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18-02-13 21页 doc 43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16年第5期(总第119期)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6年5月10日 图文信息中心 201 目 录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编者注„„„„„„„„„„„„„„„„„„„„„„„„„„„„„1 信息素养定义„„„„„„„„„„„„„„„„„„„„„„„„„„1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 信息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3 论信息素养与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5 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
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2016年第5期(总第119期)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6年5月10日 图文信息中心 201 目 录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编者注„„„„„„„„„„„„„„„„„„„„„„„„„„„„„1 信息素养定义„„„„„„„„„„„„„„„„„„„„„„„„„„1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 信息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3 论信息素养与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5 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8 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发布的公用规范《设计学信息素养大纲》„„„„„10 1 2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编者注: 信息素养自1974年提出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图书馆情报学界、教育学界与计算机相关学科领域都对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进行诸多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入和发展信息素养教育,并根据各自国情制定了相关评价标准,特别是高校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本期简报摘选我国部分相关研究,以及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的公用规范《设计学信息素养大纲》,供领导老师参考。 信息素养定义 1974年在美国图书情报学全国委员会(NCLIS)上,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在其所提交的一份协议书中建议: 在以后的几十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内使全民达到具有信息素养这一目标。其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定义为:“所有经过训练的在工作中善于运用信息资源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具有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被提出之后,国内外给出了诸多定义,如1979年图书馆学信息学专家Robert Taylor把图书馆专业与信息素养联系在一起,给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 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年在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的中指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素养较多地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与信息素养教育评价密切相关。信息素养教育评价需要建立在清晰地对信息素养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较多,对其表述较多的是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及信息道德素质。 其中信息意识素质指对于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以及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信息能力素质是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寻、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分析能力;信息道德素质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发展研究 情报科学 2009年8月 1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信息素养自1974年提出以来,在情报学和教育学领域快速发展。1979年,信息素养首先与图书馆专业联系起来。80年代后期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介入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活动。1990年国家信息素养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信息素养正式成为国家层次的发展方向。90年代中期左右,部分美国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与实践活动,这促使了美国国家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出台和推广。随着90 年代中后期信息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大学实践的基础上,英国和美国先后确立了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更好地推动高等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发展。之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01年也根据美国的标准制定了适合自己国情的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并于2004年推出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框架的第二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也较早有对于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探讨,如2000年陈文勇,杨晓光在论文《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研究》中制定了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会通过德尔菲法等建立了7个维度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我国国家层次的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探讨与制定要落后于美国等国家。因此,在各高校进行信息素养实践和不同领域学者对高校信息素养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统一的国家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促进高校信息素养的实践。 本文选取了加州州立大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第二版)、英国高等教育信息技能:SCONUL与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进行发展趋势的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第二版相对第一版没有将终身学习和公民权利作为一大标准,但其将终身学习和公民权利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认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与公民权利的基本属性。第二版存在的六大标准也体现了终身学习和公民权利的思想。因为认为第二版仍然包括终身学习与公民权利。根据内容分析法,总结出了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所包含的所有维度,进而作为对比分析的维度。 