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颜色混合

2017-12-05 29页 doc 53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颜色混合颜色混合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颜色混合 1?目的 验证颜色混合的间色律和补色律,练习分辨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2?方法 2?1被试 全班学生为被试,若实验中各被试判断不一致,可以某一色觉正常的被试为准。 2?2仪器和材料 混色轮,直径170毫米的纸盘,橙、黄、紫、黑、白各一,直径125毫米的纸盘红、绿、蓝、紫、黑及透明直尺各一。 2?3程序 2?3?1混合两种颜色产生中间色: 2?3?1?1把大橙色盘和大黑、白色盘放在色轮上,让橙色露出绝大部分,再把小红色和黄色盘放到大色盘的上面,让红、黄各露出一半。开...
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颜色混合 1?目的 验证颜色混合的间色律和补色律,练习分辨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2? 2?1被试 全班学生为被试,若实验中各被试判断不一致,可以某一色觉正常的被试为准。 2?2仪器和 混色轮,直径170毫米的纸盘,橙、黄、紫、黑、白各一,直径125毫米的纸盘红、绿、蓝、紫、黑及透明直尺各一。 2?3程序 2?3?1混合两种颜色产生中间色: 2?3?1?1把大橙色盘和大黑、白色盘放在色轮上,让橙色露出绝大部分,再把小红色和黄色盘放到大色盘的上面,让红、黄各露出一半。开动色轮,并对被试说: “等这个色轮转动稳定后,你就可以看到它上面有个大色环和一个小色盘。请你们注意观察它们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是哪些方面不一样,是色调、饱和度还是明度不一样,告诉我,我再调整各纸盘的度数,你们再看,直到它们完全配匹为止。” 根据被试的报告,调整大、小色盘各成份的比例,如小色盘发红,就增加黄,减少红的比例;如大色盘发暗,就把大色盘白的成分增加黑的减少;如果大色盘的色淡,就增加橙,减少黑、白的度数,但要保持黑白的比例不变,即明度不变。直到被试觉得它们完全匹配为止。记下大小色盘各成分所占的度数。 2?3?1?2将紫、黑、白的大色盘和红、蓝色的小色盘放到混色轮上,按上述程序进行匹配实验。记下红、蓝和紫色匹配时各成分所占的度数。 2?3?1?3用同样方法混合红色和绿色,使其与黄色匹配,记下匹配时各成分所占的度数。 2?3?2混合两个互补色使其成为灰色: 1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2?3?2?1按上述方法混合黄色和蓝色,使其与灰色相配。 2?3?2?2按上述方法混合绿色和紫色,使其与灰色相配。 3?结果 3?1用本实验的结果说明颜色混合的间色律和补色律。 4?讨论 4?1如何判断两个彩色是互补色还是非互补色, 4?2用红和黄混合出来的橙色和光谱上的橙色有何不同,为什么紫色在光谱上没有地位, 4?3两对非互补色,其中一对在色环上的位置比较近,另一对相距比较远,这两对非互补色分别混合出来的两个颜色在饱和度上有什么差别,在本实验有什么例子可以说明这个事实, 实验二 大小恒常性 1?目的 证示视知觉大小恒常性现象,检验距离线索对大小恒常性的影响,以及比较单眼、双眼观察时大小恒常性的程度,学习常用的测定方法。 2?简介 根据透视规律,当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远时,它在视网膜上的像就越小。但是,当我们看高空上飞行的飞机,我们并不会把飞机当成小鸟把它射下来。这是知觉物体时存在着大小恒常性的缘故。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其表面特征看起来基本不变。知觉的恒常性使人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主要能力。 研究大小常性的实验方法,最常用的是匹配法。这种方法就是把物体,例如一个圆盘放在离我们一定距离处,让被试用他面前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盘和它比较,从其中选出看起来和它大小相等的圆盘来。被选出来的圆盘就代表知觉到的一定距离处的圆盘 2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的大小,那个固定的圆盘本身的大小就是它的实际大小。 3?方法 3?1仪器和材料 大小恒常性测量器一对,每一个上有一三角形,其面积可变。 3?2程序 3?2?1画好实验,表内数字为双眼、单眼观察时的刺激、比较刺激。 3?2?2用双眼比较3米远处三角形的大小:让被试坐在椅子上,调节两个三角形的高度,使其中心与被试眼睛同一水平。将标准刺激的高调为10cm,并放在被试正前方3m处,变异刺激的高度为大于10cm,并放在被试右前方25cm处,然后对被试说:“这是一个匹配三角形大小的实验,远处的三角形是标准。现在近处的三角形看起来显然比远处的要大,请你用右手拧这个螺丝,慢慢缩短近处三角形的高度,一直到你觉得和标准三角形一样大时为止。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有时近处的三角形一开始明显地比标准小,你就把它调大,直到你看起来和标准一样大就停止。请注意,只要求你比较时看起来是一样就可以了,用自己的感觉判断,不得根据仪器上的任何标记去判断,也不要根据距离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连续做4次,每次被试调好后,在仪器后面读出三角形的高,并记录在表上。然后再把变异刺激调到明显比标准刺激大或小,继续实验。” 3?2?3用单眼比较3米远处三角形的大小:分别用左、右眼按上法比较,各眼做4次,共8次。 4?结果 4?1用下列公式计算S值: S×距离(mm),25000 S:完全没有恒常性时三角形的高 4?2用下列公式计算大小恒常性系数: R-S=K×(A-S) lgR-lgS=K×(lgA-lgS) A:标准的三角形的(实物大小) R:实验结果(判断的大小) 4?3作双、单眼时三角形的大小恒常性图表。