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2018-09-03 5页 doc 18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刘 洋摘 要: 谐声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明晓互谐现象。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中的形声字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段注》(1981)中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段注》(1981)中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把声母互谐...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 刘 洋摘 要: 谐声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明晓互谐现象。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为参照,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明晓互谐的原因》中的形声字进行了系统地,在《六音均?说文解字段注》(1981)中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段注》(1981)中提出“同谐声必同部”的谐声理论》,把声母互谐情况分为三类: 普通谐声、特殊谐声和例外谐声。普通谐声是谐声系统的主流,基本上是指发音部位相同的谐声,声母相同或相近;特殊谐声是指发音部位不同的谐声,此类谐声也不乏其例;例外谐声是指特殊谐声中的一些不合音理的特例,即特殊中的例外,是排除在特殊谐声之外的谐声。谐声系统比较复杂,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从母字31个,分别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从母字31个,分别是》(1923)中提出了十条谐声原则,称为“高本汉的谐声说”,对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高本汉拟构了复声母mx-来解释这种谐声现象。董同龢(1943)认为,“和韵母的类相同,大多数声母的类自然不会只包含一个声母,但是各类之内,各个声母也必有某种程度的相同,才会常常谐声”。在明晓互谐方面,他认为上古有一个清音的鼻音m-(晓母是清音)。黄焯(1981)认为“誨晦悔说文从每声,荒内切。每集韵母罪切”。这里仅仅指出明晓互谐,但没有展开解释。王力先生对谐声说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他在《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中指出: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中指出》(第6版)收录的31个从母字中,属于明母的有18个,约占总数的58,;属于晓母的有4个,约占总数的13,;不属于明母和晓母的有6个,约占总数的19,;无法确定从属的字有3个,约占总数的10,。列表显示为: 以上数据表明,从母字中明晓互谐的占70,以上。从字形上看,这31个字都包含“母”部。但从声母的角度讲,m-是双唇浊鼻音,x-是舌根清擦音,二者音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孙玉文曾在《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一)一文中提出“至晚战国到两汉,这种m-?x-的现象就发生了”,他通过谐声字、双声联绵词、汉代注音的证据、假借和声训等材料对这一结论进行印证。依据段玉裁“同谐声必同部”的原理,这些从母的明母字和晓母字在谐声时代应该是同韵字,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明母和晓母是怎样产生谐声关系的,m-,x-又该如何解释呢,综合上面的拟测,与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古代拟音有m-、ma-和mx-三种。从历史音变的角度考虑,一个音素在发音时往往会带动其他发音部位一齐发声,这些发音部位就会产生或发出各自的音,这就使得一个音素具有了不同的音质。黄易青(2017)认为“明母作为一个单辅音,具有唇音和鼻音两个音质(次音素),较弱的唇音质较易于失去,保留的鼻音质从而成为晓匣”,即其中一个音素在发音过程中由于发音部位动作弱化,导致该音质的消失,就明母而言,“如果唇音质消弱,剩下的从鼻孔出去的送气音质,就近于从喉送气的晓匣,即表示所包含的鼻音质)”,也就是说明晓互谐即唇音质弱化消失而成为喉音。乔全生先生在《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2017)一文中指出: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一)一文中提出“至晚战国到两汉,这种m-?x-的现象就发生了”,他通过谐声字、双声联绵词、汉代注音的证据、假借和声训等材料对这一结论进行印证。依据段玉裁“同谐声必同部”的原理,这些从母的明母字和晓母字在谐声时代应该是同韵字,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明母和晓母是怎样产生谐声关系的,m-,x-又该如何解释呢,综合上面的拟测,与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古代拟音有m-、ma-和mx-三种。从历史音变的角度考虑,一个音素在发音时往往会带动其他发音部位一齐发声,这些发音部位就会产生或发出各自的音,这就使得一个音素具有了不同的音质。黄易青(2017)认为“明母作为一个单辅音,具有唇音和鼻音两个音质(次音素),较弱的唇音质较易于失去,保留的鼻音质从而成为晓匣”,即其中一个音素在发音过程中由于发音部位动作弱化,导致该音质的消失,就明母而言,“如果唇音质消弱,剩下的从鼻孔出去的送气音质,就近于从喉送气的晓匣,即表示所包含的鼻音质)”,也就是说明晓互谐即唇音质弱化消失而成为喉音。乔全生先生在《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2017)一文中指出》时代),再演变为(唐宋以后)另一支由再继续演变为(宋代)”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明晓互谐是在轻唇音从重唇音分化出来的基础上,其发音部位继续后移形成的。乔先生从方言和文献的角度也对这一理论进行。“董同龢提出,上古应该有一个声母(的清音),这也是从谐声偏旁推测出来的。例如„悔?从每声,„墨?从黑声,„昬?