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17-09-17 22页 doc 46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3、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费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 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3、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费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 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 7、投资函数: 指投资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8、消费函数: 是一国消费总量与决定它的变量—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以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平均消费倾向: 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0、边际消费倾向: 指消费支出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 11、政府支出乘数: Kt=MPC*1/1=MPC 表示政府增加税收导致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比率。 12、税收乘数: Kx=1/1-MPC+MPC*MPT+MPM,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起着收缩的作用 13、转移支付乘数: 指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动一个数量时,对消费支出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14、通货膨胀缺口: 指为了达到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下移动的距离。 15、通货紧缩缺口: 是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上移动的距离。 16、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表示政府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7、灵活偏好: 又称为货币需求,如果用L表示,用L1表示货币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用L2表示投机余额,则L=L1+L2。 18、交易偏好: 指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保留货币的动机。 19、预防偏好: 在预防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叫做预防余额 20、投机需求: 在投机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叫做投机余额。 21、准货币: 准货币是指能够执行价值储藏职能,并且易于转换成交换媒介,但它本身还不是交换媒介的资产 22、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率的高低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3、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24、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 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是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并使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 25 、IS曲线: 表示要使投资等于储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么样配合,才能保证投资与储蓄始终相等。 26、 LM曲线: 表示要使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它表示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样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货币需求供给量相等。 27、总需求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8、总供给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9、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的正常流动所发生的失业. 30、结构性失业: 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 31、通货膨胀: 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3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因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3、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34、理性预期: 人们是理性的,人们可以根据经济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期。二,价格是有弹性的,它可以迅速地发生变化以保持市场的均衡状态。 35、滞帐: 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36、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则的波动就叫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 37、合意增长率: 指在储蓄和资本-产出比率为已知的条件下,要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增长率。 38、自然增长率: 等于劳动力数量增长率和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39、乘数-加速原理: 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绿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凯恩斯认为:?企业投资水平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于市场利息率的对比。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减少;?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由于货币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和利息率下降受阻,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一般说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的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协调。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的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而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 答:?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改变政府来调节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宏观经济。 ?财政扩张本身就是总需求扩张的因素,通过乘数作用,总需求还会进一步扩张;货币扩张是通过减低利息以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带动总需求扩展的; ? 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和古典区域,两种政策的产出效应恰好相反; ?财政扩张存在一个财政融资问题,而货币扩张则没有。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 又称内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 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挤出效应 政府增加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就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从而总需求依然不变。对于挤出效应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认为,挤出效应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公共支出的钱不论来自私人纳税或是私人借贷,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变或增加很少,则由于公共支出的增加,会造成货币需求压力,迫使利率上升,从而会减少私人投资。因此,挤出效应不会使总需求发生变化。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1)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一般来说,只有达到充分就业后才会存在挤出效应。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萧条时期公共支出排挤私人投资的问题。(2)影响私人投资的,除了利息率水平,还有预期利润率因素。如果增加公共支出能提高预期利润率,那么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不是“挤出”而是“挤入”。另外,即使公共支出影响利润率水平,但由于私人投资者对预期利润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所以公共支出也不可能“挤出”相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增加公共支出仍然能使总需求增加。 流动偏好 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偏好保持现金而不愿持有资本去获取收益(利润),是出于各种动机:或是出于交易的动机,为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是出于谨慎的动机,以便应付意外的支出;或是出于投机的动机,以备投机取利。因此利息就被认为是对人们在一特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是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的,它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流动偏好的作用也可以影响到利息率的降低,但是,这种降低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因为,当利息降低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就不肯储蓄而保留现钱了。在图形中,这种利息不能再低的一定点之右,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凯恩斯陷阱。此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息率再不会下降。 凯恩斯陷阱 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 (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申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这一点,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参见图)。 图中,横轴OM代表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纵轴Or代表利息率,L代表流动偏好线(货币需求曲线), , , ,为三条不同的货币数量线。当货币数量为 时, 与L相交于 ,决定了利息率为 。