。黛玉很可爱~宝钗却很冷。她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代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从学识来看~宝钗高于黛玉,从做人来看~宝钗特别会做人。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黛玉的爱是纯真无邪的~宝钗的爱偏于功利。黛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象征了具有道家思想的士子形象,宝钗是封建社会的维护者~象征了具有儒家思想的士子形象。文章主要从美貌、学识、做人、感情及其象征意义等方面比较了她们的不同。 关键词:林黛玉,薛宝钗,形象 I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Title: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s image compares Abstract: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be that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previous resplendent bright pearl , whose artistic achievement can be termed as being unique. The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characterization is extremely successful, but Lin Dai jade and Xue Bao hairpin two VIPs in being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be an extremely successful art image. Two people all is that the beautiful woman is a talented woman concurrently , ends up with tragedy but. They all are beautiful, but each has its advantages. The black pigment used by women in ancient times to paint their eyebrows jade is very lovable , the precious hairpin is but very cold. They hav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 , value takes the different culture having represented two kinds face. Judging from learning, the precious hairpin overtops the black pigment used by women in ancient times to paint their eyebrows jade; As for conducting self coming, the precious hairpin gets along with people quite well especially. They also different to some extent to amatory attitude; Beautiful love of black pigment used by women in ancient times to paint their eyebrows is pure and innocent , precious hairpin love is partial to Yu material gain. The black pigment used by women in ancient times to paint their eyebrows jade is the feudalist society rebel, symbol have Taoist thought taxi son image; The precious hairpin is the feudalist society upkeep person, symbol have Confucian learning taxi son image. The article has conducted self mainly from good looks , the learning, affection and their symbol significance has waited for aspect to compare their diversity. Keywords: Lin Daiyu;Xue Baochai;image II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 引言 ................................................................................................................................ 1 一 相同之处 ................................................................................................................... 1 ? 二人都是绝艳出众的美女 ........................................... 1 ? 两人都是善诗能文的才女 ........................................... 2 ? 黛玉、宝钗都是悲剧的结局,悲剧命运相同 ............................ 2 二 不同之处 ................................................................................................................... 2 ? 黛玉是张扬个性的真女子,而宝钗把真性情泯灭,失去了率真 ........... 3 ? 从学识和做人来看,二人也有所不同 ................................. 4 ? 二人对爱情的态度不同 ............................................. 5 ?从二人的象征意义来看,也有很多不同 ................................ 7 结语 ................................................................................................................................ 