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四大盆地简介

2017-09-02 37页 doc 10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四大盆地简介中国四大盆地简介 我国的四大盆地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 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 42?的暖温带范围内。 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边界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成为不规则的 菱形,并在东部以70千米宽的通道与河西走廊相接。居...
中国四大盆地简介
中国四大盆地简介 我国的四大盆地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 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 42?的暖温带范围内。 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约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大体呈菱形 。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 ,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势由南向北缓斜并由西向东稍倾。边界受东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成为不规则的 菱形,并在东部以70千米宽的通道与河西走廊相接。居亚洲大陆中心,气候干 燥,雨量特少,如若羌1957年全年降水量3.9毫米,民丰安迪尔1966年降水量5.0毫米,蒸发量却很大,若羌达2952毫米,故以风力作用为主,风速常在5米/秒以上,石蘑菇和风城地貌发育。 自然景色分成4个环状: ?盆地边缘砾石带枣山足戈壁滩,是由古代暴流洪积扇群组成,微向盆地中 心倾斜,坡度一般6?~8?,宽度10~30千米,厚度千米以上,表面由2~3米厚砾层组成,水均渗入地下,地面草木不生。 ?盆地边缘绿洲带,河流出山之后,坡度突降,水流分散,沙泥沉积,形成 扇状平原,现有疏勒、莎车、阿克苏、和田和库车等大小绿洲100多个。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河道迁移,绿洲也会迁移。 ?盆地中部沙漠带,即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2.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沙漠面积的47%,为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主要是流动沙丘,占85%,沙丘高大 , 多50米以上,成沙较老的可达250米,呈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 沙山、长条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形态。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湖盆区,大部由盐壳组成,范围曾有多次变动,多风蚀 雅丹地形。塔里木河基本汇集了盆地的全部大河,全长2000千米,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河流冲积平原土地资源丰富,胡杨林和灰杨林分布面积广,对防御风 沙、调节气候、供应木材有重要作用。 塔里木盆地因小行星撞击而成 流星体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由于受其它天体的摄动或与其它天体碰撞, 而改变其运行轨道,当其轨道变到与地球轨道相交时,就可能坠落到地球上来。 当流星体以约11—7.2公里/ 秒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时,它前端空气受到 强烈压缩,经与空气摩擦而使其表面温度升高。在离地面约135 — 90公里的高 度,大气阻力使流星体开始减速,由于激波和大气摩擦作用引起它的表面发热发 光,开始气化 腐蚀,表面的熔化物质向流星体后部喷射,又使新的裸露面气化、 熔蚀,使陨石发生烧蚀作用。流星体陨落到55公里以下,由于那里大气密度大得足以使它前端的空气受到强烈的压缩而产生激波,因而,有时发出隆隆的响声。 当流星体降到12.5公里左右的高度,时速度减到100— 300米/秒的终点速度,其表面温度大大降低,不再发光,先前熔化的表展迅速凝固成黑色的熔壳,最后 流星体撞击地面,成为陨石。 陨石陨落的整个过程大约延续几十秒至一分多钟。如果流星体质量相当大, 其初始速度又大大超过音速,那么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直到强大的不均匀的 冲击压力,使它在30—12公里的上空分裂成许多碎块,散落在大面积的面上, 成为陨石雨。如果流星体很大,最后仍保持很高的速度,在它撞击地面前的瞬间, 由于流星体前端的空气受到突然的非常强烈的压缩而急剧升温,使流星体本身及 其周围的物质骤然气化而猛烈爆炸,结果陨石粉碎。 撞击处形成一个圆形的陨石撞击爆炸坑,简称陨石坑。坑的直径比陨石大得 多。陨石和地球物质的碎片和熔化滴粒散布在坑周围的广大区域。巨大的陨石(直 径在数十公里及以上)在着陆前的猛烈爆炸所形成的碎块,是不规则形状,因此, 当其坠落地表之际,不一定在地表上形成标准的圆形撞击坑。 巨陨石坠地的后果:一是在地表上要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也即产生断陷、 拗陷盆地。二是于撞击坑周围要形成环形山、类环形山,以及同心的环形或弧形 褶皱山。三是这类山脉中必然有明显的、规模宏大的断裂痕迹、粉碎性块状岩石 (陨石)痕迹。同时这类山脉中的地表上必然还有与撞击坑表面遗留的类似的地 表物质——土壤。而且距撞击坑越近,其类似的土壤则越多,距撞击坑越远,类 似的土壤则越少。当然,这种类似的土壤是以撞击坑为同心圆(正撞)或同心弧 (斜撞)方式分布。四是撞击坑下面必然还有巨陨石或者是小行星的残余物体, 其下方则是撞击前原来的地表上的古植物层和古地表层。五是周围山脉的地表中 也同样地拥有撞击尘土覆盖下的古植物层和古地表层。六是当巨陨石或小行星的 撞击能量将地壳砸裂之际,撞击坑或周围必然会有火山爆发或者是火成岩山脉的 诞生。 盆地是撞击坑之论证 1、盆地的形状 首先,由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 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里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 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 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可见,整个盆地形似椭圆形的 橄榄球,具备撞击坑的第一特征 —— 圆形或椭圆形。 其次,塔里木盆地与周围环境在地质上的能量平衡有这样的特点,塔里木盆 地是地质上的巨大断裂与拗陷,产生大面积拗陷的能量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种 大面积的竖直向下的巨大能量应该来自三种可能: 一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吸引力(必须远远大于周围的重力)。