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懂就要问

2017-09-27 4页 doc 19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 课前布置:孙中山资料 字典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不懂就要问
不懂就要问 课前布置:孙中山资料 字典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质疑,(重点讲解:什么叫“私塾”,)让学生找出“私塾”与现在的学校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孙中山这么一问,同学们和老师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读3~6自然段。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请你用波浪线划出他们表现的有关词语)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 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板书 资料: 1866年就是143年前,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一个农民家庭,10岁入私塾读书,因为国内战乱出国继续读书,17岁时回国。后来又到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坐医生。孙中山出生的年月,正是满清政府到处投降的日子,国家都被外国人侵占了。他想到当医生只能救几个人,而写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敌人有多凶恶,可以拯救更多的人。1894年他上书当时的朝廷大臣李鸿章遭到拒绝,于是自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20多年后他发动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纸条: 带问题读课文: 1.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 2.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 样说,„„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81730078 98
/
本文档为【不懂就要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