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工学]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2017-12-04 38页 doc 71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工学]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工学]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绪论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 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 教学重点 1.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工学]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工学]机械制图 第三版 王幼龙 绪论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 2. 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初步树立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 教学重点 1.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1. 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八、 课后作业 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 2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 知识与技能 1. 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 向; 2. 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 规格与写法; 3.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 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 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 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5. 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 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 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3.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三、 教学重点 1. 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2.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 应用 四、 教学难点 1. 看图方向的确定。 3 2. 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 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五、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2. 导入新课 述字体 图线的应用,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3. 新课教学 a)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提出问题。 b) 教师讲解演示答疑: 图纸幅面和格式:?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图纸幅面演示;? 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4. 课堂达标测验: a) 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b) 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几种,A4纸尺寸是多少,如何确定看图方向, c) 1:2是放大比例还是缩小比例, 八、 小结 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 侧重于图纸幅面、格式的识记和比例的合理选用;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的P1—P3 4 第二节 尺寸注法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及小尺寸、对2. 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3. 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4. 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8,15个尺寸)进行正确标注。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 激发学习动机; 2. 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观地 标注图样中机件图形的尺寸。 三、 教学重点 尺寸作用及重要性;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 法。 四、 教学难点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对比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b) 提问:上节的内容; 5 2. 导入新课 a) 简述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 求。 b) 图样承载着技术信息,传递着加工的指令。图样上的尺寸作为生产 指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清晰、完整、合理的标注尺寸, 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 3. 新课教学 a) 尺寸注法基本规则。 b)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尺寸三要素) 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关注落后学生。 教师讲授尺寸标注基本规则,演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应侧重尺寸数字的方向是书写要求(不能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对尺寸线 绘制中的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讲清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 线替代。 c) 常见的尺寸注法 系本次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介绍各种常见的尺寸注法,交 叉演示网络课程中应用最广、或较难的常见的尺寸注法,如圆、圆 弧、角度、小尺寸等的尺寸注法 4.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习题集P.4,1-2 尺寸标注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八、 小结 1. 尺寸的作用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 线性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3. 归纳学习方法,讲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讲评中发不不足, 以利改进。 九、 课后作业 6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4—P6。 第二章 几何作图 第一节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基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通过练习,能较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 学习打好基础。 三、 教学重点 三角板、圆规的使用方法; 四、 教学难点 图板和丁字尺及三角板的配合使用。 五、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角度尺寸的标注;倾斜尺寸注法 等。 b) 提问、讲评作业共性问题。 2. 导入新课 7 a) 简述本节课的作用和重要性,导入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b) 绘图离不开工具,今天要介绍绘图工具及其使用,重点放在使用上。 绘图速度的快慢、图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采 用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按正确的工作程序,自如地运用各种绘图工具 绘制几何图形。 3. 新课教学 a) 教师讲解并演示常用绘图工具,除实物演示,还应充分运用网络课 程演示: b) 穿插学生练习:在小图板上,用丁字尺、一副三角板,画水平线的 平行线、垂直线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15?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 4. 课堂练习: 工具的使用 八、 小结 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 8 第二节 基本作图方法 一、 知识与技能 1. 熟练掌握用三角板、圆规等分线段、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基 本作图方法; 2. 了解椭圆的画法,会用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画椭圆; 3. 掌握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4. 能正确、熟练地画和标注斜度、锥度。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工作 作风; 2. 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 教学重点 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斜度、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及标注。 四、 教学难点 斜度和锥度概念的区别及作图步骤的差异及它们的标注。 五、 教学方法 演结合,以练为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图板和丁字尺配合使用应注意什么,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可以画出哪 些角度线,使用圆规时,特别是画大圆时该注意什么, 2. 导入新课 9 a)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b) 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所见椭圆、锥度、斜度的一些应用实例,增加 感性认识。