可是,地表 重力场几乎是均衡分布的,地幔中的熔融高温物质却是向外呈扩张性作用,一旦 地壳予以的束缚力不足,则随时以火山形式爆发。因此,产生大面积拗陷的能量, 来自地球内部的竖直向下作用机理则是不可能的。 二是来自坂块间的挤压作用导致的局部地表塌陷,或者是褶皱塌陷所致的局 部地表塌陷。由于这类局部地表塌陷一般都以线性的塌陷为基本特征,因此根本 不可能形成塔里木这类巨大的呈椭圆形的地表塌陷。 三是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巨陨石、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导致地表的塌陷。人 类对于陨石的坠落不仅早已有所认识,而且拥有相当的物证—— 陨石及陨石坑。 关于巨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一些科学家或者天文雪家和爱好者对其有大量的研究 及推测。然而,对于小行星的入侵事件,仍然是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与研究阶段, 而且还不能把这类小行星的体积估计得或者是想象得太大(直径上百公里)。然 而,自从地球诞生以来,既然众多的陨石曾经频繁不断地坠落于地球,那么,巨 陨石、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也自然是可能的。只是每当这种可能事件发生之际, 整个地球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曾经有过繁荣 昌盛的恐龙时代和恐龙的最终灭绝历史。至到今天,地球上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塔里木盆地这类巨大的拗陷坑。所以,人类应该没有理由来否定巨陨石或小行星 曾经对地球有过的“入侵、破坏、改造”之历史可能性。 由于塔里木盆地是整体的、大面积的地质拗陷,是刚性的地质拗陷盆地,其 周围却正好是高原环抱。根据“能量巨变、形状巨变”之规律,所以,产生塔里 木盆地的能量之源只能是来自巨陨石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并撞击所致。 该小行星的整体撞击性灾难后果 1、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为一千公里,进入地球空间的轨迹是自东北向西 南方向。由于在坠入地表之前,碎裂为几大块之后,分别坠入几个不同的地域, 产生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撞击盆地(坑),及其盆地周边起伏跌宕并向外褶 皱延续的山脉。 从全球同期形成的十大盆地,均类似于塔里木盆地是撞击成坑的六大共同要 因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这些盆地都是同时性地由于这颗小行星的侵 入、爆炸、坠落、撞击所致(另见笔者专著:《宏观地球物理探索》一书之详细 论证)。这些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四川盆地、湖南准盆地、江西准盆地、贝加尔湖、红海、里海。 2、小行星在进入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物质部分,降落于地表上后,进而沉 积为岩漠(石漠)、砾漠(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从亚洲大沙漠、非洲大沙 漠、澳大利亚沙漠在大陆漂移前的一体化分布中,更能体现该小行星在大气层中 的大量熔蚀物质部分,广泛降落于地表上的宏观踪迹。 3、巨大的撞击力量与地表和地幔的巨大反冲力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西 部高原的形成,并伴随整体板块在较短时期的剧烈抬升和在较长时期的缓慢抬升。 4、从天突然而至的十大盆地及亚非一体化沙漠的巨大的撞击力量,使得大 陆分裂并漂移,进而导致大洋开启。同时在漂移的板块前沿,因地表皱隆起而形 成带形山脉,并伴随大规模火山爆发。 5、撞击掀起的粉尘和大面积火山爆发所致的粉尘的遮天闭日效应,最终导 致全球性冰川,也即核冬天的降临。 6、巨大的撞击力量形成的全球性剧烈地震,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的大量熔蚀 物质以及强烈撞击掀起的粉尘、大面积火山爆发所致的粉尘,这种粉尘共同在地 表上广大范围内的降落与覆盖,最终导致了恐龙及同期动植物的大灭绝。 从大多数恐龙聚集一处的掩埋状况分析,实际上已经充分证明了是小行星入 侵的必然结果。因为,恐龙是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个体强壮,群体庞大,活动 范围广泛。如果所遭遇的灭绝性的灾难是一个缓慢过程的话,那么,聚集态同时 性掩埋一处的可能性则很小。从而绝对不是当今已经发掘并证明了的聚集一处掩 埋的实际状况,因为恐龙善奔跑;如果灭绝性的灾难,是极其迅速的,并且是在 非常广大的范围内突然发生(特别是从天而降),必然使得动物们不但逃不胜逃、 躲不胜躲,而且还会因大面积灾难的突然降临,必将立即造成动物们心理上的极 其紧张和恐惧,进而使得同类动物们反而聚集一体。当小行星突然入侵并伴随惊 天动地和火焰滚滚(无论是发生于昼间还是夜间)之际,因此必然引起动物群的 极度恐慌,甚至导致绝望的复杂心理,从而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加之,小行 星的坠落是突然的,撞击后全球性的灾难性扩散后果却是连锁的、延续的。随之 而来,导致恐龙的灭绝和聚集性掩埋,以及同期的生物大灭绝,就是顺其自然的 事情。 7、由于大量熔蚀物质和粉尘对原来地表上厚实的生物圈的大面积覆盖作用, 最终导致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生成和蕴藏。 8、富含盐碱物质的小行星的熔蚀物质,其中一部分飘落于海洋之中,进而 使海洋变咸。因为,全球海洋的总面积是3.6亿平方公里,海洋的总水量是13.38 亿立方公里。海洋的平均含盐度为3.5%,主要为氯化钠,具弱碱性 。因此,海洋中所含盐份的总重量大约是468.3亿吨(是柴达木盆地600亿吨已探明食盐总储量的78%),远远小于小行星的熔蚀物质及碎片主体(中国西部四大盆地及世 界十大沙漠、戈壁、黄土高原)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因而,正好与散落于海 洋之中的,来自小行星的熔蚀物质所包含的盐份基本吻合。 9、直径大约一千公里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在导致地球天翻地覆的同时, 必然对地球的运行轨迹和运行姿态产生影响。同时,小行星本身是拥有磁场的。 因此,撞击与外来磁场的突然加入,进而导致了恐龙灭绝时代地球磁场的巨大变 动(或许是导致了所谓的地球磁极的反向效应)。 同时,巨大的撞击必然伴随巨大的爆炸和爆炸性掩埋后果。另外,巨大的撞 击在导致地表天翻地覆、板块四分五裂之际,必然对地质地貌形成强大的应力集 中,以及板块的长久漂移和地质地貌的连续性变化。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中生代末期地球上的,以恐龙灭绝和塔里木 等巨大盆地及周围环形山的同时产生为代表的,地球上的十大巨变(1、大陆漂移,2、一体化沙漠,3、十大盆地,4、中国的西部高原,5、含盐的海洋,6、恐龙的灭绝,7、煤炭、8、石油、天然气,9、大面积火山,10、全球性冰川。)均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是同一个原因所致的不同结果。也即是一颗直径约千公里 的小行星入侵地球,并爆炸性碎裂后分散撞击地表的宏观结果。中生代末期的地 球上的十大巨变,也即白垩纪事件,就是这颗小行星入侵后的宏观物证。 总而言之,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如桃李砸西瓜、或者是豌豆击鸡蛋。