(每次的结果及平均数) 3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5?讨论 5?1比较不同被试的大小恒常性。如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5?2小孩在五层楼上看马路上的汽车,和大人在同样条件下看的一样大吗,为什么, 实验三 深度知觉 1?目的 比较单双眼在辨别远近中的差异,学习测量视觉深度知觉的方法。本实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以及其他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和选拨。 2?简介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设计的三针实验。他将两根针垂直地固定在同一距离上,让被试移动处于它们之间但不在同一距离上的另一根针,直到使它看起来刚刚和那两根针一样远为止。这根针和那根针的连线的垂直距离,就是深度知觉的误差。 后来H.J.Howard又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这个测量器上有一根固定的立柱,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根可以前后移动的立柱。被试在2米远处通过一个长方形窗口只能看到这两根立柱的中间部分,让他拉动一根绳子来调节可以移动的那根立柱的位置,直到他认为两根立柱一样远时为止。两根立柱的距离之差,就是深度知觉的误差。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2.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mm的有24人。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1。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3?方法 3?1仪器 深度知觉仪。由七根垂直的竖棒、控制“前进”或“后退”的按钮、指针等组成。其中位于两侧的固定的六根棒为标准刺激,位于中间可前后移动的一根棒为变异刺激。 3?2程序 4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3?2?1画好记录表格,表内数字为每次实验的结果。 3?2?2让被试用双眼观察: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观察窗和标准刺激之间,让被试坐在离观察窗2米处,使之只能看到三根竖棒的中部。然后对被试说:“你看见位于两侧的固定的六根竖棒,共三排,这是标准刺激。请你按动“前进”或“后退”的按钮来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你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时,即放松按钮,同时变异刺激也立刻停止移动。”实验完成后,主试从标尺上读出的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的距离误差,就是该被试的深度知觉的误差。然后主试移动变异刺激,继续做实验,连续4次。 ?2?3让被试用单眼观察:让被试用左手按住左眼,右手手持按钮。方法和双眼观察3 时一样。 4?结果 4?1分别计算双眼和单眼测量误差的平均数。并互相比较差异。 5?讨论 5?1一个单眼失明的人在生活中分辨远近有困难吗,为什么, 实验四 手腕动觉方位辨别 1?目的 测定左右手腕的动觉感受性,并验证通过练习手腕动觉感受性提高的程度。 2?方法 ?1仪器 2 手动觉方位辨别仪。由一个半圆仪、一个与半圆仪圆心处的轴相连的鞍座和八个制止器组成。实验者可以用其食指在半圆仪的周围把制止器托起或者放下,它在周围的位置上从30度到150度各间隔20度。 2?2方法 2?2?1画好记录表格,表内数字为左右手腕每次的实验结果。 2?2?2测定右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让被试戴上眼罩,根据实验要求将制止器在某度数上托起来,然后对被试说:“把你的手腕放在鞍座上,并从半圆仪的0度处顺时针摆 5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动你的手腕直到砬到制止器为止,然后我移动制止器,请你复制出刚才摆动的幅度。”做完一次实验后,从半圆仪上读出标准刺激与实际结果的幅度误差。然后将制止器换另一度数托起,连续做10次。 2?2?3测定左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方法和测定右手手腕的动觉感受性一样,连续做10次,但被试的手腕应从逆时针方向摆动。 3?结果 3?1分别算出左、右手腕的动觉感受性的误差的平均数 4?讨论 4?1手腕动觉感受性是否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为什么, 实验五 似动现象 1?目的 揭示似动现象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2?简介 似动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它是在一定条件刺激下,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的运动。 对于运动知觉的观察和研究,是从发现运动错觉开始的。1820年J.E.Purkinje最早观察到:人在急转时感到自身一个方向旋转,四周的物体则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停止旋转时产生运动的负后像。此后对运动错觉进行了各种观察,并采用简单的仪器来进行研究。如J.A.F.Plateau1933年制造了动景盘。即在一圆盘上画有16个跳舞者的连续动作姿势,当该盘旋转时,通过镜子相继看这16个人像,就觉得人像正在跳舞。后来根据相继对个别对象瞬时感觉而形成运动知觉的道理,经过多人多次的改进,最后发展成为电影。20世纪初对运动错觉开始进行了实验室的研究,研究的问题多半是关于似动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影响似动的各种因素。 