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2017-10-05 23页 doc 4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425

暂无简介

举报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 军旅小说论 62 J — OURNALOFPLAACADEMYO z FARTS期II军旅文艺IPI?……一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 —— 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摘要:对石钟山的军旅小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便会发现其厚重的内在意蕴和现实价值. 研究那些 被电视剧改编造成的”激情光环”所遮蔽的内容,其创作轨迹的变化,以及小说与影视的关系, 便会清晰显现出来.至于作家的写作策略在影视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 军旅小说论 62 J — OURNALOFPLAACADEMYO z FARTS期II军旅文艺IPI?……一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 —— 石钟山军旅小说论 摘要:对石钟山的军旅小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便会发现其厚重的内在意蕴和现实价值. 研究那些 被电视剧改编造成的”激情光环”所遮蔽的内容,其创作轨迹的变化,以及小说与影视的关系, 便会清晰显现出来.至于作家的写作策略在影视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是更加偏重于小说的艺术性和理性内涵,坚守文学的理想,还是进一步走向影视,只有从文本 本 身去分析. 关键词:现代军营父辈军人小说嬗变人性影况 刖舌 石钟山的小说可以分为若干系列:现代军营系 列,父亲系列,东北传奇系列,机关系列,警情系列 等等.前三个系列主要写军旅题材或者军旅题材的 延伸,在此我们也着重论述石钟山的军旅文学作品. 就石钟山目前的军旅小说而言,和平年代的军 营生活和军人精神世界占据了大半天地,就是在以 历史为号召力的父亲系列里,也是浓墨重彩地描画 了石光荣等日常生活的一面.相对而言,石钟山的作 品里很少出现大的战争场面的实景式描写,也因此 缺少了一些大气淋漓和纵横捭阖的气势,但石钟山 本也意不在此,他熟稔的主要是和平年代的军人或 者说军人的和平年代生活.在石钟山的父亲系列作 品中,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只是一种背景或者 底色,但这种背景或底色又是父亲系列作品里不可 或缺的.作家在诗意诉说历史和构造自己心目中的 英雄之时,重的却是生活,是情感,是军人性格里平 凡真实的一面,是人性在和平生活中的体现,这也反 而使军人的形象更加丰满.这样的写作策略既掩饰 了作者对战争体验的缺乏,同时又巧妙地在他擅长 的园地里开掘,在日常生活中解读英雄主义和人性 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前行,作家也开始发掘战争状态下 的人尤其是军人的人性和血性的内容,这时,作家的 笔触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作家试图保持他一 贯的冷静平淡风格,并力图现战争中暖色调的东 西,但国家和民族,人性与兽性,暴力与残酷等内容 还是不由自主地溢出了他语言的常态,难以掩饰地 表现出了作家内心的激情. 陈碴胃士胃 整体而言,作家的写作思路和风格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他对于自身的超越以及文学整体创作氛围 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和发展 之中,于是,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特色小说文本的解读 就成为了解这个作家的重要方式. 时间的行进 每个作家的创作都有自己的特点,石钟山的小 说,较为鲜明地表现出了一种时间的差别,在不同的 时间段里,他的小说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和时光 的痕迹.于是,在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的氛围里,作者 向我们娓娓讲述或者激情叙述,在时间的行进中,我 们看到了不同的军营风景和军人故事. (一)平淡与精致:和平年代的现代军营素描 石钟山的早期作品,应该是以旧辙》,大风 口)),兵舍三味))等为代表.这些”兵味小说”着力 表现的是兵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流程,在平静的叙 述中暗含了一些追问,一些思考. 平淡与精致是石钟山早期军旅小说的重要特点, 这些作品无论从语言还是内容都给人一种平和安静 的感觉,:透着股神韵,平淡稀疏中生发问题,耐人寻 味,值得深思.正如兵舍三昧》,兵家三事这样 的题目本身所包含的”兵味”一样,石钟山早期的小 说多写平凡的军人和军营生活,并从中流露出军营 韵味的精致和细腻,重的是军人和军营的”味道”.