9 注释 ................................................................................................................................ 9 参考文献 ...................................................................................................................... 10 致 谢 .......................................................................................................................... 11 II III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它的思想内容、文化意蕴都是极其丰富的。尤其是《红楼梦》中众多的人物形象,更以鲜活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着笔最多、也最具光彩的两个女性人物。曹雪芹的态度是“悲金悼玉”,对黛玉、宝钗都是同情的。对此俞平伯先生曾提出精辟之见 “书中钗黛每每并提 ,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美能上下,必如此方极情场之盛 ,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她们两人和贾宝玉关系十分密切,但两人的性格乃至待人处事的方式都各具特点,可以说,她们代表着世人审美的不同观点,一个娇羞无力却又聪慧过人,别有一番超脱的风致,最难得的是不屑与凡尘俗务打交道,独居一隅,从不为世人的眼光扭曲自己的个性,更鼓励宝玉反抗传统的进仕之道,保持纯净真挚的内心世界,另一个却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举手投足无不合乎大家的心意,最可贵的是处理家事有条有理,不因一己私利而罔顾众人,宽以待人,有时宁可自己吃亏,也要把事情做得体体面面,不能不让上至老祖宗、下至丫鬟婆子都心服口服,无不称赞宝钗识大体。 一、相同之处 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林黛玉和薛宝钗作为贾府中女性佼佼者,两人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首先我们来看她们的相同处。 ? 二人都是绝艳出众的美女 她们就象两座并列耸立的美女峰难分上下,又象两朵并蒂莲同样动人。林妹妹是位苏州美女。两百年来,林妹妹这个人物形象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国人心中第一位美女形象。她有贵气,又是个天才诗人,浑身的书卷气卓然不凡。第三回写贾宝玉面前出现个神仙似的妹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裘一身之病”,“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宝钗则“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艳冠群芳,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寥寥数笔,却笔笔传神。第二十八回“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更具一种妩媚风流”。我 第 1 页 共11页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们不难看出,宝钗也是一位绝色美女。当然在共同的美中又各有特点:黛玉是病态美,宝钗是健康美;黛玉是纤柔美,宝钗是丰腴美。 ? 两人都是善诗能文的才女 她们先结海棠社,又赛菊花诗,吃螃蟹吟诗,秋风秋雨之夕也要吟诗,在这种种的诗赛中,黛主、宝钗显示出超出他人之上的才女之气 。黛玉魁夺“菊花诗”,宝钗榜首“螃蟹咏”,均堪称绝唱。黛玉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脍炙人口却又让人沧然涕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则表现出宝钗雄心勃勃、乐观自信的精神。总之,我以为黛玉的诗, 首首含情思、蓄幽怨、风流别致、意境优美,极具个性、灵性,水平最高。宝钗诗含蓄厚, 灵性差些, 水平次之。正如杨义先生说:“黛玉是一首灵性的诗, 薛宝钗是一篇华美的散文。” ? 黛玉、宝钗都是悲剧的结局,悲剧命运相同。 凤姐设奇谋掉包婚姻,黛玉被抛弃,宝玉被欺骗, 宝钗是被用来顶替的,归根到底也逃不掉一个欺骗。宝钗、黛玉二人都不能得到幸福,都是被封建社会所毁灭的薄命女子。同中之异在于宝玉和黛玉是有爱情而不能结合,是爱情悲剧。宝玉和宝钗是有结合而无爱情,是婚姻悲剧。林黛玉不与社会同流,当然被社会抛弃。还尽泪水的绛珠仙草无可挽回地枯萎了。“你虽然可以把生命交给爱情,却不能把婚姻交给自己” 。瑛侍者爱的甘露在灵河岸边曾经救过她,但在尘世中,虽然宝二爷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这份爱毕竟挡不住现实中的“风刀霜剑”,世外仙姝终究是挽断罗衣留不住。爱情, 连结着黛玉的生与死, 当她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也就保不住那纤纤病体。薛宝钗倾注了自己的一切与社会合作, 讨得人人欢心, 按理说应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她虽如愿以偿当上了宝二奶奶,宝玉还是离她而去, 结果只能独处空闺, 守了活寡。宝钗这样的命运不见得比黛玉好多少。总之,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曾经拥有”,一个是“终得虚名”。这些终究都不能算是一个女人的幸福。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钗黛二人的命运是殊途同归。 以上是二人的相同之处,在她们身上还有许多不同的个性特征。下面让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 二、不同之处 第2页 共11 页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 黛玉是张扬个性的真女子,而宝钗把真性情泯灭,失去了率真 宝钗和黛玉无疑是大观园的美女,但她们的美有所不同。黛玉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宝钗则是美丽而不可爱。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因为可爱而美丽”的第一人。她美在充分体现了自己的魅力,真正活出了自己。首先,黛玉很有女人味。