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张良的名字

张良的名字

2017-09-26 45页 doc 143KB 2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张良的名字张良的名字 第一讲 张良的名字 西汉初年的“三杰”之首张良,字子房,千载谋臣之冠冕,主要生平事迹见于史册,后世亦多所评述。但由于时代久远和学者取舍之趣,有些方面令人颇感疑惑。诸如张良的名字有什么玄机,黄石公授书到底是真是假,其学术源流归儒还是归道,有的聚讼纷纭,有的归于阙如。在这里笔者不避浅薄,也学学别人来点“戏说”。 先说张良名字的玄机。 张良名良,字子房,名与字之间,好像看不出有什么联系,这不符合古人取名字的常理。我们知道,古人取名字时特别讲究,稍有地位、财富、文化者,都是既有名又有字,名与字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表里...
张良的名字
张良的名字 第一讲 张良的名字 西汉初年的“三杰”之首张良,字子房,千载谋臣之冠冕,主要生平事迹见于史册,后世亦多所评述。但由于时代久远和学者取舍之趣,有些方面令人颇感疑惑。诸如张良的名字有什么玄机,黄石公授书到底是真是假,其学术源流归儒还是归道,有的聚讼纷纭,有的归于阙如。在这里笔者不避浅薄,也学学别人来点“戏说”。 先说张良名字的玄机。 张良名良,字子房,名与字之间,好像看不出有什么联系,这不符合古人取名字的常理。我们知道,古人取名字时特别讲究,稍有地位、财富、文化者,都是既有名又有字,名与字之间联系紧密,互为里,意义上或伸延,或补充,或相对,含义极其丰富。像孔夫子,名孔丘,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尼是指尼山(《史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字中的“尼”与其名中的“丘”恰是互补,联合成义。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端木”是复姓,“赐”是上对下的赏赐,“贡”下对上的孝敬,名和字相反互证。张良出生在战国末期的韩国大族,号称是“五世相韩”。这样的显赫家世,其子弟的名字自然会更加讲究。那么“良”与“房”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其是很简单,张良的名和字代表着两颗星,“良”是指二十八宿中房宿座旁的一颗星,该星名叫王良;至于“房”自然是指房宿了。 这里补充点背景知识。在古代,中国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占星与研究天象都是很普遍的事,随手翻一下《诗经》等书就能发现很多记载。从科学的角度说,天体运行很有规律,研究天象对很多方面都有帮助,尤其是历法、气候、农事、军旅等;从唯心的角度讲,古人迷信天人感应,认为上天垂象主吉凶,对人有警示、劝戒作用。因此,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测出了黄道,并巧妙地将黄道的星星分区定位,以便于标识和观测。这样就有了二十八宿和四区之说,即东区七宿为苍龙,西区七宿为白虎,南区七宿为朱雀,北区七宿为玄武。房宿即为苍龙七宿的一个星座,在苍龙的腹部,由于龙为天马,所以房宿又称天驷或马祖。至于“王良”则是房宿旁的一颗附星,不在二十八宿之列。 另外,春秋时期有个人也叫王良,此人最突出的特长是驾车、御马,天上的 1 那颗星也许是由此得名也说不定。蒙学经典《千字文》上有两句“王良策马,傅说骑箕”,有兴趣者可以去研究。 有了这点背景知识,我们至少可以明白四点。 第一,“良”与“房”之间同样是联系密切,互为表里。 第二,张良获此名和此字,显示出为其命名的人对他期望很高,即使做马也是夭矫如龙的天马,而不是拉车耕地的凡马;即使像王良一样御马,也要御天之龙马,这种期望与张良立志成为帝王师的主张相一致。 第三,可以肯定,张良幼年时期获得了很好的教育,这种教育里最重要内容 是“忠韩”和“践志”,这一点可以从张良“弟死不葬”、雇人刺秦、拥立保护韩王成以及历经曲折之后方才归汉的一系列举动中得到验证。 第四,道教很重视二十八宿,并把各星宿人格化,出入于道家祖师座侧,充当拱卫之徒。张良的一生,由积极谋事到功成身退而从赤松子游,可谓是由儒入道,这种转变中应该与其家学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在笔者看来,张家对二十八宿的重视与道教对星宿文化的改造利用,存在一定渊源关系。 张良流亡下邳 张良雇人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失败后,立即逃亡,躲到了下邳,而且这一躲时间不短,大约有十年之久。张良生平的大转折,从国破家亡的流亡人生到先复国、后辅汉的功业人生,由此拉开帷幕;并且,由一代“愤青”到帝师,张良在思想、行事作风方面更加深刻透彻的转型,也由此肇始。 张良为什么选择到下邳躲藏呢,因为下邳这个地方很特殊。 其一,下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纷争之地,宋、齐、楚等国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造成下邳多次易主。不同领主会有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教化,甚至是不同的子民,文化的多彩与融合以及人流的混杂,使得不管是谁都可轻易在此容身。 2 其二,从地理位置上看,下邳是鲁豫皖苏接壤处,东滨海、北近山,境内河道纵横,土地肥饶,离秦国的政治中心区较远同时又不太偏僻、贫穷,是个适宜躲藏而又不至于隔绝世事的好去处,这对于蛰伏待机的人特别有吸引力。你看,连项伯这样的项氏骨干就躲在这里,而且还敢杀人,杀了人之后还能逍遥法外,足见这里是江湖亡命的上佳选择。 其三,秦统一天下时下邳属楚,而楚曾迁都淮阳(也叫陈州,今属河南周口),当时称郢陈。楚亡后,流风遗韵尚在,而下邳距楚都郢陈不远,秦时多有楚地俊才聚集出没。要知道,楚在战国后期是唯一可以与秦一较短长的大国,只是因楚怀王误中秦计而一蹶不振并最终灭亡,楚人对此心怀怨愤,灭秦之志最坚。这一点不仅与张良同仇敌忾,而且可资利用。张良选择下邳,应当有结交楚地豪杰之意。这里有两个佐证。一个是项梁、项羽叔侄立楚怀王(战国后期那位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会盟诸侯的地方选择离下邳很近的薛(现在山东薛城),项羽灭秦后建都也是选择靠近下邳的彭城(今徐州),说明徐州、下邳一带已经是楚国新的中心,“俊才出没”一说是站得住脚的。另一个佐证是张良救项伯一事。这件事,我看不完全是出自江湖意气,其中必有张良刻意结交项氏的意思,项氏为楚望族,是张良结交楚地豪杰所无法绕开的一步。 其四,张良在下邳一带相当有人缘。据史书记载,张良少时曾学礼于淮阳君,淮阳君其人虽不可考,但从其名号看应是淮北一带的人,(古人称水北、山南为阳),与下邳相距应该不远。这里说明一下,作为地名的“淮阳”,前文已说过在周口;作为人名号中的“淮阳”可能不是确指某一地点,应是泛指淮北一带。如果可以这么理解,那么,豫东、鲁南、苏北那一带应是张良的游学之地,下邳正在其中。读过《史记》的人应该有印象,国破家亡后,张良很快地采取了一个行动,那就是雇力士椎击秦始皇。还记得这个力士来自哪里吗,东部靠海的地方。(《史记》记载张良是东见沧海君,请到大力士)张良能那么快选准方向,雇得力士,我想事先是有一定线索的,甚至不止是线索。《史记》对青年张良的记载有两个细节,足以说明张良的为人。一个是说到他救项伯时,有两个字写他“任侠”。什么是任侠呢,强出头,爱抱不平,意气用事,爱交朋友,不受约束,等等之类的意思。另一个是说到他在下邳圯(桥)初遇黄石公时,因不满于老人的 3 颐指气使,差点做出冲动的事,司马迁这样写的,“欲殴之,为其年老强忍下”。注意,因为老人言行无礼即要大打出手,最后虽说忍下了,不过是“强忍下”。一个“强”字,可见克己之难,何况此时的张良尚处在流亡之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青年张良的为人。张良以这样的出身和为人,在淮北一带又游学日久,其人缘一定是相当好的,所以陈胜起事不久,张良便能很快在当地纠集人马,组建起一支军队。这一点是张良选择下邳避难的最根本原因。 避难下邳,巧遇黄石,十年磨一剑,再出展龙泉,张良的传奇人生就要从此开始了。而作为传奇中之传奇的黄石授书一事究竟是真是假呢,我们下次讨论。 张良伪造文凭 张良藏匿下邳期间,发生了一件奇事,即黄石公授予张良《太公兵法》一事。说它是一件奇事,主要奇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故事中有个人物叫黄石公,十分离奇。他行为怪异,身怀重宝(《太公兵》),言谈耸人听闻,最后还化为黄石一块。他不仅预料到了张良可以成为帝王师,而且预料到了陈胜、吴广起义会发生在十年之后,而张良来到济北谷城山下会发生在十三年之后。事后证明,不论大事小事均一一应验,若合符节。 第二是故事中有一编书叫《太公兵法》,神妙莫测,一读便可成为帝王师。 第三是故事情节宕荡,引人入胜。张良的前倨后恭,判若两人;老人衣褐箕踞,游戏风尘;约会一波三折,摇曳生姿;言谈缥缈幻化,莫测高深。 如此奇事,真的假的, 前人早已提出怀疑,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持模棱两可态度。