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2017-10-17 10页 doc 81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农民工问题论文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关于武汉“8+1城市圈”中的农民工转型问题的研究 摘要:近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这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主要是自身素质,特别是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由廉价的劳动力变为更高层次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实现农民工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以武汉“8+1城市圈”为背景,以孝感市为例,着力于...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农民工问题论文关于农民工的论文 关于武汉“8+1城市圈”中的农民工转型问题的研究 摘要:近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这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主要是自身素质,特别是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由廉价的劳动力变为更高层次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实现农民工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以武汉“8+1城市圈”为背景,以孝感市为例,着力于提高农民工素质,通过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合理专业,丰富办学形式,因人施教等具体措施,对农民工转型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 关键词:武汉“8+1城市圈”;孝感市;农民工转型 一、农民工转型问题的背景分析 (一)农民工和农民工转型的概念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轨时期出现的特有名词。农民工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一类人群。他们在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承包耕地,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非农业收入。简单说来,农民工就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农民工转型”概念的提出源于社会现实新情况的启发,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提法。农民工转型,是指农民工经由某些特定的条件和机制其身份、职业和地位发生改变的状态和过程。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由廉价的劳动力变为更高层次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是实现农民工转型的题中之义。 (二)农民工转型的背景分析 1.社会背景。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实现农民工转型才能适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要求。目前农民转型缓慢,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技术专长的劳动力过少,而简单劳动力又过剩。前几年东南沿海出现民工荒,主要是技能工人的缺乏,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2.区域背景——武汉“8+1城市圈”。首先,武汉“8+1城市圈”的区位优势。武汉城市圈,又称“8+1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八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湖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1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其次,孝感市的区位优势。孝感,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全国区位优势最显著的中等城市,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孝感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距武汉仅60公里,是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京广、汉渝两条铁路纵贯全境,107、316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在市区交汇而过,汉江等24条江河直通长江。孝感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32公里,随着武汉七条出城高速路的完工,武汉至孝感的距离也将大大缩短,孝感将成为武汉最亲密的卫星城市。孝感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是湖北汽车工业走廊、武汉专业物流向西北两条轴线辐射、武汉产业外迁及外商投资开发的节点城市,可以说,孝感在承接武汉辐射、推动城市圈建设中独具魅力。 3.孝感市农民工现状。孝感市农村劳动力依然以本地从业为主,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7.04%。2009年,孝感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规模达到115.6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68万人,增长4.2%。 从文化程度上看,以文化程度为主,外出农民工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有所提高。2009年,在孝感市外出农民工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有15.52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6.5%;初中文化程度有75.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4万人,增长32.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24.57万人,比上年增加3.36万人,增长15.8%。 表1 2009年孝感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分析 资料来源:2009年孝感市年鉴。 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外出农民工打工年龄有所提升。2009年,孝感市外出农民工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21~49岁年龄段,其中:20岁以下农村外出劳动力为20.7万人,比上年减少0.91万人,下降4.2%;21~49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为78.59万人,比上年增加4.19万人,增长5.6%;50岁以上农村外出劳动力为16.33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增长9.4%。 表2 2009年孝感外出农民工年龄层次分析 资料来源:2009年孝感市年鉴。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分布情况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比较大。2009年,农民工外出从事第一产业人员仅为5.03万人,增长15.4%;从事第二产业人员为68.47万人,增长1.4%;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为42.19万人,增长7.9%。 二、农民工转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农民工素质低下 1.学历较低,文化素养不高。孝感市外出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在外出农民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35%,具有多门专业技术特长的外出农民工基本没有。劳动力素质低下,制约了外出农民工自身的发展领域,是制约外出劳动力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低素质的外出农民工就业难度必将 越来越大。 2.缺乏劳动技能,缺失培训教育。必要的培训是农民工进行城市工作生活所必要的。许多农民工在打工前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培训。据调查,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多数农民工的培训都是“边干边学”形式进行的,接受政府和学校组织的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小。缺乏必要的培训预备增加了农民工的跨行业流动和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难度。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和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中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43.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打工过程中没有一门过硬的技术是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直接原因——大批农民工返乡待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出现生产减停和裁员问题。大批农民工返乡待业。至今,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仍呈下降趋势,对农民工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就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特别是培训高级技工人员,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三、实现农民工转型的意义 (一)对农民工自身意义 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农民工转型,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各方面素质,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整个农民工群体的素质水平,提高农民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增加农民工收入,进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对农民工自身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孝感地区及8+1城市圈的意义 实现农民工转型,对孝感区域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随着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相应增加,会辐射当地经济;另一方面,农民工若是返乡就业,高素质、精技术,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企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其次,实现农民工转型,扩大农民工就业,提高农民工收入,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题中之义。实现农民工转型,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实现孝感地区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8+1城市圈”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实现农民工转型的对策——大力发展培训教育 (一)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工负责。把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按照地方政府分级管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建立相互配合、有序进行的工作机制。二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益。根据企业和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要,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三是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加大政府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加强规范引导。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筹措、培训机构建设、生源组织、过程监管、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加强农民工培训。四是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重点发挥企业和院校产学结合的作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培训质量,使经过培训的农民工都能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二)主要目标 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筹措管理体制,使培训总量、培训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工培训教育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各地区根据本地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培训,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农民宣传鼓励农民参加转移培训学习。 (四)培训形式 1.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印发资料、咨询服务,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都能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外出务工的一些基本知识。另一种是通过集中办班系统地开展培训,一般是在乡镇或具备条件的村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一周。 2.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在引导性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各级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由企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部门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为1~3个月,具体培训时间长短可按照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安排。孝感市应着力于纺织业、造纸业、加工制造业等特色产业,培养专门性人才,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素质,能够让农民工直接为企业所用,节约从业熟悉时间,最大程度发挥农民工专业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培训资源。要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优势,采取定向培训,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适应岗位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创业能力。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要积极参与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工作,提供实训场地、技术指导、岗前辅导。建设一支有水平、有能力、热心农民工培训的企业师资队伍。各企业都要抽调有理论知识、有实践经验、有传授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中来;各级党政领导也要成为农民工培训的讲课人员,宣传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农民工培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2.专业设计合理化。搞好用工市场需求调查,准确把握用工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需求数量,确定项目和培训人数,并按照需求数量的多少,有的放矢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设定培训专业,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以实现“我们要农民培训什么”到“农民工要我们培训什么”的转变。孝感市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应以纺织、服装、造纸、食品加工、来料加工等主要专业,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3.办学形式多样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总的原则是要紧密结合 现场实际需要,要达到“有用则学、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真正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现场管理。在教学手段上应采取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有利于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 4.办学对象层次化。开展农民工培训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采取“因人施教”办法。一是对于室外施工作业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高中级职业技能知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二是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密切结合本工种要求,有一定技术难度的、中初级职业技能知识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三是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从事低技术含量工种工作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方面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江立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一个新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9,(6). [3]农业部.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2010年)[R],2003-03. [4]王旭辉.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 [5]于伟,张力跃,李伯玲.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16.
/
本文档为【 农民工问题论文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