从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有如下发展趋势: (1)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层次存在着相同的核心维度。这些核心维度包括了信息需求、信息源、搜索策略、信息利用与经济、法律和社会因素。上述维度在未来也将继续成为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核心。 (2)在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成本收益、专题的研究方法、信息的组织、信息评价、知识创造、信息理解与吸收这样的维度在高校信息素养评价 2 标准发展的过程中被陆续引入,对这些维度的研究和完善也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3)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高校信息素养标准层次的提高, 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维度与所涉及的内容再不断丰富。信息意识、信息交流、终身学习这样普遍较少涉及或具有特色的维度逐渐被引入到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中。 (4)澳大利亚在2001年的信息素养标准中将信息素养的评价,信息素养的教育纳入终身学习与公民权利中,这点在其他国家较少体现。而在2004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中,终身学习与公民权利从评价标准中删除,而将终身学习与公民权利的层次和重要性提高, 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发展研究 情报科学 2009年8月 信息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求 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高校艺术类学生呈现出一定专业社会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丰富,个性鲜明,但组织纪律性不强;思想活跃,创造性强,但理想信念淡薄;重专业掌握、轻文化学习,缺乏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文化学习特点,使他们特别重视掌握专业知识尤其是重视专业实践活动,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声乐、器乐等专业课和文艺演出;设计专业的学生则过分依赖电脑。存在知识不系统,大量的业余时间乃至课堂学习时间都被艺术实践活动所占用现象。同时,由于过分的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其它综合素养的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较低,信息素养更是难以提高,不能满足整个社会与教育对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因此,如何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求成为艺术类老师和信息素养教育老师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平时的实践和学习中,因为艺术类学生对一般与专业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没有兴趣是他们信息素养较低的一大主要原因,高校开展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的是能吸引艺术类学生兴趣的、结合实践教育的有效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内容,而不仅仅只是开设相关的如信息检索课一般无区别的信息素养教育。 二、信息时代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自1974年被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概念、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 80年代以 3 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以来,信息素养的内涵发生了很多深刻变化,人们对信息素养的教育也更加重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综合分析来看,信息素养的教育一般是对大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的教育与培养,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来说也应该从以上四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但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对上述内容的简单叠加,而应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结合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种适合艺术学生发展和需求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1)应重视结合艺术专业知识的文献检索课教育。 文献检索课主要是一门传授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具体文献检索知识的课程,由于其侧重于信息检索技能的训练,缺乏信息评价、鉴别、选择和利用等内容,因此大多数艺术学生对其没有兴趣,但如果将信息检索课与相关艺术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与实践,增加检索知识的专业新颖性,则能让艺术专业学生通过信息文献检索课增加信息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 (2)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作用。 手机、电脑的普及为艺术学生的电子阅读提供了多种可能与选择,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注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艺术专业学生阅读引导,并可利用 Web2.0 等技术开展信息在线咨询服务,形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在信息检索或其它方面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老师则可以在解答疑惑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困难与要求,并进一步制定更加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方式。 (3)高校图书馆是艺术专业学生信息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是集信息服务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教育机构,在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图书馆更是凭借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专业的教育人员有着其它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图书馆可以在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能培养基础上,或开展艺术相关专业的信息素养比赛活动,或开展艺术相关资源二次开发活动等,让艺术专业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信息素养提高的必要性,开发或提高他们提高信息素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的教育或活动中,对艺术学生的信息道德必不可少,只有在信息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不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危害的教育,反过来促进自身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人员的能力提高也很是必要,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他们必须接受、掌握新的事物与技术,并将这些新鲜知识教会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甘肃科技纵横》, 2010, 39(4) 4 论信息素养与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一、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素养养成教育的目标指向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信息素养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如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等,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综合来说,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去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2001年发布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提出了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的五大标准。 