在《留侯世家》中太史公这样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4 这几句话大意是:有学问者普遍认为是没有鬼神的,但又确实有不好解释的现象存在。至于老人授书张良这件事,也是怪事一桩。若说它是假的吧,可是张良屡次在汉高祖危急关头及时出现,献言立功,难道这不是天意吗, 司马迁既然承认“亦可怪矣”,为什么还要将此事收入自己的著作,我想他既不愿意轻易舍弃辛苦收集来的史料,也想增加《史记》 的故事性、可读性,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自己无法甄别 的,也正是“信史”的态度。 争议到了北宋,苏东坡提出一个新主张。东坡先生 巧地妙避开了此事的真假之辩,在《留侯论》里说张良 流亡之时是个才有余、气度不足的“愤青”,上一辈的 隐士高人担心张良不足以成就大事,特意设定个“局”来试探他、打磨他而已,所以说黄石公“其意不在书”。东坡先生进一步引证,张良经下邳藏匿之后性情大变,全局意识特强,长远眼光特足,有些事连刘邦也忍无可忍,多亏有张良才赖以保全。 好一个苏东坡~把一个充满了诡异色彩的传奇故事变成了一个蕴含许多必然的生活真实,读出了其中真正的哲理。 笔者看来,不管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但这场笔墨官司根本没有必要——黄石公授书一事铁定是假的。 其一,像黄石公这样超凡入圣、预知一切、身后化黄石一块弃置谷城山下专等张良去拾取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若存在即是伪科学。秦代焚书坑儒,很多治儒学、有才智的人借机隐逸,山泽中、岩泉下多有奇人可以理解,张良遇到过类似人物并得到过指点也是可能的,但像黄石公这样的人绝不会有。 其二,神奇的《太公兵法》可能不存在。张良时代,兵书战策已经很多,《太公兵法》再神奇也超不过《孙子兵法》,后者才叫“兵经”。果真有如此神奇的《太公兵法》,一统天下的应该是齐国,姜太公让自己的子孙和封国先亡于陈氏,再亡于秦国,也实在是不智吧。黄石公授书时写得明白,“怀中出一编书”。当时书是竹简,怀中不太显眼的一编竹简能写几个字,要知道,张良家中并不缺书,只 5 是从前不爱读书。可以肯定的是,下邳藏匿期间,张良读了很多书,也领悟了很多道理,胸中早已丘壑比价横,智计百出。但骤然转型难以取信于人,编点故事是必要的。 其三,秦汉之际,虚构假托之事,比比皆是。陈胜吴广装狐狸,刘邦斩白蛇、头上冒云气,等等,无一不是迷惑世人的障眼法。两汉一代,什么天人感应、谶纬迷信之类盛行,可以说滥觞于此。 那么,是谁杜撰了这样的故事, 显然主笔是张良,修饰润色者是张门的子侄后人,流传到司马迁时就变成了《史记》中的样子。刘邦本不识书,民间传说、民间文艺之类的东西最能打动他,张良的故事和谋略也算是择人而售。《史记》中写张良初随刘邦时即常以《太公兵法》的诀窍出谋画策,刘邦一听就能明白,别人则越听越糊涂,因此张良感慨“沛公殆天授”,这是不是一种心照不宣呢, 张良为什么要杜撰这样的故事呢, 转型的需要。从雇凶杀秦王的匹夫之勇到从容淡定的谋略之士,总不能是无缘无故吧, 取信于人主的需要。张良曾试着辅佐别人,例如项梁叔侄、韩王成等,均不理想,怀才不遇的苦闷中遇到刘邦(严格说是先遇到刘邦,中间分开了一段时间),二人一拍即合。一个是贵介公子,一个是草莽英雄,一个博学多才,一个目不识丁(且轻视儒生),怎么才能风云际会呢,虚构点东西出来吧,很可能,张良的故事正为刘邦所特设。 这种做法,用现在话说,就叫做“伪造文凭”和资历。 第二讲 张良上上计——自求明主 凡画策之士,其智谋必高于常人,但其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性格气质却未必相称,而这些恰恰是决定智谋之本末、高下、大小、远近的关键。庞涓与孙膑是很有名例子,三国时曹操的两个谋士许攸与郭嘉(参看不是史籍的《三国演义》,呵呵)也是例子。可见,真正的好计谋,必须以策士的素质为根源,合乎道,顺 6 乎情,立乎本,见乎远,一言足以兴邦。同样,不好的计谋,也是策士的心性使然,逆天违情,一味斗巧,这样的计谋,即便得逞于一时,也会遗祸无穷,一言亦足以丧邦。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有张良,项羽有范增。 史书记载这个范增了不得,“年七十,好奇计”,作风还颇有点像当年的姜尚——韬光养晦;不遇明主,决不出山。 但是,他学姜尚,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乍一看,很像。姜尚遇文王年八十,范增见项梁年七十;姜尚遇文王,用在武王,范增遇项梁,用在项羽;武王尊姜尚为“尚父”,项羽尊范增为“亚父”。细一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人家君臣相得,如鱼似水,你这里君臣相疑,不欢而散;人家由得民心而得天下,你这里“奋其私智”而众叛亲离。 错在项羽吗,项羽没有政治头脑,还刚愎自用,的确有错。但你范增更加难辞其咎。 七十年甘于寂寞,默察天下,为何又急于一时,项梁何许人,小胜即骄,器局褊狭,连宋义都知其必败,你范增看不出来~迷惑于项氏的显赫门第和一时的虚势,政治短视~ 项梁死后,范被项羽尊为“亚父”,位高权重了吧,但是我们不妨查一查项家军的作为,“所过多所残灭”,动辄杀降,屠城,抢掠,唯一例外是在东征途中准备对外黄屠城时遇到外黄令舍人的少子对项羽晓以利害而悬崖勒马。其间,范增在干什么,分明是在助纣为虐~王安石的一首诗说得明白,“巢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王安石的调侃与鄙薄,其实切中了范增的要害。 范增随项羽入关中后,竭力怂恿项羽杀刘邦,还精心策划了鸿门宴。但是他的理由——刘邦志向大,很幼稚;他的手段——暗杀,很卑鄙。连项羽这个鲁莽嗜杀的人就懂得不能如此行事,可惜范增还在为自己馊主意没得成而满腔愤慨,说什么“竖子不足与谋”。范增不识兴亡之基,没有大局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范增结局是很悲惨的,因见疑于项羽,愤而归乡,途中背生巨疮,不治而死。离间项羽和范增,是陈平的主意。陈平背楚归汉,深悉项范关系和他们的为人, 7 所以才针对他们施反间计。此计一施,生立竿见影之效。足见范增做人也很失败,外托君臣之义,内结父子之亲,竟不能抵挡一个雕虫小计,可悲可叹。更可悲者,项羽有疑,范增即负气而去。范增性格上的脆弱与心胸的狭隘,暴露无遗。 与范增相比,张良就高明多了。 初遇刘邦即引为知己,不以出身高下、实力大小论英雄,对刘邦倾力相助,主动放弃了投奔当时的代理楚王景驹。 再遇刘邦即随其一路入关,出谋画策,化解危难,即使将有灭顶之灾而自己又可以轻易置身事外时,仍不离不弃,生死与共。 韩王被项羽诛杀后,张良千里跋涉,第三次回到刘 邦身边。当时仍是楚强汉弱,张良舍近求远,去强就弱, 是需要胆量和远见的。要知道,张良如果想辅佐项羽并 得到重用,直如探囊取物一般。且不说张良的出身与才 华,就凭与项伯的关系和项羽对这个叔叔的敬重,就可做到。但张良毅然舍弃了。 弃楚就汉,放弃复国,这是张良成功人生中最重的一次抉择。这一抉择,包含了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对兴衰存亡的洞悉,对真正英雄人物的识别,对自己为人、才华、意志力的坚信,以及对那份情感、那种氛围、那一波澜壮阔创业过程的珍视。 张良一生,智计百出,但这一抉择才是其一生为计中的上上之计。俗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张良的例子可做千秋万世的镜鉴。 张良上中计——见好就收 但凡是人总有欲望或需求,一个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便会产生新的欲望或需求,循序而升,难有底止。我们常听人说,“等我如何了,就怎样怎样”,其实很难作准。如说,等我有钱了就仗义疏财,他真有钱的时候通常更加悭吝;如说, 8 等我有权了就济困扶危,他真有权的时候反倒更加残民以逞;如说,等我把这件事做完了就飘然而去,他真做到时可能更加急于事功„„在文明的社会里,人总是对财富、权势、美色、名声有着莫大的攫取欲、占有欲,甚至达到着魔的程度,不死不休。这怪不得人,这是先天的生理和后天的社会在人身上交互作用的结果。 欲壑难填,欲为万恶之源,如何节制它呢,在个人,靠道德自律,做到心安,做到“取之有道”,不贪得,不枉求,也就不错了;在社会,则靠强制,锄强扶弱,惩恶扬善,以国家机器为利剑而使人慑服。但法有疏漏处,人有侥幸心,于是罪恶滋生,天下汹汹。 为斯人处斯世,真正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视富贵、钱财、名声为浮云为粪土为负累,来去自如,似乎不太可能。但凡能主动摒除私欲,富贵不淫,见可欲而思退,见可得而思戒,已经十分可贵了。在这可贵的人中,张良勉强算一个。 西汉开国后,刘邦赞许张良为“三杰”第一人,欲封其为万户侯,且允许在齐国自选封地,张良虽深感圣意拳拳,并未接受。可又不能太不领情,考虑到与刘邦初会在留,所以自请为留侯(小邑之侯),以示不忘所自,不忘君臣之义。 西汉初年,政局不稳,百废待举,张良原可以大显身手,可他不据要津,始终以半个客卿身份,与中央若即若离。 张良此时还以体弱为由,随赤松子学道,并有过一年“辟谷”(不食粮饭)的经历。 