撞击者是 自身碎裂并深陷淹没;被撞击者则是皮开肉溅、体无完肤,篷头堪面、遍体磷伤、 千孔百窗、血泪滚滚。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强大并巍然的地球,其肌体的健 康终又慢慢地愈合与康复,并建立起新的平衡体系、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地球诞生已46亿年,海侵海退、陆升陆降、沧海桑田、红尘滚滚,大洲大 洋、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沙漠戈壁、潮起潮落。尽管全球地质地貌既复杂又零 乱、既运动又静止,但其实又很简单、很有序。只因,一石激起千重浪,天翻地 覆凯尔慷;几家欢乐几家愁,生命又开新篇章。这就是地球的发展片段,这就是 地球的成长简历。 塔里木陆块的漂移,只是全球大陆漂移中一个小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塔里木 有此漫漫数亿年,遥遥数万千米的漂移、漫游世界的地质历史,所以其经历的古 地理、古气候环境条件是异常丰富多彩的。 2.塔里木盆地原来不是干燥的 大约在100多万年前,塔里木盆地中并无沙漠,而是河湖众多,植物繁盛, 气候湿润的绿洲。在地质时期,形成沙漠化过程的地质背景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使得青藏地块大幅度隆起,由此大范围地改变了青藏高原本身的气候 特点和塔里木盆地的大气环流格局。一方面阻挡了印度洋湿润气流的北上,另一 方面迫使干冷的空气在西伯利亚大陆上聚集加强,并与太平洋上暖湿气流进行水 热交换,从而对东亚季风环流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种大气环流系统的逐 步演变过程中,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渐趋干燥,河湖干涸,植被变稀,风沙渐多。 大约在1万年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已基本上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三、人类活动是现代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沙漠化的进退过程。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 增加,参与到影响现代沙漠化的演变过程中来,并在沙漠化的发展和逆转中起加 速、加剧作用。 在变干的气候条件下,加上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得塔里木盆地地区沙漠的发 生与发展呈上升趋势。一些绿洲缩小,即绿洲向沙漠化方向退化,如塔里木河的 干支流中下游地区,胡杨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540平方千米减小到1995年的73.33平方千米,沙漠化面积1996年比1959年增加了1.23平方千米,长达180千米的绿色走廊濒临毁灭。 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气温变化不明显,而降 水有增多的趋势,特别是河源流域地区降水明显增多,沙尘暴、大风日数显著减 少;塔里木河下游流域降水也有增加的趋势,这对于植被生长是有利的,有利于 减缓这些地区沙漠化的进程。然而,事实情况却是沙漠化面积不断在扩大,这表 明这种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等因素有关。 沙漠化问题是塔里木盆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长期制约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不断增多,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 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 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人为地毁草毁林,过度开垦,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 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诱发了沙化的潜在因素,使沙化耕地大量出现。 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重心向西部转移,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的规模 和频度都将比20世纪有所扩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会大大加强。现在如果不 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和科学的防治方法,沙漠化面积将会继续扩展,程度 将会加重,塔里木盆地的前途也将不容乐观。 塔里木盆地的民族融合 8~11世纪,因大批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部落的南下,以及回鹘的西迁, 进而与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 吾尔族,使新疆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学术界,人们一般将这一民族融 合的过程称之为回鹘化和伊斯兰化。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原住居民的回鹘化和伊 斯兰化,是维吾尔族形成、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此问题,学术界进行 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仍觉有未尽之意。故本人认为,对此问题还有进一步 探讨的必要。 一、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居民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汉代以前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居民,主 要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塞人、月氏人或吐火罗人,他们属欧罗巴人种。汉代,为 了争夺西域,匈奴人、汉人等相继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进而形成自东向西 民族迁徙的第一次高潮。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6年)前后,匈奴击月氏,“楼兰、乌孙、呼揭 及其旁二(三)十六国皆以为匈奴”1。从此,大批匈奴人进入西域,并与汉朝 展开激烈争夺。经过长期的战争,至2世纪中叶,南匈奴归汉南下,北匈奴西迁。“其赢弱不能去者住龟兹北”,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悦般国”,“众可二 十余万”2。分散在塔里木盆地缘边其它地区的匈奴人,也当为数不少。 汉代,大批汉人通过从军、屯垦、经商、任官、移民等多种途径进入包括塔 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在内的西域地区,成为到达新疆很早的民族之一。魏晋南北朝 时期,中原战乱频仍,不少汉人迁往河西,又从河西辗转到新疆。