标准一: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 标准二:能有效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标准三: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标准四: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 标准五: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从这五大标准中可以看出,在处理信息的一系列过程中,创造产出信息能力是较高标准。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它体现于设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设计冲动、设计观念、构思到最终的完成,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创造思维。由此,对于艺术设计大学生来说,可将信息素养养成教育的目标设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获得信息; 第二层次为解读信息; 第三层次为创造信息。 这其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素养养成教育的第三层次,是养成教育的最高目标指向。 二、信息化社会中艺术设计大学生激发创新思维的障碍探析 所谓创新思维,指的是进行全新的构思、联想和创新设计的一种思维方式。信息时代的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5 一是敏锐力。在繁复的信息中敏于觉察设计对象的各元素,具有高效地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等方面的能力,即对问题的敏感度。 二是变通力。即在大量不同分类的信息或不同形式的信息或不同方式的思维中,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的能力。 三是独创力。能激发创造新信息,或反叛或突破或前瞻,具有独特的思维。这是信息时代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 那么,在目前的高校里,我们对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做得如何呢,分析现状,笔者觉得存在着以下的障碍: 1. 信息意识还较为淡薄,敏锐力较为钝化。艺术设计大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因特网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最为丰富、最为公开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又钝化了他们对于问题的敏锐力。早在1989年,怀曼就讨论了信息焦虑症。他认为,有多种情形会造成信息焦虑症:不能理解信息;需要理解的信息量太大;不知道何处发现信息;最令人沮丧的是了解何处有信息,却没有获取信息的关键技巧。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信息焦虑症已是大学生的常见病,更是艺术设计大学生的通病。专业学习的目标常常在网络的几乎无限连通的网路中迷失,信息的过载使学习的效率低下,高效获取信息的意识和技能都显得不足。没有了对于问题的敏锐力,创新思维也成了一句空话。 2. 信息转化为自身思维的过程中存在着“瓶颈”障碍,变通力显得不足。获取的大量信息是需要解读、需要处理的。辨析、判断信息,并在与原有信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产出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主体和核心内容,是创新思维的雏形。但是,艺术设计大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却显得较为薄弱。艺术设计,尤其是视觉艺术设计,需要“明亮”的眼睛观看,需要“敏感”的心灵解读。雕塑大师罗丹这样描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观看便是这样一种“唤醒”的过程,是探寻和发现的过程。可是,应试模式的中学教育把艺术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整个社会都把艺术当成生活的点缀品,学生习惯于“观看”只基于生理行为,敏于观看,讷于思考。缺少了独立的理性思考,结果是“看”了不一定“看懂”,“看”了不一定“看好”,信息停留在原有的层次,形成在抽象意义层面上的“形而上”的思维,存在着“瓶颈”障碍。 3.创造力受惯性束缚,独创力难以体现。求新、求奇、求异是艺术家永恒追求的目标,创新精神不但预示着新发现的可能,而且体现着一定的叛逆精神。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图形或形式结构的打散与重组变得异常简单,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方式常常按组合型或模拟型的方式展开,大学生受此影响,受惯性束缚,原创成为稀罕之物,独创力难以体现。 6 三、利用信息素养养成来培育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与措施 信息素养养成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是对策之一。通常认为,相应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制定科学的标准和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和融入原有的课程体系之中、分层次对领导者、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师实行培训等。这些措施对于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局限于一个专业领域,还没有唤起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我们通过实践认为,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在于营造社会、校园的信息素养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切实可得的技能和文化支持。 首先,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素质,但目前,对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均未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效支持。而美国早于1990年就成立了国家信息素养论坛以及属于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信息素养教育行动委员会。因此,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是我国教育界的一致呼声。落实到校园环境中,我们将信息素养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素质教育纲要,信息素养养成教育贯穿于入学教育、课程学习、专业进阶、实践实习整个大学生学习生涯中。我们把信息素养的标准与专业密切联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息息相关。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向设计艺术大学生传递这一信息:谁的信息意识强,谁能迅速及时、准确捕捉到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耳聪目明,知识面就广,创造性思维就丰富多彩,就可能激发科技发明,或捕捉乃至创造出新的商机。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无源之水。牛顿的名言“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诠释这一理念的最好案例。 其次,真正以学生为本,为他们提供唾手可得的技能支持,向他们输送不间断的信息素养文化气息。