在太子争夺战中,张良虽被卷入且出奇计帮孝惠帝取胜,可这事带有被吕氏挟持的意味,全非本人自愿。 综观这些,张良可以说是不居功,不恋栈,见利思义,居安思危,体现出了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过人的智慧。 历史上所谓的开国之君或英主,通常都会有一个倚为股肱的智囊,如伊尹、姜尚、管仲、乐毅、范蠡、商鞅、诸葛亮、徐茂功、赵普、刘基等等。他们有的位极人臣,安富尊荣;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陪尽小心,封妻荫子;有的君臣义绝,惨遭刑戮。而能够真正分清马上得天下与马下治天下、进退自如的 9 高明之士,当数范蠡和张良。张良虽比不得范蠡鸿飞渺渺,神龙见首不见尾,也算是别样风流,做到了“大隐隐于朝”。再说,范蠡时代,诸侯林立,易于远身避祸;张良时代,天下一统,即使想做“神龙”,也形格势禁了。传说范蠡辞朝后转战商场,以陶朱公的身份富甲于下,可说是犹汲汲于财富地位;而张良则直接做了赤松子的入室弟子,真的在追求一种淡烟流水的人生。 那又为什么说张良是“勉强算一个”呢,因为张良的行为不全然是境界和修养的问,还有一些利害的考虑在其中。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朝庭对张良的供奉相当优渥,他只需坐享其成,客观上讲不必再索求什么。 第二是张良刻意辞封,脱离政治中心,有其全身远祸的谋略在起作用。 第三是张良真的体弱,不耐俗务,摒弃一些功名利禄,是修身养性、欲得天年的打算。 第一、第三是客观存在的条件,我们不必多说。要说的是作为智者的张良,在这一急流勇退再渐渐淡出政治核心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样的谋略。 首先是对帝王残刻习性的规避,对自我人格尊严的捍卫。帝王的权势太大,所以为帝王者的猜忌防范尤切。未成功时可以推心置腹,成功后则戒备森严。这就是范蠡说的“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贾谊说的“攻守之势异”,魏征说的从“吴越为一体”到“骨肉为异路”。张良洞悉这一切,又把人格看得极重,加之不想与刘邦不欢而散,权衡之下,选择了这种低调做人的策略。你看萧何,功大且与刘邦最铁,与刘氏集团更是密不可分,但为相后因一件小事差点吓死。事件起因是太清廉而遭到刘邦猜忌,结局是萧何不得不自污以降低威信,解除刘邦的猜疑。这种鸡虫之事,张良不愿为,也不屑为,所以选择及早抽身。 其次,张良清楚地知道刘邦集团内部十分复杂,争斗之事在所难免,与其陷溺自苦,不如置身事外。后事证明了张良的先见之智。且不说韩信、彭越、陈(左豕右希)等能征惯战、功勋着著的大将,即使是丰沛旧部如樊哙之流,也没有什 10 么好下场。张良原是韩国贵介公子,追随刘邦之前是韩王成的人,论出身论关系都比不得萧曹等人,且张良襄赞军机全靠折冲要害,运筹帷幄,没有过攻城掠地的战功,也没有过手握重权、统驭一方的经历,这样的身份和经历,如果所取太多,必致不安,所以“度”的把握就十分重要。 再次,张良在此事的谋略中充分考虑了如何为子孙留有余地。古人迷信,认为计总是带有阴谋的成分,会损及自己和后人的福祉,张良心知而未言,陈平就说得很清楚(《史记?陈丞相世家》)。为此,张良只想适可而止,不想把什么事都做得太绝。这里我想举一个佐证,《史记》记载张良死后,其爵位由其儿子不疑袭承。请注意,张良为儿子命名“不疑”很有意思,什么意思呢,我想,这既是要向皇家有所表白,也是要对子孙有所戒勉。儿子不是一天两天长大的,命名也可能早在初生之际,可见张良早有打算。其为子孙计,算用心良苦了。 张良功成身退,善始善终,为其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体现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因此,笔者将这种入于凶险而不疑、脱于繁扰而不滞,出入自如的谋略,列为张良一生为计的上中之计。 张良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先是先声夺人,欲奋起一击于博浪沙,次是折节读书,待机而动,后是乱世雄起,辗转曲折,以帝王之师而终。其一生精彩纷呈,起落有致,来得突兀,走得洒脱。 第三讲 张良上下计——销印集权 张良上品三计,我们谈了两种,一个是“自求名主”的入世之计,一个是“见好就收”的出世之计。一入一出间,体现了张良不断调适自己以应环境变化、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及功成而不居的智慧,善始善终。不过,它们都是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功德圆满为前提,从动机上看,虑及国计民生的成分较少。后边我们将谈到的计谋,则是张良为计的另一番境界,立场鲜明、计虑周详,且无一不是关乎天下气运和刘氏兴亡的奇谋。 今天先谈一谈关于力劝刘邦“销印集权”的事。 11 先说下背景。刘邦在汉中招降纳叛、深自砥励的一段时间,中原早已大乱,诸候间攻伐不断,项羽手忙脚乱,到处救火。而志在天下、善于借势的刘邦,利用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轻而易举地脱困而出,还定“三秦”(项羽当年分秦地为三,封三个亲信为王以据扼刘邦出汉中),并借机攻略东进,一度占据彭城。 但好景不长,项羽很快回师,刘邦开始节节败退并被项羽一路追杀到荥阳,当刘邦集合残部以及萧何从关中发来的新军、刚得喘息之机的时候,即又被项羽大军死死围住。尤其不利的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老婆吕雉都在项羽手上,军心摇动。 刘邦可以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司马迁用的词是“恐忧”)不知计从何出。此时,以客卿身份跟从刘邦的郦食其献了一策。郦劝刘邦效法商汤王和周武王的做法,复立六国之后,让他们在感恩戴德之余,尊奉刘邦号令从而削弱牵制项羽,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刘邦立即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马上刻制印玺,准备让郦食其分赴各地行其“合纵连横”之事。 恰好这时张良来见刘邦,刘邦正在进食,看到张良,就把自己欲行之计和盘托了出来。张良听后大惊,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知刘邦,如果这样做,“大事去矣”。刘邦自然不解,张良拿过刘邦吃饭的筷子,边指画边问说,一口气讲出了八条理由。归纳起来,大致这些:商汤封夏桀之后、周武封商纣之后均是基于桀纣已经伏诛的情形,而示天下以仁义的举动,如今是强敌当前的危急时刻,效法他们还不是时候;汤武当年已得天下,需要民心归附,所以表彰前代贤者,发国库之财粟赈济贫穷,而现在正值用兵之际,沽名钓誉的事显得迂阔不切于用;汤武当年是彻底摧毁了敌军,完全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向天下显示偃武修文,而如今兵凶战危,稍有不慎即遭倾覆,哪有余力去效法汤武的仁义之举;如果复立六国之后,则天下才智之士各归其国主、亲戚,各守其故园、宗庙,谁还与你出生入死、共取天下,况且,项王只要强大一天,六国就会人人自危,慑于项王淫威以求自保,没有谁敢尊你汉王的号令~所谓雄霸于下,只是画饼充饥。 张良一番话说完,刘邦一身冷汗。吐出口中食物,大骂郦生说:“竖儒,几败而公事~”(刘邦说的是粗口,意思是“书呆子,差点坏了你老子的大事”)立 12 即追回印玺,加以销毁。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危机。 张良这一计有几个高明之处。 第一,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刘邦一路败退,风声鹤唳;现在困坐孤城,殊无斗志。这样的心理状态,恰如溺水之人,一根稻草也会抓住不放,又恰如久病之人,什么方子都要去用。基于此,郦生之说当即被采纳。而张良显然比刘和郦要超越很多,他没有惊惶失措,也没有悲观绝望,反而是在绝境中灵台越发清明,这一点绝非常人可比拟。熟悉刘邦的人应该清楚,此人胸襟宽广,恢豁雄达,而此时竟糗得一塌糊涂,若不是张良及时出现,后果如何, 第二,通权达变的弹性思维。郦生之计取法汤武,来头不小;前承战国,纵横之事多有成效,所以又有经验可资。但是他的错误足以致命,那就是刻舟求剑,全然不清楚今昔形势天悬地隔而一味生搬硬套,只能是死路一条。张良的高明就在于融冶古今,通权达变,因时因势制宜。这让人想到另一个智者诸葛亮,他在帮刘备治蜀的时候,力排众议,坚持从严,从而一改蜀人恬嬉之状,略显中兴气象。武侯祠现犹存联盛赞:“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赞张良,也不为过。 第三,当断则断的果敢作风。郦生其人,不仅是刘邦的座上客,还是天下名士,献计之时也是一片忠诚,但张良认为此计不值一哂,当着刘邦的面驳得其体无完肤,不留丝毫余地。这是一种果敢,也是一种决策能力,是一般谋士所最缺乏的东西。我们知道房谋杜断这个成语,房玄龄善出主意,杜如晦善做决断,张良可以说兼而有之。 第四,待机而动的万全之策。张良虽说慷慨陈辞,阻止了郦生的计谋,但没有解决刘邦的根本问题。怎么办,待机而动。