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2017-09-06 7页 doc 18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夜,静悄悄地。。。。。。 以前,我只知道苏轼为人豁达,官场曲折。今晚,当我一口气看完了余杰的 《赤子其人》,李元洛的《卷起千堆雪》、《兹游奇绝冠平生》、《永远的中秋 月》,当我快速翻阅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书中苏轼的坎坷经历和他不屈的 精神以及对文学的执著,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苏轼赠送给我们文的珍宝,诗的珠玑,词的碧玉。看着他的作品,我就如赴 上了一场精神的盛宴。可惜我没有飞扬的文采没有渊博的知识,愚蠢的我面对着 键盘竟然无法敲打。。。。。。。 在北宋,一代才子苏轼经历了数不尽的宦海沉浮。他本可以直挂云帆济沧...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夜,静悄悄地。。。。。。 以前,我只知道苏轼为人豁达,官场曲折。今晚,当我一口气看完了余杰的 《赤子其人》,李元洛的《卷起千堆雪》、《兹游奇绝冠平生》、《永远的中秋 月》,当我快速翻阅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书中苏轼的坎坷经历和他不屈的 精神以及对文学的执著,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苏轼赠送给我们文的珍宝,诗的珠玑,词的碧玉。看着他的作品,我就如赴 上了一场精神的盛宴。可惜我没有飞扬的文采没有渊博的知识,愚蠢的我面对着 键盘竟然无法敲打。。。。。。。 在北宋,一代才子苏轼经历了数不尽的宦海沉浮。他本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为他才学过人,当年及第之初,考官们以“文义粲然”议定苏轼入三等。三等 即当年的“最高等”。但是,北宋时代以王安石为代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 表的保守派新旧两党党争不已,愈演愈烈,最后沦落为并非政见之争而是帮派之 斗。苏轼不幸身陷这一噬人的旋涡:主观上则是苏轼生性刚直不阿,崇尚独立与 自由,绝不心非口是地唯唯,或是口是心非地诺诺。风不正而一帆悬,他高扬的 是独立而不随波逐流的旗帜,他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依旧靠良心而不依靠利 益来做出关于“对”与“错”的判断。于是,他理性上主张改革,但是反对进行 改革的某些人物和某些具体措施;他感情上向旧党,但是又反对司马光等人之顽 固保守,全盘否定新法。于是,苏轼左右俱不逢源,遭受来自各方面的风吹浪打, 甚至蒙受着小人掀起的阴风暴雨的袭击。因此,苏轼的悲剧,是必然的性格悲剧、 信仰悲剧和时代悲剧了。 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由于措施激进,苏轼又站在保守派一边加以反对, 后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州、徐州等地。在山东任密州知州,时年40岁。他写 下了雄健而飘逸空灵的《水调歌头》,( )写下了沛 然豪情如烈风如巨浪,呼啸澎湃于全词的豪放派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元丰二年,已经变质的新法人物御史台谏官李定等三人沆瀣一气,在苏轼的 诗文中断章取义,罗织罪名。最后,以“包藏祸心”、“无人臣之节”等罪名, 将在湖州任太守的苏轼逮捕,押解至首都汴京而投入御史监狱。经办此案的御史 台俗称“乌台”,因此又称“乌台诗案”。这是北宋第一宗也是最大的文字狱。 从8月18日入狱到12月28日接到贬官黄州的的四个月中,他被提审十一 次之多,而且照例严刑逼供,使得文弱书生的他只得屈打成招。苏轼因此而被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但是,随遇而安的苏轼却一住四年,并有一篇小品妙文以 记其事:“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侧,重门洞下,林峦 岔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苏轼在黄州开始有“东坡”之称,“苏东坡”也因此名垂千古。初到黄州, 苏轼生活贫困,从州府那里要来五十亩荒地进行亲自耕种。在东坡,他亲自劳作, 清除瓦砾,开辟荒草,除了稻麦还种了果树,并在荒废的屋基上建起了五间房屋。 虽然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有如涸澈之鱼的他,其精神却如鹏鸟扶摇直上九万 里,在诗歌的长天振翅而飞。 《定风波》( )写的是自然景象,寄寓的却是人生之哲理,表达 的是坎坷中的放达,苦难中的超脱,其于纸上的潇洒旷达之风,至今仍在向读者 迎面吹来。 《浣溪纱》( 这首词,是往游邻近的清泉寺 而作,青春奋发,乐观自强,是苏轼旷达词风的变奏。 《西江月》( 是上首词的姐妹篇,烂漫天真别有一番情趣。苏轼当年一夜醒来,“书此词桥柱”。