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微信分析

2017-11-13 8页 doc 22KB 2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微信分析微信分析 微信是腾讯推出的类似Kik免费即时通信服务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文字、图片和语音消息的传送,甚至可实现视频通话。微信一经推出,就利用通过QQ帐号导入好友聚集了人气,继而通过与手机通信录的匹配,集成手机内部的短信功能,使得微信用户在短短两年内飙升至3亿人。 微信的属性 1、自媒体属性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每一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是一个广播站,你营销的无非是品牌、产品或者是个人,而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去让这个圈子里的所有人看见,当然你所讲的,要符合这群人的需求,而也只有这样你的这个媒...
微信分析
微信 微信是腾讯推出的类似Kik免费即时通信服务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文字、图片和语音消息的传送,甚至可实现视频通话。微信一经推出,就利用通过QQ帐号导入好友聚集了人气,继而通过与手机通信录的匹配,集成手机内部的短信功能,使得微信用户在短短两年内飙升至3亿人。 微信的属性 1、自媒体属性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每一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是一个广播站,你营销的无非是品牌、产品或者是个人,而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去让这个圈子里的所有人看见,当然你所讲的,要符合这群人的需求,而也只有这样你的这个媒体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现在的公众平台已经达到2000万以上,你要给你的潜在客户一个选择你的理由。 2、社交属性 微信的基本功能:聊天、添加好友、实时对讲机功能、 查看附近的人、微信摇一摇、漂流瓶。微信的社交属性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一种属性,我们通过微信可以和朋友沟通交流、可以向我们的客户发信息、可以维系一些老客户,从而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个人脉网络,这个网络会不断的扩大,而我们的圈子也会不断的扩大,而这也就是我们微信营销的价值,利用这一份网络,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3、管道属性 微信的朋友圈所观看的人可供选择(可以调制是否让他看自己的朋友圈和是否显示他人的朋友圈),群发助手。微信的管道属性十分的精确,更加的精准。精确是指我们可以只让我们的潜在客户看到我们的信息,而那些对我们没有意向的人也不会受到我们的信息骚扰;精准就是对于与我们有互动的客户,我们可以及时的沟通,这样就从一对多瞬间转换到一对一的营销,从而营销的效果就会更加的显著。 4、子平台属性 微信支付属性(支持支付场景:微信公众平台支付、APP(第三方应用商城)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微博阅读、QQ邮箱提醒、流量查询、游戏中心、语音记事本,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来看新闻、读书、交友、打车、买东西、订餐等,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微信的子平台属性来实现的,而这些还远远不止是微信的全部,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微信的子平台属性将会不断的被挖掘、开发,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来转账、炒股、远程操控、协同办公,只要你能想得到,微信一定也会为你办得到,在未来微信一定会是无所不能的。 微信的历史 作为国内即时通讯领域最大的垄断者,坐拥近8亿QQ注册用户和近2亿QQ同时在线用户的腾讯,自然不会对这一市场的变化无动于衷。在Talkbox发布后仅三天,腾讯发布首款客户端。 微信由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于2010年10月筹划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该团队经理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曾成功开发过Foxmail、QQ邮箱等互联网项目。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在产品策划的邮件中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来导入现有的联系人资料,但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 在随后1.1、1.2和1.3三个测试版中,微信逐渐增加了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与腾讯微博私信的互通以及多人会话功能的支持,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了2.0版本,该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样的语音对讲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户群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 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 。到2011年底,微信用户已超过5000万。 2011年10月1日,微信发布3.0版本,该版本加入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4] 2011年1月17日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微信商标,腾讯的微信商标于2011年1月24日申请注册,仅仅迟了一星期。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这一版本增加了类似Path和Instagram一样的相册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册分享到朋友圈。 2012年4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为了微信的欧美化,将其4.0英文版更名为“Wechat”,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 。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了视频聊天插件,并发布网页版微信界面。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增加了摇一摇传图功能,该功能可以方便的把图片从电脑传送到手机上。这一版本还新增了语音搜索功能,并且支持解绑手机号码和QQ号,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把控。 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消息称,微信注册用户已破2亿。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方人。 2013年2月5日,微信发布4.5版。这一版本支持实时对讲和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并进一步丰富了“摇一摇”和二维码的功能,支持对聊天记录进行搜索、保存和迁移。同时,微信4.5还加入了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 2013年4月11日,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微信正式向部分用户发布声明,称网上流传的“微信要对用户收费”系恶意造谣,同时强调微信绝不会对用户收费。 2013年7月22日早上7:30,有大量用户反映微信发生全面故障,故障包括微信信息无法发出、无法刷新朋友圈、无法登陆公众账号平台、无法连接微信网页版。事故一直扰攘至下午2时许,微信开发团队才在其腾讯微博内。宣布微信可以再次使用,但有部分用户仍然留言,指进入微信后,部分功能未恢复,或者根本未能连线。 2013年8月5日,微信5.0 for ios上线了,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简称313)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 Android上线。 2013年8月15日,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一个月内新增3000万名用户。 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 2013年12月31日,微信5.0 for Windows Phone上线了 ,添加了表情商店,绑定银行卡,收藏功能,绑定邮箱,分享信息到朋友圈等功能。 2014年1月4日,微信在产品内添加由“嘀嘀打车”提供的打车功能。