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2017-09-25 4页 doc 15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上海藝術博覽會至今已是第十五屆瞭~後起之秀的上海當代藝術展至今也已舉辦瞭五屆~面對日益紅火的藝術市場和日益高漲的民眾收藏熱情~這兩個展覽帶給我們的卻是“審美疲勞”~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兩位年輕藝術愛好者的看法對我們也許會有所啟發。 為期四天的第五屆上海當代藝術展,SH CONTEMPORARY 11,於9月10日在人走茶涼的局面下落下瞭帷幕。比起五月業界普遍好評的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上海當代無論在聲勢或者氣勢上都輸人一等。與其說是缺乏大展商的支持、國際一流藝術傢的撐門...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 上海藝術博覽會至今已是第十五屆瞭~後起之秀的上海當代藝術展至今也已舉辦瞭五屆~面對日益紅火的藝術市場和日益高漲的民眾收藏熱情~這兩個展覽帶給我們的卻是“審美疲勞”~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兩位年輕藝術愛好者的看法對我們也許會有所啟發。 為期四天的第五屆上海當代藝術展,SH CONTEMPORARY 11,於9月10日在人走茶涼的局面下落下瞭帷幕。比起五月業界普遍好評的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上海當代無論在聲勢或者氣勢上都輸人一等。與其說是缺乏大展商的支持、國際一流藝術傢的撐門面~更不如說是一種管理層面想法的混亂。且暫緩不談藝術香港的一支獨秀~2010年才異軍突起的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在原上海當代的創始人Lorenzo A(Rudolf的帶領下~勢有一種與上海當代分庭抗禮的趨勢。在這樣前後夾擊的局面下~僅僅五屆卻已異主三代掌門人的上海當代該何去何從~確實讓人為之擔憂 在上海當代的辭典裡~“當代”兩字的份量並沒有比想像中的重。2007年開啟第一屆的盛大場面還歷歷在目~畢加索原作《畫傢和他的模特》和沃霍爾的《明星,神話系列~葛麗泰?嘉寶扮演瑪塔?哈裡,》曾吸引無數藝術愛好者的登門造訪。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畫廊~都呈現瞭一流的藝術水準~無怪乎當時 1 被人笑稱具有“臨時”美術館的功能。而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展會總監Lorenzo A.Rudolf因與展會方博洛尼亞公司理念不合而憤然離去~終埋下瞭上海當代的硬傷種子。直至去年的第四屆上海當代上還能看見日本國寶級藝術傢草間彌生的著名黃色南瓜~而今年能排上第一把交椅的大牌也已經淪為尹朝陽、蔣鵬奕這類或許隻有業界才有所瞭解的70後新興藝術傢。從第一屆來自23個國傢和地區的130傢畫廊~到如今隻剩90傢畫廊~並且45傢來自中國~30傢來自亞洲其他地區~而代表當代藝術發展前沿的歐美畫廊不足15傢。盡管新任掌門Massimo Torrigiani為此辯解是為瞭創作出一種全新的“上海模式”:不把亞洲當作市場~而是用博覽會的上海特色來吸引、紀錄亞洲當代藝術~可是既沒有國際大牌畫廊的現身說法~也沒有國內一流名傢的真跡再現~這樣的“上海模式”又能支撐著以交易額衡量好壞的藝術博覽會多久呢,國際性的抹殺必然降低瞭上海當代的可讀性~難怪有很多參加VIP預展酒會的人士調侃道:酒與美女遠勝於藝術: 與上海當代遙遙相望的藝術香港~卻在短短四年時間內實現瞭從零起步到如今成為亞洲最重量級的藝術盛宴之路。並且於2011年~成功被起源於1970年公認為是藝術界最重要的年度聚會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收購~成為瞭巴塞爾在亞洲的代言人~奠定瞭藝術香港在亞太地區不可一世的地位。此前一直不被看好的香港藝術市場~如今卻成為趕超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重金地~每年吸引著大量的歐美藏傢~並且創造著越來越高的交易額~這 2 一切都值得我們去反省和對比 作為起步晚於上海當代一年的後起之秀~ART HK地處自由匯率的香港~一向是熱錢進入內地的前沿陣地~加上零關稅和寬松的審查制度~這使得藝術香港頗受歐美大畫廊的鐘情。