当货币数量增加为 时, 与L相交于 ,决定了利息率为 。这时,由于货币数量从 增加到了 ,因此利息率由 下降为 ,表明货币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利息率下降。但是,如果货币数量增加到了 ,与L相交于 。这时利息率仍然是 。这就说明,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当利息率降低到后 ,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增加,利息率再也不能下降了。在流动偏好线上的 以后便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 菲利普斯曲线 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 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可用图来说明。 令图中W为货币工资变动率,U为社会的失业率,L即为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由 降到 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由 上升到 。这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有着一种交替关系。也就是说,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然会出现较高的物价上涨率。由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物价上涨率有关,而通货膨胀又用物价上涨率来表示,因而,此图再进一步引申,便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品消费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答:住宅建筑即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之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是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取得的房租可以计入GDP。 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凯恩斯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汉森、希克斯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此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试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率三种。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扩大或缩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和利率的变化,最终决定生产就业和物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债券价格的升降对利息率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国民经济。这一政策工具特点是灵活可变,容易操作,效果明显。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一政策工具的特点是比较被动,商业银行的行为与中央银行的意图往往不一致,同时,确定贴现率的大小也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困难的工作。货币政策的第三个工具是改变法定准备率。因为货币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所以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从而在短期内导致较大幅度的货币存量和利息率的变动最终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由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量成倍的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只有在少数场合使用这一政策工具。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凯恩斯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汉森、希克斯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此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试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准备率三种。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扩大或缩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和利率的变化,最终决定生产就业和物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债券价格的升降对利息率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国民经济。这一政策工具特点是灵活可变,容易操作,效果明显。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一政策工具的特点是比较被动,商业银行的行为与中央银行的意图往往不一致,同时,确定贴现率的大小也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困难的工作。货币政策的第三个工具是改变法定准备率。因为货币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所以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从而在短期内导致较大幅度的货币存量和利息率的变动最终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由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量成倍的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只有在少数场合使用这一政策工具。 第十六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任何使总支出曲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因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这些因素主要有:?消费需求尤其是消费者对耐用品购买的变化;?投资需求的变化;?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净出口的变化。例如,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时情况即如此。 2.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促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大致有:?天灾人祸,严重的自然灾害或战争会减少经济中资本数量,从而使任一数量的劳动能够生产的产量减少了,于是总供给曲线会左移;?技术变化。例如,技术进步会使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量,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右移;?风险承担意愿的变化。如果经济生活中风险增加,厂商愿意供给的数量会减少,从而总供给曲线会左移;?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如进口品价格上升,厂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厂商在原有产品价格水平上生产减少,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左移;?劳动意愿的变化。如果人们更偏好闲暇,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供给会减少,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1、某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I=200,税收函数为T=0.2Y,政府支出G=220(提示:Yd=Y–T)。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AD=C+I+G =300+0.8(Y–0.2Y)+200+220 均衡国民收入要求Y=AD 假定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4r.求(1)IS曲线和LM曲线;(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 解(1)由Y=C+I =100+0.8Y+150–6r 得到IS曲线的代数式:Y=1250–30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到LM曲线的代数式: 0.2Y–4r=150 即:Y=750+20r (2)将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联立求解: Y=1250–30r Y=750+20r 得到:r=10,均衡收入为Y=950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所谓财政政策手段是指政府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这些手段主要包括改变政府支出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政府税收水平。 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如下: 。如图所示。在初始的均衡点,如果利率水平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总需求水平。为满足增加了的产品需求,产出必须上升,IS曲线移动到IS1,在每一利率水平上,均衡收入由Y0增加到Y2。产品市场E2实现了新的均衡。然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在原来的利率水平r0上,存在着货币的过度需求。在保持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必须上升。随着利率的上升,厂商的投资支出下降,总需求相应降低。这个过程持续到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为止,即达到E1点,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新的均衡,此时,均衡收入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1、经济学家认为,“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为什么, 答:现代经济中,总需求一般小于总供给。按照凯恩斯的观点,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 2、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政府财政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不仅是分配社会产品的手段,而且其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即当经济膨胀过热时,政府财政具有抑制膨胀、冷却降温的作用;当经济衰退滑坡时,政府财政具有遏制衰退,阻碍滑坡的作用。从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看,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高涨,就业人数增多,公民的收入增加,纳税档次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将超过国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税负加重,投资成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会逐渐放慢;反之,经济衰退,就业人数减少,公民收入减低,纳税档次下降,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幅度会超过国民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税负减轻,投资成本降低,经济衰退会有所抑制。 