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宝典]

2017-09-05 7页 doc 28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4359

暂无简介

举报
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宝典]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 首先,二者用途不同。坩埚可以加热不含水的物质,比如熔化非腐蚀性盐类、灼烧沉淀、碳化或灰化某些复杂试样等;蒸发皿一般用于蒸发溶液。 第二,用途不同决定了材料不同。坩埚的材料必须耐高温,陶瓷的坩埚使用的温度上限约为800度,再高就不行了;而石英的坩埚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蒸发皿通常为普通玻璃制,也有用陶瓷的,使用温度应该多在400度以下,太高了会破裂的。 第三,材料不同决定了加热方式不同。坩埚可以直接加热,或者放进高温加热炉中加热;陶瓷制蒸发皿也可用明火直接加热,玻璃制蒸发皿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才能...
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宝典]
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 首先,二者用途不同。坩埚可以加热不含水的物质,比如熔化非腐蚀性盐类、灼烧沉淀、碳化或灰化某些复杂试样等;蒸发皿一般用于蒸发溶液。 第二,用途不同决定了材料不同。坩埚的材料必须耐高温,陶瓷的坩埚使用的温度上限约为800度,再高就不行了;而石英的坩埚可以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蒸发皿通常为普通玻璃制,也有用陶瓷的,使用温度应该多在400度以下,太高了会破裂的。 第三,材料不同决定了加热方式不同。坩埚可以直接加热,或者放进高温加热炉中加热;陶瓷制蒸发皿也可用明火直接加热,玻璃制蒸发皿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 第四,由于坩埚是热重分析中的常用仪器,对质量要求非常精确,取用坩埚一般要用坩埚钳;蒸发皿一般是用手拿取,转移试剂时可用玻璃棒或药匙。 氧气通入酸化的KI淀粉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溶液变蓝。是因为氧气将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碘与淀粉变蓝氧气有那么强的氧化性么,当然有。碘离子的还原性是很强的。很多氧化剂都能将其氧化。包括三价铁离子等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现象是什么?其中Cr是+3价吗? 溶液由橙色转变为绿色 原来重铬酸钾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 反应后为+3 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后铬元素化合价当然降低咯 乙醇可被重铬酸钾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由橙黄色变成浅绿色 (2013•朝阳区一模)工业上常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O)和焦炭为主要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焦炭23 产生CO的反应是: C+O =CO; C+CO =2CO 222 (1)CO还原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是 FeO+3CO 23 2Fe+3CO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为使赤铁矿石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足量的空气能提高炼铁反应速率 c(与生铁相比较,纯铁转化为“铁水”的温度低 3+2-(3)生铁的用途很多,某电镀厂用生铁将废水中的CrO转化为Cr,流程图1: 27 ?气体A是 H 2 2+?在上述酸性溶液中,生铁比纯铁产生Fe的速率快,原因是 生铁中含有C,在硫酸溶液中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加快反应速 3+?将Cr转化为Cr(OH)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2+2Cr+3Ca(OH)?2Cr(OH)?+3Ca 23 3+2-(4)电解法将一定浓度的酸性废水中的CrO转化为Cr,其原理示意图2: 27 3+2-?阳极附近溶液中CrO转化为Cr的离子方程式是 27 2++3+3+2-6Fe+CrO+14H?6Fe+2Cr+7HO 272 ?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出现沉淀(解释生成沉淀的原因: +-随着电解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少,c(OH)浓度增大,生成Fe(OH)和Cr(OH)3沉淀 3 分析:(1)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进行分析; (2)铁矿石需要粉碎,以增大和空气的接触面;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合金的熔点低硬度大; (3)?铁与硫酸反应生成H; 2 ?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Cr(OH)是沉淀; 3 2++(4)?铁作阳极,电极本身被氧化,反应式为Fe-2e-?Fe,溶液呈酸性,H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 +2+2-反应式为2H+2e?H?,生成的Fe离子与CrO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7 +-?随着电解进行,溶液中c(H) 逐渐减少,c(OH)浓度增大; 解答: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FeO+3CO=2Fe+3CO; 232 (2)a、原料铁矿石是固体、空气是气体,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所以要将黄铁矿粉碎,增大接触面,提高反应速率,故a正确; b、采用空气过量目的是增大氧气浓度,提高一氧化碳的浓度,提高炼铁反应速率,故b正确; c、生铁是合金,熔点低,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b; (3)?铁与硫酸反应生成H,故答案为:H; 22 ?生铁中含有C,铁和碳在硫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故答案为:生铁中含有C,在硫酸溶液中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3+2+?Cr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r(OH)是沉淀,离子方程式是2Cr+3Ca(OH)?2Cr(OH)?+3Ca,故323 3+2+答案为:2Cr+3Ca(OH)?2Cr(OH)?+3Ca; 23 2++(4)?铁作阳极,电极本身被氧化,反应式为Fe-2e-?Fe,溶液呈酸性,H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 +2+2-3+3+反应式为2H+2e?H?,Fe离子与CrO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离子和Cr离子,反应离子方227 2++3+3+2++3+3+2-2-程式为6Fe+CrO+14H?6Fe+2Cr+7HO,故答案为:6Fe+CrO+14H?6Fe+2Cr+7HO; 272272 -?