项羽后防问题太多,不宜久战;内部矛盾太多,久必生隙;韩信攻略北地令项王如芒刺在背,但却令刘邦压力减去很多;荥阳擅地利,项王久战兵疲必然攻之不克。结果只能是暂时胶着,稍加坚持便是和谈之局。张良预知这种结局,才敢于让刘邦销印坚定信心,集中权力与项王争胜,让天下人看到强弱易势,从而赢得决胜天下的政治先机。这一着实在是万全之策,以守为攻,高明之极。 后来楚汉相争局势的发展变化,一如张良所料,笔者叹服。 13 张良中上计——定都长安 刘邦灭项羽一统天下之后,定都成了大问题。当时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定都洛阳,一种是定都长安。持前一主张者,均为刘邦旧部,他们出身山东(指秦以外、崤山以东的地区),不愿西迁。这批人不仅占绝对多数,而且位高权重,足以左右朝政。后一主张,乃由刘敬(原名娄敬,被刘邦赐姓刘,《史记》有传,曾三次建言,均高妙)提出,比对于前者,人微言轻。这时,张良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刘敬,透彻地分析了定都洛阳之弊和定都长安之利。刘邦毫不犹豫,当即决定西都长安。这件事可以说因张良一言而决。从此西汉200多年的历史,就在以长安为中心的舞台上拉开了帷幕。 这一计是典型的折冲要害、明乎取舍类型,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暗藏玄机。 任何一个朝代,都存在一个选择哪里定都的问题。定都之地选择得好与不好,与朝代兴衰治乱关系很大。史上凡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选择定都地都很严肃,决不会随随便便。大致说来,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倾向于选择根基之地,如西周选择镐京、北宋选择汴梁等,另一种是倾向于选择制衡天下的地方,如元明清选择北京,还有一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周平王迁都 至洛阳以避戎狄。至于割据时代或偏安一隅的王朝, 当作别论。 西汉于公元前立国,是比较早实现大一统的王 朝,可资借鉴的朝代不多,且夏、商、周三代分别定 都不同地方,均是国运绵长,秦虽定都关中,但统一 后很快灭亡。统而观之,优劣难辨。张良为什么力主 定都长安呢, 一是看准了制衡天下的地理形胜优势。大而言之,我国地理形貌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对于东南方向形成居高临下的优势显而易见。小而言之,如张良所说,关中之地,前后左右均有险可守,“金城千里”;腹地广阔肥饶,“天府之国”;水系发达,黄河、渭水是天然的运输通道,“漕挽天下”。据有关中,进可以东制诸侯,退可以自保有余。洛阳虽然四周有险可守,但腹地不够开阔, 14 土地也相对贫瘠,乃四战之地,非用武之国。有意思的是,宋代之前,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有作为的朝代,均是以长安为都。后来元明清之所以把定都地改在北京,乃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而不得不然,其实仍遵循着择地势之便、制衡天下的规律。 二是看准了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经济优势在哪,如张良所说,土地肥沃,地域宽广,“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战马、粱食、资用、输运,样样不缺。加上秦国自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起,即奖励军功和耕织,经营既久,民习战耕(至到唐代,杜甫《兵车行》上还说“且复秦兵耐苦战”)。文化方面的优势在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在历代积淀的基础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定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法令,这一切汉王朝都非常需要。与其另起炉灶,何如因势利导,而继承、丰富、完善、践行封建的这一套东西,最便利的地方莫如关中。 三是看准了秦国长期兼并而在东方诸候那里造成的心理威慑优势。秦自孝公之后日益强大,所向无敌,到了秦始皇更至鼎盛,远交近攻,蚕食鲸吞,逐个歼灭六国。在秦国攻略的过程中,山东诸国畏秦如虎。秦国积威所在,诸侯莫敢侧目。如今西汉定都关中,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威慑作用震抚四方。 四是看准了安定天下大局的政治优势。刘邦与项羽虽说争斗了几年,但从根本上说,刘氏天下得自秦朝。秦灭楚“不义”造成楚地反抗最烈的历史事实,刘邦、张良都清楚不过,他们不会忘了前车之鉴。而灭秦过程中,项羽坑降卒、焚咸阳,其不义尤甚,以秦地人民的悍勇,不会没有仇恨,一旦他日事发,可能不堪收拾。所以,还不如干脆早为准备,坐镇关中,与民休息,自是长治久安之计。况且,刘邦入关时秋毫无犯,又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形象树立得已然不错,趁热打铁,何乐而不为, 五是汲取了东周王室暗弱不振的历史教训。周朝自平王迁都至于洛阳后即告式微,进而天子气象尽失,诸侯坐大,朝贡不举,甚至于还经常有人觊觎九鼎,王室成了受气筒而又无可奈何。这一情况虽说不全是因为建都洛阳的缘故,但张、刘想必心中有数:周王室如非衰弱,何必东迁,稍加推衍便知,汉要强盛,必须弃洛阳而就关中。 15 一二三四五,现在说来容易,但人家张良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看得明白,真的太有才了。 历史往往很有意思,五年前刘邦先入咸阳,见到秦宫室的壮丽和众多的美女珍宝,这个泗水亭长出身的大老粗再也挪不动屁股。其连襟樊哙虽为屠狗之辈,却深知不到享乐时候,力谏刘邦离开。就在刘邦不以为然,准备先在安乐窝里尽情享受一番的时候,张良义正辞严给刘邦上了一课。刘邦还军霸上,不仅避免了一场浩劫,还落得了一个好名声。现在又是这个张良,反过来劝刘邦定都关中,想想都觉得好笑。但是好笑归好笑,道理在那摆着,不听是不行的。张良计高,刘邦善听,真是珠联璧合的一对。 记得庄子讲过一个故事叫“运斤成风”,说一人拿着斧头运转得呼呼声响,一斧劈下了其朋友鼻翼上的一点白粉,白粉去得干干净净,朋友毫发未伤,并且这白粉是不小心蹭上的,“薄如蝉翼”。别人看后夸其斧技高超,其人淡淡一笑,只说,我的朋友更高明,换做是你,肯让我用斧头劈去那点白粉而端然不动吗,呵呵,一个噱头。 第四讲 张良中中计——雍齿先封 西汉开国时,都城还在洛阳,刘邦欲安天下,开始论功行赏。第一批功高位尊者二十多人先得到了封赏,而余下者相互间争执不下,加上朝廷也叙功未明,故而还没有得到封赏。一天刘邦从洛阳南宫的双层连廊上走过,远远望到一批批的将领坐在宫外沙地上交头结耳地议论着什么,很纳闷。 他问张良:“他们在说些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着如何谋反。”刘邦将信将疑,“不会吧,天下即将归于安定,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呢,”接着张良就讲出了一番道理。在张良看来,这些人在追随刘邦打天下时,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富贵安乐。现在天下姓刘了,可刘邦有点快意恩仇,所封皆萧曹故人和自己所亲近的人,而所诛杀的全是有点嫌怨和有点过失的人。他们一是担心天下土地不够用来封赏,二是担心不定什么时候得罪过刘邦或有什么把柄过失在其手中,说不定奖赏未到而刑罚先至。所以他们心怀犹疑,惴惴不安,为求有以 16 自全,正在商量谋反。 听完张良入情入理的分析,刘邦立即醒悟,马上问计。张良成竹在胸,反问刘邦,众将中哪个人与刘邦有旧怨,不讨刘邦喜欢,且众所周知。刘邦说是雍齿。原来此人在刘邦起事之初,曾奉命守丰县,但在魏人周市的引诱下背叛,并率丰县子弟与刘邦有过对抗。刘邦对雍齿是不止一次恨得牙痒,早欲杀之而后快,但雍齿后来又多次立功,刘邦于心不忍,也找不到正当的理由,所以隐忍至今。 张良见刘邦还算诚恳,当即献计——急封雍齿,安定人心。 刘邦传诏设宴,大庭广众之下,一面封雍齿为什邡侯,一面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叙功,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一场酝酿中的阴谋,就此消弭于无形。 张良这一计很有高度,对于奠定汉王朝的国基作用很大。 从王者角度看,任何一个靠“马上得天下”的王朝,开国之初都会面临一个权力、财富、地位的重新分配问题。处理得好,制衡有方,上下相安;处理得不好,祸起萧墙,变乱立生。从臣的角度看,经长期征战实践的磨练,涌现很多位尊权重、劳苦功高的人,且少不得有派系,有争执,再加上他们在战时养成了一些临敌决胜、一呼百喏的作风,所以在由乱入治时期,这批人的安定与角色转型十分重要。 我们看几个例子。西周王朝,多少代贤主苦心经营,文王、武王、成王英明相继,但是怎么样,开国不久即有叛乱,周公辅政时谣言四起,险些颠覆。