传统的女性都不敢张扬自己的性别特征,不敢舒展自己的身体,更不敢舒展自己的灵魂。充分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这在古代是决不被允许的。第八回写黛玉来看宝钗:“一语未了,忽然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好一个“摇摇”,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看到这两个字,黛玉的风情万种恍如就在眼前。又如“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整理鬓发,一面向宝玉道: “人家睡觉,你来做什么,”宝玉见她星眼微扬,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第二十六回“薛蟠忽一眼瞥见了黛玉的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其次,黛玉的可爱之处还表现在,她活得很纯粹。在她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功利色彩。黛玉并不爱世人所爱,当世人都拼红了眼睛去抢那个叫做“功名利禄”的东西时,她却根本无动于衷,并且绝尘而去。她对读书中举不屑,她对出将入相不屑,她对人情虚假也不屑。就是喝茶,也是和“琴棋书画茶”,而不是“油盐酱醋茶”。她更看重美,也更看重爱。黛玉的生活是最纯粹的,她把人生最纯粹的东西演绎得淋漓尽致。对她来说,她要的就是生活的开花,开得越灿烂,开得越美丽,就越好。至于是不是结果,她根本就不去考虑。这就是最纯粹的生活状态,也是最值得羡慕的状态。 宝钗虽然美丽却不可爱。黛玉是要舒展自己的性格特征,表现自己身上那些美好的东西。宝钗则正好相反,她就是要把自己的性格特征都磨灭掉,她和那些美好的东西、充满活力的东西都格格不入。相反的,她就是生怕自己可爱。还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地让自己不可爱。最典型的就是吃“冷香丸”,“吃”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性别魅力都消灭掉。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她先到贾母的住处去看,一看就跨这个大屋子很漂亮,后来又到林黛玉的屋子去看,她说“好看,比大屋还好看”。可到了宝钗的房间,看到的却是“雪洞”。“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看了之后,也不忍心,说“年轻姑娘家,这么素净,也忌讳,我们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了,亲戚来了看着 第 3 页 共11页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也不像”。贾母对此是很不满意的,可见宝钗的清心寡欲已到了让贾母害怕的地步了。 宝钗的内心还很冷,这正是她最不可爱的地方。如王夫人逼死金钏后, 也掉下几滴眼泪, 想要黛玉的两套衣服为金钏装殓又不便出口。这时, 宝钗相时而动, “姨娘是慈善人, 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 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劝王夫人说: 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 失了脚摔下去的。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 十分过不去, 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 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第二十二回这段话出自宝钗漂亮的嘴巴, 确实令人心寒。还有一次,尤三姐自尽,柳湘莲出走,连之前偏袒儿子的薛姨妈都为之叹息,薛蟠为了此事放声大哭,悲伤不已。宝钗还是并不在意,反而提醒他们应及时酬谢家中那些贩货的伙计,“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宝钗的“冷”与“无情”正是建立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理之上。 ? 从学识和做人来看,二人也有所不同 首先,黛玉是当之无愧的才女,但宝钗的学识却是黛玉所不及的。薛宝钗有着不凡的学识与才华。宝钗出身世家,生来美貌聪明。从小受父之爱,“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自父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在这样一个狭隘的生存环境中,宝钗凭借后天的努力获得自己的智慧。整理一下宝钗的学识,你不能不惊叹这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的才华。她当过宝玉的“一字之师”。元春省亲时,宝玉用了元春不喜的“玉”字,宝钗及时指导,改为有出处的“蜡”字。她多识于鸟兽虫鱼名,一贯为同辈推服。第七十六回借湘云之口极赞宝钗知识广博,为她要查“棔”为何意,宝钗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叫做朝开夜合的”。有着开铺的家庭背景,她于医药卫生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尤为丰富。劝宝玉不要喝冷酒;王夫人弄不清丸药的名称,只说了“金刚”二字,宝钗马上说出:“天王补心丹”,对黛玉常吃的药,宝钗批评说“太热”,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她对戏曲也通晓。第二十二回,她向宝玉介绍《山门》,谈“排场辞藻”,赞音律“铿锵顿挫”,喜得宝玉“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绘画,她见识了得。惜春画大观园图,宝钗就此讲了三段话:先说山石树木、楼阁房舍、人物方面的布局、界划、安排等;再说绘画所用纸料及起稿步骤等;次是开列画具、颜料等画器的单子,一气口授了四十四样。她的内行细致令人咂舌,俨然一个老画工。大观园里最能显才的要数诗词。在众人眼里,宝钗是可与黛玉比肩的不二人选。她 第4页 共11 页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做的诗屡屡夺魁,且颇有理论,对诗的题材和诗韵都有独到的见解。 其次,薛宝钗为人处事得体。宝钗注重对社会规范的服从,讲究礼节礼数,善以他人的意愿待人接物,多克己而少任性。在家中,父亲去世后,一心为母亲分忧解劳;她的准嫂子香菱因为她而得到生命中虽短暂却难得的呵护与快乐;她的婢女莺儿说到自己的小姐是发自内心的赞美与骄傲。在贾府,她对长辈极尽尊崇与孝顺,屡屡受到贾母、王夫人的赞扬,她是同辈姊妹兄弟的好友,最典型的有她为湘云出谋划策请客事宜,看望病中的黛玉,对邢岫烟的照顾。