实验一般按下列方式进行:先呈现一个刺激,随后在不同空间位置再呈现一个相似的刺激。这样,在两个刺激的强度、时距、空距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引起似动知觉,即亮点从先呈现的位置移到后呈现的位置。 6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3?方法 3?1仪器 似动仪:是一黑色小箱,内分2室,每室中有一小灯,分别通过两个小孔可在外面看见亮点。2亮点之间的距离从60mm至200mm可调。 3?2程序 3?2?1帮助被试熟悉观察的似动现象:将呈现器上两个小孔的距离调到50mm,让被试坐在暗室似动仪前约2米的地方,然后对被试说:“请你们注意前面小箱的正面,它上面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亮点,也可能是先后出现两个亮点,还可能是一个亮点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你们把看到的结果告诉我,是同时、先后、不是动。现在让我们先试着看一下。” 3?2?2调整亮点的闪烁频率。演示长短错觉、飞鸟似动、线条似动、折线反转四种似动现象。 3?2?3呈现亮点有二个,一个固定,一个可通过左右移动改变互相距离。实验时移动仪器一侧的刻度杆,定好两亮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即似动现象的空间条件;逐渐调整频率,即似动现象的时间条件,然后让被试确定观察到的两点是同时出现或者先后出现或向一个方向移动。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短到长和长到短各做二次,找出似动时的时距。记录不同的空间条件下,似动现象产生的时距。 4?结果 4?1列出不同空间条件下,似动现象产生的时距,并根据结果说明似动现象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5?讨论 5?1似动现象与“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有矛盾,试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 5?2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电影放映速度在何范围。 实验六 感觉记忆 1?目的 7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通过证示感觉记忆现象,学习部分报告法。 2?简介 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它作用的时间很短,转瞬消失。此实验是关于视觉的感觉记忆,也叫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一般保持时间在0.25秒至1秒。 在做记忆实验时,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以后,凭记忆说出或写出他识记过的全部材料,再根据他回忆对的数量确定他的保存量,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再现法。以前所做的记忆实验都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到1960年,G.Sperling在做感觉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被试在再现的过程中有遗忘的现象,即在再现前面的内容时,忘了后面的内容,但这后面的内容在再现开始时清晰的保存在记忆中的。根据这种发现,提出了一个观点:一眼获得的信息多于再现的信息。他认为,一个人看一眼能够获得多少信息,用传统的检查记忆效果的全部再现法是测量不出来的。因为全部报告,不管是说还是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感觉记忆就在这一段时间内开始消失了。为了确实测量出感觉记忆在信息消失前获得的总量,就必须打破旧方法的局限。因此他提出了部分报告的方法。 部分报告法是再现法的一种形式,不同之处在于,以前的再现法都是要求被试在识记后尽可能多地再现所有识记过的内容;部分报告法虽然在识记时仍要求被试记住全部内容,但在再现时却只要求再现当时指定的一部分,再由这一部分的保存量来估计获得信息的总量。例如,呈现的识记材料是12个英文字母,分3行排列,每行4个字母,呈现时间约50ms。要求被试注视速示器屏幕的中间,但要同时掌握全部呈现的材料。材料呈现后紧接着就呈现一个乐音,呈现的乐音分高中低3种。如果呈现的是中音,就要求被试说出第二行的英文字母,是低音就报告第3行,是高音就报告第1行的字母。识记时被试看的是12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被识记的可能是相等的,因此,任意要求他回忆哪一行的结果都可以代表其他各行的识记效果。如果第2行回忆对了3个,我们可以说第1行和第3行在回忆刚开始时记住的也是3个。因此,根据被试对第2行回忆对的数量就可以估计他对全部材料的保存量是3×3,9个。 为了检查这个假设,Sperling对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进行了比较。他让同一被试分别用两种方法识记难易相等的材料,结果,部分报告法测得的保存量都高于全部报告法测得的保存量。这是由于全部报告法延误了再现的时间,使一部分信息丧失了。这 8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个结果证实了他提出的假设。 为了进一步检验信息丧失的假设,Sperling还做了延迟的部分报告实验。就是在呈现识记材料后过1s再让被试部分再现。结果发现,延迟部分报告法测得的保存量小于立刻部分报告法测得的保存量。这个实验事实充分说明了,全部报告法测得的保存量小于部分报告法的保存量是由于再现时间过长而丧失了一些信息。 3?方法 3?1速示器:呈现时间可调节。 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并编有顺序号的卡片,每张上的数字和英文字母共12个,分3行排列,每行4个。 