士 兵们在他的笔下,显得平淡而又真实,极其符合生活 的原生状态.这些基层官兵们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 代,在相对单一而又程式化的军营生活中力图追求 一 种精神上的高蹈,但有时现实生活的琐碎和平庸 却让军人们失去血性,蜕变为一个普通人.作家是在 平淡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表达出了一种忧思.军人 是为战争而生的,军人的价值或许更多的是在战争 中体现,可是和平生活不能缺少军人,军人的存在既 是对和平生活的保障,也是对和平生活的质疑,军人 的角色永远处于某种悖论之中.作家对于军人本身 的关注和思考使得他一边写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状态, 对于和平年代军人们的平淡生活保持了一定程度的 反思和批判;一边在军人的精神世界里追寻英雄主 义的情愫,挖掘人性的优美和动人之处. 旧辙应该说是石钟山的成名作,这时的石钟 山,用的是一种略显冷峻的笔触,真实地写出了兵们 的喜怒哀乐,在对军营生活饱含感情的同时,又直面 人性里的弱点和生活中的沉重与无奈.石钟山表面 上是在写和平年代的军营生活,但有时,作家更加关 注和想要表达的是军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老兵新兵 兵甲兵乙这样的名称就出现在了他的作品中,成为 一 种符号化的存在,韵味和意境就成为作者所力图 构建的感觉或者说目标.”他最善于从一件最不惹眼 的小事,一个平凡的场景,一种普通现象(如一条巡 逻小路,一张战士床头的女友照片,一个老兵睡觉打 鼾的习惯等等)之中捕捉和提炼出一种?兵们?的情 愫,心绪和机趣,以他那淡淡的而又富于韵味的语言 渲染出一种氛围,不露痕迹地结成一个?扣子?,到 小说结束处再唰地一抖开”.,石钟山的早期作品就 以淡淡的氛围,顿悟的感觉和冷静的叙事态度打动 了读者的心.对于现实军营题材的关注在飞越盲 区,我的连队》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二)对照与互见:父辈军人形象的重构与审视 从父亲系列开始,石钟山写作的着力点发生了 一 次转变,由对和平年代基层官兵的关注转变到对 父辈军人生活的想像和再现,同时,作家也将笔触伸 向了和自己同辈的军人.实际上,父亲系列以及作为 父亲系列延续写作的描写部队子女生活的作品中, 突出地塑造了以石光荣为代表的父辈军人形象.同 时,也刻画出了军门子弟和年轻一代的农民军人形 象.在这三类军人形象当中,父辈军人形象是重中之 重,而对于另外两类军人形象的塑造也是为了更好 地表现和衬托父辈军人的光辉形象. 第一类是父辈军人形象.如父亲系列里的石光 荣,军歌嘹亮))中的高大山,玫瑰绽放的年代》里 的柳秋莎,他们正直,勇敢,坚韧,有血性,有激情. 以父亲系列里的石光荣而言,我们看到是在战争年 代纵马驰骋不惧生死的老石,在和平年代抱着战争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f 警觉的军区参谋长,在家庭生活中固执甚至是顽固 的丈夫和父亲.作为一名军人,石光荣无疑是合格的 优秀的,而作为丈夫和父亲,石光荣就不是那么称职 了,正所谓人无完人,石光荣的缺点和”劣迹”反而 使这个人物的性格更加丰富和生动.父亲进城里, 石光荣认准的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当褚琴的青春活 力感染了石光荣时,他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褚琴,且 因此和褚琴发生了冲突,这时的石光荣就用攻克堡 垒的态度对待褚琴,正面强攻不行就迂回前进,从褚 琴的父母着手,一步步攻克褚琴的防线.在和褚琴的 婚姻生活中,两人依然龃龉不断,而石光荣和褚琴的 关系到老也变成了相互依赖.石光荣深深地热爱军 人这个职业,离休后的石光荣一时之间就好像失去 了精气神,经过了痛苦的情感挣扎,他将精力和时间 放在了制作沙盘和绘制地图上来,仍然以警惕的态 度来看待和想像战争.石光荣的性格是多面的,具有 了圆形人物的特质,他是个英雄,英雄主义和军人的 血性是其性格的核心,但作家更多的是关注了英雄 的一些侧面,更确切地说,是英雄的家庭和情感生 活,通过并不完美的家庭生活,将英雄还原为一个 “凡人”.在他的小说里,英雄不是全日制的,石钟山 给我们塑造了”日常生活化的英雄”,从中凸显的是 “家务事”,”儿女情”,在这样的人物身上闪动的是人 性的斑斓色彩. 第二类是指军门子弟或者说部队子女,如父亲 进城里的石林,石晶,石海,大院子女》里的乔 念朝,马非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与父 辈军人们发生冲突,但父辈军人的精神世界却是他 们追求和向往的,父辈军人的鲜活和质感与年轻一 代的苍白和平淡也因此互为参照.在这样的比对下, 老一辈军人的军人精神和英雄气概也体现得更加淋 漓尽致.父辈军人在战争年代金戈铁马,为了新中国 的建立浴血奋战,而在和平年代却产生了某种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悲哀,但他们始终是以警惕的目光关 注着国家的安全,在和平年代里努力保持军人的精 神和气质.年轻的一代则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见证了 建国后的种种重大历史,他们在父辈军人英雄光环 的笼罩下生活,对于父辈军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理 念既向往又排斥.