在机械零件上斜面和锥面应用更为广泛,在图纸上要用 斜度和锥度表示。本次课主要介绍椭圆的画法、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及标注。 3. 新课教学 a) 线段等分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平行线法、分规试分法等分线段; 学生穿插进行已知线段5等分、7等分练习 b)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 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圆规和三角板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方法和 技巧。学生穿插练习并让学生板演,随时讲评,纠错改进。 c) 椭圆的画法 教师介绍椭圆的画法:理论画法(同心圆法)、近似画法(四 心圆法); 重点讲授、演示近似画法(四心圆法),边讲授边交叉地演示; 按排学生穿插进行练习,掌握作图步骤和作图要点。 d) 斜度和锥度 教师讲授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边讲授边演示; 用比较法讲清斜度和锥度的区别,画法上斜度的单向分布和锥 度的双向对称以及标注上符号的差异,这是正确作图的基础; 学习预习基础上,要精讲,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 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归纳解决。 八、 小结 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7—P9。 10 第三节 圆弧连接 一、 知识与技能 1. 明确连接的目的,掌握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掌握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2. 方法; 3. 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对初中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 与圆弧相切必充条件的温习回顾,让学生从原理到直观作图步骤 进行有效学习。 三、 教学重点 圆弧连接的实质,相切的必充条件和作图要点。 四、 教学难点 连接点的确定和“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 五、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以练为主。讲要精,示范要清,关注学情,以学定 教。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作斜度和锥度一定要画出其参考线(辅助线)吗, b) 作业讲评纠错,表扬优秀,鼓励后进。 c) 预习检测:初中相关知识温习。 2. 导入新课 11 a) 简述本节内容、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b) 演示网络课程,举例说明机件中圆弧连接的应用实例,明确学习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新课教学 a) 圆弧连接概念和实质; b)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c) 圆弧连接三种形式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d) 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教师讲授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 方法。交叉演示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各种连接 方法; e)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强调作图步骤的正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光滑 连接”的作图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对轮廓线和作图辅助线的轻重 及界限的处理,以保持图形主次分明,清晰美观。 八、 小结 圆弧连接的类型分析和认知;作图步骤和要点的归纳。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10。 12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五节 徒 手 画 图 第五节内容较为简单只作简单的介绍学习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绘图步骤; 能正确的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线段分析,并能正确绘制; 2. 3. 熟悉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基本技能。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培养学以致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目的。 2. 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四、 教学难点 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认真细致的作风的养成教育。 五、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引导学生讨论辩析,教师归纳,突出步骤演示。 六、 课时安排 3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两圆弧内连接的作图步骤; b) 两圆弧内连接和外连接的作图步骤有什么不同, c) 预习检测:什么是尺寸基准,定位尺寸的作用是什么,已知线段指 什么样线段, 2. 导入新课 13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 求。 b) 图样中的图形是把立体的机械零件根据投影原理转化为平面图形来 表示的,所以,掌握熟练的绘图技能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 本次课主要学习平面图形的画法。 3. 新课教学 a) 平面图形的画法; 教师讲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清尺寸的分类和作用,尺寸基 准的概念、作用和选取。重点让学生明确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的目 的和作用,三种线段和尺寸的关系,作图时怎样利用这些分析结果, 找出最佳作图步骤,提高绘图效率的质量。 教师讲授、示范画图步骤,学生按教师示范练习并归纳作图步 骤。 b) 徒手画图; 教师讲授直线、常用角度、圆、椭圆、平面图形的徒手画法, 并在黑板上交叉进行演示。 八、 小结 概述平面图形和徒手画图的步骤和方法。 九、 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 2. 完成习题集P11—P15。 3. 思考题:教材P.41 3。 14 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第一节 投 影 法 的 概 念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2. 3. 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要掌握好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必须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形成 条件,让学生在明确其形成条件的前提下,自己演示,自己归纳, 真正理解“规律”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必然结果,避免死背教条。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勇于探索。 三、 教学重点 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 教学难点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六、 课时安排 3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15 a) 简述平面图形画法、徒手画图。 b) 提问、讲评作业共性问题。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教学目标和要求。 b)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 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 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3. 新课教学 a) 投影法的概念: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 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 b)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物体的单面投影和表达局限性; 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 示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过程和展开后各图的对应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三视图形成过程,通过演示进一步规范、明确 三视图的形成条件及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各图之间位置关系、投影关系、 方位关系的必然联系。 4. 课堂练习: 八、 小结 投影法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 16 第三节 点的投影 一、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掌握空间点与其投影标记,点的投影与坐标值的书写; 2. 3. 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求作方法; 4. 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求出点的三面投影并能判断空间位置。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以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基础学习点的投影,通过点的三面投影 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投影规律和提高分析能力。 三、 教学重点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点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四、 教学难点 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其坐标的对应分析。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平行投影法的具备是特点是什么,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在哪, b) 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 c) 预习检测:为什么要研究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用什么 表示空间点,点的三面投影和物体三视图的投影有哪些异同,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 17 求。 