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市区人口将超千万

2018-03-29 8页 doc 59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市区人口将超千万市区人口将超千万 2010-04-07 12:02:59 来源: 时代商报 手机看新闻,轻松掌握天下~中国移动用户发送LND到10658000;中国联通用户发送DSB到10655800;中国电信用户发送20到1065928036。网上订阅 点击进入 美丽的浑河。 本版图片由本报首席记者 刘配成 摄 漂亮的住宅。 宽敞的青年大街。 未来3至5年,以沈阳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的5条城际连接带上,将出现33个新城、新市镇,目前居住在这里的114个乡镇农民将变身市民,搬进楼房,居家过日子有水电煤气,出门有商场、学校、...
市区人口将超千万
市区人口将超千万 2010-04-07 12:02:59 来源: 时代商报 手机看新闻,轻松掌握天下~中国移动用户发送LND到10658000;中国联通用户发送DSB到10655800;中国电信用户发送20到1065928036。网上订阅 点击进入 美丽的浑河。 本版图片由本报首席记者 刘配成 摄 漂亮的住宅。 宽敞的青年大街。 未来3至5年,以沈阳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的5条城际连接带上,将出现33个新城、新市镇,目前居住在这里的114个乡镇农民将变身市民,搬进楼房,居家过日子有水电煤气,出门有商场、学校、医 院、影院,他们将是沈阳经济区以此为切入点实现一体化、同城化的重要见证者。 对于沈阳来说,即将掀起的新一轮“扩城”运动,将使沈阳市区扩大到与周边城市的连接带上,从而使沈阳升级为拥有千万市区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 从现在开始,建设新城、新市镇将成为沈阳经济区重要任务,省财政每年将拿出2亿元,对新城、新市镇主导产业园区项目给予贷款贴息。 全省将马上掀起新城新市镇建设高潮,在昨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经济区八城市市长几乎都表达了对新城、新市镇无限期待,相信新城、新市镇必将成为这些城市今后难以遮挡的亮点。“城际连接带建设是沈阳经济区在取得一体化阶段性成果以后,在新阶段的主攻方向。城际连接带的规划和建设令人振奋,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大手笔。”辽宁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说。“建设新城、新市镇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促进沈阳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届时沈阳经济区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65%扩大到70%以上。”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冯贵盛说。 沈阳市区人口将超千万 沈阳经济区在城际连接带上要建33个新城、新市镇,其中位于沈阳境内的有13个新城、4个新市镇。记者由沈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上获悉,目前沈阳全市总人口约720.4万人,市区面积为34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506.6万人。 省政府要求,争取经过3至5年的努力,构建人口规模10万人以上的新城、5万人以上的新市镇框架,使农民向新城、新市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按照沈阳市日前通过的关于新城、新市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到2030年,当13座新城、4个新市镇形成一定规模时,总人口将超过500万人,达到514万,相当于目前沈阳市区人口总量。加之沈阳城区现有的500余万人口,届时,沈阳市城区人口总规模将超过1000万人。再加上城区增长人口,沈阳市区人口将逼近1200万。 下一步,沈阳经济区将在新城、新市镇建立失地农民动迁安置、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就业等民生保障。“随着新城、新市镇产业园区规模壮大,加上这里基础设施的完备,服务业的日益发达,城际间交通的顺畅,会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工作、生活,实现新城、新市镇吸纳500多万人口将不是梦想。”沈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沈阳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要把沈阳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新城、新市镇的建设将为此创造有利条件。 扩大管委会管理权限 省政府在支持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配套政策中明确指出,对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规划建设的新城、新市镇,设立管委会,实现党政合一的体制。扩大管委会管理权限,全面负责新城、新市镇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管委会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实行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新酬。同时作为沈阳经济区创新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突破点,下一步将在城际连接带上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改变城乡分割、城市分割局面,创办经济区、开发区等,建立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体制。“有的重要节点新城管委会属于当地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省编委办主任李中亚表示。关于新城、新市镇具体的管理权限,省编办近日即将下发文件,同时各相关市编办也将陆续下发文件予以明确。不过,新城、新市镇管委会不管属于什么级别,都将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这将有利于新城、新市镇的开发 与建设。 每个新城都有主导产业 省政府要求新城、新市镇要明确主导产业,也就是说每个新城、新市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记者从沈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沈阜城际连接带上的新民新城主导产业为医药、化工;兴隆堡新市镇主导产业为温泉旅游服务业、机械加工;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上的铁西产业新城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产业、化工产业等;近海新城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机械加工等;沈铁城际连接带上的清水台新市镇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产业。沈本城际连接带上的航空新城主导产业为航空高新技术产业、临空加工业、休闲商务等。 新城新市镇 五条城际连接带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一是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三是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四是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五是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六是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七是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八是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九是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十是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优惠政策 实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对城际连接带规划建设的新城、新市镇,由省里统一争取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具体说就是生产建设用地与农民宅基地置换挂钩政策,保障建设用地需求。 搭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 对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政府搭建融资平台,争取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目前,各市已报省开行贷款项目总计123个,总投资1599亿元,申请银行贷款1052亿元,完成全年申请额度的68.8%。 