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

2017-12-26 18页 doc 39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分析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种统计模式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以西方经济学中“总供给,总需求”的理论模型为框架,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物概念出发,就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即已经实现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进行统计。由于这种模式是对同一问题从两种不同角度进行反映,已实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这种模式的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判断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失衡。如要分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必须...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 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分析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种统计模式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以西方经济学中“总供给,总需求”的理论模型为框架,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物概念出发,就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即已经实现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进行统计。由于这种模式是对同一问从两种不同角度进行反映,已实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这种模式的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判断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失衡。如要分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必须借助于其他指标来间接进行分析,如通过就业率或失业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的波动等来观察。所以,这种模式对社会总供需均衡与失衡的测度与分析,采用的是间接反映的。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间接法”。 另一种模式是从社会总供求运行的客观过程,即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过程出发,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统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反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运行过程的数量特征。它不仅包括实际发生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统计,而且还包括未实现平衡的供给和需求总量的统计。在这种模式下,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不相等,经常存在供求缺口。这一缺口的绝对总量和相对量大小及其评判,正是宏观经济运行平均与否的分析依据。所以这种模式可以直接用来判断和分析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失衡,故而这种模式被称为“直接法”。 二、运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中国1997年总供求的实际测算 在测算社会总供求的第一种模式下,供给和需求统计核算是从市场交换的销售方和购买方分别统计的,尽管统计反映的方面不同,但它们都是来自同一实物流量,所以供给和需求的统计核算结果是相等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核算包括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全部,也包括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发生的进口、出口以及劳务输入和输出形成的供给和需求。一般分别从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统计核算。表9,1中列出的是中国1997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实际测算结果。 表9,1 中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统计核算(1997) 绝对数(亿比重 元) (,) 社会总供给 1.国内生产总值 74772.4 86.4 (1)第一产业 13968.8 16.1 (2)第二产业 36770.3 42.5 其中:工业 31752.3 36.7 建筑业 5018.0 5.8 (3)第三产业 24033.3 27.8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 4525.5 5.2 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6281.5 7.3 餐饮业 2.商品及劳务的进口总额 11805.8 13.6 合计 86578.2 100.0 社会总需求 1.最终消费 44768.2 50.6 居民消费 36117.8 40.8 政府消费 8650.4 9.8 2.资本形成总额 28564.0 32.3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5698.0 29.0 存货增加 2866.0 3.2 3.货物和服务出口 15152.8 17.1 合计 88485.0 100.0 计算误差 1906.8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理论上讲,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料所计算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应该完全相等。但是,在实际计算中,由于社会总供给的测算以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社会总需求则以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本身就存在计算误差,所以两者的计算结果是不相等的。表9,1中所列我国1997年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计算误差为1906.8亿元,约占社会总供给的2.2,。 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直接测算法 1、直接测算法的基本理论 统计应从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或者说是从流量和存量两方面去反映总供给和总需求。我们提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的一组概念和指标,它们是期初结余总 供给,本期实现总供给、期末结余总供给、流量总供给、存量总供给 ;期初结余总需求、本期实现总需求、期末结余总需求、流量总需求、存量总需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9,1。 