b) 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要素。研究其投影规律及其 求作方法是掌握投影规律,是树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能力和表达 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正确表达物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必 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手段。 3. 新课教学 a) 空间点及投影点的标记; b) 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 c)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 d) 点空间位置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e) 重影点的投影。 以上内容,教师要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 观察明确点是机械零件或空间物体上抽象出来的一个几何元素,因而必 然有其从属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法、观察法进一步理解投影规律 的实质,进行有效的学习。 八、 小结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空间位置和坐标和投影面的关系;求点的三面投影。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20—P23。 18 第四节 直线的投影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三面投影; 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求作方法; 2. 3. 能根据投影正确判断直线段的空间位置;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学生自行演示观察,积累感性知识,自觉培养学习能力,学会 学习,善于学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三、 教学重点 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三面投影的 求作方法。 四、 教学难点 直线的命名与空间位置的判别。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点的投影规律,求作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 性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纠错。 c) 预习检测:直线的空间位置有几种,直线段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点 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有什么联系, 2. 导入新课 19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 求。 b) 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 3. 新课教学 a) 直线的三面投影; 教师结合教具演示,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和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 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指导学生自己演示、观察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讨 论归纳其投影特性 在讲直线的命名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空间位置及命名的唯一 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b) 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 教师讲授演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 的求作方法,指导学生根据直线的投影特性,利用排除法快速判定其空 间位置的技巧。 织学生讨论,诱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情况直线投影的求作方法: 已知直线两端点求三面投影; 已知二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已知直线端点距投影面距离及两点相对位置求其三面投影; 已知立体图,从中度量画出直线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3 3-6的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八、 小结 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画和该直线投影的方法。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23—P27。 20 第五节 平面的投影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熟知投影面平行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空间位置和三面2. 投影特性; 3. 能根据己有知识归纳出各种位置平面的命名规则和投影的求 作方法; 4. 能较熟练地求作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并快速判断其空 间位置。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由体及面,观察归纳物体上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高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 的方法。 四、 教学难点 一般位置平面三面投影求作。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 的方法; b) 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 21 c) 预习检测:当平面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是什么,当平面倾斜投影 面时,其投影面积变大还是变小,这种性质称为什么性,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 求。 b) 械零件都可看成是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中平面 立体则由平面组合而成,学习平面的投影为学习平面立体的投影打 基础。 3. 新课教学 a)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让学生对投影面 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三面投影进行观察分析,归 纳其投影特性; b) 部分内容,可建议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 主,教师关注差异,因材施教,重点、难点点拨; c) 指导学生根据各面命名想象空间位置继而结合投影特性确定三面投 影。 八、 小结 归纳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和判定方法;平面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和技巧。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28—P30。 22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棱柱、棱锥的三面投影和视图的画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积聚性和辅助线法求作棱柱和棱锥表面上求2. 点的投影; 3. 能正确标注棱柱、棱锥的尺寸; 4. 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特征和视图画法; 5. 会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和在它们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6. 掌握球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视图画法; 7. 会画球的三视图和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培养其观察能力 和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启发学生从圆柱、圆锥的形成着手来进行投影分析,做到知 其然,知其所以然,自觉培养学习能力。 3. 启发学生从球的形成着手来进行视图分析,结合对球的观察, 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2. 圆柱、圆锥的视图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3. 球的视图分析、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四、 教学难点 1.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2.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3. 球的视图分析和表面求点。 23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4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画和读平面投影 的方法; b) 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提问:一般位置平面、投影 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三面投影有何不同,如何根据两面投影 判定其空间位置, c) 预习检测:预习检测:什么是平面立体,曲面立体都是由曲面围成 的吗,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 求。 b) 器零件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体的学习为后续 学习打好基础。。 3. 新课教学 a) 棱柱: 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棱柱的三视图和投影分析、棱柱三视教师 图的画法步骤、利用特殊位置面具有积聚性的特性求棱柱表面点的投影 和对棱柱进行尺寸标注; 讲解时一定突出棱柱和棱锥三视图的特征,尽可能使其典型化,公 式化,同时,可以扩展以下棱柱的变形体,如V形柱、T形柱、凸形柱 等等,拓展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想象力,举一反三,创造性的学习。 b) 棱锥: 24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三棱锥的三视图分析;三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交叉演示正三棱锥的三视图及其作图步骤; 以棱锥为例,讲解辅助线法求点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自行对四棱锥的三视图进行投影分析,教师点拨解答难点。 