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胶质瘤科普

2017-09-19 3页 doc 17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胶质瘤科普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由于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成人发病率约为每年8/10万。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医学界对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方面,根据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核异型性、有丝分裂、内皮细胞增生和/或坏死分为4级,目前文献常依其恶性程度将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LGG)和高级别胶质瘤(HG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2007年的分类方案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为9类:星形细胞肿瘤、少支胶质...
胶质瘤科普
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由于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成人发病率约为每年8/10万。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医学界对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方面,根据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核异型性、有丝分裂、内皮细胞增生和/或坏死分为4级,目前文献常依其恶性程度将胶质瘤分为低级别胶质瘤(LGG)和高级别胶质瘤(HG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2007年的分类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为9类:星形细胞肿瘤、少支胶质细胞肿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肿瘤、脉络丛肿瘤、其他神经上皮肿瘤、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胶质瘤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而恶性程度高者和后颅窝肿瘤病程多较短,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快速发展过程。胶质瘤患者症状主要有两方面: 一、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二、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局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 胶质瘤患者其症状进展与肿瘤的部位、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及患者年龄有关。应注意低级别胶质瘤生长缓慢,大脑逐渐适应,若有癫痫小发作、性格改变、记忆与学习障碍等轻微的症状和体征应时尽早积极就诊,进行CT或MRI影像学检查。 胶质瘤诊断 胶质瘤的诊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术后病理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患者有临床症状表现后,就诊时最常做的检查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MRI)。头颅CT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颅内占位。胶质瘤在CT上,往往表现为脑内低信号的病变;低级别胶质瘤一般无瘤周水肿或轻度水肿,高级别胶质瘤往往伴有瘤周水肿。此外,CT在发现是否有肿瘤出血以及钙化上优于磁共振。肿瘤卒中发生的出血,在CT上表现为高信号,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肿瘤伴有钙化的发生,提示肿瘤的病理类型为少突胶质瘤的可能性大。磁共振在显示肿瘤的部位、性质等方面,要优于CT检查。低级别胶质瘤在磁共振上往往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脑内病变,主要位于白质内,与周围脑组织在影像上往往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瘤周水肿往往较轻,病变一般不强化。高级别胶质瘤一般信号不均一,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但如有出血存在,则T1有时也有高信号的存在;肿瘤往往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较为严重。有时,胶质瘤与其他的病变,例如炎症、缺血等,不是很容易区分。因此,有可能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包括PET、MRS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变组织的糖代谢及其他分子代谢情况,从而进行鉴别诊断。此外,有时为了明确病变与周围脑组织功能的关系,还要进行所谓的功能磁共振检查(fMRI)。通过这些检查,一般可以在手术前,对胶质瘤的部位以及恶性程度级别,有个初步的临床判断。但是,最终的诊断,要依赖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 胶质瘤的治疗 胶质瘤是一种危害性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呈浸润性、侵袭性生长,总体疗效不佳,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具有高度间变的生长特点,术后复发快,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患者一旦确诊为胶质瘤,应尽早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手术的切除情况、手术后病理结果、患者的自身病情和条件接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1、手术 手术往往是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案,也是其综合治疗的第一步。手术不仅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者当前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为下一步的其他综合治疗提供便利。手术主张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对于一些低级别胶质瘤,如少突胶质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的完整切除,可以使患者得到长期生存。 2、放射治疗 放疗,即利用放射性在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的基础上杀灭肿瘤细胞。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对于肿瘤未能全部切除以及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放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肿瘤体积超过6厘米、手术切除不完全等因素),也要考虑进行放疗。放疗包括局部的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 3、化学治疗 化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替莫唑胺(TMZ)的应用,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目前,替莫唑胺(TMZ)是治疗胶质瘤唯一有明确疗效的化疗药物。对于初治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在与放疗同时应用后(同步放化疗阶段),还应继续单独服用一段时间(6-12周期)。其他的化疗药物(如尼莫司丁),对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 4、其他 其他的一些治疗如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疗效有待进一步明确。从一些研究和临床试验来看,有望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即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培养之后采用静脉回输的方式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调动自身免疫系统而杀灭脑部癌细胞。由于免疫治疗采用患者自己的细胞,故不会发生排斥,不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痛苦,有助于杀灭手术无法切除的微小病灶,能清除放化疗不能杀灭的休眠期肿瘤细胞,增强患者的抗癌免疫功能,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胶质瘤患者预后     经过综合治疗后,对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8-10年之间;对于间变性胶质瘤(WHO III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3-4年之间;对于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患者而言,中位生存期在14.6—17个月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而言,新出现的放疗与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可以使将近10%患者存活至5年以上;而在替莫唑胺出现之前,单独使用放疗,仅有不足1%的患者可以存在5年。 胶质瘤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在肿瘤复发后,根据患者的身体功能状况,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
本文档为【胶质瘤科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