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闰年的判断方法.doc

2017-09-30 3页 doc 13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闰年的判断方法.doc闰年的判断方法.doc 闰年的判断方法 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详情如下: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
闰年的判断方法.doc
闰年的判断方法.doc 闰年的判断方法 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详情如下: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千年不闰,四千年再闰;万年不闰,五十万年再闰。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得。 由于当时没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问题,从公元前46年,到16世纪,一共累计多出了10天。为此,当时的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将1582年10月5日人为规定为10月15日。并开始了新闰年规定。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差。 夏历的平年只有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公元前8年,凯撒的侄儿奥古斯都又对儒略历作为调整。儒略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共366日。这样,儒略历历年平均长度便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7078日,400年约差3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末期,累差约为10日。为了消除了这个差数,教皇格里高利(一译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中间消去10天;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能被4除尽的年份仍然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比原来减少三个,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更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经过这样修改的儒略历叫格里高利历,亦称格里历。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中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当时仍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从1897年一直到1904年才有一个闰年,这真的和“四年一闰”是矛盾的吗,我又和几名老师在一起交流、讨论并且上网查找发现:“四年一闰”是加上了整整一天,其实我们又多算了44分56秒。按这样计算,每一百年就多算了18小时43分20秒,又将近1天。所以,到公元正百年时,这一年不算闰年,以抵消多算的时间,也称“百年不闰”。 可是这样又多抵消了5小时16分40秒,400年就多抵消了21小时6分40秒,差不多就是一天。所以,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四百的倍数才是闰年,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
本文档为【闰年的判断方法.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