流量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如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增加的总供给量,包括来自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及来自进口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流量社会总供给,可以提供国内或国外,后者就是出口的商品和劳务。如果从流量社会总供给减去出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量,那么得到的就是国内市场的流量总供给。根据总供给形成的来源,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来自国外的总供给部分就是进口的劳务和商品量,因此,流量总供给减去进口的商品和劳务,就是国内流量总供给。流量总供给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商品和劳务之和。 存量总供给 期初结余总供流量总供给 给 本期实现总供给 期末结余总供给 存量总需求 期初结余总需求 流量总需求 本期实现总需求 期末结余总需求 图9,1 总供求直接测算法指标体系的关系图 结余总供给指某一时点上,全国库存和储备结余的供给总量和人工培育资源增长量,如我国林业产值中的林木生长部分,牧业产值中总牲畜繁殖、增长、增重部分。从统计反映来说,它是连接不同时期静态反映之间的联系,揭示动态特征。结余总供给一般与流量总供给的统计时期相对应,分为期初和期末统计,上期期末即为本期期初。期初结余总供给与流量总供给之和就是存量总供给。存量总供给减去期末结余总供给,就是本期实现的总供给。本期实现总供给与流量总供给之间的差别是期末、期初结余总供给之差。 流量总需求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如一年)形成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能力水平,包括实现的需求总量,也包括未实现的即准备购买的需求总量。流量总需求来源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国内流量总需求是生产收入分配、 这里的存量不是财富的概念~也不同于统计学中一般意义上的时点数概念~而是关于社会总供求的本年度与上年度的一种连续考察。 在分配后形成的购买或准备购买的支付额总量,国外流量需求是出口的商品和输出劳务表现的国外购买量。结余总需求就是未实现的总需求部分,如同结余总供给概念,它也是为了连接不同时期的流量总需求,揭示总需求的动态特征。期初结余总需求加流量总需求等于存量总需求。存量总需求减去期末总需求等于本期实现的总需求。本期实现的总需求与本期实现的总供给相均衡。 总供求概念体系中的计算和平衡关系可用下面的几个式子表达: (1)期初结余总供给(需求),流量总供给(需求) ,本期实现总供给(需求),期末结余总供给(需求) (2)存量总供给(需求),期初结余总供给(需求),流量总供给(需求) (3)本期实现总供给,本期实现总需求 (4)本期期初结余总供给(需求),上期期末结余总供给(需求) 2、总供给的测算方法 根据上述的基本思路,总供给的统计测算主要是计算流量总供给和期初、期末结余总供给,其他指标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计算。 (1)流量总供给一般简称社会总供给或总供给,是在生产法GDP的基础上计算的。我国的统计年鉴中每年都公布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还补算和公布了1953年以来的历史数据。因此,就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度)而言,流量总供给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进口和劳务输入,减损失,即: 流量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商品进口,劳务输入,损失 我国目前的劳务输入还比较少,损失统计尚未建立,故这两项可暂省略。 (2)结余总供给主要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库存、工业企业销售库存和人工培育资源产值。结余总供给可按期初资料,也可按期末资料计算,因为下年期初就是本期期末,上年期末就是本年期初。我国结余总供给统计计算为: 期初(期末)结余总供给,期初(期末)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库存 ,期初(期末)工业企业销售库存,期初(期末)人工培育资源产值 式中的人工培育资源产值是指林业产值中的林木生长部分,牧业产值中的牲畜繁殖、增长、增重部分等等。这一项没有现成的统计数据可用,只能根据牧业、林业等部门总产值的一定比例进行推算。 3、总需求的测算方法 (1)流量总需求的计算 ?投资需求。流量投资需求即已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库存增加的投资之和,按照其资金来源可分为四个部分,即: 投资需求,国家预算内资金拨款,国内贷款投资,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类是多种多样,除了上式中的按资金来源所作的四部分分类,在本书第五章中我们将说明其他分类法及其构成内容。 ?消费需求。流量消费需求即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需求。消费需求计算公式为: 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 ?国外消费需求。国外需求以实际发生的购买额计算,包括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2)结余总需求的计算 结余总需求包括结余投资需求和结余消费需求。 ?结余投资需求。如果我们假定每年投资的流动资金在当年全部实现,自筹投资也是当年全部实现,那么结余投资需求的变动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即当年未实现的(或结余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拨款和当年未实现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当年未实现的(或结余的)国家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拨款的计算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当年未实现的国家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拨款,即本期结余,方法是: 当年未实现的(或结余的)国家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拨款,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基本建设支出和更新改造支出两项之和,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来自财政拨款的部分 第二步,用期初结余加上当年未实现投资拨款,可得期末结余投资需求。 当年未实现的(或结余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造成的结余投资需求与上面一项的计算方法类似,第一步也是先计算本期结余,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当年未实现的(或结余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国家银行信贷资金平衡表中固定资产贷款年末余额,当年已实现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来源于国内贷款的部分 第二步也是采用期初结余额加上当年新增结余额的方法求得当期的期末结余额。国家银行信贷资金平衡表中固定资产贷款年末余额可用中长期贷款额来代替。 ?结余消费需求。结余消费需求主要包括居民储蓄、手持现金和机关团体存款构成。这里机关团体存款是作为社会消费结余对待。