3?2程序 3?2?1把速示器放在向阳的方向,距被试25厘米,与被试的眼等高。给被试一张纸、一支笔,并对他说:“这是个记忆实验。我喊“预备”时你就注视屏幕的中心,屏幕上会出现3行数字和英文字母,你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是什么。呈现的时间很短,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地看,在数字和英文字母消失的同时,我说一个行数,你就把这一行的数字和英方字母都写下来。例如我说第3行,你就把看到的第3行的数字和英方字母都写下来。要按着原来的顺序写,如果中间有一个忘记了,就空一格。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每次要求你写哪一行是不同的,所以你在看时要尽可能把3行全部都看清楚。” 3?2?2按随机次序要求被试回忆第1,2或3行各30次。事先排好实验顺序和记录表。 3?2?3呈现时间50ms(如果被试看不清,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10s。每次呈现的预备时间约2s。每次呈现的刺激刚消失时,主试及时说出要求被试回忆的行数,不能太早(以免在刺激呈现时被试只记1行);也不能太晚(以免被试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 4?结果 4?1统计各被试每次回忆对了几个并填入记录表内。 4?2按下列公式计算各被试的感觉记忆的保存量: 感觉记忆保存量,平均每每次正确再现个数×3 5?讨论 9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5?1如果本实验用全部报告法测感觉记忆的保存量,实验程序应作哪些改变,其结果是否与本实验结果相同,为什么, 5?2如果要检查延迟的部分报告的保存量,在实验程序上要作怎样的改变,用全部报告、部分报告和延迟部分报告三种方法检查的保存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较好,为什么, 实验七 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 1?目的 测定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学习测量空间的记忆广度的方法。 2?简介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关于人对空间方位的知觉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度量。心理研究结果指出,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区分个体空间方位知觉的一种心理指标。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对于从事某些军事工种人员、驾驶员及运动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A.Orsini等人1981年用Crosi设计的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方法,以4,10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性别不同、居住地区不同(城市或农村)对儿童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影响。他们发现,空间记忆广度城市儿童大于农村儿童,男童大于女童,年长者大于年幼者。经统计考验,这些差别都是显著的。1983年又以14岁左右的青年为被试,研究过类似的问题。结果表明,居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对于青年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均无显著影响。这种记忆广度对于儿童来说平均约为3.8,对于青年来说,平均约为5.3。 3?方法 3?1仪器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仪。仪器由主试面板、被试面板、控制器部分组成。 主试面板设有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计分、计错、计位。按动显示键可观察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功能键用于选择仪器的三个功能。 被试面板设有16个带灯的方键,排成4×4方阵,随机显示空间位置刺激组。设有 10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一个启动键控制仪器的工作。 3?2程序 3?2?1主试打开电源开头,选择实验3,使检测灯亮,再按“启动”键,仪器进入自检状态。自检方式如下:主试面板的三个功能指示灯和小数点每秒变化一次;四位数码显示器从0000,9999每秒变化一次;被试面板4×4方阵的灯每秒显示一排;当数码管从0000,9999变化完毕称为一次大循环,检测共有两次大循环。两次大循环后数码管显示为88.88,功能指示灯及4×4方阵灯全亮。当4×4方阵灯全亮时,用手指去按方键,按一个灭一个,否则有故障。灯全按灭后,检测完毕。 3?2?2主试选择实验1,使实验1灯亮,四位数码管显示基础分:02.00,然后对被试说:“这是一个检查对空间位置记忆的实验。本实验设有14个位组的一套编码,可实现三位至十六位空间位置刺激组的顺序显示。当你按下启动键后,测试开始。每一空间位置刺激组按随机顺序点亮对应方灯,各方灯亮间隔一秒,同一刺激组呈现完后,仪器响一“嘟”蜂鸣声。当你听到“嘟”声后,立即按照灯亮顺序按灭方灯,然后再按下启动键,仪器马上又提启下一个刺激组,再次回答。如果你反应错误,仪器响一下蜂鸣,方灯全灭,并计错一次,再按启动键,仪器马上提取下一个刺激组。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则测试结束。”当被试做完实验后,按动数码管可显示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并记录下来。