他们和汉代屯 田士卒的后裔汇集于今吐鲁番地区,并使该地区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汉人在新疆聚 居比较集中的地区。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起,这里先后建立起了阚氏、张氏、麴氏等以汉人为主的地方政权,其中麴氏高昌王国传九世,历经140 余年之久。 羌人,是较早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20世纪60年代,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沙雅绿洲,发现了一枚“汉归义羌长”铜印,联系到“若羌” 这个古老的地名,以及文献中的记载,可以认为,羌人是汉代新疆地区一支重要 政治力量。 5世纪初,柔然势力深入到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在他强盛时,不仅控制了 今吐鲁番地区,而且波及焉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高车副伏罗 部首领阿伏至罗不满豆伦可汗侵扰北魏沿边州郡,与其弟穷奇怒而率所属十余万 落向西迁徙,在新疆建立政权,也曾一度控制高昌及鄯善地区3。高车副伏罗部 是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部落 集团。 突厥是继匈奴、柔然之后又一个在新疆地区建立起自己统治的游牧民族政权。 射匮可汗时期(约在610~618年),突厥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突厥统有东至阿勒泰山,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自玉门以西诸国皆役属之。遂与 北突厥为敌,乃建庭于龟兹北三弥山”。射匮可汗死后,统叶护可汗即位,他“北 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椐旧乌孙之地, 又移庭于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受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 征赋”1。与此同时,亦有大批突厥部落迁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如葛逻禄等。 自7世纪下半叶时起,吐蕃势力进入西域,并从8世纪末时起,对塔里木盆 地缘边地区进行长期统治。期间,该地区不仅驻有大批吐蕃军队,建有戌堡,设 置斥候,而且还分布着许多吐蕃部落,见于藏文文献及出土的吐蕃文简牍中的西 域吐蕃部落名称就有60种,其中大部分来自吐蕃本土的六十一东岱(千户),是从吐蕃故有部落中分化出来的部落2。 除匈奴、汉人、羌人、柔然、高车、突厥、吐蕃等民族先后进入塔里木盆地 缘边地区外,南北朝时期,还有嚈哒、吐谷浑等民族在这一地区活动。上述民族 和居民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不仅使该地区居民族属更加多元化,而且也不 可避免地发生不同民族之间的同化和融合。如突厥人,就和各地王族通婚,进而 对当地原住居民产生影响。9世纪中叶,吐蕃势力退出西域以后,应该有不少吐蕃人留在了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特别是和田地区,并融合在了当地原住居民之 中。 但是,至唐朝时期,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民族构成和分布并没有发生根本 变化。7世纪初,我国著名旅行家和佛教大师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一书中, 对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文字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他说:阿耆尼 (焉耆)“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屈支国(龟兹)“文字取则印度,粗有 改变”;跋禄迦国(阿克苏)“文字法则,同屈支国,语言少异”;佉沙国(喀 什)“而其文字,取则印度,虽有删讹,颇存体势,语言辞调,异于诸国”;曷 盘陀(塔什库尔干)“文字语言大同佉沙国”;瞿萨旦那(和阗)“文字宪章, 韦遵印度,微改体势,粗有沿革,语异诸国”;斫句迦(叶城)“文字同瞿萨旦 那国,言语有异”3。从玄奘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居民实 用的语言文字大致可分为两类,即今焉耆、库车、阿克苏等地为一类,和田、叶 城等地为一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发现了古代居民语言的大量文献。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塔里木 盆地南缘的和田、巴楚,可能还包括喀什在内,使用一种属于印欧语系伊兰语族 中的中古东伊兰语,现在一般称它为古和田语或古和田塞语;而在塔里木盆地以 北的库车、焉耆地区,则使用另一种特殊的印欧语,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古代焉 耆——龟兹语。此外,在公元2—4世纪,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今民丰)到鄯善(今若羌)、且末一带,还通行一种古代印度西北的方言,文字则使用佉 卢文。这样看来,从汉代至唐代的千余年里,虽有匈奴、汉人、羌人、柔然、高 车、突厥、吐蕃等民族的居民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但是该地区居民的主要 成分仍然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塞人、月氏人或吐火罗人。《北史?于阗传》载: “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皆深目高鼻”。“深目高鼻”正是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古代 印欧语系居民人种的显著特点。至于地处吐鲁番盆地的高昌,自魏晋时期就是汉 人聚居比较集中的地区,所以“文字亦同华夏”,只是由于受周围土著居民的影 响,故亦“兼用胡书”1。但不管怎么说,在回鹘大批迁入该地之前,吐鲁番地 区主要通行汉文,说汉语。考古资料证明了这一点。 从汉代到唐代,千余年间,先后有众多民族的居民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 却没有导致当地民族构成和分布发生根本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民族多为 游牧民族,他们建立的政权多属于草原上的强国。他们之中虽然有不少人进入塔 里木盆地缘边地区,但到各绿洲从事农业的人很少。他们不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就很难和当地的原住居民融合,进而改变当地的民族构成和分布。汉人, 虽然经营农业,但除在吐鲁番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汉人多集中在几个比较孤立的 屯田点上,且人数有限,指望他们改变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民族构成和分布似 乎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他们自己却被逐渐融合在当地的民族之中。 