对棱柱和棱锥的三视图进行分析比较,巩固所学。 学生徒手抄画教材例题,强化对棱柱、棱锥投影特性的认知和掌握。 圆柱、圆锥、球: c)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利用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圆柱、圆锥的形成、三视图分析和作图步骤及表面求点的方法; 讲解形成过程,重点掌握回转轴线、母线、素线等基本要素及概念。引导学生自行对圆柱、圆锥的三视图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纳,教师点拨解答要点难点,以学定教,达到熟读、能画、会标的教学要求。 在视图分析,熟知圆柱表面和圆锥表面的投影性质的基础上,利用表面性质(有无积聚性)确定适当方法求作立体表面上点的三面投影。 d)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在黑板上进一步演示讲解作图步骤和方法; 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画图练习,巩固所学; 八、 小结 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方法; 简述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方法; 简述圆柱、圆锥的视图分析和画法及表面求点的作图方法。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P31—P36。 25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一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一、 知识与技能 1. 熟知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 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 能根据平面立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4. 掌握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以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为基点,多看多画,努力开 拓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通过轴测图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 能力和创新素质。 2. 在熟知圆的正等测投影为椭圆,掌握四心圆近似作椭圆的方 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提高作图质量和作图技巧。 三、 教学重点 1.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圆柱、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四、 教学难点 1. 对轴测投影基本投影特性的理解与应用; 2.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 26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6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球的投影分析和表面求点的方法; b) 预习检测:什么是轴测图,轴测图是采用什么投影法获得的,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能将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因这种图样 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能直接显现机件或部件立体效果。为了弥 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 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3. 新课教学 a) 轴测图的概念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b)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c) 教师讲授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常用的轴测图、 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交叉演示轴测投影的形成(斜轴测图、正轴 测图)。 d)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演示坐标法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e) 演示网络课程中长方体、凹形槽、垫块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 法。 f)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 问题讲解。 g)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学生按 27 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八、 小结 简述轴测投影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骤和 方法; 简述圆柱和圆角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步骤;对本节学习 成效进行评估;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第四节 轴测图的选择 本节做简单介绍 28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 第一节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组合体的概念、形体分析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2. 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通过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初步掌握分析组合体问题的基本 方法和能力。 三、 教学重点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四、 教学难点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4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各是多少;如何识别 两种图样,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c) 预习检测:什么叫组合体,组合形式有几种, 29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经叠加或切割形成,可视为简化了的零件。组合 体视图的学习,一方面为零件图的学习提供基本方法,同时又是培 养制图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练地掌 握组合体视图的识读、绘制和尺寸标注,提高分析和解决物图转换 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新课教学 a) 组合体的概念和形体分析法; b)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c) 形体表面间的连接关系: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授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形体分析,强化形体分 析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辩证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 演示网络课程,讲授组合体组合型式和表面连接关系,通过动 画演示两表面共面、相切和相交时表面交线变化趋势,增加学生的 感性积累和空间思维能力。 能比较法讲解叠加类组合体和切割类组合体的不同分析角度, 引导学生根据组合体结构特征进行形体分析,同时注意扩展基本体 的变形体,避免形体分析时过于细化,化简为难。 八、 小结 简述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和表面连接关系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30 第三节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截交线的概念;圆柱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2. 会求作圆柱的截交线。 3. 掌握圆锥、球的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4. 会求圆锥和球的截交线。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归纳共性,把握交线的变化趋势和物力 转换的对应性。过截交线的学习,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归纳共性,把握交线的变化趋势和物力 转换的对应性。过截交线的学习,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圆柱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2. 圆锥、球的截交线及求作方法; 四、 教学难点 1. 圆柱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2. 复合体的截交线的求作。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4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31 a) 何谓形体分析法,分析过程中注意什么,; b) 预习检测:什么叫截交线,截交线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多为组合体在组合(或被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交 线或过渡线,按交线的形成和几何性质的不同,分为截交线和相贯 线。本节课主要讨论学习截交线的概念和圆柱的截交线。 3. 新课教学 a) 截交线的概念和性质: b) 圆柱的截交线和求作方法: c) 教师结合教材图例讲解截交线的形成和性质。 d) 讲授截平面切割圆柱体,所形成的三种截交线情况;交叉演示网络 课程平面与圆柱相交所得截交线的形成过程、形状及其求作方法。 e)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学生按 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f) 圆锥的截交线: g) 球的截交线和求作方法: 教师结合教材图例和例题讲解圆锥、球截交线的形状和性质。 学生按教材例题进行练习,学习掌握圆锥、球的截交线的求作 方法和作图步骤。 八、 小结 简述圆锥、球的截交线的特征和求作方法; 简述圆柱截交线的特征和求作方法。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32 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2. 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并画出组合体视图的 基本能力。 3. 