她还是众多下人的拥戴者,从袭人对她的多次称赞和赵姨娘感叹她会做人等无不显出她待人接物的周全。和宝钗相比,黛玉是懂世故而不屑于世故。香菱住到大观园之后,宝钗教她的第一件事是“做人”,黛玉教她的第一件事是“做诗”,这就体现了二人的不同。 ? 二人对爱情的态度不同 薛宝钗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表现出很多差别 ,也反映了她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薛宝钗严格遵循封建社会为人处事的规范。她想力争做一个封建淑女,这是她的性格,因而在感情上必然是深藏不露的。黛玉对宝玉的关心,对宝玉的爱就不像宝钗那样。薛宝钗的爱偏重于功利 ,而宝黛之间则心心相印,无纤无尘。 春尽花魂无觅处,人间再无潇湘子。有道是:万般磨难皆因痴。古今情场中,还不尽的风月债,都只因太过执著。但普天之下,痴男怨女之中,却总有这样一群人,因执著而被流传,比如世外仙姝林黛玉。她以一个少女全部的青春演绎了一段传世的绝恋。干净、纯真、绝望,黛玉的吸引力也正在此。黛玉是一个完全活在爱里的美女。黛玉一直反对仕途经济的科举制度,所以一往情深地爱着宝玉,绝不是仰慕对方的财势和才貌,更丝毫没有“夫贵妻荣,博得个五品诰封” 的鄙俗观念。黛玉是宝玉叛逆道路上的同行者、支持者。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封建 ,鄙弃功名利禄思想基础之上的心灵契合。纯真的爱是黛玉一生最大的追求,她把爱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自己所爱的人及他们的爱情。黛玉与宝玉生活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思想认识上蔑视世俗的仕途经济、功名利禄 ,因而产生了如胶似漆的爱情。仅仅听紫鹃一句“林姑娘要回苏州” 话 ,贾宝玉就昏迷不醒。蒋和森尤为激赏黛玉那“为爱情而生, 又为爱情而死”的撼人心魄的爱情,“她用爱情来呼吸、观看、思想、感觉一切。同时, 爱情也使林黛 [1]玉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了。” 这在宝玉挨打后黛玉去看望他中可得到佐证。 第 5 页 共11页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满面泪光, 不是黛玉, 却是哪个?”从这里我们可看出, 她爱宝玉爱得多么深, 多么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宝黛真挚的爱情 [2]确实打动了历来的无数读者! 鲁迅先生也说:“宝玉与黛玉爱最深。”黛玉敢于追求纯真的爱情。《红楼梦》 中最动人的篇章是对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描写。爱情对于黛玉来说,负载了她关于人生的全部理想,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世中可以 “偕隐” 的 “知心”。她所期望的完美恐怕就是在一个清洁的世界里与自己的 “知心” 携手相伴。她从不劝宝玉走 “仕途经济”,怕的是宝玉不知自己的心,怕宝玉别有他恋,自己的爱情没有结果,所以她担心、疑惧、悲观甚至于绝望。她热爱生活, 但面对“金玉良缘”的时代的婚姻价值取向,她又身不由己。她无力冲破外在的樊篱,只能转而求向心灵的自我守护。她深感命运的不由自主,有着流水落花般无奈感和幻灭感。但心性的高洁是绝不容许外在的“污水”来玷污的,所以她有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向往,有了宁愿“一抔净土掩风流”也绝不随水漂走的坚毅。当得知宝玉娶亲的消息时,一直泪水不尽的她却没有再哭,而是笑着去和宝玉告别;在宝玉娶亲之夜,她焚了诗稿,了痴情,绝尘而去。她以她对人生至情至真的演绎,表现了一种纯粹的美丽。 对于宝玉,宝钗的感情可能更为复杂一点。因为在宝钗的价值取向上, 她认同于儒家的“经世治国之道”, 她理想中的男子是应该 “读书明理” 能够 “辅国治民”的。她也非常清醒地看到 “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 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看见宝玉成天只想着做个“富贵闲人,她当然是有所不满的。于是她屡屡规劝宝玉去关心仕途经济, 希望宝玉能够担气男人的分内之事,去做明理的读书人。但是宝玉却并不同她的价值观, 这对她来讲未尝不是一种缺憾。 她也喜欢宝玉,但她有她自己的道德操守, 并已将其纳入了礼法的范畴之内。她也深知宝玉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 并不爱自己, 这个自尊的贵族小姐,却愿意李代桃僵,恪守礼教, 奉母命嫁给了宝玉。虽然尴尬的婚姻并没有带来幸福,她还是自觉地依“理”而行,竭力去维系她的不幸的婚姻。宝钗的一生都在极其自觉的道德自修中规范着自己, 维护着外在的和谐。最终赢了婚姻,输了爱情和幸福。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看出: 宝钗对宝玉总的是“无情”, 她要的是婚姻, 确切地说, 她要的是宝二奶奶这个宝座; 黛玉对宝玉是“情情”, 她要的是爱情, 当然也要婚姻。宝钗的悲剧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个人的修身养性与道德约束 第6页 共11 页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无法逃避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逃避不了无常,无法实现个人的幸福。她的所有现世的努力与合理的追求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个人的、似乎偶然的悲剧向世人揭示了个人的渺小,他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也揭示了理性的局限,它的光芒穿不透社会、时代的迷雾。归根结底,她没有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在我们把更多的同情给了黛玉,并赞赏她敢于彰显自身价值的同时,我们却无法避开宝钗的悲剧。她的悲剧更具有社会普遍性,更深刻凝重,也更令人伤感无奈。 (四)从二人的象征意义来看,也有很多不同 黛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象征了具有道家思想的士子形象;宝钗是封建社会的维护者,象征了具有儒家思想的士子形象。 薛宝钗是一个由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完美世俗形象,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格端方,稳重和平。她对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都涉猎广泛。