然后换被试继续做。 3?2?3主试选择实验2,使实验2灯亮,四位数码管显示基础分:02.00,然后对被试说:“请注意4×4方阵,当你按下启动键,一秒钟后,每一空间位置刺激组按随机数同时点亮对应方灯。两秒钟后方灯全灭,并响一”嘟“声。请按照记住的灯亮位置去按亮对应方灯,按灭时无顺序要求,反应如果正确,则对应灯亮。当按完该刺激组全部灯一秒钟后,被按亮的灯全灭,仪器自动计分。当你看到灯全灭后再按下启动键,仪器马上又提取下一个刺激组,让你再次回答。如果反应错误,16个方灯全亮,响一下蜂鸣,一秒钟后灯全灭,计错一次。再按启动键,仪器马上提取下一个刺激组。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测试结束。”当被试做完实验后,按动数码管可显示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并记录下来。然后换被试继续做。 4?结果 4?1求出全班同学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平均值。 5?讨论 11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5?1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有什么实际意义, 5?2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空间位置的记忆广度, 实验八 数字记忆广度 1?目的 测定视觉数字记忆广度,学习用记忆广度测试仪测量记忆广度的方法。 2?简介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所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刺激系列可以通过视觉呈现,也可以通过听觉呈现。呈现的刺激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 3?方法 3?1仪器 记忆广度测试仪。由控制器、主试面板、被试面板、键盘输入盒等部分组成。 被试面板装有一位大数码管显示记忆材料,键盘输入回答信息。 主试面板上装有六位数码管实时显示计分、计错、计位、计时。编码键可选择码1和码2。每套编码中相同位数 4个数组为一个位组,14个位组为一 编码。 3?2程序 3?2?1检测:当按下检测键,检测灯亮时,再按回车键,仪器进行自检。此时,主试面板的六位数码管及被试面板的一位大数码管顺序显示:0、1、2、3、4、5、6、7、8、9,数码每改变一次,响一次蜂鸣,回答灯、答错灯、码1灯、码2灯、计时灯、计分灯一起闪烁一次。如想停止检测,再按一下检测键,检测灯灭,按下回车键,仪器转为正常工作状态。 3?2?2主试按下复位键,码1灯、计分灯置亮,数码管显示为0202.00。码1灯亮, 12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表示记忆材料可选择编码1;计分灯亮,六位数码管显示计分和计位,0202.00,表示基础位长,2,基础分,02.00。码2灯亮表示记忆材料可选择编码2;计时灯亮,六位数码管显示计时和计错。主试对被试说:“这是一个测数字记忆广度的实验。当你按下键盘盒上的回车键,仪器自动提取一个三位数组。当你看到回答灯亮时,用键盘按顺序回答所记忆的数字,回答正确,回答灯灭,你再按下回车键,仪器马上又提取下一数组,再次回答。如果回答有错,仪器响一下蜂鸣,答错灯亮,计错一次,再按下回车键,仪器马上又提取下一数组,再次回答。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出现停机长蜂鸣,测试结束。”当被试测完后,主试按下复位键,改变显示键状态,记录被试测试成绩。 4?结果 4?1比较不同被试的数字记忆广度的差异,并计算全班同学的记忆广度的平均值。 5?讨论 5?1你认为一个人的记忆广度能作为他的记忆能力的指标吗,为什么, 5?2如果被试的年龄相同而文化程度差别校大,他们通过听觉和视觉测得的记忆广度的差异会是怎样的, 实验九 长时记忆 1?目的 比较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学习提示法和再学法。 2?简介 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是从H.Ebbinghaus开始的。他以无意义音节作材料,自己作被试研究了材料的长短对学习的影响,保持与重复学习次数的关系,遗忘与时间的关系等等,发现了遗忘的规律。对记忆的研究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也为实验心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13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Ebbinghaus所研究的记忆都是和长时记忆有关的问题,他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再学法。 再学法又叫节省法。这种方法是当被试识记某种材料达到一定标准后,经过一定的时间,让被试再学这份材料,看再学时达到原来的标准,比初学时节省了多少遍,用节省遍数的百分数作为保存量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 节省的百分数,(初学所用遍数,再学所用遍数)×100 初学所用遍数 用这种方法检查保存量,即使用再现法一点也回忆不起来的情况下,也能检查得出来。 提示法是将一系列项目等速地呈现出来,让被试建立上一个项目和下一个项目之间的联系。当上一个项目出现时,被试就要说出下一个项目来。无论被试是否说得出,也不管他说的是否对,下一个项目都会按规定的时间呈现出来。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被试识记的过程,也可以检查被试的学习效果。其指标可以是学会每一项或全部学会(或达到一定标准)所需要学习的遍数或时间。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有各种方式,它可以一项接一项的呈现,如一个个地呈现无意义的音节,将一一个音节作为下一个音节的提示,也可以将对偶的材料中的前一个作为后一个的提示,如先呈现汉,英词对中的汉字,以它作为英语单词的提示,让被试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然后再将汉,英词对呈现出来。 