(昏)从民声等”王力先生认为通过谐声偏旁来推测上古声母往往是靠不住的,“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把„黑?拟 ?原来读唇音。这个-x-理解为表明前面的m-的擦音性质或作mx-,是为了表明„黑 清鼻音性质,mx-是单辅音,即„黑?是一个擦化的单辅音”。当然,也有学者从复辅音的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但由于复辅音情况复杂,因此这里暂不从该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从韵母的角度讲,我们发现从母的晓母字韵母多是合口呼(如悔、誨、晦)。徐通锵在《语言论》中指出:同源字典》把„黑?拟作mx-,是为了表明„黑?原来读唇音。这个-x-理解为表明前面的m-的擦音性质或清鼻音性质,mx-是单辅音,即„黑?是一个擦化的单辅音”。当然,也有学者从复辅音的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但由于复辅音情况复杂,因此这里暂不从该角度来解释明晓互谐。从韵母的角度讲,我们发现从母的晓母字韵母多是合口呼(如悔、誨、晦)。徐通锵在《语言论》中指出》中有“附袁切,山合三平元奉”,它们虽从每部,但都属于奉母。王力认为“在合口呼的前面,往往转化为,往往转化为 比如„繁?,厦门音读,北京音读”。侮,《古今语音对照手册》“文甫切,遇合三上微”,《集韵》《韵会》亦作姆。“现代的m-或者直接唇,根据“古无轻唇音”,我们知道微母是从明母中分化出来的。对于明晓互谐的关系,还有学者从形态的角度出发,利用与汉语同源的藏语来解释其成因。但汉藏是否同源尚且没有定论,这一角度正确与否还有待考证。至于其他从母但不属于明母和晓母的字,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此时笔者对其演变原因尚不明确。还有“乸、嗨、”三字,由于本身是方言字或者后起字,读音可能是受形旁的影响,对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也尚不确定。注释:古今语音对照手册》“文甫切,遇合三上微”,《集韵》《韵会》亦作姆。“现代的m-或者直接唇,根据“古无轻唇音”,我们知道微母是从明母中分化出来的。对于明晓互谐的关系,还有学者从形态的角度出发,利用与汉语同源的藏语来解释其成因。但汉藏是否同源尚且没有定论,这一角度正确与否还有待考证。至于其他从母但不属于明母和晓母的字,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此时笔者对其演变原因尚不明确。还有“乸、嗨、”三字,由 于本身是方言字或者后起字,读音可能是受形旁的影响,对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也尚不确定。注释》,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19页。冯蒸: 《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汉字文化,1998年,第2期。董同龢: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汉字文化,1998年,第2期。董同龢》,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287页,第143页。黄焯: 《古今声类通转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王力:古今声类通转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王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3页。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1-102页。黄易青: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1-102页。黄易青》,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乔全生: 《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王力:晋方言轻唇音声母的演变》,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王力》,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页,第667页。孙玉文: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一)》,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徐通锵: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一)》,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徐通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50页。教参考文献: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17.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张玉书,陈廷敬等.康熙字典.中华书局,2017.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科学出版社,1958.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7.黄爱霞.谐声与上古声母研究概述.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8).金理新.与晓母相关的一些谐声关系和晓母读音.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石鼓.《古今汉语声母演变对应关系图》例释(《音韵学述论》摘选之二).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 (4).孙玉文.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 (二).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王延模.浅论“谐声”价值在古音研究中的认识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刘洋 甘肃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
/
本文档为【以从“母”字为参照浅探明母和晓母的谐声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