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

2017-12-26 6页 doc 20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利用向量这一工具在解决诸如两点间的距离、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等有关问题时确实很方便.但在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问题时却不那么方便了.因此,教材中对这些问题采用了几何法与向量法并举的方式进行处理.实际上,只要充分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下面简单谈一谈如何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来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有关问题. 法则一 如果与直线l共线的非零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
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
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 在高中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利用向量这一工具在解决诸如两点间的距离、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等有关问题时确实很方便.但在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问题时却不那么方便了.因此,教材中对这些问题采用了几何法与向量法并举的方式进行处理.实际上,只要充分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下面简单谈一谈如何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来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有关问题. 法则一 如果与直线l共线的非零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为,,那么直线l与平 0面,所成的角则为|90-,|. 00000若0?,<90,则直线l与平面,所成的角为90-,;若90?,?180,则直线l与平面, 00所成的角为,-90.这是因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90]. 例1、 如图1,在正三棱柱ABC-ABC中,AB=AA=2,点D是CC的中点,求AA与平面111111ABD所成的角的大小. 1z 解: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AB,(3,1,2),1 AC11 B 1,设平面ABD的法向量, AD,(0,2,1)n,(x,y,z)1D 由,得 ? AB,nAB,n,3x,y,2z,011A C y x B AD,n由,得 ? AD,n,2y,z,0 ( 图1 ) 令y=1,由?、?联立解得 x,3,z,,2,?n,(3,1,,2) ,4200?故A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45. cos,AA,n,,,,,,AA,n,,135,1111228 法则二 如果二面角,-l -,中,、,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为,,那么二面角,-l -,的大小则为 00,或180-,.(取,还是180-,,要视问题中的二面角是“钝角”,还是“锐角”而定) 例2、在例1的条件下,求平面A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 1 : 仿例1求得平面ABD的法向量,平面ABC的法向量为, n,(3,1,,2)k,(0,0,1)1 ,220,又平面A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显然为锐?cos,n,k,,,,,?,n,k,,135128D, C, 0角,所以平面A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解答略. 1A, B, 练习:如图2,在正方体AC,中,点E是棱AD的中点,求 (1)直线CB,与平面EBD,所成的角的大小; D (2)平面ABD,与平面EBD,所成的角的大小. C E 00(:(1)60;(2)30) B A ( 图2 )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求线面角(或面面角)实质上是转化为 求直线所在的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所成的线线角,这就避免了作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等辅助图形.关于线面(或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直线所在的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垂直与平行(或 1 平行与垂直)问题.从而可以转化为向量的计算问题.例如: 例3、在例1的条件下,求证:平面ABD,平面AAB. 11 证明:仿例1求得平面AAB及平面ABD的法向量分别为、,11p,(1,,3,0)n,(3,1,,2) ??平面ABD,平面AAB. ?p,n,0,p,n,11 AB我们知道,向量在轴l上的射影为 AB,e(其中e为轴l上的单位向量).若平面, ,从而有 是经过点B且与轴l垂直的平面,显然点A到平面,的距离为|AB,e| n法则三 如果平面,的法向量为,点B是平面,上的任一点,则点A到平面,的距离 z nn.(注:其中是平面,的单位法向量) d,|,AB|C, D, |n||n| A, B, 例4、如图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C,中,点E是棱 AD的中点,求点A,到平面BD,E的距离. D C 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A,(1,0,1),易求得 y E A B ,,平面BD,E的法向量为,. n,(2,,1,1)DA,(1,0,0)x ( 图3 ) n126,,,,所以,点Ad,|,DA|,|n,AD|,,,到平面BD,E的距离. 36|n||n| ,,,,DABA、EA注:在具体计算中,也可将换成等,其结果一样.