父辈和子女们的不同生活态度和 对爱情的态度,使得父辈军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生 动. 第三类军人就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军人.说他们 是年轻的一代,其实是与父辈军人相比对而言的,实 际上,他们和父辈军人都属于农民军人谱系,这类军 64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JOURNALOFPLAACADEMYOFARTS 军旅文艺 人从数量而言,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组成.军旅文 学里出现的农民军人这一主题,经历了不同的表述 阶段,正如朱向前先生在他的一篇论述阎连科的文 章里提到的那样:”这一主题先是经历了80年代初期 李存葆式的热泪盈眶的?颂歌?式书写,后又经过了 80年代中期莫言式的心态失衡的?喜剧?式书写,无 论是作为对前者?仰视?角度的反弹,还是对后者?俯 视?角度的纠正,阎连科们冷静而自然地择取了一种 „平视?的角度,获得了一种心平气和地回归自我的 心态和姿态.”. 对于农民军人形象的塑造,在不同时期不同作 家那里有不同的表现.作为一个军门子弟,石钟山的 观点想法和阎连科陈怀国等农民军人作家是有一定 差异的.对于农民军人,他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局外人 的立场冷静地叙述,或者说,是冷眼旁观这些农家子 弟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缺陷和不足.大院子 女》中的刘双林,((一人当兵全家光荣里的李学军, 这些出身贫寒的农民军人为了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 和社会地位,过得既辛苦又卑微,有时还自觉不自觉 地耍几个农民式的小花招.在这里,石钟山没有回避 生活的现实,同样是农民军人,父辈的农民军人石光 荣们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充满激情和 豪气,他们的子女也已经消失了农民的”土气”变得 城市化了,而年轻的农民军人刘双林李学军们却在 生活里显得谨小慎微,颇费心思.农民军人身上曾经 拥有的”神性”光环已经消逝. 对于三类军人形象的不同描写,使得石钟山的 内在观念界限分明地表现了出来,在父辈军人的塑 造中,虽然有反思和批判的意味,虽然他也以审视的 目光看到了石光荣性格中的偏执和思想意识里面的 不足,但他还是采用了一种赞美和宽容的态度来塑 造出了个性化的英雄形象.对于军门子弟,既描写他 们的理想和追求,也不回避他们现实生活的平淡和 精神上孱弱的一面.虽然用了直视的目光,但仍然是 宽厚平和的态度.而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军人那里,作 家的旁观者立场使他看到了更多的现实生活中的沉 重以及农民军人精神层面上的缺陷. 个性化的军人形象是石钟山父亲系列的突出特 点,这种个性化是在历史的折光之下,是在战争的辉 煌记忆里,通过生活化的描述塑造出来的.石钟山笔 下的父辈军人,与建国初期军旅小说里的军人形象 有了很大的差别,石钟山笔下的父辈军人们饱含了 作家个人的理解与想像,贯注了现代意识.同样是军 人,同样是英雄,但差别是明显的,建国初期的军旅 小说里,战争的硝烟还并没散去,英雄形象在战争中 树立起来,也因此高大起来,而在石钟山的笔下,战 争的语境逐渐被和平年代的现实生活语境所替代. 以历史和战争为背景,现实语境中的石光荣等人就 显得更加生动鲜明,更富于人情和人性,更加个性化 和人格化,为军人形象的长廊里又添上了丰美的一 笔. (三)游移与挣扎:激情之后小说的嬗变 “美国着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断言:?当代文化正 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电视 是独特的文化形态.电视的影响与作用,电视的功过 与是非,电视的层次与品味,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视为 是一种文化现象.而电视的文化地位又不是一种孤 立的现象,它必然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构成 特定社会的文化缩影.大众文化是与电视结伴而生 的,在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代理的当代,在 大众文化呼啸而来的今天,离开了电视,大众文化的 发展是难以想像的.这是我们对电视在大众文化发 展中的地位的基本认定.”.电视文化的力量显然是不 容小觑的.与小说等艺术形式相比,电视文化在大众 传播上更具有影响力.激情这个词语应该是2002年 的一个高频词汇,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改 编自石钟山的父亲系列作品,它主要以父亲进城 为基础,并参考了父母离婚记,父亲离休和父 亲和他的警卫员等作品,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相似类 型的军队题材作品.