计算公式为: 结余消费需求,居民储蓄,手持现金,机关团体存款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将储蓄全部看作是结余的消费,这种假定在过去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我国已走出短缺、出现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就是有问题的。但是居民储蓄中究竟有多少是结余的消费,有多少是资源的储蓄,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目前条件下比较理想的解决也只能是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来取得一个比例数。所以我们提出的结余消费额测算方法是一种近似的算法。 4、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的具体测算方法,我们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等有关统计资料正式发布的数据,计算了中国1981,1997年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主要年份数据列入表9,2中。 表9,2 1981,1997年中国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测算表 (单位:亿元)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期初结期末结期初结期末结本期实年流 量 存 量 本期实现流 量 存 量 余总供余总供余总需余总需现总需份 总供给 总供给 总供给 总需求 总需求 给 给 求 求 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981 2046(9 5140(7 7187(56 2223(9 4963(7 1061(7 4870(0 5931(7 1381(1 4550(6 1985 2683.5 19109.1 24013.2 6312.6 17700.6 7557.6 16851.5 24409.1 8214.7 16194.4 1990 6312.6 21122.2 27434.8 6308.5 21126.3 8214.7 19083.0 27297.7 9547.0 17750.8 1995 15706.1 69526.2 85232.3 19087.1 66145.2 30687.5 67281.7 97969.2 38321.6 59647.6 1996 19087.1 79442.0 98529.1 21704.9 76824.2 38321.6 76952.0 115273.6 44094.7 71178.8 1997 21704.9 86577.9 108282.8 23588.8 84694.0 44094.7 85619.0 129713.7 49268.9 80444.8 注:表中有关项目之间具有如下的计算关系:(3),(1),(2),(5),(3),(4),(8),(6),(7),(10),(8),(9)。 对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测算是我国统计学界的一项创新,西方国家对于总供需平衡的分析都是通过失业率、价格指数、景气指数、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来间接进行反映和判断,没有直接测算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与历史。我们认为,通过对总供求的直接测算,可以直接了解总供需形成的规模,把握总供需之间的数量缺口,明确各种经济因素对总供需形成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科学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所以总供求的直接测算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关于社会总供需直接测算的方法至今还不成熟。我们在本书中提出的计算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是也算是一种探索,旨在提供一种计算的思路。具体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四、社会总供求失衡类型和状态分析 关于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判断,首先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测算基础上,计算各种供求差率,主要有两种: 本期形成总供求差率,(流量总需求/流量总供给)×100,,100, 供求差率,(存量总需求/存量总供给)×100,,100,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状态作进一步的说明。 1(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态下,判断有无经济停滞。这主要是对总供给方面作出质的判别。理论和经验都表明,即使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也不能说总供给都是有效的和正常的了,例如,库存过大并且积压,大量进口掩盖国内生产的停滞,设备利用率下降,工厂开工不足。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在总需求膨胀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停滞。关于这点的统计判断不仅要作出有无经济停滞的结论,而且还要进一步运用统计手段对程度作出判断。 从统计方法上,具体是:(1)测算出库存积压占库存总量的比例;(2)由于产品积压,开工不足的百分比和设备利用率下降百分比;(3)进口竞争品中,由于进口导致产品积压,生产能力不能发挥的百分比。 2(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下,进一步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需求小于供给或者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局面,一般都出现在人均,, ,水平达到3000美元时,而我国1997年以来的有效需求不足则出现在人均,,,水平只有700美元左右的水平上。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人们对就业、收入、福利改革的预期心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3(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差率。总供需的失衡无非表现在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但是,消费和投资对总供需失衡的作用却不尽一致,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统计判断上,我们的任务是指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各自的作用程度,以此来说明失衡的性质。在统计方法上,可计算两个判断指标: (1) 消费需求差率,〔结余消费需求,结余消费供给(扣除积压部分)〕 , 结余消费需求 (2) 投资需求差率,〔结余投资需求,结余投资供给(扣除积压部分)〕 , 结余投资需求 在这两个差率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总供需失衡的性质作进一步的说明,如果联系历史情况进行比较,其结论就会更清晰和富有价值。 4(结构失衡的判断与分析。总量失衡中部分体现为结构失衡的作用,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因此,统计判断也应对结构失衡的状态给予说明。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失衡看,一般表现在两个特性上,一是基础产业瓶颈,二是工业高速增长。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称为突进式增长。