给予主导产业项目贷款贴息 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对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主导产业园区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贴息金额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一年发生的利息额100%安排。单个项目年贴息额最多可达1500万元。具体贴息管理即将出台。 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布局规划 沈阳市17个新城新市镇蓝图 沈阜城际连接带 永安新城:以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为主的工业新城。规划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人口25万。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大型市场物流产业等。 新民新城:沈阳西部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综合型宜居新城。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人口45万。主导产业为医药、化工等。 胡台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主导产业为包装印刷、装备制造业配套和物流业等。 大民屯新市镇: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和商住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市镇。规划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人口5万。主导产业为现代农业蔬菜交易与物流集散产业。 兴隆堡新市镇:以温泉城为特色的休闲型新市镇。规划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人口5万。主导产业为温泉旅游服务业、机械加工等。 沈辽鞍城际连接带 铁西产业新城:全球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和全球建筑产品交易中心。规划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产业、化工产业等。 近海新城: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连通辽宁沿海城镇带与沈阳经济区的重要节点。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人口45万。主导产业为商贸物流、机械加工、环保和食品加工等。 细河新城:装备制造业配套服务的生态型产业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等。 浑河新城:以空港物流、商贸会展、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综合型宜居新城。规划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主导产业为商贸会展、物流、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产业。 沙河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主导产业为物流、电力电器、建材产业等。 沈铁城际连接带 蒲河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及先进制造产业、生物制药等为主导产业。 新城子新城:定位为服务于沈阳北部、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性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人口14万。以农产品加工、环保及木材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清水台新市镇:定位为依托沈铁连接带、承接蒲河新城产业辐射的产业型新市镇。规划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人口5万。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产业。 沈抚城际连接带 沈抚新城:定位为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突破区。规划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主 导产业为文化创意、智能产业、旅游服务等。 沈本城际连接带 航空新城(空港新城):定位为国家航空制造和研发基地、民用航空产业中心、临空加工工业基地,科研中心和商务文化宜居新城。规划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主导产业为航空高新技术产业、临空加工业、休闲商务等。 佟沟新城:定位为集高档居住、休闲商务、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人口15万。主导产业为高档商住、总部经济、文体休闲等。 姚千户新市镇:定位为康体休闲旅游服务、小型都市配套加工业为主的生态型滨水新市镇。规划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人口5万。主导产业为旅游服务、小型加工等。 记者手记 亲历历史 “就像珠三角、长三角一样,沈阳和周边六城市——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在昨日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各市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上,共同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从而宣告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正式结成联盟,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圈很快将在辽宁形成~” 5年前的4月7日,辽宁中部城市群书记市长首次联席会议上,长枪短炮将采访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七位市长手牵手举过头顶示意。自信、自豪写满他们的脸,场内镁光灯频闪——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那时,我抱着一种新闻人特有的新闻敏感,琢磨着稿件的落点,当时对“经济圈”的认识还仅仅是沈阳和抚顺、铁岭等周边城市打电话能不收长途费。 以后的每年,我都会采访辽宁中部城市群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直到2008年8月29日的那次会议,辽宁中部城市群正式更名为“沈阳经济区”,而且阜新市市委书记、市长也来参加会议——省政府决定将阜新市纳入沈阳经济区,那是他们首次出席经济区联席会议。 重新翻看当年的卷宗,更为当年会议的主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而激动。新型工业化道路,彼时是那样陌生,而今却是那样的清晰。作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的市民,我每天都在感受着经济区8城市一体化的便利;而作为报道沈阳经济区每一场重大新闻事件的记者,我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经济区的发展。 5年前的那纸协议没有停留在纸面上,如今都一一变成或者正在变成现实。8城市交通一体化突飞猛进,城际公交、城际铁路,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一小时经济圈,随着哈大、新京沈等高铁的建设,“半小时经济圈”也指日可待。鞍山市民到沈阳来买房,可以用公积金贷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在8城一体化后将成为现实。还有,户籍制度也放宽了,经济区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正因这些成就,才令昨天的辽宁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那样有魅力,“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时间在那一刻凝固,历史在那一刻定格。从这一刻起,沈阳经济区将搭乘经济快速增长的快轨,区域内的你我将真切感受到腰包鼓起来的富足,享受电信一体化、社保一体化、 医保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诸多一体化带来的优越„„ 仿佛是打开的一扇门,美好新世界铺展在眼前;作为一名新闻人,我会忠实记录“新型工业化”的华丽转身„„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桂华采写
/
本文档为【市区人口将超千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