唐王朝,历史上强大的王朝了吧,但兄弟相残,血溅玄武门;宋王朝,干脆“杯酒释兵权”;明王朝,开国功臣被残杀殆尽。就连时间最近的清王朝,多尔衮与君王之间的权力倾轧也差点让这个王朝夭折。 而汉朝上承周、秦,虽奉中央集权制,但分封之风犹有余绪,君臣之伦不如后世严格而至于令人畏服的程度。君主还恐怖不到天威难测的地步,臣下也时不时会有人心存侥幸。汉文帝登基,不立太子,欲择贤者禅让君权,淮阴侯拥兵自重,迫使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些均可以作为佐证。尽管有种种情况,且刘邦起 17 自布衣,不像周、秦那样有过“累世”恩威并用的积淀,可汉朝在这一方面没有受到后世过多的批评。为什么,有两手——“胡罗卜加大棒”。一手是硬,毫不留情地剪除那些妄图“不臣”、反叛或怨望的异己,如韩(信)彭(越)之流。这一手是不得已而用之,且不宜多用。集帝王之权自然可以生杀予夺,可杀伐太盛,易失人心,易自我削弱。要想国固民安,就得多靠另一手,即软的一手,安抚绝大多数的功臣,让他们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坚定信心,树立忠诚。封雍齿就是这一手的典型体现。封一个姓雍的,既能消除一个可能的敌人,又能安定诸将之心,以小博大,十分高明。 。这良这一计用的是攻心战术,由穿透人心而达到收服人心的效果 攻心,是制定计策者所关注的核心,这一手用得好不好,首先是取决于对人心的了解透不透,准不准,其次才是“攻”得是不是有力,是不是恰切。张良献计刘邦时看透了两方面的人心。他看群臣是见微知著,虽说没有听到他们具体议论的内容,他们议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谈到谋反,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谋反之言,因为不管是牢骚,抱怨,担忧,指责,都具有了谋反的心理诱因,任其发展,谋反是必然的,所以,说他们“谋反”实在是诛心之论。他看刘邦是沿流讨源,当时刘邦在封赏上的一些表现肇因于他不经意间的恩仇心理,这一心理极其不适用于刘邦的帝王身份,是普通人的私情使然,任其膨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刘邦知道危险,可当时没有意识到,一经张良提醒,立时大悟。由此足见张良的心理战术,有点石成金之妙。看得准不够,还要计策用得好。雍齿先封,一举就立信释疑,收服骚动不安的人心,真的是四两拨千金。 张良这一计学自商鞅,灵话地利用了“徙木效应”。 商鞅新法初成,欲行之秦国,担心国人不信,随 立木城门,能徙者授重金。围观者开始果然不信,当 作是儿戏,经反复申说,才出现了一个搬移木头者。 木头刚刚放下,商鞅马上兑付赏金,并在大家的唏嘘 声中颁行新法,令行禁止,举国肃然。商鞅聚众徙木,目的只有一个即向人民显示诚信,言出必践,法不可欺。这一举动,典型,直观,易于传扬,效果奇佳, 18 不知胜过多少唇干舌燥的表白和说教~ 张良学商鞅学得形神兼备,有出蓝之妙。从这个意义上说,什邡侯雍齿,不过是张良手中的一块“木头”罢了。 张良中下计——金针渡厄 秦末,陈胜首义后,群雄并起,联合上演了一幕灭秦大戏。此时的第一主角项羽,北上救赵,破釜沉舟,鏖兵巨鹿,叱咤风云,很快奠定了联军领袖的地位。而刘邦则趁项羽牵制秦军主力之际,转战南线,“抚义向西”,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直入咸阳,迫使秦帝子婴投降。 按照入关前楚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刘邦最先入关破秦,应为关中王,可惜楚怀王只是项家扶立的傀儡,有名无实,约定有不有效,还要看项羽点不点头。 战功赫赫、名高天下的项羽有可能容忍自己栽树、别人摘果子吗, 刘邦却有点天真,还真把约定当了一回事儿,他派将吏把守住函谷关,视关中为自己的地盘,俨然准备做关中王了。 项羽击溃了秦军主力,率联军浩浩荡荡地西入关中,没成想,函谷关竟然有刘邦的人马挡道。项羽这个气呀,“老子浴血奋战,你小子刘三(刘邦在兄弟中排行老三)还想钻空子、捡便宜~”二话不说,破关而入,杀气腾腾地到了新丰鸿门,与刘邦军队驻扎的霸上相距只有几十里。就在项羽怒火中烧的时候,范增煽风点火,说刘邦有天子之志;刘邦内部又出了个叛徒叫曹无伤,告密说刘邦要做关中王了,这无疑更是火上浇油。 项羽立即传令,“明天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操家伙,把这刘老三给我灭了~” 当时什么情况,项羽带领的是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乘胜之师,雄兵四十万,刘邦兵力只有十万,且没有见过什么大阵仗。项羽要灭刘邦,就像是拿着铁锤砸鸡蛋一样。何况刘邦还蒙在鼓里,正做关中王的美梦呢。 就在刘邦一方万分危急而不自知的时候,情况有了转机。原来项家军中也出 19 了内奸,他就是张良在下邳时曾经救过的项伯。项伯担心项羽大军一到,玉石俱焚,张良跟着刘邦成了殉葬品,从而让自己对不住恩人。于是,他连夜快马加鞭,向张良通风报信,打算带着张良离开刘邦。 张良听后自然又震惊又矛盾,稍加平静后,他毅然选择了留下帮助刘邦。不过对项伯不能说透,他故作从容地说:“我是替韩王送沛公(刘邦)入关的,现在事情危急,不声不响地溜掉,对韩王是不忠,对沛公是不义,你最清楚我的为人,要走也得对沛公说一声。”项伯无言,张良当年救自己就是仗义,现在拿什么理由反对他的义气呢,不知不觉间,项伯已经进入张良彀中。 张良去见刘邦,项伯在帐中傻等。张刘二人策画已定,刘邦拜见项伯。 刘邦依计而行,一面把自己要自立为关中王的嫌疑洗脱得干干净净,如何如何秋毫无犯,如何如何退出咸阳,即使派人把守函谷关也是为了治安需要,等等,好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等项羽到来。一面对项伯极尽笼络之能事,又是敬酒,又是叫哥哥,又是相约结为儿女亲家,哄得这个项伯十分开心。于是项伯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不再带走张良,不仅答应替刘邦先去项羽那里通融,还好人做到底,出主意让刘邦第二天早点去鸿门向项羽认个错就行了。忙活了半夜,项伯又跑了回去。 至于第二天鸿门宴上的事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虽说剑拔弩张,虽说范增想搞点小花招儿,但项羽的气早消了大半,刘邦谦虚得不行,项伯呵护得周到,加上樊哙明责暗捧,极大地满足了项羽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之心,所以结局只能是有惊无险了。 鸿门宴中,刘邦担心被范增、项庄等人暗算,以入厕为借口提前逃席,按说于礼不合,容易引起项羽误会,怎么办,留张良善后。张良把这件事处理得实在精彩,除了代刘邦赠以恰如其分的礼物(白璧、玉斗不仅贵重,还在于表示自己的清白无欺),还说了番很巧妙的话。首先是说沛公不胜酒力,怕出丑,其次说沛公是怕项王“督过”(责骂,批评),所以溜了。张良这话,妙就妙在说刘邦怕挨骂,捧项羽捧得很到位。暗中之意是说,在项王面前,刘邦就像小孩子,做了错事怕挨骂,难免淘气一点,先躲了,项王如果再要计较,可就不够大度,有失 20 长者风范喽。 鸿门宴之前刘邦完全处于被动,但在张良的策画下,通过刘项间一次斗智斗 勇的交锋,化被动为主动,躲过杀身之祸不说,还借 机清除了内奸(刘邦从项羽口中套出内奸为曹无伤, 归营后立即予以诛杀),引发了项氏内部的矛盾,赢得 了天下人心(后来项羽没封刘邦为关中王,背上了不 义之名),为以后的楚汉相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良这一计的成功源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敌强我弱,狭路相逢,这就是形势。面对这种形势,逞匹夫之勇,对抗到底,只能是死路一条;暂时示弱,委曲求全,才可能是长久之计。 此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争取到一个关键人物的转变,那就是项伯。此人对项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其转变与否关系到刘氏生死。好在张良施恩于前,刘邦奉承在后,加上项伯本人也有点善良,不想让项羽落下骂名,最终事情才得以扭转。如果说此计叫作是金针渡厄,那么项伯其人就是张良手中的那根“金针”。 张良这一计成功的根本还是在于项羽态度的转变,因为项羽才是最终决策者。从这一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良围绕转变项羽态度这一核心问题,花了不少心思。项伯通融是第一轮;刘邦亲自到来,表白吹捧加上怀旧,是第二轮;樊哙闯帐,假痴不癫,对项羽晓以大义,里外下套,是第三轮;张良最后留下来解释刘邦逃席原因,馈赠礼品,并不露声色地挤兑一下项羽,是第四轮。每一轮次序井然,环环相扣,有粗有细,有情有理,但无一不是针对项羽的心思和性格而去,恰到好处,终于让项羽打消了武力解决刘邦的念头。范增明明看破,却又无可奈何,气得吹胡子瞪眼摔东西,更反衬出这一计的老辣。 这一计能够顺利实施当然还需要借助一些别的条件,如刘邦不入秦宫而还军霸上,如项伯与张良的私人关系,如怀王与诸将有约在先的名义,如刘邦笼络人、装孙子的技巧,如项羽的性格缺陷等等。