当然,这两个方面也是联系着的,互相作用着。因此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方面,即基础产业瓶颈来说明结构失衡状态。基础产业与非基础产业的划分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要变化的。当前,可把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业、交通运输邮电部门作为基础产业。从统计上,就是通过基础产业供给不足而影响国民经济总供给程度,来说明结构失衡状态。可通过两个统计指标进行,一是由于基础产品不足使国民经济生产能力未发挥的百分比;另一是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基础产品供需缺口比率。 五、潜在总供给的分析 社会总供给状态决定因素的分析是通过与潜在社会总供给的比较来进行的。所谓潜在社会总供给就是在客观的、可能的条件下可实现的最大社会总供给量。决定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三大方面:(1)劳动就业量,(2)资本存量,(3)技术进步水平。 社会总供给状态决定因素的对比分析,就是分别对每个决定因素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其状态的特征。通常把决定社会总供给因素的可能水平称为潜在的水平,由此而决定的社会总供给就是潜在的社会总供给。根据资料条件,实证分析中也可以对上述三因素作进一步的因素划分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把三方面因素归纳为劳动和资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评价潜在社会总供给首先需要明确它的内涵。我们认为潜在社会总供给就是现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状况下,其正常可能发挥的生产水平所能实现的社会总供给量。对于不同的统计评价方法,首先需要界定“正常可能”的标准。统计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要素评价方法 对于潜在社会总供给的评价可以从劳动要素或资金要素进行。从劳动要素评价潜在社会总供给,是把决定社会总供给的因素仅仅看成劳动力要素和劳动生产 率的作用结果,其它因素如资金、管理、技术等体现在正常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内涵中。其公式为: 潜在社会总供给,正常劳动力数量×正常劳动生产率 因为我国基本上不存在失业的问题,所以正常劳动力数量以实际社会劳动者人数代表。劳动生产率是以平均每个社会劳动生产者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的。正常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是以趋势回归求得。 从资金要素评价潜在社会总供给得到与劳动要素评价的类似公式: 潜在社会总供给,正常资金数量×正常资金利用效果 正常资金数量体现为资金存量的概念,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量。资金利用效果是指在资金存量基础上计算的单位资金带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正常资金利用效果也需通过趋势回归求得。 2、综合要素评价方法 综合要素评价方法是通过资金和劳动要素投入与综合的总投入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总投入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评价潜在社会总供给的方法。其公式为: 潜在社会总供给,(资金投入×资金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劳动投入×劳动 边际产出弹性系数)×正常综合要素生产率 在我国的情况下,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实际水平与正常水平是接近的,因而可用前者代替。资金产出弹性系数、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正常水平与实际水平差距较大,并且实际水平波动很大,缺乏稳定性。因此,运用回归技术和计量模型难以得到关于“正常水平”的满意估计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直接推断它们的正常水平。其中也可运用国际比较的分析方法。例如,在要素情况、国情及经济条件基本相同的国家,我们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比较的关联指标,直接使用同类国家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劳动、资金产出弹性系数的数据评价我国潜在社会总供给。 3、系统评价方法 所谓系统评价方法就是对决定社会总供给的所有因素作系统的一致估算。一些同志认为,影响我国生产能力发挥的主要方面是:瓶颈产业的短线制约、规模经济、设备利用率、劳动者积极性、管理因素等等。对于潜在社会总供给的评价是在实际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在瓶颈产业制约、不规模经济、设备利用不充分、劳动者积极性受抑制以及管理不科学方面影响供给生成的水平,把它与实际社会总供给相加就是潜在社会总供给。 目前对我国潜在社会总供给的统计评价还有多方面的困难:一是在既出现总供给生产能力发挥不足,又出现经济过热和经济衰退交替出现的复杂情况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确定潜在的内容;二是对正常经济因素内涵和统计上的处置;三是统计数据的处理和补充问题。所以,关于我国潜在社会总供给的评价问题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下面红色字体部分是赠送的散文欣赏摘自网络,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可依靠的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你对爸爸的爱,远远胜过那部车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 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爸爸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甚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立刻便想到母亲平时煮菜洗锅时,都是用钢刷使劲刷才刷干净的,所以既然没有毛巾,就用钢刷吧~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等他洗完之后,听见“哇”的一声,他失声大哭起来,车子怎么都花了,这下可闯大祸了,他急忙跑去找父亲,边哭边说:“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哇”的一声,“我的车,我的车~” 这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的孩子,”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突然间,他彻悟了。 他走出房门,儿子正害怕地流着泪,动也不敢动。 父亲走上前去,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凡事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当家人或朋友无意间做错了某件事时,我们要理智对待,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用爱心去包容爱心,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周围,时时洋溢温暖的阳光。 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因为物美价廉,因为他的谦和和妻子的热情。