随着电解进行,c(OH)浓度增大,生成Fe(OH)和Cr(OH)沉淀,故答案为:随着电解进行,33 +-溶液中c(H) 逐渐减少,c(OH)浓度增大,生成Fe(OH)和Cr(OH)沉淀;33 (2013•朝阳区一模)燃煤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主要为NO、NO)易形成污染,x2 必须经脱除达标后才能排放(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应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能作脱除剂的物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用 H2O作脱除剂,不利于吸收含氮烟气中的NO b(用 Na2SO3作脱除剂,O2会降低Na2SO3的利用率 c(用CO作脱除剂,会使烟气中NO2的浓度增加 (3)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将NOx转化为N2( ?(已知可通过下列合成尿素: 2NH3(g)+CO2(g)?H2NCOONH4(s)?H=-159.5kJ/mol H2NCOONH4(s)?CO(NH2)2(s)+H2O(l)?H=+28.5kJ/mol ?尿素释放出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O(NH2)2(s)+H2O(l)?2NH3(g)+CO2(g)?H=+131kJ/mol ?写出有利于尿素释放NH3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同时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释放氨气的方向进行 ?(CO(NH2)2与某种烟气(主要为N2、NO和O2)中的NO的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1:2、2:1、3: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曲线a 对应CO(NH2)2 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 3:1 b、c中,800?,900?区间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曲线a、 4NH3+6NO?5N2+6H2O或2CO(NH2)2+6NO?2CO2+4H2O+5N2 ?900?,1200?区间内脱除率下降,NO浓度上升(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4NH3+5O2?4NO+6H2O ?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 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 1.5×10-4 mg/(m3•s)( 分析:(1)一氧化氮不稳定,易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a(一氧化氮不易溶于,而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反应生成NO; b(亚硫酸钠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 C(用CO作脱除剂,则氮氧化物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 ?根据盖斯定律,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然后进行颠倒即得目标方程式,其焓变进行相应改变; ?尿素释放NH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及氨气溶解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CO(NH2)2 的含量越高,NO脱除率越高; ?、800?,900?区间内NO脱除率增大,NO参加反应,即尿素与NO反应生成N2; ?、900?,1200?区间内脱除率下降,NO浓度上升,反应中应该生成NO; ?、A点到BNO脱除率由0.55变为0.75,故NO的浓度变化量为(0.75-0.55)×6×10-4 mg/m3=1.2×10-4 mg/m3,再利用NO的脱除速率( 解答:解:(1)一氧化氮不稳定,易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应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a(一氧化氮不易溶于,而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反应生成NO,不利于吸收含氮烟气中的NO,故a正确; b(亚硫酸钠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O2会降低Na2SO3的利用率,故b正确; C(用CO作脱除剂,被氧化,则氮氧化物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不会生成NO2,烟气中NO2的浓度不增加,故c错误; 故答案为:ab; 已知:2NH3(g)+CO2(g)?H2NCOONH4(s)?H=-159.5kJ/mol (3)? H2NCOONH4(s)?CO(NH2)2(s)+H2O(l)?H=+28.5kJ/mol 根据盖斯定律,两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2NH3(g)+CO2(g)?CO(NH2)2(s)+H2O(l)?H=-131kJ/mol, 故尿素释放出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NH2)2(s)+H2O(l)?2NH3(g)+CO2(g)?H=+131kJ/mol, 故答案为:CO(NH2)2(s)+H2O(l)?2NH3(g)+CO2(g)?H=+131kJ/mol; ?释放氨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同时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释放氨气的方向进行,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同时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释放氨气的方向进行; ?(?CO(NH2)2 的含量越高,NO的转化率越大,即NO脱除率越高,所以曲线a 对应CO(NH2)2 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3:1,故答案为3:1; ?800?,900?区间内NO脱除率增大,所以NO是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高温时,尿素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氨气和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即尿素与NO反应生成N2,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 或 2CO(NH2)2+6 NO?2CO2+4H2O+5N2, 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 或 2CO(NH2)2+6 NO?2CO2+4H2O+5N2; ?900?,1200?区间内脱除率下降,所以NO浓度上升,则该反应中应该有NO,尿素分解生成的氨气和烟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导致NO浓度增大,所以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A点到BNO脱除率由0.55变为0.75,
/
本文档为【坩埚和蒸发皿的使用区别[宝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