[9] 2014年1月28日,微信升级为5.2版本,Android版界面全新改版。 2014年3月, 开放微信支付功能。 2014年3月24日,电脑管家牵手微信上线聊天记录备份功能。 微信的现状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帐户数达到3.96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1%,比去年同期增长87%。从2011年1月发布至今,经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发展,微信已成为互联网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一个强有力的增长点,2013年 “微信对传媒格局的影响成为新话题”。 微信传播“是对等的双向互动性的模式,是一对一的交流”,“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具有显著的人际传播的特征,同时其传播范围也多集中于个人熟悉的亲朋好友之间。微信的传播模式具有私密传播、双向对等、强人际互动三个特征。 微信发展到今天,总共经过了40多个版本的升级,形成了一个三维传播矩阵:X轴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Y轴是智能手机客户端、手机通讯录、邮箱、微博;Z轴是摇一摇、漂流瓶、LBS定位、二维码识别。 微信的特点 1.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有效性更高。作为一款手机社交软件能在短时间被大众所接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用户来源基于已有的腾讯用户,同时微信还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好友添加,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手机通讯录来添加已开通微信业务的朋友和家人。微信不同于其他类似社交平台的特点就在于其建立的好友圈中均是已经认识的人,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平台能够获取更加真实的客户群,博客的粉丝中存在着太多的无关粉丝,并不能够真真实实的为你带来几个客户,但是微信就不一样了,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也难怪有的媒体会这样比喻“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却有一定的依据性。 2.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相对于PC机而言,手机是用户随时都会携带在身上的工具,借助移动端优势,微信天然的社交、位置等优势,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相对于APP而言,由于不需要下载安装,用此更加方便。 3.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精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对用户进行分组,并且通过“超级二维码”特性(在二维码中可加入广告投放渠道等信息),可准确获知你的客户群体的属性,从而让营销和服务更个性化,更精准。 4.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而微信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便于分享用户的所见所闻。同时用户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 5.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传播,信息高达到率。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是企业进行业务推广的一种有力途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因此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已有许多个人或企业微信公众号因其优质的推送内容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借助于微信公众号进行植入式的广告推广,由于粉丝和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高度认可,不易引起用户的抵触,加上高到达率和观看度能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6.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微信的地理位置服务是一大特色,“查找附件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均是以LBS为基础。微信可轻易通过手机GPS服务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用户在分享最新动态时勾选地理位置,好友便能看到其所在地,而地理位置是商家进行精准营销的重要信息。 7.便利的互动性,信息推送迅速实时更新。同时,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其便利的互动性是区别于其他网络媒介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中,用户可以像与好友沟通一样来与企业公众号进行沟通互动。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同时公众平台当中结合一些互动的比如刮刮卡,大转盘等功能可以极大的增强营销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8.营销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以往,顾客离开企业或门店后,除了电话与短信,没办法与客户再建立联系,现在企业把客户聚集到公众平台企业可向客户不定期推送信息,让客户对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越来越深。过去,企业投放媒体广告,投放时,效果不错,广告结束了, 交易结束了,客户没留住,因此需要不停地投放广告,而广告成本也续年增长,这是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要是把所有客户加到公众平台,建立联系,持续下来,将发挥更好的效果.节省投放广告的预算。 微信的未来发展 增加了“朋友圈”和关注等功能的微信,更具实用性和社交性。同时,由于“精准度”的优势,用户查看微博的随机性和用户接受微信的明确性的对比,使得微信的传播更加针对和高效。微信是私密空间的闭环交流,侧重人际传播,注重交流。 两年的时间,微信发展到4亿用户(非官方),靠的不仅是突破性的产品,更是口碑的力量。前期通过明星的拉动,QQ号码的交叉推荐,后期又引入手机通讯录的互推,微信迅速做到了一个巨无霸的量级,同时也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对比起一季度已经入账5800万美元的Line,微信走过这个畅快的增长期后,接下来面临的是需要思考如何变现,至少要给那些股东和投资分析师一个满意的交代。虽然官方做过社交游戏的尝试,不过看起来不是太理想,而大胆的商业化路线又怕重蹈微博的老路。 微信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由于官方没有推出实质性的行业解决,针对没有开发能力和运营能力的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体验, 必然需要良好的二次开发,打通企业的CRM或者相关数据库,所以其实要做好企业级别的微信,门槛并不低。这将会直接影响广大的大中型企业运用微信的热情。 微信商业化已经选定了三大方向:游戏、O2O和增值服务,其中游戏平台已经初步形成。腾讯CEO马化腾也认为,微信在增值服务、尤其是移动社交、游戏方面,应该是有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 马化腾透露,微信商业化的思路是希望做成一个平台,能够跟其他的各类开发商合作,提供更多的内容给我们的用户,而不是把一个行业做得太深。其举例称,微信可以成为一个文学平台,文学写手可以将内容直接发送给付费用户,这样微信就起到了内容制造者和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 从目前来看,微信的商业模式也只有游戏想法最为成熟,也是实施最快速的。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微信正面向游戏打造开放平台,预计将在几个月内进入测试模式。在O2O和增值服务方面,腾讯尚没有实质性动作。 虽然刘炽平没有透露微信游戏平台详情,但首先在微信中推出游戏平台,有巩固自身优势的需求。在PC客户端游戏和网页游戏整个大市场的不看好情况下,将游戏与微信结合,一方面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继续拓展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互联网观察家李易则表示,腾讯选择自己熟悉的游戏是较容易的切入点。 其实在马化腾看来,微信已经圈定了三大商业化方向,但是其认为最理想方式是将微信建设成为一个平台,然后吸引合作伙伴进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且在微信中找到自己的用户群。
/
本文档为【微信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