小说是作家的个人创作,而电视 剧是导演康洪雷,编剧陈枰以及演员孙海英等人的 集体或者说二度创作.虽然有了小说才有电视剧,但 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同样反作用于作家的创作.激 情燃烧的岁月》之后,作家的写作方向有了一些改 变,这也使得我们在讨论石钟山的作品和创作轨迹 时,不能不看到父亲系列小说文本和激情燃烧的岁 月电视剧文本之间的差别. 应该说,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内容, 结构,艺术形式不同外,小说文本更多地具有了现实 主义的冷静和困惑,电视剧则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 的轻浮和狂欢.电视剧是大团圆式的中国传统审美 模式,而小说还是带有石钟山式的反思和批判意味 的.二者可以说互有短长,但电视剧的成功也是不可 否认的,就连石钟山本人的写作也受到了影响.事实 上,”激1青”这个因素并没有鲜明地出现在父亲系列 小说中,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而在激情燃烧的岁 月播出之后,石钟山写作的玫瑰绽放的年代》,军 歌嘹亮,(《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也相对明显地表现 出了激情,可以说石钟山的写作因为激情燃烧的岁 月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父亲系列小说文本 里,作家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反思的尾巴,而玫瑰绽 放的年代》中,作品本身抛开了反思,直接带来了一 个光明和温情的结局,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更加 个性化.这些应该是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作家的审美 观念和写作技巧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也因此减弱了 他的某些小说的艺术价值. 实际上,石钟山本人也意识到了激情》之后小 说写作的偏差,在小说的文学性方面做了一定程度 的改进,他的遍地鬼子》,永远的军歌等作品也 在努力超越父亲系列的写作模式,力图摆脱电视剧 的影响,加强小说的文学性和理性内涵,并且开始了 追求宏大叙事的努力.这样一种曲线式的变化也就 揭示了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对于作家个人创作的影 响以及作家内心的挣扎与转变. 二文本的透视 人们在面对历史和现实这两大充满魅力的领域 之时,往往会因为它们的宽广和深沉而迷恋,于是作 家们就在自己的文本里尽情地表现历史和现实.在 这里,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也感受到了极致的想 象.石钟山让人们在历史的折光下感受现实生活的 魅力,他的作品里有显在的个体的历史,有潜在的整 体的历史,有历史的激情,也有现实的苦闷,历史的 必然性和人生的偶然性相交织,战争与和平在某个 时间点某个人物身上戏剧性地纠结在了一起,既表 现和平生活中的人性的复杂,也揭示战争时期人性 的异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张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在 他的作品中,这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一)想像与体验: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略 就创作本身和作品的影响力而言,石钟山的小 说是有一些时尚感的,但从总体来看,石钟山的小说 仍是属于传统类型的.白描手法,个性化的人物形 象,质朴的语言,简单内敛甚至是单线条的叙事结 构,这些都是传统小说比较通常的写法.在这样的表 层下面,历史感,写生活是他小说的重要元素,长期 的部队生活体验以及对于父辈历史的了解与想象使 他在历史与现实这两大领域以及二者的结合部不断 地采撷着军人的故事,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历史 和结构生活. 应该说,在石钟山以及许多同辈的小说家笔下,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l 历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些涉及历史的小说上承 建国初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但又不等同于这种宏伟 叙事,正史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的言说;与近年来繁荣 的新历史小说也是不同的,”新历史小说渐趋消解了 国家性的,民族性的,革命性的?史诗性?书写.依 凭创作主体自由的虚构,想象去重组历史,填充历 史.”