这些条件经过张良的巧妙组合,变成了一张大网,网得项羽只能在其中腾挪,再也显不出霸气,蛮气,甚至不好意思得 21 连曹无伤这个内线也给牺牲了。 鸿门宴之后,刘邦采纳张良建议,通过项伯请封汉中地,韬光养晦,躲一边看热闹去了。至到天下大乱、自己强壮之时,才觑准机会,还定三秦,开始了战略上的大反攻。而项羽再想擒拿刘邦,已经是徒唤奈何了。在张良指导下,刘邦鸿门宴前后刻意装“小”的战术胜利最终转化为战略主动,扎扎实实地让项羽栽到了家。 第五讲 张良下上计——联兵制敌 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因为当时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刘邦为汉中王(简称汉王),所以史称“楚汉相争”。一开始楚强汉弱,中间互有胜负,后来形势逆转为汉占压倒优势。就在强弱转换之际,楚汉在固陵(现在河南太康县)有过一场大仗,汉军战败。本来,刘邦与大将韩信(即当时的齐王)、彭越(即当时魏国的丞相)约好合兵灭楚,因此在楚汉双方划定鸿沟分界、项军东归之际,刘邦纵兵追击,不料韩彭二人没有按照约定发兵会师,让刘邦在固陵吃了败仗,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只好深沟高垒,固守待援。 当时的形势已很明朗,胜负的关键取决于韩彭是否与刘邦合兵,韩彭合兵则项羽必败,韩彭坐视不理,那么刘邦就危险了。因此,争取韩彭是当务之急,可怎么争取呢,二人已经贵为一方诸侯且重兵在握,来与不来,莫能相强。况且秦灭亡后,大家转的是恢复旧制、诸侯割据的心思,刘、项共存,相互制衡,于割据是无害有利。当时齐国一著名辩士蒯通就曾帮助韩信剖析天下形势,劝其保持暂时独立,坐观成败,等刘、项两败俱伤之后,收渔人之利。还有,项王的说客武涉也在积极地联络韩信。 关键时候看张良,他替刘邦出了个妙计。计的主旨是利诱,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把项羽统治下的地盘划出一部分给韩信,一部分给彭越,增加齐魏的领地,让他们为了自己封国的土地而参战,另一个是扩大齐国封地至楚,满足韩信作为楚人衣锦还乡的心理需求,封彭越为魏王,使之成为魏地真正的领主。 22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马上派使者向韩彭致达此议。果然如张良所料,二人即刻进兵与刘邦会师,围歼项羽。项羽一败涂地,自刎乌江。楚汉相争,以刘邦的完胜而告结束。 通过封官许愿、啖以重利来笼络部属不仅仅是常见的帝王之术,也是民间帮会、团体甚至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常用伎俩,本来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可是反过来想一想,一个办法在世间纷争中被上上下下的人反反复复使用,亦足见其价值巨大,经久耐用。 张良是惯用这一招的高手,从他集万千家财求客刺秦到劝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从拿着刘邦厚赐转赠项伯到劝刘邦分封功臣等,均可为证。至于这一次,更是在关键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计看起来没有什么奇瑰炫丽之处,而是在朴实无华中显出巧妙,或者说是归璞返真,近似于大巧如拙的境界。 给也要给得有技巧,给也要给得很顺理成章。 张良的高明就在于他很清楚韩彭为什么不发兵,也很清楚他们想得到的是什么。手中有兵,项王未灭,这是韩彭向刘邦谈条件的筹码;固陵会师,完成对项王的最后一击,是谈条件的时机。韩信、彭越清楚,张良更清楚。至于要提出什么条件,韩彭自己是难以启齿的,毕竟在名义上他们是刘邦的部属。不出兵又不说话,让人去猜、去想,也够损的。好在张良摸透了二人的心思,一猜就中。彭越想做魏王,韩信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威风一把,好,成全你们;两分项王之地,一归魏,一归齐,打下来是你们自己的,还有什么话说, 张良的高明还在于给韩彭以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项王拉笼韩信,开出的条件是将来共霸天下,蒯通劝韩信描绘的蓝图是三分天下,都够诱人的,可惜太远,不能骤然达成,如经长时间经营,变数很多,且天下久战思安,民心向背殊不可料。与其寄望于遥远而艰难的目标,不如先抓住眼前的利益来得实惠。这样一来,刘邦的封赏正是投其所好。 张良第三个高明的地方就是拿着项羽的地盘封韩彭。刘邦要的是灭强敌,韩彭要的土地官爵,这样做是各得其宜,皆大欢喜。再说,项羽一灭,天下迟早姓刘,先让臣下拿着个地盘过把瘾又有什么妨碍。所以张良计一出口,刘邦就说“善”;计一行,韩彭就“请今进兵”。可怜项羽,已经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23 张良第四个高明的地方就是说服刘邦,出手阔绰,足以动人。韩信在归附刘邦、汉中拜将之后,曾对项羽有过八个字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项羽的匹夫之勇好理解,可为什么是“妇人之仁”呢,韩信说他能与将士同甘苦,见士卒伤亡亲自存问以至于流泪不止,可是他吝于赏赐,授人官爵,印铸成后,竟至于在手中摩挲数日才忍送出。在韩信看来,项羽之仁是小仁,是“妇人之仁”,全然没有成就大业的风范与气度。好了,韩信这样否定项羽,就很容易看出他是如何寄望于刘邦的了,同时也很容易看出他的志向所在了。割地而王,南面称孤,这就是韩信的人生目标。说到一统天下,贵为天子,韩信估计是连想都没有想过。至于彭越,强盗出身,能够贵为王侯想必也是心满意足了。这样的两个人,刘邦驾驭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再有张良指点,自然如臂使指,计到功成。 《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意思是讲,最高明的用兵是靠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联合、分化等手段壮大自我,削弱敌人,达到取胜的目的(壮大我军,孤立敌方,叫“伐交”),最下等的用兵是两军对垒、强攻城下,硬碰硬的较量。对照兵经,张良这一计正是“伐交”的经典案例。 二战期间,英国对抗德国时,邱吉尔、罗斯福频频会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越南开战前夕,邓小平先行访美:这都是“伐交”的现代演绎。 张良下中计——旁敲侧击 西汉开国后,动荡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在叔孙通等一批儒生的帮助下,刘邦重整天子威仪,开始君临天下。所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有常人之欲又有天子之贵的刘邦,颇懂自奉,这“自奉”里既要有物质方面的享受,当然也要有精神情感方面的满足。而其中宠幸戚夫人、欲立赵王如意为太子一事,最为典型。 戚夫人美貌善舞,在刘邦晚年几乎是专宠后宫;她为刘邦生的儿子赵王聪明伶俐,非常得刘邦欢心。刘邦原配吕后虽说是女中豪杰,手段高明,毕竟不是刘 24 邦的对手,再加上色衰爱弛,所生长子刘盈(后来的孝惠帝)又生性懦弱,让刘邦很不欣赏。对此,“泗水亭长”那种不拘形迹、率性而为的毛病又跳了出来,竟执意要废长立幼,把赵王立为太子。他设想,将来赵王即位,母以子贵,戚夫人也就有了好结果。 这刘邦可也算是“花痴”了。 人家吕后慧眼识英雄,嫁你的时候你可是穷光蛋,跟着你过日子的时候也颠沛流离,你当年东躲西藏还不是人家跋山涉水送饭,兵败彭城之际人家又跟着刘太公一起做了项羽的俘虏,遭了多大罪呀。噢,现在你老小子日子好过了,糟糠之妻就该下岗了,什么玩意啊。再说,吕后母子也没犯什么错,不仅没错,还有大功,吕家、樊家(樊哙为吕后妹夫)帮了你多大忙,你现在因为小戚“如花”,赵王“如意”,就要踢开人家母子,天理何在呀~太花痴,太忘恩负义,太不顾大局了吧, 当然,刘邦也不全是“花痴”,他发现吕氏势力过 大,可能预见到了将来刘氏天下的风险,这点从他对身 后之事的布局以及对周勃的论断(他说周勃“重厚少 文”,但是必能安让氏天下)中不难看出来。 但不管怎样,感情这东西是说不清的,刘邦就是有这“糊涂的爱”,帝王权谋也是说不清的,总之,刘邦拉开架势要向吕后母子开刀了。这下急坏了吕氏家族和一帮文武大臣。 吕氏一族利害性命攸关自然要急,大臣们急什么呢,原来刘邦的打算犯了三个大忌。废长立幼是一忌,废嫡立庶是一忌,违逆礼制人情、危及国本又是一忌。 古往今来,国君确定继承人是有严格规矩的。可以立长(长子,嫡出),可以立贤(有能力,有功绩,有威望),可以立爱(自己喜欢的)。但立爱的条件很苛刻,起码的一条得是庇护他的人还年富力强,能够等到他壮大并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周朝前期,周文王生而贤能,深得祖父周太王(古公亶父)喜爱欣赏。 于是就打算让文王生父季历做继承人。而季历在嫡亲太王希望王位能传到文王, 三兄弟中只是排行老三,太王仍有所碍难。好在老大太伯、老二虞仲是明白人, 25 揣知父亲心意,干脆一走了之。遇到谦让的,加上太王有足够的条件让季历成长建功,所以立爱才有圆满结果。