3?方法 3?1被试 分两组,都是学过英语的。 3?2仪器和材料 记忆仪。 汉,英对照的单词10个,无意义音节,数字对照的材料10个,按实验的程序写在纸盘上,如果没有记忆仪,可用手呈现,但识记的材料要分别写在卡片上。如果让没学过英语的人做被试,应根据情况制作其他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卡片。 3?3程序 14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3?3?1比较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的识记过程:接好记忆仪的电路,把刺激呈现的时间调为1.75s或1s,刺激呈现面保持45度,与被试的距离为25cm。请第一组被试坐下,并对他说: “这是一个记忆的实验。实验时我喊‘预备’,你就注意看仪器上的小窗。小窗中会陆续呈现一对一对的汉,英单词,前边是个汉字,后边是其相应的英文单词,你要尽量记住。看完一遍后我再把你看过的汉,英词对一个一个地呈现出来,不过,先是呈现汉字,你看到汉字后就立即说出和它相应的英文单词。不管你说出来还是说不出来,也不管你说的对不对,接着这对汉,英单词会一起再呈现出来,让你核对一下,同时也是让你再学一遍。就这样继续学下去,要尽量快些学会。” 第一遍将10个汉,英词对依次呈现一遍;从第二遍开始先呈现汉字,再同时呈现汉,英词对。依次呈现10个词对,记下被试正确反应的次数。做完一遍再做一遍(每遍都要改变呈现顺序),直到被试能把10个词对全部(或80,)看到汉字无误地背出相应的英文词为止。要记下最后一遍结束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换第二组被试用10张无意义音节,数字卡片,按照以上的办法进行实验。将指示语中的记忆材料必为无意义音节,数字。 3?3?2比较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的保存量:告诉第一组被试: “下边再用汉,英词对的材料进行实验。还是先呈现汉字,你接着就说与它相应的英文字。现在预备。” 开始时要记下当时的时间,并算出距学会汉,英词对的时间,即距上次学习结束的时间有多少分钟。每遍检查时都要记下被试背对的词对数,到全部(或80,)背对为止。记下共用了多少遍。 检查无意义音节,数字材料的保存量。让第二组被试再学会无意义音节,数字。实验程序和记录方法等同上。两组的所有被试学会的标准要相同,学会后与再学开始的时间间隔也要相同。 4?结果 4?1分别整理两种材料达到学会标准所需学习的遍数,和每遍记住材料的百分数。 4?2以学习遍数为横坐标,每遍正确再现次数,为纵坐标,画图比较识记两种材料的过程。 15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4?3分别整理两种材料在重学后第二次达到学会标准所需学习遍数,并用简介中公式计算两种材料的保存量。 4?4根据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材料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 5?讨论 5?1如何用再现法检查英,汉单词的识记速度和保存量,比较提示法、再学法和再现法的异同。 5?2你觉得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有意义吗,为什么, 实验十 注意广度 1?目的 测定对随机分布的圆点的注意广度。 2?简介 注意广度通常指视觉注意的范围,即在同一时间内所觉察到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早在1871年,W.S.Gevens就有在白盘子里抛撒黑豆并估计黑豆的数目来研究这一类的问题。Gevens在实验中每次抛撒的黑豆从3粒到15粒,共抛撒了1006次,测出成有对黑色的注意广度是8,9个。 注意广度是一个阈限值,应按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计算,即有50,的可能性估计对的那个数目就是注意广度。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呈现时间越短,注意广度越小。另外,实验材料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实验采取演示实验。 3?方法 3?1仪器和材料 速示仪一台。 刺激卡片一套:随机呈现的黑色圆点,从5点到12点,每种数目的卡片各2张,共16张;规则排列的圆点数分别为6、8、10、12、14点,各2张,共10张。两种方式的卡片共26张。 3?2程序 16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3?2?1主试按随机的原则排列圆点卡片的顺序,并请各位同学事先画好呈现刺激和记录的表格。 3?2?2随机呈现这26张卡,每张卡片呈现0.1秒。若某种数目的两张图片被被试通过,则认为此数目点数通过。把被试通过最大的圆点数止粗略估计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4?结果 4?1请每位同学统计自己对不数目圆点正确判断的次数,并填好表格。 4?2根据实验结果说明注意广度的个体差异。 5?讨论 5?1如果要扩大或缩小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注意广度,应采取什么措施, 5?2在没有速示器的条件下,你能提出一个测定注意广度的方法吗, 实验十一 注意分配 1?目的 演示注意分配现象,并测量被试注意分配值的大小,即检验被试同时进行两项工作的能力。 2?方法 2?1被试 全班学生。 2?2仪器和材料 注意分配仪。本仪器由主试面板和被试面板等部分组成。主试面板设有功能选择拨码开关,三位数码显示器、音量调节旋钮等。被试面板设有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反应键、八个发光二极管和与其对应的八个光反应键。 2?3程序 2?3?1主试用拨码开关进行仪器设置。用“T”设置测试时间,把拨到1,即T=1,则表示测试时间每次为1分钟。