每天早晨,三四点钟他就早早起来去采购,直到天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鲜肉拉回家。没有雇人手,两个人忙得像陀螺。常常,因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红红的。 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样子,看上去实在不舒服。可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答应下来。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老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 碗面。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一晃,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他也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还没有来。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两小时后,工人拉回了菜,仔细看看,他心里有了疙瘩,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莱。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顺便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星期都没有送菜,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点头。 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亲, 那沙哑的声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亲又能是谁,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 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送菜。 这种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这个故事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有很强的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亦或是“你到底是爱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个你心目中的孩子,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往往认为这就是爱。请牢记,孩子本身最重要~ 让孩子去开辟自己的天空 《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讲的是一个伟大的犹太母亲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理念和方法。这位母亲生在上海,父亲是犹太人,在她12岁那年去世了,随后母亲也离她而去,她成了孤儿。长大后在上海铜厂做女工,结婚后生下三个孩子,但不久后丈夫又离她而去了。为了逃避痛苦,她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为了生存,也为了三个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发奋学习希伯来语,然后,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一谢克尔兑换人民币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一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摊每天只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1993年,她接回了三个孩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开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卖春卷,孩子放学,她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或者面条。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了,就来训斥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大儿子和她都很难受,但他们都在慢慢地改变,大儿子不但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卖,每天,三个小孩子能赚到10个谢克尔,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担起生活的担子,但犹太人不这么认为,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于是妈妈不再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同时也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带到学校后,可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由支配。 三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儿最老实,按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二儿子则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大儿子则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结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随后他们琢磨出了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样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就为了孩子忙活,做饭、洗衣服、接送、辅导作业,然后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团团转,累得筋疲力尽。一发牢骚,孩子还会心生厌烦,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头看看,每一位中国母亲不都是这样吗,这样我们就很伟大吗,我们付出了很多,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又过度的保护他们,使得孩子变得无能无法自立;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多了很多无奈;过多的指责,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天空,但却发现自己完完全全的占据了创造者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让孩子承担。现在的照顾,也许会暂时保护着他们,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在长大后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个时候,我们是如何也帮不了他们的……也许,让孩子过早的面对金钱面对名利面对社会,会有不舍和心疼,但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总有一天要承担。 我们为何不像那位犹太母亲那样,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呢,
/
本文档为【第二章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