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

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

2017-09-16 5页 doc 1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 摘 要:时下手机作为移动新媒体,因其便携性、私密性和隐蔽性等 特点,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它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已不是什么奢侈品,其影响遍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手机在校园里流行这一现象,从大学生的认知观念、情感及行为三维度出发,理性分析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进而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 随着手机这一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手机必然会对这个特殊群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关注这个...
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
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 摘 要:时下手机作为移动新媒体,因其便携性、私密性和隐蔽性等 特点,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它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已不是什么奢侈品,其影响遍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手机在校园里流行这一现象,从大学生的认知观念、情感及行为三维度出发,理性分析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进而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 随着手机这一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手机必然会对这个特殊群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关注这个很现实的问。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具有个性特征,它是个人的性格、气质、心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具体的统一。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情感(感觉与感情)和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为了分析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笔者从上述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手机对大学生人格认知的影响 1.使用手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阻碍正确“三观”的形成 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容易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 扣,同时也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师和其他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我们发现,六成以上学生都受到过垃圾短信的骚扰,这些垃圾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腐蚀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削弱了他们的道德和责任意识。 2.使用手机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利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开通了手机上网服务,QQ、飞信、MSN等功能也得到较大扩展,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更为便捷。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首先是用手机搜索,其次是向老师、同学请教或咨询。这表明利用手机进行搜索的求知方式越来越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手机作为娱乐休闲的一种工具,使大学生对闲暇时间有自主支配权,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手机的不同功能。不是被动接受一些群体化的信息,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要让自己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也逐步得到强化。 3.手机带来学生间数字化鸿沟的现象 由P?J?蒂奇诺等人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知识如同财富,在社会的不平衡分布,使得经济窘迫而疲于奔命的人常常也是信息匮乏的人。手机对使用者的经济状况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造就新的“数字鸿沟”,即占有信息的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可以想见,手机不仅使学生获取信息量的多少产生差异,出现“数字鸿沟”现象,也会对其性格带来一定影响,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出现差异。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格情感的影响 1.使用手机有利于学生交往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 手机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联系沟通和娱乐消遣的工具,新增的手机上网功能使沟通交流更为便捷。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能及时与亲友通信,增加人际交往,结交朋友。另一方面可能影响部分学生的正常交往,对手机过度依赖,造成孤僻人格。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无论从画面还是从功能上讲,都有很大的改观,有更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使一部分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手机游戏也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玩物丧志。时间长了,他们渐渐无法面对这个世界,无法用语言与同学、朋友正常交流,渐渐发现和身边的同学、朋友距离疏远,越来越脱离正常的交往圈。例如:网络调查发现,长春市各高校350名大学生,近五成大学生表示睡前不玩手机睡不着。对手机一定程度的依赖,会使他们一旦离开手机就感觉不适应并陷入焦虑状态。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迫症,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发展。 2.手机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攀比心理 对很多学生来说,手机消费已经成为一项不小的开支,多到几百元, 少则几十元。且不说钱的多少,重要的是学生本身还是消费一族,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支持。手机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很多学生拥有手机不是为了和家里联系方便,而是把手机作为身份的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有攀比的心理,这是不可取的。 三、使用手机对大学生人格行为的影响 1.手机在为大学生提供了闲暇娱乐的同时,也使其偏离了社会化的正常进程,助长了大学生的逃课行为 手机对大学生娱乐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两面性。在闲暇时间,手机确实 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方式。但过度的娱乐化倾向会造成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能以认真的态度进行社会活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会形成散漫、自由、去权威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当参加群体性活动时他们就会把类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映射进来,就会表现出缺少参与热情、缺乏责任感及人文精神等特征。逃课行为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高校学分制等改革的逐步实施,分课不分班的情况使得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实行了“点名制”,把平时的出勤率作为考查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可是,“手机一族”在老师一旦要点名时,打电话或发短信,缺课的学生就匆匆赶上老师点名的“末班车”。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逃课行为。 2.手机不良信息助长了大学生不轨行为 由于大学生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自制力较弱,接触到不良信息容易感情冲动做出不轨行为,甚至走向犯罪。有一部分大学生把手机当成考试的法宝,利用手机短信互传答案,不但影响知识的获取,更损害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而且手机受众面广泛,即时性强,手机的群发功能更是强大,一旦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手机短信散布谣言,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结论 目前,大学生对手机的认知和使用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隐性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其行为,作为一线教育者责无旁贷。 1.加强学校引导力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从发展趋势上看,手机将成为新一代媒介融合体,今后势必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影响。高校应把学生手机管理纳入网络德育管理中,占领手机这一便携、隐蔽的德育阵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大学生提 高其信息素养,包括较强的信息意识、主体意识,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和评价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使手机真正“为我所用”。 2.倡导和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崇尚网上“慎独”道德境界 “慎独”是指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独自一人、无人监督,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可见,“慎”是一种道德境界,这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注意从“隐”和“微”处着手。手机的便携、私密、隐蔽等特点使人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现实的道德所依靠的公共监督的功能在此大大弱化,所以,崇尚“慎独”、崇尚道德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开设以手机问题为主题的专题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而自我规范,内化自律意识,合理使用手机。 3.提高社会关注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环境支持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及预防短信犯罪。同时优化短信网络监控体系,严惩散布低俗短信的不法之徒,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文明,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2]吴春然.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靖明.手机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5]张叶云.短信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5,(1). 责编:一 萧
/
本文档为【手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理性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