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文翻译技巧

2017-10-07 28页 doc 57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古文翻译技巧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1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二)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 主谓倒装。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 宾语前置。 (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2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 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 (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 (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3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 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 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 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 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 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 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5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 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 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6 ?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 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 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 7 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苏教版文言句式的特点全解全析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说明: 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8 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9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五、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六、否定句式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同学们,要记住,批判继承读古书, 解释虚词当须知,语言环境要三思; 掌握文言虚词,古文今译有好处。 词义变化细分辨,不愁虚词无落处。 10 之 若作连词来使用,作用就跟“因为”同。 文言虚词扁脚之,多数地方作代词, 于 代人代物作代词,也可用来作动词。 于字只能作介词,但其用法多的是, 其 在、对、到、给、向、同自,诸君译时应三思。 其字主要作代词,代人代物也代事; 也 若作语气助词解,推测、商榷加祈使。 也是个语气词,判断、疑叹句表示, 者 用在句中表停顿,强化语气多“也”字。 者字用法约有二,称代、提顿、要记住; 亦 人事物后表提顿,称代多指人物事。 亦字常用语助词,了、吧、啊、啦相近似; 而 亦然、必然句末表,感叹、命令加祈使。 而字常用作连词,并列、转折、皆表示, 乎 (欤、耶) 并列、而且或并且,转折:却、但或可是。 语气助词在句尾,相当吗、啊、吧和呢; 则 若作介词在句中,与“于”用法不相异。 则字大致与“而”同,相承转折都可用, 哉 就、便、那麽、却、但是,译时一定要慎重。 哉字也作语助词,啊、呢、吗、呀等均是; 乃 感叹、疑问、反语表,译时考虑应细致。 乃作副词判断词,可译于是就和是, 耳 也做你的、才字解 ,上下文中看意思。 句末常作语助词,表示“不过”与“仅只 ” 以 难译“罢了”可译“呢”,耳字也有写作“尔以字常用作介词用,把、用、那、靠、凭全通, 复习资料: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 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11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7、“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例?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何如”单用,相当于“怎样”“哪个”。例:?“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译:“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3、“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哉(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4、“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8、“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夫晋,何厌之有, “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11、“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2、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12 13、“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15、“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16 例:?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赐,汝来何其晚也,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4、“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1、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例如: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七)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例:?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非字而画。(《促织》)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 如:无乃尔是过与, 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闻道百,以 13 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九)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例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 2、有以 、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例如:?项王未有以应。?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或“不能”。(有所以 、 无所以) 3、无以„„为,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因遂”,相当于“于是”。例如: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例: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14
/
本文档为【古文翻译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