而刘邦当时年事已高且重病在身,明明不具备立爱的最低条件,却要一意孤行,这不是要断送汉家天下吗, 试想,刘邦一旦晏驾,留下弱女幼子能号令群臣吗,与刘邦、吕后共患难的故旧能容忍戚氏母子高高在上吗,虎视眈眈的吕氏一族会甘心雌伏吗,无视长幼之序造成内乱祸国的,在历史上有很多,远一点像春秋时期的郑国,共叔段恃宠而骄,做出悖逆之事,不仅手足相残,还伤母子天伦。近一点的是秦朝,不立扶苏而立胡亥,失天下民心人望,结果是很快灭亡。汉初的情况更清楚,戚氏的功绩声望、恩威积累与吕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刘邦如果硬要把其母子加诸众臣万民之上,分明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想要汉朝重蹈秦朝的覆辙。 于是大臣纷纷进谏,最出力的就是叔孙通(刘盈的师傅),称述古今,披肝沥胆,可惜一概没用,刘邦这次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 实在没辙了,有人就给吕后建议,找留侯张良。这人智谋无双,没少给陛下出主意,陛下也最听他的。吕后一想没错,但怎么请动张良呢,这家伙好像不问朝政,对皇帝家里的窝里斗更没有兴趣。文的不行来武的,吕后指使建成侯吕泽(吕氏骨干)劫持了张良。这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张良无奈之下,帮吕氏出了一计。 张良这一计是让吕泽以太子刘盈的名义去礼聘被称作“商山四皓”的几个倔老头儿,让他们来到后跟随在太子身侧,同进同退,早晚有一天让刘邦看到就行了。为什么呢,张良清楚,这几个老头书读得很多,名气很大,但也很自负,很有个性,刘邦曾多次聘请,都被他们拒绝了,原因是他们认定刘邦轻视儒者,跟了刘邦就会失去人格尊严。现在,由太子去请,礼数周到,馈赠大方,他们有了台阶下就一定会来。毕竟,“学会屠龙技卖与帝王家”,他们携技不用也很寂寞。四人来了以后,刘邦就有机会看到。当他得知自己请不到的人被儿子请到后,一定会对刘盈刮目相看,同时内心会受到触动,想法也可能由此改变。 在张良这一计中,“商山四皓”已经不再是几个白发老头,而是一种符号,一种标示王化程度的符号,一种象征天下归心的符号。刘邦登基自然希望天下英 26 雄入彀,做到野无遗贤,可是这几个老头硬不买账,一直让刘邦耿耿于怀。现在刘盈不动声色间弥补了自己的缺憾,于己,不失脸面,于天下,增强了王室的感召力。刘邦自然是开心的。 张良这一计中,通过太子礼聘四皓向刘邦传递了另外一个信息:刘盈长大了,扶持他的人多了,羽翼已成,根基已固,不可再动了。事实也是这样,刘邦见到四皓之后,很无奈地对着戚夫人说道:“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意思是说,我本来是要换掉太子,现在有人帮他,羽翼丰满,动不了。以后,吕后就是你们的主子了。至此,刘邦所谋之事,只得作罢。 张良这一计的诀窍就在于另辟蹊径,旁敲侧击。当时情况,刘邦对戚氏用情正专,对吕氏则心有疑忌,只凭口舌在那里喋喋不休,他是听不进去的,还可能适得其反,让他觉得吕氏党羽太多,变得更加戒备,更加坚决。张良呢,高明之处就在于推刘盈和四皓到前台表演,改变刘邦观感,减轻其对吕氏的戒备,唤醒他为刘氏江山长远打算的理智。我们看到,张良之前,众多大臣智穷力竭不能改变刘邦分毫,张良却举重若轻,一计生效,奇巧~ 现在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但请记住,最好的办法常常只有一种~还请记住,我们每做一事的时候不妨想想,这是最好的办法吗, 第六讲 张良下下计——兵行诡道 有一句大家熟知的话叫“兵不厌诈”,提倡的是行军打仗中要多利用蒙蔽、遮掩、制造虚假信息等欺骗手段,诱使敌方犯错误,从而使己方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 张良佐汉建功,一生遇到过很多场战斗,而他从战术层面替主帅出主意时,也始终不离一个“诈”字。 刘邦经南阳西入武关,遇到秦国守关大军。 27 张良对秦军主将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之后,为刘邦献计:一方面先派能说会道的人去见秦军主将,许以重利,约其共同灭秦;一方面在山上多树旗帜,虚张声势。 原来,张良通过摸底,已事先知道秦将出身商贩之家,性格上喜欢趋吉避凶,追逐利益。如今秦朝是奸臣当道,风雨飘摇,秦将孤军在外,处境堪忧,只要重利引诱,必然倒戈。 果然,刘邦使者还报,秦将同意投降。刘邦大喜,欲定关下之盟,但被张良阻止。 据张良判断,这种情况,只是秦将欲降,士卒尚不知情,贸然联兵西进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秦军战斗力未受任何损伤,其士卒一旦得知被主将出卖,后果可能很严重。倒不如趁秦军懈怠之机,一举破关。 刘邦依计行事,秦军溃败,刘邦一路追击,与秦军再战于蓝田,大获全胜,很顺利地最先进入咸阳。 这一战中,张良用的是连环计。和谈是先着,搏战是后着;先着是虚,后着是实;先着开花,后着结果。先着明为和谈,其实并不以和谈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和谈手段向敌人“示弱”,让敌人放松警惕,为后着做好铺垫。后着“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打敌人了一个措手不及,的确是攻坚战中的上乘之作。 这一战中,张良的使诈与造势同样完美无瑕。人人都懂用诈,但巧妙各有不同。张良的诈,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之上,完全是因人而施。秦将的处境、身世、性格以及对地利与兵力的自负,张良了如指掌,对应施计,秦将不虞有他,自然入套。至于说造势,并不只是指在山上多张旗帜的那种造势,而是双方攻防形势的变化消长的造势。当时情况,秦军以逸待劳,扼守险要,占尽地利优势;刘邦率军攻关,虽说有得天时,但天时毕竟不如地利。如果秦军负险顽抗,刘军将损失惨重,如果再旷日持久,咸阳可能被别人捷足先得。权衡双方形势,要想速战速决又不造成太大损失,只有在“人和”方面造势做文章。张良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抛出“和谈”的饵。秦军只要一上钩,放松战备,人和尽失,“机”与“势”便都出现了。把握好这“机”与“势”,制敌破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8 进入楚汉相争阶段,张良也曾助刘邦多次使用诈术,蒙蔽项羽,争取主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作用。 项羽率联军进入关中后,会盟各路诸侯,分割天下,给有功将领封地并将旧诸侯予以重新安置,刘邦被封为汉王,地盘在巴蜀和汉中,张良的旧主韩王成名号未变,领地有所调整。会盟结束后,新王、旧王各归其领地,刘邦入汉中,韩王东归。张良原是韩人,自然要随韩成东归。不过张良对刘邦有点恋恋不舍,他送刘邦到了褒中。当时入汉中道路很险狭,只有一条栈道可通。二人临别,张良指着栈道对刘邦说,大军过去后应该把栈道烧掉,这样既可以向项羽表示不再出汉中,减轻项羽的戒心,也可以避免遭受别人的攻打。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 张良随韩成东归,项羽不仅不允许韩成回到自己的封地,后来还干脆找了个理由把韩成给杀了。由此,张良与项羽变得势不两立,但表面上还要周旋。这时,刘邦还定三秦,成了名副其实的关中王。 项羽本来就视刘邦为心腹之患,现在见他这么快跳出来搅局,决定立即西征。可张良站了出来,他拿着齐王的反书给项羽看,并添油加醋地讲了些齐赵联合、共同灭楚的话,同时为刘邦开脱。说刘邦只是不满项羽违约,拿回自己该拿的,得了关中就会停下来,绝不敢东进冒犯您的虎威。项羽可能不完全相信张良的话,但齐赵联合不可小觑,并且齐国又在卧榻之侧,是必须先摆平不可的。于是项羽起兵伐齐,张良找到个机会又跑到了刘邦那里。 这里我们看到张良两次使诈,第一次是劝刘邦烧栈道,第二次是说刘邦不会东进,两次的目的一样,都是欺骗项羽,让项羽先与其他诸侯相消耗,为刘邦争取反攻时间。 第一次使诈是形势所迫,项羽封刘邦于汉中,同时又三分秦地,安置了三个亲信为王,目的在于扼制刘邦,足见项羽对刘邦是充满了戒心。这种形势下,消解项羽戒心,减轻刘邦压力是很重要的一着。好了,刘邦干脆烧掉了栈道,安心去做汉王。更重要的是,栈道一烧,汉中与外界交通阻断,既是防御上的一着,同时也让人感到刘邦胸无大志,不再有与天下争胜之意。这下,项羽放心不少。于是他放弃在关中称王称霸的打算,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地回彭城了。项羽只要一走,刘邦取三秦就如探囊取物。 29 第二次使诈是借势。张良在项羽军中,显然是参与机要的人物,信息灵通之极,这为他借势使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邦还定三秦,激怒项羽,张良清楚;齐王反书先到他手里,项羽面临取舍难题,他也明白。如何让项羽暂时舍刘邦而取齐,是张良的着力点。 他针对项羽的性格、心思做到了两点。一是说刘邦“如约即止,不敢东”(刘邦遵照当初楚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做关中王,不敢东进),针对项羽骄横自大的性格与虚荣心理而去。项羽没封刘邦为关中王本来有理亏的心理弱势,现在张良言外之意说刘邦很怕他,只是干了点偷鸡摸狗的事,这让项羽怒气消了很多,心里舒服了不少。