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

2017-09-30 9页 doc 23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 高三中国近代现代史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94——1919) 主干知识分析七:北洋军阀前期的反动统治 (1912年至1919年) 知识概括归纳 [介绍]北洋军阀的统治是指1932—1928年长达16年之久的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卖国专制统治。其建立的标志是袁世凯于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职”。其中1912年—1916年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 高三中国近代现代史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94——1919) 主干知识分析七:北洋军阀前期的反动统治 (1912年至1919年) 知识概括归纳 [介绍]北洋军阀的统治是指1932—1928年长达16年之久的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卖国专制统治。其建立的标志是袁世凯于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职”。其中1912年—1916年是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时期。 政治上:?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两种政治势力并存。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后,厉行独裁卖国政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先是采取政治斗争手段,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企图将中国政治纳入政党政治的轨道;后是采取军事斗争手段,发动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开始了复辟帝制活动,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斗争,取得了反袁斗争的胜利。北洋政府的继任者继续实行军阀独裁统治,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在广州倡导护法运动,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京政权————————————————————————————————————————————————————— 对峙。由于西南军阀无意北伐和护法,并与北京政权中的直系军阀勾结,护法运动失败。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的表现。?北洋军阀与地方军阀的并存。北洋军阀继续控制中央政权,地方军阀与之分庭抗礼。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的,是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的必然产物。军阀割据与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人民强烈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于1924年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列强不断扩大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在封建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处境艰难。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文化上,“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任何违背这一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都必定要遭到人民的一致反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迅速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 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求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知识体系 ] (2004年江苏卷30()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的有识之士继续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12分) 30(答案要点:(12分) 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知识的分析讲解 一、北洋政府前期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而继续斗争) (一)袁世凯的专权与二次革命 1. 袁世凯的专权: —————————————————————————————————————————————————————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时间:1912年3月;(2)地点:北京;(3)事件: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分析]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因此带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的色彩。 2)袁世凯的专制独裁:(1)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把持要害部门,?操纵内阁更迭;(2)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2.二次革命: 1)原因: (1)根本原因: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政府继续着专制独裁和妥协卖国的黑暗统治; (2)直接原因:“宋教仁案”的发生:原因: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宋教仁案”:1913年春,上海火车站。 [分析]国民党宣言:(1)国民党宣言:“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名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保持政治统一,采用民生政策。” (2)问题分析:比较l905年同盟会和1912年国民党的斗争目标、斗争方式、结果,并据此评价“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是一种倒退”的观点。 同盟会的三民主义表明其政治主张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后来同盟会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尽管都————————————————————————————————————————————————————— 失败,但是打击了清朝统治,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是希望通过国会选举而重组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结果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武力镇压国民党并解散国民党。 观点评价一:所以,从斗争目标上看,国民党没有,也不可能进一步提出真正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从斗争方式上看,采用的是和平选举手段对付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必然导致失败,所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是一种倒退”的观点是正确的。 观点评价二:从斗争目标上看,国民党与同盟会一样,没有、也不可能进一步提出真正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从斗争方式上看,国民党采取的是和平选举与“二次革命”并用的手段,从结果看,同盟会和国民党都力量涣散,不可能完成自己的革命任务,而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的。所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是一种倒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分析]宋教仁的斗争途径是在《临时约法》的合法手段中通过组建政党走议会斗争。重组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宋教仁是民国初年资产阶级中最积极宣传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活动家。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历史条件下,放弃武装斗争的准备,一直幻想通过单纯的议会选举去掌握政权是不可能的。 2)过程:(1)袁:决心镇压,罢免都督,派兵南下;(2)孙:号召反袁,数省独立,很快失败。 