二、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原住居民的回鹘化 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居民的回鹘化,是从公元8、9世纪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回鹘族和其他民族大批进入该地区开始的。 早在公元5世纪末,高车(铁勒)副伏罗部作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就已 经进入了塔里木盆地东部缘边地区。高车与柔然长期进行斗争,频繁迁徙,至6 世纪末7世纪初,被称为铁勒。其部落分布极广,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山 谷草原,多有所在。伊吾以西、焉耆以北活动有契弊(苾)、薄落、职乙、纥骨、 乌灌(一作乌护)等部。有的学者就认为,乌灌(乌护)与回纥属于回鹘族的东、 西两支2。 突厥汗国的建立及其对天山南北的统治,虽然没有根本改变塔里木盆地周围 地区居民的民族构成,但对以后该地区居民的回鹘化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在突 厥的统治下,居住在高昌地区的汉人不仅“兼用胡书”,而且被迫改变了自己的 生活习俗,和突厥人一样“披发左衽”。其他民族的居民,由此可略见一斑。 7世纪初期,回鹘人就在其首领菩萨的率领下,以5000骑兵击败突厥10万 大军,并追至天山,俘获大批突厥部众,对唐朝灭亡东突厥,起了很大作用。唐 永徽二年(651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唐,攻破北庭。回纥首领、翰海都督 婆闰率兵5万,协助唐将梁建方、契苾何力,大破贺鲁,收复北庭。唐显庆元年 (656年),贺鲁再次起兵反唐,婆闰领兵又助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 大破贺鲁于阴山、金牙山,并随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追剿贺鲁至石国西北苏 咄城,终擒贺鲁。在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过程中,婆闰及其所率回纥兵为巩固唐 朝在西域的统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8世纪末9世纪初,回鹘与吐蕃在北庭展开激烈争夺,并最终控制北庭、高昌等地。 突厥对天山南北的统治及回鹘人在西域的早期活动,无疑为塔里木盆地周围 地区居民的回鹘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9世纪中叶,异姓突厥诸部落葛逻禄、样磨等在中亚地区建立政权,都八拉 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后人称其名为喀喇汗朝。与此同时, 西迁的回鹘人在今吐鲁番地区和吉木萨尔一带建立高昌回鹘王国。经过百余年的 发展,至11世纪初,塔里木盆地缘边绿洲地区分别被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朝 所统治。由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总的人数上都占有优 势,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原住居民的回鹘化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的政治和人数上的优势,并不等于回鹘化。我 们所说的回鹘化,是指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与当地原住居民通过接触、通婚和 融合,使回鹘语成为当地普遍使用的语言,即语言的同化。要达到这种程度,操 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如回鹘及其近族、同族葛逻禄、样磨等,必须改变原来的 游牧生活方式,转入定居。只有这样,才能便于他们与原住居民接触、通婚和融 合。 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朝时期,进入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回鹘人、葛逻禄 人、样磨人等,在当地原住居民比较发达的文化影响下,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游牧 生活方式,而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当然,这一转变首先是由塔里木盆地缘边地 区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塔里木盆地缘边各绿洲,适合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 和游牧业相比,收获较为稳定,使他们自然选择了这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 是,回鹘人、葛逻禄人、样磨人等,特别是回鹘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下子 就能转变过来的。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北宋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在 其《高昌行记》说:高昌“有水,源出金岭,导之周围国城,以溉田园,作水磑。 地产五谷,唯无荞麦。贵人食马,余食羊及凫雁”。说明高昌是一个典型的灌溉 农业区,同时也说明回鹘人的上层还保持着游牧民族的某些饮食习惯——食马肉。 王延德还说:他到了高昌王的避暑地北庭,那里有很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 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1]。这也告诉 我们,在迁入西域百余年后,回鹘上层仍保持着游牧民族某些生产方式,并没有 一下子就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转变是必然的。正是这 一转变,使回鹘人、葛逻禄人、样磨人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和当地原住居民 在经济领域内,达到了划一的程度,也为他们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高昌回鹘完全转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在蒙古的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即 位以后,为了削弱窝阔台、察合台汗国的势力,于1252年处死了与窝阔台系大 汗密切关系的高昌亦都护撒邻迪(萨仑的斤),恩准亦都护的兄弟斡根赤(玉古 伦赤)继立为亦都护。接着,他又采取分解政策,将窝阔台、察合台汗国的领地 分成若干小块,再予以层层分封。由于从窝阔台汗国分化出来的合丹领地放在了 别失八里,直接占有亦都护的大片土地,所以高昌亦都护再次成为了蒙哥汗政策 的受害者。蒙哥汗还任命亲信纳怀、塔剌海、麻速忽(即马思忽惕)等为别失八 里等处行尚书省事,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这样,高昌亦都护的领地不得不缩 小到高昌一带。故《西宁王忻都碑》说,“己而北庭多故,民弗获安。乃迁国火 州”。高昌亦都护迁到高昌,使回鹘由游牧完全转入了定居,完成了生产方式的 转变。这一过程经过历了四百余年。 