~-5钟山们的历史是一种正史观照下的个体历 史,这些个体历史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正史的言 说,既包含了英雄形象的建构,同时又增加了个性化 的特征和生活本身的平凡色彩,将革命话语以日常 话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石钟山们在写历史的时候决 不会用尽力气,虽然有所涉及,但从不深入,这是优 长,也是缺憾,刻意的回避和有选择的描写历史的态 度使他们避重就轻地和历史达成了一种平衡,人们 看到的他的作品已经滤去了大部分的苦难和动荡, 留下来的是激情的故事和一些温和的反思或者说批 判的意味. 关注现实,描写生活也是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特 征.现代军营题材里,石钟山以自己对于军营生活的 感受和体验来讲述生活,这样的生活有时单调枯燥, 有时又温婉动人.和平年代的人们,在享受和平的同 时既渴望岁月的激情,又希望坐观岁月的潮起潮落. 石钟山的作品,让人们看到的是传奇人物的平凡生 活.小说里对于当时军人特别是一些中高级干部的 生活描写得很真实,他们初进城时的感受,对于家庭 生活的不适应,甚至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和氛围,石钟 山小说不仅仅在于写生活,还在于写出生活的意义 和潜在的美感,力图在形而下的层面里挖掘形而上 的内容. 以历史为经,以现实为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点塑造人物,综观石钟山的小说,历史的魅力和现实 生活的活力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二)战争与和平:英雄主义诠释与人性探询 无论是写和平军营,还是写战争题材,石钟山小 说都有些一以贯之的内容,这就是对于人性尤其是 军人人性的叩问与探询,这种探询或以英雄主义的 精神表现出来,或者隐含在和平生活的日常叙述中. 在早期的兵味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是和平年代 的军人.即使在父亲系列里,也是重点描述石光荣的 和平年代生活.在或是平淡或是激情的故事里,作家 讲述了人性的善与恶,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在他 的笔下,人性就好像一个多面体,散发着不同的折 光.在热的雪里,当老兵张达木,李嘉强和新兵 常星在草原上遭遇暴风雪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张 65 6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j期 JOURNALOFPLAACADEMYOFARTS 军旅文艺 达木把自己的食物让给新兵常星和李嘉强,而李嘉 强处处排挤张达木,又自私地想要独占被撞死的羊 羔,最终张达木的行为感动了李嘉强,当张达木在李 嘉强和常星的搀扶下走向来救援的人们之时,就完 成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救赎和英雄主义情怀的小说. 幸福像花儿一样是一部反映军队女文工团员的小 说,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杜鹃同时遭遇了两个人的感 情,当她在高干子弟白扬和平民家庭出身的干事林 斌之间犹豫之时,现实生活让她选择了白扬,也就选 择了人生一种悲剧的可能.她的生活并不幸福,当她 离婚回到老家,仿佛生活开了个玩笑,她再次回到了 出发的起点,在她开始的地方就是她的结束,在这样 一 个看似循环的人生过程中,人性深处的种种就这 样被翻动出来,在平静的叙事中尽情晾晒. 父亲系列之后,石钟山的思考并没有停滞,他的 作品的关注点依然是人,是人性.这时,他将I1光更 多地投注到了战争中的人和人性,在战争时期,人性 的善与恶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战争是人性的大 考场,人和人性在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洗炼.回忆战 争,描写战争,是痛苦和残忍的,作家就在这样的暴 力与残酷中揭示人性,对于人性举起了手中的放大 镜,将人性的扭曲与战争对人的异化真实地表现了 出来.然而,石钟山的写作基调还是暖色的,他在痛 苦的描述中仍然给了我们一些温情的内容,这是人 性的善良和温暖,是超乎于单一民族的,在描写残酷 和暴力的同时,又给予人性的肯定.《遍地鬼子是 东北传奇系列的重要小说,在这样一部描写抗El战 争的小说里,东北抗联,地下工作者,猎人,土匪, 甚至是El本军妓和反对战争的El本军人,这些不同 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因为战争的风暴,因为残忍的 El本侵略者而饱受了人间的苦痛.他们的生活和爱 情在残酷现实的面前犹如一个个美丽而脆弱的花瓶, 那么残忍地被打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将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本书写得相对大 气,表明了作者对于作品的驾驭能力有所提高,包含 了石钟山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人性的思考. 从石钟山的军旅小说来看,在描写战争状态下 的人之时,人性的善恶和英雄主义情怀得到了极致 的体现.