同时孝顺,由责任心。她放弃对“书字”的爱好,承担起家族的“家计”责任, 具有儒家“克己复礼”的品格。故薛宝钗还没有出场,就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儒家的烙印。她端庄贤良,是理家能手。她的理家才能在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表现很充分。她的管理将大家的积极性全都调动起来,互相照看园子,令大观园得到了局部的暂时的和谐。薛宝钗身上孕育着极大的才能,但她“安分随时”,霸气内敛。她平时“少言寡语”,“立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修身功夫非常深,厚积薄发,不怒而威,众人都忌她三分。 [3] 薛宝钗对人性看得很透彻,她是冷静理智的。例如她在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对人心的险恶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她对自己也有比较深刻的体察,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她入京是有备而来,本是“为了待选”,为“充才人善赞之职”。她对元妃的威势充满艳羡。在她得到元妃赏赐时,也是分外重视的。对她一向有戒心的林黛玉,后来也完全容纳了她。儒家的信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是并举的。薛宝钗既有深厚的学识修养,又有圆通的理家才能,成了具有儒家内外兼修品格 但由于儒家价值论、的士子形象,象征了具有强烈进取心和治国才能的士人。 等级观念本身有所欠缺,“礼”脱离了内在的精神,“德”就沦为虚伪。薛宝钗表面上安分平和,清心寡欲,骨子里却时刻追求着显身扬名,青云直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这种矛盾体现在对宝玉的态度上。她对整天无所事事的宝玉不怎么看得上眼,称宝玉为“无事忙”,很有点不屑。但对有一个皇妃姐姐的宝玉提供的宝二奶奶的位置是暗中窥视的。薛宝钗为了家族的利益名声,调适了 第 7 页 共11页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个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她对黛玉也存在两面性,在人前对黛玉的性格很是宽容,但背后就不知怎样了。在二十七回,无意中透听了小红的短儿,马上就用“金禅脱壳”的办法,嫁祸给林黛玉。在五十七回,在没人在场时,她故意在林黛玉面前向母亲撒娇,弄得林黛玉泪流感叹,还开玩笑说把林妹妹许给她那个下流哥哥。同时她身上也存在令人心寒的冷酷无情。最集中体现在三十二回金钏投井后,她劝王夫人的一段话:“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并不是赌气投井……也不过是个糊涂人,并不足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她根本就不重视一个生命,更不去想她的尊严。一个生命居然可以这样打发掉了。因此,宝钗象征的是封建社会士子的理性精神,是政治的,社会的,物质的,群体的。 林黛玉在精神境界上与庄子一脉相承,她的性格精神体现了道家文化的精神实质,在险恶的生存环境里,彻底否定了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将人的生存境界诗意化,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精神的永恒。他们都热爱生命,情趣高远,将人生的痛苦转化为对大自然的诗意融入,对现实既茫然又清醒。林黛玉是一个具有悲剧意识的人,她有丰富的精神境界,率真坦诚,折射了一个没有强大家族势力做后盾的清贫世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映射出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变的世人面对难以把握现实的痛楚。林黛玉虽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却非常谨慎,从她进贾府起,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步路”。此后她在贾府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养护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林黛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有深沉的悲剧意识。林黛玉叫宝玉的门不开而后回思“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她家栖息。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她非常清楚自己在贾府的依附地位。 林黛玉的身世之感也非常强烈,这既是一种永恒的宇宙和短暂的个体生命的迷惑,也是一种文化生命和自然生命的冲突。在第二十七回的葬花词里,更是将她的这种心境展露无遗。面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剑双刀严相逼”的环境,她只能“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并希望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诗里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而林黛玉的敏感多疑,好使小性,正是激愤与焦虑情绪的外在表现。体现出她对生命的期望,即使受到外在的挤压,仍然希望保持生命的本来状态。 第8页 共11 页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作者通过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抒发了世子共有的对个体生命生命价值的追问,从而获得普遍永恒的感发力量。 林黛玉是几千年来清贫的才子士人在政权的夹缝生存的尴尬艰难形象,既希望能在统治者面前“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实现人生的价值,又希望能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但往往事与愿违,更的时候是“未得展其抱负”。林黛玉是一个性灵已通的博学之士,她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她的闺房就像一间上等的书房。她在贾府的人际遭遇就是文人在朝廷政治生活的缩影。她面对高层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但由于性格坦诚,终不能深藏而谨慎言语,落得杜鹃啼血,泪尽而逝。