回鹘人在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的过程中,同时 还接受继承了当地的绿洲农业文化,其中包括音乐、舞蹈和绘画等。关于这一点, 只要我们重读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描写西域乐舞的诗篇,在品味当 今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谁也难以否认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共同的语言则是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标 志。在高昌回鹘王国境内,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回鹘文,逐渐被广泛使用, 并代替了以前使用的古代突厥鲁尼文。随着城市生活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回鹘语 文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用它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马赫穆德?喀 什噶尔的《突厥语大词典》说:“回鹘人的语言是纯粹的突厥语,但他们彼此交 谈时还使用一种方言”。除使用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回鹘文外,“回鹘人 还有和秦人文字相似的另一种文字,官方文牍都使用这种文字”1。学者们一般 认为,这种文字应该是汉字。说明直至11世纪下半叶,汉语文仍然是高昌回鹘 使用的文字之一。但是,最终汉字还是被回鹘文所代替。 在喀喇汗朝境内,突厥语为官方正式语言,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突厥文为官 方的正式文字。例如公元11世纪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 《突厥大词典》中的古代突厥语词和诗歌、格言、谚语,就是用阿拉伯字母写成 的。同一时期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编写的另一名著《福乐智慧》,有人认为它是 先用阿拉伯字母写成,以后才用回鹘文抄写的[2]。至迟至11世纪末,突厥语族 语言作为当地通用的语言基本上普及到了塔里木盆地周围广大地区,而原居民的 语言逐渐消亡。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导言中证实了这种情况。 他说:11世纪下半叶,凡是通晓两种语言并和城市居民有交往的人的语言是不 纯的。“索格达克”、“坎切克”、“阿尔古”等部落就是通晓两种语言(指突 厥语族语言和本民族母语)的。„„喀什噶尔有操坎切克语的村庄,但城里均操 哈喀尼耶突厥语”。“吐蕃人有自己的语言。和阗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 两种人的突厥语讲得并不流利”[3]。也就是说,至11世纪,和阗地区的原居民不仅皈依了伊斯兰教,而且也开始了语言的突厥语化的进程,现在我们见到的属 于11世纪或更晚一些的古代和田语文献也证明了这一点[4]。 尽管如此,当时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客观形势尚不具备形成统一民族的条 件。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朝于10世纪中叶前后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北部以高昌为中心的回鹘王国则多为佛教徒。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文化和心理 状态各异,致使双方在政治上完全处于敌对状态。喀喇汗朝称高昌回鹘王国的居 民“是最凶恶的异教徒”5,而高昌回鹘王国则支持信仰佛教的和阗李氏王朝反 抗喀喇汗朝的入侵,甚至直接与其发生武装对抗。在喀喇汗朝灭亡和阗李氏王朝 以后,双方以阿克苏为界形成对恃状态。所以直至14世纪,伊斯兰教传播的主要区域仍在阿克苏以西地区。这种情况,直到14世纪中叶的东察合台汗国时期才发生变化。当时,秃黑鲁帖木儿汗(1343~1363年)作为新疆地区的蒙古汗皈依伊斯兰教。在他的强制下,有16万蒙古人信仰了伊斯兰教。其子黑的儿火 者亦热心传播伊斯兰教,并率军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当地居民成为 穆斯林。此后不久,伊斯兰教便逐渐成为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 教,并占有统治地位。 一般说来,人们都把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称为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 民的伊斯兰化。希提在其所著《阿拉伯通史》一书中提出了伊斯兰化的三个标准: 一是非伊斯兰地区对穆斯林在政治上的归附;二是非伊斯兰地区改信伊斯兰教; 三是语言的同化1。对照这三条标准,除语言的同化外,上述观点基本上是成立 的。实际上,在改信伊斯兰教的过程中,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的语言文字也 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在他们的语言中,增添了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而 在文字方面,不管是高昌回鹘王国使用过的以回鹘文为代表的书面语,还是喀喇 汗朝使用过的以阿拉伯字母文字为代表的书面语,都已经让位于察合台文字(近 代维吾尔语)。察合台文成为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普遍使用的文字。 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的伊斯兰化,是维吾尔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由于他们普遍信仰了伊斯兰教,不仅使不同民族之间便于通婚,而且凝聚 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并使他们得以互相认同。所以说,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形成 和发展起有重要作用。 总之,经过6、7个世纪的融合发展,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在政治、经济、 语言、文化和宗教诸方面都逐渐统一,塔里木盆地周围居民的回鹘化才最终完成, 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吾尔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平面形态南宽北窄, 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3万 平方公里。根据航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下部为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皱基底。 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西 部诸山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仅190米),东高西低。盆地西部有高达2000米的山岭,多缺口,西北风吹入盆地,冬季气 候寒冷,雨雪丰富。 