目前,以培养获取信息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常常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确定的学期时间内完成,重点在于检索工具的使用,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加工、评述、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则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学生对于这种技能的需求是持久的。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的经验是可开发信息素养培养的网络平台,探索新型的突破时空局限的素质培养策略,提高教育效率。在实践中,我们聘请客座的专业老师和艺术设计的学长们驻守网络平台,在此平台上为大学生们传授“搜”的技巧和经验,读图解图,分析示范。对于专业提供信息的图书馆,借鉴美国图书馆的经验,应提供信息咨询的专业服务。例如:动态捕捉艺术设计学科的信息需求,定期组织教师、行业人士、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小组研讨,然后予以发布,引领信息的传输。如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需求,可提供商业起步的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信息,创业的基本知识,有市场研究资料、本地公司研究等市场发展与竞争的信息,有专利标准等技术资料等。通过论坛、研讨、示范,师生共同参与来营造浓厚的校园信息文化气氛。 通过信息素养养成教育培育艺术设计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之二是建立读图时 7 代与媒介时代融合信息素养的艺术设计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建立动态跟踪、学习历程档案评价的课程评价机制,改善大学生信息解读、建构、创新存在“瓶颈”障碍的现状。 在我们实践的艺术设计主题教学法中,我们将信息素养的养成融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体现信息流的转变过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和学生一起客观学习创作中信息的筛选和评价,记录师生对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可靠性、审美感等产生的疑问,记录师生破除思维惯性激发出的新的念头、灵感、独立的见解,渗透于整个创作实践中逐渐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并用这种面向过程的、动态的学习历程档案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信息的反思,使学生能在一段时间后审视自己的成长,从而逐渐成长为更有见识、更善思索和善于反思的创新者。 教育与职业 2009年02期 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提高认识,重视对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社会要求艺术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也必须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及应用的能力。当今的信息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日常的生活、购物、娱乐、办公、管理等都离不开计算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信息素养的要求使得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对信息资源的主动选择、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等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提高认识,培养信息素养的主动性,即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构建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首先,突出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目前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要求与日俱增,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已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迫切需要和必修课。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以信息素养为导向,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意识方面增加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知识;在信息知识方面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在其领域的应用;在信息能力方面,增加网上信息检索、信息处理方法与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在信息道德方面增加计算机病毒、网络游戏、网络法规和道德等知识。 其次,强化计算机实践,将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于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 8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载体,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促进学生间彼此交流和传递信息。课后,教师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应用信息和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基于信息素养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和应用,这既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将艺术专业相关知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学用结合氛围。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艺术专业内容,能有效引导学生把对计算机的学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养成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工具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良好意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艺术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积极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从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基本信息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利用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克服自身障碍,转变信息素养观念,主观上先接受信息教学的优势,结合艺术学院学生发展现状,有目的性地展开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搭建信息素养实践平台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除注重课堂教学外,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高等院校,搭建以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方式,使高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对专业基础学习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这种基于信息化情景的体验式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外活动,既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01期 9 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发布的公用规范《设计学信息素养大纲》 2006年,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Art Libraries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发布了公用规范《设计学信息素养大纲》(Information Competencies for Students in Design Disciplines),并于2007年7月进行了修订。