一个个故事的表层下是对于战争本体的揭 示和英雄主义的张扬,是对于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 最普通的个体的人的情像.在一种温情与残酷 交织的氛围里,表达了石钟山关于国家和民族大义, 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并不轻松 的思考. 三小说的背后 小说家在制造小说时是否具有一种崇拜或者把 玩的态度,小说家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事实上,小说 家和小说之间,小说家和小说之外的世界总是会有 各种的联系,或者可以用矛盾这个词来形容?!艾 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 传统里,认为文学活动应由作品,艺术家,世界和 欣赏者这四个环节或者要素构成.在此,我们不是要 扩展开讲这四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是想说,在解读 一 个作家,在诠释他的作品之时,我们自然也要看到 作家自身的矛盾和困惑,以及作品背后的东西,也就 是说,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这些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 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躁动与困惑:石钟山小说的局限及矛盾 在石钟山的军旅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军 营生活和浓厚的兵味兵情,看到了对于人,人生,人 性的思考,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股浮躁的气息,以及 作家本人的困惑.首先是作家在写作的速度和质量 上未能达成一种平衡.石钟山是位高产的作家,但他 的作品并不都是精品,有时故事意向重复,甚至一度 有类型化和模式化的嫌疑. 从小处着手曾经是他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但 作家在转变自己的写作方式追求宏大叙事的同时, 丢失了对于作品的精雕细琢和细心打磨.这种叙事 态度和方式使得作品的结构和节奏没能做到张弛有 度,甚至影响了小说意义方面的表达,这也使得小说 在深刻和理性方面还略逊一筹. 或许作家本人也感到困惑和犹豫,在小说艺术 性的提升和小说影视化的诱惑之间摇摆,这在他一 定阶段的作品中显现了出来.这种困惑既是石钟山 个人的,也是不少作家所共同的,在这种矛盾和困惑 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也是我们所要进一步 探究的小说和影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遮蔽与凸现:小说之外的现实一种 在人们对石钟山投注关注眼光之时,往往是将 他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凸现了出来,实际上,石钟山这 个作家的凸现确实与影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为 一 种现象的凸现的同时,小说文本本身却被忽视了.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个体写作文本的被遮蔽与作为 文学现象被凸现的个案.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有着 现实的原因的,这就是当前的小说和影视的关系. 小说为影视提供了一些原始文本和材料来源, 成为影视的一个先在因素.影视同样也反作用于小 说,有助于小说扩大自己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读 者,同时,影视也对于小说的创作,观念,内容, 意义,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在小说的影视改编过程 中,悲剧变成了喜剧,正剧变成了戏说,意义变成了 直白.影视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强势,其影响 力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小说.但应该可以说,当文 学的缪斯女神和当今的视觉英雄斗法之时,视觉英 雄在一定阶段是占据了大众想像和感受的空间,但 文学的魅力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文学的味道和感 觉还是视觉影像难以真正传递和取代的.两者之间 的关系构成了某种矛盾或者悖论.从现实的文学景 况来看,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贫乏必然导致文 学的失落和失语,当下的文学还处于一种调试状态, 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在这种 文学的大环境中必然感受到一种撕裂般的痛苦并需 要为之思考和调整. 就当前的文学现状而言,小说和影视的关系变 得更加密切,作家们在固守自己文学本位的同时,借 助影视扩大自己的影响,也是现实的情况.