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知识]克和千克

2017-10-25 8页 doc 21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知识]克和千克[知识]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盘秤、课件、2分硬币、1...
[知识]克和千克
[知识]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和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盘秤、、2分硬币、10克/袋的米、100克/袋的黄豆、500克/袋的食盐、1千克/袋的沙子等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感受新知。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就是从生活中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吧。课件显示洗衣粉袋上写着“2千克超值家庭装”,白沙糖的袋子上写着“净含量:400克”,牙膏盒上写着“净含量:140克”,米袋上写着“净含量:10千克”。 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 3、细心观察的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上克和千克呢,请你介绍一下。 4、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 1、怎么可以知道这袋黄豆有多重,(用秤称一称) 4、说说见过哪些秤, 5、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秤。 6、这节课主要用盘秤来称量。提醒学生称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把手压在秤上。让学生看看盘秤上面写着什么,明确从零刻度开始,指针指着几就读几克,这个秤的指针如果刚好转一圈就是1千克。 7、教师操作示范一次,称一称刚才那袋黄豆有多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准确来说要用秤称一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秤,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秤。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这里主要学习用盘秤,为下面的“找”—“验证”,“估”—“验证”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三、体验活动,感知克和千克。 (一)认识克 1、刚才这袋黄豆的质量是400克,同学们用了克做它的单位。1克有多重呢,你猜猜哪些物体是接近1克重的。(让学生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 2、老师举例: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用天平秤一秤验证一下。(把2分硬币放到天平上秤。) 3、结论:1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 4、感受1克:我们用手掂一掂这个2分硬币,1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很轻) 5、掂一掂,找一找,我们的桌面上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跟这个2分硬币是大约相同的,(一颗花生米、两个回形针都是大约1克重的东西。) 6、除了这些,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约重1克。 7、如果10个这样的2分硬币合起来是多少克,会有多重, 、拿出10克1袋的米,用手掂一掂,看跟你刚才想的是不是一样。 8 9、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10袋这样的米合起来是多少克,(100克)会有多重, 10、想好的同学,请你从学具里找出大约100克重的物品。(有的学生找出100克的黄豆,还有可能找了其它。)用盘秤称一称验证。 11、估一估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几克。 12、验证:用秤称一称,一个苹果大约200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1克有多重,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础,又让学生经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了解1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观念。再让学生感知10克、100克的重量,为下面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参照,也为下面逐渐过渡到1千克作准备。】 (二)认识千克 1、你知道1袋食盐有多重吗,看~包装袋上写着多少,(500克) 2、2袋食盐合起来有多重,(1000克)你是怎样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 1000克还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板书“1千克”)。 3、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东西有多重。 4、让学生找一找桌面上大约重1千克的东西。找到的举起来看看。四人小组里每人传着掂一掂。 5、如果两袋这样的沙合起来是多重,(2千克) 6、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设计意图:从500克过渡到1000克,从而引出1千克,为下面理解千克和克的进率作铺垫。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的数学活动,对1千克不同物品的充分感知,让学生深刻理解1千克的重量。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为下面正确地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克和千克的关系 1、刚才你掂过了1克和1千克的物品,1克和1千克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 、你知道多少个1克合起来是1千克吗,(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书)(如果2 学生想不出来,就从刚才“500克+500克=1000克”那里提示学生。) 3、巩固练习: 2千克=( )克 6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再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学习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也是量与计量的一个重要。这里我联系刚才两袋食盐的质量合起来是1千克的实际体验深刻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并通过基础练习及时巩固。】 四、,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我们刚才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行吗, 1、顾客们在进行大购物,请你帮忙看秤说说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课件显示) 2、他们在称体重,你想告诉谁, 看健康秤,读数。(课本88页练习第2题,先填在书上,再说出来。) 【设计意图:以看常见的盘秤和健康秤为代表,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让学生掌握借助秤知道物体质量的基本。同时感知一个物体集合的质量。】 3、估一估,称一称。 物体名称 估计的轻重 称出的轻重 水果布丁 、大 米 (说明:第1、2个物品老师给定,第三个由学生自选来估一估,称一称。) (1)四人小组活动,做好记录。 (2)反馈,请一、两个小组展示说说。 (3)再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设计意图:在上面已经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和学会看盘秤的基础上,给孩子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再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只老虎重70( ),一个气球重5( ), ( ),一个汉堡包重100( )。 一罐洗洁精重1 【设计意图:本题检测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单位。】 5、修改数学日记。 (1)这是大雄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认识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还学会了用秤。我知道一个鸡蛋大约是60克,一个馒头大约是80千克。现在我的体重已经有30克了。今天,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一个5克的大西瓜回来。我真高兴。 (2)先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修改意见,再提问个别。 (3)布置学生回家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写一篇数学日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要正确使用单位,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内化本课知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克和千克以外,有时候还要用到更大的质量单位,这个我们以后再学。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反思和回顾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自主把握知识的要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倾听中反思教学行为,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获取更多的信息。】 板书设计: 克 和 千克 g kg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总的来说,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新课程的理念。 一、走进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延伸到课前,拓展到课后。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从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对生活的意义。这是展开新课教学的基础。课堂上,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生活中哪里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克,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可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概念是有效的。课后,我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唤醒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关注过程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有多次的体验活动,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从学生能比较准确的估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是比较清晰的。这些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质量观念,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建立了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想一想10个这样的2分硬币该有多重呢,10袋这样10克的米又该有多重呢,从学具中找出大约100克的东西等等。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个数学推理和想象的过程,有着浓浓的数学味。猜测和验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称一称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另外,判断数学日记中有哪些错误是比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深刻理解质量单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推理、猜测、验证、判断等心智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上完这节课,从学生能准确的举例说出生活中大约1克或1千克的东西,以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估测物体的质量,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是比较高的。但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 课堂教学更有效。
/
本文档为【[知识]克和千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