林黛玉虽注重精神生活,但也关注现实人生,并不是一个不吃人间烟火的人。她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不逃避现实。宝玉想调和林黛玉和史湘云的矛盾而未果时,因听曲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悟禅机。林黛玉给他当头棒喝,然后细细劝说“只是以后再不去参禅了,你还不知不能的,还去参禅呢”。将宝玉的思想拉回现实来。总之,林黛玉象征的是士子的情感世界,她是天性的,自然的,个体的,精神的。 结语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钗黛形象。以上所述只是我的一些见解,参考了一些大家的思想和观点。《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来。黛玉是性灵女子,宝钗是世俗生活中高超的艺术家。对此王昆仑先生曾有一段精彩评论:宝钗在解决婚姻 ,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 ,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 ,黛玉任性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 ,黛玉代表当时闺阁知识分子的思想。如果说林黛玉让我们感到那一时代的压抑,那么薛宝钗让我们看到了封建主义虚伪的本来面目。林黛玉在精神境界上与庄子一脉相承,她的性格精神体现了道家文化的精神。总之,黛玉是个性解放、反封建的卫道士,而宝钗是封建社会的卫道者。 注释 [1]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第二版 [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63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一: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吴戈.评薛宝钗[J].江淮论坛,1980(4):84-90 第 9 页 共11页 王舒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参考文献 [1]王昆仑.红楼人物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胡文彬.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蔡义江.红楼韵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王志武.红楼梦人物冲突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5]曹雪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Z].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6]胡经之, 王岳川.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张锦池. 红楼十二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8]周汝昌. 红楼夺目红[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9]涂瀛. 红楼梦问答[A]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10]李希凡. 红楼梦艺术世界(第二版)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11]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第二版)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12]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一: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2002. [11]游国恩.游国恩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158. [12]傅永聚,韩钟文.儒家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吴戈.评薛宝钗[J].江淮论坛,1980(4) [14]陈鼓应. 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冯其庸. 八家评批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第10页 共11 页 08接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致 谢 本文是在导师老师殷红燕的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殷红燕~本文从构思到定稿,无不得到殷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两年来殷老师以她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缜密的思维能力、认真工作的精神深深影响和打动着我,她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终身,在此我向她致以衷心的感谢~ 其次,衷心感谢朱占英、王倩茹等几位与我相伴两年的同窗好友,以及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各位领导以及老师,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无私的关心和帮助。通过这次论文写作,我不但丰富了知识层次,而且培养了我对事情研究分析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很大程度是上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非常有利于我现在的学习赫今后的工作。 由于学生自身的学识水平和能力有限,虽几经努力,论文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诚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谢谢~ 第 11 页 共11页
/
本文档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比较.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