Damien Hirst、Jeff Koon等當代藝術大師成為瞭最近兩年藝術香港的常客~並且以百萬英鎊價格成交~大幅度地帶動瞭高交易額。而上海當代曾經作為最有希望的亞洲藝術博覽會~卻因為高達30,的交易稅讓大多數畫廊及藏傢望而卻步。嚴格的審查制度也給在交易稅高壓下的畫廊雪上加霜――盡管如今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已經逐漸遠離瞭政治波普那一代的喧囂~但審查制度的存在也無形中讓大多數藝術界人士呼吸到瞭緊張的空氣。如果僅僅依靠半數以上的本地畫廊維系藝術博覽會~盡管也存在著像香格納、長征這樣國內舉足輕重的畫廊~但與五年前的第一屆相比~今年的上海當代卻更像是一次本地畫廊的小打小鬧。今年的單元設置與往年有所改變~設置瞭“熱點”,Hot Spots)、“首屆展覽 ”,First Issue,、“影像室“,The Video Room,、“探索“,The Search Project)~加上一個“亞太區攝影獎”,APPP――The Asia Pacific Photography Prize,。“熱點”中推出的是由上海當代組委會與Arthub亞洲共同策劃的相對成熟的藝術傢作品~如鳥頭組合、陽江組、莊輝&旦兒、梁遠葦、周嘯虎等~但是比起藝術香港上展出的嚴培明、Jeff Koons、Andreas Gursky等的作品而言~“熱點”所呈現的藝術傢是否“成熟”還要打上 3 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首屆展覽”板塊推出的是2010-2011年舉辦首次個展“最新和最不為人知的”的亞太藝術傢~卻僅僅局限於東南亞~並且大多數都來自於本土。上海當代的藝術質量大規模滑坡不容置疑~這也使得每年前來關註的藏傢和藝術愛好者越來越失望。如果僅僅是本土畫廊與藝術傢關起門來的自娛自樂~那麼上海當代所展望的前景豈不成為瞭一場自編自演的愚人秀, 當然~藝博會不僅仰賴於一批高水準的畫廊帶來高水準的藝術作品~同時藏傢的數目也決定瞭藝博會未來的走向。在這一點上~藝術香港走到瞭前列。如果每次藝博會的聚焦點總是在那些百萬以上成交的藝術品上~那藝博會勢必離普通民眾的視線越來越遠~如何培養年輕潛在的未來藏傢這是藝術香港思考的問題。2011年的藝術香港在主展區之外另辟瞭兩個新展區亞洲一號,Asian One,和亞洲未來,Asian Future,專門展示年輕的亞洲藝術傢~這給很多喜歡藝術但不知從何買起的年輕藏傢創造瞭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為香港本地及周邊的亞洲地區培養瞭未來的藏傢。而參加過上海當代的絕大多數畫廊均有體會~上海當代上呈現出的好的藏傢少之又少。中國藝術品最大的藝術收藏傢Uli Sigg在本屆上海當代上也隻是隨處逛逛~並無出手之意。而本土藏傢大多也隻是憑感覺下手~缺乏專業的審美素養~看不明白當代藝術~讓許多前來參展的展商叫苦不迭 撇除政治制度及藏傢素質造成的客觀因素~上海當代本身的 4 經營狀況也讓人擔憂。專業~是大多數畫廊給藝術香港的評價。也許用一句“用吸塵器把展板打掃幹凈”便能概括出香港人的敬業精神。一共260傢畫廊~三層展廳~每一層展廳都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包括獨立劃分的休憩區、咖啡區、供應簡食的餐區、幹凈整潔的衛生間、寄物間、儲藏室~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小型的城市系統~可以滿足上萬人一天的參觀需求。而在上海當代~僅隻有開幕酒會上才有簡食~衛生設施的簡陋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將之與一個國際盛會相聯系 上海當代走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屆~成交量的不理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每年換湯不換藥的藝術展覽也已到瞭審美疲勞的極限。內憂外患的局面不僅讓一代又一代的展會總監傷透腦筋~也讓主辦方博洛尼公司放著上海這塊肥肉而不知該如何下口。該怎麼走~如何才能突破重圍重整旗鼓~抑或就此放任不管~任由大批的藝術傢、展商和藏傢流失海外~那對中國藝術界而言~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 5
/
本文档为【上海當代-迷惘的一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