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

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

2017-11-14 20页 doc 41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 chūn chïu 1、春 愁 qiū fãngjiǎ (清) 丘 逢 甲 chūn chïunánqiǎn qiǎngkànshān 春 愁 难 遣 强 看 山, wǎngshìjīngxīnlâi yù shān 往 事 惊 心 泪 欲 潸。 sì bǎiwànrãntïngyī kū 四 百 万 人 同 一 哭, qùnánjīn rì gē tái wān 去 年 今 日 割 台 湾。 [注释] ?这首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年春,清政府因甲午战败与日本...
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
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 chūn chïu 1、春 愁 qiū fãngjiǎ (清) 丘 逢 甲 chūn chïunánqiǎn qiǎngkànshān 春 愁 难 遣 强 看 山, wǎngshìjīngxīnlâi yù shān 往 事 惊 心 泪 欲 潸。 sì bǎiwànrãntïngyī kū 四 百 万 人 同 一 哭, qùnánjīn rì gē tái wān 去 年 今 日 割 台 湾。 [注释] ?这首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年春,清政府因甲午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台湾及所属岛屿并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诗人痛定思痛,回首往事,悲愤填膺,泪水纵横交流。此诗正抒发了作者这种悲愤的感情。 ?往事:指割让台湾及诗人组织义军抗日保台的情景。潸(shān山):泪流的样子。 ?四百万:指当日台湾的人口。据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 钞》原注:“台湾人口合闽、粤籍(台湾人),约四百万人也。”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割舍台湾的日子。 [作者简介] 丘逢甲(1864,1912) 中国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生于台湾苗栗。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这部分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秋怀》等,倾诉台湾沦亡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愁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他的怀古、纪游诗,表彰前贤,刻画山川,往往寄托忧时济世的怀抱。诗集主要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 [阅读提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 tí qí shān 2、题 齐 山 yuâfēi (宋)岳 飞 jīngniánchãntǔmǎn zhēngyī 经 年 尘 土 满 征 衣, dãdã xúnfāng shàngcuì wēi 得 得 寻 芳 上 翠 微。 hǎo shuǐ hǎoshānguān wâi zú 好 水 好 山 观 未 足, mǎ tí cuī chânyuâ míngguī 马 蹄 催 趁 月 明 归 [注释] ?翠微亭:始建于宋代,历代屡建屡废。旧址在齐山西南临齐山湖(今为东南湖农场)的最高处。新的翠微亭于一九八五年建成。本诗写作年代,清人陈梅缘证实为绍兴元年,非绍兴四年。 ?得得:象马蹄声。芳:指美景胜迹。马蹄得得声中,透露了将军忙里偷闲,游览河山的欢快。 ?马蹄催归句:是说听到马蹄声,又想到了收复中原的重任。两次写马蹄声,一欢快,一紧迫。 [译文] 经过了一年征战,衣服上沾满了尘土,马蹄得得声中寻着美景胜迹登上淡青的山。好山好水还没有看足够,马蹄声催着我趁着月亮还明亮时回去。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阅读提示]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感情。 mǎ shàngzuî 3、马 上 作 qì jì guāng (明)戚 继 光 nánběiqū chíbàozhǔ qíng 南 北 驱 驰 报 主 情, jiāng huā biāncǎoxiàopíng shēng 江 花 边 草 笑 平 生。 yìniánsānbǎi liù shí rì 一 年 三 百 六 十 日, dōushì hãnggē mǎ shàngxíng 都 是 横 戈 马 上 行。 [注释] ?驱驰:策马疾驰,这里指奔走效力。?主:指明朝皇帝。?江花:指南方的花。?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内容评析]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从福建、广东到蓟州,可说一在天南,一在地北。「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一生大节。「报主情」,并非不喜欢安定的生活,只是 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万里奔波。全句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襟怀。而次句一「笑」字更是意极浑含,写尽了抗倭名将的豪迈气概。为了抗倭事业,一生中到过山清水秀的南方,也到过波涛汹涌的山东海防,行色匆匆间,总无暇顾及周围美好的景色。江畔紫嫣红的鲜花和江防皎洁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赏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这两句是「平生」、「南北驱驰」的更具体的说明。