掌握切割类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4. 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切割类组合体进行分析并画出视图的 基本能力。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 形体分析法是解决组合体补图的画、读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应善于运用;通过组合体视图的画图练习,提高表达能力的 绘图技能。 三、 教学重点 1.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和画图; 四、 教学难点 组合体初视图的画图步骤;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4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分析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3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c) 预习检测:简述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是提高画图能力、促进读图能力提高的关 键环节。 3. 新课教学 a) 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 b) 画图示例(以叠加类组合体为主): c) 教师以教材轴承座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叠加类组合体的形 体分析和画图方法以及画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作图技巧。 d) 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选择画图基准和作图技巧,要求 三个视图对应作图,以保证组合体整体及各部分间正确的对应关 系。 e)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作图练习,以熟悉、掌握作图方法和步骤。 f) 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八、 小结 简述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和注意事项; 简述切割类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和注意事项。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34 第五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2. 具备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视图进行尺寸标注的基本技 能。 3. 通过组合体视图的标注练习,提高绘图和读图能力。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形体分析法是解决组合体补图的画、读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应善于运用;通过尺寸标注的学习和练习,提高组合体视图 的读画能力。 三、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进行分析和尺寸标注。 四、 教学难点 尺寸标注的完整性和尺寸布置。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加深组合体的视画时的顺序是什么,怎样保证图面清晰整洁,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c) 预习检测: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5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前面学习了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只是解决了形状问题,要确定组合 体大小和各部分相对位置,还要在视图上完整的标注其尺寸。 3. 新课教学 a)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尺寸种类: b)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尺寸基准: c) 尺寸布置和标注步骤及注意事项。 d)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授组合体尺寸的种类和作用,引入尺寸基准的 概念和选取方法,强调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e) 形体分析法依然是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视图并 想象出形体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完整的进行标注。 f) 教师以支架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支架视图的尺寸标注的方 法和步骤及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g) 尺寸标注的不是唯一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和发表独到见 解,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h) 学生对上两讲课完成的画图作业5-11(1)(2)两题进行标注,教师 指导,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八、 小结 简述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和注意事项;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36 第六节 看组合合体视图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识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2. 具备综合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 技能。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以读为主,读画结合,提高组合体视图的读图能力。 三、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 四、 教学难点 线面分析法读切割类组合体视图和想象立体。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c) 预习检测: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通常有哪几个步骤, 2. 导入新课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前通过学习组合体视图的画和标注,使识读组合体视图有了较好的 37 基础,为提高看图能力,本节进一步讨论识读组合体的视图的基本 方法和步骤。 c) 本节课讨论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新课教学 a) 看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b) 看图要点: 必须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要从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视图看起; 要善于分析视图中的线和线框的含义。 c) 形体分析法是看图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物体切割类组合 体,还要用线面分析法,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 置,帮助看懂较复杂的视图。 d) 教师以支架的视图为例,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解形体分析法看组合 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e)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进一步讲授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看图方法。 f) 对较复杂的形体,通常用形体分析法先做主要分析、用线面分析法 再作补充分析,最后综合起来相像整体。 八、 小结 归纳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 38 第七节 补视图和补缺线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已知组合体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及补视图中缺线的基本 方法。 2. 具备综合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补画组合体视图和缺 线。 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以读为主,读画结合,提高组合体视图的读图能力。 三、 教学重点 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并补画组合体视图和缺线。 四、 教学难点 补切割类组合体的视图。 五、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六、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5,10分钟) a) 简述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b) 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c) 预习检测: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通常有哪几个步骤, 2. 导入新课 39 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b) 在基本掌握了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和看图的基本技能的基 础上,通过补画第三视图和缺线的练习,来检验、巩固和提高画、 看图能力。 c) 本节课学习讨论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及缺线的基本方法和步 骤。 3. 新课教学 a)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及缺线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b)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补画支座视图的演示、讲解补画视图和缺线方法 和步骤: c)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补画方法: d) 通过形体分析,读懂并想象出形体的形状,弄清组合体的组合型式, 而进分析弄清表面交线的演变趋势,按三等关系进一步补画出视图 中的缺线。 八、 小结 归纳补视图和缺线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九、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完成习题集相关内容。以及复习之前的内容准备期末考试。 本学期课程完 40
/
本文档为【[工学]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