用法则三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时,无需作点与平面的垂线段(通常这是比较麻烦的),因此,显得十分简便. 2练习 在例1的条件下,求点B到平面ABD的距离. (答案:) 1 例5、如图4,直三棱柱ABC—ABC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侧棱AA=2, 1111D、E分别是CC与AB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 11 (?)求AB与平面ABD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示); 1 (?)求点A到平面AED的距离.(2003年高考题(天津卷)) 1 解:(1)连结BG,则BG是BE在面ABD的射影,即?ABG是AB与平面ABD所成的角. 11 如图4所示建立坐标系,坐标原点为O,设CA=2a, z 则A(2a,0,0),B(0,2a,0),D(0,0,1), C 1 2a2a1,,A(2a,0,2),E(a,a,1),G(). 1A B 11333 aa2D ?GE,(,,),BD,(0,,2a,1), E 333 G 222?GE,BD,,a,,0,解得a=1. C(O) 33A B 241x (图4) y ?BA,(2,,2,2),BG,(,,,), 1333 2 7BA,BG1437/1arccos.AB与平面ABD所成角是. 1?cos,ABG,,,1313|BA||BG|12321,3 (2) 由(1)有A(2,0,0),A(2,0,2),E(1,1,1),D(0,0,1),则 1 设平面ADE的法向量为,则 AD,(,2,0,1),AE,(,1,1,1),n,(x,y,z) , AD,n,,2x,z,0,AE,n,,x,y,z,0,令y,1,解得x,,1,z,,2?,所以点A到平面AED的距离 n,(,1,1,,2)1 n(0,0,2)(1,1,2)26,,,,d|AA|||,,,,. 12223|n|(1)(2)1,,,, 26练习:在例5中,求点A到平面ABD的距离.(答案:) 13 n法则四 如果点A、B分别是异面直线a、b上的任一点,非零向量与直线a、b都垂 n直,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 d,|,AB| |n| 设直线b,是与直线a平行且与直线b相交的直线,相交直线a、b,所确定的平面记作,, n则点A到平面,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因为非零向量与直线a、b都垂直, nn所以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法则三可知,点A到平面,的距离为d,|,AB|, |n| 从而我们得到了求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的一种方法——法则四. z 例6、 如图5,正方体AC,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 C, D, AD,、BD间的距离. A, B, ,解:设, AD,(,1,0,1),DB,(1,1,0),n,(x,y,z) D C ,,AD,nBD,nAD,n且,,由可得-x+z=0 ?; y A B x BD,n由可得y+z=0 ?令z=1由?、?联立解得x=1, ( 图5 ) ,y=-1.?.又D?BD, D,?AD,且所以异面直线AD,、BD间的距离n,(1,,1,1)DD,(0,0,1), n113,,d,|,DD|,|n,DD|,,. 33|n||n| 利用法则四,因为不需要作任何辅助图形,便求出了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所以,显得十 分简便. 3 练习 在例1中求异面直线AB、CC间的距离. (答案:3) 11 以上数例的图形都是“直”的,都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求夹角与距离的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坐标的计算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图形是“斜”的,即问题中的有关向量不便于用坐标表示,又如何求夹角与距离呢, 0例7(如图6,已知二面角,-l -,的大小为120,点A,,, , B,,,AC,l 于点C,BD,l 于点D,且AC=CD=DB=1.求: (1)A、B两点间的距离; l , (2)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B D (3)AB与CD的距离. A 解:设则 AC,a,CD,b,DB,c,C 00 |a|,|b|,|c|,1,,a,b,,,b,c,,90,,a,c,,60,( 图6 ) 2222,,?|AB|,a,b,c,a,b,c,2a,b,,2b,c,2c,a,2(1), ? A、B两点间的距离为2. 2ABCD(abc)bb1,,,,cosAB,CD,,,,,,(2), 212,|AB||CD||abc||b|,,,, 0?AB与CD所成角为60为. (3)设与AB、CD都垂直的非零向量为, n,xa,yb,zc n,AB由得?; (xa,yb,zc),(a,b,c),0,3x,2y,3z,0 n,CD由得?, (xa,yb,zc),b,0,y,0 n,a,c令x=1,则由?、?可得z=-1,?,由法则四可知,AB与CD的距离为 n|nAC||(ac)a|1,,,. d,|,AC|,,,22|n||n|,,ac, 此例说明了,对于图形是“斜”的,求夹角与距离的问题,虽然不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样也可以利用平面的法向量转化为向量的计算问题. 以上数例说明了,利用平面的法向量,都可以将上述提到的求夹角与距离的问题,转化为向量的计算问题,避免了作繁杂的辅助图形,因而显得十分简便,并且计算方法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而所用的知识并没有超出课本的要求. 根据教学实践,上述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但有一点要值得注意,上述方法思路虽然简便,但对于有些问题的计算量可能较大,尤其是求平面的法向量,还是要注意向量法与几何法的灵活使用.有些问题尤其是当需要作的辅助线比较明显时,可能用几何法更加简便,这时可以考虑用几何法,要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二者要注意兼顾,不要一味的为向量法而向量法.但根据教材的改革方向,还是要以向量法为主,几何法为辅,这个大方向一定要把握好. 4
/
本文档为【利用向量求夹角与距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