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形像跃然纸上,他是紧紧与战马与横戈联在一起,不能须臾分离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初读似乎是一个凑句,其实很有妙用。它出现在「都是横戈马上行」的点睛之笔的前面,起到了必要的渲染作用,使读者感到,一日横戈马上英勇奋战并不难,难的是三百六十天如一日,更难的是年年如此,「平生」如此。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后因在浙、闽一带抗倭有功,升任总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为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著有《纪效新 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 shí yī yuâsìrìfēngyǔ dà zuî 4、十 一 月 四 日 风 雨 大 作 lù yïu (宋)陆 游 jiāng wî gū cūnbùzì āi 僵 卧 孤 村 不 自 哀, shàng sīwâiguïshù lúntái 尚 思 为 国 戌 轮 台。 yâ lánwîtīngfēngchuō yǔ 夜 阑 卧 听 风 吹 雨, tiě mǎ bīnghã rù mâng lái 铁 马 冰 河 入 梦 来。 [注释] ?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 夜阑(lán):夜深。 ?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译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阅读提示] 这首诗表现了年虽老而志不衰的英雄气概 lingjuãdǐng 5、凌 绝 顶 dù fǔ (唐)杜 甫 huìdāng língjuãdǐng 会 当 凌 绝 顶, yī lǎnzhîng shānxiǎo 一 览 众 山 小。 [注释]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译文] 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阅读提示]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bìngniú 6、病 牛 lǐ gāng (宋)李 纲 gēng lí qiānmǔshíqiān xiāng 耕 犁 千 亩 实 千 箱, lì jìn jīnpíshãi fù chïu 力 尽 筋 疲 谁 复 伤, dàndã zhîng shēngjiēdã bǎo 但 得 众 生 皆 得 饱, bù cí yíng bìng wîcányáng 不 辞 羸 病 卧 残 阳。 [注释] ? 实:果实,这里指粮食。 ? 箱:箱,通厢,仓廪这里指粮食仓库。 ? 但得:只要能使。 ?羸:瘦弱。 [译文] 拉着犁耕过数不清的土地,种出的粮食堆满了仓。力气用 尽、筋骨疲软,谁来顾怜,只要大家吃得饱饱,我不怕累得病倒,躺在夕阳下喘气。 [作者简介] 李纲(1100——1140),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他为人忠诚,关心百姓的生活和安危,但是由于力主抗金,反对媾和,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受到投降派谗臣的排挤,为相七十天就被“谪居武昌”,这首诗是李纲贬谪武昌(1128)后所作。 [阅读提示] 这首诗诗题为《病牛》,实非写牛,而是诗人借着写牛倾诉自己的坎坷与辛酸。强烈地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境界。 zài jīnghú chãng xiàn 7、再 经 胡 城 县 dùxún hâ (唐)杜 荀 鹤 qùsuìcãng jīngcǐxiàn chãng 去 岁 曾 经 此 县 城, xiànmín wúkǒu bùyuān shēng 县 民 无 口 不 冤 声。 xīn láixiàn zǎijiāzhūfú 新 来 县 宰 加 朱 绂, biànshì shēng líng xuěrǎn chãng 便 是 生 灵 血 染 成。 [注释] ?胡城县:故城在今阜安徽的阜阳县北。?县宰:县令。朱绂(音福):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生灵:生民 [内容评析] 这是一首揭露黑暗统治的政治讽刺诗。诗人自然会由“再经”而想到“初经”。写“初经”的见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未提县宰;写“再经”的见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未提县民,这就给读者打开了驰骋想象的天地。如果听信封建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之类的自我标榜,那么读到“县民无口不冤声”,只能设想那“冤”来自别的方面,而不会与县宰联系起来;至于县宰呢,作为县民的“父母官”,必然在为县民伸冤而奔走号呼。读到“今来县宰加朱绂”,也准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在写了“初经”与“再经”的见闻之后,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 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luî xiá 8、落 霞 wáng bï (唐)王 勃 luî xiáyǔ gū wù qí fēi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qiūshuǐ gîng chángtiānyí sâ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注释]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译文] 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 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阅读提示]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yïu guìlín sù líjiāngzhì xīngān 9、由 桂 林 溯 漓 江 至 兴 安 yuán mãi (清)袁 枚 jiāngdàoxīngānshuǐ zuìqīng 江 到 兴 安 水 最 清, qīngshāncù cùshuǐ zhōng shēng 青 山 簇 簇 水 中 生。 