二是说齐赵联合,危及彭城,这是针对项羽最大的心里顾虑而去。项羽这个人,把彭城看作是命根子,绝不能容其有失,现在齐赵威胁到彭城,自然不能远征刘邦,即使要打刘邦,也必须等到后防稳定再说。遇到项羽这样的人,加上齐王造反这样的事,张良的借势行诈得心应手。项羽挥师伐齐,张良矫龙入海,刘邦借机扩张,三寸舌真的是抵得上百万师啊。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三国志》中一段话,说的是曹操和袁绍分析天下形胜的事。袁绍曾问曹操,在哪个地方建立根据地才最有利于争夺天下,曹操不答,反问袁绍。袁绍说是河北,背山(燕山)面河(黄河),攻守皆宜。曹操大笑,说我只须以“仁德”行事,处处都有关河之险,无往而不利。我们看,项羽和这个袁绍是一个境界的人,所以成不了什么气候。他如果有曹操的这种认识和胸襟,只怕张良就无计可施了。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 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统观张良用兵之道,更见祖述孙武的痕迹,前文所 言黄石授书不真一事,又多一佐证。 附录: 史记.留侯世家【原文】【注解】 30 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副车,皇帝的侍从车辆。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英伯常杀人?,从良匿。 ?圯,,í,夷,,桥。 ?鄂,通“愕”。 ?《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作的一部兵书。 ?常,通“尝”,曾经。 31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游兵,流动不定的部队。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 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贾竖,对商人的鄙称。 ?壁,军营。 ?啖,利诱,引诱。 ?畔,通“叛”。 ?解,同“懈”,懈怠。 ?缟素,“缟”和“素”都是白绢,这里比喻清白俭朴。 资,凭借。 ?毒药,药物的一种,常指药性猛烈的药。 32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柰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柰,通“奈”。 ?倍,通“背”。邪,同“耶”。?鲰生,浅薄无知的人。距,通“拒”,抵御。这里指把守、封锁。内,同“纳”,接收。 ?要,通“邀”。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33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溢,通“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栈道,在险绝的地方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 ?郄,,ì,细,,通,“隙”,隔阂,裂痕。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11),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未(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12),陛下焉得而臣 34 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13),骂曰:“竖儒(14),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桡,削弱。 ?乡风,归顺,服从。乡,通“向”。 ?臣妾,奴隶,男奴为“臣”,女奴为“妾”,,这里指臣民。 ?敛衽,提起衣襟夹在带间,以示敬意。 ?趣,通“促”,赶快。 ?此处所云与卷二《夏本纪》所记略有不同,《夏本纪》云,“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 ?“武王伐纣”两句所指之事,见卷三《殷本纪》、卷四《周本纪》。 ?“武王入殷”四句所指之事,见卷三《殷本纪》、卷四《周本纪》。闾,里巷的大门。 ?式,通“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指乘车时扶着轼敬礼。 ?“发钜桥之粟”三句所指之事,见《尚书?武成》,又见卷四《周本纪》。钜桥,纣的粮仓所在地。鹿台,为纣所筑。 (11)偃,停止,废止。革,革车,即兵车。 轩,大夫以上的贵族乘坐的车子。 (12)桡,,á:,挠,,屈服。(13)辍,中止。 哺,咀嚼着的食物。 (14)竖儒,对读书人的鄙称。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淮阴》,指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壁,营垒,这里指坚守营垒。 ?期,约会。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35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复道,楼阁间上下两层架空的通道,即“天桥”。 ?属,即将。 ?属,类,辈。下文“我属”之“属”同此。 ?故,指有故怨。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苑,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这里指放牧之处。 ?漕挽,运输粮饷,水运为“漕”,陆运为“挽”,。?委输,运送,把东西放在车船上叫“委”,转运到他处交卸叫“输”,。 ?金城,坚固的城池。 ?道引,亦作“导引”,一种活动肢体的养生术,行道引之术时,不食五谷,。 36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争,同“诤”,规劝。 ?侮,轻慢。 ?安车,用一匹马拉的乘车。高官告老或征召有得望的人,常赐乘安车。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意思是说母亲被宠爱,孩子就常常被抱。此句或为当时的俗谚。《韩非子?备 37 内》引彼时俗语云,“其母好者其子抱”。语意略同。 ?等夷,同辈。 ?辎车,一种有帷盖车。 ?护,统辖。 ?惟,考虑。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曰,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保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之,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详,通“佯”,假装。 ?燕,通“宴”,安闲。 ?辟,同“避”,躲避。 ?翮,,é,何,,鸟翅。 ?矰缴,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 ?阕,乐曲每次终止为一阕。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38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欲从”句,意谓想成仙。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其事见《列仙传》。 ?辟谷,施行“道引”这一养生术时,不食五谷,可以长生。 ?轻身,使身体轻轻飞升。道家认为不食五谷,服药行气,可以飘然成仙。 ?白驹过隙,形容时光过得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或谓“白驹”指日影,意谓时光就像阳光穿过墙壁上的细缝那样迅疾。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亦有是语,均语出《庄子?知北游》。 ?葆,通“宝”。祠,祭祀。 ?伏腊,秦汉时,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都是节日,合称“伏腊”。 ?不敬,也叫“大不敬”,指不敬皇帝,罪名很大。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离,通“罹”,遭遇。 ?好,容貌美。 ?以貌取人,以外貌作为品评人才的标准。春秋时期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不愿收他为弟子,“既已受业”,发现他表现还挺不错,于是说了这话。见《大戴礼?五帝德》,又见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39
/
本文档为【张良的名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