用“W”选择工作方式,测定注意分配值Q的实验可分为 17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两组: 一组:W=1 三声反应 W=3 光反应 W=5 三声+光反应 二组:W=2 二声反应 W=3 光反应 W=4 二声+光反应 主试用“D”选择显示方式,当D=6时,则显示注意分配值Q。当一组实验结束,仪器自动计算注意分配量Q。 2?3?2被试对仪器发出的连续、随机,不同音调的声刺激做出判断和反应。用左手按下相应按键,听到低音按下低音操作键,听到中音按下中音操作键,听到高音按下高音操作键,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地操作。仪器记录下正确的反应次数S1。 2?3?3被试对仪器发出的连续、随机,不同位置的光刺激作出判断和反应。用右手食指依据红灯亮位置按下对应操作键,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地操作。仪器记录下正确的反应次数F1。 2?3?4仪器随机的、自动的、连续的按规定时间,同时呈现声刺激和灯光刺激,要求被试者左右手,分别按下声、光按键,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地操作,仪器分别记录下正确的反应次数:S2和F2。 3?结果 3?1计算注意分配量Q的公式如下: Q=(S2/S1)×(F2/F1) 其中:S1为被试对单独声刺激的反应次数; S2为声、光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时被试对声刺激的反应次数; F1为被试对单独光刺激的反应次数; F2为声、光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时被试对光刺激的反应次数; 值的判定:当 Q=.5 没有注意分配值 0.5 ?Q<1.0 有注意分配值 18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Q=1.0 注意分配值最大 Q>1.0 注意分配值无效 4?讨论 4?1在你听课记笔记时有没有注意分配发生,或者只是注意转移,为什么, 4?2在实践中有哪些工作需要具备注意分配的能力, 实验十二 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 1?目的 测定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即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驰或分散的能力。 2?方法 2?1仪器 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本仪器由一个可换不同测试板的转盘及控制、记时、记数系统组成。转盘转动使测试板透明图案产生运动光斑,用测试棒追踪光斑,注意力集中能力的不同量将反应在追踪正确的时间及出错次数上。 2?2程序 2?2?1主试把测试棒插头插入后面板的插座中,如用耳机,则耳机插头插入后面板的相应插座中。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头。 2?2?2主试选择转盘转速。测试盘转速分为九档:10,20,30,40,50,60,70,80,90转/分。主试按下“转速”键一次,其转速显示加1,即转速增加10转/分,如转速显示为0,则电机停止转动。 2?2?3选择定时时间。按“定时时间”的各拨码“,”“,”键确定实验时间,其时间值实时显示于“成功时间”显示窗上。 2?2?4选择转盘转动方向。按下“转向”键一次,其键右侧“正”、“反”指示灯亮灭变化一次,“正”亮表示转盘顺时针转动,“反”亮表示转盘逆时针转动。 19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2?2?4拨后面板的开关,选择噪声由喇叭或耳机发出。喇叭声的音量可以由后面板的旋钮调节,耳机的音量可以由耳机上左、右耳两个旋钮分别可调。 2?2?5被试用测试棒追踪光斑目标,当被试准备好后,主试按“测试”键,这时此键左上角指示灯亮,同时喇叭或耳机发出噪声,表示实验开始。被试追踪时要尽量将测试棒停留在运动的光斑目标上,以测试棒停留时间作为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指标。 2?2?6到了选定的测试定时时间,“测试”键左上角指示灯熄灭,同时噪声结束,表示实验结束。 3?结果 仪器控制面板记录下成功时间及失败次数。 实验十三 学习曲线 1?目的 证示动作学习的过程,学习使用触棒迷宫的方法。 2?简介 学习曲线能形象地反映学习的进程,一般是用学习的阶段或学习的遍数作横坐标,用学习达到的效果作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表示学习效果的指标有多种,如每遍学习中正确或错误反应的次数,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每遍学习所用的时间等等。 迷宫学习是研究动作学习常用的方法。迷宫是学习在空间中定向的一种实验仪器。迷宫从起点到终点只有一条通路,要求被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错误达到终点。学会的标准可以定为一遍内不发生错误(即没有进一次盲巷),或连续三遍不发生错误。学习的效果以每遍内错误(走入盲巷)的次数,或走一遍所用的时间为指标。 3?方法 3?1被试 没做过本实验,也没看过或用手摸过这个迷宫路线的。 3?2仪器和材料 具有20个盲巷的方形迷宫,金属小棒,带音乐的计算器。 20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3?3程序 3?3?1让被试坐在桌边,用优势手拿木棒的上端,戴上遮眼罩后现把迷宫放在桌面上,并对被试说: “这是一个走迷宫的实验。迷宫就是一块木板,上边的槽就是迷宫的路,有通路,也有死胡同。实验开始时我把金属小棒的下端放到迷宫的入口处,你拿着棒垂直地在槽中走。有时你会遇到障碍,这或许是拐弯的路,只要向左或向右拐就走过去了。如果拐弯也走不通,同时还人会听到一个乐音,那就是进了死胡同,这时你就得退出来,另换一条路走。迷宫的路总有一条是通的,沿着这条通路就能走出迷宫。