提出了艺术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初级技能(主要体现在信息定位、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搜索技巧等内容)、中级技能(主要是信息辨别、信息评估与引用等)和高级技能(信息的综合应用等)。涉及:建筑学、建筑史、艺术史、工作室艺术、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时装、规划以及博物馆学。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人的信息素养具有各自的特点、内涵和评价标准。因此,结合本校专业背景,对特定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信息素质教育领域的主要趋势。 一、所有设计学科学生须具备的初级技能: 信息定位 , 认识到使用背景不同,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学术或者职业工作; 论文或者创意,图书馆使用或者远程使用) , 按照信息需求匹配搜索方式:学术图书馆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比如,谷歌) 等 , 按信息需求匹配信息来源:某种信息类型的书籍,其他信息类型的文章,其 他信息类型的网站 图书馆组织/资源 , 图书馆内导航 , 查找图书馆内书籍、期刊所在位置 , 利用标志牌、地图和读者指南查找图书馆藏书和使用图书馆服务 , 利用索书号查找图书或者期刊 , 利用图书馆的分类系统查找实体图书,或者使用电子系统浏览查找具体主题 的图书 , 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实体馆藏书和电子馆藏书) , 远程访问图书馆数据库 , 能够阅读并准确解读期刊书目 , 读懂在线目录的信息,以区分印本的期刊和电子版期刊 , 能够准确找到具体的一篇印本文章或者电子版文章 , 浏览学校图书馆网站 10 搜索 , 利用在线目录查找某一具体主题的图书,使用主题检索或者是关键字检索 , 利用在线目录查找已知作者或书名的书籍或期刊 , 利用期刊索引查找主题文章 , 查找关于视觉认知与设计的图片,利用多个图库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谷歌图 片搜索 , 利用互联网查询准确、权威的信息 评估/引用 , 利用具体的标准评估信息及其来源,比如关联性、范围、权威性、准确性、 客观性、时效性以及同行评审程序 , 分析搜索结果中的条目,并根据条目中的元素做出筛选(比如日期、范围、 阐释、来源) , 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指南准确引用电子或者出版的信息 , 合理引用信息及创意来源,避免出现抄袭 , 生成一个引用多学科的参考文献 , 总结、组织与合成所查信息 , 合法获得、存储及使用文本与信息,遵守相关版权规定 , 记录所有相关的引用信息,以便未来参考 , 使用多种方法管理信息引用(比如文献管理软件RefWorks, EndNote ) 非图书馆资源 , 查明当地图书的获取方法,利用馆际互借服务或者是文献传递服务,来获取 本地图书馆或机构没有的资料 主题 , 系统地选择和提炼主题 , 收集所需书目、百科全书和其他参考文献的的背景信息,包括有关这一主题 的具体术语 , 为获得所需信息,选择重点突出的主题和策略 , 为更有效地搜索,使用关键词和受控词表选择、提取术语 , 甄别描述所需信息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 , 检验最初的信息,修改、提炼问题 搜索方法和技巧 , 区分搜索引擎、研究数据库和图书馆在线目录,根据主题和所需信息选择合 适的搜索方法。确定是需要搜索还是索引,是生成全文信息还是需要进一步 研究,确定范围和限定,以及对有关结果可能性的影响。 11 , 通过利用多种搜索类型有效使用搜索界面,比如关键词、短语、标题和主题 搜索 , 利用关键词搜索识别关于主题的术语,以便更有重点地搜索 , 利用搜索引擎、索引或者目录的功能限制或者扩大搜索结果 , 使用数据库的功能标记、保存、打印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链接至全文 , 高效、耐心浏览搜索结果列表 , 从不同角度分析搜索结果:为什么会得到这些搜索结果,是否需要使用别的 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是如何排列,搜索结果需要增加还是减少, , 若对搜索结果不满意,修改主题和搜索策略 , 判断搜索得到的信息是否满足研究要求或者是否满足需要 应用 , 处理所需的电子文本,图片和数据,并转移到新的使用环境 , 清晰地表达出研究结果 要了解: , 图书馆职工的指导服务以及获得服务的地点 , 图书馆与程序 , 打印、借书和续借的程序 , 复印和扫描的程序 , 自助借书、自助续借、自助阅览,在线管理图书馆帐号的程序(因图 书馆而异) , 图书流通程序(即哪些可流通以及流通时间) , 通过文献传递服务获得资料的程序 , 图书馆的实体机构、部门(或多个图书馆的部门及藏书领域) , 阅览的价值与方法(比如目录、索引、索书号的重要性) , 基本的搜索引擎、索引和图书馆目录,其中的信息存在的差异 , 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索引和图书目录查找网页、文章和书目需要配合不同 的搜索方法 , 抄袭的定义和后果 , 不同的搜索类型(主题搜索和关键词搜索)会出现不同结果,以及各自的价 值 , 区别同行评审学术期刊、行业杂志和通俗杂志的不同 , 参考文献或者“注脚追踪”的价值 , 全文本和书目数据库的区别 , 图书馆网站信息,包括图书馆员工准备和挑选的资料与链接 , 一系列一般出版物和特定主题的出版物资源 12 , 其他图书馆资源及文献传递服务 , 文献传递服务所需时间 , 其他机构的资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历史协会、专业协会等) , 催还书的条件和时间 , 多种引用格式,比如,《芝加哥格式手册》现代语言学会的《MLA论文写作手 册》等 , 阐述一个主题时有必要了解背景信息 , 信息搜索需要时间、耐心和实践;还有逐渐的学习 二、所有设计学科学生须具备的中级技能: 能够: , 选用适当的研究工具,查找不同资源及多种类型的资料 , 选择和设计研究的主题 , 根据需要精简检索方式 , 使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具体信息 , 针对研究方法设计出调查计划 , 使用可视化和打印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 , 辨认出有关文件和视觉资料版权的具体问题 , 认识教师、图书馆员及其他可接触到的人士或机构,获取关于项目的建议和 信息 , 针对长期项目使用适当的资源和方法(比如广泛使用的馆际互借、与本领域 学者的沟通、研究日志或日记等) , 计划、记录、精简检索方式来完成时间为一学期的项目 , 归纳所获取的信息,归纳针对新情况的研究方法 , 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各种信息时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 , 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以及其他高级检索方法检索具体信息 , 定期阅览最新书籍和期刊杂志;查找最新上架读物 , 有序整理信息 , 使用其他图书馆或者国家、国际图书目录搜索其他资源,比如世界图书馆书 目WorldCat , 判断出查找某一书目时催还、预约、申请一次馆际互借的效率 , 描述出具体项目中的检索过程,详细说明成功和失败的检索方法和策略 , 根据引用和参考来获得相关文章 , 认真搜索相关资源,不断提高准确性和对搜索能力的自信 , 切实考量研究和创造研究成果所需要的时间 , 分析信息的使用背景,以及使用背景如何影响信息和信息的解读 13 要了解: , 研究主题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格式对资料实用性的影响 , 获取出版视觉文献许可的惯例 , 有关学校计算机使用及信息获取的规定 三、所有设计学科学生须具备的高级技能: 能够: , 有效利用高级研究资源查找多种资料,比如博士论文、未出版研究、艺术品、 一次文献 , 有目的地使用网络搜索 , 查找关于某一问题的多方面信息,并检验其可信度 , 分析某一情境或主题(应信息需要),分析方法包括认识所需信息的类型,选 择相应的搜索来源,分析相关信息,选择最可靠的信息,保证查找结果满足 要求 , 选择切合主题的索引 , 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证明所使用的信息来源的价值与可靠性 , 认识和获取所有与研究主题适应的信息来源 , 区分个人解读与他人著作中的原创性贡献 , 认识到项目结束后留存的信息与待解读的问题 , 确认恰当的、适用于项目的原创或具有版权的资料,成功取得所有文字和视 觉资料的法律许可(引用、摄影作品、原创艺术作品等),恰当即意味着获 得授权 , 根据研究主题,使用高级的检索策略在多种信息来源中检索信息 , 遵守版权原则 , 广泛收集关于某一问题的数据,培养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析支持观点的论据和思路,分析其结构和逻辑 , 准确描述相关知识与信息,即使会对个人价值系统产生冲击或者违背中心论 点 要了解: , 与研究有关的政策规定,比如涉及以人类为研究对象时,获得许可时所需要 满足的要求 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 《设计学信息素养大纲》2007版 摘选 《视觉艺术情报信息》责任编辑:潘 宏 联系电话:67823206 Email:hpan@libnet.sh.cn 14
/
本文档为【视觉艺术情报信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