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留守儿童论文

2017-09-06 4页 doc 15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留守儿童论文新形势下,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思考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着教育、学习、和心理上的诸多突出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及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稳定建设。为此从07年7月开始,中央多部门已经联手开展行动,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和政治举措,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着力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新形势下,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给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从而导致...
留守儿童论文
新形势下,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思考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着教育、学习、和心理上的诸多突出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及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稳定建设。为此从07年7月开始,中央多部门已经联手开展行动,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和政治举措,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着力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新形势下,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给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出现了空缺。从今年春季开学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来看,留守学生占在校生的40%左右,而且双亲外出打工比单亲出去打工的要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了在家的一方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而这些被托付或委托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的人,也就成了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是谁,不仅直接关系到对其生活的照顾的好坏,还将对其行为、教育、心理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监护类型下的留守儿童所得到的关怀照顾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是哪种监护类型,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保护、人格、心理的影响是别人取代不了的。我校七年级顾倩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父母不在家,由其奶奶监护,因为隔代和无能力、无教育,给孩子造成了较为明显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可以可说父母的举措是得不偿失的。 在目前农村存在着单亲监护的现象中,母亲监护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基于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农村传统文化,女性外出、男性在家的分工模式会被视作是一种社会的另类。这个问题主要是家庭的劳动负担女性难以承受,由于劳务负担过重,很多孩子的母亲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耐心,另一方面是农村的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孩子的母亲受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孩子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出问题,老师叫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很多学生的母亲无从下手,这当然不是要求家长惩罚孩子。在章广中学校园附近存在着大量租房陪读现象,陪读的人多数是孩子的母亲或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看其重视教育关心孩子的学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还是存在很多教育缺陷的。这些都不是完整的“家”,不具备家庭教育的完整功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减退了。 留守孩子带来的问题:首先,由于留守孩子父母的“缺席”影响其人格的正常成长。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使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缺少父母的关爱、指导和家庭的早期教育的支持,使小孩在人格成长上形成某种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次,留守孩子的 1 寄养多于寄宿,管护形成“空档”。许多打工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寄宿条件较差,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然而,寄住在亲戚家中,亲戚一般不会像对待自己子女那样管束、教导这些留守孩子。这样一来,这部分孩子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失控区。 1、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需要社会各界齐牵手。作为教育部门,可以从营造氛围入手。通过办宣传栏,刊登未成年人有关法律、管护知识或以案说法的案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家庭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共同关注。通过发放有关家教知识的宣传材料,让监护人通过阅读,了解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成长环境等因素,增加管护知识。同时要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社会监护体系。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2、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护网。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心理问题热线电话,让有这方面知识、经验的老师担任辅导教师,切实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疑难杂症。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关爱“留守儿童”,以师爱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定期召开这部分同学座谈会,以便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迅速处理他们在生活、思想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让其父母关爱自己的孩子。 3、学校要不失时机,加强对“留守儿童”双休日的跟踪管理。组织班主任和有关教师,深入到这些同学的家庭,走访左邻右舍,请他们来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尤其注意学生双休日的活动,经常性地保持联系和互通信息。村领导和监护人也要关注他们动态,及时与学校互通信息,深入未成年人中,发现苗头,及时帮教纠正。 4、公安、司法、法院、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要协助管理。对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进行治理,铲除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源头,严防犯罪关口前移,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采用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生动有效形式,进行警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关注未成年人成长,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好环境。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镇妇联、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机构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家教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 6、加强对外出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性,建立关爱扶助,老师和留守学生中确立一对一帮扶对象,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为学生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7、设置“亲情电话”,建立互通制度。做到班主任老师每月与外出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家长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英国《曼彻斯特调查》认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因素的总和”。留守儿童有相当的亲情饥饿感,这种现在节假日尤为突出,而留守儿童亲情饥饿感的最不良表现就是犯罪。所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严明) 2007年4月20日 2、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关注留守儿童健康,促进山区教育发展》(向远琼) 2007年4月20日 陈俊 2010年12月8日 3
/
本文档为【留守儿童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