要求你从迷宫的入口处尽快走到出口,并且避开死胡同。看你走多少遍才能够学会。实验时只能用小棒在迷宫的槽中走,不许用手触摸迷宫。我喊“开始”你就走,等你走到出口处时我立即说“到了”。要连续走三遍都没有进一次死胡同才算是学会了。” 主试将计算器和迷宫连接起来,然后将被试拿着的小棒的下端放到迷宫的起点,喊“预备”后约2秒就喊“开始”,并开动秒表记时。当被试的小棒一进入迷宫的终点,主试立即说“到了”,同时停秒表记下走完一遍所用的时间(秒)和错误数。 3?3?2用同样的方法重复做,直到被试连续走三遍不发生一次错误。 3?3?3达到学会的标准后,让被试画出他所学会的迷宫的路线,然后再加上死胡同的位置。 4?结果 4?1将被试每遍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列入表中。 4?2根据每遍走完迷宫的结果,用时间及错误数这两个指标分别画出时间曲线及错误曲线。 4?3把迷宫的实际路线图同被试者根据记忆画出的路线图进行比较,说明二者有何重要差别,及可能产生此差别的原因。 5?讨论 5?1如果要把学习过程的时间曲线和错误曲线合成一条曲线,你认为应如何把两个单位不同的指标合成一个综合的指标, 5?2为什么研究学习过程时要让被试学习象走迷宫这样在实际生活中碰不到的内容, 21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十四 动作判断 1?目的 测试驾驶员在驾驶期间分配和维持视觉注意的能力。 2?方法 2?1仪器 动作判断仪。本仪器由转动圆盘,操作手轮及控制面板组成。转动圆盘上有10个矩形目标、10个圆目标及1个周边目标。随圆盘以恒定速度转动。操作手轮可驱动左右二检测头沿转动圆盘水平中线往复移动以避开目标。控制面板为触摸开关面板,面板右下方设有“定时”、“次数”、“设置”、“测试”、“打印”、“复位”键。控制面板有8位数字显示,依次显示主试已输入的实验时间、实验次数、正在运行的次数及被试操纵左、右检测头接触目标的总次数即失败次数。 2?2程序 2?2?1主试调整好检测头的位置,使转动手轮时其左、右各限位于转盘边缘,并且不出转盘。 2?2?2主试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实验条件。按“定时”键1次,定时时间加1分钟,超过9分钟,回到1分钟定时;按“次数”1次,实验次数加1次,超过19次,回到实验1次;按“设置”键,键上灯亮或灭变化,灯亮表示“设置”键按下状态,需在每次实验中使被试有8秒休息时间,否则每次间无休息。 2?2?3主试通知被试手握手轮,两眼注视圆盘,进入练习状态。被试练习转动手轮,控制检测头左、右往复移动以避开目标,如操作错误,则实时显示其失败次数,并且仪器上面的二极管分别亮。练习状态下,运行次数显示“00”。 2?2?4主试按下“测试”键,键上灯亮,随着一短声,表示实验开始。运行次数显示 22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01”。被试操纵手轮转动,使左、右检测头避开目标,实时显示失败次数。到设定时间后,如“设置”键按下状态,则一长声告诉被试可稍休息一会,8秒钟后,一短声下次开始;否则为连续状态,一短声告诉一次完毕,马上重新开始下一次。休息时“测试”键上灯灭。每次开始时实时显示运行次数,并且失败次数从0开始。到设定次数后,随着一长声,测试结束。显示这次测试的总失败次数。 实验十五 双手协调能力 1?目的 研究动作学习中双手协调能力。 2?方法 2?1仪器 双手协调器。本仪器的各部分均安装在一个三脚架上,仪器上有两个摇把,铅笔类似的针一个,一块金属板,板上一个挖空的描绘的图案,一个指示灯。 2?2程序 2?2?1主试把针放在要求描绘图案的一端,然后对被试说: “这次实验是要求你们用针从金属板图案的一端描绘到另一端,仪器上的两个摇把由两只手各持一个,摇动两个摇把,使针左右或前后移动以描绘图案,但不得接触图案的边缘,如果你们用以描绘的针碰到边缘,指示灯就亮了。请你们尽快和尽量少犯错误完成这次实验。” 2?2?2被试开始实验,主试记下被试描绘整个图案所需要的时间和犯错误的次数。 3?结果 被试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和所犯的错误越少,则说明两手动作协调得越好。 23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十六 双手灵活性测试 1?目的 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以及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2?方法 2?1仪器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本仪器金属板上有100个实验圆孔,直径1.6mm,各孔中心距20mm;金属插棒110个,直径1.5mm,长度20mm;实验用镊子一把。 2?2程序 2?2?1主试将金属插棒放入左侧槽中,并对被试说: “这次实验是测定你的手指、手、手腕灵活性及手和眼的协调能力。请用你的优势手拿起右侧槽中的镊子,将左侧槽中的金属棒插入圆孔中。先插开始位(左上角第1个孔),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记时会自动开始和结束,记录下插入100个棒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十七 动作稳定测试 1?目的 测验保持手臂稳定的能力,以及间接地测量情绪的稳定程序。 2?方法 2?1仪器 动作稳定器。本仪器在一个与桌面倾斜45度的金属板上,刻有直径大小不同的9个洞,在金属板的后面有一块与面板平行并与它相距1.5cm的金属板。仪器附有一根带有绝缘把儿的金属棒。 2?2程序 2?2?1主试将仪器放在被试面前的桌子上,让被试坐好,手持金属棒,然后对被试说: “金属面板上有直径大小不同的9个洞,在悬肘和悬腕的条件下,将金属棒先插入 24 心理学实验指导书 最大的洞中,接触面板后面的金属板以后(这时小灯泡变亮)再拔出。然后再按各洞直径大小的顺序依次插入各洞。但你要注意,当插入和拔出时,金属棒不得接触洞的边缘,一经接触仪器就会发出声音,只有插入和拔出不碰边缘才算通过。” 3?结果 能通过的最小洞的直径的倒数即为刻被试手臂稳定性的指标。 25
/
本文档为【颜色混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