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温暖期约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产棉花、小麦。盆地中部为广阔草原和沙漠(库尔班通古特 沙漠),部分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垄岗式固定、半固定沙 丘,南缘为蜂窝状沙丘。 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广阔,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 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农业用水保证率高。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 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注盆地,潴为湖泊(如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等)。 牧场广阔,牛羊成群。准噶尔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和各种金属矿藏, 盆地西部的克拉玛依是中国较大的油田。北部的阿尔泰山区盛产黄金准噶尔盆地 中国第二大盆地。 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温暖期约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产棉花、小麦。盆地中部为广阔草原和沙漠(库尔班通古特 沙漠),部分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垄岗式固定、半固定沙 丘,南缘为蜂窝状沙丘。 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广阔,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 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农业用水保证率高。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 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注盆地,潴为湖泊(如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等)。 准噶尔盆地是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盆地,其上沉积石炭纪、二 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盆地中央地层平缓,具 稳定地块特征,盆地南部是天山山前坳陷(或称天山北缘前陆盆地),盆地西北 部为成吉思汗逆冲断褶带,盆地东北部为克拉美丽山山前坳馅。盆地演化可划分 为前陆盆地阶段、坳陷盆地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阶段。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石油总资源量为86亿吨,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克拉玛依油田位于盆地西部。 中国青海省西北部内陆盆地。西北倚阿尔金山,北和东北临祁连山,南为昆仑山, 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盆地西部海拔约3,000米,东部降至2,600米左右。西部有许多低山,经强烈风蚀形成大体平行排列的长岗和劣地,也有大片流动沙丘。盆地东 南部有黄土状物质分布,依靠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春小麦产量高。发源于四周山地 的河流汇集于覆盖有第四系沉积物的盆地中部,形成众多的湖泊和湿地,多为咸水湖或盐湖。环湖有盐土平原。「柴达木」蒙古语即盐泽之意。位于盆地中央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盐湖,面积1,600平方公里,最厚盐层达15米,储盐量约250亿吨。茶卡盐池、柯柯盐池的储盐量也很大。贯穿盆地南北的公路,有31公里就修筑在盐壳上。当地还有用盐块砌成的房屋。盆地中部有煤矿、铅锌矿和石油,已建立炼油厂。昆仑山北麓还发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铁路已由西宁通到格尔木。公路网也已初具规 模,通达省内各地和相邻的省区。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个巨大的山间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介 于东经90?16′—99?16′、北纬35?00′—39?20′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东 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850KM,南北宽约300KM,面积257768平方公里,为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东西长850千米,南北宽30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海拔约2600~31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为高原型盆地。 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陆盆地。属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特低,利 于地下冻土层的发育。夏日消融,高原雪山来水,洪流泛滥,沼泽面积广。降水稀少、 风力强劲,风沙地貌广泛发育。水系稀疏,河流短小,多达40条,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植被稀疏,以超旱生及旱生灌木和半灌木为主,适于骆驼放牧。地形结构从边缘至中心,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四周山前平原戈壁带(即石质荒漠) 广阔,宽达20千米以上,坡度5?~8?,间有零星沙漠分布,多属移动沙丘,一般高 5~10米,最高50米,是复合沙丘链。东部为大片盐湖,蒙古语柴达木即盐泽之意。 现在又24个盐湖,主要有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昆特依盐湖等,盐层 平均厚4~8米,最厚60米,蕴藏有丰富的盐类和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有盐、硼、钾、 镁、锂、铷、溴、碘、锶、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食盐达600多亿吨。甚至连格尔木机场起降飞机的跑道,都建在这。盆地铅、锌、铬、锰等金属及煤炭、石油、 石棉等资源丰富。东部和东南部河湖冲积平原,宜农地面积大,农业高产,畜牧业发 达。有聚宝盆之称。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深处,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处于平均 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个,最大的要数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这是由于风化引起的。