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写过一些回文,在黄州的艰难时日,他竟然还有闲情逸志作了十几首回文词。 如同武林高手,他在有限极严的局天酢地之内,显示了他腾挪跌宕纵横如意的盖 世功夫。 黄州城外的赤壁,实际上只是一座高约数百尺的红沙赤石的小山,山既不高 更不险峻,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它有什么“穿空”或“崩云”的气势与景象。但 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却是自己胸中豪情万丈的喷发。 苏轼1080年2月贬黄州,1084年调离黄州赴河南汝州。他在黄州谪居四年。 黄州之贬,是他一生贬谪的起点,也是他一生创作的高峰,这个时期的作品也是 他整个创作生涯的代表作。此外,这个时期不论诗还是词有八十首左右,如同名 贵而不朽的水果,历时千年而新鲜饱满,似乎才从他的生命之树上摘落。 1094年,苏轼以五十九岁的高龄,水陆展转,远谪四五千里之外蛮荒之地 的惠州(广东)。 苏轼一生以诗文鸣世,也为诗文所累,他在“乌台诗案”中身陷囹圄,屈打 成招,差一点被死神提前召去,最终贬谪黄州。在来惠州之前,苏辙和许多好友 都痛下针砭,劝告他不要再作诗殃及自身。他也以为“其言切实,不可不遵”。 但是,苏轼天生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不吐不快的真正的诗人,而且是一位自 信自己文字不会与草木同腐的诗人,如同瀑布必然要飞泻,大江必然要奔流,花 蕾必然要盛开,夜莺必然要歌唱,于是他在惠州又写出了许多出色的诗词。比如 有名的《食荔枝二首》之二( )、《纵笔》( )。 1097年,苏轼被贬儋州。幼子苏过将妻儿留置在惠州,陪同年老的父亲苏 轼舟车劳顿,取道雷州半岛,沿西北海岸向儋昼进发,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天涯苦 旅。 苏轼以前多次被贬,但是大都还是在生命的壮岁,心理和生理还有比较强的 抗打击的能力。而这次远放海南,却已经是62岁的暮年,是当时大臣中贬得最 远的一人。此时,相濡以沫的朝云不久前病逝于惠州,垂垂老已,影只行单,暮 色已经苍茫,生命的帷幕很快就要降落了。 从前流放海南的人很少生还。所以苏轼曾说:“子孙悲哭于江边,已为死别。” 在给友人王古的信中,他也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已与长子迈诀, 已处置后事矣!”除了老大的年龄,孑然一身的孤独,还有地理的恶劣,生活的 艰苦。 海南是当时最南的驿站,没有前途的终点,孤悬海外,远离中原这一政治文 化中心。其时又没有电话、手机、传真、网络,流放于岛上等于囚禁于于世隔绝 的笼中。亲朋难有一字,家书胜过万金,闭目塞听,地哑天聋,苏轼灵魂的孤寂 痛苦可想而知。当年,他在日记中写道:“岭南天气卑湿,地气潮湿,而海南为 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在这种环境中,衣食住 行都成了问。他就曾经从床帐中挖出一升多腐烂的白蚁! 儋州三年没有薪俸,海南不产大米,全靠从大陆以海船运来,米珠薪桂, 这位美食家不但吃不到自己发明传于后世的“东坡肉”,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 甚至到了“卖尽酒器,以供衣食”的绝境。儋州海滨牡蛎鲜美,他曾经著文幽默 说;“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欲争为东破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 美食也。”就在这样的幽默与嘲讽中,他将一肩沉重的苦难化为虚无飘渺的云烟。 在惠州,苏轼的生命已经是深秋,岭南虽然艰苦,但是比海南好得多。海 南的三年,苏轼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冬日,而且是严冬。但是他仍然像儋耳山一样 傲然挺立,文情诗思像喝水一样浩浩荡荡。途经儋耳山,苏轼又写成了一诗《儋 耳诗》(。他晚年的力 作《自题金山画像》( )“平生功业”竟然是他一生中三个重要的贬逐之地。这真是说一生 的功业呢,还是平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沉重反讽?这仅仅是苏轼一生的写照呢 还是从古到今有志之士的悲剧命运的感慨? 海南的三年凄风苦雨中,苏轼没有轻生,没有消沉。他“食芋饮水,著书 以为乐”,总共,此外还有其他著作。当时的官场政客小人都已经灰飞烟灭,苏轼的诗文却经历着时间的风 雨而长留于天地之间。 ———九百年后的我们,看了苏轼的这些经历后会有什么感想呵!是感动 于他的多才多能?是感动于他那“优哉游哉,聊复尔耳”的化解困难的豁达乐观 的人生态》?还是感动于他那对艺术生命的珍重与执著? 苏轼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啊,岁月真是无情 呵。如果岁月有情,那么就让苏轼再生一次又何妨!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 短促,艺术永恒!苏轼将永远在我心中!
/
本文档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