政府购买指出乘数kg=1/1-b税收乘数Kt=-b/1-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b/1-b平均预算乘数kb=1 1.一般价值形式,指各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惟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2.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 ,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3.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或范围 4.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5.价格与价值尺度的区别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2)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自身的量需要计量。为此在技术上就需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对每个计量单位,还要分成若干等份。这种计量单位及其等份叫做价格标准。 (3)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首先,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其次,作为价值尺度,它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商品的数量。再次,作为价值尺度,它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最后,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适应变换的需要自发地产生的;而作为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1.铸币 在金属铸币流通制度下 , 本位币是按国家规定的金属和单位货币的名称与重量、成色铸成的货币。 ?自由铸造。?无限法偿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换言之 , 就是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 , 用本位币支付时 , 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 , 故称为无限法偿货币。2.辅币 ?辅币用贱金属铸造 , 是不足值的货币?辅币与本位货币可自由兑换 ; ?辅币铸造实行数量限制。?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3.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 , 准备金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 以作为国际支付或用来调节流通中的数量或作为支付存款和兑现银行券的准备之用。4.格雷欣法则 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意为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起来,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成灾。 3)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首先,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其次,作为价值尺度,它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商品的数量。再次,作为价值尺度,它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最后,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适应变换的需要自发地产生的;而作为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9.价格标准:是指为发挥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10.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11.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12.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1.货币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以下演化过程:(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征,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2)信用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3)信用货币制度属于管理货币制度。 1.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即货币或商品有条件让渡的独特运动形式。2.信用制度是指保护和约束信用主体行为有序运行的法律法规就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3.信用工具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前继续进行资金融通时,用来证明债权的各种合法凭证。 4.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5.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决定于后者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 跨期交易 杠杆效应 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 6.利息 借款人(债务人)因使用借入货币或资本而支付给贷款人(债权人)的报酬。7.利率市场 化就是利率由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由市场配置资金流向和资金的“价格”来决定。8.单利的计算不用把利息计入本金计算;而复利的利息要并入本金中重复计息。9.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 10.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11.流动性陷阱 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12.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 13.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的赊销商品或服务和预付货款或业务款项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主要特点: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者之间进行的,是以商品形式提供的直接信用。规模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是经营者之间对现有的商品和资本进行再分配,不是获得新补充资本。有较严格的方向性,往往是生产生产资料部门向需要这种生产资料的部门提供,严格遵守社会生产销售程序,遵循社会总生产的循环。易形成社会债务链,在经营者有方向的互相提供信用的过程中,形成了连环套的债务关系。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且期限较短 14.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调动了社会各界闲置资金,并为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信用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15.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维护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 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节约流通费用 有利于资本集中 调节经济结构 本金与利息收益和利息率的关系如下式: p=B/r 式中 P 一一本金 ;r 一一利率 ;B 一一收益。 1.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流动的场所,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是指有价证券市场2.金融市场同其他市场的区别:?交易场所的区别。一般商品交易有着固定的场所,以有形市场为主;而金融市场既有有形市场,也有无形市场。?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一般商品的交易对象是普通商品或劳务,一经交易就进入消费;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商品。 ?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交易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易结束后双方不再发生任何关系;金融市场的交易完成之后,信用双方、投融资双方的关系并未结束,还存在本息的偿付和收益分配等行为。?交易动机的不同。一般商品交易的卖者为实现价值取得货币,买者则为取得使用价值满足消费的需求;金融市场上交易的目的,卖者为取得筹资运用的权利,买者则取得投融资利息、控股等权利,此外,还派生出保值、投机等种种动机。3.金融市场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1)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资金的供应者、需求者、中介者和管理者。具体讲,他们又可以分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及海外投资者。(2)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或交易载体是货币资金。 3)交易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指的是金融工具,也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它对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4)交易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对象的价格就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在借贷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价格就是借贷利率。证券市场上,资金的价格较为隐蔽,直接表现出的是有价证券的价格,从这种价格反映出货币资金的价格。外汇市场上,汇率反映了货币的价格。黄金市场上,一般所表现的是黄金的货币价格4.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资本积累 资源配置 调节经济 反映经济 1.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股票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根据既定的最佳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原则,将其分散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或其他金融商品,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份额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性金融机构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贷款对象,限于成员国政府;?贷款目的,限于帮助会员国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经常项目支付,但近几年也增设了一些用于经济结构 调整与经济改革的贷款;?贷款期限,限于短期贷款;?贷款规模,一般与成员国向IMF缴纳的份额成正比例关系; ?贷款方式,借款国用相当于借款额的本国货币向IMF购买外汇;?贷款利率,根据资金来源而定。非借款的资金来源,贷款利率略低于市场利率;借款的资金来源,在借入利率基础上加0.2%,0.325%不等的差额。除利息外,每笔贷款还要收0.5%的费用;?计价货币,基金组织无论以什么货币提供贷款,都以特别提款权计值,利息也用其支付。 