盆地的盐产以及矿产都相当丰富,怪不得人们将柴达木盆地誉为“财富盆地”。同时,他也属于狂风盛行的沙漠地域,在春秋两个雨季,盛行大风,受到西部 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在这块带状地域 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对于整个柴达木盆地,它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沉积 着群山被侵蚀后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 柴达木盆地,其东北以祁连山脉为界,南界为昆仑山脉,西北界为阿尔金山脉,盆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管理局机关原址在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1992年迁至甘肃敦煌,挂牌花土沟原油生产基地。敦煌石油基地位于敦煌市西南约7里的七里镇。敦煌基地,南距冷湖镇246公里,西南距花土沟镇557公里,东南距青海格尔木市549公里,北距兰新铁路敦煌站135公里,东距兰州市968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226公里;城东敦煌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兰州、西安、北京。 花土沟原油生产基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距敦煌685公里,距格尔木市435公里(沿花一格原油长输管道伴行公里距离)。格尔木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就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距西宁市783公里,距西藏拉萨市1160公里;青藏铁路(一期)已投入运营,西宁至格尔木847公里。 最近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 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 水量。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盆 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 50米 ,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 分;因为地表广泛出露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红 色岩系,又称为红色盆地。西部是大幅 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属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 梯。 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 最冷月平均温度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出2?4?,春季亦早来一个月,利于冬小麦、 油菜、蚕豆等越冬作物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生长。夏季长约5个月,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公釐〕,对水稻生长有利。南部长江河谷地带温度条件更好,无霜期320?365天,有利于甜橙、甘蔗、双季稻的栽培。泸州、合江一带更产龙眼、荔枝等南亚热带 水果。盆地历来以农产丰饶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盆地内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已发展为中国西南部重要工业基地。旧时对外交 通不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今已修建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 等铁路,整治长江航道,开辟成都、重庆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交通形势有 了根本的改变。成都、重庆是重要经济和交通中心。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绝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李白曾有诗为证,“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巴蜀地区也是中华华夏文明的的一部份。” 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它是我国 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 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 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 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 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极端最低温-6~-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5~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超过6000?,如綦江超过6100?,相当于中国南岭 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 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 米,气温递减0.55?和0.61?。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10?以上活动积温586?,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 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 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 盆地有煤、铁、天然气、石油、盐、芒硝、石膏、磷、铝、硫及铜、锰、金、石 墨、汞等矿产,其中天然气、芒硝为中国之冠,并有中国重要的锶矿。川中盐岩矿储 量达2~3亿吨。盆地区水力资源蕴藏量近0.5亿千瓦。工业集中,主要工业城市有成都、重庆、绵阳、自贡、宜宾、内江、南充、泸州等市。 盆地为中国著名农业区。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早在西汉时期, 即开垦种植。 盆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 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
/
本文档为【中国四大盆地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