fēn míngkànjiàn qīngshān dǐng 分 明 看 见 青 山 顶, chuánzàiqīng shān dǐngshàng xíng 船 在 青 山 顶 上 行。 [注释] ?桂林,兴安,都是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溯,逆流而上,漓江,流经桂林、兴安两地。?簇簇:山峰聚集的 样子。 [译文] 清清江水、簇簇青山、行使的船只、梦幻般的景象。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阅读提示] 这首诗写作者漓江航行途中所见到的风景,是描写桂林山水的著名诗篇。 xiāng cūn sìyuâ 10、乡 村 四 月 wēngjuàn (宋)翁 卷 lǜbiànshān yuánbáimǎnchuān 绿 遍 山 原 白 满 川, zǐ guī shēnglǐyǔrú yān 子 规 声 里 雨 如 烟。 xiāngcūnsì yuâxiánrãnshǎo 乡 村 四 月 闲 人 少, cáiliǎocánsāng yîu chātián 才 了 蚕 桑 又 插 田。 [注释] ?子规:布谷鸟。 ?才了:刚刚做完。 [译文] 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生年卒年不详),字灵舒,南宋诗人,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 [阅读提示]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tídūchãng nán zhuāng 11、题 都 城 南 庄 cuīhù (唐)崔 护 qùniánjīn rì cǐmãnzhōng 去 年 今 日 此 门 中, rãn miàntáohuāxiāng yìng hïng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rãn miànbù zhī hãchùqù 人 面 不 知 何 处 去, táohuāyī jiùxiàochūn fēng 桃 花 依 旧 笑 春 风。 [注释] ?都城南庄:京城长安郊外的南庄。 [译文] 去年的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姑娘美丽的脸庞和娇艳的桃花交相辉映争奇斗俏。今天那美丽的面庞见不到了,只有那娇艳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怒放。 [作者简介]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阅读提示]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经历这样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所体现出的人生哲理,却是许多人都曾体验和所经历过的: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的。当自己刻意去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了。 rãn shēng 12、人 生 wãn tiānxiáng (宋)文 天 祥 rãn shēngzì gǔshãiwú sǐ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liú qǔdānxīnzhào hànqīng 留 取 丹 心 照 汗 青。 [注释]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 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译文]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阅读提示] 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 fàngyú 13、放 鱼 lǐqún yù (唐)李 群 玉 zǎo mìwâilïng qù 早 觅 为 龙 去, jiānghúmîmànyïu 江 湖 莫 漫 游。 xū zhī xiāngěrxià 须 知 香 饵 下, chùkǒushìxiān gōu 触 口 是 铦 钩。 [注释] ?铦:锋利。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人,性旷逸,赴举一上而止,惟以吟咏自适。裴休观察湖南,延致之。及为相,以诗论荐,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假归卒。集三卷,后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内容评析]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篇幅短小,意味隽永。我国古诗中,最早写鱼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枯鱼过河泣》,则是以鱼为抒写对象的完整的全篇。唐代咏物诗不少,然而写鱼的专篇仍然不多,所以这首《放鱼》是独具一格的难能可贵之作。这首诗,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作者既入乎其内,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社会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 xīn zhú 14、新 竹 zhân xiâ (清)郑 燮 xīnzhúgāoyú jiùzhúzhī 新 竹 高 于 旧 竹 枝, quánpín lǎogànwâifú chí 全 凭 老 干 为 扶 持。 