而军旅小 说借助于影视,更好地弘扬了军旅文化里的英雄主 义精神,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表现现实的 军营生活,发掘真实的人性,在这些方面还是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对于军旅小说这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 事物而言,在接受和借助的同时,警惕影视的副作用 也尤为重要.为此,军旅作家必须更好地打磨自己的 作品,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军旅文 学这片天地里立足和坚守,以军营为基础,将军旅文 学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和质感带入当下文学,”以基 于军人而又大干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中国的历 史,现状与未来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体验,反思, 认识与表达.”.而对于作家个人来讲,怎样把握自己 的作品,怎样在影响力和文学本位之间达成平衡,也 是要去下工夫的.这些也都构成了一道边走边看的 风景.? 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石钟山这个作家的凸现与电 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不可抹杀的联系,这部 根据他的小说加工改编的电视剧使他作品的覆盖面 扩大了,对于他个人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 至一度左右了他的写作方向.同时,也使他的小说文 本被激情的光环所遮蔽.总体讲,他的作品并不都是 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IF 精品,在某些时候还是做出了向市场和时尚妥协的 姿态.所幸的是,作家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 小说的艺术性和理性内涵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他不 断推出的作品也标志了一种力图超越自身的姿态. 在他的写作过程中,虽然有过游移和徘徊,但作为一 名作家的石钟山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写作方向,并且 扩大了自己的写作范围和视野,其中对于人,人生, 人性的思考使得作品更大气,更有力度和深度.从他 的整体创作轨迹来看,作家还是在他的作品中着力 表现文学性的内容,在现实和想像之间行走和言说, 对于英雄形象的建构和人性的内容进行了有价值的 探索.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石钟山军旅小说的分析,发 掘其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在主要展示他的小说文本 之时,在一种现象的层面上,由这样一个个案,推及 到小说与影视的关系,特别是军旅小说和影视的关 系.通过影视等大众传媒手段,军旅小说从平面走向 了立体,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更好地展现了军旅小 说独有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意义.但同时,影视也是一 把双刃剑,军旅文学也要警惕影视的副作用.相对来 说,石钟山这个作家的创作是在艺术性和大众普及 方面达成了某种平衡.至于军旅文学和影视之间会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石钟山本人又会出现什么样 的作品,时间会给我们明确的. 注释: ?朱向煎《平凡军旅真实人生——作为晚生代军旅小说家的石 钟山》,《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 月,第1版第145页. ?朱向前:《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2O页,第121页. ?时统宇:《电视影响评析》,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第155页. ?张冬梅,胡玉伟:《历史叙述的重组与拓展——对新历史小说 与”十七年”历史小说的一种比较诠释》,《中国当代文学论集》,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第45页. ?朱向前:《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南方文坛》 2005年,第2期. (作者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O5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唐韵 67
/
本文档为【激情光环遮蔽下的现实与想象——石钟山军旅小说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