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功能: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构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业务。(2)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3)金融机构的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4)金融机构的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1.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2.职能 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信息中介 金融服务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那些基本原则总量平衡原则,也称为规模对称原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2)结构对称原则,也称为资产分配原则。主要是指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运用长短、利息高低要以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及利率的高低来决定。它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及利率结构的对称 分散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将资金分配运用于放款、证券投资以及实业开发时,应尽量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避免放款或投资过于集中而增加风险。5. 《巴塞尔》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 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2)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10%、20%、50%、100%的风险权数。(3)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4)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委员会作出一些过渡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中央银行的结构即中央银行制度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和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内容。2. 主要工作是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的宏观决策,加强金融监管,以保持货币稳定,更好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职能主要有:?审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达到加强金融事业的统一领导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目标。?经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管理企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管理金融市场,控制和调节货币流通。代表政府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作用 中国中央银行的作用通过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体现。中央银行的所有职能都围绕一个中心,即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调节机构之一,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的运用,实 现对货币供求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求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宏观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高效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开放式基金又称开放型基金,仅通过发行基金股票筹集资金,基金设立后,股权是开放的,基金可以无限制地向投资者追加发行股份,投资者(持股人)也可随时退股,因此其基金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2)封闭式基金又称封闭型基金,不仅通过发行股票,而且还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认股权证等方式筹集资金。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数额是固定的,通常一次发行一定数量的基金股份,以后不再追加,在规定的封闭期限内一般不允许退股,投资者只能寻求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开放式基金价格由净值决定;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主要受市场对该特定基金单位的供求关系影响;?开放式基金无固定存续期,基金规模不固定,因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可以随时变动;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基金规模固定。?开放式基金为了应付客户赎回,必须保存更多的现金资产,因而成本较高;封闭式基金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买卖,手续费较低。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2)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关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数量决定的理论,是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出发点。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1. 货币供给量指在企业,个人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2. 原始存款 又称本原存款,是能够形成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存款,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供给存款货币的原本或基础 派生存款 又称转来存款,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3. 基础货币,亦称高能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4. 货币乘数 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1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国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虽然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但允许黄金自由输出入,或外汇自由交易。?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并不铸造金铸币,也不允许公民自由铸造金铸币。流通界没有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在流通,银行券可以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兑换黄金。 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用法律规定金银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铸币和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 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金币本位制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这种货币制度使得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行市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 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和汇率稳定。?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货膨胀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小 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IS曲线代表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IS曲线上的任一点,实体经济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2)LM曲线代表货币供求均衡时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LM曲线上的任一点,货币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LM曲线还是一条折线。(3)只有当实体经济部门和货币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同时被决定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应该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其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着手,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其浮动范围,并促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的利率信号的形成2)跟踪市场利率,及时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逐步放开对整个贷款利率的严格管制,转而根据市场利率确定一年期贷款的利率。 3)推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动态调整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使其成为货币市场的主导利率指标。逐步降低并取消准备金的利率,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货币市场交易和国债交易,推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体系。4)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 大额定期存单等品种开始,逐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2)货币需求(L)则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3)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4)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i,货币需求L=0.2Y-05i,货币供给M=50。 (1)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息率。 (3)若政府购买增加50,求政策效应。 (4)求挤出效应。 2(假设消费函数为C=10+0.75Y。 (1)当Y=100时,求平均消费倾向。 (2)当Y=200时,若平均消费倾向不变,则自发性消费增加多少, 3(假设若收入逐年增加,则消费函数为C=0.8Y;若收入下降,则边际消费倾向为0.6。 (1)收入为500时,消费是多少,平均消费倾向是多少, (2)收入下降为400时,消费是多少,平均消费倾向是多少? (3)比较收入下降和消费下降的百分比。 4(假定法定准备率为5%,高能货币增加10亿,货币供给增加多少,若现金持有倾向为1/5,货币供给增加多少,
/
本文档为【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