míngniánzàiyǒuxīnshēng zhě 明 年 再 有 新 生 者, shí zhàng lïngsūnràofēngchí 十 丈 龙 孙 绕 风 池。 [注释] ? 龙孙:竹笋的别称。 ?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译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扬州八怪”之一。 [阅读提示]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shí jīng 15、识 荆 lǐ bái (唐)李 白 shēngbùyîng fēngwànhù hïu 生 不 用 封 万 户 侯, dàn yuànyīshíhánjīng zhōu 但 愿 一 识 韩 荆 州。 [注释]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 [译文] 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ur]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阅读提示] 李白诗深切关怀国家政治,对天宝年间权奸当道、穷兵黩武等阴暗面以及安史乱军危害国家的罪行均加以批判;强烈抒发了雄心壮志遭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怒心情,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向往;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xúnhú yǐnjūn 16、寻 胡 隐 君 gāoqǐ (明)高 启 dù shuǐfù dù shuǐ 渡 水 复 渡 水, kànhuāhái kànhuā 看 花 还 看 花。 chūn fēngjiāng shàng lù 春 风 江 上 路, bù juã dàojūnjiā 不 觉 到 君 家。 [注释] ?复:又。?不觉:不知不觉。 [译文] 流过一道又一道的水,看过一处又一处的花,一路春光风景美,不知不觉到你家。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季迪,明代诗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阅读提示]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比拟“初唐四杰”。 dōngyâdú shūshì zīyù 17、冬 夜 读 书 示 子 聿 lù yïu (宋)陆 游 gǔrãnxuãwân wú yí lì 古 人 学 问 无 遗 力, shào zhuàng gōng fūlǎoshǐ chãng 少 壮 工 夫 老 始 成。 zhǐ shàng dãlái zhōng juã qiǎn 纸 上 得 来 终 觉 浅, shìyàogōng xíngjuãzhīcǐ 绝 知 此 事 要 躬 行。 [注释] ?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 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阅读提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yâ jīngyúqín 18、业 精 于 勤 hányù (唐)韩 愈 yâ jīng yúqínhuāng yúxī 业 精 于 勤 荒 于 嬉。 xíng chãngyúsīhuǐyú suí 行 成 于 思 毁 于 随。 [注释] ? 业:学业,读书、作文都属于“业”。 ?行:为人行事,所谓“立言”即发表重要见解也属于“行”。 [译文] 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阅读提示] 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故诸生只须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录用,无须担忧用人部门的不明不公。 huāyǐng 19、花 影 sū shì (宋)苏 轼 chïng chïng dãi dãishàng yáotái 重 重 叠 叠 上 瑶 台, jǐ dù hūtïngsǎo bù kāi 几 度 呼 童 扫 不 开。 gāngbâitài yáng shōushí qù 刚 被 太 阳 收 拾 去, quâ jiāomíng yuâsîng jiānglái 却 教 明 月 送 将 来。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 瑶台:华贵的亭台。 ? 几度:几次。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 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 教:让。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 亮送来的。 ?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作者简介]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 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阅读提示] 花影本来很美,为什么诗人这样厌恶它呢,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诗篇反映了诗人嫉恶如仇的态度,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jīng shīdã jiā shū 20、京 师 得 家 书 yuán kǎi (明)袁 凯 jiāng shuǐsānqiānlǐ 江 水 三 千 里, jiā shū shíwǔháng 家 书 十 五 行。 háng hángwú biãyǔ 行 行 无 别 语, zhǐ dàozǎohuán xiāng 只 道 早 还 乡。
/
本文档为【春愁难遣强看山,[精心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