3)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再次失败,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 4)败因:(1)主观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独立各省大多观望————————————————————————————————————————————————————— ——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2)客观原因:帝国主义支持下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 5)性质:二次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保卫中 华民国的民主政治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袁世凯的称帝和护国运动 1(袁世凯的称帝: 1)扫除障碍:临时(大总统)—(解散) 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责任内阁——总统任期:至此袁世凯已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2)寻求支持: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时间:1915年5月9日(五九国耻日);(2)内容:在灭亡中国方面危害最大的是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3)实质: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3)洪宪称帝:(1)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2).1916年为洪宪元年。 [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1)社会条件: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没有摧毁封建势力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阶级在中国社会仍保持着相当大的力量。加之,袁世凯又在思想上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上的条件。另外,帝国主义为了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对其复辟帝制的活动也采取了支持的行动。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力量又涣散无力,————————————————————————————————————————————————————— 无法有效遏制复辟帝制的进行。2)袁世凯本人:处心积虑耍尽政治阴谋想复辟帝制,并不断的利用他的最高统治地位,北洋军事权力等实力展开活动。 2.护国运动: 1)起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复辟和卖国)。 2)举国反对:(1)孙中山—革命派:《讨袁宣言》;号召人民;(2)梁启超—立宪派:《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3).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云南通电讨袁,护国战争?军队:护国军, ?.路线:云南——四川,贵州,两广,?.结果:北洋军节节败退,各省纷纷独立。 [分析]对梁启超的评价:(1)在戊戌变法时期的杰出贡献:?发表《变法通议》,参与与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参加戊戌变法,积极办理大学堂和译局事务。(2)戊戌变法后态度变化:?戊戌变法失败后,坚持改良主义道路,反对革命,成为保皇派。?支持袁世凯掌握政权。袁复辟后,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帝制,引起各阶层的强烈反响,为反袁斗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教训:一个人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如果固步自封,就会落后于时代潮流。 3)成功:(1)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3月22日;(2).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违背历史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任何专制独裁和卖国求荣的行为必然是要遭到失败的。当然,人民群众的反对和护国运动的打击,封建阵营的分化,帝国主义的抛弃等,也是袁世凯失败的重要原因。 5)性质:护国运动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共和国体而进行的一场的斗争运动,它带有一定群众性。 [分析]护国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袁世凯洪宪帝制梦的破产,说明任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倒行逆施的人,不管其权力多么大,手段多么凶残、狡诈,都会被历史车轮所抛弃,难逃可耻的下场。同时也印证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伟大历史意义。 [分析]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胜利的。但是它依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度。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它最终是失败的。 [总结]袁世凯:1)阴谋家:(1)维新变法中出卖维新派;(2)武昌起义后,当上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又利用种种政治阴谋,依靠帝国主义,逼迫清帝退位,并使革命党人保举他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刽子手:(1)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2)武力镇压武昌起义;(3)派人刺杀宋教仁(4)镇压“二次革命”。3)卖国贼:(1)承认外蒙古“自治”;(2)承认“二十一条”。4).窃国大盗:篡夺辛亥革命的————————————————————————————————————————————————————— 胜利成果并极力予以破坏直到复辟帝制。 [总结]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辛亥革命民主 共和的成果,与北洋军阀先后展开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 这些斗争表明,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实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和封建主义的专制独裁之间的较量。 较量的结果说明:1)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违背历史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任何专制独裁和卖国求荣的行为必然是要遭到失败的;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结束了,但是封建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依然还很强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任务越来越艰巨了;3)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争取民主共和,屡挫屡战,虽斗志可嘉。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4)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了它的尽头。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斗争和新的革命道路。 [分析]维护民主共和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时候,国内出现了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活动。说明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是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没有改变,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保持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帝制复辟————————————————————————————————————————————————————— 发生和军阀专制统治出现的经济基础。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扩大。这是中国历史发展曲折性的外部因素。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都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默许和支持。如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复辟称帝为交换,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必然成为民主共和的巨大障碍。这是当时历史发展曲折和反复的社会根源。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这种曲折反复的阶级根源。此外,反动势力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资产阶级革命派政党的纪律松散,脱离人民群众等等是历史发展曲折反复的具体原因。 [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重大斗争及方式变化:1)重大斗争:改组政党参加竟选组阁;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2)斗争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二次革命前,采取了议会斗争的方式。因为没有认识到袁 —————————————————————————————————————————————————————
/
本文档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复习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